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故事会2004-2012-第76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麦卡朗按住自己狂跳不止的心脏,回答道:“不用客气,史黛菲小姐!是个男孩儿。”史黛菲的嘴角又动了动,最后发出微弱的声音:“男孩儿……”接着,她闭上眼睛,又开始做“火车头呼吸”,几秒种后,呼吸终于停止了。
    第二天,麦卡朗医生自己掏钱安葬了史黛菲,因为她在这个城市里孤苦伶仃,没有一个亲人。她的儿子出院后,被一对不能生育的年轻夫妇收养了。很多年以后,麦卡朗医生得知他在美国一家私立大学做了英文系主任。麦卡朗医生特地找机会和他在教师俱乐部吃了一顿饭。根据医生的暗中观察,他遗传了母亲史黛菲小姐的聪明、开朗,还有坚毅的性格。当然,关于他出生时发生的这一切,他永远也不会知道。

传闻逸事·明争暗斗
作者: 俞泉江     期数:2011年8月上
    晋武帝司马炎登基后,一直没有册立皇后。为了争夺后宫尊位,司马炎的妃子们老是在明争暗斗。皇帝表面上不动声色,暗地里却时时在留心观察,看谁适合当皇后。终于有一天,他想出了一个荒唐的办法,让贴身太监劳公公买来一头驴,晚上不再用翻牌子的办法来选择要宠幸的妃子,而是骑着驴游后宫,驴子在哪位妃子的寝宫前停下,当晚就宿在哪位妃子的宫里。
    起初,这头驴子今天停东院,明天停西院,没什么蹊跷,但几天后,蹊跷的事来了:这驴子老是停在张妃的院子前。皇帝金口玉言,说话算数,于是这些天皇帝便都在张妃处就寝。
    这可急坏了李妃。晋武帝的妃子中,就数张妃、李妃最聪明,点子最多,也最想当皇后,两人争风吃醋,献媚邀宠,不知在后宫闹出了多少幺蛾子。现在,李妃见皇上天天住在张妃的寝宫,猜想一定事出有因,这下可急死了,她连忙偷偷派人把劳公公请来。
    李妃沉住气,笑嘻嘻地试探着:“劳公公,你好大的胆子,竟敢给皇上买了一头病驴。”
    劳公公吓了一跳:“娘娘,这驴没病呀!”
    “没病?我看是生了疯病,如果不是生了疯病,怎么会一个劲地往一处跑?要是驴子没病,那就是我有病了,而且病得不轻,烂手烂脚,烂心烂肠,把皇上都吓得不敢上门了!”
    劳公公听到这里,才算听明白是怎么回事,他心中暗想,对呀,这李娘娘也不能得罪呀,万一日后她做了皇后,自己岂不吃不了兜着走?于是,劳公公便说出了那驴子的秘密:原来,这猴精似的张妃,在每天傍晚时,让人在自己寝宫门前放一盆竹子,偷偷朝竹叶上洒些盐水,驴子喜欢吃带咸味的东西,走到这里就会停下脚步,再也不肯到别处去了。
    李妃明白了原委后,次日傍晚,她也让人在自己寝宫门口放上一盆洒过盐水的竹子,李妃的寝宫在张妃前面,皇上骑的驴子先到这里,嗅到竹叶上的咸味,果然停了下来,皇上便进了李妃的寝宫。
    张妃一看,知道李妃识破了自己的把戏,她悄悄地把劳公公召来,冷笑着说:“我看你是越来越会来事了,和李娘娘处得不错呀!”
    劳公公明白张妃召见自己为了什么,急忙辩解:“驴子的事,奴才也是没法子啊!”
    张妃鼻子里“哼”了一声,冷冷地说:“没法子?我看你是法子太多了!驴子从皇上那儿出来,往左走先经过她的寝宫,要是往右走,就得先经过我这里,有没有法子,你看着办吧!”
