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芙蓉-2005年第6期-第3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由于尸体腐烂出现异味,才引起乡邻的注意,村里人把他拉出室外,发现他口中咬着破棉絮。大家安葬他时,溃破的胃中人们发现大量的棉花絮,可见一个饥饿的人吃树皮,草,泥土,或者易子而食是完全有可能的。饥饿感让人们体验到人类生活中的许多问题。水,缺水引起的渴,在沙漠里尤其表现了一个身体与水的矛盾。《普鲁士军官》中那个勤务员在受伤以后,烈日下行军的干渴让他晕眩,兼杂着对上尉的愤怒,那渴的双重含义在身体上的反应非常精彩。《红楼梦》有一个食物的精彩例子,刘姥姥进了大观园本意是讨银子解决乡下的食物问题。饥饿,刘姥姥深有体验,她的孙子板儿抓着什么都吃,如果单纯写刘姥姥吃喝意义不太大,曹雪芹偏偏让一个农村老太太在怀有强烈饥饿感的状态下去品评美食,贾母带着儿媳孙子一大家贵族的少爷小姐玩了一场食品游戏,品评各种精妙的味道。这是一个由食物的身体书写到食物的社会书写的典型例子。食物对身体是双重意义的,其一,是个体生存的养料;其二,是审美感受上的食物享受。但食物维系一个生物由生到死的全部过程,它是人生最不可缺少的,记忆最深刻的;可基本温饱后人们又容易忘记对食品的感知。对身体而言食物永远只是一个循环,进出都是一个固定的口岸。中国文化有意思的是以食物为基本出发点而构成的,例如民以食为天,民有所养,人以口为单位,政治社会学中食是第一位的,以此形成了中国的腔肠文化。传统文化中的日常习惯的惩罚便是用饥饿来进行的,一切威胁的首选便是切断生活上的供给。 
  其二,是情爱的身体。情爱写作是小说中一个永恒的主题。古往今来的小说长河,情爱表现毫无疑问从量上而言它最多,以至于情爱身体无法用统计学去完成。它可以这么说,凡小说无一不充满爱与恨,特别是情爱往往是小说的主角。情爱身体遍布文学史上的一切作品,但极端的身体情爱例子,经典文本并不很多,而且千百年来都是遭到禁止的文学现象。最早莫过于《十日谈》,这时的情色身体基本是话语阶段,也就是说,性爱与肉体是经过谈论来确定的,身体的展示作为客体只是被言说。应该说在世界范围内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色情身体小说 。中国的经典应该是《金瓶梅》,法国有萨德的《朱斯蒂娜》《索多玛的120天》,后者还被帕索里尼改成电影。还有英国一个经典的作家劳伦斯,他有《查泰莱夫人的情人》《儿子与情人》。在美国享利·米勒可以说是位情爱小说的畅销小说家,他的《南回归线》《北回归线》极尽了情爱身体的描述,后来以他的小说改编的《享利与琼》电影基本上是一种身体的盛宴展览。另外,还有纳波科夫的《洛丽塔》。法国作家左拉的《娜娜》和《萌芽》也是极尽自然主义的身体写作。在情爱身体的写作中艺术高下区别在于,一方面仅把身体作为欲望展览,纯粹形而下的性爱只能是一种感观消费,没有什么启发意义。另一方面则是把身体当作一个被压抑的主体,充分展示肉体的被侮辱与迫害。因此在俄国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身体写作也是很有意义的。在今天情爱身体向多方向无限展开,特别自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产生以后,可以说揭开了性身体的奥秘,因而产生了大量的情爱作品。在性身体与性心理的探索方面分成很多的专题类型,例如恋母情结,恋童癖,性倒错,各种各样的性变异都有作品去表现。这时小说中的身体成了精神学科中各种分类典型的代码,在法国专门有一类色情小说作家,特别有意思的是那种色情的实验小说在文本上也有所探索。一般说来,在世界范围内以小说专门探索情色身体的其艺术成就都不很高,他们也都不能超过各国自身主流文化的最高成就,但是他们无一例外的都产生巨大影响,而且取得了最好的市场效果。关于情爱身体表现的艺术技巧我想在另外的章节中专门详谈。最近出现的情爱身体的小说比较引人注意的是耶利内克的《钢琴教师》和德·贝格的《图像·女人的盛典》,后者据说是罗伯·格利叶妻子的佳作。身体是情爱写作中最热衷的。 
