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一次,为了能给明军重创,他将他们的重型武器都搬了出来——攻城用的抛石机。
大炮没有,抛石机还是有的,他为了能让抛石机具有火炮的功能,准备了许多坛罐,碳罐里装满了火油,罐口用蜡封住,一根火捻插入其中,制作成了简单的“炮弹”,这是也是跟明军学的,金人没少吃明军“土武器”的亏,所以,他也要让明军尝尝这滋味。
明军在明,他在暗,身后的数万金军没有点燃一根火把,所以,在夜色的掩护下,都虎视眈眈的关注着明军大营的一举一动。
经过半个时辰的侵扰,努尔哈赤感觉差不多明军将重点关注在北、东两寨,疏忽南、西两寨了。
金兵们是口衔树枝,马蹄裹布,车轮缠草,悄无声息的接近的明营,刀剑尚未出鞘,防止反射夜光暴露他们的行踪。
努尔哈赤为了今晚的袭营是煞费了苦心。在北、东两个方向侵扰明军,在南、西两个方向攻击明军,这是声东击西之计。他率兵在西侧,虽有抛石机,但也不是主攻方向,他把主攻地点设在了南方,既济尔哈朗率领的主力部队。
他将几十台抛石机拉满弦,将装满火油的坛罐放进槽中,一切准备就绪。等抛石机抛出后,明军就会误判西侧是金兵的主攻方向,实则济尔哈朗所在的南侧才是主攻方向,这就是虚虚实实之计。
两计相用,不信不能成功。
努尔哈赤大吸一口气,发出了充满希望和对明军无限的仇恨的命令:“点火!放!”
操作抛石机的金兵拿出火镰,擦出火花,点燃了火捻。
在西营寨的明军迅速捕捉到了点点火星,他们发现了平静的前方有异常。驻守在西寨的阿巴亥也发现了金兵使用火镰擦出的星星火花,还有点燃火捻冒出的“滋滋”火线,作为新军的长官,他对这火线是十分熟悉,脑子里立即明白了一切,只喊了一声,“不好,快散开!”
然而,为时已晚。
数十个火罐腾空而起,在夜色下像是从天而降的火球,划破天空,一道道绽放着短暂着美丽的抛物线,落入惊慌错乱的明军之中。
“轰轰”
炸开的火罐像是燃烧弹一样,溅出的火油将周围数十步染成火海,明军顿时慌乱。自古战争都怕火,只要有火,都会令军队丧失战斗意志,何况是无法扑灭的大火。火油溅到人身上就像黏住了一样,怎么也扑不灭,被烧的明军痛苦的在地上翻滚,有的脱掉铠甲、衣物,丢掉兵器四处逃命,阿巴亥的战马也溅上了火油,惊的战马狂奔乱窜,他本人也被甩下战马,几乎晕厥过去。
只一轮抛石机就将明军的打的方寸大乱,他看在眼里,喜在心里,顿时心情大畅,放出肺腑的大笑,“哈哈,土法子果果然效果极佳,也让明军尝尝苦头。”
莽古尔泰也放着粗犷的嗓子跟着他奸笑,“大汗,明朝皇帝也想不到我们会有这招,让他的火器都成了废铁,无用武之地。”
“呵呵,没有火器的明军就是折了翅的苍鹰,连鸡不如!”努尔哈赤讥笑道。
努尔哈赤命令金兵不断的用抛石机向明西寨投放火罐。
西寨火海,染红了半边天,散乱的明军惊动了中军大帐,坐等消息的朱由校和诸将听到西方有异声,忽感不妙,急忙走出大帐看向西寨,只见火光一片,明军大乱。
“啊!发生了什么事?快派人查看!”朱由校大吃一惊,慌忙中大声命道:“速命祖大寿率军增援阿巴亥!”
“袁崇焕,”
朱由校眉头紧锁的叫道。
“臣在!”
