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铁骨-第33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王,你说,若是万年朝廷知道了淮王是先帝子嗣,到时候会是如何?”

    “他绝不是先帝的子嗣!”钱谦益于一旁大声反驳道。

    “是与不是,不重要,重要的是,天下要若是知道淮王是先帝的子嗣,却扣着朝廷,不让其回返京师!到时候,天下会如何看他?朝廷又会如何看他?”笑看着钱谦益,许云程显得有些得意。

    “啊!”惊讶一声,钱谦益立即明白了许云程的意思。

    “到时候,即便是他再不愿,也只能双手奉还朝廷,若不然,也就做实了是先帝的子嗣!做实的他俗把持朝廷,图谋不轨的野心!”

    “可若,若他是的,又该怎么办?”点了下头,钱谦益不解的问道。

    “既然他是,又能如何?大明可是有皇帝在的,今上是永历,至于先帝,中间可是已经隔着弘光、隆武两朝了,即便他是先帝太子,又能如何?况且,他还不是!”

    对于许云程来说,他压根就不觉得“先帝子嗣”有什么大不了的,

    “若是说,朝廷不在了,尚可以此为旗号召天下反清,可是今日,天下即将承平,即便他是皇子,又能如何?难道还要做乱天下不成?大王,若他当真是,这倒也是件好事,到时候,不需要大王多言,朝中诸臣就会视其为贼,就会千方百计的对其加以打压,文士杀人不用刀啊!”

    刻意的强调着文士的作用,许云程又继续说道。

    “其实,不管他是也好,不是也好,于朝廷来说,他朱明忠就是朝廷的心腹之患,若是不能除掉他,恐怕永历就会寝食难安,他在万年多呆一天,都会觉得有如置身死地一步,”

    “所言甚是!”点头表示赞同,已经想通其中环节的钱谦益跟着说道。

    “大王,别说是永历,就是张苍水等人亦是如此,无论他们是什么态度,他们都必会担心朝宫廷的安危,毕竟,谁都不知道他会干什么,更不知道他的下属会干什么?所以,无论如何,他们都会赞同皇上还驾京师,到时候,这朝廷的安危自然就全赖大王了。”

    人的心思总是会变,对于钱谦益而言,如果是十年前得知先帝尚有子嗣的话,他一定会千方百计的助其夺回皇位,可是现在,他却完全没有这样的想法,他甚至暗自想到,那怕他真是,也要千方百计的加以否认。

    “确实!”许云程点点头,然后对李子渊说道。

    “眼下,最要紧的就是把这个消息的散出去,毕竟这件事不能上书朝廷,所以只有一个办法,就是要把此事弄的人尽皆知,纵是三岁黄口小儿亦也要知道此事。”

    “这样,会不会有所反弹?”一听是要人尽皆知,李子渊顿时变得有些担心,他担心的是那人会不是就坡下驴承认了这个身份。

    “反弹?如何反弹,大王,您只管放心,若是臣所料不差的话,即使他真的是先帝的子嗣,不管他是他个皇子,都会选择沉默,都绝不会辩解,承认?他敢吗?”

    冷笑着,许云程朝南边看了眼。

    “他若是承认了,置今上于何处?今上退位?即便是今上于万年退位,世人又会如何以为?必定是为其所逼,若是今上不退位的话,稍有差池,到那时,天下人又会如何视之?所以,现在今上于他手中,就是一个烫手的山药,他若是不想被烫死,恐怕只有一个选择,就是尽早把今上交出来!”

    听着许云程的建议,钱谦益的眉头紧锁着,偶尔他会把目光投向其,这时他才发现,相比于过去,这许云程的眼光更加的毒辣了,他一眼就看出了这件看似的坏事之后,实际上对李子渊却是百利而无一害。

    “大王,此计甚好!”钱谦益在赞同之余,又低声说道。

    “大王届时只需要做山观虎,朝廷自然不会放过他的,毕竟今上是绝不会退位的,更不会把皇位交给他,纵是张苍水百般不愿,也只能为朝廷驱使,至于李定国……”

    钱谦益的眼帘一垂,

    “他又能如何?至于朝廷……”

    沉吟片刻,钱谦益用平静的语气说道。

    “朝廷是需要中流砥柱的,谁是中流砥柱?谁能中流击楫?以臣看来,他日于朝中,可为朝廷中流击楫者,唯大王尔!”

    “无需中流击楫,只需以朝廷为器既可!”许云程的面上依然带着笑,他的笑容很灿烂,这是一件好事,可以说,轻轻松松的就把所有的问题都解决了。

    “朝廷怎么可能会坐视他威胁到今上!”

