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关山汉月之陈汤传奇-第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奉车都尉。”霍禹,霍山,霍云还有赵平惊道。

    霍光在武帝朝曾任奉车都尉,正是凭借小心谨慎,才被武帝看中从此平步青云。后来,霍去病之子霍嬗也曾担任此职。而现在担任奉车都尉的正是霍去病之孙霍山。

    夜晚,兄弟三人坐在烛灯前商议,要怎么才能避免祸端。

    霍山道:“明日兄长还是照常上朝,以免被人发现您没有病,告您欺君之罪。”

    霍云道:“什么欺君不欺君,我看,哥哥干脆造反了得了,先下手为强,或许还有希望。”

    “造反,怎么才能名正言顺,当今皇帝有什么过错,又拥护谁来取代他。”霍禹道。

    “皇帝自从登基以来,谨慎小心,挑不出任何过错,况且天子是由大将军所立,若我们推翻了天子,岂不是否定了大将军。”霍山道。

    “我看,也不一定要推翻他,只要重新架空天子就可以了,这也是当年大将军的做法,我们只要除掉了丞相魏相和平恩侯许广汉,事情就成功了一大半。”霍云道。

    “我觉得还是联系诸侯王较好,万一有什么闪失,也好让诸侯王做我们的后盾。”霍山道。霍山长时间为侍中近臣,考虑事情十分周全。

    “这个不难,咱们的舅舅李竟结交广泛,与长安的游侠交情甚好,这件事交给他去办就行。”霍云道。

    霍禹看看这两个人你一句,我一句,已经把谋逆的事情谋划好,也只能叹道:“罢了,就随你们所说的去做吧。”

    昌邑

    一队蒙面人在山沟中,此埋伏了好几个时辰,仔细地盯着官道上一队队车马驰过。

    “主君,是不是我们得到的情报有问题,要不然我们先回去吧。”说话之人正是阎二,而他口中的主君就是阎勇。

    几天前,他们收到了石显从长安传来的书信,说是要给阎勇一个立功的机会,所以他带人守候在此。

    “棕色马匹,玄色长衣,赤色长缨,就是这些人了。杀出去。”阎勇一声令下。一队骑兵从山沟中跃出,横亘在道路中央,挡住了这些人的去路。

    “你们是什么人。”骑马在最前的一个将军问道。

    “这话应该我问你,太守觉得你的通关凭证可疑,特地派我请诸位去山阳郡府走一遭。阎二,上去把他们给我拿下。”

    原来,被阎勇拦下的这一队人马正是李竟的手下,他们奉李竟之命去高密国联络高密王刘弘,这刘弘是广陵王刘胥之子,本始元年被封为高密王。武帝的儿子中,只剩下广陵王刘胥还在世,但是广陵王上次谋反失败后,已经发疯,武帝的孙子中,还有故昌邑王刘贺和高密王刘弘,李竟坚持认为,昌邑王刘贺乃是被大将军所废,联合刘贺就是否定了大将军,何况昌邑封国被除刘贺已无大势力,所以他看中了刘弘,派人与刘弘通好,没想到他的计划早就被石显察觉,前文提到,石显在长安走投无路时幸得游侠相助,才得以进入宫中,而助他的游侠恰恰是长安最有名的游侠万章,他与石显联系密切,所以很多宫外的情报全靠万章报给石显。李竟求助游侠替自己联系高密王时,就已经完全暴露了。

    石显并不打算直接把这件事告诉皇帝,因为他想到了山阳郡的阎勇,这小子阴险狡诈,是可用之人,他要送给阎勇一个人情,帮助阎勇高升日后为己所用。

    李竟暗中勾结诸侯王,消息传到长安,皇帝震怒,下令把李竟交给廷尉,严格查办,李竟经不住廷尉的严刑拷打,终于把霍禹,霍山,霍云供了出来。

    皇帝的嘴角终于露出了一丝笑容:“传召下去,霍禹,霍云,霍山结党营私,暗中指使人勾结诸侯王,居心叵测,情形恶劣,朕念在大将军之旧功,免去死罪。但霍云,霍山,不宜在宫中继续供职,免官归家。”

