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夜间的膳食李宽只吃了两口便放下了手中筷子,天气实在太热,他没有胃口,而且这些精致的饭食,他已经不知道吃过多少回了,哪还有什么食欲。
“二弟,你不吃了?”或许是因为当年大朝会的时候杜伏威闹出了笑话,李世民这次倒是把杜伏威安排到了李宽身边,见到李宽没有继续动筷的意思,杜伏威一副自己压低声音的偷偷摸摸的样子。
杜伏威所谓的压低声音,依旧让不少人看向了他和李宽,李宽腼腆的笑了笑,然后对着杜伏威说:“自己动手啊,难道还要小弟给你端过去啊!”
杜伏威也不客气,嘿嘿一笑,自己动上手了。
“楚王殿下,难道这饭食不合乎殿下胃口?”冯盎笑问着李宽。
“耿国公不用管他,这做饭的厨子就是那小子调教出来的。”李渊解释一句。
“原来如此。”冯盎笑了笑,“臣早就听闻楚王殿下聪慧无比,当年的蝗灾和大旱多亏了有楚王殿下良策,没想到楚王殿下对饭食亦有研究。”
这两年,凡是李承乾听到关于李宽的事迹都是夸赞之词,就是李世民和朝臣也时常谈论李宽如何如何聪慧,而且还有李纲常常告诫他要和李宽和睦相处,这让向来看不起李宽的李承乾一直心有不满,现在就连远在岭南的冯盎也当着众人的面夸赞李宽,位于左侧上座的李承乾脸色变了,目光不由的转向李宽。
恶意的目光,李宽注意到了,对于李承乾的那点小心思他并不在意,他在意的是冯盎到底是有意说这话,还是无意开口的,毕竟要说治理蝗灾有方,也应夸奖李世民才对。
“耿国公说笑了,蝗灾一事多亏陛下和诸位大人同心协力,本王可没什么良策;不过,说到吃,本王确实很有研究,要不耿国公抽时间出本王庄子里尝尝?”
“既然殿下相邀,老夫明日便登门拜访。”
玛德,好像被这老家伙给套路了。李宽看着李世民的神色,暗骂一句,随即又笑了,他要得不就是给李世民找麻烦吗?
一顿晚饭,冯盎是吃的开心的,李宽虽然没怎么吃,但是看着李世民的强颜欢笑的笑脸也是开心的;只不过,饭后李宽就开心不起来了,因为李世民和李渊把他叫到了甘露殿,李世民劈头盖脸的就是一顿臭骂,吐沫星子都溅到了李宽脸上,骂他没脑子,别人一句就把他抓起来利用了一把。
至于李渊,看着李世民骂他也不阻止,一直笑意连连的看着,越看越笑。
不就是一顿饭吗,有什么大不了?李宽心里腹议着。
一顿饭确实没什么大不了的,但是在李宽宴请冯盎的时候,李世民还是带着房玄龄和长孙无忌来了。
或许是猜到了李世民会来,也或许是冯盎确实没有造反的心思,冯盎表现出来的状态就是一个忠心的大唐臣子的模样,反正李宽没从冯盎的表现中看出什么端倪。
或许李世民也没有看出来,所以回到皇宫便下旨了,冯盎一下从郡公升到了升到了国公,食邑增加五百户。
当然,这些都不是重点,重点是可以受冯盎萌荫的儿子相比长安城的国公们多了好几个,汉武帝的推恩令被李世民运用到了冯盎身上。
:。:
wxi7
第306章 李世民赠送的“大礼包”()
东突厥被灭了,岭南的问题也暂时得到了处理,朝堂里的文武之争停歇了,一切都朝着大唐强盛的方向发展,唯一让李世民惦记的就是世家了。
被人惦记,不是一件好事,尤其这个惦记你的人还是皇帝,若是不能被皇帝收为己用,凡是被皇帝惦记上的就没有一个好下场的。
除非,你有和皇帝掰手腕的本事,不然迟早落得个锒铛入狱身首异处的下场。但是,凡事都有例外,就像大唐五姓七望世家,他们就有和李世民掰手腕的本事。
世家的力量有多大,李世民一清二楚,当年若是没有关陇世家集团的资助,现在的天下会不会姓李还是一个未知数;也正是因为李世民清楚世家的力量,所以他一直对世家保持打压的姿态,一直在扶持新兴的贵族,扶持河东士族。
至于当年资助李家夺得江山的情谊?在李世民眼中那是没有的,毕竟世家之所以资助李家夺得江山,还不是为了自身的利益。
虽然杨广在历史上的评价不咋样,但是李宽对杨广的评价还是不低,且不说开通大运河这样的功绩,就说完善科考制度、扶持寒门士子打压世家之人就非是一般人能有远见和魄力。
当然,李世民的远见也不比杨广差,他也知道世家大族的危害,但是直到他临死那一刻都没有完全清除五姓七望的危害,到了武则天登基之后,这个女人才下了狠心,将世家大族扫进了垃圾堆,要不说女人狠起来比男人更狠呢?
