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学.中庸.孟子-第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孟子曰:“古之贤王好善而忘势;古之贤士何独不然?乐其道而忘人之 

… 页面 70…

势,故王公不致敬尽礼,则不得亟见之。见且由不得亟,而况得而臣之乎?” 

                                  第九章 

     孟子谓宋勾践曰:“子好游乎?吾语子游。人知之,亦嚣嚣;人不知, 
亦嚣嚣。” 
     曰:“何如斯可以嚣嚣矣?” 
     曰:“尊德乐义,则可以嚣嚣矣。故士穷不失义,达不离道。穷不失义, 
故士得己焉;达不离道,故民不失望焉。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 
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第十章 

     孟子曰:“待文王而后兴者,凡民也。若夫豪杰之士,虽无文王犹兴。” 

                                 第十一章 

     孟子曰:“附之以韩魏之家,如其自视欿然,则过人远矣。” 
     '大意' 
     以上八章基本上都是论述人的品德修养。孟子认为自我具备了一切(“万 
物皆备于我”),所以人只要自我反省,就能得到最大的快乐,达到“仁” 
的境界。他认为羞耻之心对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羞耻能使人自强。孟子还 
指出尊崇道德、喜爱仁义,可以使人永远保持自得的心情。无论得志不得志, 
都心安理得。“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这句话成为后世儒者的处 
世原则。 

                                 第十二章 

     孟子曰:“以佚道使民,虽劳不怨。以生道杀民,虽死不怨杀者。” 

                                 第十三章 

     孟子曰:“霸者之民欢虞如也,王者之民皞皞如也。杀之而不怨,利之 
而不庸,民日迁善而不知为之者。夫君子所过者化,所存者神,上下与天地 
同流,岂曰小补之哉?” 

                                 第十四章 

     孟子曰:“仁言不如仁声之入人深也,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 
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 

                                 第十五章 

     孟子曰:“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 

… 页面 71…

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亲亲,仁也;敬长, 
义也;无他,达之天下也。” 

                                 第十六章 

     孟子曰:“舜之居深山之中,与木石居,与鹿豕游,其所以异于深山之 
野人者几希。及其闻一善言,见一善行,若决江河,沛然莫之能御也。” 

                                 第十七章 

     孟子曰:“无为其所不为,无欲其所不欲,如此而已矣。” 

                                 第十八章 

     孟子曰:“人之有德慧术知者,恒存乎疢疾。独孤臣孽子,其操心也危, 
其虑患也深,故达。” 

                                 第十九章 

     孟子曰:“有事君人者,事是君则为容悦者也;有安社稷臣者,以安社 
稷为悦者也;有天民者,这可行于天下而后行之者也;有大人者,正己而物 
正者也。” 

                                 第二十章 

     孟子曰:“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 
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 

                                第二十一章 

     孟子曰:“广土众民,君子欲之,所乐不存焉;中天下而立,定四海之 
民,君子乐之,所性不存焉。君子所性,虽大行不加焉,虽穷居不损焉,分 
定故也。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于心,其生色也睟然,见于面,盎于背,施 
于四体,四体不言而喻。” 
     '大意' 
     以上十章的内容涉及到政治、人性、修养等问题,在这里将重点简要介 
绍一下。孟子认为:为了百姓的利益而使用他们,虽然劳苦,百姓也不会抱 
怨。正确地教育和引导人民,在政治中极为重要。他指出:人具备不用学就 
有的优良本能,有不用思考就知道的最高知识,这就是“良能”,“良知”, 
也就是仁义。孟子还指出:不利的处境能磨炼人的品德意志和才能。杰出的 
 “大人”,是先端正自我进而端正了事物的人。孟子还认为君子乐于使天下 
百姓幸福安定,但君子的本性要比这更深刻,那就是“仁义礼智”。 

