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抗战惊雷-第9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你说得对。”张三友笑着点了点头,突然指着河对面说道:“你看,那边打着白旗划过来一条小船。”

    姚守祖举起望远镜仔细看了看,苦笑着叹了口气,“大哥,那是吴营长,看来是没指望了,咱们先找好人,准备好,看姓郭的怎么说吧?”

    *********************************************************************

    鹿邑城头又飘扬起了青天白日旗。

    一九三八年六月一日(农历五月初四),日军第四骑兵旅团藤田所部,第一次进犯鹿邑县城。日军进城以后,烧杀****,无恶不作。在鹿邑城乡烧杀掳掠了四十多天,才撤退而去。鹿邑城内一片荒凉,炊烟断绝,几乎成为一座空城。

    同年十一月十一日,日寇骑兵百余人,纠集伪军一部,在三辆坦克的掩护下,第二次进攻鹿邑县城。鹿邑县城第二次沦陷。日军在城内抢掠了一天,留下一个伪军中队守城。

    第二天,下了一场大雪,天地白茫茫一片。新四军张ap、魏县长所部,让战士反穿大衣(大衣里是白的),亲自率部,翻越城墙,一举收复了县城。城内伪军一个中队二百余人全被歼灭。

    一九三九年四月二十三日,时值鹿邑东关三皇庙古会,会上人山人海,有万人之多。魏县长为扩大抗日宣传,特请来戏班,由魏部抗日宣传工作队和洪波剧团演出。

    下午一时许,情报人员获悉,驻柘城的日军要进犯鹿邑。魏县长立即布置部下守城。自己亲率主力赶往傅桥警戒。因群众并不知道日军进犯消息,戏仍继续演出,赶会的群众仍在赶会。日军也觉察到鹿邑军队的行动,便从魏桥西边的时口渡过涡河南来,从西关攻城。

    县城西关传来猛烈的枪声,接着有人大喊“日本鬼子进城啦”!万人的大会场立即向四面炸开了!人们像决了堤的洪水一样,向四面八方涌去,有的往城里跑,有的向城外跑。演员们来不及卸妆,就跳下舞台,随着人们向外拥挤。有的索性脱去靴子,一手拿胡子,一手提靴子,随着人群赤脚奔跑。

    魏得到消息后,率部队跑步进城,在城内关帝庙、玄帝庙与敌人遭遇,展开了激烈的巷战。从下午三时,一直打到晚上七时,因力量悬殊太大,魏下令撤出县城。

    与此同时,张ap率新四军留守处百余人到西南城角一带阻击日寇,有一些伤病员也参加了战斗。后得知魏部已撤出城去,随赶到城南云楼组织留守处向南撤退。

    历史上,这是鹿邑的第三次沦陷,鹿邑城乡的百姓从此在日寇的铁蹄蹂躏下,过着暗无天日的亡国奴生活长达六年之久。

    但世事变幻,鹿邑仅仅沧陷不到四天,便又重新换了主人。迫降了驻守县城的伪军后,三纵重新光复了县城。

    鬼子占城不久,却又欠下了累累血债。日军进城以后,进行疯狂的大屠杀,把抓到的人,不问青红皂白,扒光衣服,用狼狗咬,用刺刀刺,用东洋刀劈,用汽油烧,有的被当成靶子用枪射。据不完全统计,在两三天里就有四五十人惨遭杀害。

    孙万祥几乎是一路小跑着回到家里,脚步轻快,喜色满脸。进了院子便直奔乱柴草堆,几把拔拉开柴草,露出三个年轻女人。

    “没事儿了,出来吧,再也不用担心了。”孙万祥如释重负,又喜悦高兴,急着说道:“是国*军,永城那边的三纵,把鬼子伪军都灭了,占了城池。明天,明天还要在老君台公审处决鬼子俘虏,还有作恶的伪军军官。”

    藏在柴草堆里的是洪波剧团团长杨春芙、副团长沈萍、陈焰三位地下女**员,得知日军进城消息,立即组织演员们撤离。待安排好以后,全城已经戒严,她们三人只好随群众跑到天主堂暂避。

    天黑以后被市民廖松山送往孙万祥家里,孙万祥知道三人是魏部妇女工作团人员和洪波剧团团长,便把她们隐藏在墙角的乱柴草堆里。当晚敌人逐户清查,搜捕抗日人员。查到孙万祥家,折腾了一阵,用手电筒在柴草堆上照照,又用脚踢了踢,没发现什么,只好离去。

    杨春芙三人在孙万祥家柴草堆里躲藏了两三天也没找到出城的机会,心焦难耐,只好叫孙万祥去找西关保长王心悦商量。

    还没商量出办法,事情突然起了一百八十度的变化,不仅不用想着逃出城了,而且魏县长估计也很快会返城。

    “真的?”杨春芙难以置信地眨着眼睛,鬼子一个大队,伪军两个团,昨天开出城去毫县,这一天一夜的时间,竟然就被消灭了?

