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临高启明-第53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孙淳很是好奇,亦取了一本,翻看一看,却不是刚才那般活人一般的色彩鲜明的画页,而是黑线白描的图案。

    上面绘制的,全是俊男美女,姿色妍丽。再仔细一看,原来绘制的是龙阳情事,刻画精奇,虽章侯、道母,亦自愧弗如。

    明末士大夫中普遍有好娈童之风,孙淳虽不好此,却也并不以为意。只觉得绘制精绝,人物动作、容貌乃至交/媾种种无不精细到极点,甚至表情也十分传神,比起平日里经常见到的春宫画册、避火图之类要高明得多。

    翻看了几页,原来这画册并非简单的春宫册页,而是个完整的故事,虽然故事中的人物和环境对他来说完全是陌生的。不由笑道:“澳洲人的龙阳之好也是出类拔萃!”

    张岱将手中的《狱中华》放了下来,他自诩见多识广,没想到这澳洲人的这部完全是手绘线描的画册,表现力居然强到如此的地步,简直让他有血脉喷张之感――尽管有些表现手法和人物形象他一时不能适应,但是其中包含的水平却是毋庸置疑的。抛开精美生动的人物形象和动作不提,就故事本身也很能吸引人。

    再看下一本的《思春女》,却是一般的男欢女爱的画册。草草一看,觉得和《狱中华》、《利火罗》画风略有不同,但是情节之丰富,绘制之精美,花样之繁多,同样不输于前作。

    “真是奇书!”孙淳说道。文怀平日里一直自诩道学,见这几套都是春宫册页,便拿了《笑林广记》起来――总不见得《笑林广记》亦是春宫不成。

    虽然不是春宫,却亦是这样的画册。人物摸样唐突滑稽。文怀是第一回看到这样的《笑林广记》,看了几页,不由得忍俊不住的笑了起来,道:“真正奇书在此!”

    几个人又交换着看了一会。几套书便全卖了出去――当然价值不菲。赵引弓本意也不在简单的卖书上,主要还是为了拉拢这伙儒生。当下又传人送来了精心制作的点心和从临高运来的糖果。一时间宾主尽欢而散。

    送走了张岱孙淳一行,赵引弓犹自兴奋不已――搭上了张岱的线不算,一下又把方以智给勾搭上了。复社这个在江南半壁拥有极大话语权的集团,已经为他打开了一道小门。这对以后他的工作大有好处。

    回到后面的印刷工场里,周洞天正带着徒工,讲授石版印刷的要领。这些徒工是新近从南京招募来得,有一定的绘图和刻板基础,教授起来比较容易。周洞天不担心他们掌握了技术要领会跳槽――只要控制了石版印刷所用的涂料和油墨,光知道原理和技术还是干不成的。

    刚才赵引弓卖出去的几部书,就是周洞天带着人用石板印出来得。至于底本,除了《龙阳穴》、《狱中华》是道长提供的之外,其他都来自大图书馆的电子资料。

    做石版印刷比想象的要难一些,主要是底部涂料、油墨和腐蚀剂的生产上,费了长时间才找到合适的配方和代用品。

    印刷漫画的选题上,在大图书馆一度有过争论。大图书馆搜集的h漫种类繁多,其中有大量口味极重的,因为17世纪是个不存在人权概念的世纪,所以最终大部分的漫画落选了,只留下比较纯爱,h内容较为正常的作为选题。

    选出来的几本漫画底本,由大图书馆的元老对其中的文字进行了一定的修改,确保没有不合适的内容的存在――故事情节是纯属架空的。现代风格的就算是澳洲的故事。原本周洞天打算盗版蔡志忠的全系列,后来有人提出事关儒学的一些漫画暂时不宜印――论语之类涉及儒家经典,说不定有假道学先生来找麻烦,引公公出门在外,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干脆不卖为好。

    现在周洞天带着徒弟绘制的,是蔡志忠的另外一部漫画《禅说》――他知道自己一走,印刷技术恐怕会有所下降,得乘着自己在的时候尽量多给老赵弄些书。他还考虑过要不要把漫画书都雕版化――毕竟石版的印数很少。

    “你卖给张岱的射雕三部曲,真得没问题?”周洞天看到他进来,笑着问。

    “大图书馆的真理办公室不是审核过了,朱八八变成陈友谅,陈友谅变方国珍,常遇春变张定边这总不犯忌了吧?”

