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花了冤枉钱,方原也很是无奈,但做出这种荒唐规划的就是他本人,事已至此,埋怨有什么用?只能自我解嘲似的呵呵一笑,“不,席家主,这个基地修得很好,我可以改造成造船厂,还有长江水师的基地嘛!”
席本桢知他这是在安慰,苦涩的一笑,连连作揖去了。
景杰与方原并肩而立,忍不住问道,“老大,你真的相信施琅是诚心归降了?”
方原凝视着太湖上飞行的孤雁,此时早已无家可归的施琅就和这些孤雁没什么区别,“施琅是没得选了。且不说他和郑家的血海深仇,就说个人前程吧!他是天生的海战天才,满腹才学和抱负,若不归顺我玄甲军,天下之大,哪里还有他施展的地儿?难不成去投靠佛朗机老外?”
景杰见他果是见识周全,点了点头说,“还是老大思虑周到,只是现在的水师统领是梁敏,还是该给他一个说法。”
梁敏是带着三千梁山兄弟前来投奔的,更是在击败满清鞑子的山东大捷里立下了赫赫战功。对梁敏还有他身后的梁山兄弟,必须要做出安抚,不能寒了兄弟们的心。
方原、景杰二人,直接去找到了水师统领梁敏,开门见山的告知了他,水师统领改为施琅的任命。
梁敏尴尬的笑了笑说,“方军门安排的是,我本来也不懂海战,当这个水师统领就是赶鸭子上架。”
方原呵呵一笑说,“我想任命你为后勤部队统领,你看如何?”
梁敏显然对这个后勤统领并不满意,苦笑的说,“一切方军门做主吧!”
方原善言安慰说,“梁统领,所谓三军未动,粮草先行,后勤部队关系到全局战略成败,可是个重要至极的职位。我这也是人尽其才,才压给梁统领这么个重担,千万不能有失啊!”
梁敏听了他的安慰,之前的郁闷稍减,拱手领命。
第167章 绝食抗议()
方原要将东林书院改成东林妓院的消息一传出,犹如在常州府投入了一颗炸弹,掀起了滔天巨浪。
“常州府的文人开始集体坐在府衙前绝食抗议,将常州府衙堵了个水泄不通,人数达三千人。”
“常州府宜兴县、无锡县的文人也开始上街游行抗议,至少有五千人之多。”
“常州府衙连上书八封,要老大你前去常州府衙主持大局,安抚民众。”
“东林党致仕的官僚三十六人,开始集体向朝廷上血书,向皇帝弹劾你的罪行。”
短短十日时间,一封封急报源源不断的交到了方原手中,内容全是常州府文人群起反抗,甚至开始绝食抗议,上街游行。
整个常州府,包括辖内的武进、无锡,宜兴等县闹得鸡飞狗跳,乱糟糟的一团。
常州府衙的一众官吏夹在方原、文人中间是两头受气,早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吓得手足无措。
支持文人一方吧!方原的锦衣卫一到,那真是会刀刀见血的,谁没有个妻儿老小,谁敢去试一试锦衣卫的屠刀是不是锋利?
支持方原一方吧!外面闹事的都是乡里乡亲的,七大姑八大姨,转个弯全是上门来求情的亲戚。何况,他们这些官吏被绝食抗议的东林党人堵在府衙里,府邸里,根本出不了门。
秦展向方原汇报了五日,方原仍是一副不温不火,爱理不理的态度。每日准时去府衙处理政务,到了下班时间准时回府,和小苑说说笑笑,然后上床休息,浑然就没将常州府的文人之乱当成一回事。
又过了三日,秦展实在等不及了,赶紧进了沧浪亭,直接找到了方原汇报情况,却见到方原正斜躺在花园的横榻上,一面吃着新鲜的瓜果,一面瞧着小苑和几个活色生香的少女,在花园里嬉笑打闹,玩捉迷藏。
小苑上前捉着他的手儿说,“公子,你蒙上眼来捉我们呢!”
方原坐起了身子说,“好啊!你给我蒙上。”
秦展见他倒有闲情逸致,急匆匆的拦在他身前,“老大,常州府十万火急,快闹翻天了,你还有兴致在这儿玩?”
方原摘下了眼罩,瞧了瞧秦展,不紧不慢的说,“老四,你这是皇帝不急太监急,绝不是你的性子。说吧!常州府衙送了你多少好处,你这么火急火燎的来找我?”
