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回到明末玩淘宝-第15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334章 开胃菜() 
崇祯十九年八月初

    离大战开场还有两个月的时间,太湖基地正在整军备战,做着远征福建的准备。

    经过连日的军事会议,玄甲军今次出征福建的军队也已商定。

    玄甲军的总编制为十一万五千人。

    其中骑兵营二万骑;步战营四万军士,加麻林、甘辉新练的三万山地特种营,一共七万步兵;水师营一万五千军士;余下的一万,就是火炮营三千军士,无人机战队五百人,后勤营两千人。

    这次出征福建,因地形缘故,主要是以步战为主,骑兵为辅。方原、景杰商定后,决定这次远征军的主帅是方原,副帅赤古台。

    骑兵营一万骑,由赤古台领军;步战营三万五千人,由步战营副统领冯廷领军;山地特种营三万人,由甘辉率领;水师营一万三千人,率火炮母舰编队一支,及其他战舰共一百五十艘,火炮母舰编队由施琅领军,其他一百艘战舰由施福领军;火炮营两千人,火炮三百门,由火炮营统领李宗泽领军;无人机战队五百人,无人机一百架,由无人机战队统领苏红玉领军;后勤营两千,由侯承祖领军。

    远征军一共九万五千人,玄甲军已是倾巢而出。

    留守南直隶、浙江的是景杰、骑兵营统领赵全忠,留守军队二、三万人,主要以一万骑兵,五千步兵为主。

    至于军粮问题,由临近的浙商商帮先行筹备,再由内阁与浙商商帮结算,偿还军粮。

    正在太湖基地练兵的方原接到了来自福建郑芝豹的投降书,声称待方原兵抵枫岭关时,就献了枫岭关,协助方原占领全福建。

    方原见了书信,是大喜过望,立刻令人给郑芝豹回信,应允他的投降。并再次承诺,会保郑氏族人无恙,只惩顽抗到底的首犯郑芝龙、郑芝凤、郑森三人。

    万事俱备,方原回了苏州城稍作休整,秦展却突然急匆匆的前来拜见,声称有紧要军情汇报。

    方原、秦展二人坐在池水边,小苑则在二人身后侍奉,胡琦依然是寸步不离的护卫方原。

    方原问道,“老四,有什么紧要军情?”

    秦展忙奉上了从朱慈烺那里搞来的密折,递给了方原,“老大,这是锦衣卫盘查龙江码头时,一个泼皮十分可疑,拒绝锦衣卫检查,还想拒捕。锦衣卫将他击杀后,从他身上搜出来自京城的密折。”

    方原接过了密折,逐一的阅过,是太子私下联系永王朱慈炤,朝廷会趁方原远征福建之时,率大军南下夺取南直隶,令朱慈炤主政的南京城到时响应开城投降。

    方原的神色是越见凝重,若这封密折是真的,那证明朝廷真的是包藏祸心,和谈是假,偷袭南直隶是真。但,这封密折也可能是郑家派人送来扰乱视听的,不能仓促的下结论。

    方原的指尖一下下敲着密折,不置可否的沉思不语。

    秦展是做贼心虚,背心全是冷汗,生怕方原瞧出了端倪。

    小苑看出了他的怂样,偷偷的瞪了他一眼,试探的说道,“公子,若朝廷趁着我们不备,偷袭了南直隶,那就满盘皆输。”

    方原沉吟着说,“小苑,这封密折可能是朝廷真的想偷袭,也有可能是郑氏故意放出的烟雾弹,在使缓兵之计。”

    小苑怔了怔,方原的见识远超朱慈烺、朱慈炤这对烂兄烂弟,不是会被轻易忽悠的,忙以退为进的稍作掩饰,“公子真是眼光独到,什么阴谋诡计也瞒不过公子。”

    方原神色凝重的继续向秦展追问道,“最近山东有没有大规模军士调动的痕迹?”