… 页面 72…

                                第二十二章 

     孟子曰:“伯夷辟纣,居北海之滨,闻文王作,兴曰:‘盍归乎来,吾 
闻西伯善养老者。’太公辟纣,居东海之滨,闻文王作,兴曰:‘盍归乎来, 
吾闻西伯善养老者。’天下有善养老,则仁人以为己归矣。五亩之宅,树墙 
下以桑,匹妇蚕之,则老者足以衣帛矣。五母鸡,二母彘,无失其时,老者 
足以无失肉矣。百亩之四,匹夫耕之,八口之家足以无饥矣。所谓西伯善养 
老者,制其田里,教之树畜,导其妻子使养其老。五十非帛不暖,七十非肉 
不饱。不暖不饱,谓之冻馁。文王之民无冻馁之老者,此之谓也。” 

                                第二十三章 

     孟子曰:“易其田畴,薄其税敛,民可使富也。食之以时,用之以礼, 
财不可胜用也。民非水火不生活,昏暮叩人之门户求水火,无弗与者,至足 
矣。圣人治天下,使有菽粟如水火。菽粟如水火,而民焉有不仁者乎?” 

                                第二十四章 

     孟子曰:“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故观于海者难为水, 
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观水有术,必观其澜。日月有明,容光必照焉。流 
水之为物也,不盈科不行;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达。” 

                                第二十五章 

     孟子曰:“鸡鸣而起,孳孳为善者,舜之徒也;鸡鸣而起,孳孳为利者, 
蹠之徒也。欲知舜与蹠之分,无他,利与善之间也。” 

                                第二十六章 

     孟子曰:“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墨子兼爱,摩顶放 
踵利天下,为之。子莫执中。执中为近之。执中无权,犹执一也。所恶执一 
者,为其贼道也,举一而废百也。” 

                                第二十七章 

     孟子曰:“饥者甘食,渴者甘饮,是未得饮食之正也,饥渴害之也。岂 
惟口腹有饥渴之害?人心亦皆有害。人能无以饥渴之害为心害。则不及人不 
为忧矣。” 

                                第二十八章 

     孟子曰:“柳下惠不以三公易其介。” 

                                第二十九章 

… 页面 73…

     孟子曰:“有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轫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 
     '大意' 
     这几章的内容非常广泛,论述了仁政、学习方法、义利关系、思想方法 
和品德修养等。孟子认为,儒家的学问非常博大,所以一定要循序渐进。同 
时又指出,思想不能偏激,杨子“为我”和墨子“兼爱”都太偏执一端了, 
应当不偏不倚 (“执中”)。但对于“执中”也不能过于拘泥,还应懂得变 
通 (“权”)。只知“执中”而不知“权”,跟偏执一端没有什么两样。 

                                 第三十章 

     孟子曰:“尧舜,性之也;汤武,身之也;五霸,假之也。久假而不归, 
恶知其非有也。” 

                                第三十一章 

     公孙丑曰:“伊尹曰:‘予不狎于不顺,放太甲于桐,民大悦。太甲贤, 
又反之,民大悦。’贤者之为人臣也,其君不贤,则固可放与?” 
     孟子曰:“有伊尹之志,则可;无伊尹之志,则篡也。” 

                                第三十二章 

     公孙丑曰:“《诗》曰:‘不素餐兮。’君子之不耕而食,何也?” 
     孟子曰:“君子居是国也,其君用之,则安富尊荣;其子弟从之,则孝 
悌忠信。 ‘不素餐兮’,孰大于是?” 

                                第三十三章 

     王子垫问曰:“士何事?” 
     孟子曰:“尚志”。 
     曰:“何谓尚志?” 
     曰:“仁义而已矣。杀一无罪非仁也,非其有而取之非义也。居恶在? 
仁是也;路恶在?义是也。居仁由义,大人之事备矣。” 

                                第三十四章 

     孟子曰:“仲子,不义与之齐国而弗受,人皆信之,是舍箪食豆羹之义 
也。人莫大焉亡亲戚君臣上下。以其小者信其大者,奚可哉?” 

