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纳采、问名、纳吉三礼一过,便是三书中的聘书及六礼中的纳徵。
君通将聘书及礼书亲手交到白世均手上,白世均看着手中大红喜庆的聘书及礼书,心中百感交集,既喜且忧。
若说先前对于君家,他还只是听闻,那此时便是亲眼目睹君家的家底蕴厚。
聘金、礼金及聘礼里,单单那一百八十八抬中的聘礼尽详细记录于礼书之中,其中过纳徵物品之贵重及数量之令人乍舌,便令他看得目瞪口呆。
他不由想起白大夫人及白府为白青亭所备下的嫁妆,两者粗略一比较,真真是寒酸至极。
晚些时候白世均将礼书交与白大夫人,白大夫人细看之后,更是惊得半晌没说过话来:
“这可如何是好……”(未完待续。)
第三百四十五章回京(3)
白青亭晓得后,只是微微一笑。
随后她便到了温均楼里,亲口对白大夫人道:
“母亲,我们白家自不能与君家相较,君家世代为太医,其根基底蕴岂是我们小小白家能相较的?
即便我们白府倾其所有,怕也不能与之君家一较。
我的嫁妆,父亲母亲、祖父祖母及各位叔叔婶娘尽了心尽了力便好,不必计较其中的多少,更不必与君家送来的聘礼相较。”
白大夫人紧握出白青亭的手,轻声叹道:
“你向来懂事,我自是晓得,我与你父亲给你备下的嫁妆,再加上你的祖父祖母、及其他各房你叔父婶娘、兄弟姐妹们给你添的妆,先前我瞧着不少,想着君家勋贵,我们也不能太寒酸,令你嫁入君家之后让君家人瞧不起,可……”
白青亭反握住白大夫人的手,浅笑着劝道:
“母亲不必如此,君院首及君太医,哦不,如今是君院判了,君院首与君院判,女儿先前是与二老打过交道的,他们皆待女儿甚好。
我嫁入君家之后,他们必然会待女儿如亲生女一般,何况我还有青云给我撑着腰,谁人敢欺了我去?
至于嫁妆,我自已手中也有一些产业,只是其中一些远了点。”
白大夫人奇道:“哦?”
白青亭遂将自李森手中得来的产业,一一报来:
“央天府那边我有三处宅子,一千五百亩良田。还有八间铺子!海宁府里,也有一处山庄及一家酒楼两家铺子,这些便能列入嫁妆清单里面,虽还是不能与君家聘礼相提并论,可却也是实实在在让我带入君家的一大笔财产。”
白大夫人虽疑心白青亭这些产业是自哪里来的,可又想到白青亭是在宫中当的差,她不禁不敢再深究下去,怕牵扯出什么不好的事来。
不得不说她的直觉很准。
白大夫人不再深问,遂将白世均让她亲手转交的君家凰佩递到白青亭手里。
白青亭接过凰佩,便仔细地看了起来。
白大夫人的善解人意让她乐得轻松。省得她还得想一些借口托词来解释一番那些产业的出处。
随着迎亲队伍来的还有四位君家旁枝嫡系的婶娘。皆是全福之人,其中一位婶娘的身份还令白世均乍舌不已。
这位婶娘大有来头,竟是当今朝的享乐郡主,享有封邑。其母乃是皇帝嫡亲的姑姑。她便是皇帝嫡亲的表妹。
余下三位婶娘虽也各自身份不低。可怎么也比不过享乐郡主,于是三人同行,自是以享乐郡主为首。
待到身为皇亲贵胄的享乐郡主做为君子恒与白青亭的全福夫人一事传了出去。整个海宁府又是一阵震憾。
两日间,小小的中元县已被自外赶来瞧热闹,或想以此与贵人有亲近机会的各方人士,皆自海宁府的各处涌来。
刹时间,中元县人满为患。
其中还不乏高门大户有身有份的人,官府想要维持秩序还真有点难。
再加上得保护各位自京都远道而来的贵人安然无恙,官府的压大不可谓不大。
幸而司景名随后出面,请赤骑卫都统齐云朗亲自率赤骑卫众人前来相护,方不致于乱成一团。
白世均做为此次婚嫁女方的家长,心中虽是忧虑,却也为君家如此看重白青亭而高兴不已,自此也冲散了他不少愧疚与挂怀。
白世炎作为海宁府的知府,两日来却是忙得不可开交,更是丝毫不敢马虎懈怠,时时刻刻恨不得一双眼作为八双眼来用,他好紧紧盯着莫要出了何差错。
除了白世炎一房,余下两房自是眼红得不得了。
特别是被刚刚迎回白府的白紫衫,与白绿雪、白银珠,甚至是白橙玉,四人心境各不相同,却相同地极其妒忌。
白蓝依自白青亭安然归府后,便甚少再到映亭楼与白青亭亲近。
她仍放不下宫府一行中,是因着她,白青亭方少了小七这一大助力,方让有心人有机可趁,虽此后白青亭也说过不关她的事,可她的心里仍放不下这份不轻的愧意。
在白青亭试穿君家特意自京都为她带来特意赶制的嫁衣时,白蓝依来看过白青亭一次。
当看着高贵的白青亭穿着精致特制的大红嫁衣站在内室铜镜前之际,她想到了一句诗句: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白青亭浅笑着转身,看向突然念出诗词来的白蓝依:
“五妹说,三姐这身嫁衣好看么?”