  其三,疼痛的身体。所谓切肤之痛,表明疼痛是最与身体有刺激反应直接关连的。所以疼痛是身体的最直觉反应。它体现了身体的本性,质量。包括人的意志,抵抗疼痛的能力。《三国演义》有两个疼痛的经典例子。关羽被毒箭所伤,毒入骨,请华陀治疗。华佗割肉,最后在臂骨上刮得窸窸的响,但关羽闲定地下棋,谈笑风生,不可想象的疼痛在英雄身体上不堪一击。同样曹操患头风病,脑内风涎剧痛难忍,华佗要替曹操破头骨治病,曹惜命不敢,并把华佗下狱,最后至死。这种对比既是身体的对比,也是意志的对比。疼痛之于身体是一件无人敢要的礼物。但疼痛在小说中却极有表现力,它与写苦难有直接关联。帕斯瓜乐的一家充满了苦难,实际也充满了疼痛,但身体会采用不同的方式,或逆来顺受,或奋起反抗。疼痛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应该说医学上有多少种病疼便会有多少种疼痛,对身体而言都会作出相应反应。被文学写作所热衷的主要有,分娩的疼痛,刀枪之伤的疼痛,器官残缺的疼痛,还有超越各器官承受能力的刺激压迫的疼痛。身体的痛是有肉体的物质基础,可以明确指出度量,可分为用语言说出的部分,一般是可量化的。另一种是语言不可说的,一般为质的。身体写作传统中是那些可说的部分,以一种量化的方式,或作一种比喻,形容,夸张等修辞手段。有一种不能言谈的疼痛,隐疼,无可表达。我偏重于从精神范畴上去谈论疼痛,过去把精神肉体分得很开,现代身体研究中它们二者是极其贯通的。疼痛是每个人一生挥之不去的一个身体附件,随时都能发生在每个人的生活中。止于今天,人类对身体的伤害是多种多样的,因而疼痛也是多种多样的,谋杀的疼痛,强奸的疼痛,行刑的疼痛,生死的疼痛,人应该有疼痛意识,而且要理性地面对它。因为身体是感性的,随时都会有疼痛袭击,必须要有精神的力量去战胜它。疼痛分两种,一种自然生成,就医学而言一个人一辈子不可能不生病,疼痛是身体最隐在的敌人,应该说人类随时随地都在和疼痛作斗争。自然生成的疼痛仅针对个体身体。但占绝对多数的疼痛属于另外一种,一种外部强加的疼痛,制造疼痛最多的应该是战争和灾难。小说中写疼痛的比比皆是,尤其用残酷的刑法处置身体,人类刑法便是一部制造疼痛的机器,而且是永动的。制造疼痛的方式也是匪夷所思,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法西斯的屠杀,日本人在南京的大屠杀,惨烈的疼痛,数十万人被砍头,活埋。这可视为一种政治的疼痛。在那些恐怖,牢狱,杀戮的小说中有许多疼痛的身体描写,这些痛苦都是表象式的,在艺术成就上不算高。在小说长河里找到经典的疼痛身体似乎不多,比较而言法国有两个作家在疼痛表达上值得我们注意,弗朗索瓦·莫里亚克的《热尼特里克斯》,写畸形,变态的母亲独霸儿子,监控独生子到五十岁,像织了蛛网把儿子网在中间,儿子仅是一只网中奋斗的苍蝇痛苦不堪。《台蕾丝·德益鲁》写妻子长期对丈夫下毒。《蝮蛇结》中主人公路易制造了蛇窟,把一切亲人当敌人对待。莫星亚克的小说充满了对身体的折磨和痛苦,关键他把这种疼痛上升到心理层次,把身体疼痛和一种人性恶的理念结合。乔治·贝尔纳诺斯是写疼痛身体的一个代表,他的《撒旦的阳光下》主人公多尼桑自我苦修,对自己施苦刑,穿马鬃衣,用链条抽打自己,直至昏死。对自己的身体虐待,这个小说已经写到极致了。皮肤上破的水泡连成一片,血汗凝在一起,用链条抽打身体,链环上揭带肉片。此外,他还有《伪善》和《月光下的大坟场》,把这种疼痛与邪恶上升到宗教去认识它。表述疼痛的身体很重要,它也是一个永恒的主题,综合的主题,内在含量很大。1、疼痛与人性深度的问题相连。2、疼痛与暴力互为因果。3、疼痛一定和邪恶相关涉。4、疼痛的探索最高乃在哲学上延伸。5、疼痛肯定是社会学中一个重大,综合的症结。可惜止于今天,小说对疼痛这一基本范畴重视不够,表现不够,一直没有产生杰出的经典之作。 
