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是朝鲜战场上M军唯一一次成建制投降。
由于我军,顽强勇敢的作战行为,给M国国防部以强大震憾,改变了黑人白人分编的制度。此后实行黑白人混编,相互监督。
第三,就是三猛作风。解放战争后期,东北军区司令部,对此还做出评价:该部队是东北部队中头等主力师,善于猛打猛冲猛追,攻击力亦很顽强。
这个评价,不是空穴来风,是靠着红军团官兵,英勇作战赢得的这个评价。
在姜家店战斗中,一营长指挥全营官兵,利用夜暗的条件,将敌一个整营分割包围,断敌退路。然后,奋勇冲击,全歼敌营长以下二百五十余人,毙敌一百五十余人,首创了我军以一个营歼灭依托村落顽抗之敌军一个整营的范例,受到东总司令员的嘉奖。
同样是在抗M援战争中,我团三营七连战士张起,用一把小号吓退了敌军一个营。
在防守阵地过程中,连队减员严重,由一百多人减少到十九个人。连长、指导员、副连长、排长、班长,相继牺牲。
这时,司号员张起,主动挑起了指挥的任务,他把剩余的战士,集中在一起,将剩余的武器装备,集中在一起,集中兵力兵器,给进攻的敌人,以迎头痛击,打退了敌人的一次又一次的进攻。
此时,连队已减员到只剩七个人。敌已距我只有二十米,战士们把仅有的一根爆破筒和几枚插手榴弹投向敌群。
眼看敌人,快冲到阵地之前的关键时刻,张起急中生智,拿起来进攻之前吹响的冲锋号,吹了起来。
敌人已经被冲锋号吹响之后的我军的冲锋吓破了胆,听到嘹亮的号声,以为我军又要发起冲锋啦!惊惶之下,仓皇撤退。
此时,后续的支援部队赶了上来,接替了防务,守住了阵地。
这都是红军团的首创精神,都是红军团的优良传统。都是我们要发扬的优良传统。”
讲到这里,团长接过来话茬:“在新的历史时期,红军团,依然保持着,敢为人先的优良传统。
比如七十年代的,千里野营拉练,就是从我们师,我们团,开始的。
还有,九十年代中后期的“以劣胜优三两招”活动,就是起源于我们团的一营二连。
在演习场,同志们,探索新型伪装。形成了一副著名的对联,上联上:照相摄像,皆不成像。下联是,土法洋法,皆是战法。横批是,以低制高。
官兵立足本职岗位,练好手中武器,研究在高技术条件下,面对高技术武器装备强敌,采取的战法训法,掀起了科技大练兵的高潮。
在弘扬红军传统方面,我是有深刻体会的。因为我的父亲,就是一名老红军,他就是三二年参加革命的老红军。
从小父亲就跟我讲,红军部队,战争年代的故事。
我从那时起对红军团,就一直很向往。
现在,有机会在红军团工作,这也是我的偏得。
同志们,有机会来到红军团工作,也是大家的偏得。
相信,有了在红军团工作的经历,必然会将红军的传统,继承来,在今后的工作中,随着时代的发展,将其发扬光大。
这是我们希望的,也是你们希望的,这是我们大家共同的责任与担当。”团长慷慨激昂地说道。
第二七〇章 风雨交加,挑战自然界的考验()
这次的座谈,无疑是成功的。
团长、政委同时参加,能不成功吗?
