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铁骨-第2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要不缩短木柄?这样就能让火线更短些?”

    眉头索成一团的朱明忠握着差不多有一斤多重的手榴弹,因为重量的关系,本身也就只能扔十来丈远,若是再缩短木柄的话。

    “大人,要是……”

    听着朱明忠的自言自语,赵士棋瞧着那木箱里的“炸雷”,便试探着说道。

    “要是您老觉得这捻子装在木柄里长了,那,那咱要不把捻子装在铁头上!”

    装在铁头上!

    赵士琪的建议让朱明忠的眼前顿时一亮,脑海中甚至浮现出后世德国的另一种手榴弹来,那种手榴弹,可不就是把拉火管装在顶部嘛,这样的话,没准四五秒就能爆炸。而且这样的话,还能降低成本,毕竟加工木柄的时间又减少了很多。

    “行!赵东家,就这么办,不过……”

    拿着手榴弹,朱明忠瞧着顶部用手指比划了下,没有浸油木管和油纸的保护,这导火索如何防潮?如果受潮的话,施即脑海中想到后世的一些白酒的盖子。

    “嗯,除了把捻子转到铁头上面,还可以这上面装个陶盖,陶盖用胶封死,用的时候,直接敲碎陶盖,然后点火,这样不仅可以防潮,而且还保险!”

    这那里是一箱手榴弹,分明就是一箱白酒啊!

    管他么手榴弹还是白酒,反正,打起来的时候,老子就是先扔几千个手榴弹过去,管他三七二十一的炸他娘的,先把你炸成渣,然后再他么来个刺刀冲锋。

    在这个时代,谁能挡得住这样的攻击?

    别人能不能挡住这样的刺刀冲锋,朱明忠不知道,但可以肯定的是,至少绿营兵很难阻挡这样的手榴弹加刺刀的冲锋。

    “一、二、三……扔”

    训练场上,随着口令声一排兵丁只手握着手榴弹,一段助跑之后,手榴弹猛的被甩了出去。

    “二十三丈……”

    “十八丈……”

    “十六丈……”

    每一排兵丁甩出手榴弹之后,都会有人专门量着他们甩出的距离,而每枚手榴弹都对应着与此同兵丁身上的号码相同的号码。

    “怎么样,我扔了多远?”

    吴品拥有些紧张的问道,他之所以会这么紧张是因为他太需要钱了,昨天,守备大人发了告示,征集掷弹兵,掷弹兵的军饷每个月是一两八钱钱子。而对掷弹兵的要求,第一条就是要扔得远。对于臂力极大的吴品拥来说,他并不怀疑自己能扔二十丈,不过这二十丈只是一个入选的标准。

    “足足三十一丈多,你小子,扔那么远干啥,万一砸到人怎么办?”

    知道自己扔出了这个距离的吴品拥,知道,第一关自己是过了接下来还要比准头。比准头,很简单,就是把手榴弹扔到一个一丈见方的框子,那框子是用石灰划出来的。

    五丈……投进

    十丈……投进

    十五丈……投进……

    二十丈……投进!

    当吴品拥在二十丈外把手榴弹投进了框内之后,在他站到二十五丈的位置上时,别说是周围的普通兵卒就连同朱明忠也被场中这个可以把手榴弹扔到将近百米开外的士兵吸引了,他同样也来到了场下,现在,就看他的准头了。

    在众人的围观中,吴品拥深吸一口气,一段助跑后,手中的手榴弹猛的甩了出去,在空中划过一道漂亮的抛物线,然后准确的落在石灰框的中央。

    “好!”

    几乎是在手榴弹落进框内的瞬间,朱明忠立即为他鼓掌叫起好来,在周围的人们的叫好声中,朱明忠走到这个看起来有三十几岁的士兵面前,笑着问道。

    “试试三十丈的距离?”

    守备大人的吩咐,吴品拥那里敢拒绝。

    三十丈,尽管吴品拥可以扔的更远,但是这是把三十丈扔到那个框子里,能行吗?

    在吴品拥的他面前的地面上放着一颗手榴弹,他在做准备:转腰,甩臂,然后俯身拿起手榴弹,一面静静地注视着前方,然后双眼眯成了一条细缝,他在瞄准目标。

    随后他后退了几步,站住,然后注视着前方。片刻后,吴品拥大步上前助跑,侧身,甩臂,转体,手臂伸直,整个身体像拉满的弓一样向后绷紧,突然,他的身体在快速运动中猛地向前一下张满,手榴弹出手之际,

    晴空中一个小黑点向前飞着,像小鸟儿一样,飞得很高,很慢,飞得像炮弹的飞行轨迹一样,形成一条优美的抛物线,最后准确的落在了那个框内。

    在那一瞬间,整个校场上立即响起了一片叫好声,在叫好声中,同样显得很是兴奋的朱明忠,用力的拍着吴品拥的肩膀。

    “好、好,从现在起,你就是掷弹一营统带,”

    一听到自己居然升官了,吴品拥做势就要跪下谢恩的时候,朱明忠又说道。

    “先别忘着谢恩,我朱明忠麾下的兵不是好当的,让你当这个统带,就是想让你带出几百个和你一样的掷弹手,怎么样,能办好这个差事吗?”

