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抗战惊雷-第7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日后您也还是总工,我们俩一定向您虚心请教。”赵雨柔笑着打断了袁春林,“咱们共同努力,为抗战作出自己的贡献吧!”

    “袁先生不必客气,给我俩安排工作吧!”郝佳琪也帮腔道。

    袁春林不好意思地搓着黑手,想了想,说道:“那二位就先熟悉一下工厂,再阅看一些资料图纸,对工厂目前的状况,以及正在进行的工作有个大致的了解。”

    赵雨柔和郝佳琪欣然答应,在一名技术人员的引领下,在小厂里转了一圈,才回到办公室,翻阅资料。

    有杨天风的吩咐,两个女孩自然得到了照顾,办公室和宿舍都布置得干净、明亮,甚至有些雅致。

    看到了资料,两个人才明白袁春林为何这么有信心了。各个阶段性的工作已经明确,不仅有图纸说明,还有各种数据可供检测试验。可以说,袁春林等人并不是在摸索中前进,而是颇有些循规蹈矩的意味,正沿着设定好的道路在发展。

    “这样看来,煤化厂还是很有前途和希望的。”郝佳琪摘下眼镜,揉了揉发酸的眼睛,说道:“现在主要是设备问题,但也不是不能解决,多费些时间罢了。”

    “嗯,自制设备虽然难,但有图纸依照,拼凑一下,或者让兵工厂的机床加工一些关键零件,确实不算克服不了的困难。”赵雨柔深有同感,又想起了一件事情,“要是郝伯父在这里,那该有多好,他可是化学教授呢!”

    郝佳琪沉默了,从眼镜上方看了一眼赵雨柔,叹了口气,说道:“唉,谁让我长得丑呢!你漂亮,有人疼,家里人也跟着沾光。我的家人呢,又要担心我,还得在鬼子统治下艰难生活,真是——”

    赵雨柔没想到自己随口一句,竟引起好友的如此伤感,甚至有些埋怨的情绪,一时不知说什么好。

    “你求求杨天风呗!”郝佳琪抽了抽鼻子,求恳道:“他对你很好的,一定会答应。”

    赵雨柔苦笑了一下,对好友的求恳还真是无法拒绝,叹了口气,说道:“好吧,这事我肯定帮你。唉,你不知道,我感觉现在越来越有些怕他了。前几天我和他见面时,劝他不要虐待那些被俘的日本侨民,毕竟他们不是战斗人员。可他瞪着眼睛训了我一通,又说我什么也不懂。你知道的,我最不爱听这个了。”

    郝佳琪眨着眼睛想了想,笑了起来,说道:“你俩呀,真象戏里说的,一对欢喜冤家。你看啊,他顾念你的安全,把你调到这里,算是后方吧,还配了警卫贴身保护;你呢,嘴上不示弱,可也知道他有时候凶是凶了点,却也不能把你怎么样,还处处爱护着你。前些日子,县里军队大调动,都说杨天风在宿城捅了大篓子,正被鬼子追赶围攻,你不也担心他的安危,连觉都睡不好吗?”

    赵雨柔微皱秀眉沉思了一会儿,摇头道:“才不象你说的那样,什么欢喜冤家,是前世仇家才对。担心他嘛,只要是中国人,谁被鬼子追杀,我也是一样的心情。”

    “前世仇,今世情。”郝佳琪看赵雨柔硬着嘴不承认,还挖空心思找借口,不由得笑了起来,说道:“看你自欺欺人能到几时?好,好,我不说了还不行啊!我家人的事情,还得你帮忙哩,求求你,谢谢你,我的好姐妹。”

    赵雨柔无奈地翻着眼睛,心中也有疑问,难道真的象郝佳琪说的那样吗?

    太阳行将落山,天际凝聚着绚烂的晚霞,柔丝般的浮云缓缓飘动。

    一行人马停了下来,前面已经是萧、铜交界,按照事先的联系,接应的人员已经出现,足有上百号。

    “这几位兄弟,我们就送到这里了。”已经担任郭支队参谋长的徐志强拱了拱手。

    “多谢相送,请向杨长官致谢。”还礼的赫然是何大猛,曾在杨天风率队远途袭击鬼子军列时提供帮助,并答应照顾留下来的挺进队伤员的那位。

    历经了很多困难,何大猛算是不负承诺,不仅保护了伤员,并寻医问药,使伤员们大多康复。之后,何大猛又与杨天风取得联系,亲自带人,穿越敌占区,把康复的伤员送回了永城。

    杨天风自然是非常感激,可采取的感激方式却令何大猛等人意想不到。挑选了七八个人,杨天风又给他们取了化名,编入技术兵训练营一同接受训练,钢拳、榴弹发射器自然是必学科目。

