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铁骨-第47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话突然一顿,朱大咸总算是明白了陛下指的是什么。

    “陛下,您的意思是,对百姓自纺自织自销的土货征税?陛下,自古以来,就没有征收百姓自产自销土货的税收的道理,至少不出本地的话,是绝不能征税的……”

    只以为陛下是想要征这笔税的,朱大咸连忙劝阻道。

    “而且,现在朝廷也不差那点银子……”

    “那点银子可不少!”

    朱明忠看了一眼朱大咸,然后说道。

    “目前市场上的棉布70%都是百姓于本地自产自销,只有30%是场布或长途贩运的布匹,就是这30%,每年征税就不下数十万两,如果这些土布被场布取代的话,平臣,你说会是多少银子?男耕女织……”

    感叹着这个千年的传统,朱明忠又反问道。

    “这种局面,总是要打破的,不对百姓自产自销征税,这也要分种类,这种自纺自销,于朝廷于工业发展来说,并不是什么好事,自产可以自产农副产品嘛。至于像棉布之类的土货,以朕看来,最好要像纺纱一样,用工业品取代它……”

    对于来自21世纪的朱明忠来说,他深知这种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对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几乎不亚于其发展道路上的绊脚石。

    “如果,我们不能用工业品取代它们,不能建立一批工业化的工厂或者工场,在这些工厂或工场之中,生产棉纱、棉布,那么,最终,我们将不得不面对另一场……暴乱!”

    原本想用“革命”来形容的朱明忠,话到嘴边还是改成了这个时代的人们,更习惯的称谓。

    “暴动?”

    朱大咸的有些不解的看着陛下。

    “请陛下明示。”

    “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农业势必无法吸纳足够的人口,或许可以通过租放官田,像汉代时的“假民公田”一样,那些无地的流民可以被安置在国有土地上,使国家增加了收入,流民也暂时得到生产、生活的条件。但是,这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因为人口在增加,而土地的增加是有限的,即便是数千万人迁往海外,也无法改变人口迅速增加的现实……”

    人口的快速增加了面双刃剑,深知在未来的两百年内,中国人口会以什么样的速度增长的朱明忠,知道“滋生人丁”最后会带来什么——陷入饥饿与贫困中的数亿中国人。

    “当农业无法吸纳足够的人口时,那么就会产生大量的流民,他们就有可能成为流寇,成为暴乱的根源!”

    “陛下,南洋诸夏以及将来陛下子嗣所封诸夏,可以吸纳亿万百姓。”

    朱大咸显然忘记了分封诸夏,分散流民最早是谁提出的,作为这一理论的提出者,朱明忠又怎么可能不知道其中的不足。

    “数量!”

    看着朱大咸,朱明忠苦笑道。

    “或许在未来的两百年内,会有一万万国人,甚至两万万国人迁移海外,但是,也许,那个时候,在大明会生活两万万人,到那时,大明又怎么可能提供足够的土地供他们耕种?到那时,怎么办?”

第181章 未来(第一更,求支持)() 
    怎么办?

    对于1669年的大明百姓来说,他们当然不知道,也无法体谅的朱明忠的内心的忧患。

    一方面,作为皇帝,他深知人口对于大明的意义,知道这个依靠着10%的生存率去开拓殖民地的时代,人口数量决定着华夏未来的边境。只要人口足够多,未来的“美利坚”将是由说着汉语的华夏人组成。

    而在另一方面,高产的土豆带来的食物供应上的充足,将会给人口增长带来什么样的刺激作用?在另一个时空中,可以种植在山坡上的玉米以及墙角的南瓜,加上“一亩种数十石,胜谷二十倍”的红著,就像是兴奋剂一样,为中国的人口增涨注入了一道兴奋剂。

    在短短两百年内,人口就从6 500万增升至4。3亿。在一个前工业社会里,如此强劲的人口增长势头足以令人叹为观止,且是就世界范围而言。据说此速度已与进入工业革命时期的英国年均人口增长率不相上下,同时期的欧洲则不在话下。

    这样的一场人口增殖,来得迅捷、果断又不事招摇,亦因此久不被觉察,过程中虽有零星的前瞻性警示言论出现,却也顶多取得了惊世骇俗或耸人听闻的言语效果而已,并无补于实事。如若不是人口与土地资源的矛盾一点点得以突显并渐趋尖锐,以致最终严重失衡几乎影响到每个人的生计,并且导致了内乱的发生。

