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夫拧着眉头,显得十分为难的朝着讯本中回应道。
“哦,既然是这样,这人又如何这般模样,要死不死的?”
既然没事儿,这郝建怎么又像是马上就要归西的感觉……
“这个,”大夫尴尬的笑了笑:“阁老只需用稠粥祭奠一下他的五脏庙就好!他只是饿极了才有这样的状态……”
饿晕了?
徐本忠当即扯动了几下眉头,这小子五行欠粮是不是!
上金銮殿好好的,眼看状元之位马上就要到手,这小子饿晕了……
现在的叫他去赴任,也给了他银钱,没过几天这小子又饿晕在了自己面前……
综观古今中外历史、野史和杂史均是没有出现这样的奇人儿,每次出场都是这样饿晕在人前的,当真是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看天下之吃货,独怆然而涕下。
日后这人载入史册野史一朵惊艳天地的一朵奇葩!
挥了挥手,徐本忠还是决定对于此事儿不予置评:“你先下去吧。找管家支取五两赏银!”
谢过了阁老,这大夫也不做停留便是迈着步子朝着外面走去。
见到大夫皱了,徐本忠面部抽搐了几下,看着郝建叹了一口气:“你小子啊,又来祸害我等了……”
说完之后徐本忠才踏着步子朝着外面走去,顺便吩咐门外的家仆,等到郝建苏醒之后便好生招待,不可懈怠。若是这人身体转好,便支给他十两银钱,一辆马车,打发走了便是,不用通告。
第九章舆论风潮()
明天邮寄合同,已签约,放心收藏!
徐本忠的意思就是早点将郝建这人给赶走,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可是徐本忠却忽略了伟大的大康人民那强大的八卦能力,仅仅只是过了不到半天的功夫,关于张烨的事情就已经在汴京上下传开,几乎人人都会对这件事情有所了解。
反正总之,如果您不知道这件事情,那么你出门就不好意思和人打招呼,更别说和人愉快的聊天了。
毕竟在阶级制度森严的古代,一个有着进士身份的仕子,手中更是有圣旨在手,官印傍身的人居然晕倒在了大康皇廷门口,龙兴街上。
在大夫急急忙忙从丞相府出来之后,更是有一个劲爆的消息在民间开始流传起来。
当朝殿元、九品知县郝建,郝大人居然是饿晕的!
继殿试饿晕金銮殿之后,我们的伟大的郝大人居然在赴任途中离奇的饿晕在了龙兴街皇宫正门,当朝丞相徐本忠的轿子前。
这还不算完,更有相关的知情人士爆料,在启程之前郝建可是收到了当朝多位大员的资助,有种银两不下一百,可怀揣巨款的郝大人怎会饿晕呢?
难道这人天生不是食五谷吞杂粮的?而是以金银果脯的异人?
只要有八卦的地方,就不怕没有人爆料的。
根据消息人士发来的匿名报告,这都是李员外李元奎造的孽。
“世风日下,当真是世风日下!朗朗乾坤之下,一介员外,胆敢抢夺朝廷命官,这真是无法无天!”
有人聊到此处,不免愤慨起来。
“嘘,”可随机却别人给拉了下来:“你想死是不?这李元奎哥哥是礼部尚书、岳丈是礼部尚书,干爹更是言称内相的司礼太监,这京城之内除了藩王谁敢去招惹他?”
“谁说不是呢,这没打死就是好的了。去岁那李员外看上了郊外一位农户的女儿,还不是用强的,最后使得人家家破人亡,这事儿又不是没有发生过。”
有人跟着叹息起来。
员外是什么,就是生员也就是秀才,是属于统治阶级的那一段,比普通百姓高一等,有了步入仕途的资本。
“强权乱法,这真是……”
大康总体而言算是不错的,没有什么徭苛捐什么的,不过安定也是会引来灾祸的,那就是让强权势力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时间和充裕的资本。
“大康,大康,没粮吃糠!殿元饿倒,九品不饱……”
而就在此时喧闹的大街上,忽然一群稚童手中拿着风车,或者各种吃食儿,露出一副被人收买之后的得意表情混迹在了人群之中高声呼喊出来。
大康的贸易繁华,街上往来商贾、仕子、旅人颇多,尤其是繁华中心的帝都更是人流鼎盛,熙熙而来,攘攘而去。
正在茶社间喝茶散心的有不少秀才、举人或者在国子监深造的进士,在这里纵论天下畅谈风月,好不快乐。
今日发生之事儿颇多,带来的舆论也是非常庞大。
所以这自然也成为了这些人谈天的话题,毕竟家事国事天下事要事事关心,而且此次的时期影响力颇大,说不定还会引发出什么事情来呢。
可话题刚开,正说到当日郝建在金銮殿表现的时候外面却传来了稚童们的歌谣!