“你速赶往西寨,主持大局,金人定然会从西寨攻营。”
“臣明白。”
袁崇焕也认为金人的主攻方向就是西寨,这个时候,不光是他,所有人都这么认为。
努尔哈赤还在不断的用他的抛石机发射着火罐,欲将这里变成火红的炼狱。
第四百三十一章夜袭明营()
袁崇焕迅速地带着一队人马赶往西寨。金军的抛石机还在不停地向明军营寨抛放火罐,看着明军营寨熊熊燃烧的大火,努尔哈赤笑的嘴都合不拢,脸上的异彩飞扬,皱纹也忽的少了许多,精神处在极度的兴奋之中。
然而,在他侧旁的莽古尔泰看到被大火吞噬的明寨,就没有像努尔哈赤那般亢奋和惊喜,而是越来越沉闷,因为他们越往明营抛放火罐,明军越以为西侧是主攻方向,必然会把精力关注到西侧,也会调集大军防范这里,其它方向的兵力就会空虚,担任主攻任务的济尔哈朗的胜算就越大。
这么好的立功机会为什么会给济尔哈朗而不给他,他想不通,如果是济尔哈朗佯攻,大汗主攻,他没有什么异议,但是没有让勇猛著称整个女真的他担任主攻,实在是心有不甘,对此颇有不满。济尔哈朗是叛臣舒尔哈齐的儿子,难道大汗就这么相信他而不相信自己的亲儿子?
莽古尔泰瞟着两眼放光、满面如春的努尔哈赤,他想提及此事,可欲言又止,慑于大汗的威严他始终不敢贸然询问。
努尔哈赤在“哈哈”笑了几声后,催促将士们赶快把剩下的火罐都抛出去,因为他明白,明军被打的措手不及暂时慌乱,用不了多久就会组织大军冲出营寨杀过来,就凭他这千把号人可不是对手,要赶快抛射完火罐撤离。
袁崇焕遇到从西寨向内营慌乱逃命的明军,大声斥责他们不要慌乱。
正在这时,他遇到被烧的一脸土灰的阿巴亥,要不是他大声训斥逃兵,阿巴亥还真认不出他来。他的铠甲被烧的破洞百出,还好扑灭的及时没有伤到肌肤。脸面被熏的污黑,像极了流浪逃荒的乞丐。
“怎样?西寨情况如何?”袁崇焕在马上目瞪惊慌失措的阿巴亥问道。
阿巴亥几乎带着哭腔回道:“敌军在暗,我军在明,打的我们是猝不及防啊!到处都是火”
袁崇焕迫不及待的打断他的话:“发现敌军在哪了吗?”
“在西寨门外二三百步远”
不等他说完,袁崇焕暴怒的喝道:“为什么不开炮还击?”
“大帅,我们还没反应过来,敌军的火罐就从天而降,落地就是一片火海,兄弟们根本没有机会点炮就被大火烧的乱窜了啊!”
阿巴亥悸恫的掩面而泣。
“不要乱!”袁崇焕虎着脸喝道:“马上重整部队,给我回去,守住西寨!”
"皇帝就在营中,我们不能有任何闪失!”袁崇焕语气沉重的又补充了一句。
阿巴亥重振精神,冲着自己慌乱的士兵大吼,“跟我回去!宁可战死,也绝不丢人,谁要是丢老子的人,老子就活劈了他!”
阿巴亥是蒙古人,身上有着蒙古人的豪放和胆气,平日里练兵时嗓门就大,对士兵们吼的都有点害怕,所以,他这一嗓子还真奏效,士兵们停下了向内营逃命的脚步,立愣起来。
他拔出腰间的一把剑,交给袁崇焕的一名小将,说:“劳烦将军带些人在这里守着,再有人胆敢跨过这里一步,立即斩杀,包括我!”
