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承包王-第29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俗话说的好,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李宽会偷懒,李哲也不差,在和自己大伯一家吃过饭后,李哲便向李宽询问了姑姑和姑父在哪里,然后一封书信请来了皇宫中的安平和巫鸿。

    在李哲询问安平和巫鸿在哪里时,李宽就知道的儿子的打算,但只是筛选和接见商户这种事,对于锻炼李哲而言已经起不到多大作用了,李宽自然没有计较,反正能让他闲着,一切都好说。

    前来的商人太多了,整个桃源村都乱糟糟的,不少商户还特意带着重礼言明说是拜见楚王殿下,本来就是为了偷懒,若是接见商户,哪还用将接见和筛选商户的事情交给李哲和李象。

    家里是不能待了,好在还有一座府邸在长安城之中,李宽也就带着苏媚儿去了长安城。

    楚王府,还是当年的楚王府,仿佛一切没变,又仿佛一切都变了。

    门前威风凛凛的大狮子没有一丝的尘土,在冬日的阳光下泛着光晕。

    王府大门比起当年似乎越发厚重了,看来每年都有人刷漆。

    大门被敲响,门房打开侧门看了一眼,便说了一句——王爷,您等等,然后又缩了回去,不久之后楚王府的正门便被打开了。

    “身子骨还硬朗吧?”李宽笑问道。

    门房还是当年的那个门房,是福伯的族弟,若是没有福伯,他还在乡下种地,若是没有楚王府的照顾,他一家也没有如今这般衣食丰足的日子,家中儿女来劝说过很多次,让他别做门房了,但他就是不愿意走,李宽的大恩,他一直记在心里。

    多年不见李宽,门阀很激动,将自己感激的话全忘了,一个劲儿的说着“硬朗”两个字。

    “硬朗就好,如今王府也没什么人住,有时间就桃源村住住,不用天天守着,与福伯喝喝酒挺好的。”

    门房一个劲儿的点头,口中连说着好。

    刚刚跨进大门,一众侍女仆从匆匆赶来行礼,李宽摆了摆手,带着苏媚儿进了大厅,隐约间传来侍女和仆从的议论声,楚王妃真漂亮什么的。

    王府中的摆设一如当年,没有丝毫的变化,就连大厅之中的两个花瓶,都还是当年的花瓶,那白瓷花瓶上的牡丹花,还是当年李宽初到王府时,无聊,用漆料画的,如今看上去,真丑。

    楚王府大门大开,便证明的一件事,楚王回来了,否则楚王府是不会开正门的。

    路过的勋贵府上的管事步履匆匆,显然是回府向自家主子禀报去了,所以李宽回楚王府之后,日子过的并不清闲,前来拜访的勋贵不少,送来请柬的勋贵也不少。

    而且,有些勋贵还不能拒绝,就像平阳公主之流,带着一家人前来白吃白喝一顿,李宽能说什么?

    在楚王府招待亲戚就花去了整整三日的时间,李宽烦了,让门房谢绝所有人的宴请,闭门谢客。

    清闲的日子没过上两天,又有人来了。

    楚王府的大门被敲响,门房打开了侧门。

    来人是一对衣着朴素的男女,男子二十来岁左右,面如冠玉,目若朗星,俊秀不凡,肩上挎着一个包袱,看包袱鼓起的形状,似乎有不少的银子。

    女子看不出具体的年纪,看面容像似三十来岁的妇人,但双鬓的露出来的银发却又像似四五十岁的年纪,脸上带着若有若无的笑容,看着就给人一种这是一位和善之人的感觉。

    看着年轻男子对女子的态度,这显然是一对母子。

    门房有些疑惑的打量着眼前的母子,然后笑道:“王爷有吩咐,王爷最近不见客。”

    门房很客气,知道的知晓他是堂堂楚王府的门房,不知道的还以为他是那家寻常商户家的门房呢,宰相门前还三品官呢,堂堂楚王府的门房是不是太和善了。

    “劳您通禀,就说王仲翔母子前来拜见,王爷会见的。”

    见青年男子满脸自信,把握十足,门房想了想,道:“你们且等等,我去回禀王爷。”

    此时,李宽正带着苏媚儿在后院剪梅。

    李宽用剪刀将梅树上的寒梅剪下,苏媚儿端坐在一旁,用剪刀修剪着李宽递来的寒梅枝条,然后插到花瓶之中,不时问问李宽的意见,毕竟插花这种高雅之事是李宽提出来的。

    “王爷、王妃,有名叫王仲翔的人求见,说是王爷您听了他的名字自会相见。”一名侍女匆匆赶到了后院。

    “王仲翔?”

    李宽喃喃自语,陷入了回忆,在他的记忆之中,长安数得着名号的勋贵之中并没有一名叫仲翔的人,他也不认识名叫王仲翔的人。

    回忆无果,李宽问道:“他说本王听他的名字就会见他?”

