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启风云-第1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天启怒道:“一千一百万用去七百五十万也还有三百五十万,还一半总可以吧?”

    李起元说:“皇上,明年北方如果还是有灾害而南方因为刚刚移民过去,所以估计税收只有两百万,皇上又一再要求不许在田亩上增加税,所以这三百五十万要用到明年的花费上去。”

    天启说:“那户部的意思是不准备还朕的钱啰?”

    李起元说:“预计五年之内还不起,要不这样好不好,不但辽西的税收连辽东的税收户部也不要了,十五年,户部用十五年辽东和辽西的税收抵皇上的六百万。”

    天启说:“辽西现在只有投入没有收获,你的意思是让朕去辽东找奴酋努尔哈赤收税吗?”

044 贱卖辽东(下)

    李起元说:“不是说十五年吗?万一明军三到五年就收复全辽呢?我们所有人都对皇上、对大明的军队有信心。”

    天启想了想说:“二十年,六百万换辽东辽西二十年的赋税,如果不愿意就每年给朕六十万的利钱,本钱有了再还。如果愿意换也学朕一样写张条,现场所有人都签字,并写上不得反悔。”

    李起元说:“这个臣作不了主,需要跟朝中其他官员商议。”

    天启说:“那明天就让信王主持,三品以上官员都去政务院商议,朕晚些时候去听结果,现在大家就散了吧。”

    本来算准没人反对得了,趁机提拔几个用起来顺手的人到关键位置上等待机会,谁知道被人顺带着把家底掏空了还要被人赖帐,天启的心情确实很不爽。一个男人如果是单身,遇到心情不好会去找人聊天,如果有老婆恰好老婆很会开解自己的话,这个男人会去找老婆倾诉。天启恰好有个很温柔很贤惠的老婆,于是他来到坤宁宫找皇后。

    一进殿门,只见两个宫女迎了上来,蹲下身说:“奴婢见过皇上。”

    天启说:“起来吧,皇后在哪里?”

    其中一个宫女说:“皇后吃过早饭就去见老太后去了,饭前郑老贵妃又派人请皇后,皇上稍坐奴婢去请皇后回来。”

    天启点了点头转头对谈敬说:“叫人把午饭叫到坤宁宫来。”

    见谈敬和宫女走了,天启闲来无事就仔细打量着另一个宫女,只见她长着一张略圆的瓜子脸,大眼睛,挺鼻梁翘着嘴角微微带有笑意,心里不由得一动。

    天启叫她走近来轻轻问道:“昨晚倒酒的是你们两个吧?你叫什么名字?”

    宫女说:“奴婢叫三lang。”

    “三lang?”天启笑道:“这名字特别。”

    叫三lang的宫女说:“奴婢的爹喜欢儿子,谁知生了三个都是女儿,从小就把奴婢打扮成男孩样取名叫三郎。”

    天启问:“那最后怎么成了三lang的?”

    三lang说:“后来奴婢的爹有了儿子就嫌女孩儿叫三郎不好听改喊三lang了。”

    天启心道:“还不如叫三郎。”嘴里问道:“你多大了?多久进宫的?以前怎么没见过你?”

    三lang说:“奴婢今年十六进宫五年了,进宫后就跟春英一起一直在侍候老太后,前几天皇后见了奴婢两人就跟老太后要到坤宁宫,听说是准备给皇上侍寝老太后也很高兴。”

    天启问:“春英?就是刚刚出去那个吧?你们知道什么叫侍寝不?”

    三lang说:“知道,听皇后说侍寝就是给皇上捂脚。”

    天启一听呵呵笑了。

    这时候皇后带着四个宫女回来了,天启请皇后坐下歇息,问道:“老太后找你说什么?”

    皇后说:“老太后说信王的王妃她要亲自过目。”

    天启呵呵一笑问道:“这个没问题,那郑老贵妃有什么事呢?”

    皇后说:“郑老贵妃说福王回信同意他名下受灾的佃户可以暂时把税欠着,但三年之内得还。至于万历帝赐给他的二百万亩他说他不能退,如果皇上允许他到北京建府他可以把其他地方的十几万亩交出来。”

    天启说:“说了半天就退个零头,真是个守财不要命的东西!朕想要不是郑老太太想见儿子孙子那十几万亩他也舍不得退出来,就算退出来的肯定也是些鸟不拉屎的地方。”

    皇后问:“那怎么给郑老贵妃说?好歹福王也是皇上的叔叔。”

    天启说:“还能怎么样?先同意等他来了再慢慢磨,蚊子腿也是肉,再说十几万亩的蚊子腿还是有点大。不过你跟郑老太太说清楚,既然他的田不全交那建府费用就得自己掏,也不象惠王瑞王他们那样有俸禄,到了北京他母子也不是想见就能见的,要按皇家的制度来。”

