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铁骨-第16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毕竟,这书中还涉及太后、皇上,甚至就连皇上的皇位,也是太后用身体换来的,这书“污秽”如此,又有谁敢挑开此事。

    “若是将此事上书朝廷的话”

    别说是其它人,就是利庆自己,在想通其中的环节之后,那眉头也是紧皱着,他未曾不知道其中的风险,同样也明白,为什么大家都在那里装聋作哑,不是不知道此书流传越广,越于大清不利,而是因为无人敢提。

    “即便是朝中禁毁此书,又有何用?”

    沉吟着,盛怒之中的利庆,不禁有些犹豫,一直以来并不喜欢这种话本的他,并不知道这书已经流传了那么长时间,甚至若不是于家奴手中获得此书,他根本就不知道,世间会有此书。

    而更让他惊骇的是,此书在内城几乎达到人尽皆知的地步,既便是满人,也喜欢探听些许宫讳秘闻,而这本庄妃秘史则尽可能的满足了他们的好奇心,而更让人惊骇的是,书中对于盛京以及京师的皇城的宫殿,描述可谓是极为准确,也正因如此,私下里人们更愿意相信这秘史是事实,而不是虚构。

    “此书已经流毒甚广,既使是现在禁毁,恐也难禁其流毒”

    尽管嘴上这么自言自语着,但是这会利庆却又想到今日他在都察院说出的那番话。

    “文死谏!”

    新官上任的时候,他就曾这样对其它人说,而现在,落到自己的身上,怎么就能如此瞻前顾后。若是如此,又怎么能让其它人做到“文死谏”?

    坐在书桌前,利庆整个人都陷入了沉思之中,他看着桌上的书,脑海中浮现出了那些人看着此书里那副淫秽模样,心底顿时升涌出一团怒火,同时,他又想到了皇上对他的恩典。

    “皇上升自己为都察院左都御史,不正是取你的耿直吗?若是你将此事隐瞒,如其它人那般装聋作哑,又焉能对得起皇上的对你的信任?”

    可,若是皇上知道这一切,又会如何?

    在利庆的心中,无数个念头翻滚着,在他看来,今日之所以能够晋升都察院左都御史,完全是皇上对他的恩典,皇上对他恩遇如此,他又怎么能像其它人那样装聋作哑,可另一方面,他却也知道,这样的事情,传到皇上的耳中,等待他的会是什么。

    绝不会是皇上的赏识,到时候,等待他的必定是皇上的雷霆之怒,作为掀开这一切的始作俑者。他非但不会有丝毫功劳,甚至还可能因此丢官,甚至丢掉脑袋,可有些事情,必须要有人去做!

    “为了大清国,为了皇上,只能如此了!”

    喃喃着,利庆拿起了纸笔,然后趴在桌上书写起来

第242章 奴才(第二更,求月票)() 
    次日一早,利庆的密折直发济南,一份折子,瞧着不怎么起眼,但是不过短短几天之后,就在整个“大清国”掀起了一阵前所未有的波浪来。 X

    利庆的折子一出,立刻便震惊了大清,也震惊了满清上层。过去,身为皇上的福临可以和其它人一样,为了母后的清誉装作不知道,但是现在他却不能放着这件事不管,于事立即下了另一道旨意:

    “不良奸商勾结江南海贼,散布**,抵毁朝廷,罪不可恕,着即严查售卖此书之奸商……利庆等一干人等私阅**,罪亦难饶,着即革职拿问。”

    前面是禁毁《庄妃秘史》,接着是查办利订,如此一来,朝廷上下,可谓是人心惶惶。当有人来向利庆传旨时,利庆不过只是一笑。

    “奴才知罪。”

    说着他便他抬起手来像拍蚊子似的掌了自己一个嘴巴说道。

    “这事儿谁都不怪,要怪只怪我生就了这张臭嘴。这事是奴才一个人上的折子,全都是奴才一个人的罪过!”

    这会利庆倒也干脆,他直接把所有的责任都揽在自己的身上,其实,除了他,也没有谁敢参与此事,待到传旨革去他的顶戴的时候。

    甚至都不用别人动手,利庆倒是先把自己的顶戴给摘了下来,然后说道。

    “唉,这顶戴是皇上赏来的,今个皇上又要收了回去,奴才倒也没有怨言,这件事,奴才总归是要说,皇上当初点奴才当这个差的时候,这话,若是奴才不说,便对不起这顶戴……”

    如此的话语,莫说是旁人,便是消息传到外城,传到那些素来瞧不上满官的汉官耳中,也忍不住为利庆叫声好,不过叫这声好的时候,大家都在瞧着,瞧着这风波会怎么演下去了。

    众人瞧着宫里头,宫里头庄太后依然是一副不为所动、似乎不曾得知的模样。在这个时候,大家又岂不知道,庄太后是绝不会说什么的,想着那书中所描述的庄太后的绝代妖娆,旁人忍不住羡慕起范文程等人的“福气”。

    只是不知道,这皇上瞧着那位“亚父”又该如何?

