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郭老楞了一下,旋即点了点头:“不错。”
“那韩老的意思,这并主要还是脾胃的问题,属于中焦实热证,是不是?”
韩老也点了点头。
秀气的柳眉儿弯成了小月牙儿,清亮的声音如潺潺流水,可听到的众人耳里,却不啻于一声惊雷:“我觉得,这是典型的湿热病。因为有了热,所以脉数,身热口渴,甚至热扰于心,出现心烦谵语的症状:因为有湿,所以苔腻,有滑脉之象,而且不欲饮食,泛恶,胸痞,即使出了汗,热也退不去。”
湿热病?
众人面面相觑,这个病,倒是从来不曾听说过。只是,她的解释却是十分妥当的,和症状也是极为吻合。
难道真的是她说哦这个湿热病?
这个念头刚冒出来,大家都不约尔同地打了个激灵,如果当真如此,那自己这些行了一辈子医的人,又该怎么说?
“湿热之病,为何开始会出现风寒表证的症状呢?”
“姑娘,你所说哦是热病,病位是在中焦脾胃还是上焦心肺?”
“这位姑娘,那依你之见,该如何用药?”
阿莲被他们突然爆发出来的问题惊了一跳,先前那成竹在胸的样子也尽数收回了肚子里,身子忍不住往后退了两步,抵住床沿,有些惴惴地看着大家,抿着嘴,却不知道该怎么说。
张大夫的老脸抖动了两下,撇嘴道:“一个黄毛丫头,能懂什么医术?还真逗当起了真来了呢。”
只是,他的声音被大家的盖住了,气得他只得甩了甩袖子,来表示自己内心的不满。动了动脚步,但最终还是没有移到屋外去,我看你还有什么话还说。
在心里狠狠地跟自己说了一句,便留下来看热闹。只是,或许连他自己都没有发现,在他这么想这么做的时候,潜意识里,已经将阿莲放在了和自己平等的位置。
“你们都不知道温病?”阿莲眨了眨眼,很纳闷地看着大家。只是,当她的话出了口,才意识到自己又说错了,连忙捂住嘴,可是,说出的话已经收不回了。
“温病?何为温病?”众人齐刷刷地开口问道。
红着脸,阿莲在心里狠狠给了自己一巴掌,温病学鼎盛于明清,而自己现在所在的这个异时空,医术的水平大概也超不过唐宋,对于温病的系统研究几乎还处在萌芽阶段,又怎么肯能明确地提出这些概念呢?
不过,这是不是说明,很多后世的经典方剂,自己都可以拿来用了?想到这,阿莲的眼睛亮了起来,自己前世对药理的研究最为用心,连带着也背了不少方子,用得好,这倒是笔大的财富呢。
各位同仁医者自然不知道阿莲其实已经走了神,见她沉吟,大家还以为是人家有什么难言之隐,毕竟,自己一开始的态度也不太好,而且,萍水相逢的,人家怎么可能把自己最得意的东西拿出来?
大夫们都沉默了下来,心思百转,暗自琢磨着温病的事,阿虎他娘见大家都被阿莲说服了,小心地拉了拉她的衣袖,低声说,“阿莲,那阿虎就是得了这个温病?”
回过神来,阿莲朝她笑了笑:“我也不大确定,不过,阿虎的病,跟我以前学……呃,以前看到过的温热病,真的很像。”
“那你赶紧开方子啊,我好去拿药,不然晚了药铺就都关门了。”
阿莲皱了皱眉,心里忐忑地有些吃不准,歪头想了好一会儿,才低着头走到韩老的跟前:“韩老,您能不能帮我看看,这样用药成不成?”
韩老闻言,满脸欣喜地看着她,见她抿着唇一脸诚恳殷切,连忙点头应允道:“你肯把方子给我看,那当然是求之不得的。”
一旁的郭老有点眼馋,想了想,试探地问道:“姑娘,你那方子,能不能给我也瞧瞧?”
还没等阿莲开口,韩老就拒绝了起来:“老郭,你别捣乱,有我给姑娘拾漏,你还不放心吗?”
