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故事会2004-2012-第85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妈妈叹气道:“怎么两顿吃得一样?”男人摇摇头说:“不一样。”妈妈就问:“有什么不一样?”男人解释道:“早上那个是热的……”(万青青)

  巧合

  两个同事在公司门口聊房价。强子说:“现在房价这么贵,如果我有块地,那真是发达了!”同事笑道:“你要是有块地,我马上认你做干爹!”

  话音刚落,只听前台的小姑娘喊道:“强子,你有快递(块地)!”(右衣)

  急中生智

  那天公交车上特别挤,有个男生被挤得实在受不了了,他央求边上的人稍微让一让,却没人理睬。男生急中生智,大声喊道:“别挤了,别挤了,把我的手都挤到别人兜里啦!”周围的人立刻齐刷刷地看着他,然后纷纷退后一点,和他保持距离……(赵燕)

  划算

  李姐新烫了个头发,大波浪,很洋气。同事问李姐:“花了多少钱呀?”李姐说:“六百多,心疼。”同事笑了:“但人一下子显得年轻了,花几百元减五岁挺划算。”

  李姐叹道:“可我老公说,本来可以更划算。”同事好奇地问怎么个划算法,李姐说:“我老公说,要是六百多块钱全用来买肘子吃,吃下去那油能把鱼尾纹都撑开,能年轻十岁!他和儿子也能跟着解解馋,骨头还能让我家小狗啃上好几顿。”(汪杰)

  =End=

  人小鬼大

  大虎喜欢收藏古董,这个周末,他下乡去收古董,十岁的儿子小虎吵着也要去,大虎拗不过,就带上儿子同行。到了乡下,大虎在一户人家看中了一只两尺见方的古董檀木箱,就花了几千块钱买下来,然后把木箱装上小货车,开车回家。

  货车行驶不久,来到一片山林,这里的山路又窄又陡,大虎忽然觉得车身一滑,还来不及刹车,便连人带车翻下了山坡。货车连翻了几下才停下来,大虎只觉头痛得厉害,一摸额头,全是血。他忙去看身边的儿子,还好,儿子小虎只是胳膊受了点皮外伤,没有大碍。大虎拿出手机报了警,这时他觉得自己快要晕倒了,就挣扎着对一脸惊慌的儿子说:“小虎,别怕,警察马上就来了。”然后又指了指后面车厢上的那只檀木箱,说:“你看住它,别让人抢走了。”说完大虎就晕了过去。

  大虎不知昏迷了多久,迷迷糊糊中,他听到耳边传来一阵沉重的脚步声,不由心想,难道警察这么快就来了?想着他用力睁眼一看,发现是两个山民跑了过来。这两个人不看车里的伤者,却直奔车厢而去。大虎心里一惊,自己担心的事果然发生了—以前就听说过,有些无良的山民趁着车翻了来哄抢东西,这个檀木箱子式样别致,十分难得,如果这些人把木箱抬走了,以后再想找到这样的可就难了。想到这里,大虎想站起来阻拦,可他挣扎了两下,发现浑身一点力气都没有。

  这时,小虎跳上了车厢,张开双手护住木箱,那两个山民像抓小鸡似的把他拎起来丢到一旁,然后伸手就要打开木箱。不料小虎又扑上去,紧紧地护住箱子,哭喊道:“不许看,不许看!”

  大虎有些奇怪,檀木箱里是空的,小虎为什么不许他们打开呢?那两个山民见状也起了疑心,越发想打开箱子看个究竟了。两人狠狠地拉开小虎,一下掀开了箱盖。小虎还要扑上前去,大虎赶忙用尽力气喊道:“儿子,算了,你人小,斗不过他们的,咱们破财消灾吧。”小虎听了,这才停下脚步。

  这时,大虎发现那两个山民的神情有些复杂,他顺势望去,也一下子愣住了—原来木箱里面竟有两块大石头。大虎看了看儿子,只见他稚气的脸上有一丝不易察觉的笑容。大虎一下明白了,石头是儿子刚才放进去的,可他还是猜不透儿子这么做有什么用意。

