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故事会2004-2012-第98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刻,一个衣着体面的红脸汉子迎上来,不用说,他就是一家之主吴员外了。一番嘘寒问暖后,吴员外将怪先生引入客厅。厅内已摆好了一桌丰盛的酒宴,吴员外和刘管家轮流把盏,向怪先生敬酒。怪先生不觉酩酊大醉,待一觉醒来,已是第二天中午。吴员外这才领他来到书房。书房里窗明几净,正中还张挂着一张孔夫子像,帷幄外一高一低两张桌椅相对,看来要教的只有一个学童。怪先生不由又暗自咋舌:为儿子单请一个家塾先生,这吴员外非富即贵!

  这时,刘管家领着一个年方八岁、乳名叫瓜娃的学童一蹦三跳地走了进来。在吴员外连声催促之下,瓜娃挤眉弄眼、极不情愿地向孔夫子像和怪先生各磕一个头,算是完成了拜师仪式。就在吴员外和刘管家向怪先生献茶、攀谈的片刻工夫,瓜娃冷不防抓起书桌上的毛笔,饱蘸浓墨,一转身“刷”地在孔夫子像上涂下了又长又粗的一条竖线,雀跃欢呼道:“看我给孔老头添了根拐杖,他不用担心走路跌倒喽!”

  吴员外面色顿时尴尬起来,不安地望着怪先生,惟恐他怪罪之下一怒而去!不料怪先生却喜上眉梢:“小小年纪便知道尊老,孺子可教,孺子可教也!”吴员外抹抹额头上的冷汗,同刘管家对望一眼:这个怪先生果然怪得与众不同!

  末了,吴员外向怪先生拱拱手:“在下出门在外事务繁多,不能常陪先生,山庄里的一切由刘管家打理,您生活上有不便之处尽可向他提!”随后又递上一把戒尺,扯过瓜娃,叮嘱怪先生对瓜娃严加管教,若不听从,尽可用戒尺打!瓜娃却翻翻眼珠撇撇嘴,一把挣脱,跑到书房外玩去了。怪先生见状,微微摇摇头,心说:怪事何其多也!

  自这天起,怪先生开始教瓜娃识字描红,但瓜娃总坐不住,人在书房心在野外,一天认不了几个字。怪先生便索性领着瓜娃走出书房来到山野,瓜娃说抓鱼他就下河,说掏鸟他就上树,两人在草丛里捉蛐蛐、采野花、躲迷藏……玩得不亦乐乎。不过,怪先生抓来鱼,瓜娃要认个“鱼”字;掏来鸟,瓜娃要认个“鸟”字……如此大半年下来,瓜娃竟也把《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上的字认全了!渐渐地,瓜娃对怪先生产生了对父亲般的依恋,言听计从,言谈举止也变得文绉绉的。

  另辟书径

  中秋节后,按学规先生要为学生讲解四书五经了,谓之“开讲”;而家长则要再摆宴席敬先生,谓之“秋宴”。吴员外终于又露面了,仍是那个精瘦汉子赶着马车送他来的。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吴员外站起来正要说感谢的话,怪先生却手一摆,道:“你不是瓜娃的爹,这话不该你来说!”吴员外愣住了,一时张口结舌,脸红得发紫。

  这时,一直站在吴员外身后、沉默不语的马夫抱拳朗声道:“先生好眼力!多有得罪了,在下就是瓜娃他爹。”原来这精瘦汉子才是家长,红脸汉子只不过是他的手下而已!

  一旁陪宴的刘管家惊问:“先生咋看出来的?”怪先生一笑:“很简单。”说罢,手一指红脸汉子道,“瓜娃一点儿也不怕他,可平常我向瓜娃提起他爹时,他总是面露畏惧之色。”随又一指精瘦汉子,“刚才你俩下车时,瓜娃第一眼去看的不是车轿帘,而是马后的车前座。如此,谁是他爹岂不一清二楚?”