第87章 刀与首(第一更,求支持)() 
沈阳的气氛有点怪异!

    尽管此时的沈阳城中并没有多少百姓,说起来也不过只有几千随军商人,除此之外,这城内外,到处都是军人。可即便是如此,大家仍然能够感受到这种气氛的不同寻常。

    大王貌似先帝!

    一个看似简单的话语,就这么在的沈阳城中流传着。几乎所有人都知道,这句话是从什么地方传出来的。

    是有人在拍大王马屁?

    当然不是,因为说这话的是朝鲜使臣,他们根本就没有必要这样,而是那人当时激动的模样,也不像是做假。

    尽管当时他的言语和动作就被人以斥责加以阻拦,可消息还是传了出去,接下来所发生的一切就不再受控制,不但很快整个沈阳、辽东都传遍了,这件事同样也传到了关内。

    大王是孝烈皇帝子嗣!传到关内的消息变了味道,随后这变了味的消息又传回了沈阳,从“貌似先帝”到“是孝烈皇帝子嗣”,这是截然不同的两个意思,一时间,沈阳城内的气氛也变得更加古怪了。

    大王是毅宗孝烈皇帝子嗣!尽管军官们不准兵士胡言乱语,但是普通士兵仍然会在私下里讨论这个话题,而他们在谈论这个话题的时候,那神情语气总会有些异样。

    “大王会不会出兵关内?”

    朝着城内的方向看去时,王玉树自言自语着。

    “这大明的江山可是大王的,他永历,得位不正啊!”

    许是听着他的话了,老六在那里说道着。

    “大王是毅宗孝烈皇帝子嗣!这是什么?这就是正统,大王才是咱大明的正统!他永历算什么?况且这天下,还是咱们大王打下来的!”

    这一句天下是大王打下来的,甚至比什么“正统”更重要,重要的是大王手里有兵,而永历手中无兵,这比什么都重要。

    “别忘了,还有楚王、闽王、晋王他们哪……”

    因为读过几年的书,王玉树自然比他们多知道一些事情,不过他的话这边刚落,那边就有人接腔说道。

    “那就打过去呗,正好立些军功,没准到时候,非但这城外开的田能有咱们一份,没准,到时候,还能赏几个奴婢也不一定。”

    弟兄口中的田,指的是城外开垦的百万亩官田,那些官田按长官们说法,将来可都是要赏给他们的,当然,前提是要立下军功,虽说这里远在辽东,可是在关内的土地皆是官田的情况下,这些来自江北,家中地亩本就有限的兵士来说,他们自然不介意把家安在这里,当然前提是能够像江北的那些伤残军人一样,得到一份属于他们的份地,而不是租种官田。

    “奴婢,做你姥姥的春秋大梦吧,这奴婢,你以为入了关,那些人是鞑子,男的杀掉,女人抄没为奴,那些人可都是汉人,到时候,只要他们降了就成。”

    一声“汉人”道出了他们的身份,入关之后,他们所面对的敌人,将不再是鞑子,而是自家的同胞,自然不可能再有什么奴婢之说。

    “哎,那就可惜了……”

    这边的话声刚落,那边突然有长官训斥道。

    “一个个都在瞎嚷嚷什么,不知道什么军令吗?再乱说话,每人十军棍!”

    军官的训斥让众人纷纷选择了沉默,可是这种沉默却无法改变一个众所周知的事实——一切都改变了!

    一切都变了!

    身为当事人的朱明忠可以感受到别人看他时眼光的变化,过去,无论是侍卫或是官员看着他的时候,总是敬畏、尊崇,而现在,他们在看着他的时候,那眼光的中却带着些同情。

    同情!

    开什么玩笑,我可是大王……那里需要你们的同情!

    可在内心里,朱明忠又岂不知道他们为什么会流露出这种目光,或许,在他们看来,他真的是毅宗孝烈皇帝的子嗣。他们之所以会目带怜悯,是因为对这位亡国之君的追忆与怀念。

    可朱明忠自己却很清楚,他不是!

    他并不是朱由检的儿子!

    但现在,天下人似乎都是这么以为,甚至这股风更是愈演愈烈。

    “这件事是你干的?”

    眉头紧锁,朱明忠盯着石磊质问道。

    “大王,若是臣,说这话的绝不是一个朝鲜使臣,而会是大王当年的老师!”

    其实,石磊早就安排好了一切,原本按照他的计划,几位曾教授皇子文章的官吏会在合适的时间来到沈阳或者江北,然后看到大王,然后再言道大王貌似先帝。而不是一个朝鲜的使臣在那里哭伏于地,计划被打乱的石磊,可以说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嗯……”

    闽哼一声,朱明忠的眉头紧锁,盯着石磊,好一会才说道。

    “现在怎么办?”