“什么捣乱?云洛就你一个会看病的不成?”郭老也是不甘相让,争锋相对地道,“你那千药坊,主要还是卖药的,如果耽搁了姑娘救人,那就是你的不对了。”
“那事姑娘看得起我喊某人,碍着你什么了?”韩老抚着稀稀疏疏的胡子,笑骂道。“这么大年纪了,还老想着占便宜?我偏不分你这一份羹。”
“那个,其实这也没什么的。”见两人吵得利索,阿莲绞着手指,有些不太好意思地开口打断了他们的话,“那个,其实我也不太懂的,我去写方子了。”说着,便红着脸跑到桌子边。
许婶子早就备好了纸币,见她过来,连忙把毫笔递给她,站在桌子边,跟着她的笔一横一竖地移动着,看了会儿,又觉得有些不大妥当,连忙退开了些,可心里又舍不得不看那张救命的方子,伸着脖子又张望了两眼。
见阿莲动笔,郭老韩老也不再争执,快步走到她身后,一左一右地盯着那张方子,看着每一位药物和剂量,时而点头,时而摇头,时而沉思,时而互相对看了两眼,不停地变幻着神色。
那复杂的神情,看得其他几位大夫一愣一愣的,心里跟小猫抓似的痒痒的,有心上去一探究竟,可又想到自己没他们二老的名声,又怕都凑上去了扰了阿莲用药拟方的思绪。站在那里进也不是,退也不是的,显得格外焦急。
好不容易,等到阿莲搁下了笔,拿着药方吹干了上面的墨迹,刚要转身递出,郭老大手一探,直接给拿了过去。
韩老见状,连忙凑到他身边,盯着上面的字仔细地品味着,“妙啊,妙啊……”
郭老也是极为认同,连连点头赞道:“用药老练,配伍得体,真真好方!”
听到两位泰斗的评价,众人再也耐不住心里的好奇,纷纷围了上来,有些动作慢的,被挤在外围看不到,便急得低声骂人,还是韩老体贴,从抓得死紧的郭老手里把药房抽了出来,递给了身边的人。
“生石膏三钱,肥知母一钱五分,枳实炭一钱,通草八分,制苍术八分,茯苓皮三钱,炒竹茹一钱五分,飞滑石三钱,仙半草一钱五分,活芦根一尺,鲜荷梗一尺。”
药物整齐地排列在一起,原本两字的药名,特意加成了三字,让整个方子显得格外齐整而清爽。及时不说期间的配伍,单看这一手,就知道那人在药理的造诣。毕竟,那些别名,并非初识药材的人能够明白的。
再细辨此方,用药精炼,配伍严谨,既对症下药,又自成体系,有既病防变得预见性,这样的方子,几可以和那些流传多年的明方相媲美了。
这些话,他们并没有说出口,但是那惊艳的目光和满脸佩服的神情,早已言明了一切。
“此方极好!”
听到大家的答案,阿虎他娘连忙从那些意犹未尽的大夫手里把药方抢了过来,小心翼翼地揣进怀里,小跑着出了屋子。
“姑娘,这方子可有名字?”