    秦展的锦衣卫是负责军情侦查,在两京十三省都按插着眼线,随时关注各地的动态,忙如实的答道,“没,但,山西的锦衣卫却有回报,山西总督周遇吉在大肆调动兵马。”

    他又故作不解的说道,“据风传,朝廷这次是想入关接管陕西秦王的兵马。”

    方原突然想起了之前周遇吉突如其来要自己前去京城和谈的私信,却被自己给委婉回绝了。再联系到周遇吉在山西大规模调动兵马,周遇吉出兵的对象极可能不是陕西,而是南直隶。

    朝廷故意不动用山东的孙传庭,而调动山西的周遇吉,就是在掩人耳目,令方原丧失了警惕,然后突然攻打南直隶。

    种种线索连在一起,朱慈烺的密折应该有八成的真实性。

    方原将密折重重的扔在地上,沉声说道,“胡琦,你立刻亲自前去南京城,令永王前来苏州城,我有要事相商,却不必说是什么要事,伪装得得越神秘越好,探探他的口风神色。”

    方原唯一还剩下两成疑虑,就是朱慈炤到底知不知情。若朱慈炤并不知情,神情无异常的来了苏州城,那这封太子的密折就可能是郑家使的诡计;若朱慈炤也知情,甚至抗拒不来,那就证明他和太子早就暗中往来,这封密折的真实性就毋庸置疑。

    胡琦立刻领命去了,秦展又问道,“老大,朝廷如今是居心叵测,福建打还是不打?”

    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倒是给方原出了一个大大的难题。

    他早已放出话去,整个江南早已风声鹤唳;朝廷的诏书也下了,令他征讨福建;战争债券也发了,七七八八的花了几十万两银子;玄甲军也集结完毕,正在进行最后的誓师操练;甚至郑芝豹的投降书都送到了。

    征讨福建早已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岂能因为一个密折就改变这么重大的军事决定,该如何向玄甲军统领、内阁,浙直地区的舆论交代?朝廷如今是风平浪静,方原提出的条件也一概满足了,临近的山东并无半点偷袭南直隶的迹象,方原也不可能因为一个密折就放弃征讨福建,转头去和朝廷扯皮吧!

    小苑与秦展一唱一和的演戏说,“四叔,这么重大的军事计划,岂能因一个小小的密折就放弃?打是必须要打的!若朝廷真的来偷袭,是他们先输了道义,失信于天下。防人之心不可无,我们必须留下更多的精兵留守南直隶。”

    方原赞同了小苑的说法,“小苑,你说得好!朝廷若是出尔反尔,那是他自绝于天下,我们再进行反击,就是名正言顺。在朝廷真正动手之前,我们只能按照原定计划,征讨福建,暗中防御北方的偷袭!”

    秦展又说道,“老大,锦衣卫回报,江西的左良玉也在和州、滁州有兵马调动的痕迹,据传是要北上支援凤阳府。”

    小苑失笑说,“左良玉当我们是傻子呢!在和州、滁州集结兵马,就是在观望。若我们出兵福建,而朝廷又真的来偷袭南直隶,左良玉就会趁机攻打浙江。”

    方原点了点头说,“是,左良玉就是这种捞一笔就逃的流寇作风,若朝廷发兵,他就会来劫掠;若朝廷不发兵,他也不敢渡江。”

    小苑轻声说道,“公子,无论朝廷发不发兵,左良玉的大军总是心腹之患。我有一个法子,可以打消左良玉的野心。”

    方原稍稍一怔,连忙追问,小苑继续说道,“反正离出兵福建还有两个月,不如先找一道开胃菜,给玄甲军练练兵,补充些兵员。”

    方原一听便知她言中所指,恍然说,“池州、徽州的刘良佐!”