    其他的说什么都晚了,重要的是当前怎么处理,毕竟,这个风声已经传出去了,而时机并不合适!

    时机!

    有时候,比什么都重要!如果在合适的时间,传出这个“秘密”,对朱明忠是百利而无一害,但是现在……却是百害而无一利!问题是,现在这个“秘密”不仅传了出去,而且还愈演愈烈,而且在关内传播的更为广泛。

    “臣以为,现在只能静待时局变化,以静制动,毕竟……”

    抬头看着大王,石磊说道。

    “就现在来看,楚藩得知此事之后,便于一旁推波助澜,现在关内之所以达到路人皆知的地步,正是因为楚藩,其甚至命人于报纸讨论大王是否真是先帝子嗣……”

    这是典型的炒作!

    在后世见过太多炒作的朱明忠,又岂不知道这种低劣的手法是在干什么?不过只是不想让话题冷下去,他是想把话题炒热,让世人皆知他朱明忠是“毅宗孝烈皇帝的子嗣”。

    “哼哼,说到底,恐怕孤还要谢谢他,他把话题炒得这么热,现在差不多全天下的人都知道孤是毅宗孝烈皇帝的子嗣,好嘛,这下子孤的身份一下就变了,他就不怕孤成了正统,到时候……”

    “大王,他还真不怕!”

    刚刚进屋的方以智插话说道。

    “毕竟,现在大明可是有皇帝的,即使大王是毅宗孝烈皇帝的子嗣又如何?也不能改变永历是我大明皇帝的事实,大王!”

    方以智盯着大王,他的心底同样带着一些疑惑,大王难道真的是毅宗孝烈皇帝的子嗣?

    之所以会有这样的疑问,是因为他曾看到过一副崇祯帝的画像,那是多年前的事情,是一位老臣凭着记忆书绘,大王的相貌与画像上的先帝模样极为相似,只不过,他从未曾将两人联系在一起,毕竟,他怎么都不曾想到,大王会是先帝的子嗣。

    “嗯!”

    点点头,朱明忠没有说话。英宗复辟也等到景泰身死之后才有了夺门之变。

    “他非但不会怕,反倒乐得天下人都知道此事,只要此事天下人皆知,那么无论大王是否愿意,都必须要支持今上还驾京师,若不然,大王就是意图不轨,若是今上于万年稍有意外,天下人亦会将此事怪罪于大王,至于朝廷……当年景泰帝临危受命,继位为帝,英宗回朝后,景泰帝既担心英宗会夺走他的皇位,对其百般防备和折磨,但是又不够心狠手辣,最终导致英宗复辟,景泰帝的教训,今上又岂不会计在心里?”

    盯着若有所思大王,方以智的语气显得颇为平静。

    “朝廷还朝之日,必是今上意图灭淮之时!如此,他李楚又担心什么?到时候,他就是朝廷的擎柱,就是今上的依仗!”

    事情任谁都能看得明白,方以智能看明白,朱明忠同样也明白,石磊也很清楚。永历不可能不知道景泰帝的教训,有了这个教训,一但他离开万年,到时候!

    “匹夫无罪……”

    朱明忠自嘲的一笑。

    “大王,是时候下定决心了!”

    石磊于一旁说出这句话时候,方以智看着若有所思的大王,然后反问道。

    “废君自立?届时,大王必定会为天下人所指,十八路诸侯讨董之事,就会于此上演,大王届时又当如何自处?”

    如何自处?

    朱明忠一愣,十八路诸侯!

    “打过去!”

    石磊的话声一沉,眼帘微微一垂。

    “出山海关直取京师,水师入长江取南京,攻武昌,舰队攻伐广州,如此,天下又焉能不平!”

    这看似简单的一句话,却让朱明忠有些诧异的看了一眼石磊,因为这句里的策略已经充分的显现了他的思想上的变化,已经不再像过去那样,局限于陆地,而是水陆海并举。对于这种变化,朱明忠当然非常高兴,这意味着至少在江北,江北的官员目光已经不像过去那样,仅仅局限于陆地,他们已经将目光投向了大海,这正是他所希望看到的变化。

    只是……实力!

    “以一敌三!”

    吐出这四个字后,方以智摇头说道。

    “以臣看来,若是以一敌三的话,恐怕这胜负只是五五之间,实非智者所为……”

    “那怎么办?难道当真把他送回去,让他把刀架到大王的脖子上!”