    当众人的心思纷乱的胡思乱想的时候,在济南城外一处富家庄园内,顺治这会正在大发脾气地训斥着一位满臣。旁人也不知道这人前头说了些什么,只见这会皇上都已被气得五官错位。

    “哼哼,好你霍得哈,好你的一片拳拳,来人把他的顶戴摘了!”

    顶戴摘了,没有任何其它的余地,不过即便是如此,待到霍得哈这个六品的文官被摘了顶戴,可是他依然是满面的怒容。

    作为侍卫的索额图瞧见这一幕,并没有为那人说上一句话,身为皇上的心腹之臣,他又岂不知道,皇上为何怒气冲冲,那霍得哈是满臣不假,可却也是范文程的门生,皇上对范文程,是恨到骨子里了!

    范文程圣眷不在了!

    想当初,范文程圣眷何等之盛。

    想到这,索额图的心思便是一沉,他自然想到了父亲,现在父亲正是圣眷之时,若是不尽早的有所图谋,只恐怕皇上难免会有怪罪啊!

    索额图之所以会这么想,是因为这几天,已经先后有好几位与范文程关系亲近或其举荐的大臣被摘了顶戴,现在皇上的心里恐怕一直都憋着一团怒火,只是这团火发不出来啊!

    想到几日来,皇上的那双眼睛中透露出来的怒火,索额图便暗自在心底寻思着,看来是时候回去劝上一劝父亲了,无论如何,都必须要上折子弹劾范文程,若不然,皇上心里的那团火发出不出来,保不齐下一个倒霉的会是谁?

    门生被摘了顶戴的事,不过一个时辰,就传到了范文程的耳中,这一段时间来,他就像是当初“乞休”之后一般,写写诗词,不问政事,若是可以的话,范文程定会再次上书“乞休”,为官的凶险,他是了然于胸的,若是可能的话,他自然想要一心一意安度晚年。

    但,现在还有可能吗?

    又一次,他想到了过去几年间,皇上对他的恩泽。顺治十一年八月,福临特加封范文程为少保兼太子太保。显然,那个时候福临对他范文程是相当敬重的。甚至还曾多次说道,“文程在盛京时不附贝勒,后亦不附睿亲王,众所共知。”

    但那个时候,范文程却知趣的选择了急流勇退了。他上疏称谢的同时,却以体弱多病为由请求退休。福临温谕慰勉,同意他“暂令解任”,一个“暂”字,说明皇上还是想待其病愈后再召用他的。皇上甚至还亲自为他调药;遣画师为其画像,藏于内府;又经常赐给他御用衣物,因为他的身体高大魁梧,还下令为他特制衣冠。

    而现在这一切都不复存在了!

    想到这些时日来,皇上对他的冷淡,甚至看到他时,那目光中隐隐透出的恨意,范文程的眉头便越皱越紧,他能够想象得到,现在皇上对他非但没有丝毫敬重,甚至可以说是恨之入骨。

    “亚父……”

    想到书中的“范文程”与床上与庄妃戏言时的调侃,范文程中的心底顿时只觉得一阵苦涩,那唇间甚至轻喃着。

    “老,老奴如,如何敢如此戏谑主子……”

    “父亲,若是实不行,不若趁早乞休吧!”

    又一次,看着父亲那愁容满面的模样,范承斌在一旁劝说道。

    作为长子的他,自然知道现在父亲的心病是什么,那块心病是因为《庄妃秘史》,还有那《庄妃秘史补遗》,与其它人看到两书时的口干舌燥不同,在看到那两本书时,他只觉得一阵胆战心惊,毕竟在那书中,他父亲非但淫辱太后,而且还曾多次调侃自称是皇上的“亚父”。如此不敬之举,落到皇上的眼中,皇上又岂能轻饶的他。

    “斌儿,你不懂!”

    摇着头,范文程苦笑道。

    “若是现在乞休,皇上非但不会不准,甚至……”

    甚至还会干什么?

    范文程不知道,甚至就是在利庆上了那篇折子之后,他仍然选择了沉默,因为此事根本就是无从解释,作为“当事人”他只能选择装聋作哑。

    可又装得了几时?

    总有一天,皇上定会追究此事的,到时候,他又该如何?