“这是苍术白虎汤,是……呃,是我想的。”本想说是从古书里看来的,又怕大家抢着要借书,阿莲只得,冒领了这个方子的所有权,说着,还心虚地抬头看了看大家,生怕别人看出自己在撒谎。
第六十二章 处处橄榄枝
不过,她的担心倒是多余的。
几位都是人老成精的人物,自然不会计较这一点,至于心里是认定了她手里有本古书还是生而知之者,那就不清楚了。毕竟,先前的诊断分析摆在那里,如果心里没有点货,是决计说不出这样的理的。
这一点,其实是有些取巧的,阿莲的基本功确实扎实,但是临床实践的经验确是少得可怜,从治疗昏厥病人的急救,到今天的温病,都是当年教科书理得重中之重,病症和书中的理论又基本吻合,这才有了眼下的轰动。
老大夫们浑浊的眼这会儿都是亮堂堂的,上上下下地大量阿莲,那眼神,就像在欣赏研究奇珍异宝似的,看得阿莲心里直发毛。
忍不住悄悄地挪了挪步子,站到了阿娘的身后,轻轻拉了拉她的衣角,可怜巴巴地眨着眼,小嘴儿轻轻抿着,希望她能帮自己顶一轮。
满心的震惊还未褪去,蓦地看得她这般小女儿模样,莲母忍不住笑了起来,伸手摸了摸她的脑袋,满眼宠爱,可事到了临头,却在阿莲满心期望中转了弯:“你都是十三了呢。”
阿莲翘了翘嘴唇,在心里不甘的诽谤道:才十三而已,以前都还只是上初一呢。不过这样的话她也不好说出来,日过一开口,指不定娘亲就拨着手指告诉自己,某某家的闺女十三都嫁人了,说不定,还能有谁生了娃的。
想了想,又悄悄地移到了虎叔地方,躲在他的背后,将整个身子严严实实地遮住,这才安心了点,有悄悄从后面探出半个脑袋,张望了一下,却正好对上郭老幽幽发光的老眼,浑身打了个激灵,连忙又缩了回去。
郭老弯下了腰,脑袋稍稍倾斜,恰好能看到躲在虎叔后面窸窸窣窣的阿莲,一副大灰狼拐卖小红帽的样子,“阿莲姑娘,那个温病,你还有什么见教啊?跟老夫说说怎么样?都是同仁嘛,我在别的地方也有点心得,要不我们交换着交流交流?”
听着他哄小孩给糖吃一样的语气,阿莲有些不乐意了,别了瘪嘴,嘟囔道:“我又不是小孩子。”
郭老被她那话这么一噎,愣在了那里,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好。
见老对头被小姑娘那话挤兑住了,韩老心里也着实好笑,谁叫你事事都要抢我前头的!稍微琢磨了一下,韩老很客气地拱了拱手,道:“阿莲姑娘,如果你对药材很有兴趣的话,可以来千药坊坐坐,想来在云洛,东西能比我们更齐全的地方也不多见。如果你有兴趣的话,随时可以进药房,韩某人倒也可以跟你商讨商讨医药的事情,你觉得怎么样?”
这个提议,让阿莲不免有些心动,眼珠子飞快地转了起来,千药坊是这儿数一数二的大药房,如果能去参观一下,买些零头的小料,自己拿回来种到湄心印里去,说不定,还能培育出成熟的,卖个好价钱呢。特别是太子参、玉斛之类的,拿来给娘亲调补身子最是合适不过……
看到阿莲有些意动的神情,郭老极了起来,连忙道:“阿莲,我们济民堂珍藏了不少稀罕的药材,你还是来我这里吧,你放心,我这么大年纪,也不会叫你吃亏了不是?光看看有啥意思,到我这里来,以后你拿药,我都给你优惠,怎么样?”
“郭老,韩老,您两位可不能替店里都拿了主意吧?”另一个老大夫横插一脚,凑了过来,很殷勤地朝阿莲笑花了脸,“阿莲姑娘,我是王氏药堂的东家,你跟我说道说道那个温病,我就把店里的百年老山参送给你怎么样?”
说着,又看了看莲母,客气地抱了抱拳,压低了声音,继续鼓动道,“老山参可是不虚的珍品啊,给你娘用,想来很有效的呢。”
那位王氏药堂的刚说,就有人嗤笑着抬杠了,“你那老山参,搁那儿都多少日子了?也不怕失了药效,变成萝卜渣子?”
说着,这位五十来岁的大夫抚着胡子满脸笑容地冲阿莲开除了新的价码,“阿莲姑娘,我们过几天恰好要进山去采药,有没有兴趣一起去呀?只要是你看中的,都可以送给你。”
说到这里,也朝莲母笑着点头打了个招呼,“如果你娘有什么需要,你来找我,不方便的话,我可以到你家给你娘诊脉。”
刚说出这一条,便发现大家看自己的眼神有些古怪,心里咯噔一下,暗骂自己糊涂,人家闺女也是个大夫,自己治不好的,她都恩那个治,还用得着自己瞎掺和么?