                                第三十五章 

     桃应问曰:“舜为天子,皋陶为士,瞽瞍杀人,则如之何?” 
     孟子曰:“执之而已矣。” 
      “然则舜不禁与?” 

… 页面 74…

     曰:“夫舜恶得而禁之?夫有所受之也。” 
      “然则舜如之何?” 
     曰:“舜视弃天下犹弃敝屣也。窃负而逃,遵海滨而处,终身䜣然,乐 
而忘天下。” 

                                第三十六章 

     孟子自范之齐,望见齐王之子,喟然叹曰:“居移气,养移体,大哉居 
乎!夫非尽人之子与?” 
     孟子曰:“王子宫室、车马、衣服多与人同,而王子若彼者,其居使之 
然也;况居天下之广居者乎?鲁君之宋,呼于垤泽之门。守者曰: ‘此非吾 
君也,何其声之似我君也?’此无他,居相似也。 

                                第三十七章 

     孟子曰:“食而弗爱,豕交之也;爱而不敬,兽畜之也。恭敬者,币之 
未将者也。恭敬而无实,君子不可虚拘。” 
     '大意' 
     以上八章的内容也非常广泛。孟子认为,尧舜行仁政,是因为他们的本 
性如此;商汤、周武王是身体力行地付诸实践。而春秋五霸则是借仁义之名 
谋取私利。商王太甲不贤,伊尹将他流放,等太甲改过之后又请回来。孟子 
认为有伊尹的品德志向才可以做这种事;若无此品德志向,那就是篡位了。 
这段话成为儒者评论大臣是否篡位的标准。此外,孟子还说明了环境对于人 
的品德修养有很大的意义。 

                                第三十八章 

     孟子曰:“形色,天性也。惟圣人然后可以践形。” 

                                第三十九章 

     齐宣王欲短丧。公孙丑曰:“为期之丧,犹愈于已乎?” 
     孟子曰:“是犹或紾其兄之臂,子谓之姑徐徐云尔,亦教之孝悌而已矣。” 
     王子有其母死者,其傅为之请数月之丧。公孙丑曰:“若此者何如也?” 
     曰:“是欲终之而不可得也。虽加一日愈于已,谓夫莫之禁而弗为者也。” 

                                 第四十章 

     孟子曰:“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者, 
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 

                                第四十一章 

     公孙丑曰:“道则高矣,美矣,宜若登天然,似不可及也。何不使彼为 

… 页面 75…

可几及而日孳孳也?” 
     孟子曰:“大匠不为拙工改废绳墨,羿不为拙射变其彀率。君子引而不 
发,跃如也。中道而立,能者从之。” 

                                第四十二章 

     孟子曰:“天下有道,以道殉身;天下无道,以身殉道。未闻以道殉乎 
人者也。” 

                                第四十三章 

     公都子曰:“滕更之在门也,若在所礼,而不答,何也?” 
     孟子曰:“挟贵而问,挟贤而问,挟长而问,挟有勋劳而问,挟故而问, 
皆所不答也。滕更有二焉。” 

                                第四十四章 

     孟子曰:“于不可已而已者,无所不已。于所厚者薄,无所不薄也。其 
进锐者,其退速。” 

                                第四十五章 

     孟子曰:“君子之于物也,爱之而弗仁;于民也,仁之而弗亲。亲亲而 
仁民,仁民而爱物。” 

                                第四十六章 

     孟子曰:“知者无不知也,当务之为急;仁者无不爱也,急亲贤之为务。 
尧舜之知而不遍物,急先务也;尧舜之仁不遍爱人,急亲贤也。不能三年之 
丧,而缌、小功之察;放饭流歠,而问无齿决,是之谓不知务。” 
     '大意' 
     这几章的内容论述了心性修养、礼的原则、教育方法和仁爱思想等等。 
孟子认为人的形体容貌是天生的,但要以心性的修养来充实它。“亲亲而仁 
民,仁民而爱物”,反映了儒家推己及人、爱有差等的仁爱原则。即由热爱 
亲人,进而善待百姓;由善待百姓,进而爱护万物。第四十六章则论述了处 
理事务要懂得轻重缓急、抓住根本。“仁政”的当务之急,就是“亲贤”。 