    第二天上午,天启让太监传话说让大臣们都去政务院先商议好,生意到底做不做得成自己晚点过去听结果,左右无事就盘点他自己这么半年的成果:回去的事情太渺茫,先决条件是找到那个“他”,人海茫茫也不知是男是女还是动植物,只有先放一边不管。可喜的是身体在早运动晚静思动静相宜之下有了很大的进步,虽说跟少林武当等高手相比还有很大的距离,但自信去欺负两三个老大娘和小朋友还是没问题的,真能修炼到单手能掐死三个女真勇士,那玩玩御驾亲征也不是不可以,但现在还是藏拙比较明智。军务方面防守应该可以放心但进攻手段却只有几样接近于空白,还得通过实战才能说填补了空白,因为只防守是把女真人防守不干净的。政务方面千头万绪但归根到底还是一个“钱”字,赚钱不但需要时间久还累人,直接向田里刨食的农民加税倒是简单,但现在天灾**连年不绝,很多农民大哥一个个饿得眼冒绿光,再去加税很可能迫使他们眼中的绿光变成凶光,到时候得不偿失。思来想去只有找几个人嫌狗不理的贪官污吏拉出来示众,顺便抄他们的家来润一润自己那干瘪的腰包,因为站在道德制高点上也不怕有人炸刺。但常言道“泡土不可深挖”,万事都是可一可二不可再三,第一次出手抄了客氏和魏忠贤但钱被借走还赖了帐,第二次出手抄了十家大户但又被户部截了胡,忙碌了半年只剩下一身正气两袖清风,怎一个“惨”字了得?现在放眼天下也找不到几条浮在面上的大鱼,魏忠贤忠是忠但好象也是黔驴技穷了,连来几份密报都没有多大价值,看来还得找个渠道挖潜力。魏忠贤的情报里提到有卫所私占民田,但现在辽东在打仗内地的卫所就成了不能碰的脓疱疮,还得暂时忍两年再收拾这些龟儿子。反反复复想了好一阵,直到谈敬说政务院派人来请才停止了漫无头绪的胡思乱想,先走一步看一步吧。

    就在天启坐在乾清宫里神游物外时,政务院里大臣们的意见已经取得了高度的一致。当信王召集好众人让大家说事时,户部尚书李起元首先说道:“户部一共借了皇上六百万两,皇上对百姓仁爱严禁增加赋税,而明年北方受灾南方还要安置移民,所以这钱一时半会儿还不上。皇上与下官商议用辽东辽西二十年的赋税来换这六百万两,下官没有意见不知各位大人的意思如何?”

    礼部一个侍郎说:“李大人,皇上说没说如果有人不同意怎么办?”

    李起元说:“每年给他一分利就是六十万两,本钱有了再说。”

    群臣一听每年要给六十万都觉得太多,这时李起元又说道:“下官也算了一下,上次抄完十家大户共有一千一百万两,除去明年移民费用还有给信王修王府、前方军费、朝臣借款等还剩三百五十万两。如果大家都暂时不急着拿回借给朝廷的钱,明年移民时紧一点,信王府再稍微修小点应该就够了。”

    这时,刚好回京述职的一个巡抚说道:“其他的都好说,移民的钱不好省,尤其是山区的人,一会儿老人说走不动了要车推,一会儿小孩说走不动要人背,雇的人也辛苦要钱也高。而且今年的移民好多还自己背的有粮,明年的人估计都只带了几张嘴上路,省了钱要移三成的人不可能。”

    巡抚的话刚说完,旁边一个侍郎说:“巡抚大人的话下官不爱听,什么叫其他的都好说?谁家的银子都不是飞来的,借钱时说年底还怎么现在又不还了?”

    李起元说:“本官就一句话,同意跟皇上换的就来签上自己的名字,不同意的去找银子去。”

045 信王拜师

    等天启来时所有人都把字签了,看来每个人都是明白人,二十年后是哪些孙子站在朝堂上实在是无关紧要的事,能拿回自己的银子还有来年看得见的实惠才是最重要的。天启叫谈敬把大家的签名文书收好然后坐下轻咳了一声说:

    “既然大家意见一致,我们就顺便说另一件事,就是给信王请讲官的事。信王是朕的兄弟年龄虽小但勇于任事,只是见识经验稍显不足需要边理政边学习,大家推荐两个年轻点的人吧,年龄相差太大不好沟通。这是政务院议事不是上朝,大家都坐下慢慢说。”

    皇帝关心自己兄弟的学习是好事,一个人学习学习虽然不一定能提高多少能力但至少能通点道理,通道理的人才有可能听得进良言,大家也不愿意一个听不进意见只知道蛮干的人坐在头上。待大家都团团坐下后礼部尚书薛三省问道:“不知皇上对请讲官有什么样的要求?”