    劳公公从张妃寝宫出来,吓出了一身冷汗,傍晚,他扶皇帝上驴后,顺势把驴头往右边拉了拉,驴子果然往右拐了,于是先经过张妃的寝宫,在门口停了下来。
    对付了那边,另一边又有动静了,过了一天,李妃又把劳公公召了过去,恨声连连地说:“劳公公,真想把你的肚子剖开,看看心偏到了什么地方!”
    劳公公“咚”地一声跪倒,说:“奴才该死,奴才冤枉!”
    李妃冷笑一声,说:“满天云彩,不知哪朵云会下雨哪,别光顾着讨好谁谁谁,以后的事谁说得准哪,你说对吗?”
    劳公公左右为难,到了傍晚,只好又顺势把驴头往左边拉了拉,驴子便又到了李妃的住处。
    就这样,驴子一天朝左,一天向右,在张妃和李妃寝宫门口轮流停脚,皇帝也跟着在这两个妃子处轮流过夜,但劳公公仍旧天天挨骂,这张、李二妃,都想独占皇上的恩宠,吃力不讨好,摆不平哪!
    这天傍晚,皇帝照常骑上驴子,可奇怪的是,这驴子既不在张妃寝宫前停下,也不理会李妃门前的竹叶,而是径直走到一处新的地方,皇帝一看,这是陈妃的寝宫。要说这个陈妃,是从民间选秀选来的,皇帝嫌她土气,很少过来亲近。这次既然是驴子带来,他也就顺势住了下来。
    一连几夜,皇帝都随着驴子,直奔陈妃的寝宫,来的次数多了,陈妃不像刚开始那样战战兢兢、唯唯诺诺,还渐渐地敢跟皇上说笑调侃了。皇帝发现,陈妃其实也很聪明,而且为人淳朴,心地善良。
    皇上一连几天住在陈妃处,这可把张、李二位给气坏了,她们从来没把这个土里土气的陈妃放在眼里,没想到现在却让她占尽了风头。这回她们联起手来,找到劳公公,使尽手段,威逼利诱,劳公公一个劲地朝她们磕头,说:“奴才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那头倔驴在你们两位门前停也不停,一个劲地就朝陈娘娘的寝宫奔去。”
    连劳公公都不明就里,张、李两妃只得干着急。又过了几天,张妃派出的宫女回来禀报,说在陈妃的住处听到了驴叫,再一打探,陈妃寝宫后院竟然拴了一头小驴。张妃这才恍然大悟:皇上骑的,肯定是生下小驴不久的母驴,每天晚上奶水满满,胀痛难忍,急着给小驴喂奶,自然就直接跑到陈妃那儿去了。
    张妃想来想去,觉得不能便宜了陈妃这个乡巴佬,于是登门拜会李妃,共同商讨对策。李妃听了,有点儿想不明白,就问:“那头倔驴为啥刚开始不去姓陈的那儿呢?”张妃说:“这个倒也好猜,要么那头小驴是姓陈的刚弄进宫的,要么是姓劳的替皇上换了驴。”
    李妃点点头,说:“应该是这么回事。要破解这事儿,我倒有个办法。”
    李妃说,派个心腹太监,潜入陈妃后院,在小驴的舌根下插一根竹签,这样一来,小驴不吃奶还好,只要一吃奶,就会疼得钻心,它就再也不敢吃了,时间一长,必然饿死,小驴一死,母驴就不会再去陈妃那里了。张妃连声说好,并派人依计行事。果然,小驴再也不肯吃奶,没过几天,就饿死了。
    张、李二妃好不开心,不仅故伎重演,在竹叶上洒盐水,连糖水也洒上了。可是,左等右等,那头倔驴也不知怎么回事,每天仍然直奔陈妃寝宫。派宫女、太监轮番打探,仍找不到任何原因,把劳公公召来,连哄带吓地追问,他也是连连摇头,一问三不知。
    张、李二妃为了弄清真相,那一天亲自出马,偷偷跟在皇帝后面。她们先是看到那头倔驴撒着欢儿,迫不及待地奔向陈妃寝宫;接着看到陈妃跪在门前接驾,服侍皇上下驴进了寝宫,然后又见劳公公将驴拉走……张、李二妃尾随着劳公公,到了后院,两人闪身躲在隐蔽处,接下去便看到了做梦都想不到的一幕:劳公公弯下腰,撅着屁股,含着母驴的乳头,使劲地吮吸着奶水……
    张、李二妃这才明白,这戏都是劳公公一手导演的,先买下一头正在哺乳的母驴,换下皇上原先骑的驴子,然后把正在吃奶的小驴拴在陈妃寝宫,引皇上过来。小驴死后,为了留住母驴,他就自己代替小驴吮奶。两个妃子对劳公公真是恨之入骨,她们走上前去,张妃咬牙切齿地骂道:“该死的奴才,你就等着千刀万剐吧!”此时,劳公公一改过去俯首帖耳、诚惶诚恐的样儿,从母驴的肚皮下退出来,直起腰,不冷不热地回道:“我这样做,也许才能留下这条小命呢。”
    果然,张、李二妃没等到劳公公被千刀万剐,却意想不到地等来了皇帝的圣旨:册封陈妃为皇后,而她们两个却一起被打入了冷宫。到了这时,她俩才明白劳公公其实是个聪明人,他看到皇上越来越喜欢陈妃,早就为自己留了后路啦!