    “那还有假?”孙万祥呵呵笑着,把柴草又挪开了不少,“不信你们去外面看看,老君台那里还押着守城的伪军呢!老百姓往他们脸上啐唾沫儿,扔土块儿,可解恨了。”

    杨春芙等人这才出来,走了两步又停下来,看了看身上的衣服,又是褶皱,又是灰土草棍,实在是不太象样儿。

    “孙大哥,麻烦您打盆水,我们洗一下再出去。”沈萍客气地说道。

    “好,好,你们等一下。”孙万祥答应着,赶忙去做。

    “三纵,永城那边的,杨天风的人马。”杨春芙搜寻着记忆,若有所思地说道:“听说是很能打的一个国*军将领,手下兵马也很齐壮。”

    “听说过,并不详细。”陈焰说道:“可要是能把这么大股的敌人全消灭,那他的实力可真是很可怕。”

    “不管怎么样,咱们的身份还没暴露,以鹿邑县妇女工作团的名义,也能继续公开工作。”沈萍沉吟着说道:“魏县长得到消息便会返城,留守处的同志应该也走得不远,咱们就在城里等,你们说行不行?”

    “我同意。”

    “我也同意。”

    三个女人达成了一致意见,孙万祥也端来了水,她们简单收拾了一下,便走出了这个藏了两三天的院落。

    咣,咣,咣,一个保长敲着铜锣在街上走过,边敲边喊道:“鬼子刚灭,注意防空,闲人不要胡乱走动喽!”咣,咣,咣,“城头三声枪响,各人立时躲避喽!”

    “防空?”杨春芙皱了皱眉,说道:“三纵很谨慎啊!”

    “或许是被炸怕了。”陈焰笑了笑。

    “不要乱说。”沈萍摇了摇头,说道:“现在是人家打败了鬼子,光复了县城,人家有人家的做法,咱们不明白,也不要贬低。”

    “我,我只是随便一说,没贬低。”陈焰有些委屈。

    “好了,咱们先去看看情况,说话呢,小心点,毕竟咱们不了解三纵。”杨春芙打着圆场,询问了保长,向着原县府走去。

    (。)

第一百四十六章 筹划周到() 
在鹿邑未沦陷前,西北的柘城,北边的商丘,西南的淮阳,都被日伪军占领。只有鹿邑是挂着“青天白日满地红”国旗的魏县长坐阵。

    听说魏县长是抗日县长,其部队又纪律严明,市民们才陆续回城,商店也开始营业。邻县的一些富商大贾也争相来鹿邑县经商避难。一时,鹿邑在豫东一带成为比较稳定繁荣的地方。

    而此次短暂的沦陷因为时间太短,虽有损失,但还未损坏鹿邑的根基。

    杨天风坐在县府的办公室里,翻看着未及带走的本县的财赋文件。一个典型的内陆农业大县,盛产粮棉,相当理想的后勤供应基地。虽然要与日军进行残酷的战斗,但却是尽力要争取、要保全的。

    现在这个世道,凭的是实力,这鹿邑是我三纵付出代价消灭鬼子后才光复的,再原封不动还回去,哪有这样的道理?别管鹿邑是不是属于宿州专区,这块地盘老子占定了。

    对此,杨天风是早有预谋的,此次出兵与鬼子作战,一保毫县,二夺鹿邑,两个目的都达到了,也借着形势和兵威,合并了毫县自卫军,现在就剩下从鹿邑撤退暂不知所踪的自卫军了。

    从现在的态势看来,砀山、夏邑在东,毫县、鹿邑在南,对商丘形成了两面压迫;同时,鹿邑光复,又与西面淮阳、太康等地的国x军游击区行将打通;而商丘西面的杞县、睢县、民权等地,还活跃着以新四军为主的多支抗日游击武装。

    之前鹿邑、毫县虽有自卫军这样的抗日武装,但实力弱,对商丘日军构不成多大的威胁。而三纵占领之后,却是充满了进取的**。

    当然,摊子铺大了,面对的局面也复杂许多。杨天风感到需要外援,首先想到的便是第三集团军。

    孙桐萱不是经常派出部队东渡黄河,在太康、淮阳一带打游击,锻炼部队,筹措粮饷嘛,如果在河东有一个固定的出发集结地,想必是他极为愿意的事情。

    而另外的友军便是杨天风之前一直刻意回避的新四军竹沟抗日武装,现在番号是六支队。这倒不是有什么偏见,而是在杨天风东征西战、建立起一片稳固的根据地之前,新四军六支队的走向与他的战略设想相冲突。