    而这正是朱明忠所警惕的,也是他想要千方百计避免的,但同样也是自相茅盾的,一边是国家的未来需要更多的人口,一边是过多的人口会带来一系列的灾难。

    或许,在未来分封海外,可以带走一半的人口,但是两亿人!对于大明而言,仍然是个天文数字。

    “……人口不断地激增,耕地的增长却已力不从心的状况下,“肉食”可以转化为“素食”,“素食”亦可降格为“粗食”,那么也就似乎找不出理由,来阻止“粗食”向“不得食”的过渡。”

    面对朱大咸,朱明忠的语气显得有些沉重,那种勉强维持温饱,会导致国人的身体素质迅速下降,最明显的就是身高,满清奴役的十八九年,就成功的将“普通比欧洲人略高”的明人降到了与欧洲人同一水平。

    为了让大明人的身体素质尽快的恢复,早在八年前,朱明忠就通过荷兰商人从巴达维亚引进了55头荷斯坦奶牛,并且与本地的黄牛杂交,改良本地黄牛的产奶量,尽管现在长期的选育仍然在进行中,但是在全国已经繁育了十数万头奶牛。

    现在,牛奶的饮用已经成为了大明很多人的习惯,而这种习惯,最初是从朱明忠本人、官厅官员然后再到遗族学堂,随着奶牛数量增加、牛奶产量的增加最终扩散到了民间。尽管直到现在,牛奶的消费仍然局限于大中城市中的优裕家庭,可是人们喝牛奶的习惯,正在随着奶牛养殖业的发展,正在迅速养成,而这完全是因为充足的土地让目前百姓普遍富足,使得他们愿意改善生活。

    可是这种改变,势必会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而改变,,为使粮食总产再高出一块,人们亦一再减少素有“谷中贵族”之誉的稻米和小麦的播种面积,腾出土地来种植地瓜。在土地有限的条件下,在生产力亦有限的情况下,倘若还迫切需要获取更多的食粮,也就只有更多种植那些单位产量更高的作物。随着时间慢条斯理地前行,在日渐冷漠的太阳光下,或煮或蒸以致堪食的地瓜,也被中国农民越来越频繁地端上越来越无法保证体面的餐桌,而日益成为他们的主要口粮。

    到那时,所谓的牛奶只会成为记忆或者富人食物,和另一个时空中,百姓终年不知肉味的肉食一样,于大多数百姓来说只是奢侈品。

    “一但“百姓不得食”的时候,平臣,你告诉朕,会发生什么?暴乱、起义、战乱,然后天下的动荡……这就是必然……”

    被陛下的话吓到了朱大咸,甚至不顾体统的打断了陛下的话语,然后长揖道。

    “陛下,可以往海外迁移,分封诸夏,不正是为了分担国内的人口压力吗?南洋封完了,可以往亚美利亚封,还有天竺、还有非洲,世界如此之辽阔,难道百姓就甘愿于乡间挨饿不成?况且,如今有长子继承作为约束,既然土地不可再分,又焉会有百姓不得食,那些次子若想要得食,就必须离开本乡,到海外去,到诸夏去,到那里去获得他们的土地……”

    “如果有人不愿意去呢?如果,他们到了城市里呢?”

    朱明忠笑着反问道。

    “大明自有律法在,有力者不劳而不得食,乞讨者流!他们不去也得去!”

    被陛下的假设给吓到的朱大咸,最后甚至恶狠狠的说道。

    “去不去,可由不得他们!”

    没错!

    那怕就是不愿意去,硬赶也要把他们赶过去,赶到海外,赶到诸夏,这是为他们好!当然也是为了大明,如果当年没有流民,那些流民没有变成流寇,又岂会有后来的亿万百姓惨遭杀戮?

    甚至私下里,在这一瞬间,朱大咸都冒出了一个念头——要想办法加快海外移民的速度!

    只有如此,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朱大咸突然意识到了问题。他抬起头看着陛下,然后说道。

    “陛下,您是在危言耸听!”

    原本朱大咸确实被吓到了,因为他曾经历过战乱,经历过生灵涂炭,也正因如此才会害怕,害怕自己的子孙后代会遭受同样的劫难。

    “哦?”

    唇角微扬,朱明忠反问道。

    “为什么这么说?”

    “陛下,时至今日,南洋诸国迁走丁户不下50万,其子孙后代自然生长于诸夏,而非大明,未来两百年间,迁往诸夏者又岂止千百万,以臣看来,两百年后我大明顶多也就是与万历年间相仿,又何来陛下方才所言“不得食”,况且,今日东北亦移民百万,今日大明土地之辽阔,远超昨日,昨日百姓尚可得食,为何明日不能?”