第335章 摧枯拉朽() 
小苑的提点是一语中的。

    刘良佐的池州府、徽州府乃是浙江的屏障,左良玉要想侵扰浙江,必须经由池州、徽州二府广袤的地盘。只要扼守住池州、徽州二府,左军就不可能进入浙江境内。

    刘良佐就是个墙头草,指望他来抵御左军,那是痴人说梦。更大的可能就是刘良佐会和左良玉沆瀣一气,共同前来浙江劫掠。

    方原正容说道,“小苑,你说得好!既然朝廷、左良玉居心叵测,池州、徽州的刘良佐绝不能再留,必须尽快收编刘良佐的军队,由玄甲军来驻守池州、徽州。”

    方原冲着秦展说道,“老四,你今次立了大功,攻打福建事后,我必有重赏。”

    秦展这才松了口气,本是犯了罪加三等的重罪,提心吊胆,命悬一线。如今却轻松过关,还立下了大功,简直是因祸得福。

    这个苑夫人果是对方原的性情了如指掌,算计得天衣无缝,跟着苑夫人似乎也没有想象中那么大的风险。至少比那个不谙世事,成日惹出乱子的傻白甜公主要可靠多了。

    秦展忙欣喜的告退去了,离开沧浪亭的第一件事,就是立刻去知会大官商徐华,必须善待所有土窑子的女人,安抚众女的情绪,甚至给出补偿,只要这些女人不再闹事,这件大案估计就能蒙混过关的过去了。

    秦展去了后,方原躺在凉亭里的暖椅上,凝视着正在躬身温茶的小苑说道,“苑夫人,这次你也立了功,等我攻打福建归来,封你为一品诰命夫人吧!”

    “你们全都退下吧!”

    小苑令护卫的锦衣卫,侍奉的女婢退下去,这才满脸堆欢的望着方原说,“我才不要那个什么诰命夫人,能为公子开枝散叶,生儿育女,就是公子最大的赏赐。”

    方原怔了怔,但见她媚眼如丝,粉脸儿上全是勾人心魄的波光荡漾,风情万种,便知她又在挑逗了,腹中情欲陡生。

    锦衣卫、女婢知情识趣的全退了下去。

    方原就这么上前将她抱在了暖椅上,腾身而上。一时间,凉亭里是婉转莺啼,春意浓浓。

    方原在次日就赶去了太湖基地,但却瞒下了朝廷的密折,在未经查实的情况下,只能外松内紧。

    他只告知众将左良玉在江西蠢蠢欲动,恐怕会趁着玄甲军征讨福建之机,偷袭浙直地区,必须先行攻打池州、徽州二府的刘良佐,将防御左良玉的防线推进到池州、徽州一线,才能确保杭州府以东各府的安全。

    这一个军事计划,玄甲军众将并无异议,方原便点名了玄甲军主帅景杰、骑兵营统领赵全忠,率一万铁骑,一万步兵,一千火炮手,前去讨伐刘良佐。当然,鉴于刘良佐一贯墙头草的尿性,这次出征还是劝降为主,剿灭为辅。

    五日后,景杰、赵全忠率三万大军从太湖基地出征,第一个攻打的目标就是徽州府。之前一直在装中风,卧病在床的刘良佐,得到玄甲军出征的警报,一面收缩兵力,放弃所有卫所的驻防,集中主力在县城,一面向方原发去了祈求罢兵求和的书信。

    方原立刻拒绝刘良佐的求和,要求他放弃任何形式的抵抗,接受改编,便可任命他为松江府总兵。松江府的富庶天下皆知,方原开出这个条件,就是给了刘良佐一个肥缺。

    刘良佐还是舍不得他的兵权,迟迟未给方原回信。

    十日后,玄甲军进入徽州府境内,所过之处,徽州府州县纷纷投降归顺。徽州本就是徽州商帮的老巢,出征之前,方原与徽州商帮早有默契。徽州商帮替方原和平接管徽州府除驻扎了刘军的治所歙县外所有的州县,方原则不在徽州府劫掠。