秦展稍稍一愣,常州府衙见惹出了祸事的方原那方迟迟没有回应,急得像是热锅上的蚂蚁,立刻凑了五百两银子走秦展的后门关系,希望秦展能说服方原前去常州府平息事态。
他的那点勾当被方原一眼看穿,尴尬的笑了笑说,“就五百两,其实这个银子。。。。。。”
方原懒得听他的解释,打断了他的话儿,“老四,说吧!有什么急事,我连玩一局捉迷藏都不行。”
秦展忙拭了拭额头上的汗水说,“其实也没什么,就是听说老大要将东林书院改成东林妓院,那帮文人一个个疯了似的出来游行,还有绝食抗议,几个县加一起估计有八千人至一万人。”
方原吃了一颗小苑喂的葡萄,淡淡的说,“这个我早就知晓了,常州府出了这么大的乱子,常州府衙现在做了什么?”
秦展忙说,“他们全被堵在府衙,府邸里,门都不敢出,还能做什么?他们自是希望老大能带上玄甲军、锦衣卫前去捉人,平息文人的乱子。”
方原冷冷的一笑,继续问道,“徐华那个青楼大老板是不是吓得回了苏州府?”
秦展说道,“徐华是以老大的名义去的,常州府衙自是将他保护了起来,那些东林党文人也不敢碰他一下。”
方原已是心中有数,有了松江府的先例,若徐华有个三长两短,常州府衙怕是会吃不了兜着走,自是将徐华严加保护起来。至于常州府那些文人,在玄甲军、锦衣卫的威慑下,根本不敢和方原进行正面的暴力冲突。
单单是游行绝食,既能博取名声,也不会丢脑袋的;若动了徐华一下,铁定是要全家陪葬的。这些东林党文人虽是叫嚷得厉害,其实心里跟明镜似的,方寸拿捏得十分到位。
方原哑然失笑,又问道,“冒辟疆在做什么呢?”
秦展又说,“冒公子组织了几百人,正在劝说绝食抗议的文人,不要聚众闹事,回书院去该读书的读书,该考科举考科举。”
方原没想到冒辟疆面对如此来势汹汹的游行抗议,还敢站出来力挺,这份担当和勇气,令方原甚是满意,“他有没有和那些文人爆发冲突?”
秦展说道,“没,这些文人间的争执少有动手,几乎都是之乎者也的辩论来辩论去的打嘴炮。据说冒公子和那个游行组织领头的叫什么来着,哦,顾炎武,已连续辩论了三日。”
顾炎武?
这个名字还是响当当的,这人是明末清初的思想家,不止是文学大家,更精通地理、水利,也是终生致力于抗清的义士,绝不是寻常的腐儒之辈。
方原淡淡的说,“好了,老四,我知道了。”
秦展见他轻描淡写的应了,却不说下一步应对之法,追问说,“老大,然后呢?就放任他们继续绝食,游行,不顾不问?”
方原笑了笑说,“老四啊!所谓防民之口甚于防川,无论是百姓,还是文人,都有权利表达自己的观点,是吧!这些青年文人,就是家里有点钱,有点田。他们不用成日劳作,吃饱了穿暖了,满身的精力无处释放,要么就去青楼找女人发泄,要么就来针砭时弊,慷慨激昂。他们既然想闹就让他们闹,闹够了就消停了。”
秦展支支吾吾的说,“其中还有一些借机闹事,煽风点火的呢!”
方原瞧了他一眼,说道,“现在的游行是各类人混杂在一起,无法区分,所以才要慢慢的等。所谓日久见人心,多闹腾几日,谁是在情绪发泄,谁是在煽风点火,谁是在浑水摸鱼,不全都暴露出来了?等常州府百姓的正常生活受到了严重影响,对这些闹事的文人深恶痛绝的时候,我们再派玄甲军、锦衣卫前去镇压,就事半功倍。”
秦展恍然,原来方原看似对常州府大游行不顾不问,其实早有全盘平定这场文人骚乱的计划,那就是先争民心,再行镇压。若此时玄甲军、锦衣卫介入,容易将普通百信牵涉其中,引起更大的骚乱。
他对这些文人的破事儿根本没兴趣,关心的是怎么给常州府衙一个交代,才能对得起那五百两银子,“那,老大,常州府衙那方怎么回话呢?”
方原沉吟了一会,正容说,“老四,立刻替我传话给常州府衙。”
“其一,府衙官吏都下乡去视察今年的农事,不得耽误了秋收;其二、文人要绝食,要游行,是他们的权利,随他们折腾,不得干涉;其三,无论绝食,还是游行,必须遵守大明律法,若有借机闹事,扰民,砸车,烧屋的,立刻记录在案;其四,令组织游行、绝食的文人们选举出三个代表,可以当面与我对话,有什么冤情,什么委屈,什么不满,与我当面来说。”
秦展一一记下了,又问,“那些东林党致仕的官员去京城喊冤,老大也不过问?要不要我们也上书一封,陈述缘由?”
