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承包王-第27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渊迎着秋雨赶往东宫时,李世民也接受了亲儿子谋反的事实。

    李世民可比李渊要狠的多了,劝说他不会,他会的是杀人,只听他冷声吩咐道:“传令宽儿府上的家将,立即给攻入侯君集府邸,若有阻拦者杀无赦,朕要侯君集府上鸡犬不留。”

    不知是不是想到侯君集与他之间的多年情谊,在连福准备离去之时,李世民却又叹了口气:“若无拦阻,将侯君集绑来见朕即可。”

    “老奴遵命。”连福走了两步,又停下步伐,转身躬身问道:“陛下,是否调集金吾卫守卫甘露殿?”

    “不必,朕就看看那逆子有何本事攻入朕的甘露殿。”李世民不愧百战而胜的帝王,丝毫不把李承乾的反叛放在眼里。

    此时,东宫。

    李承乾看着东宫中站着百余名黑衣人许下了承诺:“养兵千日用兵一时,今日便是用你的时候了,若此次成功,你等荣华富贵享之不尽;若败,你等一家老小亦无忧。”

    “我等谢过殿下。”百余名黑衣人低声回道。

    这些人是死士,是李承乾这些年偷偷摸摸培养的死士,那是连李世民都不知晓的存在,是李承乾手中底牌,为了这一天他已经准备了很多年了,那是从贞观十年便开始准备的了,如今已经整整九年了。

    最初之时,他没想着利用这些谋反,只是想着作为太子必须有自己的底牌,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不知何时这底牌的性质变了。

    “你等且等孤的命令。”

    说完,李承乾便进了大殿,只见大殿之中坐着李承乾的谋士,赵杰等人,如今都到谋反的最后关头,李承乾并不看重赵杰等人,他所看重的是侯君集的女婿——贺兰楚石,毕竟谋反所需的主要战力,还是得看侯君集。

    “侯君集可安排妥当?”李承乾冷冷的问道。

    “殿下放心,只等城中一乱,丈人便直奔右武卫,率军攻入皇宫,殿下亦知宫金吾卫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哪是右武卫对手,到时控制了陛下,此战也就胜了,大势可定矣。”

    李承乾蹙眉,贺兰楚石的话是不假,皇宫中的金吾卫也就是装装样子,论及战力远远不是右武卫的对手,可他总感觉这场谋反恐怕不是那么简单就能胜利的,总感觉自己好像遗漏些什么。

    将所有的计划在脑海中回想了一遍,这才缓缓点头道:“记住,通知侯君集不得伤了父皇的性命。”

    “殿下仁慈,可殿下仁慈却总得被人咄咄相逼,殿下方知,自古一将功成万骨枯,切不可在此紧要关头心存善念啊!”赵杰提醒道。

    “赵杰,你大胆,竟敢撺掇孤弑父。”李承乾大喝。

    “殿下误会微臣了,如今大势在咱们手中,可魏王终究是个隐患,若是殿下一动,魏王又当如何处置,殿下,长孙无忌手中亦有不少家将啊!”

    提起李泰,李承乾眼中顿时闪过一股狠辣,脸上早已布满了杀意,还带着几分病态的疯狂之色,若非李泰争权,他如今也不至于落到这个地步。

    李承乾点头,吩咐道:“李泰如何处置,孤只有打算,你等按计行事吧!”

    众人退下,李承乾却是唤过了从小伺候在他身边的小黄门,吩咐道:“孤此番结局如何,尚未可知;若败,便将孤交予你之书信,送与二弟,就说大哥厚颜了。”

    “殿下······”

    不等小黄门说完,李承乾迈着坚定的步伐出门了,看着等候的黑衣人,李承乾弯下了腰,施了一礼,这才吩咐道:“五十人退下衣袍,随孤前往魏王府,其余之人依计行事,在城中放火作乱。”

    其实李承乾的计划挺简单,也挺可笑的,他除去身边培养的死士之外,他几乎没有任何兵力,可谓完全将这次谋逆的成败交给侯君集,若是侯君集能及时控制李世民,他便胜了,若是侯君集不能,他也就败了。

    但这却是无奈之举,作为太子的他并未有兵权,一切兵权都在李世民手中,没有李世民的手谕,大抵也就只有各卫大将军能调动一些人马,但那也仅仅是一些罢了,更别说被李承乾寄予厚望的侯君集已经被李世民所掌握了,所以李承乾的这场谋逆注定是失败的。

    不过,就算是李承乾明知会失败,他或许也会坚持下去,因为他的心累了,或许对于感受不到李世民疼爱的他而言,死了比活着好过。

    这或许也是作为李世民儿子的一种悲哀!