    如果不是杨天风突然从涡阳杀入永城,并干得风生水起,永、夏、砀等地将是人家皖苏边区根据地的一部分;如果不是杨天风刻意回避,并占据要冲,人家早就东进在宿州等地展开游击作战了。

    现在,宿州专区的地方已经基本为三纵控制,杨天风觉得是到了该谈一谈的时候了。

    “司令,余支队来了,就在外面。”一个参谋进来报告。

    “请他进来。”杨天风放下文件资料,并起身迎至门口。

    余亚农见识了三纵的实力,不仅仅是武器装备、战斗素质,还有人家的灵活打法。一个鬼子大队,听起来吓人,看起来可怕,但却被人家巧妙地分割,一口一口地吃掉。算起来,人家每次正面对阵的鬼子也不过一个中队多一点。

    如果不是三纵来援,余亚农想过自己的对敌策略,不过是依靠毫县城墙与敌对战,那是肯定抵挡不住的。

    可人家有这样的打法,背后还是实力在支撑,才能收放自如。就象诱敌深入,发挥内线优势,说起来很简单,却需要防御者必须对攻击者在深入之后有能力加以控制。不然纵敌深入后,敌军在战区中横冲直撞,守军牛行蜗步,挡又挡不住,围也围不上,那反而是攻方的内线优势了。

    想到手下的自卫军被编入三纵这个强军,想到毫县百姓因此而不受荼毒,想到自己也不必再受桂系顽固派的压制刁难,余亚农觉得挺好。自己顶着个五路总指挥的名头,可枪械、弹药、粮饷全都要自己想办法,现在倒是不用管了,可以专心领兵打仗了。

    “余指挥,请进,请坐。”杨天风脸上带着笑容,态度和蔼,之前因为大敌压境,采取的方式有些粗暴,现在形势稳定下来,该是交交心,装一下礼贤下士的样子了。

    “长官。”余亚农虽然岁数大,但既然想通了,就想摆正自己的位置,竟向杨天风敬了个礼,严肃地说道:“余某既是四支队支队长,便是杨将军的属下,不敢再提指挥二字。”

    呵呵,杨天风笑着摆了下手,说道:“事起仓促,一个支队长实在是有些屈就了。先坐,我把真实的想法说一说,看余指挥意下如何?”

    鹿邑县的魏县长还兼着河南省第二区保安第四总队司令的职务,杨天风的意思便是军政分开,把他的军职剥夺,部队合并,成为三纵的一部分。顺便也把余亚农从皖省调出,进入河南。

    “我已经向孙桐萱总司令发了电报,请他代为向卫总司令疏通说项。”杨天风淡淡一笑,说道:“魏县长对于军事是实在不在行,此番日军攻击鹿邑,他一不能御敌于外,二不提前向百姓预警,手下的自卫军也是不堪战。嗯,失地之罪可免,军事权力却要剥夺。想来,上面对杨某的建议和处置,也不会有什么疑议。所以,我想请余兄暂且担任河南保安第四总队司令一职,驻防鹿邑。嗯,这只是个表面上的名义,第四总队实际上还是归属三纵,与三纵官兵一样的待遇。”

    余亚农听明白了,不过是换个名头,也脱离了皖省,这也体现了杨天风的细心和思虑的周详。

    “属下愿意领命服从。”余亚农停顿了一下,又问道:“不知要驻守多少人马,日军吃了大亏,恐怕很快会报复。”

    “所以,我还请了援军。”杨天风沉吟了一下,说道:“第三集团军会调一个团来,把鹿邑作为稳固的河东桥头堡,向北、向西游击作战。也不瞒余兄,我的担心不在豫东,而在皖北。估计很快,东面就会有大战事。”

第一百四十七章 骑一师;冶炼突破() 
感谢海老官,书友。。。,书友。。。,心漂浮,明月醉春风等书友的打赏和月票。

    ********************************************************************

    还不是你四处捅“篓子”,余亚农倒不是真的有这样想法。抗日打鬼子嘛,怕报复还打个屁呀,不如挖个坑躲起来完事。

    况且,杨天风说话的时候,脸上却没有什么惧怕、忧虑,似乎早就成竹在胸。

    “有国*军一个团,敌人又适逢大败,估计短期内抽调不出足够的兵力。”余亚农点头道:“豫东最近一段时间应该比较平稳,但也不可掉以轻心啊!”

