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隋末大权臣-第27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代州南接太原府,又通过飞狐道和幽州相连,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更重要是,代州刺史李景是最坚决反对杨谅的急先锋,他第一个发出告并州书,斥责杨谅谋逆造反,大多数河东各州郡的官员们,都就是因为李景的坚决反对,而保持了观望的态度,这便使得李景成为一把悬在杨谅头上的利剑,在他正式举旗造反后,首先便是要拿下代州,斩下李景人头,好威慑以河东各州。

    杨谅知道代州兵力微薄,南城的城池破旧矮小,于是他派出大将,刘l率兵三万进攻代州,不料仅过了三天,代州便传来消息,刘l被李景斩于马下,军队大败,杨谅这才知道了李景的厉害,他不敢再轻敌,派出他左膀右臂之一的乔钟葵,又率三万精兵进攻代州。

    惨烈的攻城战已经打了二十来天,城墙内外血流成河,尸横遍地,破旧城墙经受不住数十架投石机的轮番投石击打,城墙轰然下来坍塌一块。

    (本章完)

第777章 并州突变三十七() 
但是杨谅大军,却是并没有因此攻入城内,刺史李景率领数千骁勇善战的守军,与杨谅的叛军殊死血战,他手下官员也各施其职,代州司马冯孝慈、司法吕玉勇猛善战,他们身先士卒,率领士兵在城墙崩塌处,一次次地击败了杨谅大军的进攻,同时组织民夫修筑崩塌的城墙。

    尤于他们都是极其善于防御坚守战,由他负责调动全军在城墙各处防御。

    而李景则坐镇城中·稳定军心和民心,正是这四人默契配合,使得破旧的雁门县城,在五、六万叛军的猛攻下,始终屹立不倒。

    此时的雁门县城内,刺史李景正带领一队士兵,挨家挨户动员,希望居民们能把家中存粮拿出,由城中的军队,进行统一调配。

    李景此人出身陇西李氏名门·身高六尺三,膀大腰圆,他尤其刀法高超绝伦,被誉为花刀将,再加上他长一对卧蚕眉、丹凤眼,又得了一个‘小关羽,的绰号,他本人也是非常喜欢这个绰号。

    这时,几名士兵从一户占地三亩的中等民宅内走出,肩上扛十几袋粟米,也就二百多少斤的样子。

    李景眉头一皱,脸上不由的露出失望之色,连忙问道:“这里只有这么多吗…?”

    为首的校尉摇摇头,应道:“我们都搜遍了,在他们的地窖里,就只找到这十袋粟米…。”

    听了这话,李景不由暗暗叹息一声,其实雁门县并不大,只有不到千户人家,他们这些天,共搜出两千多石粮食,其实已经是很不容易了,这两千多石粮食,要供养四、五千军队和上万民众,最多还可以坚持四、五十天,四、五十天之后就将粮食断绝。

    想到此处,他又回头问兵曹张志道:“现在城内还有多少马匹…?”

    “回禀使君,还有五百余匹战马和七百多头畜力…。”

    到了最后关头,实在不行就杀马杀畜,估计还能支持几天,李景现在唯一的希望,就是寄托在援军身上,他已经派人向凉州总管韩世谔和幽州代总管李子雄求救,只是希望他们能及时赶到,否则代州就真的完了。

    “使君…!”突然间,谢二牛骑着马气喘吁吁地跑了过来,边跑边大喊道:“使君、使君、那边城关有情况,吕将军命我来禀报使君,叛军已经退兵过河了…。”

    “什么…!”

    李景顿时愣住了,叛军假退的话,是不会退过滹沱河,如果叛军退过河,那就是另一回事。

    他心中又惊又喜,再也顾不得粮食,翻身上马,向城墙疾驰而去。

    一柱香过后,李景快步走上了南城的城头。

    【大隋的军队是实行府兵和郡兵并存的两种体系,府兵主要驻扎在重要州县和边关之处,由各地的总管统率,而郡兵则是各郡的地方兵,一般都是归属地方管辖,这也是各地郡守,为什么能带兵打仗的缘故,实际隋初各地都是军政合一,既有一套文官班子,又有一套武将班子,都由各地总管兼任…。】

    当吕义他们正在考虑叛军退兵的缘故,耳畔忽然响起刺史李景的声音。

    “是我们的援军来了吗……?”

    吕义点点头,回道:“应该是的,就不知是凉州援军,还是幽州援军…。”

    “使君快看…!”