“大康、大康,没粮吃糠!殿元饿倒,九品不饱……”
这歌谣一遍又一遍在人群间传送着。
稚童的声音尖锐,听着歌谣原本是有几分舒服的,可这样叫喊的内容当即引起了不少人的注意。
不仅是茶社的老爷们注意到了这首歌谣,就连在外商贾,平头百姓们也注意到了这首歌谣的出现,在场的人全都吃惊的看着那些歌唱的稚童,均是停下了自己手中的活计。
那些孩童们的父母也是反应迅速,直接冲到孩子面前,二话不说先是给了一巴掌,然后便拉着自己的孩子混迹到了人群,然后便消失不见了。
孩童们虽是不见,可是那首歌谣却是依旧在人们心中回响。
啪嗒!
茶社中一个苍老进士,手中的茶杯落地,面容惊恐:“贼子诛心呐,贼子诛心呐!”
惨了,怕是此次的事件已经被有心人给利用了!
能混迹在茶社之中的人,多半都不是等闲之辈,有些甚至还是当朝大员,他们自然很快就明白了这个短小的歌谣之中隐藏着巨大的危机。
近年来的大康,表面上看着安定繁荣,万国朝贺。可是稍有研究的的人都知晓,现在的大康却并非那么安定,北方干旱、南方水涝、西南西北更是犬戎、大食扣边,内部更是有白莲教隐隐作祟。
而今更是有人喊出了“大康、大康,没粮吃糠”的口号,不管这人目的是什么,都已经开始在伤及大康的根本了。
假借国号而乱国,这可是在乱世之中才有的手段,而今却是被人这般叫喊了出来,这是一个不好的信号。
口号这东西,要求就是简单明了,朗朗上口,容易记下。
所以这东西流传的速度非常快,没用多少功夫都在京城内部开始流传起来、
“都愣在这里干什么啊,快些通报州府衙门,京城巡卫马上将那些散步谣言的人全都抓起来,快点啊!”
茶社之中一人皱着眉头站了起来,大喊了一声之后便是飞快走出了茶社朝着远方走去。
在这个时候,仕子们才幡然醒悟,这种类似叛乱的口号必须要扼杀在摇篮桌子红,否则伤了国本,就等于开启了亡国系统!
于是原本应该热热闹闹的茶社几乎是在眨眼之间便是人去楼空。
在仕子们看来这都是一个机会。能混迹在这种地方的,背后都是有人支撑的。而今得了这消息正是他们回报和展现自己实力和才华博得赞赏的好时机!
而此时,躲在一边的毛子嘿嘿笑了笑:“我也要躲起来了,建哥儿说过不能让别人认出来!”
一面说着,毛子一面将自己脸上的面纱给摘了下来,连同自己身上的衣服也一并脱下,寻了一个枯井便将这些东西全都丢入到了其中,再确认没人注意到自己的之后才缓缓踏着步子走了。
丞相府。
徐本忠皱着眉头,此时的他正躺在躺椅上,皱着眉头,思索着如何应对朝堂上的纷争,以及现在大康所面临的问题,当然也要抽时间考虑一下躺在自己府邸里的郝建。
在这个时候,一个穿着生员服的中年男子走了过来,面上带着忧色朝着徐本忠揖手说道:“阁老,今日市井流言风向不对,您是否要听听?”
抬了抬眼皮看了一眼来人,这人是徐本忠的远方表亲,才华是有,可是每当科举的时候不知道为什么都发挥失常,名落孙山。
“如何不对?”
徐本忠本想说为何不去进学,反而在到他这里来,可话刚到嘴边,他便直接收了回去,朝着他好奇的询问道。
“柳岩诛心,恐伤国本!”
中年人揖手再度开口。
眉头一挑,这危害不小,顿了顿徐本忠才开口:“说了什么?”
“大康、大康,没粮吃糠,殿元饿倒,九品不饱!”
将歌谣原原本本朝着许阁老说着,说完之后中年人便退到了一边,不再言语。
听见这话,徐本忠当即站了起来,面色煞白,长出几口粗气:“贼子乱国,流言乱讲啊!”
之前徐本忠也曾经想过郝建晕倒的事情或许会给朝堂带来些许的震动,可是这影响是可控的,到时候只需要将郝建给遣送走就行了,但是没有想到在这个问题上居然落在了有心人手中,而且还说出了这种伤及国本的话语来。
“可是真的?”
