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承包王-第11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娶妻生子,老汉一生无憾了,求陛下成全。”

    说完,老汉已是泪流满面。

    看着现场灾民期盼的眼神,李世民沉默了,还是那句话,朝堂的政令岂能朝令夕改。但是,像这样的情况,强制让孤寡无依的老人小孩返乡,跟让他们去死没什么区别。

    “陛下,何不让这位老人家这样情况的人留在桃源村。”杜如晦不愧杜断之名,在李世民还在思考处置方法的时候便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长孙无忌看着连连咳嗽的杜如晦没有提出反对意见,毕竟只是留孤寡老人在桃源村而已,这些灾民中并没有多少这样情况的人,形不成多大的势力,所以完全没有问题;至于李世民,则是说了一句——克明保重身体,然后当场宣布了自己的决定。

    决定一下,自然得到了灾民们的一致谢恩。

    不久,庄子里再次出来了一批人,人不少,这些人全是桃源村的庄户,庄户们拖着板车,板车之上放着的全是干粮和粮食,领到铜钱的灾民三两口喝干净碗中的骨头汤,走到桃源村庄户们的面前,接受李宽赠送的干粮和粮食,然后带着一家妻儿老小回到了自己当初居住了窝棚。

    看着眼前居住了一年多的小窝,一家老小不由的留下泪,默默的开始收拾,大家都知道桃源村是个干净的地方,是全天下最干净的地方,所以他们离去之时也要打扫的干干净净,不仅将窝棚打扫干净了,灾民们还换了衣服,衣服虽然破烂,却是最整洁的。

    返乡的灾民带着一家妻儿老小,背着自己在桃源村挣下的钱粮,走到贵妃酒楼外的空地上,朝着酒楼的三楼磕着头,口中喊着“谢王爷大恩”,然后一步三回头的离开了桃源村。

    三楼上喝酒祖孙二人起身,站在窗边,看着跪在地上的灾民,看着灾民们渐行渐远的身影,心中有些酸,其实不仅是李宽就连桃源村的原住民们也有些酸,毕竟大家相处了一年多,多少还是有些感情的,现在看着一家又一家离开,总有股离愁别绪萦绕心头。

    在场的人中感到高兴的恐怕就只有前来的李世民和官员了,毕竟灾民们离去之时也没忘了他,李世民今日不知收到了多少句——陛下圣明。

    中华上下几千年,有多少任皇帝,恐怕很少有人能给出一个确切的数据,但是众多皇帝中善于纳谏的必然有李世民,他喜欢朝臣上谏,哪怕谏言是骂他的,只要谏言于国有利他都能欣然接受,他不喜欢听到朝臣的吹捧,至少在他年轻力壮的时候是不喜欢的。

    不过,今日他是喜欢的,因为称赞他圣明的是大唐的百姓,是天下最为淳朴的人。

    //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阅读网址:

    wxi7

第299章 你为何不献() 
暖风拂面,桃花扑鼻香,身边的称赞之词从未断绝,一切都很美好,奈何酒楼上站着一个李宽,原本的好心情在看到李宽久不下楼行礼之后终于起了变化。

    原本还以为李宽在桃源村的学舍上课,没想到李宽竟然一直在酒楼看着,而且看到自己和重臣来了桃源村还不下楼拜见,李世民心里能高兴才怪。

    楼上的李宽确实没有下楼的意思,反正李世民会上楼来拜见李渊,他又何必下去拜见李世民呢?况且他与李渊本就计定好了,要让李世民厌恶,从而达到出任岭南的目的,现在哪还管什么礼数,想要让他下楼拜见李世民。

    没门!