小将不敢接剑,抬眼看了一下袁崇焕,向他请示。
袁崇焕肃色的微微点头,默许了阿巴亥的做法。
得到大帅默许,小将接过阿巴亥手中的剑,在自己的脚前画了一道线,正色的对他说:“将军放心,定不让一人跨过这条线,如放一人,将军可斩下我的人头。”
士兵们被这一幕震惊了。
这是背水一战啊!
阿巴亥脸上的肌肉抖动着,眼睛冒着如火一般的颜色,大呼:“跟我走!前进者赏,后退者死!”
士兵们重燃斗志,重聚在一起,很快,几百人,几千人的部队聚集起来。
袁崇焕感叹,不愧是皇帝的心腹爱将,他一直以为阿巴亥是一个粗旷蛮力的蒙古汉子,看来还是有头脑的。
阿巴亥心中有一个结,那就是在大同之战中曾经全军覆没,这事一直耿耿于怀,现在又是他被金兵打的措手不及,几乎丢失西寨,作为将军,不管有千百个理由,战败是最大的耻辱。所以,他不能再败了。
金兵限于抛石机的射程,不能再纵深抛火罐了。
努尔哈赤的目的已经达到,在火区内已经看不到明军的影子了,只有一片火光,西寨的围栏也烧成了灰,这个时候,他储备的火罐也已殆尽,同时也隐约的看到明军重新集结,准备反扑。
他的目的已经达到,下令:丢下抛石机,全军后撤,隐遁在夜色之中。
袁崇焕将阿巴亥的部队短时间内重新完成集结,这个时候,祖大寿率领的援军也赶了过来,两军集结,人数过万,一个是训练有素的新军,一个是百战精锐的关宁铁骑,战力强悍,于是,袁崇焕命阿巴亥率本部为前军绕过火区出营,向敌军摸索开火,祖大寿为后军,绕过火区侧翼攻击敌军。
两军齐头并进,火枪兵变换着向前开火,然而,却不见任何动静。祖大寿见火枪兵几番射击后没有动静,就率骑兵冲了过去,只发现几十台抛石机在那摆着,却不见一个金兵的影子。
不好,又上当了!
祖大寿明白了一切
“快撤回营寨,保护圣上,严守南寨!”
祖大寿向身后的士兵们狂啸。
隐藏在夜色中的济尔哈朗,张目见明军西营火光冲天,知大汗已得手,于是命令全军准备袭营。
深夜下,南寨灯火通明,一排排伸出栅栏间隔的火枪被金兵看的清清楚楚,火枪兵后是弓箭手,再后是火炮,最后是马步军。
与他们相隔不过二三百步远的金兵,由于禁声无明火,明军根本发现不了他们,夜色成了他们的天然隐身衣。
金兵刀剑出鞘,弓箭上弦,隐蔽在夜色之中,与前方的明营相望,而南寨的守将蒋达华,正凝望西寨的大火忧心如焚,完全没有觉察到在他面前的危险,因为,他也认为金人的主攻方向是西侧。
终于,一个探马从夜色中传来了努尔哈赤的命令:偷袭明营,活捉明朝皇帝!
济尔哈朗终于等到这一刻了,他全神贯注,威严雄壮的发出了将令:“勇士们,为了大金国,冲啊!谁捉到了明朝皇帝,就奉谁为大贝勒!”
“杀!杀!杀!”
数万金兵发出雄壮的杀声,在平静的夜晚像是山崩地震一般,狂啸的扫过大地和夜空,紧接着,像是奔腾的洪水滔滔不绝的涌灌而来。
守在南寨的明军被突然起来的气势震撼了,正关注西寨方向的蒋达华这才意识到他这里才是金人主攻的方向。
“快开火!开火!”