白蓝依怔愣着点了点头。
白青亭笑道:“往后五妹出嫁,必然也是这般好看,不!是比三姐还要好看!”
白蓝依一听,忙摇首道:
“不会的!没有人会比穿上嫁衣的三姐更好看的了!”
白青亭知白蓝依心结未解,不禁再次劝道:
“五妹,过去的事情便让它过去,你切莫钻了牛角尖,何况那事确实不怪你,是我要小七去保护你的,也亏得小七跟着你,不然你一出事,我初时对四婶娘夸下必保你安然无恙的海口,可不就成了笑话么。
我成了笑话也罢了,可你若真出了什么歹事,那便是我这个带你赴宴的三姐之过,日后我岂能心安?”
白蓝依想起白青亭先前失踪一事,脸上愧色渐浓,但她还是点了下头:
“嗯,我听三姐的……”
看着白蓝依这副模样,白青亭不由万分怀念当初她初见白蓝依时,那得意半点不饶白绿雪的高气焰。
那时的白蓝依仙姿玉容,绝色的美貌透着一股纯净令人不敢冒犯的仙女气质,可这会的白蓝依,在她面前已然失了那一份怡然自得,取而代之的是那抹不去的愧疚。
白蓝依的心结,可能尚需时日。
白青亭也不再多言。
反正日子久了,她又不再在白蓝依面前晃,那白蓝依的心结慢慢也就解了。
纳徵一礼一过,便是择定良辰吉日的请期。
皇帝既然已下了旨意,为君子恒与白青亭择定了六月一日的成婚吉日,君白两家便略过了这一环。
请期一礼之后,便只余下迎亲了。
君子恒亲到白家祖庙行叩拜稽首大礼之后,君白两家便定下了君子恒与白青亭起程回京的日子。(未完待续。)
第三百四十六章途中(1)
回京途中白青亭便寻了个机会,悄悄问君子恒,他是怎么能在十日之内赶回海宁府中元县,且还带来那么庞大的一支迎亲队伍?
君子恒说,早在他下海宁府之前,君家便备好了他与她婚事的一切事宜,只待皇帝择定婚期。
她失踪当日,他便令人传消息回京都君府。
隔日君院首便请得了皇帝的金口御言,择定婚期。
随后,君通、司景名及四位全福夫人便起程离京,快速赶来海宁府中元县,只是皇帝择定婚期的旨意到白府的时间要比迎亲队伍要快得多。
而他自那日在白府离开后,便连夜带着贾从藕日夜兼程赶回京都复命,并将贾从芝已死之事向皇帝做了个满意的解释后,他便又是连夜日夜兼程赶回海宁府。
所幸来得及,他终是赶在迎亲队伍进中元县之前,与君通、司景名等人汇合。
听完君子恒淡淡的叙述之后,白青亭深知其中日夜兼程的劳累,她不禁有些感动,更多的是心疼他容色的疲倦。
君家的迎亲队伍在海宁府中元县忙活了六日左右,终将选定了第八日作为起程回京的良辰吉日。
来时一百八十八抬聘礼,去时也同是一百八十八抬嫁妆。
外观看着差不多风光,但只有白家人知道内里的相差去远。
白世均看着即将起程前往京都执天府成亲的白青亭,心中百感交集:
“亭儿。再过一个半月便是你与子恒的大好日子,此去京都路途遥远,我与你母亲、姐姐妹妹弟弟们却是不能亲送你到执天府,算着行程日子,到了京都也差不多到了六月初一的大喜之日。
子恒自纳采亲手送上吉祥物大雁之时,我便晓得这孩子确实是对你用了心的,司都统有告知过我,那大雁是子恒到中元县后亲手为你所猎,可见这孩子十分看重这门亲事,事无巨细。处处皆是用了心思的。”
白青亭想到大雁不就是大型的候鸟么。在前世现代那可是属于国家二级何护动物,可放于古代的这里,竟是随人随意随手便能猎下一只来。
虽说是为了人一生最重大的大喜日子,可那大雁也着实无辜了些。
古时婚嫁有男方送女方大雁之俗。其中象征的意义还是出自于“雍雍鸣雁。旭日始旦。士如归妻。迨冰未泮”,大意是大雁雍雍鸣和之声,响于旭日初升的清晨。
除此。大雁还是鸟类中最为真心情挚的典范,公母双雁无论是哪一方先失去另一半,皆不会再另寻亲偶,于是方有了以雁作为双方姻缘稳固忠贞的象征。
此时已是春季,正是春风送暖、草木萌芽之际,大雁在这个时候皆会成群结伴地飞去北方,待到秋季到来,它们又会结伴飞回南方。
君子恒去猎雁之时,正是大雁们正要飞往北方之际。