    刚被升了官的吴品拥,一听到大人吩咐的差事,立即单膝跪拜道。

    “请大人放心,若是小人办不成这个差事,小人,小人就,就请大人砍了小人的脑袋!”

    吴品拥的军令状让朱明忠哈哈大笑道。

    “你这脑袋,我砍了又有何用,留下你的脑袋,好好办差!”

    求推荐、求收藏,新书需要大家的关爱!拜谢!

第76章 弃我昔时笔(第二更,求推荐、求收藏)() 
东方的天际,火红的朝霞像山一般踊跃,浪一般翻腾。一夜的宁静之后,江阴城内再一次恢复了先前的热闹,清晨时分那紧闭的江阴城门这会已经大开,商贩们纷纷进入这江阴城,似乎昨天纷乱已经远去了。

    当再次从梦中醒来的时候,已经时近午时,昨夜朱明忠睡的很晚,先是听着吴有才有关民政的汇报,然后又询问了钱磊钱粮的筹措,以及军服制造,最后李子渊等人,又在那里汇报着部队的训练,后来又在那里思索了半夜有关部队训练之类的事情,等到处理完一切之后,按后世的时间来说,差不已经三四点了。

    非常难得的,这一夜,朱明忠没有传寇云来床上侍候。直到过晌午的时候,仍然躺在床上的朱明忠并没有立即起来,而是下意识地看了看自己的手,现在这双手变得很粗糙,手上满了老茧,指关节处明显比正常人粗出了一整圈,这是每天训练锻炼的结果,一看便知这双手中充满力量。

    视线上移,看着那比寻常女人小腿还粗上一圈的手臂,朱明忠感受到是过去从未曾感受过的力量,这具身体的浑身上下都充满着力量,那身板更是有如同猎豹一般,强壮而不失灵活,或许,正因如此,自己那日攻城的时候才能在大劈大砍凭着过人的气力,将一个个清兵砍倒在地。

    在乱世中,多一分力量就多一条活路。

    尽管并不知道乱世为何,但朱明忠却清楚,在这个乱世之中,力量意味着什么,而更让人诧异的是,不知是不是穿越的后遗症,自己身上伤势好的极快,远超过正常人水平,受伤后不过才四五天的功夫,身上的伤口便已经好个差不多了。

    这样也好,也不妨碍即将到来的那场苦战。

    郑成功啊!

    念叨着这个名字,朱明忠的眉头一锁,现在郑成功正像历史上那样,缓缓的朝着南京开进的,历史正在不可逆转让的朝着另一个方向发展。现在他知道自己必须打起全部精神,为即将到来的第一战作好准备。

    准备什么呢?

    那天的那场恶梦总是一再的于朱明忠的脑海中闪动着,他知道如果自己失败,等待中国的会是什么!会是永远坠入黑暗之中!

    经历了梦境中的碰撞与融合,朱明忠已经慢慢接受了穿越的事实,他甚至以超人想象的速度,正在适应着这一切,适应着这个时代,甚至在某种程度上,他的内心中甚至升涌出一种使命——维护汉家衣冠,延续华夏文明的使命。

    也许,这正是他穿越数百年的时空,来到这个时代的根本原因。

    “君不见,汉终军,弱冠系虏请长缨,君不见,班定远,绝域轻骑催战云……”

    远远的,朱明忠便听到了从府外传来的歌声,听着那歌声,他的脸上微微扬起些许笑容。这是他带给这支部队第一个“礼物”。

    军歌!

    后世的经历告诉他,看似不起眼的军歌从来都是一种可以鼓励士气、凝聚团队精神、集体意识的工具,在整齐而雄壮的军歌声中,人心会在慢慢的发生变化,进而一步步将自己融入到身边的团体之中。

    如果说后世教会了他什么,恐怕就是如何在心理上树立起一个团队意识,而这恰恰是现在他所需要的,清军并没有给他足够的时间去训练军队,只给了他几天的时间。

    “七天,七天就能……”

    昨天晚上用了几个小时的时间,朱明忠终于从“路西法试验”中得到答案。七天的时间便足以改变一个人。而现在已经过去半个月了!