    在他们旁边几名士兵,大喊道:“北方有一队骑兵来了…。”

    李景和吕义他们都看见了,一队由十几名骑兵组成的队伍,正从北方飞驰而来,叛军已撤远,片刻,骑兵队渡过浮桥疾驰而至。

    骑兵驰至,为首军官在城下大声说道:“卑职常五,奉韩豹将军之命,前来通报李刺史…。”

    李景闻言心中大喜,心道果然是凉州军的人马到了,他们简直来得太及时,他立刻令左右道:“开城放他们进来…。”

    此时吊桥缓缓放下,常五带着手下进了雁门县城,片刻过后,几名士兵将常五带了上来,常五上前单膝跪下,行军礼道:“卑职常五参见李总管…。”

    “常兄弟还请快起…!”李景的态度,很是客气,尽管常五只是一个小小旅帅,但是他也没有半点怠慢,李景微微笑道:“可是韩总管率领援军前来…?”

    常五闻言躬身应道:“我们大帅!亲自率领六万大军征讨叛贼杨谅,甚至还让我们将军,领兵一万两千人先行赶来,他们已经抵达四十里外的枣林镇,特命卑职前来报信,还请李刺史务必鼓舞士气,不要在最后关头,被叛军攻破城池…。”

    “多谢你们的救援,请常兄弟回去转告韩将军,围攻代县的叛军是杨谅精锐之军,他们一共有四万余人,主将乔钟葵更是足智多谋,切不可轻敌…。”

    李景还是有点担心,只有一万多骑兵,这支援军的兵力还是偏少,再加上他们太年轻,他能否敌得过文武双全的乔钟葵?

    这时,在他们一旁的侯莫陈义忽然说道:“不如使君前去统领那些凉州骑兵,城池交由我们几人来防守…。”

    他的这句话,明显有点轻视韩豹,乃至于整个凉州军的系统,所以常五的脸,蓦地胀得通红,怒吼道:“你敢如此无礼,我们立刻返回凉州,尔等无礼之人,不救也罢…!”

    听了这话,李景连忙使个眼色,止住侯莫陈义的话头,然后亲自对常五歉然道:“侯莫陈将军绝不是无礼,实在是你们兵力太少,而对方有四万多精兵,很担心你们抵挡不住…。”

    常五闻言冷笑一声,又道:“李总管也太小看我们凉州军了,几年前,我们凉州军佂讨东西突厥之时,威震草原,更是将西突厥的部落给全灭,如今我们凉州军中,还有着几万由突厥人,组成的凉州铁骑,这一切的一切,都只是你们无知罢了…。”

    李景和侯莫陈义等人对望一眼,眼中动容,常五所说的战役,他们都是听说过,都是他们并没有太过于细查,侯莫陈义此时心动了,他很想见一见,那些凉州军的将士们,看他们如何战胜杨谅的四万精锐。

    只见他向李景躬身施礼,请求道:“卑职愿意去协助韩将军,还请使君准许…!”

    (本章完)

第778章 并州突变三十八() 
李景闻言缓缓点头,然后吩咐道:“你可率五百人前去协助,切记,一切都要服从韩将军指挥…。”

    几个时辰过后,已近黄昏,李景站在代州城头,一脸严肃地看着城外,那丢得遍地都是的旗帜与大车,身后跟着一脸兴奋的十几名部下,一个个指着城外的敌军营地,交头结耳,议论纷纷。

    而城下的那个豁口处,代洲的官员们,正指挥着几百人在流水作业,后面的人一块块地递着砖石,而前面的十几名军士则熟练地砌着墙,一会儿的功夫两丈多宽的豁口几乎给补上了一半。

    冯孝慈的声音,大喇喇地响了起来,说道:“他奶奶的,看来乔钟葵这厮,是终于承受不住这伤亡,认输撤退了呀…。”

    吕玉则仔细看了看城外那些旗帜和大车,继续说道:“将军,会不会是敌军背后出了什么事,这才急着撤军的?从这情形看,不像是假的啊,你看他们的旗帜大车全都丢了,车轮马蹄印子,也都是乱七八糟的…。”

    冯孝慈兴奋地捶了一下城垛,叫道:“将军,快下令出城追击敌军吧,给这帮兔崽子们压着打了快一个月,这回终于可以报仇了……!”

    吕玉笑了笑,对着冯孝慈说道:“老冯,就你最急,大家都累了这么多天了,铁打的身子也吃不消啊,我看还是好好地犒劳一下弟兄们,让大家休息休息,城外堆的敌军尸体也有上万具了,一直没空去清理,天这么热,不及时处置会发生疫情的,这些都是我们现在要做的事…。”

    李景抚髯长思,喃喃说道:“我总觉得事情不会有这么简单,说走就走。这不太象乔钟葵的做法,他这次吃了这么大的亏,哪会这么甘心就这么撤了?即使有事,也不会连步军也走得这么干净,而且不留任何后卫部队,在这里做做样子…。”

    冯孝慈定睛一看,倒吸一口凉气,骂道:“他奶奶的,还真是!将军,你意思是他们在使诈吗…?”