蒋达华望见了前方遍地都是金兵晃动的影子,如幽灵一样出现在寨前,紧张的他忙不迭失的下令火枪兵开火。
“砰砰砰”
训练有素的火枪兵对着黑压压而来的金兵开火了,后面的炮兵也开炮了。
炮弹的火光在金兵中炸开,子弹穿透金兵的胸膛,然而并没有吓退如狼似虎的金兵,前排倒下,后继而上,战马无畏,将士不惧,勇往直冲明寨。
由于济尔哈朗的率领的主力太过突然,没等明军放几轮抢、开两轮炮就冲到了营寨前,弓箭兵开始向营寨内射出大量的飞箭,发挥他们的骑射的优势。
没有任何保护措施的火枪兵顿时遭受惨重的损失,惨叫着向后撤,蒋达华慌忙变换阵势,枪炮兵后撤,马步军向前。
金兵趁着明军变换阵势形成的“真空区”,用冲锋车撞坏营门,杀进营内。
南寨刀光剑影,杀声震天,传遍了整座明军大营。
在帐外还在关注西寨的朱由校,听到了南寨的动静,忽然明白了。他将目光转向南寨,满脸阴沉,一种从未有过的气愤由内而出。
“陛下,金兵”
一名小将从南边奔来,神色异常紧张,跪地要向朱由校禀报,还没说出来,就被朱由校喝声打断,“不要说了,马上调集所有兵马,支援南寨!”
“是!”
小将立即传令去了。
金人的真正主攻方向是在大营的南侧,这是朱由校万万没有想到的,侵扰北、东两侧,佯攻西侧,主攻南侧,真是高明的狠,不愧是努尔哈赤!
朱由校对努尔哈赤是又恨又赞,想凭借着当世最先进的火器剿灭只会弄刀射箭的金兵还真不容易。
战争,还需要智慧。
朱由校拔出了佩剑,剑指南寨,对身后的众将道:“诸位随朕前往南寨迎敌。”
“陛下,您不可去呀!”李如柏劝阻道:“您是万金之躯,不可亲临前线,臣愿前去代陛下助战。”
朱由校摇头拒绝道:“金人奸诈,先是声东击西,后是避实就虚,此计高明的狠,现金人主攻南寨已毋庸置疑,我大军必须齐聚南寨全力阻击,否则一旦失败,我十万大军将不堪设想,朕不能做英宗,需亲临前线,与将士共存亡。”
“陛下,这很危险。”李如柏关心的说。
朱由校无奈的说道:“朕输不起,事已至此,朕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今日若败,朕数年心血白费,大明中兴也无望了,生死对朕还有何意义?朕若没有猜错,努尔哈赤也在南寨军中。这是我们之间的决战,谁都输不起呀!”
说着,他凝重的看了李如柏一眼,对他道:“卿与朕同去。”
李如柏没有再劝,跟随皇帝向南寨而去。
命令很快传到了鲁文和袁崇焕,他们已经得知到金人的真正主攻方向了,于是,只留下少数兵马驻守各寨,亲率大军增援南寨。
第四百三十二章南寨大战()
数千人的明军要在短时间内变换军阵是不可能,金兵就在这个空挡攻破南寨,汹涌的杀进来,枪炮部队擅长远战,近战是劣势,所以见金兵冲过来,火枪兵的心就有些慌了,装药的火枪兵有的开始手抖起来,火药都没有装入枪管就撒在了地上,也顾不上装药了,放弃阵地向后跑去。在火枪兵之后的炮兵也丢下火炮跟着后跑。
这是拼速度的,向后跑的慢的枪炮兵被金兵无情的砍杀,跑的快的遁入马步军之后,再深入大营内算是安全了。
枪炮兵在明军中是很金贵的,所以没人会抱怨他们在没命令的情况下自行溃退的。蒋达华在中军之中,见金兵杀入寨中砍杀了许多枪炮兵,急的眼睛血丝如瀑,双鬓青筋凸起,身上的汗水一下子涌出来浸湿了内衣。
济尔哈朗在原地看到金兵攻入南寨杀退了枪炮兵,得意的笑了,胜利似乎就在眼前,命运又再一次的倾向了大金。