    想到这,范文程看着范承斌说道。

    “斌儿,你记住,若是为父有朝一日不于人世,到时候,你万不可入朝为官!”

    “爹,若是实在不行,您便上一份折子,为自己申辩一下,那书册分明就是南方的海贼的挑拨离间之举,若是上折子申辩的话……”

    不待儿子说完,范文程便急声打断他说道。

    “你懂什么,现在爹还活着,可若是上了折子,非但你爹这脑袋定是保不住了,到时候范家上下,也不见得能保得住性命,那姓朱的狠毒就在于此,那书册事关太后清誉,若爹上书自辩,到时候,置太后于何地?置皇家颜面于何地?这岂不是逼皇上杀我?”

    瞧着儿子那副全然无知的模样,范文程心思顿时一沉,再次叮嘱道。

    “你记住,若是爹万一……到时候,你千万不能为爹说话,知道吗?”

    深知官场凶险的他,看着儿子有些心不甘情不愿的点头应下的时候,只是无奈的长叹口气。

    “哎,你要知道,爹啊……怕是没有机会了……”

    最终,范文程还是摇了摇头,离开书房,他来到了院子里,他抬起头来,看着满天的繁星,在喟然一声长叹时,那脸色中浮现出一丝苦色。

    “皇上,难道老奴的心思,你就是不曾明白吗?”

    置身于院中的他,在唇间喃喃自语着,可是尽管于唇边如此喃喃着,他同样很清楚,皇上是不会听他解释的,而更让人心恼的是,此事根本无从解释。

    非但不能解释,甚至那怕就是皇上要杀他,为了范家的将来,他也必须要装聋作哑,也不能有丝毫喊冤的举动!

    皇上啊!

    想到皇上对自己的误会,那泪水差点从范文程的目中夺眶而出,尽管他能够理解皇上的愤怒,但是对于范文程来说,他却不愿意面对这一切,在他看来,皇上本应该相信他,而不是相信一本从南方传来的“居心叵测”的话本。

    可偏偏,面对这样的一个明知道其用意在于“挑拨离间”的话本,他却无力反驳,甚至只能眼睁睁的看着那话本像是上吊的绳子似的,一天天的收紧,而收紧那绳子的不是其它人,正是他为之卖了一辈子性命,为之操劳一辈子的大清国。

    难道,这就报应?

    报应!

    这两个字于脑海中浮现的时候,范文程第一次意识到,自己以汉人的身份,为大清国出谋划策,不知有多少汉人死在他的谋划之下,可他从不曾后悔过,不曾怜悯过他人丝毫,但是现在,面对这样的生死之因的时候,看着那越系越紧的绳索,他第一次后悔了。

    哎……

    渭然一声长叹之后,范文程看着这夜空,心情越发沉重的时候,那边有人秉报道。

    “老爷,御前侍卫索大人求见!”rw

第243章 文和(第一更,求月票)() 
    “范大人!”

    见到范文程的时候,索额图只是微微拱手,谈不上恭敬,也谈不上轻视。

    “索侍卫,您这是?”

    不过即便是如此,范文程的语气仍然显得很是亲近,不过对方的话中的一句“范大人”,还是让他的心头一紧。毕竟往日里索额图私下里都是称其为“伯父”,那里像今天这样称其为“范大人”。

    要知道,他可是与其父索尼以兄弟相称。从顺治八年,皇上亲政之后,当年因为支持皇上而被夺官抄家,安置到昭陵的他复出后,非但恢复了之前的世职,而且在短短数年间,累进世袭一等伯,提拔为内大臣,兼议政大臣、总管内务府,成为顺治朝位首席满洲大臣。可以说是深得皇上的信任。

    而作为其儿子的索额图,同样也是深得皇上的信任,也正因如此,在索额图前来拜访的时候,让范文程多少以为,这事情会有些转机。

    可是对方言语中的恭敬却让他意识到,恐怕这转机是不在了,没准,眼前的索额图之所以来此,还不见得是件好事。

    “范大人,在下这次来,是奉皇上来此,问你一句话。”

    索额图看着范文程语气显得很是直接,原本他还想让父亲早点做出选择,可谁曾想皇上压根就没有给他时间,而是直接给了他一个差事。

    “哦,不知皇上有什么话要问老奴?”

    范文程的心底一紧,心底顿时敲起了鼓来。

    “皇上问范大人,究竟是“害”还是“骇”?”