新传说·回家过节
作者: 任黎明     期数:2011年8月上
    过几天就是中秋节了,可月亮湾的吴满仓怎么也高兴不起来,每到逢年过节,别家孩子回村,个个都风风光光的,可自家的吴帅在外打工五年了,还是个穷小子。
    前几天,村东头的老周在吴满仓面前念叨,说他儿子周小东中秋节要回来了,吴满仓问老周,小东这些年在外面干什么,老周“嘿嘿”一笑,轻描淡写地说:“也没干啥,就是自己开了个酒楼……”吴满仓听了,心里很不爽,瞧,人家连酒楼都开上了,还说“没干啥”,他多么希望自己的儿子哪一天也能衣锦还乡、荣归故里啊!
    这天晚上,吴满仓正想着儿子呢,电话响了,是吴帅打来的,吴帅在电话那头说:“爸,我过两天就回来,这回不用挤大巴了,我开部好车回来,给你开开眼!”
    吴满仓一听,激动得连连说好,挂了电话,开心得睡不着觉。
    一转眼到了儿子回来的日子,吴满仓拿着把锄头,早早地等在村头的土公路上。晌午时分,吴帅还没回来,倒是老周背着一个大包回来了,后面跟着西装革履的周小东,周小东手里也拎着大包小包,看见吴满仓,赶紧上来递烟。
    老周眉宇间有几分得意,说:“小东说他给我带了很多东西,呵呵,我一早就接他去了。哟,满仓,你拿着把锄头,在这干啥呢?”
    吴满仓挺了挺脊梁,说:“小东真有出息,给爸妈买这么多东西……老周呀,我也是接儿子呢,你们是从镇上走回来的?要是碰上吴帅就好了,他今天开车回来,你们要是能搭上车,那可省不少力气哩!这不,我怕这土路坑坑洼洼的伤了他的好车,正想把路面平平呢!”
    正说着,公路那头开来了一辆漂亮的小车,村里十年八年不来车,这不是吴帅还能是谁?吴满仓赶紧扔了锄头,朝小车奔去。眼看汽车就要到眼前了,突然车子抖了一下,前轮陷进了一个泥坑,动不了啦……
    车门一开,吴帅走下来,跟父亲打了招呼,指着路面,不由得骂道:“谁这么缺德,挖个大泥坑,这不是陷害我吗?”
    吴帅话音一落,脑袋就被吴满仓拍打了一下,吴满仓小声嘀咕着:“你骂谁缺德呢?”