    李承乾带队出发后,李渊才赶到东宫,不得不说,这或许就是天意,若是李渊来早一步,或许能挽救一场令人痛心的局面。

    “承乾呢?”李渊拉过一个小黄门犹如择人而噬的老虎,恶狠狠的问道。

    看李渊的样子,小黄门就知道李承乾谋逆之事败露了,哪敢对李渊隐瞒,连忙跪地道:“太上皇,殿下带领士卒前往魏王府邸了。”

    此时,李渊也顾不得地上屎尿齐流的小黄门了,老当益壮的他领着护卫朝着魏王府飞奔而去。

    行至半路,却听得长安城中有雷声炸响,很明显这是震天雷炸裂的声音。

    “晚了,终究还是晚了一步啊,所有人加快速度,赶往魏王府。”

    此时,李承乾却是带着人赶到了魏王府。

    明明只是亲王府邸,门面却比东宫还要恢宏,父皇您疼爱李泰,儿臣明白,可为何还偏偏要将这魏王府设置在皇城之中,堂堂东宫竟然比不得区区亲王,这将置儿臣于何地啊!

    李承乾在门外阵阵出神,回神便让身后的死士们炸开了魏王府大门。

    其实在震天雷响起的那一刻,李承乾便已想起自己遗忘了什么,皇宫之中并非只有金吾卫,还有他二弟曾派到大唐的千余名火炮营士卒。

    有金吾卫和火炮营士卒守卫皇宫,侯君集根本就攻不进皇宫,毕竟侯君集能调动的兵马其实也算不得多。

    反正注定败了,李承乾也就没了顾忌,在皇宫之中便动用了火炮。

    此前皇城外的火炮声便已惊醒熟睡的李泰,如今门前火炮炸裂,若是还猜测不到城中发生何事,李泰也不足以让李世民宠爱至今了。

    既已撕破了脸皮,李泰也没了顾忌,朝门外看了一眼,便高声嘲讽道:“死瘸子,你胆敢谋逆作乱,本王这就擒下你,交由父皇发落。”

    死瘸子,这三个字触动了李承乾最柔弱的神经,因为腿瘸了的关系,李承乾可知晓不少的朝臣借着这个借口请求李世民易储,所以瘸子这两个字在李承乾那里是禁忌,没有人敢说。

    而李泰却称呼他为死瘸子,的确令人心寒,且不管其他,李承乾毕竟是李泰一母同胞的亲哥哥,哪有人会称呼自己亲哥哥为死瘸子的,而李泰偏偏这么做了。

    :。:

    wxi7

第594章 心病还须心药医() 
以往,李泰偷偷摸摸的称呼李承乾为瘸子,李承乾也知晓,只不过秉持自己从未亲耳听到便不计较的心理,李承乾很少因为瘸子两个字而发怒。

    现在亲耳听到了,那种痛心却是远非被人告知所能比的。

    这一刻李承乾真正的疯狂了,也不管什么兄弟情义了,从身后的死士腰间抽出横刀,刀尖直指李泰,怒吼道:“给孤宰了他。”

    好歹是魏王府,家将亲卫那是少不了的,大唐秦王府中护卫,按制有六百六十七人,且这还是不受待见的亲王待遇,而李泰能在皇宫中有一座亲王府邸,可见李泰受宠的程度。

    哪怕在宫中,他不需要那么多的护卫,整个魏王府的护卫加起来也不知百人,诚然李承乾带来的死士武艺高强,可是杀掉百余名护卫,在杀李泰也是需要一段时间的。

    而这段时间,足够李渊带着人赶到了。

    “都给朕住手。”李渊大喝,却没什么卵用。

    眼前兵戈之声,喊打之声,惨叫之声,早已将李渊的大喝之声淹没,血水飞溅,寒光阵阵。

    “砰砰砰······”

    一阵火枪鸣示,这才打的热火朝天的两方不由的停了下来,下意识的看向了突然闯入的人。

    “皇祖父,您可要为孙儿做主啊,那死······大哥竟然率部谋逆,造父皇的反,且率部杀害我府上护卫,皇祖父,您老人家得为孙儿做主啊!”

