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时代1958-第39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谢洛夫默不作声,他说的不是这一点,不论苏联的军队比中国强多少,只要两国交界苏联就会立足于防守,进攻性的防守也是防守。哪怕苏联红军再强大行动再迅速也不行,远东永远没有欧洲意义大。

    还有就是,中国到了现在已经不可能在挑战苏联在社会主义阵营的地位了,对于苏联来讲,从现在开始国际**运动就只剩下一个领导者,那就是苏联。不会再有挑战者出现了,只需要车翻美国,就可以进行斯大林主义的最后一步,一国建立**国家。

    不看好就是不看好,安德罗波夫没有仔细问,谢洛夫也不愿意多说。不过总政委一直都相信活久见的,在时间的掩护之下,很多问题终究会不是问题。【零↑九△小↓說△網

    就在这时,腰间携带的手机骤然响起,谢洛夫接听,刚听到第一句话一下子蹦起来道,“联络潜艇,绝对不能让瑞典人登船,联络斯德哥尔摩驻外站组,让瑞典保持冷静。”

    “怎么了?”安德罗波夫可是很少见到总政委这么激动,迫切想要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我们一艘核潜艇搁浅在瑞典海域,已经被北约发现。”一边带上帽子的谢洛夫一边道。时间不长,国防部长乌斯季诺夫元帅也同样得到了消息。得知红海军一艘核潜艇在瑞典海域搁浅,红旗波罗的海舰队的一艘老式s…363号潜艇秘密潜入瑞典执行侦察任务,是一次普通的训练航行,却没有想到意外搁浅。

    “似乎在进入八一年之后,很多因素都在促成我们和美国对抗。”看到谢洛夫匆匆离开的身影,安德罗波夫摇摇头,既然对抗不可避免,那只能迎难而上了。

    出发时,没有任何迹象表明这次航行会制造出什么事端,尽管这艘潜艇带着数枚装有核弹头的鱼雷。当天深夜,潜艇上浮航行。突然,潜艇底部传来巨大的响声,航行速度突然降低,艇体开始震动并发生倾斜,潜艇上部指挥塔内的官兵被这突如其来的颠簸重重摔在了地上。此处距瑞典最大的海军基地卡尔斯克鲁纳只有两公里左右,瑞典海军的主要军舰、潜艇皆在此驻泊。

    因为当地的航道只有不到十米,苏联的s…363号潜艇不小心偏离了勉强能通过的航道,造成了这一次的意外搁浅。搁浅一个小时之后,正好赶上退潮时候,苏联潜艇被瑞典海军的巡逻船发现。这里毕竟是瑞典最大的海军基地,很快搁浅的潜艇就被团团包围。

    瑞典军方在获悉苏联潜艇入侵后如临大敌,立即出动了反潜直升机、军舰进行围捕与警戒,并迅即封锁了海湾。瑞典陆军则担任岸上警戒任务,岸上还架设了高射炮并构筑了炮兵阵地,脸上涂着迷彩、表情紧张的瑞典士兵荷枪实弹,手扣扳机,密切监视着苏联潜艇的一举一动;空军战斗机也不时掠过,喷气引擎的轰鸣和撕裂空气时的尖利噪音使现场有着临战时的紧张。

    时间不长国防部长乌斯季诺夫和总政委谢洛夫联觉来到大克里姆林宫,不得不打扰正在休息中的伟大领袖,“第一,我们的核潜艇不能被俘获。第二,我们要把西欧和美国分割开来,对抗是和美国对抗,尽量让西欧置身事外。”

    “那我们通过芬兰和瑞典沟通一下,希望这件事作为淡化处理,争取快速解决。”谢洛夫想了一下决定让芬兰出面,芬兰是一个亲苏国家,目前负责制造一些尖端的设备。这就不提现今世界上最大的手机制造商,它的名字叫做诺基亚。没错,就是那个军火公司。