    看似简单的一个问题,让他的心头顿时一紧,如果换成其它人的话,或许会不知道这两个字中的意思,但是对于范文程来说,他自然知道,这句话出自什么地方,这出自于庄妃秘史。

    说的是有一回,他在一天之内三次受庄妃之召,然后就连换了三次衣服,以至于范文程曾感慨地叹道:“一日三更衣!其害乎?”于是便有友人问他“这“害”是“骇怕”?还是被“害”呢?”面对这个问题,范文程只是笑而不语。

    这一个看似简单的问题,这会突然从索额图的口中问出,只让范文程觉得浑身后背发凉,瞬间涌出一阵冷汗来。

    看着站在那里的索额图,面若死灰的范文程立即明白了。

    “是皇上让索大人来问的?”

    这会他已经不再说“贤侄”了,聪明如他,又岂不知道,当皇上差人来问他这句话的时候,就等于告诉他,是时候做出一些决定了,

    皇上等不及了!

    答案是肯定的。

    索额图点点头,看着范文程说道。

    “皇上说,范大人知道其这是什么意思。”

    这是什么意思?

    这是催命符啊!

    在索额图离开之后,范文程面若死灰般的坐在书房中,范承斌看着父亲的这个模样,便于一旁说道。

    “爹,索额图是什么意思?”

    摇摇头,范文程说道。

    “不是索额图,是皇上!”

    看着儿子,范文程苦笑道。

    “还记得爹曾说过的朱元璋请徐达吃鹅肉吗?”

    面若死灰般的范文程,提到了这个关于徐达的流传极广的说法,徐达的背上长有背疽,不能吃鹅肉,所以朱元璋却派太监赐给徐达一碗鹅肉,徐达明白了朱元璋的意思,吃下了鹅肉病情加重,不日便死了。

    而现在,皇上让索额图来问他这句话,又是为什么?

    “爹,你是说,是说,皇上,皇上他,他想要害爹的性命?”

    范承斌紧张的说道,

    “不是要害爹,是皇上想让爹自己选择啊!”

    是“害”还是“骇”,如果他再不远的话,恐怕到时候,皇上就要对整个范家动手了!

    皇上等不急了!

    “爹,您不能”

    范承斌立即跪了下去,哭泣道。

    “爹,你上折子给皇上,给皇上,您这些年劳苦,如今年事已高,皇上,皇上,不,不,您去求太后,求太后”

    “糊涂!”

    看着泣不成声的儿子,范文程训斥道。

    “这个时候,去求太后,岂不是把范家往死路上逼?你记住,爹走之后,千万不要计较什么,现在皇上是想保住面子,才让爹自己选,若是你说错一句话,没准,皇上就会把火撒到你的身上!到时候范家可就全完了!”

    这些年之所以甘当汉奸,为的是什么?为的不正是范家,范文程并不愿意看到自己苦心经营的一切都毁在儿子的手上,最后甚至逼着儿子发誓,如此,他才算是松下一口气。

    “皇上,哎”

    终了,在临近午夜的时候,亲自写了一份折子的范文程长叹一声后,便眼巴巴的看着桌上的酒杯,酒杯中的是一杯见血封喉的毒酒,只要这酒一饮下,这性命便断去了。

    “皇上,老奴这辈子也算是值了,这大清国若是没有老奴,又焉能有今天,若是没有老奴,那崇祯又岂会吊死在树上,若是没有老奴,大清国又怎么能君临中国。今日老奴去了,皇上,只愿,只愿大清国千秋万代,永主中国!”

    说完这番话后,已经满面泪水的范文程,一口便把毒酒饮下了,喝下毒酒之后,他突然又哈哈大笑起来,笑着笑着人便倒了下去

    穿着一身孝衣的范承斌跪在堂中,他的脸上全都是泪水,作为长子的他已经父亲立下毒誓,绝不能对皇上有丝毫埋怨,在父亲死后,绝不许为他父亲计较丝毫,需要计较的是什么?

    肯定是谥号。

    范文程死了!

    身染急病死于家中,对于已经年过65的范文程来说,突然病死,似乎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似乎也是寻常之事,毕竟,他已经六十五岁高龄了。

    人死了,很多事情也就一了百了的,作为满清朝中的汉臣第一人,范文程的身死,朝廷自然应该有所表示,身为皇上的福临按道理来说,自然应该追忆一下这位为大清立下汗马功劳的二朝老臣。

    而若是按照常理来说,按过去对福临对其的尊敬,在给其“评定”,也就是在谥号上,应该会格外尊崇。

    文臣一般入过翰林的谥号为“文*”,后面一个字就是对大臣的评价,其中区别很有讲究。最好的谥号就是文正,这是作为一名大臣身后的最高追求,所谓正,主要还是讲究品行操守,正色立朝,德被后世。

    按常理,范文程最次也能谥“文襄”、“文肃”,可谁都没有想到,当福临定下他的谥号时,所有人无不是一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