参加演习的日子,对杨文斌来说,似乎是枯燥和无趣的。
因为,这一段时间,部队已经从连战术训练,跨入了营战术训练的阶段。
司令部组织对合成营进行战术考核。
装步营,配属坦克分队、兵种分队,坦克营,配属装步分队、兵种分队。
每天早晨,吃完早饭,部队就带出了营区,到空旷的大草原,去开展战术训练。
营战术的训练,无非也就是,营进攻,营防御,最主要的两个部分。
每个步兵营,同样的装备,同样的人数。
但是,干部的素质有差异,士兵的素质也有差异。
指战员的思想观念不同,战术理论不同,思维方式不同,所产生的战法,训法,也不尽相同。
这些,杨文斌在读研究生的时候,学习合同战术指挥时都已经学过。
来到黑水合同战术训练基地,看到漫漫黄沙,和辽阔无垠的草原,这里正适合大型机械化兵团展开。
可是,限于他所处的位置,他不能够,纵横捭阖,不能够金戈铁马的指挥一番。
这只能算是一种遗憾了。
作为政治工作者,这时候,所需要做的,就是为军事训练提供强大思想动力。
要通过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保证官兵把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训练中去。
要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来缓解官兵紧张的心理,释放训练中造成的各种压力。
要通过思想骨干工作网络,发现官兵中出现的事故案件苗头,及时贴上去做工作,将其消灭在萌芽状态。
要通过,完成训练任务、实施动态管理,来考察干部的综合素质,将优秀的干部选拔出来,作为后备人才。
尽管没有没有去指挥战场上的千军万马,演习场上的万人千车。但是,作为政治处,在演习地域的临时负责人,杨文斌,每天的日常工作也忙得不亦乐乎。
因为,尽管主任没有参加演习,但是,政委参加了演习。
除了按照惯例,完成演习中的组织工作,干部工作,宣传工作,保卫工作,群众工作之外,政委安排的各项工作部署,也都要通过政治处人员的工作,去贯彻下去,去执行下去。
而政委的思想很活跃,跳跃性很大,政治的敏感性很强,对完成工作的时限性要求也很强。
每项工作,都要求有计划,有检查,有改进,有总结。
同时,参加演习的全体官兵,还要面对的着训练基地恶劣的自然环境。
这里,尽管已经进入了秋季,但是由于纬度偏高,昼夜温差比较大,白天的温度达到了三十多度,晚上的温度,则只有十几度。白天像火炉,夜晚像冰窖。
人住在,薄薄的帐篷里,尽管都是棉帐篷,但是,做到的,只能是遮蔽风雨。
而对酷热,和严寒,则没有那么好的防治效果啦。
住在帐篷里,中午,酷热难耐。空气,都像被烤熟了一样。人住在里面,不一会儿就大汗淋漓。
而到了晚上。却还得盖上,厚厚的棉被。盖上薄被都显得有些冷。
这还是在室内工作的机关干部,在室外的参加演习训练的官兵们,所遭的罪就更不用说了。
炎炎的夏日,蹲着在钢铁材质的装甲车里驾驶或训练的人,战斗着装,戴着钢盔,扎紧武装带,浑身捂得溜严。
不活动还出汗,一活动,一运动,更是大汗淋漓,汗流浃背。
官兵,就是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中进行训练的。
夏练三伏,冬练三九!说的也就是这个道理吧!
战争的爆发,冲突的爆发,不会因为是炎炎夏日就拖延,也不会因为有凛冽寒风就推迟。
所以,军人,军队,要保持在二十四小时内的全天候作战能力,必然要严格进行培养和训练。否则,那不就成了八旗的老爷兵了吗?
而演习场的天气,似乎也考验着官兵们的承受能力。
昨晚,四五点钟的时候,狂风卷集着乌云,黑压压的压了而来。
有经验的战友,你看到这种情况,就知道,大雨,马上就要来了。
先来的是风。
“风在雨前面,屁在屎前面。”农民的谚语话糙理不糙。
野外营区的作战值班室,马上下达了通知,留守的官兵,迅速将营区内的帐篷,罩上塑料布。否则,这么大的雨,很容易将薄薄的帐篷,浇湿,浇透,淋坏帐篷里面的物资。
由于大部队,还在野外训练,没有返回,野战营区的每个帐篷,平均下来,也就两个人一顶。
杨文斌,迅速将政治处的五六个人动员了起来。
不是两个人两个人得盖自己住的帐篷,而是,四个人,组合起来,一个一个的,将政治处的所有帐篷盖起来。
杨文斌,也加入了盖帐篷的行列。
他和宣传股干事,保卫股干事,炊事班的老士官,四个人,各抻着帐篷的一角,先由两人抻着两个角,另外,两个人,用力将塑料布从帐篷顶上面抛过去,然后,两个人到帐篷的另一面,重新拽住抛过来的塑料布的两个角,四个人,一起用力,将塑料布的角固定在帐篷拉绳上。
如此,这般,终于,在瓢泼大雨到来之前,将政治处的三顶帐篷都盖上了塑料布。
大雨整整下了一个小时,帐篷的四周迅速积了脚面高的雨水。
好在,在搭设帐篷的时候,考虑到了雨水的问题,在帐篷的四周挖了排水沟,才避免了帐篷里的物资被淹。
这次大演习,团是在师在编成内参加的合同战术演习。
所以,师政治部来人参加了演习。
师干部科,派来的是徐干事。
小徐,是主管干部调配的干事。
这天,杨文斌,正在政治处的帐篷里面。看着干部花名册的时候。
挂在帐篷杆上的军用背包式移动电话响了。
他拿起了电话,习惯性地说道:“你好,政治处干部股杨文斌”
“你好,我是师干部科徐小勇。”电话那面传来了
“徐干事你好,有什么指示?”杨文斌问道。
“指示不敢有。这样啊,我给你发张表,涉及你们团参谋长的德才表现,取得工作实绩等,帮统计统计,然后,明天晚饭前给我发过来。”
“哦,好的。就他一人吗?具体,还需要我做什么?