    “国防部决定派出红旗波罗的海的一支舰队前往事发水域,把我们搁浅的核潜艇带回来!”国防部长乌斯季诺夫也拿出了国防部的预备方案。

    勃列日涅夫听着总政委和国防部长的想法,最后点头道,“就这样吧,最好是和平解决。”从伟大领袖的身上,两人都感受到一种叫做暮气的东西,但两人都没有说话,点点头就离开了总书记的办公室,分别采取应对的政策。

    乌斯季诺夫的授意下,红海军在获知潜艇被扣押的消息后,立即组成了一支特混编队开往瑞典海域,这次行动显然属于事先拟订好的应急预案的一部分。编队由卡辛级与基尔丁级驱逐舰、里加级护卫舰、纳努契卡级大型导弹艇与三艘远洋拖船组成,苏联方面要求瑞典立即释放潜艇。

    同一天,瑞典拒绝了北约表达帮助的愿望,表示这是苏联和瑞典之间的问题。不是华约和北约之间的问题,要知道瑞典是中立国家,不会参与到苏联和美国之间的争端当中。

    谢洛夫亲自发出电报让芬兰帮助苏联和瑞典沟通,表示希望芬兰作为苏联和北欧甚至资本主义沟通的桥梁,希望芬兰能够在这件事上帮助苏联,而苏联也会感激芬兰的帮助。这是一份公开性电报,并没有要求芬兰保密。

    “关于我方红旗波罗的海舰队的潜艇搁浅这件事,只是一个单纯的意外事件。并不是针对瑞典,对于瑞典的中立地位,苏联一直都是十分尊重的,不会蓄意去破坏瑞典的武装中立,在此我必须批评一些煽风点火的媒体,尤其是想要把这种孤立事件扩大为北约和华约的冲突,这种言论非常不负责任。”苏联外交部长葛罗米柯在提及核潜艇搁浅的时候,并没有持强临弱,对瑞典的反应也表示能够理解。

    苏联又不是疯狗,看到任何国家都会扑上去啃两口。对于瑞典这种中立国家,苏联要是拿出社会帝国主义的风范,最高兴的是美国人。或者说是里根,里根如果有两只眼睛,一只半都在盯着苏联犯错,没事都要造谣,有事还了得?

    第二天在苏联舰队快要到达地点的时候,谢洛夫以国家安全总政委的身份表态道,“这次意外事件并不是两国想要看到的,苏联欣赏瑞典的克制。这是苏联和瑞典两个国家的事情,并不涉及苏联和帝国主义的对抗。同为社会主义理论的实践者,苏联对瑞典本来就没有敌意,也从来没有准备要对瑞典产生威胁。”

    说这话的时候谢洛夫恨不得给自己两个嘴巴子,苏联阵营的国家确实没有北欧富裕,可至少他们这些国家不脑残,不像这些第二国际的国家,快把自己国家的人教育成脑残了。

    可此时为了解决这次的事端,谢洛夫必须和第二国际这些白左圣母拉拉关系。虽然他本人绝不想这么做。对于欧洲国家和美国必须分开对待,这是毫无疑问的。

    谢洛夫知道,里根的各种对苏联政策,不论是经济还是军事,全都是七杀拳,也就是历史美国赢了,才把里根吹上天,在另一方面,里根政府的对苏强硬战略对美国自身也产生了不可低估的负面影响:给美国经济造成了很大的影响,财政赤字剧增,贸易逆差不断;同时,也使美国同西欧盟国的关系不再那么亲密,同第三世界国家的矛盾加剧。

    此时他必须抓住这些第二国际的白痴心里,对着他们的软肉进行跪舔。苏联几天之内连续表达善意,加上苏联阵营当中的人均第一富裕国家芬兰的出面,瑞典开始和苏联驻斯德哥尔摩大使进行谈判。