只是,话已经出了口,就跟泼水似的收不回来了,老大夫拧着眉毛,想了想,又补救地加了句,“看病嘛,大家一起商讨着,说不定效果会好些,阿莲姑娘你说是不是?”
阿莲点点头,满脸喜色地从虎叔身后钻了出来,朝这位陌生的大夫深深地鞠了个躬:“谢谢先生。”说着,突然想起自己家的拮据,挠着后脑勺,很不好意思地道,“那个,我家条件不太好,不过,诊费我会想办法给的。”水灵的墨鱼眸子闪了闪,又小声地问了一句,“如果,我拿药材跟您换,成不成?”
“不用,不用。”本以为自己唐突了,没想到竟然说道人家心坎上了,五十好几得人了,居然忍不住心里的畅快,条条的皱纹里堆满了笑意,跟盛开的老菊花似的,连连摆手,一副财大气粗的样子,“这么客气做什么?我们行医的,自然要以救人治病为目标,钱什么的,都是次要的。最重要的,是大家一起商量病情,提高医术不是?”
你说得倒好听,谁不知道,你丁老头最是抠门?
相熟的几个都撇撇嘴表示鄙视,但心里却是懊恼得要死,看这个阿莲姑娘,明明是个孝顺的,这么好的点子,自己怎么就没想到呢?来回跑了几遍,就能把温病弄个清楚,以后遇到类似的,治起来也有谱了,唉有个不服输地当下也提了出来:“阿莲姑娘,我对内科杂症有些研究,要不,我先给你娘诊诊脉看看?”说着,也没等她答应,就走到了莲母跟前,一副自来熟的样子,“妹子,把手给我,我给你试试脉,你再跟我说说,哪不舒服来着。”
遇到这么个热情的,饶是从容淡雅的莲母也不免有些愣神,回过神来,有些好笑地看了眼部远处被一群老大夫围观的阿莲,小脸红扑扑的,带着几分青稚和不之所措,眼带激赞地笑了笑,略微沉吟了一下,轻声道:“谢谢您的好意,这会儿我觉得身子还行,如果不舒服了,一定去找您。”
前半句话刚出口,便看到对方脸色一僵,有些急切地要开口说些什么,莲母赶紧把下文说了,对方的脸色才变得好起来。
这样的反应,让莲母好笑之余,多了几分感慨,当然,阿莲找遍了药王街的大小大夫,最后还只有许大夫肯帮忙,这会儿,确实名老大夫纷纷主动请缨,这样的变化,让她的心里更是暖洋洋的,自己的姑娘真是有出息啊。
那天,阿莲也不知道自己是怎么离开阿虎家的,只记得出了门,被风一吹,身上凉飕飕的。伸手抹了抹额头,心里戚戚地回头看了眼热闹的院子,垮着柳眉儿,苦笑道:“他们也太热情了吧?怎么一点名医的谱儿都没有了。”
听到她的抱怨,莲母拍了拍她的肩,取笑道,“那是因为,我们家阿莲是小神医,他们不懂得,你懂啊。”
“阿娘,你笑话我。”阿莲瘪了瘪嘴,轻声地撒起娇来,“是运气好碰的对,又不是真的抖动。”
“好,好,好,我们阿莲说得都对,是他们年纪大了犯糊涂了,成不成?”莲母小呵呵地应着话,拉着阿莲往回家的路走去。
蜿蜒的小径上,少女挽着夫人的手,回头看看地上拖曳出长长的投影,阿莲弯了弯眉,轻笑莞尔,清亮的声音和着徐徐的夜风,显得格外空灵和婉转:“阿娘,我们也开个医堂怎么样?”
莲母的脚步微微一滞,笑着问道:“你还记得上回出诊的事么?”