    刘病已特别开心,他虽然恨透了霍家,但是还是不直接降罪霍禹,而是给他留足了面子,以显示自己的宽厚仁德。他手上捏着无数霍家的罪证,但是他并不急于给霍家定罪,他要一点点收拾霍家,让霍家感受到害怕,恐惧,直到他们走投无路,不得不反,这样他就可以名正言顺地诛灭霍家所有亲族,一网打尽。

    当然,这一切要在刘病已的控制之中,而他最得意的耳目莫过于石显了,所以他对石显是愈加信任。所以我认为汉朝宦官之祸始于汉宣帝,汉宣帝依靠宦官对抗霍光,又让弘恭,石显等人参与处理政事,这本身就开了一个不好的头,其实宦官并不可怕,有文化的宦官才可怕,东汉年间皇帝培养宦官读书写字,这是在自掘坟墓。西汉年间没有出现宦官乱政,很大原因是汉宣帝的强势,他能牢牢控制住宦官,而他的儿子汉元帝,就远没有他父亲当年的魄力,只是汉成帝时外戚的迅速崛起,外戚的压制下,西汉的宦官势力才终究没有机会登上政治舞台。

    皇帝思虑着,为了牢牢控制住局面,是时候再次给外戚升职了,侄子许嘉刚刚在山阳郡平息了一场谋反,立了大功,把他召来长安任长水校尉合乎情理。对了。还有那个发现李竟勾结诸侯王的阎勇,有功,确实因该赏赐。

    至于昌邑王刘贺,等倒出手来再收拾他,现在还不急。

    未央宫日色已暮,金黄色的余晖播撒在宫殿里,刘病已站在余晖中,沐浴阳光的洗礼,这个从监狱中走出的帝王,终于摆脱了霍光的控制,他放开手脚要干一番大事业,他要用铁血让一个百年帝国重现生机。

第三十五章 七年之约() 
陈汤带着哥哥回到了长兴里,陈汤身披鱼鳞盔甲,一路上人指指点点,陈汤骑在马上显得特别得以。

    “这不是陈家的陈三吗,他不是服役去了吗, 怎么回来的。”

    “看他穿的这一身,想来应该是当上大军官了。”

    “哎呦,他这种无赖也能做军官。”

    “对啊,他欠我们家十吊钱还没有还呢,我不好意思找他老子要,现在他回来了,明个找他还钱去。”长兴里的人都议论纷纷,只要在长兴里住过的人,没有不认识陈汤的。

    “他马后面做的那个人,怎么那么眼熟啊。

    “那个人,好像是陈二,他不是前几年失踪了吗?”乡邻们都指指点点。

    “阿翁阿媪,看看我把谁带回来了。”陈汤停在家门前,还没等下马,就高声喊道。

    陈父陈母颤颤巍巍地从破旧的石屋中出来,还不到一年的时间,但是陈父陈母已经衰老的厉害,眼眶都渐渐凹陷下去,颧骨也更加突出。

    陈父看到眼前的陈汤身披盔甲,甚是英俊潇洒,刚要问问什么情况,却发现他后面还站着一个人。

    “你是,青儿。”陈父惊了下,瞬间留下了两行老泪。

    “老婆子,快过来看,看我们家青儿回来了。”陈母睁大眼睛仔细看,“真的是青儿,青儿,这么多年,你跑哪去了。”陈母也啼哭起来。

    陈青搂着陈父陈母,抽泣着把这些年的经历和他们说了。

    陈汤看着这一幕,也感到非常的欣慰,一家人终于团聚了,只是父母过于偏爱二哥,而把他忽略掉了。

    陈汤拿着皇帝赏赐的十万铜钱,买下了邻居的房子,又买了一顷田地,各用五万钱。陈汤想着阳胜也真是够义气,他得知陈汤家里拮据,把皇帝的赏赐的十万钱全部给了陈汤。陈汤用这笔钱把欠下的零零散散的债务全部还清,还剩余了七万钱,花一万钱买了牛车,花一万五千钱买了头牛,花五千钱买了农具,嘱咐哥哥好好耕种,照顾好阿翁阿媪,剩余的钱留着改善生活所需,还上近几年欠下的人头税,另外,陈汤还叮嘱哥哥自己封爵了,向官府要了一块土地,如果想盖新房,就去那里去盖。