    要人提要求至少说明两个问题,一是候选人多二是大家没有敷衍的意思,天启想了想说:“信王要勤于政务但又不能太劳累要学会劳逸结合;要严明制度但又不能太死板要学会通达;对人要仁慈宽厚但又需要些雷霆手段;遇事不能放弃但又要学会取舍。所以这个讲官要有气度、心地宽、学问好、明事理、谙刑赏、擅机断、知权变。”

    这个要求好像有点高,就好比要找个既博大又精深既胆大又心细只在理论上存在的人,礼部尚书薛三省想了想说:“启禀皇上,这样的**明目前还不存在。”

    天启听薛三省的话后知道他嫌自己的要求太高,就笑着说:“朕的意思是多找几个人,每个人占其中一点就可以了,不是叫大家去找个很全面的人。”

    听天启一解释大家也明白了,原来不是要找个诸葛亮那样的全才,这就好办了。大家互相商议了一下推荐了八个符合某一个或某两个条件的人,天启经过仔细筛选选出三个人:翰林院修撰、前科状元文震孟,万历四十四年进士、御史黄尊素,万历三十八年进士、翰林院侍读钱谦益,选定后让谈敬派人去宣三人前来。

    不一会儿三人就来到了政务院,本来是三品官参加的会议突然让自己三个六品参加,再加上看到皇帝和大臣们都是和颜悦色的模样,三人当场明白这是好事不是坏事,都挺了挺胸膛准备好好把握住人品爆发后获得的机遇。天启对三人说道:“信王是朕的兄弟,朕对他寄予厚望,从今天起你们就是他的师傅,每日上一个时辰的课。今后政务院的事朕会渐渐少管,你们三位要尽心尽力辅导信王,让他能胜任政务院的事务。”

    文震孟、黄尊素和钱谦益一起躬身道:“臣等遵旨。”

    三人都知道皇帝对自己的兄弟非常好,派自己三人给信王当师傅那是看上了自己身上某处闪光点,只要自己能将这闪光点发扬光大,锦绣前程就算是从脚下铺开了,想到这点三人的呼吸都有点粗了。

    天启转头对信王说:“信王,这三人是为兄针对你的不足之处选的师傅,负责每日讲课,你要好好向他们学习。先给几位师傅赐座,信王现在去拜见师傅。”

    信王答应了后起身向三人躬身行礼道:“拜见三位师傅。”

    文震孟、黄尊素和钱谦益微微侧身只受半礼,嘴里说:“臣等不敢。”然后伸手请信王坐下后三人才挨着坐下。

    学生尊敬师傅给师傅行礼是礼数使然,但如果臣子大模大样受全礼那就有点无礼了,看来三人还不错,天启点了点头说:“为政者首先要有仁爱之心,用仁爱之心去安抚治下之**家才会忠诚,如果为政者对治下之人如役犬马,国人轻则会去野归隐重则会判国投敌。文震孟是前科状元,文章中对仁者爱人的论述有独到之处,信王多向他学习如何行仁政。”

    见没有人发表反对意见天启继续说道:“在坐者都是儒家门徒,儒家除了讲仁还要讲礼。礼的作用就是让人不要太过于亲近,要有尊卑秩序才能进退有序,不符合礼的勿视、勿动、勿言。黄尊素身为御史学问也不差,信王要向他学习如何明辨对错。”

    仁与礼的思想贯穿了整个儒家学说,听天启这样说大家不由得点了点头深以为然。天启又继续说道:“多学儒家之术久了会让人自然而然存有浩然正气,但如不知变通一味直行就会被人讥讽为酸儒腐儒。钱谦益能诗会文,文中时现真性真情,信王不时向他学习一下率性而为也是好事。”

    信王说:“皇兄对臣弟如此关爱,臣弟实在不知如何回报。”

    天启说:“无须谈什么关爱回报,只须用心做事就好。现在你就搬到慈庆宫去住,那里离文华殿近方便些,也方便几位师傅教你,等信王府建好后你再搬出去。”

    信王答应后天启对群臣说:“难得大家都在,有什么事就说出来议一议,以后事关政务的会议都由信王在政务院召开,错非大事急事朕也不会再管。”

    见天启的意思要放手不管了,吏部尚书**星急忙上前说道:“皇上曾说过明年起要开始对上任官员进行经济审察,现在已经是十一月底,那么请问皇上吏部现在对官员的任命过程跟以往的任命过程应该有些什么不同?”