阿莲的脸色变得很是尴尬,垂着脑袋,闷闷地哼了两声,犹不甘心地反驳道:“那天我运气不好。”
“真的是运气?”莲母乐了,好笑地看着她,“要不要,明儿再去试试?或者,我们找个算命先生算一卦,拣个黄道吉日再出门?”
阿莲跺了跺脚,嗔道:“阿娘,你今天怎么净笑话人家!”
莲母一滞,眉角轻柔地舒展开来,眼中满是宽慰和欣喜,“那是因为,阿娘今儿才知道,阿莲真的长大了。”
听到阿娘的夸奖,阿莲的柳眉儿弯成了小月牙,脆生生的声音里满是开心,嘴上却还是犟着抱怨道:“怎么才发现呀,我老早就长大了。”说着,转过头,一脸认真地看着她,“阿娘,你别担心,我能养活你的。我们会过得越来越好的。”
莲母的心中一颤,险些落下泪来,深深地吸了口气,喃喃道:“阿娘一直都相信的。”只是,真的苦了你了,孩子。
阿莲松开了挽着她的手,展开双臂,豪气地朝着天空喊道:“米饭会有的,大鱼大肉也会有的,一切都会好的。我们会过的很好的——”
即使没有爹,我们母女也能生活得很好。
第六十三章 云岚山
顺着曲曲折折的泥路一路蜿蜒,一座矮矮的木栅栏围成的小院俨然入目。阿莲的脸上露出欢欣的笑容,快步跑上前去,准备去开门,“阿娘,晚上我们吃肉饼子炖蛋好不好?恩,要不,再煮丝瓜蛋汤吧,记得阿娘最爱喝这个的,苏三好像喜欢吃白灼菜心,待会儿去田里掐点菜来……”
听着她叽叽喳喳的话语,莲母的脸上也跟着带上了笑,笼着月色,显得格外安详慈爱,看着她蹦蹦跳跳地跑上前去,刚要开口提醒她小心地上的石子,便听到她“啊”了一声,不由紧跟了上去。
只见阿莲猛地用力推开了门,眸子在院子里一扫,脸色唰地就沉了下来,蹬蹬蹬地往里快步走了进去,指着院子里正举起斧头要往下劈的苏三,怒斥道:“你干什么?”
冷不丁地被她这么一打岔,苏三险些要松了手把斧头砸脚板上,幸亏他见机快,抓紧了斧头,只是身子晃了一晃,放下斧头,两手在身上搓了搓,突然意识到了什么,赶紧往前移了两步,顺便把跟前竖着的圆木柱子踢到一边,讨好地笑着道:“那个,阿莲,你来了啊。”
说着,看到院门口站着笑看自己两人的莲母,脸色一喜,跟看到救世主似的,连忙往门口小跑了过去。“伯母,您也回来了啊,我扶您进屋吧。”
“苏三,你别给我打岔!”看到他这么油滑地要开溜,阿莲气得柳眉倒竖,双手叉腰,怒哄哄地道。“谁叫你劈柴来着?我跟你说得花呢都当耳边风是不是?你还跑,赶紧给我站回来!”
“那个,你别生气啊,我站回来,站回来还不成么。”见她动怒,苏三讪讪地笑着,慢腾腾地往回挪步子,刚走了两步,便看到她气结地瞪了自己一眼,;连忙撒开了腿,跟阵风似的跑回先前的位置,还很小心地把你木柱子又捡了回来。
莲母见状,忍不住笑出声来,也不顾苏三求助的眼神,摇了摇头,笑道:“你们接着说,不用顾虑我,我先去屋里看看。”说着,转头进了屋子。
苏三的脸顿时又垮了大半,那般惨兮兮的样子,好像要下地狱了似的。
阿莲气得哼了哼,快步走到他跟前,看了眼那块又立了起来的木柱子,用力地一脚把它踢得老远,脚上的力度让她忍不住皱了下眉,潜意识地弯腰去揉脚板。
没想到,苏三的动作比她还快,她刚弯了腰,苏三已经蹲了下来:“你也太不小心了,怎么又乱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