皱着思绪良久,徐本忠再度开口。
“起先只是稚童当做儿歌演唱,后来却是人人口口相传!”
对于徐本忠的问话,中年人不敢懈怠如实说道。
第十章朝堂热议()
求一切,状态更改,立即开始双更!!
古往今来,任何的反动都是从口号开始的。最开始的口号往往就是针对国家的,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苍天已死,黄天当立。”还有“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之类的。
简单明了,信息清晰。扼要的表明了现在要做什么,或者应该要做什么,目的性明确。
当然还有些隐晦的口号,比如“康熙,康熙,吃糠喝稀”之类,这种口号虽没有直接表明这是要做什么,可却准确的表达了当朝百姓的生活状态,代入感极强,深受广大老百姓的热爱。
而这个“大康、大康,没粮吃糠;殿元饿到,九品不饱。”和后一种口号机器的相似,因为这根本就是郝建根据“康熙、康熙,吃糠喝稀”里面改编而来的。
“狼子野心,我这就通告大理寺彻查此案,号令京都巡卫搜捕造谣之人!”
确认了消息的来源,徐本忠眉头拧的更紧了,他此时已经知道这次的事情不会那么好收手了。
现在的大康,百姓富足,朝纲稳健,只是近年来发生些许问题。当今陛下更是难得的明君,治理国家很有一套,只是唯一有一个缺点,那就是太容易自满,容易自我陶醉,还有就是小心眼儿和自负。
前些年大康风调雨顺,商业蓬勃发展,农业更是创了新高,在有心人的鼓捣下更是吹的神乎其神,什么肥猪赛大象,亩产一千八啊之类的口号层出不穷,再说当年赋税缴纳上来也远超历朝历代,于是乎皇帝便昭告天下,我们现在已经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云云,然后又是借着各种理由大赦天下,不是免罪就是免税的,好似天天过年一般喜庆。
总之,当今陛下就是什么事情取得了成果必须要好好的庆祝一下,不管事情的大小,这可真是如假包换的“炫耀帝”。
炫耀帝最怕的就是别人打他的巴掌,所以当今陛下讨厌听见什么不好的消息,什么南涝北旱啊,异族挑衅之类的,这些都是对盛世的一种污蔑。
可以想象,这“大康、大康,没粮吃糠”的口号传入到了皇帝的耳朵,将会是什么结果?
当初郝建饿晕在金銮殿,就累的百官受罚,人人自危的,现在问题更加的严重,怕是更加的危险。
“阁老,我来这里还是有一句话要跟您说的,”中年人望着徐本忠,对于他提出要怎么做却没有表现出什么惊讶,反而警惕的看了看四周,朝着徐本忠小心的说道:“您现在的处境危急,难道您就没有发现?”
听着这话徐本忠皱了一下眉头:“情势危急?徐渭你可别危言耸听,我怎么会处境危急?”
虽是吃惊,可是徐本忠还是知道眼前这位远亲谋略的实力,看问题虽说不能全部说中,可猜个十之**应该没错。
“阁老,现在那郝伟郝殿元可是在您府中?”
徐渭再度警惕的扫了一眼四周,为了确保安全还是向前走了一步,来到了徐本忠的面前,朝着徐本忠说道。
“这天下似乎已经无人不知了吧,这人便是饿晕在我轿前,又是我命人带回,难道有核问题?”
在徐本忠看来,这营救郝建对于他而言应该建立美名的事情,救人于危难怎么可能有累及自身?
“若是没有传出那诛心之言,自然阁老善举会得到满堂喝彩。可现在市井之中居然传出反叛的之言,而这时期你给的源头又握在您手里头。您说,若是别有用心之人歪曲一下事实,那么……”
徐渭点到即止,说了条件和自己的分析,至于结果不用说也罢。
听到这话,徐本忠背后一凉,倒吸一口冷气。
这时期你给的源头是来自于郝建,而郝建现在正在自己府内,如果有人恶意栽赃这事情是自己所为,那么即便自己有千万张口也辩不明白了。
而且徐本忠为官已久,政敌也有不少,虽然贵为当朝宰相,可不满自己之人也不在少数。
想到这里,徐本忠已经明白了为何徐渭说自己现在危难了。
“可有什么方法可解?”
这个事情既然还是徐渭发现的,那么徐渭自己就应该有办法了。
“阁老莫慌,我既然说出来,那么这件事情我自有安排:这郝建虽然在你府内,可他真实情况外界也不无可知,如若当真有人发难,那么你就将郝建的情况往严重的方向说,说他九死一生,现在只有一息尚存,浑身是伤,活下来已经是奇迹。总之怎么惨就怎么说,如若圣上追问为何不将事情事实说出,您老便回答:原本是想将事情遮掩而过,遮万民之口舌,却没想到竟然好心办了坏事儿,即可!”