    三年的守孝之期就快到了也快到离开长安的时候了,到现在他和李渊并未想出让李世民答应的办法,所以李宽决定要从小事做起,然后守孝期一到便搞一次大的,最终挥一挥衣袖潇洒离去。

    李渊祖孙二人站于三楼之上,李世民和重臣位于酒楼之下,互相对视,谁也不肯认输,就这样直到巳时末,灾民陆陆续续的离开,长安城中的士子陆陆续续的到来,李世民终于带着重臣走进了酒楼。

    不知是因为早上出来的时间太早,没吃早饭因为饿了上酒楼,还是因为要给士子们摆出父慈子孝的场景,反正李世民带着重臣在士子的问候下走上了三楼。

    “儿臣拜见父皇。”

    行礼之时,李世民还特意瞪了一眼李渊身边的李宽,李宽就像没看见李世民的眼神一样,最可气的是他还面带微笑的点了点头,就好像李世民在给他行礼一样。

    “哈哈哈······”李渊大笑,楼下的士子也听到了李渊的笑声,倒是让李世民在士子的心目中留下了不错的印象,都说陛下和太上皇父子不合,现在看来也不尽然嘛!

    “今日陛下白龙鱼服,微臣便不行大礼了,臣见过陛下,见过诸位大人。”李宽拱了拱手,邀请众人落座之后,便开口问着李世民因何而来。

    说真的,听到李世民的答案,李宽愣住了,他没想到灾民们会推选出老人去长安城求见李世民,心里倒是高兴,但是脸上却要装出一副怒不可遏的样子。

    “福伯,赠送的二十文盘缠不发了。”站在三楼朝着楼下的福伯喊了一句,然后骂骂咧咧道:“真特么一群白眼狼,竟然敢背着本王去长安城求见陛下,这将本王置于何地,若是不了解实情岂不是让陛下和诸位大人误会是本王怂恿他们去的。”

    至于是不是李宽怂恿的,大臣和李世民心知肚明,看李宽突然愣住的样子就知道不是,其实就算是李宽怂恿的,李世民也并不在意,毕竟千余名灾民,对于守卫森严的长安城而言翻不起多大的浪花。只是听到李宽的骂声,他不由的皱了皱眉头,堂堂皇亲竟然当着楼下士子的面口出秽语,哪有一点皇家修养。

    就在李世民思考是否下旨让李宽进弘文馆进学的时候,福伯上了三楼,“殿下,现在所剩的庄户已经不多了,那二十文的盘缠真不发了?”

    “发。”

    “不发。”

    李世民和李宽同时开口,两人意见却不统一,李宽看了看李世民,笑道:“既然陛下有旨,那就听陛下的。”

    李宽一副自己是好臣子,全依照李世民的圣旨而行的样子,看得李世民心里别扭无比,你现在倒是知道遵旨了,此前让你去皇宫庆贺为何不去呢!

    一想到李宽借故不参加朝廷庆宴,李世民不由的看向了李宽,双眼瞪大如牛眼,李宽不甘示弱的瞪了回去,酒桌上再次出现两人对视的场景。

    “郡王殿下,臣知道您有砖瓦窑,但是这水泥窑又是生产何物呢?”长孙无忌见场面有些尴尬,连忙打着圆场。

    “水泥窑自然是生产水泥,齐国公不会连这点都不明白吧!”李宽微笑,笑容之中带着满满的恶趣味。

    长孙无忌:“······”

    他能不知道水泥窑是生产水泥,要不是见场面尴尬,他也不会问出这么白痴的问题。

    长孙无忌这一打岔,确实缓解了场面的尴尬。李世民甚至转头对着长孙无忌笑了笑,长孙无忌自然回以微笑。

    果然是老狐狸啊,一句话就做到了简在帝心,厉害!