    “还是有问题的很。这个明教和明的瓜葛,恐怕大明也不是很喜欢看到吧。”

    (未完待续)

第一百四十节 特殊宣传() 
“不要紧。明教和大明的渊源的情节,大图书馆已经删了。算不得什么。朱八八的情节也全部做过修改,不会有什么犯忌的事。”赵引弓说,“只是这么一来情节有点生硬,读起来实在很怪。”

    周洞天点点头。对大明的书籍输出,与其说是为了赚钱,倒不如说是对外宣传工作的需要――输出新得科技观、价值观、文化观,宣扬“澳洲式生活方式”,扰乱大明百姓和知识阶层的思想,潜移默化的搞“和/平/演/变”。这种方式尽管不能改变整个社会的面貌,但是至少会再一部分人的心目中种下“亲澳”的种子。培养出一批“带路党”,减少未来社会改革的阻力。

    但是输出书籍,就涉及到文艺作品中的社会历史背景和科普作品中的技术扩散问题。周洞天知道,为了到底输出哪些类型的科学技术书籍,哪些技术必须加以限制和保密,元老院内部有过很大的争论。有些元老认为任何科技都不该输出,有些则认为扩散一些基本科学常识对整个大业是有促进作用的。

    周洞天认为,目前的欧洲传教士正在大力的利用输出欧洲科学文化来吸引大明内部的一部分有识之士信奉基督教。相比之下,澳洲货多以“奇巧”示人,许多人都对比西洋科技更胜一筹的澳洲科学文化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如果仅仅为了某些虚幻的“威胁”而严守秘密,只会把这部分人拒之于门外。

    他当然不赞成无限制的随意扩散技术,但是很多科学常识扩散出去并无害处。比如这次印刷的《光论初学》,在元老们看来是通俗易懂,但是放在本时空,绝对是高科技。这本科普书在旧时空是以“城乡初中文化水平的读者”为阅读对象的,这样水平的读者在本时空不说是绝无仅有也是凤毛麟角。

    类似的科普书籍,周洞天是赞成多印多卖得,六七十年代以农村青年和知青为对象编撰的许多科普丛书、农业科技之类的丛书,其中有很多都可以用来出版销售到大明去。尽管它们的最终命运大多是被当做某种“奇书”藏于轻易不示人的藏书楼中。

    一些简单的知识和技术扩散,在当前条件下根本不会对元老院造成任何的威胁。在农业时代的物质条件下,扩散出去的许多知识和技术是完全没有实用性的。因为社会环境完全没有实现的可能性。反倒会导致很多对此有兴趣能钻研的的人发现,原来真正能够实现自己抱负理想的地方只有临高……至于某些在当前社会环境下具有实用性的技术,比如科学种田、养殖之类,对临高来说只有好处,因为元老院对农产品有着旺盛的需求。从这点来说大明的农业技术能够提高对穿越者只有好处。

    有限的输出科技,大量的输出文化,这是元老院确定的扩散的路线。

    “这批图书销售出去之后,应该会有更多的需求。”周洞天笑着说,“我觉得漫画的杀伤力会很大,其实金庸的书我们能盗版的还是有限的,不如大量的盗版梁羽生、陈青云他们的,对了,还有一个还珠楼主――剑仙小说应该更对大明人士的胃口吧?”

    两人商量了下下一步的出版业务,周洞天这批元老很快就要回临高去了。他打算在临高继续这一文化入侵事业。

    “再下一批可就是执行发动机行动的元老了,你这里可是川流不息啊。要多受累了。”

    “这是我的本职工作嘛。”赵引弓说道,“这批人我打算安排到凤凰山庄去,没有必要不再安排他们进入杭州了――张岱出去一宣扬的话,清河坊这里很快就会变成一个热闹的文化沙龙。元老们还是少露面为好了。”

    “当然。当然。你现在的地下组织建起来了没有?”

    赵引弓有点糊涂,但是他很快明白了周洞天是说和他的公开身份以及山海体系没有瓜葛的秘密组织。

    “黑龙会体系吗?我还没有动手搞――这是个相当危险的工作,要有强有力的土著执行者才能有效的运作。”赵引弓说道,“人太强了,不好驾驭;人不够狠的,又没有用。”他反问道,“你有什么打算吗?”