方原笑着摇了摇头说,“陛下如今被李自成烦得焦头烂额,哪里还有心思去管这档子破事?陛下对这帮东林党人是恨之入骨,若不是碍于皇帝的身份,估计杀这帮东林党比我杀得还厉害。”
“对了!老四,你立刻派锦衣卫偷偷去无锡县,暗中调查无锡县令林饬,还有修建东林书院那个顾宪成的孙子顾柄,这两人有没有作奸犯科的案子,一并汇总来报我。”
秦展恍然,方原这是要故伎重施,擒贼先擒王,在这个举官皆贪,官绅勾结的年代,县令林饬,名门顾家,若说没点案子在身,那才是天方夜谭。只要找出几个案子,就可以站在道德制高点,名正言顺的公审二人。
方原望着秦展离去的背影,他之所以迟迟不去常州府,还有一个更要紧的原因,就是在观望松江府,还有郑芝龙方向的动静。
这次文人骚乱十之八九是东林党组织策划的,既然常州府开始动了,郑芝龙那方应该也会有所行动,在与郑芝龙谈判取得成果之前,他还是要严防来自海疆的骚扰。
方原令小苑替自己给金山卫的施琅书写一封信,令他严密关注可能来自海上的侵扰,一旦有警,立刻汇报。
第168章 考察民心()
方原在苏州城等了半个月,郑芝龙那方终于传来了使者的消息,郑芝龙派出的和谈使者前来苏州城,带来了新的和谈条件。
既然主动派和谈使者来了,证明郑芝龙在向方原示弱,暂时还没有北上侵扰的打算,方原悬着的心儿也落了下去。
至于和谈使者,方原根本不想见,甚至连带来的和谈条件也没看,直接令秦展打发了使者一百两银子,赶回了福建,顺便令使者又带回了两个钱氏族人的人头。
这已是方原送去福建的第十个钱氏族人的人头。
方原不和郑芝龙的使者谈判,又示好似的给了一百两银子打发上路,那是在暗示郑芝龙,派来的这个和谈人选,他根本不接受。送上钱氏族人的人头,那是表明斩杀钱氏族人的工作还会继续。
他唯一能接受的和谈人选,就是被扣押的柳如是。不放回柳如是,他会继续杀,直到杀光钱氏族人为止。
郑芝龙主动示弱,松江府那方直到现在还没动静,看来今次是没与常州府勾结在一起。
常州府那方又传来的消息,经过这些游行的文人近一个月的闹腾,文人骚乱的兴头有所减弱,所谓的绝食抗议,也没有饿死一人,全是在作秀。
反倒是确有一些别有用心的文人,开始借着游行,绝食的名义,开始扰民,在百姓家强吃强住,搞得乌烟瘴气。常州府、无锡县、宜兴县的百姓是苦不堪言,已与这些文人爆发了几起较大的冲突,死伤了数十人。
常州府衙官吏的求助书信是一封接着一封,传到了方原面前,全是恳求方原出面干预的。
方原之前的态度是不闻不问,任由这起骚乱事件继续发酵。人,总是会同情弱者的,就这么带玄甲军、锦衣卫平定了文人骚乱,常州府事不关己的百姓多半还会对文人报以同情,怜悯。
只有将整个常州府的百姓也拉下水也湿湿脚,真的感同身受,痛在己身,才能瞧清楚这些文人伪善的真面目。
方原还在等,等锦衣卫那方传来搜集的县令林饬,还有顾家后人作奸犯科的证据。
到了二十日后,前去无锡县收集情报的锦衣卫终于回来了,带来了侦查到县令林饬,顾家至少勾结起来低价侵占民屋的情报。
有了这些顾家作奸犯科的情报,平定文人骚乱的时机终于成熟了。常州府的官吏既然都慌了神,文人骚乱又引起百姓的公愤,顾家的罪行也被查实得一清二楚,方原还有什么担忧的?
他领着四千玄甲军,五百锦衣卫,直接杀到了常州府的境内。
整个常州府闹得最厉害的就是武进、无锡、宜兴三县,方原分别派景杰、李宗泽二人,每人领一千玄甲军,前去常州府治所所在的武进县,还有宜兴县稳定局势。
他交代的原则就是,不要杀伤,只是前去维护当地治安,逮捕趁机扰民,闹事,砸车的别有用心之人,并劝说所有参与游行闹事的文人结束绝食、游行,回家该干嘛干嘛。
方原自个儿则率领两千玄甲军,五百锦衣卫,进驻闹腾得最欢,东林书院所在的无锡县。
方原率军在无锡城外驻足,令麻林领玄甲军从望湖门而入,前去东林书院前控制局面。
他自己却带着秦展,还有五十个着了便装的锦衣卫进入无锡县城。锦衣卫半个月来查实了林饬、顾家的案子有八、九起,大部分是与东林书院扩建相关的案子。
方原要先去面见的,就是这些受到了县令林饬,还有顾家侵犯的百姓,掌握林饬,顾柄第一手违法犯罪的资料。
方原一行人从望湖门而入,步行在无锡县城,整个无锡县城大街小巷的墙壁上贴满了抗议暴政,焚书坑儒,侮辱孔圣,严惩杀人凶手梁山流寇的贴纸,一派乱糟糟的景象。
方原看了这些标语,愕然问,“老四,文然骚乱与梁山流寇有什么关系?”