    李景摇了摇头,否决道:“现在还不好说,杨谅反叛已经一个月了,朝廷应该也已经征调各处兵马来围剿,我们这里拖住了杨谅最精锐的部队,对全局肯定是有好处的,无论如何,现在还不能懈怠。传我将令,出城三百人,把敌军尸体甲胄剥下,然后堆起来烧掉,其余守城将士,不得有半点懈怠…。”

    一柱过后,此时城门已经打开,上千名掩着口鼻的军士和民夫们,正忙着将敌尸上的盔甲剥下,送回城中,城门内也是已经烧开了几十大锅开水,准备把这些死尸身上的盔甲,都扔进沸水里消毒。

    城外的开旷地上,已经堆了三大堆小山般高的尸体,有两堆正在燃烧着熊熊的火焰,刺鼻的黑烟伴随着另人作呕的尸臭味扑鼻而来。

    而城关上的守军们,都知道了援军到来的消息,个个精神百倍。挺得跟标枪一样,尽管浓烟扑面,不少人眼睛都给呛出了眼泪,也没有一个人离开自己的岗位。

    李景看着城外的星星点点,若有所思地问道:“会不会我的判断真的出了问题,乔钟葵真是得了什么急报之后,才撤军的呢…?”

    吕玉闻言,小心翼翼的回道:“小心使得万年船,牢牢地守住此地才是最关键的,就算乔钟葵真的后院起火,也是有朝廷别路的兵马,打到杨谅的老家了,他才要撤兵去救的…。”

    李景点了点头:“如果是那样的话,我们倒是可以狠狠地追击他们一下…。”

    乔钟葵此人文武双全、才华出众,不仅能治理地方,也善带兵打仗,他更是杨谅的坚定支持者,也深得杨谅器重,被杨谅封为上柱国,成为他的左膀右臂之一。

    这次杨谅特地将攻打代州,稳定太原北部局势的重任交给了乔钟葵,同时先后拨出五万精兵,交给乔钟葵指挥,使得代州战场成为杨谅夺取并州北部的关键。

    乔钟葵他们刚刚已经得到情报,凉州军分兵两路,其中一路有着一万多凉州骑兵,从他们的身后杀出,正向雁门县而来,同时他又得到另一个情报,凉州总管韩世谔,也是亲自率领五万多大军,正向代州赶来,最多两天后,凉州军也就将会进入代州。

    这两个消息让乔钟葵跟裴文安都十分紧张,他们背着手在房间里来回踱步,苦思应对之法,他们都在思考,先撤回太原府,还是集中兵力将两支援军逐个攻破。

    但是撤回太原府几乎不可能,因为攻打代洲接连失利,要是与凉州军一仗不打就撤回,杨谅也不会饶他,他只能选择后策,集中手中的兵力,将两支援军逐个攻破。

    如果是选择后策,那肯定是在韩世谔的本部大军,没有来到代州之前,先击败杨元庆所部,然后再调头西陉关,以逸待劳,击败韩世谔亲自带领的大军,因为这是你最理想的状态。

    可如今的问题就是,那支骑兵的将领,肯乖乖和他交战吗?他们可是骑兵,来往如风,如果是自己的话,肯定会让自己先和凉州本部大军作战,然后才会在关键时刻,从自己的背后杀出,使大军腹背受敌,如果自己是这支骑兵的将领,自己也会选择这个策略。

    乔钟葵跟裴文安背着手在房间内来回踱步,他们在想,用一个什么办法把凉州军引来和他决战,他坐下闭上了眼睛,这支骑兵将领的弱点在哪里?年轻,这应该是他最大的弱点,年轻将领大多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初生牛犊不怕虎,贪功求战。

    此时,裴文安的脑海里,想到了一个大胆的计划,因为若不下点血本,他们是不会上当的。

    此时韩豹的本部骑兵,驻扎在距离雁门县约四十里外的小镇上,在小镇东方,有着一片一望无际的野枣林,占地近千亩,包括了几个山丘,漫山遍野,大树成群,最高大树达五丈以上。

    (本章完)

第779章 并州突变三十九() 
代州的滹沱河,紧靠着小镇流过,给小镇不多的二十几顷良田,带来了丰沛的灌溉用水,整个小镇并不大,只有不到两百户人家,这里最出名的有两样东西,一个是雁门小枣,皮薄肉厚,甘甜悠长,曾作为贡品送进京城过,所以每天红枣丰收,他们都能卖个好价钱。

    第三个出名的东西是木杖,枣木坚硬细致,不易变形,是制作各种杖器的上乘材料,尤其适合军中所用的白蜡杆和旗杆。

    所以这座小镇虽小,但是他们家家户户都有存粮、有副业,倒也普遍富裕,但是因为汉王杨谅而爆发的战争,却给小镇带来巨大的影响,甚至是灭顶之灾,军队到来首先就是收掠粮食,如果军纪好一点,或许只是破财,如果军纪恶劣,那便是家破人亡。