    做好了所有的事,陈汤心中没有了后顾之忧,他现在要去瑕丘城中找韩莺,忍不住心脏砰砰直跳。

    韩家的大门紧闭,陈汤敲了好久,才有人过来开门。“我要见莺儿。”陈汤隔门喊道。

    门开了,开门之人是韩玉,韩玉道:“陈公子还是请回吧,我想我姐姐应该不想见你。”

    “为什么?”陈汤问道。

    “因为,我姐姐已经嫁人了。”韩玉低声说道。

    “嫁人了,她嫁给了阎勇那个竖子。”陈汤怒道。

    韩玉轻轻点点头

    “不行,不管怎么样,我都要见莺儿一面。”说罢,陈汤就闯进了韩家院子。

    韩玉了解陈汤的性格,他今天见不到韩莺绝不会罢休,就道:“跟我走吧,我带你去见我姐姐。”

    穿过熟悉的长廊,韩玉带着陈汤到了熟悉的厅堂,一切还是原来的模样,大堂中刻满花鸟虫鱼的屏风都没有换。

    “你坐在这里等一会,我去叫姐姐出来。”韩玉道。

    不一会了,,韩莺穿着一袭襦裙踱步进来。

    “陈公子。”韩莺道。

    听到许久不曾听过的熟悉的声音,陈汤声音颤抖着道了句:“莺儿。”

    韩莺看着陈汤一身鱼鳞铠甲道:“陈公子如今实现鸿鹄之志了吗?”

    陈汤没有回答,而是直接问道:“你什么时候嫁给阎勇的。”

    “两个月前。”韩莺淡淡道。

    “果然,你还是嫁给了他。”陈汤喃喃道。

    “那你为什么还住在娘家。”陈汤道。

    “他因为发现李竟与高密王勾结有功,被提拔为山阳郡长史,过一段时间,等他处理好了郡府的事务,就会接我去昌邑。”韩莺面无表情地答道。

    陈汤不等他说完,蹭地站起来,抓住韩莺的肩膀道:“莺儿,跟我离开这里吧,我不想你一辈子和一个不爱的人过一辈子,我带你去单父,之后,我们还要去长安,去长安置办一个大宅院,永远都不分开,好不好。

    陈汤几乎要哭出来,韩莺只是轻轻拿开他的手道:“陈公子请不要这样,如今莺儿已经身为**,这样有失礼仪。”

    “莺儿,我们之间到底还有没有可能。”陈汤哭喊道。

    “恕莺儿难从命,莺儿身后是一整个家族,现在阎勇是长史,他的舅舅是太守,我不能因为我自己而让我的父亲,哥哥们都因此遭难,陈公子你懂吗。”韩莺终于忍不住,也哽咽着说道。

    “我懂,我懂,可是我真的不能没有你,我无法忍受你成为阎勇内人的事实。”陈汤眼泪簌簌流下来。

    “既然陈公子那么喜欢我,不如继续去实现你那封侯拜相的大志,有一天你的官位真的能压制住阎勇和他的舅舅,说不定还有一些机会。”

    陈汤久久愣在那里,忽然道:“莺儿,你给我七年的时间,七年之内,我陈汤发誓不娶,七年之内,我一定会封爵论侯重新夺回你。你是我陈汤的女人,谁也抢不走。”