“没了!我通过电子文档系统把表已经发给你了,你看一下,一定要和他们本人核对,做到准确无误。不要有所遗漏,好不好?”徐干事说完,挂断了电话。
“明白”,杨文斌说道,然后放下了电话。”
参谋长历任参谋长期间,德才表现,杨文斌并不陌生。
因为,去年年底,集团军党委对团班子进行考核的时候,参谋长曾经写出了述职报告。
述职报告里,对自己这几年以来,取得的工作成绩,进行了详细的总结和说明。
杨文斌,从军队文电系统,输入了用户名和密码,将文件下载到电脑里之后,将表格打印了出来。
他先将参谋长去年的成绩,填写在了表格里面。然后,又将今年年初以来,参谋长,他所掌握的,参谋长取得的成绩,输入了进去。
然后,他将表格,打印了出来,夹在文件夹里,去找参谋长汇报,请他本人核对。
第二七一章 小道消息,总是出奇地准()
杨文斌拿着夹子,直接到了参谋长所住的帐篷。
“报告!”杨文斌站在帐篷门外喊了声。
“进来!”得到允许后,杨文斌撩开门帘,进了帐篷。
杨文斌,进屋的时候,参谋长正坐在办公桌前,看着演习计划,盯着军事地图出神。
参谋长叫鲁建功,身材约一米七五,浓眉大眼,黑瘦黑瘦的,显得精干而睿智。他的双唇总是不自觉的,紧抿着,仿佛一直在用力。
见到有人进来,参谋长,抬起头,看到来人是杨文斌,就笑了一下问道:“小杨啊,有事吗?”
杨文斌说道:“参谋长,接干部科通知,需要您的任参谋长以来的所负责的工作取得的成果。我根据您去年的述职报告,还有自己了解到的,你取得的成绩,先填写了一下,交给您核对一下。”
“哦!”,参谋长接过杨文斌递上的夹子,说道:“你先坐一下。”
他的头,又低下来,认真的看着杨文斌所填写的他的工作成绩,然后,在一些地方略微修改、填补了一些。
然后,抬起头来对杨文斌说:“这些地方你按我写的改一改,也就行了。
你这干部股长掌握的还比较多嘛?”参谋长夸奖了杨文斌一句。
杨文斌说道:“这还不都是您这两年工作干的到位,大家都看在眼里的呀!”
参谋长“呵呵”干笑了两声,没有再吱声。
杨文斌告辞,离开了参谋长的帐篷,回到政治处的住处,按照参谋长所修改的内容,在电子文档里修改了一下。
正准备发给师干部科徐干事的时,忽然,想起来。
现在,主任没来演习,涉及向师里报的材料,还是应该给政工首长过过目。
于是,杨文斌就打了个阅批件,团首长,师政治部干部科徐干事通知,要求将我团参谋长鲁建功任现职以来的德才表现,特别是工作成果,和本人核对后,填写成表格报师政治部干部科。
杨文斌拿着文件,到了政委的帐篷。
政委正在捧着本书看,听到杨文斌的身影,没等他喊报告,就让他进来。
杨文斌将文件递给政委。
政委迅速扫了一眼,喜笑颜开,挥笔签道:“交本人核准之后,抓紧上报。”
然后,郑重地对杨文斌说:“你可得找参谋长核实准,这可关系到他这次提正团呢!”
“提正团?”听到政委的嘱咐,杨文斌吃了一惊,道:“没听干部科说啊!”