    在场的人之中或许有人不知道李宽的水泥窑,但是李世民是知道的,只是水泥到底作何用,李世民却不太清楚,因为除了桃源村之外,没有人用过水泥,所以他提出要去水泥窑看看。

    结果不言而喻,李宽借故妹妹在府上,现在又快到用午饭的时间,他要回府陪妹妹用饭拒绝了。

    “宽儿,祖父亦对你的水泥窑十分好奇,陪祖父去看看。”

    李渊的要求,李宽不会不答应,只是答应过后看李世民的脸色,李宽再次感受到了什么叫做姜还是老的辣,明知道自己不会拒绝他的提议,他却当着李世民的面提出来了,这不是让自己打李世民的脸吗?毕竟刚刚拒绝了李世民,现在却答应了他,这让李世民怎么想,这不是打脸是什么?

    打脸什么的,李宽最喜欢了,尤其是打李世民的脸,所以李宽面带微笑的带着李渊父子和朝廷重臣去了水泥窑。

    水泥窑不在像当初一样只是一个小小的草棚,当年的草棚已经从承包的荒山移到了庄子中,现在的水泥窑和砖瓦窑都是用砖瓦砌成的,颇有现代气息。

    眼前的景象,让魏征和房玄龄不由的皱了皱眉,因为眼前的农田中只有妇人在忙着春耕,至于庄子中的壮汉却没见到一人。

    “为何你这庄子中只有妇人在忙着耕种?”就在魏征和房玄龄准备进谏的时候,李世民开口了。

    “陛下,这可不是微臣的庄子,这是任城王叔的庄子,至于庄子中汉子都在窑上做工,您去一看便知。”

    砖瓦窑没去,毕竟红砖青瓦在长安城中早已有了名声,李世民现在最关心的还是水泥窑产出的水泥到底是个什么东西。

    进大门一看,便看见了年轻力壮的庄户们面带口罩忙碌着手中之事,见到衣着华丽的一群人前来,忙绿的众人顿了顿,然后又开始手中的活计,毕竟李道宗和李宽常常来看看,对于勋贵已经见怪不怪了。

    “这就是微臣所说的水泥,这就是水泥所制成的路面。”李宽指了指对面真在打包的水泥堆,然后指着脚下的地面,然后说道:“这里的墙亦是用水泥所砌,其粘合性不知比黄泥和米浆好了多少,自然价格也比米浆便宜不少。”

    李世民和重臣看着平坦的路面,他们就知道水泥的作用有多大了,若是全天下的路面由水泥铺制而成,运送粮草兵马可以节省多少时间啊!而且节省的可不光是时间,节省的还有粮草,要知道行军中最大的问题就是粮草,从驻地出发到战事发生地,这一路所消耗粮草可不少。

    对李世民的重臣来说,唯一的问题就是这水泥的使用寿命有多长,值不值得大唐浪费钱财用水泥铺路。

    “殿下,这水泥铺成的路面可以使用多少年,还有水泥的造价究竟是多少?”房玄龄问出了关键的问题。

    水泥铺成的路面可以使用多久,李宽没给出确切的数据,只是保守估计五年以上,至于造价李宽倒是给出了具体的数据,这让李世民咧嘴大笑。

    当然,有人却不信水泥的质量能如李宽所言,就如李世民身后的那位威武不凡的将军——段志玄。

    “给本王拿铁锤来。”李宽大吼,待陈家老大送来了铁锤,然后对着段志玄笑道:“樊国公大可一试。”

    对着李宽抱拳行了一礼,然后朝着自己手掌吐了口口水,搓了搓手,提起地上的铁锤大喝一声,朝着一旁的墙面砸去,瞬间便出现了一个大洞,段志玄不屑的撇了撇嘴。

    “谁特么让你砸墙了,本王是让你砸地面。”李宽大怒,“墙面乃是红砖所砌,况且其中还牵扯到受力的问题,能受得了你一锤吗?”