秦展低声说,“老大,梁山活剐了卸任的首辅周延儒,周延儒是宜兴人,这是宜兴县文人提出的述求。”
方原冷笑了一声,这些文人倒是帮亲不帮理,周延儒栽赃陷害,害得梁山首领李青山被活剐时,怎么不见这些文人出来主持公道?
他绕着大街小巷走了一圈,由锦衣卫带到核实的一户需要向县令林饬、东林书院的顾家伸冤的百姓家,见到一个老者正在默默的撕扯着贴在自家门前的宣传口号。
看来寻常百姓真的对这些骚乱文人已不堪其扰。
方原凑近了老者问,“老翁,这无锡县是在闹腾什么呢?”
老者瞥过他一眼问道,“你是外地人?”
方原随口敷衍说,“是,来本地做做买卖,却见到满城都贴满了这些,谁在焚书坑儒?”
老者叹声说,“不瞒你说,还能有谁,就是四府总督方原方总督。”
方原又问道,“这个方总督怎么个焚书坑儒?”
老者呸了一口说,“哪里有焚书坑儒?听说方总督在苏州府、松江府搞了个什么信访制度,专替老百姓做主,惩戒贪官污吏,富商豪强的,我还巴望着方总督早点来无锡县呢!这些小崽子成日是吃饱了没事闲得慌,弄得整个县城乌烟瘴气。”
看来大字不识几个的百姓还是分得清孰是孰非的,倒是那些读书读傻了的文人却在颠倒是非,强奸民意!既然民心可用,还有什么可顾虑的?
方原已是心中有数,笑了笑说,“老翁,听说你有冤情要伸?”
老者愕然望着他,开始揣测他的身份,“你是谁啊?”
秦展几步上前报上了方原的大名,“他就是方总督,想伸冤找方总督那就对了!”
“方总督?”
老者不可思议的望着方原,看了一会,终于还信了,突然跪了下来,“方总督,你爱民如子,海青天在世,替我讨回祖屋吧!我齐家祖祖辈辈都住在那里,不能丢了啊!我给你磕头,磕头了!”
方原忙扶起了他,阻止了他继续磕头,“齐翁,一五一十的说吧!我方原就是百姓最大的靠山,没什么需要顾忌!
齐翁想起了伤心事,神色黯然的说,“就是那个顾家的顾柄,为了重建东林书院,勾结县令林饬低价侵占了我的祖屋,我就被赶到这个小巷子,住了十年啊!说多了都是泪,不说了!”
他说着说着已是老泪纵横,不时用满是皱纹的手擦拭着泪水。
东林书院经顾宪成第一次修建后,在魏忠贤当权时被毁过一次。但在崇祯上台后,顾家又重建了东林书院,看来这个齐翁就是顾家二次重建东林书院时的受害者。
方原根本不理会什么东林党的鼻祖…顾家,既然连杨涟的后人都给灭门了,钱谦益的族人也杀了,还会差一个顾宪成的后人?
方原呵呵一笑说,“齐翁,还有没有其他与这个顾家有牵连,被顾家,东林书院霸占了产业的百姓,你都找来,我一次性给你们办了。”
齐翁连连点头,拉着方原进了一间黑黝黝,光线极差的小屋子,稍稍安顿好,便去走家串户,联络要伸冤的左邻右舍。
方原在这间阴暗潮湿的小屋子里等了两个时辰,齐翁就联络了八户人家,一起来拜见方原。
八户百姓七嘴八舌的控诉着顾家为了扩家东林书院,低价强行占用民屋的恶行。
方原当然不会偏信百姓一方的说辞,便让齐翁,还有这些百姓拿出了卖房契约,又令秦展去无锡城里核实房屋价格,判断是否属于低价收购。
秦展出门了半个时辰,便回来汇报,这些卖房契约确实只有无锡房价的一半左右。
齐翁这些百姓的伸冤至少有九成的可信度,既然证据确凿,还有什么可说的,方原令秦展带着伸冤的百姓,杀向了东林书院。
第169章 官绅勾结()
方原杀到东林书院时,东林书院里已是人山人海,至少聚集了三千文人,将周围几条街道堵得严严实实。
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