    “几天前,从临高有一封电报给我。”

    赵引弓点点头,电报是杭州站的电台收得,但是用得是其他部门的密码,他并不知道其中的内容,只有报头说明是给周洞天收得。

    “其实内容很简单,是关于特殊宣传的……”周洞天说着摸了下自己的胡子。所谓“特殊宣传”是赵曼熊发明的“黑话”,本质就是“造谣惑众”的意思。

    “特殊宣传”的工作从第二次反围剿胜利之后就在广州展开了,广州站散发了大量的“特殊宣传”的小册子,用奇闻异事和各种“真相”来动摇大明的社会基础。

    事实证明,性和政治一向是群众喜闻乐见的内容,尽管这种宣传文短时间内并不能改变任何现实,但是大量散发小册子之后的“真相”泛滥,说明这一手法还是有效的。农业社会的一个特点是消息主要靠口头流传,越是耸人听闻,具有爆炸性的消息就传播愈快,而且不论是官府还是士绅阶层,都没有足够的手段来辟谣。很多时候只能任由谣言自行消散。

    但是这种手法的散播必须有秘密组织来进行,不能由赵引弓这样的“公众人物”出面。否则一旦出事杭州站的基业就会毁于一旦。所以,必须借助于“黑龙会”这样的专门干底层工作的组织。

    赵引弓准备利用1631年~1632年的浙江旱灾的机会,趁着社会秩序较为紊乱的阶段,建立起黑龙会的地下组织来。当然,具体的组织人员将从临高派来。杭州站和这一组织只保持单线的联系。

    “小册子可以在我这里印。我准备在凤凰山庄里再设一个小印刷厂,专门用几个雕版印刷的匠人来做这件事。让交通员带底本来,我印好之后再悄悄的运出去交给黑龙会去散发。你看这样怎么样?”

    “这样就好。”周洞天笑了笑,“我知道出版指导小组组织人炮制了不少乱七八糟的玩意,基本上就是性、政治和谎言的三合一。我看了几本,真是很有创意……”

    “哦?都是谁写得。”赵引弓来了好奇心,他在出发前曾经在对外情报局看到过基本所谓的“真相文”的小册子。编的像模像样。

    “是一个叫张好古的人搞得。”周洞天说道,“你不知道他?他现在在大图书馆里挂着一个真理办公室主任的头衔。你在大明发售的书籍,全是他坐镇审阅修订的。”

    “张好古?这名字好熟悉,但是我又有点想不起来他是谁了……”

    “阿嚏!”张好古打了一个大喷嚏,拿起手帕擦了擦鼻涕――临高可没有手帕纸这种奢侈品,批量制造的生活用纸只有擦屁股用的草纸和专供医疗结构和妇女的卫生纸。纯棉的手帕这种久已消失的生活用品重新出现在元老们的生活中,倒也没什么不方便的,反正有女仆帮他们每天洗衣服洗手帕。

    他看了看自己面前的稿纸,密密麻麻的写满了字――张好古有自己的电脑,但是为了节约运行寿命,他只要在执行某些较为重要的工作的时候:比如“查找”-“替换”、“关键字搜索”这一类的工作的时候才会使用。

    “总算快杀青了。”他慵懒的伸了个懒腰。活动了下发酸的手腕,紫檀木的桌子上,堆着厚厚的稿纸,一打写坏的蘸水笔的笔尖――按照规定要送回仓库才能领到新得笔头。一个精工细作的墨水台,这是从澳门买来得欧洲货。

    张好古拿起桌子上的书稿――封面上写着几个大字《一个太医院太医的回忆》。稿子厚厚的一沓,大约有三十多万字,很是耗费了张好古的一番心血。为了写这本书,他还专门请教了刘三好多个问题,以确保书中的中医概念是正确的。

    张好古是个学文史哲出身的元老,这种专业在元老院里很难受到重用。长期在大图书馆里混日子。

    但是他独辟畦径,专门就历史问题上书执委会,提出了从现在起要有系统的“创造历史”、“控制历史”。他提出这一部门叫“真理部”,以体现自古至今的真理都掌握在元老院手中。

    这一提案得到了执委会的“高度重视”,于是张好古就得到了新设立的真理办公室主任的位置。但是他上任之后却发觉自己的主要工作是为“出版指导小组”打工。这个由文化部代表丁丁、大图书馆代表于鄂水和印刷厂厂长周洞天三人组成的非常设机构要编撰出版大量的书籍和小册子,原本就要“消毒”,去除不合适的部分,主动送上门来的张好古就成了最好的劳动力。

    (未完待续)

第一百四十一节 真理办公室() 
张好古的工作很多很复杂,从大的方针来说,真理办公室的主要职能是:制定澳宋历史及相应科技政治社会文化发展史;设定各部门科技界限;对大图书馆图书电影进行甄别;审定土著教育范围、接触资料范围。编制相关的手册发给元老,以便统一元老们在各方面谈话时的口径――现在土著和归化民越来越参加到元老工作中来,某个元老一时的口畅,都将成为未来谣言的根源。