    “是的,王爷。”

    如此自信的人,李宽打算见一见,便吩咐侍女去将王仲翔请进门,带着苏媚儿不紧不慢的走向了大厅。

    见到李宽和苏媚儿出来,站在大厅之中的王仲翔母子有一瞬间的失神,然后便想到了眼前之人是谁。

    刚刚弯下了腰,就见李宽摆手问道:“听说你要见本王?”

    “草民王方翼,拜见楚王殿下,拜见楚王妃。”王方翼行礼,道:“草民是按约前来拜见贤王殿下,并非见楚王殿下。”

    李宽很尴尬,这是他自作多情了,人家根本不是来见他的,而是来找李哲的。

    说来也是言语之上的误会,王方翼以为门房口中的王爷是李哲,毕竟谁都知晓楚王一直居住在桃源村,很少在平康坊的楚王府。

    而门房以为王方翼口中的王爷是李宽,毕竟找来楚王府,又说求见王爷,自然指的是李宽了。

    李宽尴尬的笑了笑:“哲儿如今尚在桃源村,不在王府,不过既然是按约前来,那就暂且住下,本王这就派人前往桃源村叫哲儿。”

    听李宽说李哲不在王府之中,王方翼母子便打算告辞去桃源村,但李宽根本没给王方翼开口的机会,已然吩咐道:“琴儿,安排两间客房,请他们母子二人住下。”

    说完,李宽也没理会王方翼母子,带着苏媚儿走了。

    回后院的途中,李宽总觉得王方翼这个名字有些熟悉,突然想到了王方翼到底是谁,不由得开口道:“王方翼!”

    语调不高,但苏媚儿还是从李宽的话中听出了一丝惊讶,遂有些疑惑,毕竟如今这天下能让李宽只听其名就有些许惊讶的人已经很少了。

    “夫君,王方翼有什么问题吗?”

    “没有任何问题,不过他却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哲儿是怎么认识的呢?”

    王方翼竟然能让自家夫君评价为不可多得的人才,显然是有本事的人,既然是有本事的人,作为母亲的苏媚儿对王方翼的好感直线上升。

    这种好感不关乎任何东西,仅仅是一个母亲对儿子的关心,毕竟王方翼应该是来投靠自己儿子的,对自己儿子有帮助的人,苏媚儿都有好感。

    :。:

    wxi7

第635章 王方翼() 
李哲为何会认识王方翼,说来也是一种缘分。

    此前,李哲离开长安城,前往各地察看,说是一种历练,其实也就是收拢人心,发掘良才,毕竟创办学舍在一定程度上是为了李哲能找到人才,带到九州和四国治理夏国。

    在并州时,李哲听闻有户人家号召周围富户成立村学,便前往带着人去了,见到了王方翼。

    经过一番交谈,王方翼佩服李哲为百姓思考的做法和想法,李哲也深感王方翼此人乃治世良才,所以李哲抛出了橄榄枝。几经思考,王方翼却未当即答复李哲,而是说考虑考虑。

    堂堂国朝亲王抛出橄榄枝,你还拒绝,这事放在一般人身上,又岂会不怒,但李哲不同,他知道有才之人都是心高气傲的,不仅没发怒不说,临走之际还说了句——想通了,就来楚王府找本王,本王会等着你的。

    至于李哲为何会说让王方翼去楚王府找他,很简单,因为在他看来,他回长安之时已经临近除夕,一家人自然是会搬到楚王府的,毕竟年节期间得要拜年,亲属们都在长安城之中,为了方便,他相信自己那个偷懒的父王不会在桃源村的。

    但李哲却没想到王方翼来的有些早了,毕竟以王方翼当时犹豫不决的态度来看,就算是想通了也会等到过了除夕之后才会赶来,所以也就有了李宽此前的尴尬。

    王方翼为何会犹豫不决,这就不得不说到在长安城的同安大长公主了。

    王方翼的祖父乃是王裕,同安大长公主的夫君,按理说王方翼得叫同安大长公主一声祖母,而王方翼幼时丧父,与母亲李氏相依为命,甚至博得“孝童“的美称,可见其孝心,所以他一旦入长安城,拜见同安大长公主就是必行之事,但王方翼却不乐意见到他这位贵为大长公主的祖母。

    说来也是同安大长公主有些过分,王方翼的父亲王仁表并非同安大长公主与王裕的儿子,所以同安大长公主对王仁表一家算不得好,王仁表去世后,同安大长公主便将幼年时的王方翼与母亲李氏赶到了乡下的凤泉别苑。