    “陈公子,你就不要逞一时意气了,恐怕几年后,我就人老珠黄了在,再也不是现在的样子,你还是早点娶个好的姑娘,我们还是,认命吧。”韩莺说罢,泪如雨下。

    “不,无论你变成什么样,我都喜欢你,哪怕等到华发苍颜,我也一定要和你在一起。”陈汤紧紧抱住了韩莺。两人相拥哭泣着。

    拥抱的时刻是如此温暖,多希望时间在这一刻永恒。

    太阳渐渐西落,韩谷就要从县府归来了,而陈汤也要离开瑕丘,返回单父,韩莺韩玉送陈汤出了门口。

    陈汤身披铠甲,骑着枣红马不舍离去。

    陈汤走了,也带走了韩莺的心。韩莺回到闺房一阵哭泣,近年的往事全部都浮现在她的脑海里。

    七年之后,陈汤三十岁,正当而立之年。

    七年之约,七年内陈汤就一定能够发达吗,他自己心里也没有底,没有权势的男人连心爱的女人都守不住,只能用虚无缥缈的空头承诺麻痹自己。

第三十六章 离卦地卦() 
回到单父,陈汤才知道回乡的这些天山阳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太守张敞因为治理山阳郡有方,被皇帝任命为胶东相,胶东国是孝景帝儿子刘寄的封地,因为他的曾孙刘音年幼被立为王,少不更事,由他的母亲王氏代理政务,王氏把胶东治理的一塌糊涂,百姓饥苦,盗贼横行,所以皇帝让张敞出任胶东相国,一方面治理胶东,一方面教育幼王。

    张敞为人十分谨慎,治政严厉,所谓律人必先律己,因此张敞也约束自己的亲戚不犯罪,所以张敞在任时阎勇还有所顾虑,不敢造次,张敞一走,阎勇就开始蠢蠢欲动了。

    新来的太守名叫温顺,阎勇凭借自己的见风使舵的本事很快取得了新太守的信任。

    与此同时,山阳郡都尉也换了,许嘉被宣帝召到长安任长水校尉,以防备霍氏谋反,走的时候太过匆匆,甚至连家眷都没有一起带去。新来了一个叫王昌的都尉。

    乐羊,陈汤等人,破获谋反案的功绩就这样在人事变迁中被遗忘。

    这日,阳胜对陈汤道:“子公,我想求你帮我办一件事。”

    “什么事?”

    “再去一趟地洞墓室。”阳胜道。

    爰戚,北靠昌邑,南近单父,西邻成武,连接山阳郡太守治,都尉治,铁官治,地理位置得天独厚,这里有一座山唤作高平山,昌邑王刘髆事实上葬在了这里,据说,工匠初在山北凿墓得白兔,以为不吉,更葬山南,凿而得金,故改名曰金乡山。

    “子坚,我们来这里干嘛,这里也不是地洞的入口。”陈汤停马问道。

    “这你就不懂了吧,咱们在地洞中发现了八卦的秘密,就说明有八个出口,这里只是一个。”

    “那你知道这是哪个出口吗?艮为山,难道是艮卦出口。”

    “不不,你想想这里埋葬了谁。”

    “昌邑王刘髆。”

    “对啊,这里是刘髆真实的墓室,所以地卦就在这里。”

    “你怎么这么确信。”陈汤道。

    “我父亲告诉我的。”阳胜道。

    “其实说什么凿到白兔不吉利只是个幌子,只是为了隐瞒在山北开凿地洞的事情。”阳胜道。

    两人把马拴在了大树上,从深入高平山深处。刚走了一会儿,就看到瀑布飞溅的景象。

    “按照我父亲的说法,这里就是地洞的洞口了。”阳胜道。

    两人走到瀑布下面,从瀑布流淌下来的水沿着东北方向流去。

    “会游泳吗?”阳胜问。

    “当然。”陈汤道。

    “好,我们沿着这条河逆向游过去。”阳胜道。

    “逆向?这里水流这么急,逆向游恐怕有点费劲。”陈汤道。

    “怕了?赵益水性最好,我本来想带赵益过来的,可是这件事,知道的人越少越好。”阳胜道。

    “走,游过去。”陈汤下决心道。

    两人艰难地逆流而上,渐渐,又进入了溶洞。

    “这里也是伏流。”陈汤问道。

    “恩,这里的水都是流向河水(黄河)的。”阳胜道。

    两人继续游了好久,也不知游到了哪里,几个时辰就这么过去了。

    陈汤气喘吁吁地道:“我真担心我们的马丢了怎么办。”