    十三日后,玄甲军兵不血刃的抵达了徽州府治所歙县郊外二十里扎营。

    歙县之内本有刘良佐侄子刘泽洪驻扎的一万刘军,刘泽洪素来以智将自居,见玄甲军初来扎营未稳,还想玩个兵法战略,派出五千军士趁夜突袭玄甲军军营。

    景杰对这次偷袭早就准备,轻松的击溃了刘军的偷袭,战胜之后还派出赵全忠的玄甲铁骑追杀,五千出城偷袭的刘军,逃回歙县城的只有两千残兵败将。

    刘泽洪出城偷袭惨败,顿时从智将变成了怂包,趁着玄甲军还未攻城,带着六、七千刘军连夜逃奔池州而去。

    景杰得到刘泽洪逃跑的军报,再次派出赵全忠率玄甲铁骑衔尾追杀,追到池州、徽州交界之处,活捉了主将刘泽洪。

    景杰派军士将刘泽洪押去交给方原处治,刘军愿意投降归顺的一概押为俘虏,这一战收编的刘军俘虏,达七千之众。

    刘泽洪被押到了苏州城,因他曾出兵抵抗玄甲军,方原立刻下令将刘泽洪斩首,首级连同再一次劝降的书信,一并送给了刘良佐。书信里再次对刘良佐进行劝降,并重申了规矩,刘军还有谁胆敢抵抗玄甲军的兵威,与刘泽洪同一下场!

    刘良佐接到方原的书信,还有刘泽洪的人头,吓得立刻下令刘军全部龟缩在池州府的治所贵池县,并传令全军,胆敢有向玄甲军射出一箭一矢的,以军法论处。

    刘良佐严整了‘绝不抵抗’的军纪,再次向方原发去了书信,声称愿意投降,为方原马头卒,随方原出征福建,还是抵御左良玉都行。只有一个条件,就是不改编军队,这支三、四万人的刘军仍归刘良佐统领。

    方原冷笑着撕了刘良佐的投降书信,给刘良佐回信,这一次投降的条件,已从松江府总兵变成了宁国府总兵。宁国府是一个夹在徽州与苏州之间的州府,算是从一个富府改到了穷府,这也是对刘良佐最后的警告。

    二十日后,景杰在歙县休整结束,率玄甲军再次出征,出击刘良佐最后的老巢…池州府。大军所过的州县,县令皆率官府官吏主动投降归顺,景杰善言安抚后,也不进城池,直趋池州府的治所贵池县。

    二十五日后,玄甲军抵达了池州府的治所贵池县。刘良佐既不反抗,也不投降,只是紧闭城门,并向景杰传来书信,给出了最后投降条件,允许他保留五千亲兵,其余的刘军接受改编。

    景杰懒得和这个死到临头还执迷不悟的军阀多废话,立刻下令火炮营的五十门火炮在城外高地摆成火炮阵地。

    万炮齐响,玄甲军冲着池州府连轰了三日三夜,声势震天。

    刘良佐的心理防线被接连三日的炮击给彻底打崩溃了,在出征第二十八日,终于肉袒出城,到景杰军营投降,贵池城内的三万刘军也随之投降。

    至此,景杰花了不到一个月时间,摧枯拉朽一般击溃了盘踞在徽州、池州的军阀刘良佐。

    景杰令赵全忠率五千玄甲铁骑在池州府安民,接管投降的州县,亲自将俘虏的三万军士,连同刘良佐押往苏州城复命。

    方原在三万刘军里,只挑选了一万精壮,将编制彻底打乱,以百人一队安插进了玄甲军步战营。

    其余不符合玄甲军要求的两万军士就遣回了池州府,与左良玉大战在即,这些军士就是战五渣,只要数量足够,也可以对左良玉形成一定的威慑。

    至于一再磨磨唧唧的谈条件,不愿爽快投降的刘良佐。方原取消了之前给刘良佐所有的封官承诺,责令他上缴五十万两银子买命钱,然后带着他的家眷,银子,离开浙直境内,自行去谋出路。