    稍晚时候,瑞典海陆空三军开放当地海域,苏联派出的红旗波罗的海救援舰队进入搁浅地点,将搁浅在港口的潜艇脱离瑞典海域,到此苏联核潜艇搁浅事件结束。

    两国表达的克制赢得了周围国家的掌声,此时正好是苏联第二次缓和攻势的开始。只不过这次的缓和单独对西欧,和美国苏联绝不会再提缓和两个字。

    “苏联并不可怕,瑞典都能让苏联冷静,没有理由我们美国不行的!”里根在国会把这件事拿出来,核心意思就是一句话,苏联怂了,苏联同样会退让。(。)

第八百四十四章 回光返照() 


    “我很纳闷,这关美国屁事啊。瑞典是中立国,和苏联没有矛盾,现在对抗越来越激烈的情况下,我们能避免一个对手就避免一个对手,就好像美国赢了一样,真是可笑。”国防部长乌斯季诺夫元帅一副我老了,不知道美国自嗨的爽点在哪里。

    “美国人需要精神能量,调动起来美国人的自信。”谢洛夫知道越南战争的精神伤害目前为止还存在,事实上直到海湾战争的时候美国人才算是彻底治愈了心中的战争恐惧症,不过有一点他确实很同意乌斯季诺夫的想法,“这和美国什么关系?管他屁事。”

    苏联整体阵营实力不如美国,但到了八十年代,十年的战略进攻还是挺能唬人的,更何况这个历史上,成果够大,至少在人口上和控制面积上,绝对不能算差。所缺乏的就是盟友的科技实力和人口素质。眼光如果不放在全球,而是放在欧亚大陆上更是占据了绝对优势。

    不过就算是这样,如果能够把北约和华约的整体对抗转化成美国和苏联的单独对抗,对苏联仍然是有利的,因为华约国家的整体实力确实不如北约,美苏的单独较量苏联会占便宜。

    当然这想要成功并不容易,可站在苏联的角度上来讲,能消除几个是几个。如果全力对抗,谢洛夫不认为英美两国都多么强大。讨厌苏联同样不代表喜欢美国,法国人不是现在还非常开心的做非洲警察么,一天天看到美国就一副关我屁事的样子。

    自从潜艇搁浅在瑞典海域后,勃列日涅夫出现在中央主席团会议上的时间多了一些。拿出了这几年少见的认真态度,制定对西欧的缓和计划。有用没用都要制定,主要则是针对法德这种老欧洲,稳住这些国家,专心一意的应对英美。

    做了不一定有结果,不做则肯定是没有结果。勃列日涅夫和雄才大略虽然不沾边,品格也算不上高,但绝对不是脑残。他是当初的苏联三巨头当中最懂得步步为营的,最后反败为胜战胜了所有对手,独掌整个苏联的大权。

    “尤拉,看看有没有什么问题。”勃列日涅夫摘下了眼镜,揉了揉自己的双眼。声音中满是疲惫,这个应对办法他必须要、国防部、外交部和克格勃这种涉外部门的领导人看看。

    “英国本土工业规模是不如法国和联邦德国的,和美国一样,英国本土的金融业也一直很强大,从二战之后英国就一直在衰落。撒切尔夫人这种专攻金融业的想法,和里根倒是有异曲同工的地方,不过伤害的是未来的潜力。美国有有联邦德国和日本作为补充进行剥削,英国似乎吸血比较困难。”谢洛夫眼睛一眯道,“从产能上来讲,把英国和法国、联邦德国分开,是非常正确的抉择。”

    还有一个因素就是法国和联邦德国占据的市场比英国要大,法德是最早发起欧盟的两个核心,从煤钢联营一路干到下载乃。德国是欧盟的经济发动机,这点是正确的,德国在很多事物都是处于牵头、领导的位置,在对外事务、对内的各国协调上,德国很重要,法国的影响力也不能忽视,在重大事务上,至少法德两国取得共识,很多事情才能有效的推动,缺一不可。,英国其实对欧盟的一体化不太感冒。但欧洲在不少政治、经济事务上,也还得照顾照顾英国的想法。