  看着箱子里的石头,那两个山民愣了一会儿,胖些的山民问瘦山民:“你说这些石头是做啥用的?”瘦山民想了想道:“这些石头一定不简单,说不定里面有玉石。”

  胖山民疑惑地问:“有玉石?看不出来啊,我怎么觉得和这山上的石头差不多呢?”瘦山民听了斥责道:“你傻呀,普通的石头会特地拿箱子来装吗?你没看到这两个人的表情有多紧张?”胖山民听了忙点头,于是两人一人搬起一块石头,迅速地走了。

  大虎恍然大悟,原来儿子在木箱里放石头就是为了转移别人的注意力,如果木箱是空的,这些人一定会怀疑木箱的价值,想不到儿子还有这样的鬼点子。正想着,远处响起了鸣笛声,救护车到了……

  几天后,大虎出院了,他和儿子来到街上,经过一家珠宝店时,忽然听到店主在大骂:“想钱想疯了吧,这破石头也能卖钱?”大虎和儿子往店里一看,原来正是那一胖一瘦两个山民,父子俩不禁笑弯了腰。

  =End=

  东坡肉 等

  杭州是座有故事的城市,当地的名菜也蕴含着一个个美妙的传说……

  东坡肉

  传说“东坡肉”是苏东坡在杭州做官时发明的,当地百姓品尝后觉得肥而不腻、酥香味美。一时杭州大小菜馆,家家争相仿制。

  这天,京城里一位权贵来到杭州,在一家菜馆吃饭。跑堂递上菜单,权贵接过来一看,头一道菜就是“东坡肉”。苏东坡为人正直,以前得罪过这位权贵,于是他心生一计,把杭州所有菜馆的菜单都收集起来,回京面见皇帝,启奏道:“皇上,苏东坡在杭州贪赃枉法,老百姓恨不得要吃他的肉呢。”皇帝问:“你有什么证据?”权贵就把那一大摞菜单呈了上去。皇帝一看菜单,也不分青红皂白,立刻传下圣旨,将苏东坡革职,发配到海南去了。

  苏东坡被发配以后,杭州的老百姓就把“东坡肉”一代代传了下来。

  西湖醋鱼

  苏东坡在杭州时,和佛印和尚十分交好。佛印虽是出家人,却不避酒肉。这天,佛印做了西湖醋鱼,正巧苏东坡来访,佛印忙把鱼藏在一口大磬下。苏东坡一进门,就闻到了西湖醋鱼那特有的酸中带甜的香味,又见到桌上反扣的磬,心中就有数了。苏东坡有意和佛印开玩笑,就装着一本正经的样子说:“在下今日遇到一个难题,特来向长老请教。”

  佛印问是什么难题,苏东坡说:“今日在一家门前看到一副春联,上联是‘向阳门第春常在’,下联却被撕去了,不知是何句子,请长老赐教。”佛印不知是计,脱口而出:“居士才高八斗,今日怎么这样健忘,这是一副老对联,下联是‘积善人家庆有余’。”

  苏东坡闻言,不由哈哈大笑:“既然‘磬(庆)有鱼(余)’,那长老就积积善,拿出来一起大饱口福吧!”

  油炸桧

  油条本来叫做“油炸桧”,据说最早是杭州人做出来的。

  南宋年间,秦桧夫妇害死岳元帅的消息传开来,老百姓个个气愤不平。做烧饼的王二听说此事,就捏了两个面人。他将面人背对背地粘在一起,丢进滚油锅里去炸,一边炸一边吆喝:“大家来看‘油炸桧’喽!大家来看‘油炸桧’喽!”

  正巧秦桧坐着八抬大轿经过,看见油锅里炸得焦黄的面人,气得走出轿来吼道:“好大的胆子!怎敢乱用本官名讳?”王二笑嘻嘻地说:“宰相大人,你是木旁的‘桧’,我说的是火旁的‘烩’哩!”