当然,李世民也不是一个心慈手软之辈,这不现在处理完了要事之后,就要对世家动手了。
当年李宽献上的活字印刷术,李世民可没有浪费,一直在派人秘密造书印册,整整四年多的时间,李世民到底印了多少的书籍没人清楚,总之长安城中出现了一大批的书籍,书籍的价格也一降再降,跟白送的差不了多少。
没错,长安城中再次打响了书籍类的价格战,这场战斗是李世民和世家之人打的,其波及面远非李宽和长孙无忌能比。
刚开始,世家之人还不接招,毕竟长安城对于整个大唐而言还是太小了,一座城的得失对于世家之人来说并没有什么,毕竟他们又不指着一座城的生意。
只是,当整个关中之地都出现价格低廉的书籍之后,世家大族的家主们不得不接招了。
一场席卷整个大唐的书籍价格战打响了。
这场战役并未持续多长的时间,最终以李世民的全面胜利而告终,毕竟书籍出现的太多,价格战已经没必要打了,而李世民的本意也不是想要打价格战,他要得是大唐寒门士子能有书读,所以战役一结束,整个大唐的州县便出现了一间又一间的印刷店。
不知是李世民派人宣传,还是世家之人打探消息的时候走漏了风声,李宽这个献上活字印刷术的人,开始在整个大唐的士子中流传,寻常士子对李宽那是敬若师长,而世家之人则是对他恨之入骨。
在得知自己被寻常士子推崇的时候,李宽开始了新一轮的忙碌,忙得脚不沾地,汗如雨下,这个消息对他来说可不是什么好消息,世家靠得是什么,靠得就是诗书传家,李宽献上的活字印刷术无疑是在断世家大族的根啊!
他现在算得上跟世家大族对上了,对上了就连李世民也没有把握对抗整个世家大族,结下的还特么是死仇。
“殿下,这是陈中郎将送来的消息。”怀恩拿着一个信封,放在书房的书案上。
陈中郎将即是当年的受过李宽恩惠的陈校尉,现在已经提拔到了中郎将的位置,当然是少不了李宽的暗中帮忙,而李宽的原意是想让陈中郎将传些自己妹妹的消息,没想到现在却送了一个在他意料之外也在意料之中的消息。
只见信上写着——百骑司,流言起,殿下小心。
意料之外,是因为他没想到李世民会真将他推给了世家大族;意料之中,是因为他猜测到放出一条消息的就是李世民。
现在来不及找李世民算账,殿下小心四个字,让李宽想起了当年做的那梦。
“怀恩,立即召回长安城中的张信,吩咐王翼和胡庆带领护龙卫持刀日夜巡查,凡是来路不明之人当即扣押盘问,若是夜间出现在桃源村之人,不用询问,一律杀无赦。”
怀恩领命出门。
不久,王翼和胡庆急冲冲的赶来了,“王爷,可是庄子中发生大事了?”
“确实是发生大事了,一着不慎,桃源村恐怕会成为一片废墟啊!”李宽长叹了一口气,看着窗外的烈日,好像在艳阳高照的晴空之中看到了一抹殷红的血迹,喃喃自语道:“腥风血雨就要降临了。”
现在不是自己感叹的时候,李宽知道,自己现在必须要冷静下来,冷静下来。
重重的拍了拍自己的脸颊,脸颊红了,感到疼痛的李宽冷静下来了,他想到了尚且在外经商的李十亿他们,这些人是他的班底,一个都不能损失。
“怀恩,立即飞鸽传书给十亿他们,让他们现在都给本王躲起来,没有本王的命令不准现身。”
李宽的命令不可谓不快,可是终究还是迟了一步,李宽刚写好纸条走出书房,便见着一只信鸽落到小院中,展开纸条一看,只见纸条上写着——李十亿遇刺,身受重伤,生死难料。
原本清明的双目出现血丝,然后渐渐变红,李宽怒吼:“凡是意图接近桃源村之人都给本王杀。”
“王爷,此举恐怕有些不妥。”王翼劝说道。
“照本王之令行事便可,若是出了问题,本王一力承担。”
···········
桃源村仅仅宁静了两日,之后便出现了不少生面孔路过桃源村,随着时间的推移,路过桃源村的生面孔越来越多,但是这些生面孔只是从桃源村外路过,并没有接近桃源村,王翼他们也不好拿下询问,只是越发的谨慎了。
月黑风高杀人夜。
十月初,天上没有一颗星斗,守夜的护龙卫和庄户听到了刀剑相交之声,不久,一群手持横刀的蒙面黑衣人出现在守夜的庄户们面前。
好在,李宽提早做出了安排,庄户们虽然受伤了,但是不至于致命,而且还擒下了两名黑衣人送到了李宽的面前。