    法国这一点也是基于自身的原因。法国是老牌资本主义国家,法语也曾经风靡一时。虽然美苏两国仗着国土大、人口多后来居上。可法国还是在尽可能的跟上美苏的步伐,经营着自己在西非的一亩三分地。

    “这么说来,确实可以实行了。”勃列日涅夫很高兴的说道,“单独应对英美两国,会让我们的压力减小很多,把我们的力量全部用来对付英美。”

    “美国我们要和他们全力对抗,至于英国,这个国家远没有美国有实力。”谢洛夫就等着阿根廷的出击,借着阿根廷的手试试英国人的成色。导弹这个东西,不要忘记苏联可是在赫鲁晓夫时代用导弹吓唬了美国很多年。

    哪种型号的导弹,不论是对空对地还是反舰,苏联全部品种齐全,干掉美国的重型航母战斗群可能力有不逮,不过要是用来对付英国的航母战斗群,完全是可以上前试一试的。

    “出访就交给葛罗米柯同志了,对法德采取缓和攻势。”勃列日涅夫神色也轻松不少道,“至于安德罗波夫同志,下个月我要去中亚视察,你和我一起去。”

    “没问题总书记!”安德罗波夫微微点头,他当然知道勃列日涅夫去中亚的目的是什么。

    勃列日涅夫有两个目的,对于中亚的风气他有所耳闻,作为一个国家的总书记,勃列日涅夫不可能被完全蒙在鼓里,他想要亲自看一看当地的环境。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中国。

    从苏联潜艇搁浅在瑞典外海之后,勃列日涅夫似乎一下子变了不少,开始频频出现在中央主席团的会议上,这种热忱的工作就像、就像是他刚刚上台的时候那样。

    勃列日涅夫已经在今年确定了好几个视察计划,包括俄罗斯、乌克兰、高加索和中亚的行程,不要说这几年精力已经明显不行的他,就算是刚刚上台,正在拉拢人心的时候,勃列日涅夫他也没有一次性跑这么多地方去视察。

    “还有就是,关于阿利耶夫同志被任命为部长会议第一副主席的提名,我已经看过了,阿利耶夫同志出身克格勃,齐涅夫同志也对他很熟悉。我相信克格勃体系的安全干部,在执行力上面是毫无问题的!”在会议的最后,勃列日涅夫慢吞吞的宣布了一项人事任命,“处于尊重阿塞拜疆地方干部的意愿,正式任命两个月后下达,给阿利耶夫同志一定的准备时间。”

    “既然这样,那么散会了。”勃列日涅夫的声音仍然缓慢,但是精神状态算是很不错。

    相比较于苏联在瑞典海域遇到的难堪,今年对于苏联来讲仍然算是有巨大收获的一年,名义上,巴基斯坦这个国家已经消失了。领土分别被印度和阿富汗占领,当然战争没有停止,尤其是印度占领区当中,巴基斯坦的残兵反抗此起彼伏。

    难道是苏联的战略成功,给了勃列日涅夫巨大的精神力量,让已经僵化的伟大领袖重获青春?这肯定是在扯淡,最近勃列日涅夫对国内的规划,以及各种行程。更让谢洛夫想到另外一个词,回光返照。也许是勃列日涅夫在为自己的后事做准备。

    这种情况下谢洛夫更加小心,他可不想被快要寿终正寝的伟大领袖拉走,挺吓人的。

    一个星期之后,谢洛夫联合乌斯季诺夫,以国防委员会的名义向最高苏维埃提议,授予总书记兼最高苏维埃主席、国防委员会主席、勃列日涅夫元帅授予苏联英雄勋章。

    就在印度和阿富汗宣布结束战争的第二天,距离勃列日涅夫得到第四枚苏联英雄勋章时间还不到半年,为了自己的安全,谢洛夫也是不要脸了,坚持让乌斯季诺夫和自己联名,提议为勃列日涅夫颁发第五枚苏联英雄勋章。