  这时,围观的百姓都嚷起来:“对,这是音同字不同呀!”秦桧一时无话可说,只得喝道:“这炸得焦黄的东西,如何吃得!分明是聚众生事,欺蒙官府!”

  听秦桧这么一说,人群中马上站出一个人,嚷道:“怎么吃不得?”说着就把油锅里的面人捞起来,往嘴里一塞,“咯吱咯吱”地嚼起来,还连声说道:“好吃、好吃!我越吃牙根越痒,恨不得一口把他吞下去!”围着的人都拍手叫好,秦桧怕众怒难犯,只好灰溜溜地走啦。

  这件事传开后,人们纷纷赶来,都想尝尝“油炸桧”。原先,“油炸桧”是背对背的两个面人,做起来很费事,后来就渐渐做成了现在的样子。

  龙井虾仁

  名菜“龙井虾仁”与乾隆皇帝下江南有关。有一次,乾隆微服巡游西湖,下起了小雨,乾隆便到一个茶农家中避雨。茶农热情好客,为乾隆奉上了香醇的明前龙井茶。乾隆品尝到如此好茶,喜出望外,心想要是带一些回宫就好了,可又不好意思开口向茶农索要,于是趁主人不注意,抓了一把茶叶,藏在袖内。

  雨过天晴,乾隆辞别茶农,继续游览西湖,直到黄昏才来到一家小酒馆用膳。他点了几个小菜,其中有一道是清炒虾仁。点完菜后,乾隆想起衣袖内的茶叶,便取出给店小二,让他泡一杯茶来。店小二看到袖内露出龙袍一角,吓了一跳,拿了茶叶奔进厨房。正在炒虾仁的厨师听说皇帝到了,惊慌之中把店小二拿来的茶叶当做葱花撒进菜里,店小二又在慌乱中将“茶叶炒虾仁”端给了乾隆。

  饥肠辘辘的乾隆见此菜虾仁洁白鲜嫩,茶叶碧绿清香,胃口大开,连声称赞:“好菜!”“龙井虾仁”由此流传了下来。

  =End=

  收入证明

  一张收入证明,牵动着两家父母的心,映照出不同的教育观……

  多写两千

  物业公司的财务王小玉这天遇到了一件怪事,小区保安赵青到她这里来开收入证明。赵青家是特困户,他老婆患有糖尿病,赵青本人左腿还有点残疾。一家三口靠着赵青每月一千多块钱的工资过日子,一买不起房二买不起车,他要收入证明做什么呢?

  王小玉淡淡地问赵青:“你想开多少?”

  赵青有点尴尬,答道:“开多了我不敢,开三千吧,成不?”

  王小玉拿出物业公司的工资表,“啪”的一声丢到了桌上,反问:“三千?你看看你有三千吗?”

  赵青的脸“腾”一下红了,他嗫嚅了半天,说:“王会计,我工资是没有这么多,可我以前做过裁缝,现在抽空替人家修修衣服拉链,也能挣些钱的。”

  王小玉听到这话,心有些软了,就问赵青:“你要收入证明到底做什么用?”

  赵青讪讪地答道:“我儿子在读高中,成绩挺好的,可是前几天他突然说不想上学了。我再三问他,孩子才说他是担心家里条件差,想早点工作挣钱。我想来想去,就想到开个收入证明,证明我能供得起一家的开销,也好让孩子放心,好好上学。”

  王小玉听了心里一动,她忙问赵青儿子的情况。得知赵青的儿子赵小树在省示范中学读高二,成绩在理科班名列第一,王小玉很不是滋味儿。她叹了口气,拿出一张纸来,“刷刷”地写了一张收入证明,上面证明赵青每个月收入五千块,然后递给他说:“我特地多写了两千,拿去给你儿子看吧,你儿子成绩这么好,不上学可惜了。”