也算是及时,再晚些要在中元县猎到一只大雁,怕是连雁毛都没有。
相较于白世均对将白青亭交到君子恒手里的放心,白大夫人则是忧心肿肿,她虽努力掩盖,可也逃不过白青亭的眼睛。
她晓得白大夫人在担心什么,可她该说的已说,不该说的也说了,白大夫人一片慈母之心却还是放不下她。
她感动之余,不免又劝解了白大夫人几句。
白大夫人自是明白白青亭的意思,她也终于露出个真心诚挚的笑脸来:
“亭儿,多余的我便不多说了,可亭儿要记住,无论你嫁去多远,嫁了多久,你永完是我与你父亲最牵挂的女儿,更是白家永远的三姑娘,你若是……”
白青亭截断白大夫人的话:“母亲,我不会受委屈的,母亲也要相信,凭着女儿的本事,断然没有委屈自已的道理。”
白大夫人点了点头,终于安了心。
白红娟、白蓝依、白耀宗,甚至白橙玉、白绿雪、白银珠及白紫衫等人,皆默契地自动分开了时间段,一个一个地来与她道别,说了一些所谓的体已话。
除了白红娟、白蓝依、白耀宗三人,她自是不会相信那些说得冠冕堂皇的虚言。
至于白橙玉的话,她还是信了一些,白橙玉心中虽还是放不下对君子恒的爱慕,但至少她在白橙玉眼中确实看到了悔意。
白世通、白世杨及白世炎三房则以长辈的身份对白青亭说了几句吉祥喜庆的场面话,而白二夫人、白三夫人及白四夫人却是直接与她说道了不少为人妻为人媳,甚至往后为人母的教导。
三位婶娘循循善诱、全心全意为她好的那模样,直教白青亭唏嘘不已。
除了白四夫人之外,其余两位婶娘可都是白绿雪、白银珠及白紫衫的嫡母或亲母,她们难不成半点不晓得自家女儿那不端的心思,她们在她面前说这些的时候,心中又是怎样的一种心态,她不得而知。
可她想着,那应是一种恨不得她死却又不得不笑脸相迎的两极矛盾,真是难为了这两位婶娘。
最后出场的是白老太爷与白老夫人,她名份上的祖父祖母。
毫无意外的,白老太爷是强调了白家的利益,而白老夫人则是说了几遍暗示,暗示她若要为君子恒纳妾,不妨考虑考虑自家人,好歹肥水不流外人田。
随着迎亲队伍送嫁的白家人只送到中元县县界,便回白府去了。
白青亭端坐马车里,掀着后座的窗格子远远地,她还能看到白世均与白大夫人两两站立,目送她渐行渐远的马车。
马车很宽敞,除了吃喝一并俱全与小二、小七、小九三人陪坐之外,君子恒还给她备了几本册子,里面皆是君家亲族里的一些重要人物。
享乐郡主便在其中。
队伍共有四辆马车,君通的马车在前,白青亭的马车在中,接着则是这位享乐郡主的马车,最后则是余下三位全福夫人的马车。
君子恒与司景名则骑着高头大马在最前面,领着队伍不快不慢地赶路。
队伍虽未有敲锣打鼓,可人数庞大,人人虽不是穿着喜衣,却也穿着颇为喜庆,面上更是常露着笑脸,与人和善。
再则,还有司景名下命穿着常服随行护卫的黄骑卫,这些黄骑卫周身也带着喜气,但长年身为皇帝龙骑卫的优越感令他们不怒自威,自有一股高高在上的气势。
于是这一路上,路人见之自避,倒也不曾发生什么意外杂事。
百姓虽是好奇这么大的一支数百人队伍到底是从何而来,又是往哪里而去,但他们也耳聪目慧地觉得,这支队伍不好惹。
他们要是因着好奇惹了事端,指不定就得交代了性命。(未完待续。)
第三百四十七章途中(2)
倘若他们知道了队伍最后那数十车蒙得紧紧的物品皆是嫁妆的话,那他们便晓得,其实是他们多虑了。
再过三日便要进入京都执天府的地界了,可白青亭却总觉得享乐郡主那看她的眼神越发令人迷糊。
她初时离开白府的轻愁也渐渐因此而散得一干二净,她满脑子想的是享乐郡主那掩于巧笑慈目之下的目的。
因着有小二三人相伴,又有君子恒备的册子,这一路上,她倒也过得充实,并不无聊。
白青亭恍了神,正神游太虚,也不知小二三人说了什么话题。
她回过神来之际,耳边只听得小七奇怪道:
“也不知七姑娘、九姑娘、十姑娘她们图的是什么?明知姑娘是坐定了君家主母的位置,即便是妾,那也得等我们姑娘进了门再说,真不晓得她们那会在中元县里捣腾个什么劲!”