    面对朱大咸的反问,朱明忠使问道。

    “那么四百年后呢?”

    四百年后,粮食的产量会增加十倍,当然,这些话朱明忠并不会说。

    “呃……这……”

    “四百年后人口继续这么增长呢?”

    当然不可能,房价就是最好的避孕药,同样城市化也是上佳的避孕药。当然,要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

    “这……这……臣不知!”

    朱大咸再次手笏行揖。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所以,朕以为,非得摧毁乡间的自给自足不可,非如此,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看着朱大咸,朱明忠又继续解释着他的想法。

    “就像现在纺纱业重创了乡间的土纺生产一样,而随着土纱生产的锐减,纱厂的数量在增加,纱厂的工人也要增加,如果织布业也从千家万户进入工厂或者工场之中,那么这些工厂势必可以吸纳数以十万计的工人,而这些工人,他们定居在工厂附近,需要居住,需要生活,他们所有的生活物资,都需要购买,这会进一步刺激工商业的发展,无论是米商、菜贩、油贩以及布店,这些产业,都需要人去经营,他们彼此间的互相消费,就足以养活彼此,这些工厂、商铺会吸纳数以百万计的闲散劳动力,城市在扩大,人口在增加,他们就不会去挤占有限的土地资源,如此一来,国家才会长治久安。”

    通过工业化带动城市化去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再以消费零售业吸纳城市剩余劳动力,这是国家发展的必然,也是唯一的途径,只不过,在这个时代,人们无法理解它的重要性。

    凭借着来自后世的经验,朱明忠并不希望等到问题发生之后再去想办法,毕竟,在历史上,从18世纪后,欧洲的城市之所以经常发生暴动,就是因为富余人口太多,而工厂无法吸纳足够的劳动力,这也是欧洲大陆爆发革命的原因之一,当然,相比于他们,英国却可以在工业化的同时通过移民解决问题。

    双管齐下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只是朱大咸并不能去理解,这个在21世纪看似再简单不过的观点,迷惑不解的他,皱眉问道。

    “臣愚钝,不知道陛下,到底有何打算?”

    说白了,不是因为愚钝,而是因为,他根本就不知道,不知道陛下到底有什么打算,或者怎么样去“摧毁”百姓的自给自足。

    “平臣看报纸了吗?”

    见朱大咸这么“谦虚”,朱明忠笑着问道,报纸是现在他了解外界的渠道,不仅仅是不被官员蒙骗的渠道,同样也是了解社会变化的渠道,也正是在报纸上,朱明忠看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

    “臣不知道陛下所指的是那份报纸?”

    朱大咸不解的看着陛下,陛下到底是什么意思?

    难道报纸上有什么大新闻不成?

第182章 恢复(第二更,求支持)() 
    “买不尽松江布,收不尽魏塘纱。”

    这句民间的谚语道尽了松江的繁华,曾几何时,在这松江城内外,织户十数万家、织场千间,一艘艘乌篷船把数以百万计的松江布运往各地,甚至出口到欧洲以及美洲。

    只不过,这一切都随着清军的屠杀嘎然而止,即便是战后幸存者试图恢复生产,但在满清的压制下,也再不见昨日的辉煌。

    “……后来虽有时兴,可满清却要求织工互相作保,“五人连环互保,取结册报。一人犯事,四人同罪,日则做工,夜则关闭在坊,如有拐布盗逃、赌博、行奸斗殴、聚众插歃盟、停工科敛、闲闯花鼓、纠众不法者,坊长报明包头,会同甲长,填簿交坊总,申明拿究。如有徇隐发觉,互结保人,本坊坊长一体同罪。……””

    坐于船头,听着孙叶臣讲述那种名为“工”实为“囚”、为“奴”的用工方式,朱明忠点头赞同道。

    “建奴之所以如此,究其原因,不过只是为了避免百姓聚集,聚二十人者为逆,这织场之中,名为“工”,实际上也不过就是比囚犯稍好,如此,但凡是良家子,又怎么可能愿意进工场,没有了工场,又怎么可能再现昨日的兴盛……”

    想到后世居然有些汉人中的败类在那里否认什么明末的资本主义萌芽,还辩称不过只是自然发展,即便是没有满清入关,也会自然消亡,甚至说什么清初经过顺治时期的休养生息,康熙初年的重新整顿,在经济上已基本恢复至明末的水品,随着“康乾盛世”的到来,商品经济逐渐到达一定的高度。而所谓的“工场”虽然存在,但仍然无法发展成为现代工厂。可是他们显然忽视了一点,清代那些拥有数百张织机的工场内的工匠,从来都不是工人,而是“奴隶”是“囚犯”。