    听到李宽的怒骂,虽不懂李宽说的受力问题是什么,但是他也觉得李宽说的在理,毕竟诸位大臣只是要看看水泥所修的路面质量如何。

    给李宽赔了礼,提起铁锤朝着水泥地面砸去,只见碎屑飞泻竟然没有出现一丝裂痕,而他的两只手臂却被震的发麻,段志玄服气了。

    段志玄的力量有多大,在场的人恐怕只有李宽不清楚,所以众人皆是一副目瞪口呆的样子,长孙无忌一反应过来便开口了。

    “此乃军国利器啊,老臣恭贺陛下。”转头看向盯着甩手的段志玄咧嘴傻笑的李宽,长孙无忌顿时变得神色莫名,完全是一副怪罪的语气:“郡王殿下既然有如此军国利器为何不早日献上,据臣所知水泥窑早在贞观元年便已开始生产了吧!”

    妈的,这是给老子上眼药啊!李宽的笑脸变了。

    事实上,长孙无忌确实这样打算的,毕竟是老奸巨猾的老狐狸了,能看出李世民对水泥的喜爱,而且他又是一家之主不得不为一家以后做打算,现在他所看好的就是李承乾,自然是处处替李承乾着想了,他又岂会放过上眼药的机会,毕竟李宽得到李世民的喜爱对于李承乾和他来说都不是什么好事。

    虽说现在李承乾乃是太子,是合理的帝位继承人,而李宽并无争夺帝位的资格,可是李世民当初不也只是秦王吗,李世民当初也就比李宽的身份好一点而已,到最后不也一样夺得了帝位,所以皇位之争向来是没有定论的,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啊!

    长孙无忌的做法,李宽多少能猜到一点,毕竟历史记载长孙无忌早年便是支持李承乾的,还多次为李承乾出谋划策,只是李承乾不争气,长孙无忌放弃了他而已。

    想通了长孙无忌发难的缘由,李宽怒了,虽然你是李承乾阵营的人,但是也不能拿老子当垫脚石踩啊!

    “军国利器之名可当不得,照本王看来,恐怕只有盐铁才当得军国利器之称,据本王所知,齐国公府上便从事炼铁行业,为何你不献上炼铁之法,反而要本王献上水泥炼制之法呢?难道你真以为本王好欺负不成?”

    “住嘴,你看看你现在的样子,不知道礼数都学到哪里去了,无忌乃是你长辈,岂有你质问的资格?”李世民骂过瘾了,见李宽依旧一脸不服气的样子怒问道:“难道你小子不打算将水泥之法献给朕?”

    皇帝都有这样臭习惯,一见到好东西都认为发明之人献上研制之法乃是理所应当,但是李宽现在可不惯着李世民的臭习惯。

    “微臣为何要献上水泥的制作方法?”

    李宽的话一出口,在场的勋贵傻眼了,就连李渊也傻眼了,他没想到这个孙儿现在如此硬气。

    “你乃皇室子弟,难道不应该献上与国有利之法?况且你乃是朕的亲子,朕要你献上水泥之法,你敢不献?”李世民大怒,当着重臣的面显然有些口不择言了。

    毕竟,李宽现在可不是李世民的儿子,但是没人敢提出来,就是以硬气著称的魏征也不敢提出来,低头看着地面,好像水泥地面上长出了花一样。

    “陛下,难道忘了微臣乃是父王嗣子,按理微臣只是陛下侄儿而已。”看着怒气冲冲的李世民,李宽冷笑道:“陛下以后可别再说亲子了,免得让人贻笑大方。”

    “啪。”

    李宽挨了一巴掌,小脸上顿时出现了一个清晰的巴掌印,看得出李世民用力不小。

    “哈,啐。”李宽吐出一口混着鲜血的口水,瞪了一眼李世民,然后看向了长孙无忌,笑道:“此事全因齐国公而起,这一巴掌本王就记在你的头上,长孙无忌你给本王等着吧!”