… 页面 76…

                            卷十四尽心章句下 

                                  第一章 

     孟子曰:“不仁哉梁惠王也!仁者以其所爱及其所不爱,不仁者以其所 
不爱及其所爱。” 
     公孙丑曰:“何谓也?” 
      “梁惠王以土地之故,糜烂其民而战之,大败,将复之,恐不能胜,故 
驱其所爱子弟以殉之,是之谓以其所不爱及其所爱也。” 

                                  第二章 

     孟子曰:“春秋无义战。彼善于此,则有之矣。征者,上伐下也,敌国 
不相征也。” 

                                  第三章 

     孟子曰:“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 
已矣。仁人无敌于天下,以至仁伐至不仁,而何其血之流杵也?” 

                                  第四章 

     孟子曰:“有人曰:‘我善为阵,我善为战。’大罪也。国君好仁,天 
下无敌焉。南面而征,北狄怨;东面而征,西夷怨,曰: ‘奚为后我?’武 
王之伐殷也,革车三百辆,虎贲三千人。王曰: ‘无畏!宁尔也,非敌百姓 
也。’若崩厥角稽首。征之为言正也,各欲正己也,焉用战?” 

                                  第五章 

     孟子曰:“梓匠轮舆能与人规矩,不能使人巧。” 

                                  第六章 

     孟子曰:“舜之饭糗茹草也,若将终身焉;及其为天子也,被袗衣,鼓 
琴,二女果,若固有之。” 

                                  第七章 

     孟子曰:“吾今而后知杀人亲之重也:杀人之父,人亦杀其父;杀人之 
兄,人亦杀其兄。然则非自杀之也,一间耳。” 

                                  第八章 

     孟子曰:“古之为关也,将以御暴;今之为关也,将以为暴。” 

… 页面 77…

                                   第九章 

     孟子曰:“身不行道,不行于妻子;使人不以道,不能行于妻子。” 

                                   第十章 

     孟子曰:“周于利者凶年不能杀,周于德者邪世不能乱。” 
     '大意' 
     这十章的内容很广泛,其中较为突出的是对战争的看法。“春秋无义战”, 
就是说春秋时代的战争都不是正义的。孟子认为善于打仗是一种大罪,从而 
进一步发挥了“仁者无敌”的思想。“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反 
映了孟子对待古代经典的态度。此外,孟子还认为,品德高尚、修养深厚的 
人不会因外在处境的变化而改变初衷。 

                                 第十一章 

     孟子曰:“好名之人能让千乘之国,苟非其人,箪食豆羹见于色。” 

                                 第十二章 

     孟子曰:“不信仁贤,则国空虚;无礼义,则上下乱;无政事,则财用 
不足。” 

                                 第十三章 

     孟子曰:“不仁而得国者,有之矣;不仁而得天下者,未之有也。” 

                                 第十四章 

     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 
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诸侯危社稷,则变置。牺牲既成,粢盛既洁, 
祭祀以时,然而旱干水溢,则变置社稷。” 

                                 第十五章 

     孟子曰:“圣人,百世之师也,伯夷、柳下惠是也。故闻伯夷之风者, 
顽夫廉,懦夫有立志;闻柳下惠之风者,薄夫敦,鄙夫宽。奋乎百世之上, 
百世之下,闻者莫不兴起也。非圣人而能若是乎?——而况于亲炙之者乎?” 

                                 第十六章 

     孟子曰:“仁也者,人也。合而言之,道也。” 

… 页面 78…

                                 第十七章 

     孟子曰:“孔子之去鲁,曰:‘迟迟吾行也,去父母国之 
     道也。’去齐,接淅而行——去他国之道也。” 

                                 第十八章 

     孟子曰:“君子之厄于陈蔡之间,无上下之交也。” 

                                 第十九章 

     貉稽曰:“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