    至于军歌只是第一步。

    “男儿应是重危行,岂让儒冠误此生?况乃国危若累卵,羽檄争驰无少停……”

    站在方队面前,于树杰的嗓子这会都哑了,从十天前的那个晚上,在大人府上从大人那里用了半个时辰学会这首远谈不上词曲优美的歌,从早晨他便开始教这些民壮唱歌,按照将军的吩咐,让他们一遍遍的唱,直到将八千人的声音全完全唱成一个声音,然后再不断的唱,一遍又一遍,似乎今天,他们的训练,就只是唱歌而已。

    一开始的时候,那歌声一开始是稀落落的,是参杂不齐的,甚至有许多人不唱,尽管不明白将军的用意,但于树杰还是尽可能的去完成将军吩咐的事情,可慢慢的他却从这歌声中体会到了什么。

    当八千人的声音汇成一个声音的时候,他似乎生出一种感觉,自己同眼前的这些粗夫蛮汉并没有任何区别,似乎在那越发响亮而又整齐的歌声中,他们所有人都融合成一个整体,对于这种心理上的共鸣,于树杰自然不理解,但他却能感觉到,在歌声中,他的心灵被触动了,也就是在这歌声中,他感觉自己第一次真正融入江阴镇军这个群体,成为这个群体中的一部分。

    “弃我昔时笔,著我战时衿,一呼同志逾十万,高唱战歌齐从军。齐从军,净胡尘,誓扫敌虏不顾身。”

    在那震耳欲聋的歌声,城内的校场周围已经聚满了围观的民众,此时不单是那些兵丁在唱,甚至就连同那些围观的百姓亦随之轻吟着,雄壮而又整齐的歌声,似战鼓一般在不断的冲撞着人心。

    城市上空回荡着的歌声,不单震撼了百姓,同样也震撼了钱磊,那雄浑而又厚重的歌声在空气中激荡着的时候,他再也无法产生初听此歌时的粗鄙之感,甚至因为这歌声中传递的信念,而激情澎湃起来。

    那拿着毛笔的手指,甚至不由自主的跟着那节奏轻点着,直到那歌声毕了时,他才注意到,那张纸上满是墨点,自嘲之余,感觉到头上那缠着的黑布,心思却又是一沉,好一会才喃喃道。

    “但愿,他当真能保得我汉人的衣冠吧!”

    能保住汉家的衣冠吗?

    钱磊没有答案,可在他的内心深处,他自然希望这衣冠能够保住,尽管他没有那个勇气,可却止不住他去想。

    其实,这一天,许多人都在想……

    求推荐、求收藏,新书小嫩芽儿,需要大家的关爱!再次拜谢!

第77章 忠义营(第一更)() 
七月初六,这一天,江阴城内的气氛显得有些凝重,在城门处的那些手持长枪立于门外的兵卒,他们头上无一例外,皆是一身孝衣。

    “这是怎么回事?”

    前脚刚进江阴,李玉春便感受到了空气中的凝重,而且那街上几不见行人,这街道两侧的铺面,大都树起了门板。

    人都到那去了?

    就在李玉春心里冒出这个念头的时候,他看一些人正在朝着一个地方去着,有些人更是穿着白色的孝衣。

    “他们去哪?”

    随着他们的脚步,转让过一个街角,李玉春看到街上尽是一片人山人海,许多人一都是披麻戴孝。

    这是文庙?

    尽管江阴并不是李玉春的家乡,但是对于江阴他并不陌生,毕竟他有不少好友皆是江阴人士,只是他们大都在十几年前已经身死城中。

    “老人家,大家为何聚于此处?”

    走到一个老人家身边,李玉春轻声询问道。

    “别说话!”

    那老人家扭头瞪了一眼李玉春,似乎是在怪罪着他,站于路边的石条旁,李玉春终于看到了,这街上以及街前的那片空地中到处挤满了人,而在文庙前方,数千手持长枪的兵士立于其中。

    尽管看不清楚那里到底发生了什么,但是李玉春仍然可以感受到空气中的凝重,也许是受环境的影响,他的神情也变得肃穆、凝重起来。

    在明伦堂前,穿着一身武将官衣的朱明忠,头系白布,手持烟香,在他面前的祭台上,摆放三牲以及瓜果,而那祭台上除了阎应元、陈明遇、冯厚敦三公的牌位之外,在后方还有一个巨大的牌位——“江阴义民总神位”。

    默默的上香拜祭抗清三公以及义民总神位的之后,朱明忠拿过由吴友良书写的的祭文,大声念道。

    “乙酉,大明弘光元年,江阴典史阎应元将江阴十万之民,拒清军二十四万,独守孤城八十一日。城破,清虏屠之,老少尽皆死战,一人无降。呜呼,哀哉,烈哉!……”