    说完,李宽大笑离去。

    “你大胆。”李世民怒骂。

    “宽儿此言有何错?”李渊问了一句,然后转身走了。

    :。:

    wxi7

第300章 君子报仇只争朝夕() 
李宽的话有错吗?真计较起来确实是没错的,只是言语之间有些不敬而已,若是放在寻常百姓家中确实是有错的,但是放在皇家之中谁能说有错,谁敢说有错?李渊作为家中辈分最高的长辈,他说没有错,自然是没错的,既然没错,李宽当然不会放过长孙无忌了。

    说到底,长孙无忌算是给李世民背了黑锅,毕竟那一巴掌是李世民扇的,又不是他,他也很委屈啊!他只是想给李宽上点眼药而已,根本就没想到事情的最终结果会弄成现在这样,毕竟皇帝金口一开,谁人敢拒绝,他哪知道会出现李宽这样一个怪胎,不仅拒绝了李世民还敢当着李世民的面威胁他。

    要说李宽的威胁,长孙无忌完全没有放在心里,毕竟他与李宽所经营的完全是不同的产业,况且他经营炼铁乃是朝廷认证的,所供给的乃是军队,若是没有李世民的旨意谁敢打压,就算李宽仗着有李渊的保护不怕李世民,但是他手中捏着最先进的锻造方法,他还有什么好怕的。

    “陛下,老臣现在便去见见楚王殿下,毕竟水泥之法只有楚王殿下了解。”不知是身体原因还是因为水泥窑的灰尘太重杜,如晦忍不住了咳嗽了两下,脸色涨红就像是要把肺叶咳出来一样,缓了口气,继续说:“老臣如今身体一日不如一日,恐怕为大唐效力的时日不多了,望陛下念在老臣这些年的微末之功上免去楚王殿下罪责。”

    “哼,克明不用去见那逆子,朕不信没有他,难道不能研制出水泥?”李世民转头看向连福,吩咐道:“回宫,立即派人宣工部尚书进宫见朕。”

    就在李世民带着众人回宫的时候,李渊也追上了小短腿的李宽,笑道:“你小子难道就不怕世民怪罪于你?”

    “有什么好怕的,不就是下旨责罚吗?孙儿已经习惯了,况且这次可是天赐的机会,孙儿可不会错过了,祖父您也该开始行动了!”

    所谓的行动便是联系山东士族,毕竟李渊为帝多年,手中还是有一股不小的力量,动用这股力量让李宽出任岭南不是什么难事。

    “你小子有把握让长孙无忌吃大亏?你小子也知道他的产业可是制铁哦!”李渊明白李宽的意思,若是真能弄倒长孙无忌,李世民必然大怒,加上士族帮忙,出任岭南不成问题,可是他却不信李宽有本事弄倒长孙无忌的产业。

    《新唐书·食货四》中有记载:天宝、至德年间,盐每斗十钱,……及琦为诸州榷盐铁使,尽榷天下盐铁,所以唐朝早期并没有实行盐铁管制,而李宽当初在桃源村修建高炉秘密炼铁,一来是他觉得没有必要扩大规模,毕竟他又不需要大量的钢铁;二来嘛,若是练出大量的钢铁,必然会被李世民察觉,他可不想再给李世民做嫁衣了。

    不过,现在不同了,他要给长孙无忌留下一个深刻的印象。忍辱负重的道理他明白,但是他已经忍受够了,现在也是时候跟李世民亮亮剑了,他要告诉满朝的勋贵他不再是当初那个任人欺负的小孩子了。

    “祖父您放心吧,孙儿自然是有把握弄得长孙无忌灰头土脸的。”李宽笑了笑,随即沉默了一会儿才说:“不过,为了稳妥起见,您还是暂时别联系了。”

    李渊这才满意的点头一笑,毕竟此事乃是李渊这辈子最后一次施展计谋了,而且在李渊心里还认为这个计划关乎到大唐的未来,这计划太重要了,他自然希望稳妥一点。

    祖孙二人带着笑容回到桃源村,回到李府,李宽便召集来了桃源村的铁匠,一两年的时间,他们差不多弄懂了高炉炼铁法,现在独自带队是问题的,所以桃源村的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