    “哈哈,这就到了,看前面。”阳胜道。

    陈汤顺着阳胜的手势望去,前面有了一束光线。

    “我们游出伏流了。”陈汤喜道。

    出了伏流是一个小潭,潭水清澈,潭边绿树环绕,风景十分优美。

    潭水是热的。陈汤跳进了潭水,道。

    “父亲说这里就是离卦的位置。”阳胜道。

    “离为火,怎么能在水中呢。”陈汤道。

    “《尚书》曰: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我们逆流而上,这里又是热的潭水,应该是这样的意思吧。”阳胜道。

    两人潜入水底,水中游特别多的小鱼,围着两人一顿亲热,弄得两人身上直痒。

    到水底了,阳胜四处寻找,希望能找到像在单父地洞中一样的八卦标记,可是很多年过去,水底都长满了水草,上哪去找。

    陈汤在水里找了半天,他扯开一把水草,在地下的石头中间发现了一块青砖,青砖上写着:机关向东五十步。

    陈汤招呼阳胜过来,两人顺着青砖的指示,向东游了一会,沿途又发现了几块指路的青砖。两人顺利地在一堆水草中间找到了离卦的机关。机关的旁边是一棵树,树干在水中,而枝叶在水上,这个小潭里有不少这样的树。机关的构图和地洞里的一模一样,阳胜推动了刻有离标志的那一块青砖,顿时,一个豁口坍陷下来,水流汩汩地从豁口流下去。

    “快抓紧树。”阳胜道。

    两人紧紧抱住树枝,才免于被水流冲入豁口中的厄运,过了好久,谭中所有的水都流入了这个豁口,刚才美丽的小潭变成了干枯的洼地。

    “这些水都灌入地洞了吗?”陈汤问道。

    阳胜点点头道:“可惜这些美丽的小鱼了,它们应该适应不了没有阳光的生活,会死在地下的。”

    两人在干涸的小潭中发现了几眼温泉,温热的潭水都是从这里出来的。

    “不得不说当初建造这些机关的工匠都太聪明,也太灵巧,这里本没有小潭,是当初工匠把伏流引过来造就的。”

    陈汤盯着温泉道:“地卦在哪里?”

    阳胜道:“在地洞里,通过潭水的冲击触动地卦的机关。”

    “触动地卦的机关会怎么样?”陈汤问道。

    “你一定要知道。”阳胜问。

    “对,要不然我陪你到干什么。”陈汤道。

    “地卦的机关会推动地洞中的一面土墙,而其他土墙则与这块土墙紧密相连,这些土墙有的依靠自身重力,有的依靠权重失衡,最大程度破坏了地洞的内部结构,从而造成整个地洞的坍塌。”阳胜道。

    “什么,你要毁了整个地洞,我们好不容易才发现了这么重大的秘密,你要毁了我们还拿什么再立功。”陈汤惊道。

    “我也是遵从父命,其实背后的主谋就是昌邑王刘贺,父亲为昌邑旧臣,出于忠心,要替刘贺遮掩住这一切。”阳胜道。

    阳胜把十万铜钱全部送与陈汤,陈汤受过阳胜之恩,此刻也不好多说什么,况且事实已经发生,无法阻止了。

    “其实我觉得父亲根本没有必要替昌邑王遮掩,天子或许早就知道了谁是这次谋反的主谋,只不过不去深究而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