“呵呵!等你知道的时候,就已经是结果了。”孙政委说道,“不过,你是干部股长,心中等有个准备。这次空出来一个位置,我给参谋长出了个主意,他采用了。这不,好事就接着来了。”
看孙政委神秘的样子,杨文斌也不好深问。
毕竟,他还没政委熟到刨根问底的地步,就呵呵一笑,接过政委递回来的夹子,回到了政治处。
杨文斌知道,正团职干部的任免权在军区,相应的,申报的机关是集团军。
就是说,集团军政治部干部处的人肯定知道。
正好,和杨文斌一期当代培干事的长孙乐,如今已经是集团军干部处的副营职干事。
不如,向他打听一下,刺探一下团首长的去向,自己工作起来也好有的放矢。
于是,他就给长孙乐打了军线电话。
一拨,响了三声之后,电话通了:“你好,干部处长孙乐!”
“哈哈,是我啊,四四七团的杨文斌。你咋没来参加演习呢?”杨文斌问道。
“演习,我就不参加了。我正忙着任免的事呢。”长孙乐和杨文斌当干事时关系就很好,所以,警惕性也就没那么高。
“你管的也就是正营以下的任免,还神神秘秘的?”杨文斌挖苦道。
“别看不起人,读完研究生回来,眼界就高了?”长孙乐继续调侃道,“你还别不信,你们团的一号首长,马上就动了。关于让谁接,几方面还在争论。军里想下去个副处长,可是,军区的意见却是从基层有政绩的干部中选任。都开两次会了,意见也没统一。”
“这还不就是你一句话的事。把我也调你们那儿得了,要不,我不当正团。担任个的正营或副团就行。”杨文斌接着开玩笑。
“行啊,我们这正空缺一名正处级干部,要不你来干得了。”
“好啊,我还正想去给你当处长呢?你愿意不?”
“热烈欢迎!”两个人互相开着玩笑,结束了谈话。
自从探听到一号首长要离开了的消息后,杨文斌用心观察了一下。
他还真的发现,李斌团长最近显得低调了许多,原来官兵大会上逢会必讲的他,将讲话的机会,让给了政委和参谋长。
再联想到师政治部要参谋长的材料,以及政委的神秘表态,杨文斌知道,这绝不是空穴来风,不说是百分之百准确,但也应该是八九不离十。
时间飞逝,团首长调整的事,石沉大海,过去了一个月,仍然是没有任何消息。
就好象这件事情从来没有发生过一样,一点动静也没有。
演习也由营连战术训练阶段,进入了团战术训练阶段。
司令部每天忙成了一锅粥,团机关也晕头转向。
首长机关每天都进行室内战术作业,分成基本指挥所,预备指挥所,后装指挥所,结合战术背景,进行指挥技能演练。
每天,指挥方舱里,都是人满为患。
这时,杨文斌才体会到,在影视剧中,作战双方的指挥所电台呼叫,参谋人员忙忙碌碌,指挥官气急败坏地发脾气,这些都是的有生活的编剧们编出来的,现实中,可能比这还乱。
参谋们,有的在按照战场形势的发展,在军事地图上紧张地标绘着兵力兵器的部署。有的,根据战场上出现的问题,或者,及时下达指令,调整着军事的部署。
干事们,研究着演习中的政治工作,什么时节,下达动员令。什么时节,下发干部代理人方案。
什么时节,对敌进攻作战口令,心理作战车怎么编成,如何训练,在哪种情况下使用能达到预期的地,如何达到满意的效果。
助理们,则不辞辛苦地研究着后勤保障计划。
什么时节,保障分队前出,什么时节,加入到敌前沿,什么时节,必须到达敌人的纵深,都有着严格细致的规定。
第二七二章 应验,团班子再调整()
近期,关于团班子拟调整的小道消息开始广泛传播。
而且,传得有板有眼。
杨文斌下营连去检查时,总听到一些干部向他求证。
他只能是一笑置之。
不用说他不知道,就是知道,在正式命令下达之前,也不能随便说啊。
而干部们私底下传的内容让杨文斌都为之侧目。
有的说,团长李斌要调四四六团天困去当团长了。
新的团长有三个人选:第一个人选是军里的作训处副处长,任职已满两年的,他的竟争力最大。
第二个人选就是团里的参谋长,军长对他比较认可,他的竞争力也比较大。
第三个人选是师作训科长,竞争力也挺大。
还有的说,团里的政治处主任准备去读防务大学的硕士研究生,走之前要免去团政治处主任的职务。
最可能接任的,第一个是现在的政治处副主任,是从刚解散的部队转隶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