    杨天风微笑点头,却不作过多的解释。援兵可不只是第三集团军将派来的一个团,还有马上就会调驻周口至界首一带的黄泛区,归孙桐萱指挥的暂编骑一师,一九四零年后整编改名为骑八师。

    一九三七年八月,蒋委员长命令青海马步芳出兵参加抗战。马步芳在全国人民抗日救国呼声的感召下,对抗日的态度也发生了一些积极的变化,同时出于乘机扩编部队的图谋,决定在保存他的正规部队实力的前提下,派出一支部队开赴中原参加抗战。

    于是,马步芳以青海南部边区警备司令部第一旅、第二旅各一部分为基础,征调了大通、互助、湟源三个县的民团,还有第一师淘汰的老弱士兵,以及驻防在河西走廊的马步青部骑兵第五军第二旅马禄部和第二团马秉忠部,组成了一支约有八千人的骑兵师,士兵有回、汉、撒拉、东乡、保安、藏等各族之人,尤以回族为多。

    显然,马步芳抽编的骑兵师并非其主力,派出这样一支队伍出省抗日,对他的军事实力并未造成什么影响。但在亡国之祸迫在眉睫的关键时刻,其奉命派兵参加抗日,加入到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行列中,一定程度上也表现出了爱国思想和民族意识,对保证西北抗日后方的稳定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这一点是值得肯定的。

    一九三七年九月一日,在西宁各族各界群众的热烈欢送下,马彪师由西宁出发,后经兰州、平凉,到达陕西乾县。沿途人民群众也对抗日将士的出征表示了热烈的欢送,使部队官兵精神抖擞,军威振奋。从此,八千名青海健儿开始了千里转战中原的抗日生涯。

    在一九三八年,骑兵师在潼关、凤陵渡北渡黄河到达晋南的芮城一带,奇袭运城的日军,确保了潼关的安全;后来在尉氏、扶沟、鄢陵和华西等县,也取得了歼灭日伪军千人的战绩。

    很快,经过整编的骑兵师将全师调驻河南省东南部周口至界首一带的黄泛区,主力驻项城,任务是防御淮阳的日军。

    按照历史,骑兵师不仅经常渡过黄河,以“小骑群”的游击形式袭击淮阳一带日军。甚至还围困了淮阳城,占领淮阳城西关,并以轻骑迂回敌后进行奇袭,致使从开封增援日军腹背受敌,终于溃退。

    有这样一支勇猛敢战的友军,杨天风当然可以认为豫东形势并不危急,甚至在以后,还会有更大的改观。而徐、蚌,或者说是津浦沿线的敌人,才是他最大的威胁。

    送走了余亚农,杨天风刚坐下来看了封刚送来的长信。是永城方面送来的,是各个方面工作的总结,最多半个月就会有一份汇总资料送到杨天风手中。

    离开的时间不长,但汇总资料上的军工突破却令杨天风感到振奋。

    首先是炼铁厂终于用坩埚炼钢法冶炼出了钨铁合金、炭素钢,正在利用从后方运来的钨精矿,炼制含钨合金钢和高速合金钢。

    其次是经过千百次试验,与铜的拉伸性、延展性等相近的软钢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正在进行覆铜实验。

    只这两个好消息,便令杨天风振奋得难以自已,在屋中来回踱步,畅想着军工产业的大*跃进。

    坩埚炼钢法的成功,可以说是一揽子解决了新法冶炼钢铁、提炼纯钨、炼制铁合金和合金钢及锋钢

第一百四十八章 动委会;打灰机() 
况且,在杨天风的指导下,兵工厂的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不断提升,正在和已经吸引了很多大后方兵工企业的技术专家前来学习、取经,原料的供应自然不太可能出现问题。在扩散新武器和新技术的同时,这些专家对根据地兵工厂的促进作用也是显而易见。

    在战争状态下,不仅仅是国民政府在引导冶金工业科技研究紧密配合军事工业发展的需要,不断推出新成果。敌后武装也在竭尽全力进行军工生产,以保障武器弹药的供应,并力求能压制日军的武器。

    八路军兵工厂从无到有,形成产业只用了两年的时间;芒山兵工厂是承自于卧虎岗修枪厂,还有杨天风这个大指导、大划拉,发展到现在,也确实很惊人。

    要造的东西太多太多了,虽然杨天风早已经有了一个比较具体的规划,但喜讯依然让他有更改规划的冲动。

    只不过,他逐渐冷静下来之后,才意识到事情并不是那么简单。军工生产是一个多门类的综合项目,单一的技术突破当然重要,可也要受到其他方面的制约。比如电力,原有的蒸汽发电机功率低,缴获的发电机也面临着油料的短缺问题;还有

    “报告。”永城动员委员会主任冯德光来了,打断了杨天风的苦思冥想。

    从在曲龙镇便认识,冯德光和杨天风可是老熟人了。杨天风也没什么客套,听了他的汇报。担架队、运输队已经有了相当经验的冯德光,把各项工作处理得井井有条。

    “很好,很好。”杨天风连连点头,表示赞赏,“新开辟的两个县,你也要把动委会组织起来,原来有的也要进行大调整,有军队镇着,你放胆去做。”

    “杨长官要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