    就像罗马时代的奴匠营永远不可能发展成为工厂一样。所谓的工厂主,其实不过就是奴隶主,他们所关心的并不是机械的改良、生产效率的提高,而是如何对“奴隶”极尽压榨,面对不堪忍受压榨“叫歇”罢工的织工时,他们的反应是与官府一同镇压,将罢工者视为“叛逆”砍头、诛连不说,满清皇帝更是以“上谕”要求对其“严惩”,地方官府也于各地树立《奉各宪永禁机匠叫歇碑》。

    在这种官商一体的压榨与奴役下,工场永远不可能发展成为工厂,所谓的“工人”不过只是一群有一定人身自由的奴隶。

    “这位先生所言极是,孝烈皇帝那会,大家都愿意到工场里干活,因为在工场里不仅能挣着钱,还能学着东西,等手艺学好了,自己就能单干了,东家若是想留你,还会给你加银子,可到了虏狗那会,除非是家里揭不开锅了,但凡是个人都不愿意过去,为啥?还不是因为进到工场里,就像进了牢房似的,一个不小心,挨板子是小,甚至都能丢了脑袋……”

    摇桨的船夫在那里说道着那些工场的时候,朱明忠笑点着头,他的目光随之又转向了往来的船只,因为江南的河道并不宽敞,所以河中大都是乌篷船,甚至就是朱明忠自己,也是在吴淞口换乘的乌篷船,相比于大船,这些小船在江南的河道中更为灵活。

    在那些驶过的敞船上可以看到捆绑成包的棉布,那些棉布将会在吴淞口被装上大船,或是经由江河运往各地,或是经海船远销至海外。

    “……现如今,也是咱大明又中兴了,皇帝领兵打跑了那些狗日的,老百姓才重新过上好日子,这几年的功夫,咱们这松江布也跟着又回来了,虽说现如今咱松江还没有像孝烈皇帝那会有织机千张的工场,可有个四五百张织机的工场,那城外没有十家,也有七八家……”

    船夫的话,让朱明忠的心里颇是一阵得意,不过只是几年的时间,大江南北在战乱中被清洗一空的经济就已经得到了恢复,资本主义萌芽再一次与大明出现,并且得到迅速的发展。

    纺者踩着踏板,轮轴飞速滚动,纱锭欢快地唱起歌,洁白的棉条越来越小,棉纱卷却逐渐变得圆滚滚……这样家家纺纱、户户织布的场面,再一次成为江南一带城镇的盛景。当然,纺纱是不可能了,水力纱机的出现,使廉价的机纱取代了百姓自纺的土纱。

    “船家,一会不要去直接去松江城的码头,在离松江城最近的市集,我们就下船。”

    因为这次来松江,就是想要感受一下这个已经慢慢恢复昨日盛景的“布都”,所以,朱明忠并不想直接进城,城里并没有什么可看的,除了云集于松江的收购布匹的商号之外,工场、织户,都在城外。

    “好嘞!”

    约莫三个多小时后,朱明忠便来到了一处市集上,说是市集,可是繁华却不逊于北方的小城,置身于这座市集上,可以看到街道两侧,尽是布线庄,松江布正是通过这些布线庄销往各地。

    “东家,你瞧这些布线庄,从庄号上,就能看出他们是那里的线庄,您看,那边那几家,肯定是广东那边的,还有……”

    作为松江人的孙叶臣对松江的一切似乎都很熟悉,虽然已经离家数年,但这一切都刻在他的记忆中,毕竟,四年前,在他离开这里的时候,松江的一切都在慢慢的恢复。

    “擎东,这次既然到了松江,你便回家看看吧。”

    陛下的话,让孙叶臣一愣,他连忙摇头说道。

    “在下不能和东家分开。”

    孙叶臣是军人,同样也是侍从官,按传统再过几个月,他就会离开宫廷,前往部队,而宫廷侍卫的身份,将会有助于他未来的发展,不过,作为侍卫的他必须要和其它的同僚一同保护陛下的安全。

    以学业优异的军校生为侍卫,是朱明忠制定的一种制度,其目的是为了通过这些青年军官掌握军队,毕竟,每一批宫廷侍卫,都是学业最优秀的军官,他们之中有贵族有平民,而最终,他们都会成为军队的中高级军官。在他们年少时施加影响,可以确保他们未来的忠诚,几十年后,“皇家化”的军队中高层将会充斥着这些出身宫廷的将校官佐。

    “没事,不碍事的,朗朗乾坤下,谁又能伤得了我,况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