    吴帅不知道,其实这泥坑正是吴满仓挖的,当然,他老子不想害儿子,只是为了面子。一会儿,吴满仓便上了车,问吴帅哪里可以按喇叭,吴帅朝方向盘上一指,吴满仓就一个劲地按着喇叭不放,车子发出了长长的喇叭声,震响了整个月亮湾。按完喇叭,吴满仓就走出车来,扯着嗓子朝村头喊道:“月亮湾的乡亲们,出来帮个忙哟!大牛,铁柱,卫国,出来帮我推推车呀!”吴满仓喊完,又死死按住喇叭不放……
    没多久,村里的老少爷们就纷纷围上来了,吴满仓赶紧让吴帅给大伙儿发烟,他说:“乡亲们,有劳大家帮帮忙,我儿子的车陷进坑里了,拜托大家推的时候小心点,这车七八十万呢,车推出去后,我吴满仓今儿个请大家上我家喝酒去!”
    吴满仓的话一说,众人又是鼓掌又是喝彩,乡亲们围着车看了又看,直夸吴帅有出息,吴满仓心里像喝了蜜,脸上如贴了金。人多力气大,大伙儿很快就将车从坑里推出来了。推完车,大伙儿准备散了,吴满仓又扯着嗓门嚷了起来:“哎呀,大牛,别走呀,铁柱,上车,都上车,车里多舒服呀!”他硬是要大家体验体验坐好车的感觉,小小一辆车,硬生生地被塞进了十几个人。老周和周小东拎着大包小包,死活不肯进去,老周对吴满仓说:“我家孩子在城里平时坐好车也坐腻了,我呢,晕车,你们先走吧!”
    吴满仓知道老周是在为自己脸上贴金,再一看,车里也实在挤不下了,就说:“那好,大伙儿都上我家喝酒去,你们放下东西,也赶紧过来哦!”
    汽车开了不到两百米,就到家了,吴满仓早已备下了十几个菜,他今天有心要让那些平时在他面前炫耀过自家儿子的村民,都来看看他家儿子吴帅的出息。
    一会儿,老周带着儿子周小东红光满面地来了,他背也直了,嗓门也粗了,朝大伙儿喊道:“大家想不想喝好酒?”乡亲们当然想喝了,一起答道“想”,老周得意洋洋地高高举起手中的两瓶酒,说:“这是我儿子开的酒楼里最好的酒,大伙儿猜猜,多少钱一瓶?”
    老周手里的酒瓶漂亮得像艺术品,大家连猜了几个高价,老周都摇头。吴满仓拉过吴帅问价格,吴帅悄悄说,他看见别人喝过这酒,得三千块钱一瓶呢!
    果然,老周开口了,说这酒三千块钱一瓶,乡亲们都吓了一跳,周小东开的酒楼里卖三千块一瓶的酒,这酒楼非富即贵,做的肯定是大买卖呀!大家的注意力立马聚焦到了老周和周小东身上,把他们父子里里外外、上上下下地夸奖了一番,最后,一个辈分最高的长者举起杯子,说:“俩孩子都不错,今天我们看见了老吴家孩子的好车,喝上了老周家孩子的好酒,跟着享福了啊!”
    一桌子人其乐融融,说不尽的好话,道不完的美誉。
    一转眼中秋节过完了,吴帅和周小东都得回省城了。吴满仓主动到老周家,让周小东坐儿子的顺风车回城,周小东自然答应了。
    回城的那天,吴帅一直担心周小东会细细盘问他的情况,可他的担心纯属多余,周小东一上车就闭着眼睛打瞌睡,这一睡就睡了四个小时,直到车开进了省城。吴帅问周小东的酒楼在哪里,周小东笑笑说:“真是谢谢你了,我今天还有点事,不回酒楼,你靠边将我放下就好了,以后空了,我请你到酒楼好好吃一顿。”吴帅也客气地应酬了几句,周小东走后,他才发现,两个人连各自的电话号码都没留,吴帅不禁心想:周小东是不是发现我的秘密了?