  赵青连声道谢走了,王小玉望着他的背影,不由长叹一声。她的儿子小刚也上高中,心思根本就不在学习上,王小玉说他两句,儿子就不满地撇嘴,说反正家里钱也够用了,书读得再好,不就是为了挣钱?王小玉差点没被气死,可是搞房地产开发的丈夫却不以为然,不但支持儿子的说法,还让儿子学了驾驶,买了辆车给他开上了。王小玉心想,一定得好好教育教育儿子,把赵青家的情况说给他听听,让他好好发奋读书。

  赔偿方案

  想到此,王小玉就拨通了儿子小刚的手机。小刚放了学,约了两个女同学,正要载她们出去兜风,这时他接到了妈妈的电话,没听上几句就恼了:“妈,我不是说了吗,书读得再好有什么用?还不是上个大学,拿张文凭,满世界地找工作?找工作的目的又是什么,不就是挣钱吗?行了,行了,你就别再说了。”

  挂了电话,小刚还有些恼火,他索性约了几个要好的同学,去了一家餐厅吃饭。饭桌上,小刚还喝了二两酒,酒足饭饱,这才把同学们依次送回家。这时天色已经完全黑下来了,王小玉又打了个电话过来,小刚听出了母亲话语里的怒气,不敢再违拗了,猛地加大了油门,奋力往家开去。

  进小区大门的时候,小刚的车速还没有完全减下来。这时,有个人从门卫室里一瘸一拐地出来,小刚想踩刹车,却已来不及了,一下子将那人撞倒在地。小刚慌了神,忙打电话报警,接着又打电话给自己的父母。两口子一听说儿子在小区门口出了车祸,忙不迭地问他有没有伤着。小刚答道:“我没有受伤,倒是把一个瘸子撞倒了,他从门卫室那边出来。”

  王小玉听到这话,呆了一呆,问道:“瘸子,是赵青?”

  果然,被小刚撞倒的人正是小区保安赵青。这天晚上本来不是赵青当班,他从财务室开了收入证明后,为了送给儿子赵小树看,特地和人调了班,把自己的白班调到了晚上。赵青受了重伤,肋骨断了两根,所幸捡下了一条命。

  赵青在医院里住了几个月,王小玉前前后后给了十万元医药费。这时,交通事故的鉴定下来了,小刚负全责,而且因为是酒驾,保险公司不予理赔。

  很快,事故进入了理赔环节。因为小刚撞的只是个保安,所以王小玉一家人都没当一回事儿。保安工资低,再怎么赔,也不会超过十万元。

  果然,赵青听到这个赔偿价,想也没想就表示同意了。出于怜悯,王小玉准备再给他五千块钱营养费。不料这个时候,赵青的儿子赵小树主动找到了王小玉,明确表示,他不能接受这个赔偿方案。

  上门道歉

  王小玉看着眼前这个一脸倔强的少年,奇怪地问道:“你是赵青的儿子赵小树?你爸爸都答应了,你还有什么话说?”

  王小玉家财大气粗,物业公司一帮人向来都看王小玉的眼色行事,现在见王小玉面色不善,就一个个站出来帮腔道:“小孩,你家条件差,也不能因为这事来讹诈呀!你爸又没死,赔你家十万块算多的了。你王阿姨心肠好,还准备给五千块钱营养费,再说下去,只怕那五千块没有了。”

  赵小树气得满脸通红,大声道:“不要再说了,反正只赔十万块我不同意,我爸爸一个月收入五千块呢。”

  听赵小树这么一说,屋里的人哄堂大笑起来。“五千块?就算你爸爸是物业公司经理,也不一定挣得到五千块呢。你这孩子是在说梦话吧?”

  王小玉也想笑,可是她忽然想起自己给赵青开过的收入证明,不由呆了,好半天才问赵小树:“那你想要多少?”