  精瘦汉子挥挥手,命红脸汉子和刘管家退下,对怪先生道:“真人面前不说假话,先生识人断事精准,想来也能猜得出在下是干什么的了?”怪先生摇摇手,说:“我只知道你是瓜娃的爹,至于你是干什么的,非吾知也,我也不想知道。”

  精瘦汉子呵呵一笑,固执地说下去:“在下是干什么的,您必须知道。因为事关先生开讲后给瓜娃讲什么书!”怪先生一怔:“讲什么书?难道你还能不让瓜娃读四书五经吗?”

  “说的对!”精瘦汉子说着,变戏法似地拿出两本书来,一本是《三国》,另一本则是《水浒》!莫非这就是要为瓜娃讲的书?只听精瘦汉子又道,“实不相瞒,在下做的是刀头舔血的生意。用朝廷的话来说,就是专门与他们作对、占山为王的盗匪,手下足有上千弟兄!”说罢,他自斟了一杯酒喝了。

  怪先生听了,略略点头道:“难怪年关时无人上我家门,原来是你的手下把别家大人全吓跑了,也难怪你转来转去不让我知晓义和山庄到底在什么地方!不过,你为何要让瓜娃读这两本书呢?我看瓜娃是块读经书的好料子……”

  精瘦汉子哈哈大笑:“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要钻洞。盗匪的儿子便只能做盗匪,岂能读书中科举?”说着又拍拍两本书,一本正经地说,“积我二十年做盗匪的经验,这两本书太宝贵了!兵战奇谋、笼络之道,尽皆包容其中。我若是早十年读过这两本书,恐怕今天远不是只做个山大王的局面了!”随后他又大手一挥,道:“闲话少说。请先生将这两本书从头到尾讲给瓜娃听。山寨的第一把交椅我早晚要交给他,肚里没货怎行?先生也可看得出,瓜娃聪明机灵,天赋不低,若是再把这两本书吃透了,岂不是如虎添翼?”

  怪先生惊得目瞪口呆:教书几十年,这两本书还真没教过,更没有遇到过要把儿子培养成盗匪头儿的爹!

  见怪先生不语,精瘦汉子又道:“若是先生不愿教,我可另请他人,您不必为难。”

  怪先生沉吟片刻,终于一抽嘴角:“这两本书,还是我来教吧。”

  精瘦汉子大喜,又翻开两本书指指点点道:“先生为瓜娃开讲《三国》时,务必要重点讲讲刘备。这刘备一个卖草鞋的,十来年便三分天下有其一,手下文臣武将如云,连诸葛亮都甘心尽忠到底,没有一套笼络人心的本事,能行?讲《水浒》时,则要重点讲讲吴用。这个书生太不简单了,一肚子计谋,从劫取生辰纲到智取大名府,哪一桩不是他的主张?果不愧是‘智多星’。若是瓜娃把刘备和吴用的本事各学个三五分,他年定会青出于蓝,做出一番大事业!”

  精瘦汉子走后,怪先生开讲了。只见他一袭长衫,把《三国》和《水浒》往书案上一摆,一手执醒木,一手挥扇子,拖腔拉调讲说起来,高兴了,还会来一段清唱,分明是摇身一变,成了说书先生!瓜娃听得有趣,学得入味,随着书中情节的推演,或喜或悲,或叹或愁。师生二人完全沉浸在书中了,就连催促他们吃饭的刘管家也常常被吸引得呆在门前……

  师恩徒报

  眨眼间到了年底,待两本书讲完的时候,精瘦汉子又来了。随同精瘦汉子一起来的,还有一个戏班子,说这是要在为怪先生摆宴饯行,唱连轴大戏。

  晚上,戏台上风灯高挂,就要开场了。台下却只有四个听戏的:精瘦汉子爷儿俩以及怪先生、刘管家。精瘦汉子将一张点戏的折子递给怪先生,请他点戏。怪先生一看戏折子,只见上面的剧目尽是三国和水浒戏,顿时明白了,这是要借看戏考察考察瓜娃学得如何呢!他便把戏折顺手递给了瓜娃。瓜娃想也没想,便点了两出热闹戏:《桃园结义》和《三打祝家庄》。精瘦汉子不由拍掌叫好!