原本所有人都认为南寨最平安无事,所以这里也没有布置过多的部队,只有三千多人的警戒部队,近千人的枪炮兵和弓弩兵被金人破了营寨后就乱了,都纷纷躲避金人锋芒向后跑,希望得到中后军的马步军保护。
然而,不到三千人的马步军怎是数万金人的对手,蒋达华顾看了马步军,他们的脸上个个泛白,很明显都有点胆怯了。
他不能后退一步。退后意味着死亡。因为整个大营就在身后,皇帝也在身后。
他的部队都是新军,是第一次随驾出征关外,一直打到这里可以说马步军几乎担当的是收拾残兵的任务,就像追逐猎物一样尽情的收获,任何攻难拔艰的任务都让枪炮兵代劳了,他们几乎沦为清扫战场的“清道夫”,由于面对的都是溃败的金兵,打起来自然十分容易,所以不论士气还是激情,都是人人争先。
目前不同了,他们面对的是数万如狼的金兵,是面对面的正面厮杀,金兵的单兵战斗力实际上是很强悍的,真的硬抗就凭他们这点人,谁都犯怵。
蒋达华是急的眼睛都红了,一直以为南寨最安全,能被皇帝安排到这里来是最幸运的,以致兵力部署的也最少,谁曾想竟是金人的主攻地点,他成了最倒霉的。眼见着金兵汹涌的杀来,距离他的马步军不足百步了,要是再不出击,仅凭着金兵强大的冲击力就会把他的马步军摧散,然后南寨洞开,整个明军大营就危险了。
他来不及想的太多了,必须发起冲锋对冲金兵的冲击,为大营争取调动军队增援南寨的时间。
他想,皇帝已经意识到南寨是金人的主攻地点了,援兵也会很快到来,只要能阻力金兵一阵子,局势就能扭转。
蒋达华执起七尺长枪,纵马一跃,大声疾呼:“弟兄们,跟我杀啊!圣上在营中,誓死保护圣上安全!有胆敢退后一步者,杀无赦!”
说完,他跨下的战马长嘶一声,跟随着他的枪尖所指的前方冲向前去。身后的数千骑兵,也一往无前的冲杀过去。
蒋达华身材魁梧,出身锦衣卫,体格健硕,练得一身的好功夫,尤其擅耍长枪,在军中,他若说他的枪法第二,就没人敢称第一,因此被当时的锦衣卫指挥使骆思恭选中,成为侍奉朱由校的八大锦衣卫之一。
他第一个冲进肆掠的金兵之中,挥着七尺长枪变幻莫测,犹如过无人之境,所触金兵皆是要害部位,非死即伤,惊骇的金兵不敢靠近他。
紧跟其后的不到三千人的马步军与数万金兵如同铁甲洪流,激烈的碰撞到了一起,紧接着,就是战刀碰撞出来的火花,与厮杀声交织在一起。
夜黑云高,血流飞溅,声势高亢,传遍山野,漫过明军大营。现在已经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知道南寨正在激战。
明军在蒋达华不顾生死的奋勇下士气大振,拉开拼命的架势与金人拼杀。
主将济尔哈朗信心满满的攻破南寨,原以为南寨的明军会在猝不及防的情况下溃散,然后轻易的攻入明军大营,实现他们全歼明军、活捉明朝皇帝的宏图。
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残酷,他万万没想到南寨的明军会奋不顾身的与他们拼搏,尤其是那领头的明将,堪称万人敌,勇猛异常。
不到三千人的马步军虽然陷入金兵的重围,但在蒋达华的勇猛奋杀下,个个激扬斗志,以一当十,平日里艰苦的训练搏杀技能在这里充分展现,他们人数虽少,但并非单打独斗,而是三五一伙,七八一群,组成一个战斗小组,背靠背,各自兼顾一方,互为照应,不让被围住的金兵从背后砍杀,如有一人倒下,就立即变换姿势,补充缺位,仍是背靠背,顾及对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