  赵小树斩钉截铁地说道:“我有个老师是律师,他说了,按我爸爸的收入和他的伤势,起码应该赔偿二十万。你不愿意给,大不了上法庭。”

  王小玉原以为赵小树会来个狮子大开口,听到他只要二十万,沉默了一会儿答道:“好,二十万就二十万吧。你在读书,我家小刚也在读书,以你们的学业为重,就不要上法庭了。”

  由于王小玉的让步,事故处理得很顺利,很快,二十万元赔偿就打到了赵青的工资卡上。赔了钱,王小玉忍不住数落儿子小刚:“你这个臭小子,一次事故,医药费加赔偿,三十多万元就这么没了。再这样下去,有多少钱也被你败光了。”

  小刚鼻子里“哼”了一声,道:“赵青是穷人,他们没见过世面。妈你也真是的,干吗给人家那么多钱呢?”

  王小玉气得好半天说不出话来,正在这时,门铃响了。打开门一看,赵青在儿子赵小树的搀扶下走了进来,赵小树的手里还提着一个黑色塑料袋。

  赵青清了清嗓子说:“王会计,这事怪我,我没有和小树说清楚,那张收入证明是假的,我一个月挣不到五千块钱。小树,还是你来说吧,向阿姨道歉。”赵青说着,把目光转向了儿子。

  赵小树向王小玉鞠了一躬,说:“对不起王阿姨,我没想到爸爸为了我,到你那里开个了虚假的收入证明,所以才会向你多要了十万块。现在,我把钱带来了,对不起。”说着,赵小树打开了塑料袋,里面是一沓沓百元钞票。

  王小玉愣了半天,才默默地接过了袋子。赵青父子俩又再三向她道歉,然后慢慢走了出去。

  他们一走,小刚就笑了:“我说他们穷,没见过世面吧,到手的钱又给送回来了。”

  王小玉再也忍不住了,伸手给了小刚一巴掌,道:“我宁愿家里穷一些,养个像小树那样上进的孩子。我真是不明白,到底是什么害了你呀?”说着,王小玉的眼泪“哗”的一下流了出来。

  =End=

  爱的味道

  当双眼看不见时,爱会引领你找到心灵的航向……

  邂逅

  陈怡是个导盲犬训导员,这天,她带着导盲犬悠悠去一个盲人家。这是一幢带院子的小楼,看来主人家境很不错。保姆把她带上楼,小声告诉她:“主人心情不大好,和他说话要注意语气。”

  陈怡进了客厅,觉得眼前一亮,客厅四壁挂满了巨幅照片,照片上,一个帅气阳光的小伙子昂首站立在雪峰之巅。细看照片下面的说明,那些山峰都是世界上排得上号的险峰。陈怡手里有这个盲人的资料,知道他名叫刘磊,失明前是登山运动员。

  客厅里,一个男人背对陈怡坐着。保姆向他介绍陈怡,他一声不吭,陈怡向他问好,他也毫无反应。陈怡觉得气氛有些尴尬,她想了想,轻轻地放开了导盲犬悠悠的绳子,对它做了个手势。悠悠心领神会,立即走向了刘磊。它摇着尾巴,嗅了嗅刘磊的脚,然后走近蹭蹭他,这是友好的表示。刘磊却吸了吸鼻子,厌恶地说:“这是什么味道?”说着突然踢了一脚,吓得悠悠叫了一声,夹着尾巴退回了陈怡身边。

  陈怡觉得自己的心好像被针刺了一下。上周家里给她介绍对象,那男的也说过这句话。她做这行有几年了,和导盲犬朝夕相处,身上有一种味道,鼻子灵的人很容易嗅出来,而不喜欢狗的人可能会非常厌恶。

  也许是心里有气,陈怡的话像机关枪一样脱口而出:“你眼睛受了伤,我能理解你的心情,但你不能把气撒在狗身上!悠悠不是普通的狗,它是一条导盲犬,它不会给你带来光明,但如果你好好和它相处,它会改变你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