    李承乾看着演戏的弟弟冷哼一声,再转头看着李渊那身湿哒哒的衣袍,直挺挺的跪在地上磕了三个头,然后起身,什么也没说,只是提着手中的横刀朝李泰走了过去。

    李渊都已经赶来了,李承乾又岂会不知自己已经败了,自古成王败寇,这种简单的道理他又岂会不知,他犯下的乃是谋逆大罪,其结果已经不言而喻了。

    反正都要死,拉一个算一个,李承乾明显是没打算放过他这个亲弟弟。

    “承乾,住手,是不是祖父的话你也不听了。”李渊怒喝。

    岂不知,李承乾下定了决心,根本没有因为李渊的话而停下脚步,依旧拖着横刀,一瘸一拐的朝李泰走了过去。

    李承乾的步伐坚定,李渊却从中看见一种悲哀,这种悲哀他曾见过,那是当年李母被李世民一纸召入宫门时,在李宽身上见的。

    那种仿佛天下间所有人都摒弃了自己的感觉,仿佛觉得自己活着了无生趣的感觉,李渊万万没想到会在另一个孙儿身上看见。

    “承乾,你今日若是杀了青雀,你可曾想过若是在黄泉之下见到你母后,你该如何面对她?”李渊此时的声音并不算大,却清晰可闻的传入了李承乾的耳朵里,脑海中。

    长孙皇后,是李承乾从家人身上感受到的唯一的温暖,若说还有其他人,大抵就只有这个冒雨赶来劝说他的皇祖父了。

    可是李渊与李承乾的交流并不算多,再次之前真没有感情,而现在才来关爱却不足以令李承乾回心转意,可长孙皇后不同。

    听到母后两个字的李承乾停下了脚步,仿佛浑身脱力一般,瘫坐在地上,也不知他脸上的到底是泪水还是雨水,但那一声声母后,却是听者伤心。

    见此,李渊松了口气,从怀中掏出一块牌子递给了身边的护卫,吩咐道:“宣武,持朕金令,立即带太子回桃源村,若无朕的命令,任何人不得见太子。”

    “太武皇,若是陛下······”

    李渊的意思大家都明白,为了保护李承乾,而且大家都能理解,可是李承乾到底是谋逆的大罪,按罪当诛的,单从罪责来说,就是李渊也保不住李承乾。

    “若无朕亲至,哪怕是世民亲至,你等也不得放任何人入桃源村。”

    “末将明白,若无太武皇亲至,任何人不得进入桃源村。”

    陈宣武如今乃大唐将军不假,可他到底是华国出来的将领,李渊的命令俨然比李世民的命令好使,当即便做出了保证。

    看着李承乾被陈宣武等人护送去了桃源村,李渊放心了不少,毕竟李承乾也是他亲孙子,眼看着亲孙子身死这种事,李渊做不出来,哪怕这个亲孙子犯下的是谋逆之罪。

    可惜李渊到底是老了,早已不复当年之勇,而且长安的秋雨可不比台北的秋雨,长安的秋雨带着无比的寒意,再加之紧绷的心神顿时放开,李渊倒下了。

    儿子造反的事情尚未解决,这边又听说父亲病倒了,前所未有的打击就这么毫无一点征兆的找上了李世民,好在听闻随李渊一同前往的小黄门禀报,太子谋反一事得到了制止。

    还来不及做善后处理,又听御医说老父亲风邪入体,高热不退,恐时间无多,以至于李世民连夜传旨,令李宽即可进京。

    说来也是李世民心忧则乱,风寒所引起的高烧,宫里的御医们没有经验,但不代表其他人没有经验。

    就在李世民刚让连福吩咐人去台北传旨后,天已经微微发亮了,一道亮丽的身影也趁着黎明前的黑暗出现在了甘露殿之中,不是兕子又是谁呢?

    “父皇,听闻昨夜太子大哥谋逆,祖父病危了?”兕子担忧的看着李世民,这一刻她发现自己父皇好像老了十岁一般。

    李世民点头:“父皇他老人家病危,恐时日无多,为父已通知你二哥,你先行去看看你皇祖父。”

    李世民落寞的神情令兕子不知如何开口,走了没两步,还是转身问道:“父皇,您打算如何处置太子哥哥?”

    如何处置?

    李世民也不知自己该如何处置那个率众谋逆的儿子,但从内心来说,他肯定是不愿意将亲儿子处死的,从李渊吩咐陈宣武带李承乾回桃源村,李世民未派人拦阻就能看的出来。

    说到底,那也是他亲生儿子啊,哪有做父亲不爱自己的儿子的。

    可惜他贵为帝王,有些事也不是他能一言决断的,太子谋逆不是小事,亦不是家事,这牵涉到朝堂,朝堂众臣若坚持处决李承乾,他李世民能做的并不多。

    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李世民心中叹息,嘴上却道:“兕子,你大哥之事,父皇只有决断,你去看望你皇祖父吧!”