  台上幕布拉开,锣鼓铿锵响起来,戏子们穿梭来往,你方唱罢我登场。台下精瘦汉子同瓜娃说刘备、扯吴用,娓娓而谈。不一会儿,精瘦汉子就发现儿子不仅把两本书中关于刘备和吴用的情节弄得滚瓜烂熟,且能对书中人物加以褒贬,计策的得失也能探究一二,不由喜上眉梢,连连向怪先生投来赞许满意的目光。

  两出戏罢,戏折子又回到了怪先生手中。怪先生这回不再客气,点了《白帝城》和《蓼儿洼》两出戏。精瘦汉子心中一咯噔:这两出戏可不是什么好戏,一出唱的是刘备病死白帝城,托孤诸葛亮;一出唱的宋江死葬蓼儿洼,吴用、花荣坟茔哭祭、双双殉葬,都是交代人物结局的戏,实在凄凉悲惨!果然,待台上幕布闭合、鼓停锣消之后,瓜娃脸上已没有了先前的眉飞气扬,仍坐在凳子上拉着怪先生的手,皱眉问个不停:“先生,我看白帝城刘备托孤,分明已是预见到自己兴复汉室的大业无望,敢问先生,刘备为什么败了?”

  “问得好。”怪先生赞道,“其实《三国》开头便说了,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汉朝已失人心,百姓久厌战乱之苦,刘备不识大势,只以兴复汉室笼络人心,岂能成事?”

  瓜娃又问道:“吴用为宋江殉葬蓼儿洼,难道只有死路一条、再无他计吗?”

  怪先生点头道:“同刘备一样,吴用也是不识大势!《水浒》第一回,最先出场的几个人乃是高俅这帮小人,可谓群小登台,乱自上始,百姓想求太平而不可得!可吴用和宋江却想用招安换富贵,无异于水中捞月,机关算尽仍是死路一条,倒不如直肠子李逵所说‘杀去东京,夺取鸟位’,虽死犹不失英雄!”

  瓜娃大悟:“识得天下大势并顺势而为,才是真正的英雄!”

  “好徒儿,不枉为师教你一场,你可以出师了!”怪先生鼓掌称善。一旁的精瘦汉子插不上嘴,听得一愣一愣的。

  第二天,怪先生要离开义和山庄了,送他回去的还是那辆马车,只是驾车的变成了那个红脸汉子。怪先生与瓜娃师生二人恋恋不舍,自不必提。就要上车了,刘管家拿眼直望主人,意思是该给怪先生报酬了—银子已准备好了,雪白的细丝银锭整整五百两呢!却见精瘦汉子一脸阴沉,嘴巴紧闭,一声也不吭。更怪的是怪先生竟也对报酬闭口不提,拱拱手便上了马车。难道怪先生辛辛苦苦教了一年书竟分文不值?刘管家很为怪先生抱屈,却猛想起昨夜主人爷儿俩在书房里不知为什么争吵了一夜,心中才多少有了点明白:定是主人认为怪先生教“坏”了瓜娃!可在自己的眼皮底下,怪先生又是怎么把瓜娃教“坏”的呢?这事真奇怪!

  只说怪先生回到家中,对此番外出为师的经历绝口不提。几年后,朝廷发兵进剿百里外的北芒山盗匪,一场血战,死伤无数,最后匪首彭三大王兵败自杀,其子却去向不明。人们纷纷传言,彭三大王的儿子认为天下大定、人心思治,起兵割据与朝廷对抗乃是逆势而动,难以成功,一再劝诫父亲金盆洗手、另谋他业,无奈父亲不听,他便自个儿出走自闯生路去了。怪先生闻言,并不惊奇,只满斟一杯酒,面向北芒山,酹酒祭奠。