    此时,小镇的二百余户人家大半都已逃进县城,小镇上冷冷清清,家家关门闭户,韩豹帐下锐金营的骑兵一到,小镇顿时又热闹起来,几乎每家每户,都是住满了军队,他们昼夜援驰,都已经疲惫不堪,倒头便睡,战马也在休整之中。

    在短暂的热闹后,小镇又安静下来,绝大部分士兵都进入睡熟状态,只有千余名斥候,分布在小镇四周二十里内,分成一支支五十人的哨兵,也在小镇上来回巡逻。

    这时,一队五百人的代州骑兵,从西南方向疾奔而来,为首之人正在去县城送信的常五和代州将领侯莫陈,他们刚到镇口,便被锐金营的巡逻兵给拦住了。

    为首的一名旅帅厉声喝道:“请下马说话……!”

    众人闻言纷纷下马,常五更是上前拱手道:“这是雁门军统领侯莫陈将军,特来见将军…。”

    旅帅闻言点了点头,然后毫不客气的下令道:“将军说了,军队不能入镇,入镇者不能超过五人…。”

    常五闻言,立刻对侯莫陈义说道:“将军还请先安置一下军队吧!然后再随我进镇…。”

    侯莫陈义无奈,只得吩咐手下在镇外休息等候,他跟着常五进了镇子,离巡逻兵稍远,侯莫陈义回头看了一眼刚才的巡逻军官,终于忍不住说道:“一个小小的旅帅,在你们凉州军中,就这么威风么…?”

    常五本来就对他很反感,听了这话之后,冷冷瞥了他一眼,说道:“在他的职权范围内,他一个旅帅,可以杀你无罪…。”

    常五身在军中,早就习惯了凉州军中的兄弟情义,再加上在韩豹的帐下,也是呆了很长时间,但是因为他在县城之内,此人便说出了夺韩世谔军权的言辞,不管他用意如何,都非常令人反感,所以他很不喜欢这个侯莫陈义,他们一路而来,常五更感到这个侯莫陈义官场习气很重,极为看重上下尊卑,令他很不适应,不满加上不适应,导致常五对他的反感。

    侯莫陈义哼了一声,他没有说话,便就跟着常五进了小镇。

    小镇最北面是一座粮仓,也是小镇的义仓,因为粮食已经人给运进县城,这里只剩下一座空仓,韩豹便将这里作为他的临时作战指挥所。

    在义仓旁的空房间内,韩豹正站在地图前沉思,此时,他已经知道,韩世谔与剩下来的几万大军,正向代州赶来,可是如今的他,只有锐金营的万余骑兵,要对乔钟葵的四万精兵,显得是有点力不从心。

    经过在凉州的那么多场战役,韩豹也是已经渐渐成熟起来,更重要是,他对自己的指挥能力有了自信。

    就在此时,门口传来士兵的禀报声,只听他喊道:“将军,常五回来了…。”

    “让他进来吧…!”

    片刻,常五带着侯莫陈义走进房间,常五单膝跪下行一礼,说道:“回禀将军,信已送至李刺史手中…。”

    “辛苦了…。”韩豹笑着点点头,他对常五这小子很满意,当他看到了常五身后的侯莫陈义,便笑问道:“这位将军是…?”

    不等常五介绍,侯莫陈义上前拱手施一礼,回道:“在下代州统兵侯莫陈义,奉李刺史之命,前来协助韩将军…。”

    就在这时,外面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随即,一名斥候飞奔进来禀报道:“将军!二十里外发现一支万余人的敌军骑兵队,正疾速向我们扑来…。”

    韩豹此时已经也是来不及和常五交谈,他立刻下令道:“命令士兵们立刻起来,立即准备战斗…!”

    “当!当!当!”刺耳的警报钟声,在小镇激励回荡,锐金营的将士,也是纷纷从梦中惊醒,一万两千人骑兵迅速整队,他们都是和甲而睡,很快便收拾完毕,如一股股洪流从小镇的四面八方汇集,万余骑兵迅速集结在小镇南面的旷野里,战马嘶鸣、长矛如林。

    韩豹骑着战马疾奔,在帐下骑兵营的队伍前飞驰,他的声音回荡在旷野的风中,只听他喊道:“凉州军的将士们!这是我们的第一战,敌人已经前来我们这里,敌军和我们人数相当,所以我们没有任何理由失败…!”

    说道这里,他勒住战马,手中的马槊一指南方,已经出现的黑线,吼道:“弟兄们,随我迎战,****娘的…!”

    蹄声如雷,杀气腾腾,锐金营的万余骑兵,得了军令之后,浩浩荡荡的向着并洲叛军迎战而去。

    在小镇以南辽阔的旷野里,两支各万余人马的骑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