  其四,睡眠的身体,生与死的肉身。小说的重心一直在动态的身体,对于休眠的身体停留在一般描绘几句,理性上重视不够。应该说人体有三分一时间是处于休眠的,睡眠与梦互为表里。只有在弗洛伊德以后,睡眠的身体才真正进入了写作。超现实主义使梦成为一个潮流,梦幻,意识流,使睡眠成了一种写作主体,向一个极端发展。我要说的这种写作仍只是睡眠身体的一个部分,真正的睡眠身体仍没得到重视,睡眠从表征来讲实在是一个不好表达的状态,睡着了,除了梦以外,便意味着睡没有活动,是静止的,可写性极差。正因为如此,在古典中没见到有人把睡眠写成杰作,也正因为如此睡眠反而大有写作的可能性。睡有各种状态姿势,睡有各种反应,特别还有一个失眠状态下的身体。我们要开掘人在休眠状态下的三分之一状态。这一点要和梦区别,因为梦是睡着的状态,写醒着的生活,想象的生活。我们把睡眠上升到一个主题,表述各种睡的意象,扩展沉睡中的身体,记住睡眠也是人生一部默片。把生死的身体和睡眠一起谈论,我是有意图的,在生之前与死之后我均把它看成睡眠的两个端点的不同方向延伸,看似简单实际也很复杂。生死乃大义,而且一直是宗教的核心问题之一。写死亡倒是小说很热衷的一个东西,许多小说始终都有一个隐在的核心,以死亡为眼。但他把死亡作为一个事件,死亡身体成为一种线索,这真是扭曲了死亡意象的奥秘。我们要思考的,死亡是身体的,个性灭亡的最终结形式,如同他的诞生那样重大。传统写作中一直对一个诞生的身体投以热情的讴歌,而死亡的身体均不忍再看,力量用到了祭奠的仪式上去了。死亡的肉体真正成了悲剧却又不愿让人多看几眼,可见人类身体最终还是草草了事。身体的自我不存在了,便没有别的人重视了,这本身就是一个极深刻的问题,值得我们去探索。 
  我把这些人类基本本能和基本的生存方式的,由身体直接出现的现象都归于隐身体写作是有重要的目的的:1、要求身体写作要真实,疼之所痛是人物的,更是作者的,重要的他是读者感同身受的。2、身体表现出来的不仅是肉体器官,它要引入身体的意义,是客体。但这个客体是主体对象化以后的客体,也就说小说中人物身体隐含的是作家自我的身体。这要求作家不能有口无心地写身体,另一方面作家本人绝对要重感觉重体验地对待你所描述的任何一种身体现象。3、身体是我们大家必须共同爱护不可随意侮辱的。钟爱人类身体是我们人物写作中的最后意义。这儿有一个理论上的问题,我们重点提出身体写作的意义是要扩大身体的疆域,由人的身体到物的身体,乃至我们世界的身体,具有本体论意义。由身体出发我可以更充分地提示人物与事物更深刻的奥秘,我们身体的启示正是在我们人类身体的自身。因此,我们关于身体的写作不是缩小它到某一个身体器官来认识,不能把身体缩小到性,性的写作是身体写作一个重要的支点,但身体写作是关乎人类整体的自身思考。身体社会学,身体政治,身体意象,身体哲学,身体文化,性别政治,女权主义,身体与消费等等,这里是一个宏大而复杂的问题,可以说,身体是我们的大世界,一切社会个人的问题都在其间显现,这表明身体写作也是有广阔空间的。 
  第四,现代性身体写作。在传统写作中身体是神化的,是巨人与英雄,另一身体则是美的化身。因而,古典的身体是理想的化身,被讴歌,被摹仿的。当然也有恶魔的身体,但人们是执以批判的态度。这时候的身体特点。1、是整体的连贯的,在一部小说中人物身体是一致的。2、身体是有意义的,为一定价值观而存在。英雄总是为人类大众,为正义,即亚里士多德认为的,是好人,向善的。3、身体被理想化,神化。有超人一样的力量,美女也是超常人的美质。到了19世纪现实主义带来了典型一词,性格也是典型性格,性格化身体成为一个时代标记,这便成为身体特征的第四个标志。身体在历史中刻下了这种种标记,它的悲剧在于均是身体之外所赋予的,身体自身的感知体验并没有被发现。简单说,从作者,人物,读者的角度在小说中并不能真正看到身体,感觉和体验身体,如果在英雄身上重重一击,他并没有疼痛感。美人的身体其实别人并不知道她哪一个地方是美的,传统的身体写作没有器官化,这表明身体是抽象之物。身体变成一个价值的代码。 