    一件事要执行首先是要给大家吹吹风,没人反对之后就该紧锣密鼓准备,这都只有一个月就要执行了但现在还不见动静,大家心里也有点吃不准皇帝的意思,甚至有人在想皇帝是不是把这事忘了?

    天启说:“经济审察由吏部、都察院和内卫配合执行,吏部任命前先行文通知,都察院和内卫经济审察完后要签字认可,见了都察院和内卫的意见后吏部再正式任命。”

    **星问:“看来马上就得动,那么请问皇上从何时开始?何地开始?又从何人开始?”

    听**星这么一问,所有大臣的心都提起来了,虽然说早就知道有这一天也做了些准备,但当这一天真正来临时那些准备好象又都没什么用,尤其是家里钱多的人还有就是家里的钱来路不明的人,一个个心里都是忐忑不安。

    天启看了看大家,慢慢说道:“经济审察从现在从京里开始,至于说从何人开始朕认为应该从都察院开始,因为是由他们去审查别人正人要先正己,左都御史高攀龙和杨涟,你们有没有意见?”

    高攀龙和杨涟说:“臣等没有意见。”

    天启说:“好,你们是审查官员的人就象是一把尺子,朕说过正人要先正己,下去后就让都察院里的所有御史和六科言官自己写申请,写完申请后由内卫预约时间进行审查,不愿意写申请的全部回家,朕不想拿着一把歪尺子用。”

    天启话刚说完,叶向高、韩爌、朱延禧三个协理大臣就上前说他们应该做表率,他们要在都察院的后面接受审查。经过清查田产和存粮事件后,叶向高、韩爌、朱延禧等三人都知道皇帝对待手下臣子虽然不是很强硬,但一旦决定要做某件事那是非常的坚决,与其轮到自己时被动还不如主动要求还能博取个好名声。见三位政务院大臣带头申请支持自己天启很满意,其他人虽有想法也只好藏在心里表示没有问题。

046 进退有序

    见经济审察的事告一段落,户部尚书李起元说道:“皇上,本朝流通的白银本就不多,每年铸银还会产生很多火耗,以前一直用生丝、茶叶、瓷器卖到海外换回白银,现在皇上下令不许种桑这白银就会越来越少,请问该怎么办?”

    听了李起元的话天启第一时间就决定这个问题先不说,银子问题、土地问题、栽种问题等在现阶段都是很敏感的问题,这里面漏洞太多一时半会儿还解决不好只有先拖着,或许自己以后还要靠那些漏洞赚钱,想到这里天启沉默了一下说:“朕没有说过不许种桑,只是不许把种粮食的田改种桑树,山边、河畔、田头都可以种桑养蚕。至于火耗问题其实是个小问题,但因为牵扯太多暂时不谈,等时机成熟了再说。”

    见李起元没再提火耗问题天启又说起了经济审察:“让官员接受经济审察会让官员损失很多利益,朕不想让人背后说朕刻薄寡恩,所以决定在经济审察的同时推行卖爵制度,这样做能让百姓得到方便、官员得到实惠、朝廷也得到实惠、朕也能沾一些光,任何制度只有共赢才能长久。”

    天启知道单一地取消别人的既得利益会引起反抗,取消某一项就要用另外一项去弥补别人的损失,自己要做的只是调整,通过合理的调整把有限的人员和财物用在最恰当的地方,这样才能得到尽可能多的支持。果然,群臣一听有得有失也就没有反对,一起齐声说:“皇上圣明。”

    天启笑道:“朕也不是什么圣明,只不过是能理解‘千里做官只为财’这句话罢了,官员当官有的为了发财有的为了升官,升官的目的是为了发更多的财,所以总的来说还是为了发财。那些满嘴里都说的是为了百姓和国家的人,要么是捞银子捞得差不多的人要么是正在狠捞的人,说一套做一套很不好很虚伪,真正奉献的人是不会说出来的。”

    群臣听了天启的话有的脸露不豫之色,有的似笑非笑,有的低头不语,有的若有所思。

    **星这时又上前说道:“皇上,臣刚刚问的是公事,现在还有一件私事,就是臣今年已经七十有六,请求皇上允许臣致仕回老家。”

    听**星这么一说其他几个老臣也出列说年老体弱想致仕回家,天启想了想说:“你们都七十多了也不容易,既然想回家享受天伦之乐朕也不好强留,那就都准了吧。”

    众人一听心都凉了,心想:“就算我们真想走你假马意思留一下很困难吗?难道就迫不及待要赶我们走?”

    这时天启又说道:“朕准是准了,但你们现在还不能走。”

    听天启开始准了后面又有挽留的意思大家都不是很明白,**星问道:“请问皇上,这是为何?”

    天启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