    “要么是皇上把刀架过来,要么是天下诸侯把刀架过来!”

    两把刀……尽管明知道,现在两把刀架在头上,可是朱明忠的目光却投向了南方,心底冒出了另一个念头,他知道此事,又会如何?

第88章 君王(第二更,求支持)() 
万年府!

    几年前在大明的版图上还没有这个地理名词,而永历十六年的万年府,却是一个人口不下十

    万的府城,单论其热闹来说,甚至不下于内地的府城,一般府县更是很难与其相比。

    不过和普通的府城不同的是在万年府的城中有一座极为特殊的建筑。这里就是大明现在的皇宫所在。作为皇宫,这座皇宫于京城的紫禁城还有南京的紫禁城都有着明显的不同。一栋栋建筑隐藏于绿树之间,整个皇宫就像是一座大型园林似的,园中的景致可谓是极为引人。

    只不过,作为这座皇宫的主人,朱由榔却根本就没有什么闲情逸致在这里欣赏着皇宫里的景色。

    刚出狼穴又入虎口。

    朱由榔的心里甚至有这样的念头浮现出来。

    他之所以会生出这样的念头来,是因为那课从大陆传到万年府的“谣言”。若是搁平常对于一些谣言可以充耳不闻,可这也要看是什么样的谣言。

    就像现在从大陆刚刚传来的这个谣言。但凡是个人都不可能忽视他。

    淮王是孝烈皇帝的儿子。

    尽管本能的认为这并不可能,但是猪油佬还是打骨子里害怕了起来。以至于他看着周围那些卫兵时,都担心他们随时会把刀砍过来。

    毕竟这些所谓的锦衣卫,不过也就是朱明忠的军队。他们吃着淮王的饭,拿着淮王的俸禄,自然会为淮王卖命,至于说朝廷谁又会放在眼里,保不齐什么时候他们也就来个以下犯上,然后把一切做死做绝。

    这里不能再待下去了。

    几乎是一种求生的本能,让朱由榔意识到万年府已经不再安全了,他必须要离开这里,如果继续在这里待下去的话,到时候很有可能会死于他人之手。当然还有一种可能就是稀里糊涂,不明不白地死于一次意外之中。

    在史书上,这样的记载可不止一两个。

    他怎么可能会是孝烈皇帝的儿子哪?

    又一次在朱由榔的心里这样的念头浮现出来。他从来都没有见过淮王。当然也不知道孝烈皇帝的模样。

    两人到底是怎么个相像?

    这天底下相貌相似的人又何止一个?

    总不能说因为两个人的相貌相似,他们就是父子吧。

    尽管朱由榔在心里这么想着,可是他的脑海中还是浮现出了另一个念头。

    或许他不会这么想,但是天底下的那些愚昧的村夫恐怕会这么想。他们肯定会觉得淮王就是孝烈皇帝的儿子。

    既然如此,那么,作为大明的正统,他自然应该继承大明的皇位。

    但是事情有可能会这么简单吗?

    总不能因为两个人的面貌相似,他朱由榔就要把皇位让给他吧!

    可现在需要朱由榔考虑的问题并不仅仅只是这个问题,他还要考虑到自己能不能活下去。

    毕竟,对于看惯了史书的朱由榔来说,他很清楚现在朝廷之中力量远远不及下面的藩王,尽管他们没有把持朝政,可是他们却把持着全天下。

    天子宁有种乎,兵强马壮者居之。

    这个道理即便是三岁的黄口小儿也明白。朱由榔同样也很清楚,现在朝廷根本就没有力量去制衡那手握天下兵马大权的四藩。

    非但没有力量去制衡这四藩,甚至只要他们愿意,随时都有可能反噬朝廷。至于他这个皇帝现在更多的时候不过也就只是象征罢了。

    象征!

    难道现在他已经急不可耐了?

    想到那个从大陆传过来的谣言,注意我老不禁担心起自己的性命起来,毕竟现在万年府是在淮王的控制下。

    万一要是淮王真的有不臣之心,那么,恐怕他也就性命难保了。

    无论如何都要离开万年!

    在朱由榔的心里,下定这个决心之后,他却又陷入了一种恍惚之中。

    离开万年!

    这个选择看似简单,可实际上想要离开万年,恐怕必须要先得到淮王的允许,若是没有他的允许,他又怎么可能离开得了这里。

    姑且不说其他,这万年府孤悬于海外,想要离开这里,必须要有船,可谁有船呢?

    淮王!

    只有淮王才有船!

    除了淮王之外,这台湾还有一个人——郑家。如果郑家能够同意把他们送出台湾的话,没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