  现代性身体写作始于人们对身体及身体功能真正的认识,小说中身体是感性的,不自觉的,因而现代性身体始于理论。具体说,最早应该是弗洛伊德,他把身体内在性的发掘,与睡互为表里的梦作为研究对象。梦无疑是身体一种极端的写作,梦源于无意识的自发状态,身体在被谈论中,被理性化,被纳入一系列理论现象,被人类关注。理论家巴塔耶著有《色情史》,只有他洞察了身体消费的真正秘密。他还著有伟大的身体小说《眼睛的故事》。主人公只是一对眼睛。还有一部绝妙的身体作品叫《痛苦》,是散文体。但真正第一个现代性身体还是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这位夫人的身体是真正的人物身体,她尽量地摆脱作者身体的控制。所有喜怒哀乐,包括她的观察,也就是说包法利夫人的身体被承认了。福楼拜是以冷漠超然的客观态度表述的。包法利夫人作为人物身体有了自主的生命意志,爱好,习惯,并由她自身走向了身体的终结,这应该算身体写作的第一个特征。主人公身体,或者说人物身体,在方法上应该是显示的叙述,平静冷漠的客观主义风格,这种写法实际会出现两类特征,一类是包法利夫人。完全人物化的一个自我化的世界,包法利夫人没有超出属于她身体的感知。另一类是葛利叶的纯客观写法,人物是机械的,分析的,众多人物的场景具有装饰性,或者有一种超然冷漠,人物身体失去了鲜活的感知,身体没有情绪,欲望,血肉,如同一具僵尸,这种冷漠是人物的冷漠,人物高度符号化,达到机械人的效果。 
  第二个特征,身体在一个被创制的过程,似真非真。安德烈·布勒东杰出的代表作《娜嘉》,主人公娜嘉是一个神秘的现实人物,还有许多超灵的特征。一个外省女子来到巴黎,贫困围绕着她,她乞讨,流浪。她有自己的想法,但她有预测功能,可以看到异时异地的事物。她似乎出于一个精神病患者的口,预言房子闪光,看到作者一只火手。但是小说中娜嘉却找不到,她是一个幽灵,几乎一直在寻找过程中。 
  第三个特征,人物身体均在异化过程中,甚至由人物身体变成了动物身体。卡夫卡有两篇杰作,一篇是《地洞》,是写的躲在洞穴中的鼹鼠,但所有感知方法都是一个可怜的小动物对现代社会生活的恐惧。另一篇《变形记》,人却异化为甲壳虫。 这表明身体是一个被压抑的主体。异化是现代性研究中的一个关键词,现代人丢失了灵魂,便满世界寻找我是谁,寻找失去的身体。在这个特征中部分地回答了身体是被异化了的,是变形的,我们可以从这里去探寻身体异化的最真实原因。这类作品很多,在现代主义作品中比比皆是。值得注意的是异化主题是从现实主义开始的。 
  第四个特征,身体是一个矛盾对立,或者说分裂的主体。这一点和现实主义中写人物性格的二重性不一样。传统中人格分裂是指性格的多面性。而在现代主义中的矛盾与分裂是在自我主体找不到的状态下,精神分裂。可以说是我们时代的精神病患者。这里可以列举一个特殊的例子,《纪念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开篇说爱米丽·格里尔生小姐去世了,镇上人去送葬,但大家均十年没接触这栋老房子。那是哥特式房子。爱米丽小姐是一个传统的身体。第一代上校免除了她一切应交税款。第二代镇长访问了大院见到了矮小的女人,她不断重复无税可纳。父亲死后爱米丽小姐再没走出院子,屋子里有一股浓厚的怪气味。有四个人偷窥看到爱米丽小姐像一尊偶像端坐,那时候许多天都和父亲尸体在一起,因牧师和医官要求,很久才埋下父亲。她病了很长时间,北方人荷默·伯隆带小姐上教堂。很长时间里只见爱米丽小姐买过最毒的药,砒霜,毒鼠用药。后来大家猜测小姐会自杀。小姐和伯隆一起上街,去俱乐部,根据迹象他们会结婚,可公路竣工后伯隆要离去。后来伯隆回来过,黑人给他开过门。接下来又是很长时间没看到爱米丽。再见爱米丽是数年后,她已发胖,头发灰白,是铁灰色。十年之后才和外界有联系,给上校女儿和孙女儿上瓷器彩绘课。新一代人成长了。镇上最后一个学生离开后,她的前门便永远关上了。守门的黑人也老了。后来所有的纳税通知单都退回邮局了。最后爱米丽死在那房子里了。 
  镇上人来送葬,黑人打开门迎接一批人后,去了。小姐家的两位堂姐也来了。鲜花盖满了爱米丽,小镇许多人都来参加葬礼。爱米丽活了七十四岁,她楼上还有一间房子四十年没打开过。镇上的人想看看爱米丽生活的房子。打开以后,那是一间布置得极好的新房,年代给了它陈旧,灰雾弥漫的那张婚床躺着一个男人。尸体有一个拥抱姿势,比爱情更能长远持久,他的腐烂与衣服,枕,所有东西都无法和床分开。但尸体旁的枕头有压过的痕迹,近前一看枕上有一缕长长的铁灰色头发。福克纳长篇小说《喧哗与骚动》写法极为现代,但这个短篇手法很传统,接续了爱伦·坡的传统。爱米丽这个人物过去我们只看到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