  时光倏忽,又是多年过去了。康熙四十七年,流落民间的前明朱三太子被朝廷搜获,诛连甚众,全国随之掀起一场搜捕前明皇裔的腥风血雨。重赏之下,怪先生居然被人告发,说他本是明神宗的第四十三个孙子,明亡后隐姓埋名—之所以选择“”这个怪姓,是因为明朝皇室向来是按五行六十四卦来排辈份和位次的,“”为第四十三卦,以此来暗寓他在明朝皇室牒谱上的排序。官府大喜,将家男女老少悉数捉拿,押送京城。人们议论纷纷,都说这下只怕姓的要全家斩首、无人生还了!

  可是,出乎人们意料的是,自打家被押到京城后,竟有一位不知名的富商为其上下奔走,花费无数,终于帮他们撇清了罪名,使他们安然出狱。

  怪先生起先很是纳闷:自己的亲戚朋友中没有谁是富商啊?等他们一家人出了京城门,正为迢迢几千里的返乡路发愁,却见一辆大马车停在了他们面前。车夫恭恭敬敬请他们上车,并说雇车钱已有人付过了,付钱的人姓彭,只是不方便前来相见而已。

  怪先生一家人更是奇怪,待上了车,又发现宽敞的车里摆了一张小桌子,上面有四样菜蔬:水芹、韭菜、红枣和栗子。怪先生愣怔片刻之后明白了,不由眼圈一红,喃喃道:“这是学生敬先生的释菜之礼啊!老夫当年还真没有看走眼,瓜娃如今有出息了!老夫回去后,还要教瓜娃这样的‘坏孩子’……”

  =End=

  班长令

  都说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我十八岁就当了兵,在部队一干就是好几年。这年秋天,老班长刘明服兵役到期,恋恋不舍地脱下了军装。送别的时候,我心里挺伤感,却又有些欣喜。因为老班长一离开,就意味着要任命一个新班长。在我们班剩下的人中,就算我兵龄最长了,那么班长的位子,舍我其谁?现在,就只等着连里下达任命我的班长令了。

  这天,我正哼着小调在宿舍里制订班里的训练大纲,突然,门一开,连长领着一个老兵走了进来,对我说:“这是从兄弟连调来的,到你们班任代理班长。”

  我都还没回过味来,这个老兵就向我伸出手来自我介绍:“你好,我叫李好,请多多支持我的工作,让咱们班的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我只好硬着头皮和他象征性地握了握手,赶紧找了个借口走开了。这时候,我的心里早已乱成一团麻。我是个来自农村的兵,在部队的每一丁点进步,都意味着离走出乡村更近一步,跟理想的幸福生活靠拢一点。可就在这时候,半路杀出个程咬金,抢走了我的机会。但我又转念一想,他不就还只是个代理班长吗?既然只是一个班代,就说明我还有机会公平竞争!

  想到这儿,我开始琢磨怎么个竞争法。忽然,我想起来马上就是周末了,一般战士们为了表现,会争着去厨房打下手。为了不让别人占了先,头天晚上我就悄悄溜进厨房,把多余的那把刀偷了出来,藏在枕头下。

  可就在吹熄灯号之前,值班员高声通知:“今晚全连内务大检查,看看有没有违禁物品!”

  我一听,脑袋嗡嗡作响,枕头下面的菜刀可怎么办?

  当连长走进我们班的房间时,我的额头上直冒冷汗。不多久,我就被喊进了连长办公室。不等我解释,连长猛地一拍桌子喝道:“作为一个老兵,竟敢藏匿违禁刀具!”我忙解释:“连……连长,我……我没有违纪。”连长冲我一瞪眼后一指桌上的菜刀:“没违纪?那这是什么?”我欲哭无泪地说:“是刀,是菜刀,是咱们连炊事班的菜刀……”

  连长听完我结结巴巴的解释后,用手轻轻地连连拍我的肩头说:“你这个兵……你这个兵……”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

  我从连长房间走出来时,又怔住了,只见李好走上来,安慰地搂着我的肩头说:“喜子,没事了,咱们回去!”