    刚迁入凤泉别苑时,由于年久失修,显得异常萧条荒凉。

    王方翼和仆从一起开荒垦地,植树造林,缮修房舍,经过几年的辛勤劳动,居然拥有良田数十顷,房前屋后都长满了灌木竹林,才又恢复了昔日官室的面貌。

    这番历练下来,王方翼接触到下层劳动人民的一些疾苦,所以对百姓的贫苦感触很深,听闻贤王在民间创办学舍,也就自发的号召周围富户在庄子里创办村学。

    当然,在乡下的王方翼不仅体会到了百姓的疾苦,也对同安大长公主有些不满,毕竟若非同安大长公主不近人情,也不至于他母亲前些年操劳不已。

    所谓知子莫若母,王方翼的想法,作为母亲的李氏又怎么会不知道。

    在乡下时,儿子不仅熟读各种书籍,还每天坚持每天练习武艺,为的不就是有一天能报效国家功成名就吗?如今贤王抛来橄榄枝便是最好的机会,当年的那点恩恩怨怨岂有这次的机会重要。

    在李氏的劝说下,王方翼带着母亲来了长安城,可惜没见到招揽他的贤王,倒是见到了大名鼎鼎的楚王。

    护卫回桃源村,李哲正眯着眼睛,似乎是在李象与大商人们的交谈,但仔细一看,就会发现李哲是无聊的打着盹儿。

    “二公子,家主让您回王府。”护卫走到李哲身边,提高了些音量。

    “父王有事吩咐?”李哲懒洋洋的问道。

    “是一名叫王方翼的人前来找二公子,所以家主让二公子回王府。”

    “仲翔来了?!”李哲陡然睁大了双眼,精神十足,连忙吩咐道:“快,备马,立即回王府。”

    李哲求才若渴不假,但如此兴奋也不仅仅是因为王方翼前来投效,实在是待在桃源村太过无聊了,如今有机会拜托这份无聊的工作,他开心。

    匆匆赶回楚王府,刚刚进门,李哲便兴匆匆的开始找人。

    结果没找到王方翼,倒是把李宽和苏媚儿给找到了。

    “父亲,母亲。”

    李宽点点头,“嗯”了一声,平淡道:“找王方翼是吧,现在他们母子应该在厢房,去问琴儿。”

    李哲点头离去,李宽也带着苏媚儿跟上了李哲的脚步,去了大厅。

    他对王方翼了解不多,只记得历史上有这么一号人物,对王方翼有些好奇。

    此前,王方翼说明是来找李哲的,他也没想到王方翼是什么人,也就不好多说;如今儿子来了,坐在旁边听听也好,顺便替儿子看看王方翼。

    结果,李宽和苏媚儿回到大厅后,都续了两杯茶了也没见着王方翼和李哲出来,直到傍饭时分,大厅之中摆上了菜肴,李哲才笑呵呵的带着王方翼母子来到了大厅。

    “草民拜见陛下,拜见皇后娘娘。”王方翼母子行礼。

    王方翼母子的称呼变了,李宽注意到了。

    但不等李宽开口,李哲便率先开口道:“现在不是在朝堂,没有那么多礼数,都随意一些,按理说,仲翔你还得称呼我父皇一声表兄才是。”

    听到李哲这句话,李宽不由得望向了儿子。

    发现自己父王的目光,李哲便解释道:“父皇,仲翔乃同安曾姑祖母之孙。”

    听到李哲的解释,再听到王方翼连连说着不敢,李宽诧异的看了王方翼一眼,作为同安长公主的孙子,王方翼母子的装束不免有些不符合身份。

    不过,别人家的家事,李宽也不好过问,便笑着招呼王方翼母子落座。

    李哲颇有几分礼贤下士的意味,亲自给王方翼母子满上了一杯酒,笑道:“仲翔,为你我携手共创夏国的未来干一杯。”

    儿子还是藏不住事啊,夏国之事虽说不是什么不可告人之事,但在一切还没有定下之时便直言相告,未免有些失计较了。

    李宽摇了摇头,招呼王方翼母子吃了几口菜之后,问道:“刚才听仲翔的称呼,可是打算前往台北?”

    “陛下,草民听贤王殿下说在四年后会前往倭国自立夏国,所以草民是有此打算。”王方翼放下手中的筷子,不卑不亢的回道。

    “去台北后有何打算?”

    “听说台北设有军校,草民打算前往军校进学一段时间。”

    “仲翔这是打算从军?”李宽问道。

    历史上的王方翼算是武将,但治理之才也不差,若有可能,李宽更希望王方翼作为文臣,帮村李哲治理国家,毕竟成立夏国之后,开疆扩土是少不了的,武将会因此孕育而生,但文臣却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不等王方翼回答,李宽又问道:“仲翔可有打算作为文臣,治理一方百姓?”