小九迟疑着道:“许是有旁的目的……”
说着,她睨了一眼已含笑听着她们闲话的白青亭:
“姑娘……”
白青亭道:“无事,你说吧,在我面前这没什么好顾忌的。”
小九方道:“奴婢听闻古往今来姐妹同时嫁一夫的大有人在,不过是其中一人为妻,另一人则为媵,是为媵妾。”
小七惊问:“还有这样的事情?”
小二不语,却显然也是早想到了小九所言的这一点。
白青亭道:“确有这样的事情,想来她们初时应是打了这样一个主意。只不过后来她们被我的手段略微悚了,便不敢再提。”
小七嘟起嘴道:“那七姑娘、十姑娘不是自白老夫人那里打了一个迂回么?奴婢看她们就是不死心!”
白青亭瞧了瞧一脸媚态又不失可爱的小七,浅浅笑道:
“她们不死心也得死心,反正青云是我的,是我一个人的,谁也别想染指!”
一听她这般露骨几近告白的言语,小七与小九同时红了脸,心道自家姑娘真是越来越什么都不忌了!
倒是小二想起了享乐郡主,对白青亭道:
“姑娘,倨奴婢所知。享乐郡主膝下育有两儿两女。除了最小的女儿之外,皆已婚嫁。”
小二虽未挑明了说,可同样察觉出享乐郡主目的不纯的白青亭一听便明白了小二所言之意。
白青亭点了点头,翻开头上册子里的一页。
上面便是关于享乐郡主的所有资料。包括她嫡亲的儿女。皆附有画像。
享乐郡主的嫡幼女名唤龙筝。仅二八芳华,相貌随了年轻时的享乐郡主,乃为绝色。较之宫茗儿还要更为出众几分。
看着这样的大美人,白青亭突然有些埋怨君子恒,这都是些什么烂桃花!
刚刚定亲,他便几乎招惹了整个白府的姑娘,那还是他未露面的结果。
待他一露面,更不得了,连她嫡亲的妹妹都让他勾得没了心魂!
这会更好,刚定了婚期,眼瞧着都快拜堂完婚了,竟然还冒出个龙筝来,还是前来为她送嫁的全福夫人之一的享乐郡主的嫡幼女。
白青亭觉得她进了君家门之后,日子大概不会太平静,恐怕较之她入中元县时连波来的意外还要复杂得多,界时君家可就热闹了。
想到这,她不由想起和离之后的白红娟,及被悔过一次婚的白黄月,这两人倒皆是安份守已、贤良淑德的女子,可她们得来的结果却都不是好果子。
离开中元县之前的一个夜里,白青亭让小二走了一趟李家在海宁里的祖宅,让小二找到李家祖宅主院庭院里那棵杨树下埋着的密封坛子,继而取出坛子里的地契。
一座山庄,一家酒楼,两间铺子,共有四张地契。
她将这四张地契交到白红娟手里,让其代管,并言明所得利润,白红娟皆有权支配,便是为自已置田买地也是可以的。
但白红娟却连连摇首,她只道是替白青亭代为管理,她绝不能贪上半分,更言道白青亭已帮了她太多,该是她报答的时候了。
白青亭自然不同意这样的说法,可白红娟却是坚持已见,丝毫不让。
她无法,只好由着白红娟去。
只要白红娟忙到没空去悲秋伤春,那她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她又暗中与白大夫人说过,若有合适的人家,不必太过看中白府清名,白红娟后半生的幸福才是真正要紧之事。
白大夫人听白青亭这样一说,自是连连应下,心下有了计较。
其中白大夫人早有此打算,可白红娟却是不肯。
白青亭言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