  我心想,得了吧,来看热闹,还假惺惺地献什么殷勤。我不会就此放弃的。

  一计不成,再实施第二套方案。一个休假日,我和战友们在玩扑克时,通信员高喊:“喜子,有你的信!”我取了信,有意在战友们面前不停地显摆。不多会儿,就有人注意到信封上头印着我老家市政府的字样。没过多久,大伙儿都在传:喜子有亲戚在老家的市委大院里工作,挺有背景的。

  当晚,李好找我谈班里的工作。末了,他一脸平静地问我:“你真有亲人在你们老家的市里工作?”我一扬脖子自豪地说:“是啊,是我父亲,不过只是‘小人物’而已。”我说完,开心地笑了。李好见我笑,也跟着一起乐了。

  从这以后,战友们时不时地向我打听我那亲戚的情况,我却笑而不语。不过,手头花销却越来越大,我越是这样,越增加了神秘感。

  这天,我正在一群战友的簇拥下神吹海吹。这时,李好悄悄地凑在我耳边说:“你父亲来部队找你了。”我一听,猛地从椅子上跳了起来。父亲在老家的市政府大院做清洁工,怎么突然跑到部队上来了?

  父亲一见我,就责问:“你隔三差五地要我汇钱,又让我用市政府的信封不停地给你写信,我弄不明白,就跑来看看……”

  我一边听父亲的训斥,一边瞅着站在不远处的李好,心里冷得像冰窖。我的把戏穿帮了。

  刚刚送走父亲,班长令下来了:李好正式被任命为班长。

  当天,李好就在俱乐部请全班战友吃饭。席间,他冲我频频敬酒,好像今天荣升的是我。最后,李好用手一拍我的肩头说:“别灰心,俗话说,塞翁失马焉之非福,等待你的天空说不定是碧空万里,任你畅游!”可我却边听边在心里冷笑,妒意十足:这就叫得了便宜还卖乖。

  不过,不知是不是李好的话应验了。不久,因为我在军报发表了一篇文章,没多久就调到了团机关里做专职的宣传报道员。

  之后,我努力地写稿子,又屡屡获奖,为部队拿回不少荣誉。鉴于我的成绩,经过层层考核后,我被破格提升为少尉排级军官。

  可就在这时,我忽然得到一个消息:李好为救一个新兵,被子弹打残了一条腿,过早地结束了他的军旅生涯。

  正当我犹豫要不要安慰一下李好,他却拖着一条伤腿找我来了。

  他再次用手拍了拍我的肩头说:“喜子,在我离开军营前,得告诉你一个秘密。”我一听,愣了,他有什么秘密非要告诉我呢?李好笑了笑,说:“我也是老班长刘明带出来的兵,他退役时找到我,让我到他这个班任班长。他说这是班长的命令。他还说,喜子你在写作方面很有天赋,你不应该挤在一个小小的班里,否则将来未必有所成就。所以,在连长的安排下,我就来到了这个班,把你‘挤’走了,‘挤’向了属于你的人生舞台……”

  听着李好的诉说,我心里一阵阵地颤抖,我的老班长,我的新班长,你们令我羞愧啊。

  我一抬头,冲李好说:“班长,在班里时,我不曾叫你一声班长,今天请你对我下达一个班长口令吧!”李好听到这儿,眼眶潮潮地点了点头:“那就来一个齐步走!”

  “齐步——走!一二一……一二一……”李好下达了一个对我来说迟到了的班长口令。

  我庄重神圣地迈开步子,一行热泪夺眶而出。

  =End=

  大用场

  有个木材商人,一天在山林转了很久,都没找到满意的木料。这时,迎面来个山民,扛着块木头,商人一眼就看出那是块珍品。特别是尾上的杈,做装饰更难得。商人心想:看这人傻乎乎的,说不定我能捡个漏。

  他赶紧上前假装恳求:“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