    具体到工作上则分为两块。一块是出版物审订,自从周洞天主持的一系列印刷设备和技术攻关大致完成之后,印刷出版业务就一日千里的展开了。各个部门都在大量的编写出版各种教科书、科普书和技术小册子。怎么掌握其中的分寸成为张好古的一项主要工作。

    另外一块,就是负责“特殊宣传材料”的选题和组织编写。由于在大图书馆服务的元老人数有限,事情又相当繁忙,因而除了某些“重大选题”是“集体创作”之外,大部分的材料就得张好古自己来编写――当然,他有权向其他元老约稿,并且支付一定的稿酬――这种做法在文宣部内早就实行了。执笔的元老多半也不是为了几张流通券,更多的是满足自己的写作**。

    技术方面的事情,由科技部负责具体的审订;凡是涉及到黑历史、行文称呼、政治观点等方面的事情就归张好古来负责了。

    在编写“黑材料”的同时还要搞书稿审核工作,工作之忙碌也就可想而知了。而且这项工作因为高度的敏感性,使得他完全没法利用直接归化民,大多数事情得亲力亲为。相比之下,大图书馆的历史资料研究组好歹还能用几个儒生出身的归化民帮忙检索抄录古籍之类的。

    “奶奶的,拿老子当苦力用啊。”张好古发出不满的声音,站起身来在办公室里踱步,玻璃窗外的阳光灿烂的让人一看就觉得热得慌。

    这里是百仞城内的文宣部大院的一角,这里原先是大图书馆的所在地。自从大图书馆被搬迁往高山岭之后,这里就被文宣部占用了。当初存放这些无价之宝的的集装箱已经被移走,但是当初留下的垫脚石的痕迹还依稀可辨。

    为了便于就近服务元老,在文宣部大院里大图书馆还是设了一个办事处。有若干元老定期值班,随时接受各种咨询。

    除了文宣部和大图书馆办事处之外,此地还是临高时报社、格物画报、出版指导小组以及真理办公室的法定地址――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根本没有这么多的元老和归化民来一一填补这些萝卜坑,大多是几块牌子一个班子。

    张好古的真理办公室就占据了这座大院一角的三间办公室。一间是他的资料室,专门存放他搜集来得和各部门转交给他的“黑材料”。一间是他的工作室,还有一间就是宿舍了。他和很多元老一样,习惯于在办公室住宿,随时可以办公。至于人员只有他和他的女仆二个。

    他的秘书兼女仆听到他的脚步声,从隔壁的宿舍里走了出来,见他脑袋上冒汗,给他倒了一杯凉茶,又把屋子里的百叶窗全部放了下来,屋子里顿时黯了下来,但是也觉得清凉了不少。

    桌子上堆着一函一函的书稿――这些都是印刷所的打字员用打字机打出来的底稿,张好古每天不断的用墨水笔在书稿上涂涂抹抹,还不时用红色笔在书稿上批阅修改意见。归化民偶然看到张好古的工作,大多以为他是一位了不得的大首长。

    张好古拿起最近一期的“特殊宣传”的小册子编撰目录,按照本时空的说法,这叫“揭帖”。

    揭帖在古代社会就是一种传单性质的东西,大多是没有署名的,攻击某人、某事,有时候也会把矛头直接指向朝廷和皇帝。

    在古代社会,因为缺少足够的技术侦查手段,一般无头揭帖很难被追究来源,安全性很高,缺点是古代的识字人群数量太少,对社会下层的辐射能力有限。所以揭帖只能影响官场和识字阶层。

    真理办公室既然是面向明朝群众做工作,就不能像其他部门一样完全脱离当时历史实际。就要注意明朝末年的一些政治问题。

    这方面,过去已经做了一些工作,包括编撰《暴行录》和第二次反围剿期间散发的小册子,但是当时这只是一些零星的工作,并没有作为主要的手段来施展。现在要系统的组织起来作为一个工作来抓。

    张好古的考虑再三,决定采用三管齐下的方式来开展特殊宣传。所谓三管齐下,就是按照受众的不同,分别制造适合其各自特点的宣传材料。

    首先是制造无头揭帖和伪造邸报的方式,内容上从评论三大案和三大征入手,涉及明代中后期的主要政治事件,包括天启年间的针对东林党人的“逆案”、张居正的改革和他死后的反动等等。强调对历次政治事件的“再调查”和“理性分析”,提供不同于以往的独辟畦径的观点和资料,表面强调反对昏官庸政,拥护皇帝,实则内涵是引导对整个大明政治体制进行“反思”――这是针对士大夫阶层的。

    其次以话本小说为模式,搞一些带有相当图片的通俗文字小册子。在江浙一代向说书人散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