    李世民走了,今日的朝堂还等着他,他实在没有多余的时间停留。

    而进入甘露殿卧房的兕子,在没见到孙道长的第一时间就怒了,她原本还以为是孙道长下的诊断,哪知孙道长根本就没来,当即喝道:“立即去桃源村请孙师父前来。”

    孙道长不受皇权约束不假,可是他和李渊的交情不可谓不深,得知李渊病重的消息,第一时间就赶到了皇宫。

    风寒所引起的高烧,在孙道长手中不算大事,折腾一番下来,李渊的高烧也就退了,在场数得着的御医,一个个口称老神仙,那敬畏的态度就差没把孙道长给供起来了。

    溜须拍马,孙道历来反感,没多余的话说,只是安安心心的写着药方,一边写一边言道:“丫头,你皇祖父到底是老了,虽说如今烧退了,可终究是伤了身子,得好好补补,记得等他醒来,提醒他,他已经不是年轻力壮的小伙子了,有些事交给年轻人就好,干嘛非要逞能,若是还有下一次老道我可不保证他还有没有命。”

    “谢谢孙师父。”兕子接过孙道长的药方,行礼道。

    “行了,没那么多客套,我回桃源村了,庄子里还有一个人等着医治呢!”

    “孙师父,大哥如今情况如何?”兕子也聪慧,听孙道长一说,就知道孙道长言中之意是指李承乾。

    “心病还须心药医啊,医者并非万能。”孙道长感慨了一句,安慰道:“不过丫头你也放心,你大哥没啥大事,死不了。”

    :。:

    wxi7

第595章 太子的信() 
经孙道长的诊治,李渊并无大碍一事,李宽不知晓,他那时候还在和苏媚儿日月潭泛舟于湖上,柔情蜜意。

    因为不知道,李宽回长安的途中,在楼船的甲板上一坐就是两个时辰,等到苏媚儿带着妹妹、儿子和儿媳出现在甲板上时,李宽才回神。

    “夫君,您别太担忧了,祖父他老人家吉人自有天相,定然不会有事的。”苏媚儿安慰道。

    “对啊,父皇,您也不用太过担忧,您不是说师爷医术通神吗,有师爷在长安,曾祖父没事的。”

    母子二人一人一句,李宽连插嘴的时间都没有,见安平等人还准备开口,李宽连忙道:“别说了,生老病死总有那么一天的,只是我有些难以接受罢了,行了,都回去休息,上岸之后还得尽快赶往长安城呢!”

    实际上,李渊的情况具体如何,在李宽心里已经做出了最坏的打算,毕竟李渊垂危一事乃是李世民所言,若非有一线生机,李世民也不至于下旨召他即刻回长安。

    至于孙道长在长安之事,李宽想过,正因为想过才认为李渊恐怕是回天无力了,在这个时代,孙道长便是医学界的权威,孙道长都不能治愈,他李宽其实也没有办法。

    在海上漂泊两日,李宽终于再次登上了大唐的国土,来不及在闽州有任何停留和感慨,带着众人踏上了会长安的路途。

    车辚辚,马萧萧,硕大的楚字大旗迎风招展,沿途前来拜见的人不知凡几,百姓、商户、世家勋贵府上的管事,凡知晓楚王回来者,皆在沿途守候。

    在这个时间点,楚王俨然是香饽饽了。

    百姓和商户且不论,毕竟楚王在闽州的名声,再加上李哲当年在闽州作为,得万民相迎不过分;世家勋贵府上的管事不必说,他们的消息比寻常人来得灵通,太子谋逆已经过去十余日,岂有不知的道理。

    这个时候,楚王无疑是皇位最有利的争夺者,谁也不愿意放弃这样的机会。

    放在十年前,世家之人对楚王可以不屑一顾,如今却不同了,他们的日子难熬。

    当年落魄的王家,依附楚王府不过几年光景,俨然有世家第一的样子,王家算是崛起了,如今也到了他们该崛起的时候了。

    可惜,准备了重礼的世家和勋贵管事无一人见到李宽。

    “家主,有人求见。”马车外的胡庆笑道。

    “不论是谁,不见。”

    “家主,求见之人是咱们府上的管事。”

    “谁?”

    “老陈。”

    “快,停车,让他过来。”

    对于李承乾谋逆的具体事宜,李宽了解的不多,不过陈家老大这些年带商队往返于台湾和长安之间,负责传递消息,应该是楚王府最了解具体事宜的人了。

    “拜见家主、主母,拜见二公子······”

    李宽挥手,打断了陈家老大的话,问道:“祖父如何了?”

    “启禀家主,太上皇经孙道长诊治,已无大碍,不过我等出发之际,太武皇尚未醒来。”

    “你等何时动身的,既然无大碍为何没醒来?”李宽急切的问道。

    “我等在太子谋逆后的第三日出发的,离去前,孙道长曾进宫诊治过,回府后告知我等说,我等见到家主后,告知家主放心,太武皇并未大碍,具体为何未醒,我等不知。”

    孙道长既然说李渊并无大碍,李宽悬着的心也就放下了。

    李宽点点头,长出了一口气:“祖母如今如何?”

    “太武皇病倒之际,老主母曾一度晕倒,如今亦无大碍。”

    李渊和万贵妃都无大碍,李宽总算是露出了笑容,随即想到李承乾谋反,想到了李世民,李宽的脸色又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