“本王知道你们是死士,不怕死,但是有些时候死并不是最可怕的,本王有一万种办法让你们生不如死。”李宽见跪在地上的两人露出不屑的目光,他笑了:“好,有胆气,那咱们就试试。”
李宽笑着拿出了当年打造的柳叶刀,笑道:“知道什么是凌迟吗?就是用本王手中的柳叶刀在你们身上割肉,一共要割3357刀,并且要在最后一刀,也就是第3357刀,要将你们刺死,才能算是凌迟成功。
当然,以本王现在的技术可能割不了3357刀,但是以本王的技术在你们身上割一千刀还是可以成功,别怀疑,既然敢来行刺本王就应该知道本王的医术如何,本王了解在哪里下刀流血最慢,也知道怎么让你们活的久,现在咱们就试试,是你们的嘴硬还是本王手中的刀快。”
李宽的话让押着两个黑衣人的庄户不禁胆寒,那可是一千刀啊,光是想想就让他们毛骨悚然,好像李宽手中柳叶刀要割在他们身上一样。
这些护龙卫和庄户都是战场上活下来的好手,既然敢将两个刺客送到李宽面前,自然是搜查过全身了,李宽也不用怕刺客嘴里含着刀片、毒药啥的,吩咐庄户押着刺客进了地窖。
一刀一刀的割肉,一声一声的惨叫传出,李宽还没忘记给伤口上撒上青盐消毒,然后在敷上金疮药,张信和桃源村中自诩胆子最大的庄户和护龙卫看着李宽行刑,愣是没有能坚持看完一次行刑时间的人。
在这三天的时间里,惨叫声不绝,一旁尚未受刑的刺客终于崩溃了,在见到李宽带着护卫下地窖的时候,大哭求饶。
“说吧,谁派你们来的?”
“小人是崔家派来的。”尚未受刑的刺客语速很快,见李宽看向有气进没气出的刺客,急说:“那人小人不认识,并不知道他是何人派来的。小人知道的都说了,求王爷给小人一个痛快。”
“恐怕还没说完吧,崔家可是有两个,还有你们这次行动有多少人,若是这次行动失败后,还有多少次行动,都给本王一字不漏的说出来,否则今日的他就是明日的你。”李宽手指快要死了的刺客。
刺客在一旁叙说,怀恩在一旁记录,其实不用这些人说,李宽也知道天下五姓的世家都动手了,就算没动手的也是出力帮了忙的,要怀恩记录只是他要去找李世民有个底气而已。
尽管已经知道了李世民在桃源村外埋伏了将士,可是这并不妨碍李宽对他愤恨,李世民送了他这样的一份大礼,总要回礼才是。
:。:
wxi7
第307章 回礼()
等待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从刺客手里拿到了罪证,李宽便一直在等,毕竟谁也说不清楚有没有下一次的刺杀,直到王翼回来说桃源村外已经没有生面孔路过的时候,他知道刺杀过去了,所以他来了地窖。/p》
“崔五,本王现在给你一个机会,一个活命的机会,只要你随本王上朝指认清河崔家,本王保你不死,如何?”/p》
自从签字画押之后,崔五便一直战战兢兢的等着,他很希望李宽给自己痛快的来一刀,结果不但没杀他还有好吃好喝的,他知道李宽是留着自己指认崔家人,所以他这几日一直在思考,到底要不要答应李宽,毕竟他不是一个人,他还有妻儿在清河县。/p》
见崔五一言不,脸上却显露出纠结之色,李宽知道崔五被自己说动心了,按照李宽的猜测这个所谓的崔五应该不算是崔家的死士,就算是也是刚加入不久,否则心里承受能力不会如此低下,像受刑的那个刺客,愣是挨到了死也没有吐露出一个字,这样的人才能被称得上死士嘛!/p》
事实上,李宽猜错了,崔五确实是死士,还是这批死士中的领头人,毕竟刚加入的死士不会被崔家派来行刺李宽。也正是崔五加入的时间太长,见过太多死士为崔家拼命后的下场,若是他们在行动中死了还好,若是没死、没完成任务,其结果比死了还惨。/p》
当初,崔五能说出自己是来自崔家,他是有自己考虑的,一来是这些年见过不少老兄弟死去之后一家的遭遇,他不再像那些刚加入死士的人那般傻乎乎的为主家拼命,毕竟就算是拼了性命最终的结果也好不到哪去。二来就是他当时确实被李宽的手段给吓着了,说到底他已经跟死士有了区别,不再是杀人的机器,算得上是一个人。/p》