    吴帅有什么秘密?他的秘密可大了,首先,他不是什么老板,他只是单位领导的司机,这车也不是他的……送走了周小东,吴帅一刻也不敢怠慢,直接将车开到了单位。节前,领导带着全家去外地度假了,明天才上班,但愿这次私用领导车的事能够神不知鬼不觉。吴帅刚停好车,一个年轻男子走了过来,对他说:“你是吴帅吧?我是新来的司机,张局知道你私自用他的车,非常生气,让我等在这里,你一回来就接替你的工作。”
    事情已毫无回旋的余地,吴帅在老家风风光光过了中秋节,月亮圆了,饭碗却砸了。接下来的日子,吴帅满大街地找工作,那一天,他在一家酒楼门口看见了一张招聘启事,说要招一名男服务员。吴帅决定去试试,他想起周小东开了一家酒楼,心里不安,悄悄问了问迎宾小姐:“小姐,这酒楼的老板不姓周吧?”迎宾小姐摇摇头,说:“不姓周。”吴帅一听,这才松了一口气,理了理衣服,跨进了酒楼。
    酒楼的领班看了看吴帅的身份证,说:“呀,你也是月亮湾村的?”吴帅点了点头,心里紧张起来,还有谁是月亮湾的?领班接着说:“这里刚被炒鱿鱼的服务员也是月亮湾村的,新招的服务员就是顶他的缺呢,他叫周小东,你认识吗?”
    吴帅一愣,随即问道:“他是服务员?老板为什么炒他鱿鱼?”领班说:“他呀,把店里回收的名酒酒瓶偷偷拿走了,后来被老板发现,他解释说,他这样做只是装上别的酒带回家让乡亲们喝喝,给家里长点面子,谁知道他是不是背着酒楼卖假酒骗人呢!”
    吴帅顿时什么都明白了,他沉默了好半天,长长地叹了一口气……

新传说·善良的苹果
作者: 王相军     期数:2011年8月上
     建国是个矿工,那天下到井底之前怀里就揣了一个苹果,那是临上班时儿子小光塞给他的。儿子说:“爸,多吃苹果,平平安安!”建国听了心里热乎乎的。儿子才七岁,建国想:一天一夜如果能有四十八小时多好,那样他就可以花二十四小时在家陪儿子,然后再用二十四小时去工作,好挣更多的钱,给儿子治眼。
    小光六岁时,两只眼睛的视力就突然开始下降,两个月后就差不多失明了。建国和老婆带着孩子几乎跑遍了全国所有的知名医院,专家们的意见一致:更换眼角膜。更换眼角膜最重要的是必须先有供体,也就是捐献者,但比这还重要的就是先要准备好钱,就算是换一只,也要十多万,建国是个普通的煤矿工人,老婆又不上班,在家照料孩子,十多万,哪来的钱?除非是他在井下出事,赔个抚恤金……
    这想法,建国睡不着时也曾有过,但这念头只一闪,他就又自责起来,井下一个工作面有那么多人,那可不是他一个家庭啊,哪怕只是起了个念头,他都觉得伤天害理!
    这天吃中饭的时候,建国把那个苹果拿出来看了看,又放进了怀里,以至于整个下午,他都在那里偷笑着。老李是掘进面的班长,比建国大几岁,见他一直乐呵呵的样子,便开了口:“建国今天咋这么高兴?是不是小光的眼角膜有着落了?”
    “快了吧!”建国正这么说着,突然,头顶上响起了“噼哩啪啦”的声音,老李一抬头,马上变了脸,大叫一声:“大伙快躲,冒顶!”一阵惊天动地的响声过后,老李拿起摔在一边的矿灯,打开一看,一班八个人都好好的,但所有的通道全部堵死了。老李说:“关门了!”
    大伙你看我,我看你,全都陷入了沉默之中……
    没有水,也没有食物,整个矿道内只有一盏矿灯在那亮着。第四天了,建国摇了摇老李,说:“老李哥,你说我死了矿上能赔多少钱?够不够……”
    老李打断了他的话,说:“别说这丧气话,只要能活着,小光治眼睛的钱大伙凑,治好了我们兄弟俩还!”
    建国拍了拍老李的腿,说:“老李哥,我要是先走了,我的上衣口袋里有东西,你拿着,放在你那里!”
    第五天,第六天,老李的意识时而清晰时而模糊,他身边那些呼吸声音越来越微弱了……到了第七天的时候,除了自己的呼吸声,老李再也听不到任何的声响了,他试探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