徐渭毕竟是有备而来,这问题究竟如何做他全都已经想通了,所以当徐本忠问起,他便很自然的说了个透彻。
“不错,这主意不错!”
呵呵一笑,徐本忠点点头。
上下打量了一番徐渭,这人三十出头,为人精明,而今已经是举人身份,只是可惜时运不济,每次科考都出问题,导致每次都名落孙山,盯了一会儿徐渭,徐本忠缓缓道来:“后年便又是科举,如若不差便是户部尚书杨安出题,此人我就不用与你介绍了,你便好之为之吧。”
既然得人好处,自然是要给人回报,而给举子最好的回答便是仕途了。
“多谢阁老指点,我这就回家苦读,绝不辜负您老栽培!”
听见徐本忠的轻轻点拨徐渭立即面上露出笑容,得了出题人是谁,依着徐渭的功夫不能猜出后年科举考题若何了。
“还有一事儿,此次若想成,还需那郝殿元出手相助,请阁老一定要注意!”
洋洋得意的徐渭并未有忘形,很快又将成事要注意的事情给徐本忠说了说。
点点头,这件事儿对于徐本忠不算难事儿,在听着徐渭开口的时候他心中已经有了算计。
嘎嘣。
在院子外,郝建一边吃着苹果,一边看着院子内的两人,嘿嘿一笑:“你们古人考虑的真多!”
“郝殿元,郝大人……”
在这个时候一个丞相府家仆一路飞奔着,一路叫喊着郝建的名字,寻找着郝建的踪迹。
听见叫喊声,郝建又直接趴在地上,手上的苹果顺势丢到了远方,而口中却不停呢喃着:“饿了,我要吃肯德基,不对,我要吃饭……”
不一会儿家仆便跑到了郝建面前,将郝建抱了起来:“来人呐,郝大人在这里,在这里。”
“怎么了?”
在院子中磋商计策的两人,听见家仆们乱哄哄的叫喊,自然开始注意起来,然后疑惑的寻找事情的原点。
徐本忠打手一挥,便是叫来了一个家仆询问道,家仆自然对主子不敢隐瞒:“郝大人先前不见了,待我们发现的时候他又昏倒了院子外面。好像是先前饿醒了,现在在找吃的呢!”
“安排厨房给他做一餐好吃的,好好的让他吃一顿!”徐本忠挥挥手,示意家仆下去,嘴上呢喃着:“这人怕是饿死鬼投胎,上辈子没吃饱,这辈子也跟着挨饿了!”
得了老爷吩咐,家仆们很快行动,先是将郝建给抬了下去,尔后又通知厨房开火做饭。
在一边徐渭向前走了一步,来到院子中间位置,在这个地方他能清晰的看见郝建的动作,当他见着郝建被人搀扶起来抬走之后,露出一丝不可察觉的笑容,然后回到徐本忠面前,朝着徐本忠揖手告辞:“阁老,晚生便回家苦读,在家中温习去了。”
“恩,徐渭你可有计划?”
徐本忠点点头,作为家长和前辈,他还是朝着徐渭随意的问了一句。
“学生准备回乡苦读,随便四处去看看,增加一番视野。”
徐渭恭敬的说道。
“也好,读书万卷不如万里之行。去吧!”
说完徐本忠便挥手示意徐渭可以离开了。
……
第二次,大康皇宫。
坐在龙椅上的赵匡胤沉着脸,望着座下百官,皱着眉头:“大康、大康,没粮吃糠,殿元饿倒,九品不饱……”
市井流言比所有人都想的要快进入到了皇宫,朝会上赵匡胤听了山呼万岁之后便不再言语,身前的宦官也没说“有本其奏,无本退朝”,而是跟着皇帝跟前不言不语耷拉着脑袋。
百官一见便晓皇帝心中不喜,便也跟着低着脑袋,不言不语,直到皇帝开口,所有人才敢微微抬头,可又见到皇帝那张盛怒的面容,便又跟着将脑袋低下来。
“好啊,很好,这就是朕和诸位卿家一同治理的江山,非常好!”
赵匡胤大喝着,空旷的朝堂上全是他盛怒的怒吼。
“臣等有罪!”
皇帝盛怒,百官能做的便是磕头跪拜,罪责自揽。
第十一章朝堂争论()
“都该死,”赵匡胤皱着眉头,暴喝一声:“大康、大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