    “列昂尼德?伊里奇?勃列日涅夫同志,在长久的工作和领导当中,一直在尽心尽力的尽可能的让祖国更上一层楼,在和平发展的时代,伊里奇同志卓越的领导能力,以及事无巨细的工作作风,广阔的胸怀,无一不是全体苏联**员的楷模。为此经过苏联国防部长乌斯季诺夫元帅、国家安全总政委谢洛夫元帅的提议,以及最高苏维埃主席勃列日涅夫的认可,授予列昂尼德?伊里奇?勃列日涅夫同志,苏联英雄奖章。”半年前谢洛夫不在莫斯科,他还真不知道任命是谁宣读的,这可真是一个有挑战性的工作。

    尤其是读到最高苏维埃主席认可,勃列日涅夫成为苏联英雄的时候,总政委差点就舌头打结了,上次勃列日涅夫就自己颁发给自己过一次。但好像自己这次更不要脸,时隔半年重新提议颁发给勃列日涅夫苏联英雄勋章,让勃列日涅夫超越了朱可夫元帅,成为唯一一个获得五次苏联英雄勋章的人。

    谢洛夫宣读完毕后,乌斯季诺夫元帅为勃列日涅夫戴上了苏联英雄勋章,老元帅脸色严肃,显然做不到总政委这么不要脸。这有什么?没看伟大领袖多么高兴?

    “我只是做出了一些实际的工作!”勃列日涅夫分别和国防部和克格勃的众多将军们握手,对于获得第五次苏联英雄的勋章,他本人是十分满意的。他不认为自己配不上这个勋章,在自己的领导下,苏联取得的成绩不比伟大的卫国战争差,他绝对配得上。

    只要你别拉着总政委同志一起走,总政委发誓,上台之后决不把勋章收回来。(。)

第八百四十五章 塔什干讲话() 


    从勃列日涅夫的反应能看出来,他本人十分高兴。从各种渠道中,勃列日涅夫都表达过要获得第五枚苏联英雄勋章的愿望,不过让他超过朱可夫元帅,很多人心中还是有所犹豫。

    事实证明为了权利人是什么都能干得出来的,这层窗户纸最终被国家安全总政委戳破,在拍马屁这个领域,谢洛夫终于还是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他不是针对某位主席团委员,而是表示其他人都是垃圾,还是我最能豁得出去。

    “这五枚苏联英雄勋章,至少有两个要分自己一半。”在众多主席团委员的祝贺中,总政委不自觉的摸了一下后脑勺有些突出的骨头。如果没有记错,按照中国的说法,这叫反骨。

    “你好像有些疲惫,苏斯洛夫书记,应该多休息一下。”看到苏斯洛夫面露倦色,谢洛夫上前一步说道,苏斯洛夫的身体也不好,但只要这个人在一天,他就是苏联的思想权威,说一不二的第二书记,谁也不会怀疑。

    在苏斯洛夫死后,安德罗波夫和契尔年科围绕着接班人的位置进行激烈争夺。现在看来比较可笑,不论是安德罗波夫还是契尔年科,都是命不久矣的人。

    “没问题,这么多年都是这样。”苏斯洛夫的声音不大,还是四平八稳的口气,不认为会有多大的事情,他就像是已经调试完毕的机器,每天按照既定的程序工作。

    这次和往常不同,勃列日涅夫没有喝酒庆祝,这也是非常反常的,似乎年轻时代的自制力又回来了,不过他毕竟岁数很大了,短暂的庆祝之后还是有些疲倦。身体的老化抵消了他年轻时候的老谋深算,一些从来没有考虑的事情,现在也必须考虑了。

    他不愿意离开总书记的位置,但必须要选出一批信得过的干部,和美国继续对抗。这是以前他从来没有想过的事情,可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