到现在,他又担心自己若是不答应李宽,李宽会不会放他离开?若是真放他离开,李宽放出一点对他不利的消息,他就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其后果恐怕比现在还要惨,到那时受苦就不是自己一人了,还有家人。/p》
“王爷若是能护住小人一家,小人便答应。”崔五跪地道。/p》
李宽愣住了,后续的手段还没用,这崔五就答应了?/p》
“你有家人?”李宽下意识的问了一句,然后回过神来,笑道:“你将地址写下来,给本王一件信物,待你看到你家人的时候,就陪本王进宫。”/p》
说完,李宽离开了地窖。/p》
这些日子,李世民显得有些心不在焉,桃源村遭遇刺客,按照李宽的性子应该立即报仇啊,毕竟在他看来李宽可不是一个懂得隐忍的人,他还等着看李宽和世家大族之间起争斗呢,结果却没一点动静。/p》
想法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李世民万万没想到的是李宽的第一把火烧到了他的头。/p》
一连寻找了半月,总算是将崔五的家人接到了桃源村,所以李宽和护卫带着崔五进长安了。/p》
太极殿,李世民正和朝臣商议政事,气氛还算和谐,只是当李宽带着崔五进门之后,气氛变的肃杀,李宽脸上带着杀意,而朝臣中的世家子弟脸上带着恨意。/p》
“微臣请陛下下旨将清河崔氏满门下狱问罪。”李宽躬身将崔五签字画押的证据从怀里拿了出来,递给连福之后,说:“这是清河崔氏派人行刺微臣的证据,微臣不但有证据还有证人。”/p》
待李世民看过之后,他沉默了,他又岂会不知清河崔氏对李宽动手了,只是想要动天下第一姓的崔家,难啊,比当初对付太原王家还要难。/p》
李世民沉默,可是不代表李宽会沉默,朝着地上跪着的崔五踢了一脚,崔五当即开始叙说。/p》
待朝臣听完,有人跳出来了,而且人还不少,几乎有三分之一的朝臣,信誓旦旦的说着地上跪着的崔五乃是桃源村的人,指责李宽是故意陷害崔家,向李世民请旨降罪李宽。/p》
世家的实力显露出来了,在世家面前,也只有李道宗和王珪出言帮李宽说了几句公道话,就连魏征和房玄龄也只是沉默以对,两不相帮;李宽和李道宗、王珪,小猫三两只,哪能说的过朝堂三分之一的朝臣。/p》
原本议论纷纷的太极殿,渐渐统一的声音,都是要求李世民下旨降罪李宽的。/p》
作为皇帝,李世民感觉自己的权利被世家之人架空了,他很气,气世家之人没把他放在眼中,也气李宽给他找了一个大麻烦。/p》
李世民知道李宽对他是抱着怨气的,再加上前段时间的交易和抽长孙无忌的巴掌也让李世民感到不满,他将李宽推出去就是为了让世家之人搓搓李宽的锐气,为的就是让李宽知道,就算你是胆大包天的孙猴子也逃不出朕的五指山,其目的就是要让李宽去求他,告诉李宽,他才是天子,你没有跟朕讲条件的资本。/p》
不过,他没想到李宽竟然没有擅自做主,第一时间将这件事捅到了他面前。/p》
见朝臣统一了口径,见李宽死死的盯着自己,李世民一拍龙案,怒道:“此事交由刑部和大理寺,待查明事情真相后再做处置。”/p》
李宽冷笑。/p》
对于这样的结果,李宽毫不意外,当初他在太原城遭到王氏刺杀,李世民从中谋划了最大的利益,只是唯独把他给忘了。就连对太原王家都没有动手,李世民又怎么可能为了他,对天下第一姓的崔氏动手呢?所以李世民会和稀泥,这是李宽早有预料的。/p》
看了李世民一眼,然后看了看要求李世民降罪的朝臣们,目光最后放在了房玄龄身上,李宽大笑:“微臣告退。”/p》
“殿下,此人乃是证人恐怕要留下。”大理寺卿裴逡见李宽没有要留下崔五的意思,提醒了一句。/p》
“你说留就留啊,本王若是不留下崔五你待如何?”李宽冷冷一笑,不管裴逡是出于职责所在还是出于偏袒世家,李宽都不可能将崔五留在大理寺或者刑部,看了眼战战兢兢的崔五,笑道:“凡是想要问话,来本王府上。”/p》
说完,扬长而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