    “父皇,您放心吧,儿臣与仲翔已商议过,在军校进学期间,仲翔会抽时间到华国各部门学习。”

    李宽很尴尬,既然儿子能将夏国一事说给王方翼听,那么对于王方翼是否是真心投效,儿子显然是做出了判断的,自己这个当爹的完全是想多了。

    “文武并重,不错。”李宽举起了酒杯,尴尬笑道:“喝酒,喝酒。”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李宽便打算带着苏媚儿回房休息,刚刚起身却听到王方翼小声的问道:“殿下,您可知微臣祖母住所。”

    这次李宽没自作多情,脚步不停,朝后院走,但李哲的回答却令李宽停下了脚步。

    “怎么,你还要去拜见同安公主啊,照本王看,不拜见亦不无不可。”

    李哲是自己的儿子,在孝道一途上完全继承了自己的观点,李宽相信自己儿子的孝心是不会缺失的,然李哲却说出这样一句话,显然王方翼和同安公主之间有矛盾,而且应该是同安公主对王方翼母子亏欠,或许说是对王方翼母子比较刻薄。

    事实与李宽猜测的不差,只听王方翼叹道:“殿下,虽说祖母当年命微臣母子去凤泉别苑,但亦未做绝,还是遣送一批仆从给微臣,于微臣有恩。

    且微臣乃是祖母之孙,不论当年种种,微臣作为孙儿理当前往祖母府上拜见。”

    李宽没去问同安长公主是如何对待王方翼母子的,也没继续留在大厅之中听后续的对话,因为他觉得已经足够了,从王方翼的一席话之中,他能听得出来王方翼是个有恩必报之人,也是一个有孝心的人。

    这样的人,不论他的才学如何,品行自然是不会差到哪里去的。

    :。:

    wxi7

第636章 赴宴() 
天公作美,一连好几天大雪的长安城迎来了暖阳,地面上的白雪在阳光下泛着光晕,楚王府的仆从和侍女们拿着一根根的竹竿清理着廊檐上的冰晶。

    此时的李宽正在被窝里翻来覆去,像似一个没长大的孩子,享受着被窝里的温暖,直到日上三竿了他才从房中出来。

    “哲儿回桃源村了?”没见到儿子,李宽随口便问了看着他吃早饭的苏媚儿一句。

    “没回,跟着王方翼母子去买礼物去了,说是顺便去拜访同安姑祖母。”

    什么顺便去看看同安长公主,不过是借口罢了,无非是同安大长公主对王方翼母子很刻薄,现在王方翼母子去同安公主府受刁难也是常理,但打狗还得看主人呢,王方翼如今可是他李哲手下的人,李哲自然要去给王方翼母子撑腰,顺带着像王方翼母子表达下他对王方翼的看重,收拢人心。

    只听苏媚儿一句话,李宽就将李哲的用意猜的七七八八,所以他不认为李哲有机会跟随王方翼母子去见到同安长公主。

    虽说他与王方翼母子交谈不多,仅仅只是几句话,但从王方翼那种不卑不亢的态度就可以看出来,王方翼不是那种攀附权贵借而仗势欺人之辈。

    王方翼作为晚辈去拜见同安长公主这个长辈,还领着刚刚才投效的主子,明显给人一种狗仗人势的感觉,王方翼肯定是做不出来的。

    不出李宽所料,正和苏媚儿谈论着大儿子何时能到长安的李宽就看见了李哲带着护卫们回来了。

    “拉拢人心应该是不漏痕迹的,你的举动太明显了,王方翼又是个聪明人,岂会让你跟着一同前往同姑祖母府上。”

    进门就听到李宽这么一句话,李哲连想都没去想父亲为何知道自己打算与王方翼一同去同安大长公主府上是为了拉拢人心,只是有些疑惑的问道:“为何?”

    “一来,王方翼才刚刚投效于你,没有半分功绩,又岂会让你前往同安姑祖母府上为他们母子二人撑场面,所谓无功不受禄便是这个道理。

    二来,说到底王方翼母子乃是同安姑祖母的儿媳和孙子,哪怕是名义上的,他们与同安姑祖母亦是一家人,一家人之间又岂会有称场面一说。

    三来,同安姑祖母与王方翼母子之间肯定是有矛盾的,不见面还好,若是见了面或许有可能再次闹出矛盾,导致不欢而散,这便是家丑,正所谓家丑不可外扬,王方翼自然是不会让你一同前往的。

    尽管你可以找一个自己也去拜见长辈的借口,但借口终究是借口,但凡聪明一点都能看出来,你若是去了,同安姑祖母会怎么想,会认为王方翼是狗仗人势。

    而且同安姑祖母乃是祖父的同胞妹妹,乃我们的嫡亲长辈,若是王方翼与同安姑祖母之间当场闹的不愉快,你帮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