第336章 弃土之责() 
方原只花了玄甲军三分之一的兵力,不到一月攻灭盘踞在江北、江南的军阀刘良佐。这一战的威慑力,绝不下于孙传庭剿灭山东军阀刘泽清的一战。

    无论是左良玉,郑芝龙都是闻而生畏。尤其是江西的左良玉,左军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攻不破马士英、黄得功、刘良佐、朱以海等人结成的同盟。而方原却轻松的击破了刘良佐,若左军遇上了玄甲军会打出什么战果,想一想也是令人胆颤心惊。

    攻灭刘良佐后,已是九月中旬,离出兵郑氏的日子还不到一个月。

    因朝廷、左良玉方向有了新的动静,方原在太湖基地一连住了十日,秘密召来了景杰,开始重新部署出征、留守军士的编制。

    景杰听了方原所说的变故,皱眉说道,“老大,朝廷怎么突然变卦?会不会是其中有什么误会?”

    方原也不愿相信这个变故,虽不知朝廷是突然翻脸,还是一直就打着偷袭的算盘,但却对朝廷的突然发难却不能不防,“我派胡琦去试探过永王,永王称病拒绝前来苏州城。他的心虚,证明他确实与太子朱慈烺私下有勾结。”

    景杰还是有些疑心,问道,“要不派公主家书一封给周皇后,再问一问其中的缘由,如此重大的军事计划,不要被一封密折牵着鼻子走了啊!”

    方原淡淡的说道,“山西总督周遇吉在秘密调动兵马,这是毋庸置疑。朝廷无论有没有异动,也会否认这封密折的存在。如今和朝廷扯来扯去,并无任何用处,反倒是浪费时间。我们要抛弃任何幻想,做最坏的打算。”

    景杰默然了一会,终于点了点头说,“老大,若朝廷、左良玉真的来攻,我们该怎么应付?要不要暂缓攻打福建?”

    方原沉声说道,“若这三方真的联合在一起,全线被动防御也是非常吃力的。何况朝廷、左良玉都是不见兔子不撒鹰,我们闹出轰轰烈烈的阵仗要攻打郑家,战争债券也卖了,所有民夫、骡子都备齐了,突然却说放弃攻打福建,战争债券的银子该怎么偿还?唯一能打破战略僵局的法子,就是南攻北守,不惜一切代价攻灭郑家!”

    南攻北守,就是方原拍板定了的战略方针,再不用质疑。抵御朝廷的攻打,最简单的方案,就是在扬州府布防,甚至在淮安府御敌于国门之外。

    方原凝望着地图两条从扬州府经过的长江、大运河水道,说道,“老三,若在扬州府抵御淮安府南下的明军,有多少把握?”

    景杰与他并肩而立,望着地图说,“老大能给我留多少军士呢?若有三万军士,肯定能守住扬州府。”

    方原沉吟说,“老三,仙霞岭古道乃是浙闽第一天险,再怎么调整出征福建的军士,也不能少于八万。能留给你驻守南直隶、浙江的军士顶多三万,当然,投降的两万战五渣的刘军并不在其中。”

    若密折的情况属实,三万玄甲军士,两万战五渣的刘军就要抵御拥兵三十万的左良玉,还有朝廷至少二十万的精锐明军,双方军队有十倍之多。

    更何况,这种战争并不是双方列阵决战,一场定胜负。

    朝廷也不会蠢到集中兵力来和玄甲军决战,必然分数路南下,淮安府,凤阳府都是攻打的方向。甚至可能越过扬州府,直接从长江渡口登陆镇江府,攻打方原内陆。

    三万玄甲军其实要防御的是从长江口到池州府,这条长达千里的防区。要应对任何可能攻击点,就必须分兵驻守。

    景杰指着地图上必须防守的陆上,水上要道说,“老大,龙江码头、采石矶乃南京城的门户,更是震慑南京的军事力量,如今驻扎在两处的一万玄甲军士、水师是不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