    祭文声于空气中回响着,此时的江阴文庙,不,应该说是江阴忠烈祠前,气氛凝重非常,原本这里是文庙,而现在,这里却是忠烈祠。

    在那场抗争中,明伦堂被选为义军的指挥所,庙学的一切设施,都服从了兵事争斗的需要;城破以后,清军又屠城三日,城内幸存的老幼仅53人,庙学的建筑除大成殿、明伦堂残存屋廓外,其余均成瓦砾一堆。

    尽管七年前,文庙又加以整修,可在之前的大火中,这里亦曾遭受破坏,在吴友良应朱明忠之请,属理江阴知县后,他并没有重修文庙,而是在这里设立“忠烈祠”,不过按原本他的想法,是在这里设立“江阴义民祠”。

    这也就是他所说的“馊主意”,这个主意是用来招揽民心,是用于招揽江阴的民心。那日吴友良的建议自然被朱明忠采纳,他非常清楚,在在乙酉守城战131年后,满清为行以怀柔,对江阴抗清三公——阎应元、陈明遇、冯厚敦,分别赐谥“忠烈”、“烈愍”、“节愍”,从而收取江阴民心,甚至让江阴民众对乾隆感恩戴德。

    而现在相比于他们,朱明忠却把江阴抬高到了无以复加的位置,除了将文庙改为“忠烈祠”并在祠**奉江阴义民总神位以及抗清三公,朱明忠更是赞誉江阴为“忠义之邦”,而吴良友则请人将朱明忠书写的“忠义之邦”四字临刻于石,每字两尺见方,嵌入南门城垣。进出南门的江阴人,看到这雄浑有力的四个字,无不平添几分自豪感。一时间江阴民心尽为朱明忠所收。

    而今天则是众人于忠烈祠拜祭抗清三公以及江阴义民的日子,为了这一天,朱明忠已经用了几天的时间,去筹备此事。回头看着眼前持枪而立的八千兵卒,他们的身上穿着红色的军装。

    他们身上的红色军服,并不是这个时代的军服,而是朱明忠借鉴了19世纪后期“龙虾兵”的军服,红色的上衣,黑色的军裤。看起来倒是极为威武。

    今天不仅仅只是拜祭江阴义民,同样也是这支部队成军的日子。看着台下训练了十几日的八千将士,朱明忠用凝重的声喝道。

    “我大明忠义营八千将士,于止立誓!”

    在他的话声落下时,那些现在已经习惯了后世军中整齐令号的八千将士,立即齐声起誓。

    大明忠义营!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他们才知道自己身份,他们是“大明忠义营”的一员,乙酉守城时,江阴义民用的同样也是这一身份。

    “我大明忠义营八千将士,于止立誓!”

    突然,一阵震耳欲聋的喝吼于文庙前方传来,只惊得李玉春心头猛然一颤,然后他便听到那边继续传来的誓言,数千人同时发出的誓言,几乎达到震天动地的地步。

    “此番成军之后,我忠义营将士,必血战到底,始终不渝……战而胜,凯旋而归;战如不胜,决心裹尸以还……”

    那有如雷鸣般的誓言不断冲撞着李玉春,只震得他心头发颤,以至于久久无法平静,立于街边的李玉春甚至不知道人何时散去的,待到人散去之后的,有些神情恍惚的他这才算看到那片空地中间一片红彤,只见八千忠义营的兵座,行列分明地站在正对忠烈祠的空地上。虽然其中大部分人手里只有一根长矛,身上没穿任何甲胄,只着一件模样有些古怪的红色衣裳。却个个抬头挺胸,身体竖得如标枪一样笔直!

    就在李玉春惊讶的看着这支似松柏一般挺拔的队伍时,突然一声响亮的喝令响起。

    “向后……转!”

    随着口令声的响起,瞬间,“嗵……”的一声,八千人就像是一个整齐一般,瞬间便转向后方,队伍不见丝毫凌乱,仍然是一整齐的方队,眼前的这一幕完全颠覆了他的认识,以至于不断的喃喃道。

    “这,这怎么可能……”

    故事很精彩,正在继续,还请大家多多支持!求支持、求推荐……欢迎大家加入《大明铁骨》读者交流群:150536833一起讨论小说。如果大家对故事的情节有什么建议,可以直接在群里私信无语,另外欢迎报名龙套!

第78章 见血(第二更、求推荐、求收藏)() 
第78章

    “一二一、一二一……”

    随着整齐的脚步声,八千忠义营健儿喝口令扛着长枪,就如同三百年后的军队一般,在江阴的街道上走过。八千人踏着整齐的步伐,踏着共同的步声,就像是洪钟一般不断的敲击在人们的心头。

    对于这一幕,像李玉春这样的外地人自然会看傻眼,不过对于江阴百姓来说,他们似乎已经习惯了这一切,因为每天这些兵丁都会齐步于街上走过,进入城内的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