    何大猛等人并不知道,技术兵训练营中还有一些其他抗日武装的学员,都用的化名。而学成之后便将携带武器、弹药前往各部,奔赴抗日战场。

    眼光的长远,全局的设想,是杨天风的优势之一。他一直认为凡是真正抗日的队伍,特别是三纵周边的,不管力量大小,对三纵的作战都是有利的。特别是东进作战之后,他的认识更深。

    而见识到了钢拳、榴弹发射器的威力,何大猛等人感到震惊之余,也约略猜到了杨天风的一些思维。

    蚂蚁虽小,但蚁多能吃象。如果能使很多的蚂蚁更加强壮,那效果岂不更加显著?

    尽管把各支抗日武装形容成蚂蚊有些过分,但事实上却相差不大,他们确实无力抗衡日军,更无力攻克坚固的据点。特别是在铁路线上活动的武装,在日军配置了九五式铁道装甲车后,伤亡不小,困难更多。

    九五式铁道装甲车是日军专门用于保护占领区的铁路运输安全而配备的武器,该装甲车最初在东北活动,后调入内地。其可迅速由铁路运行状态变更为公路运行状态,随时可以开下铁路,追击破袭者。在保护铁路线方面,对抗日军民威胁极大。(。)

第一百一十五章 政务班子() 
如果抗日武装有了钢拳等破甲、攻坚武器,对铁路、据点的威胁将牵制更多的日军,特别是三纵周边地区,对日后三纵的出击、撤退等行动都将有所策应和帮助,为三纵作战创造更有利的条件。

    比如说现在的何大猛,在与本部队伍会合后,第一个攻击目标恐怕就是那可恶、可恨又让他们无法可施的铁路公路两用装甲车。因为他们有了钢拳,有了榴弹发射器,还有了地雷,以及地雷战精讲、破袭战指南等小册子。

    当然,弹药是有限的,用完就得管杨天风要。可下次就不会再是免费赠送了,要用东西来换,或花钱来买。

    金银细软、粮食食盐、布匹绸段、猪羊鸡鸭、枪枝弹药、轮胎汽油,甚至是破铜烂铁、损毁的枪械、俘虏的日本非战斗人员等等,杨天风是来者不拒,统统都要。

    怀着兴奋和激动,还有打鬼子的急迫,何大猛等人赶着骡车与接应的部队会合,趁着夜幕消失在远方。

    夜幕降临,黄口镇镇长吴元生的家里,正接待着几位客人。

    “杨家小子光顾着打仗,这民生的事情就撒手不管了?”杜老先生喝着茶水,很有些不满,“不把民生的事情做好,他的部队吃什么,穿什么?”

    “杨长官也不是不管,只是精力有限,事务繁忙啊!”吴元生陪着笑,心里也在笑,他已经被内定为宿州专员公署第二区专员,升官了自然高兴。

    “战争年代,军事为先。杨长官东征西杀,确实也难于分身。精力有所侧重,也在情理之中。”宗辉正翻看着杨天风留下的专员公署的架构的设想,知道杨天风要尽力把宿州专区的权力,或者说是实权掌握到自己手中,从一个县长秘书骤然升任,他还有些不太适应,对杨天风也是感激不尽。

    杜老先生说是淡泊名利,但谁又不喜欢当官儿呢?何况,杨天风此次要安排的职位正是杜老先生所长,也是他造福桑梓之愿。

    宿州专区很大,但却有相当一部分是黄泛区。杨天风的意思是成立一个泛区综合治理委员会,把专区所辖的黄泛区的涡阳、毫县、蒙城等地尽量治理好,减轻整个专区的财粮负担。甚至在以后,还希望黄泛区不仅能自己自足,还争取能缴获赋税,为抗战提供后勤支持。

    “马上就要开春耕种了,也不知道杨家小子说的土化肥那些办法管不管用?”杜老先生不再纠结于杨天风的忙碌,转而担心起今年的春耕来,“特别是黄泛区,如果能有往年三成以上的收成,也勉强够百姓糊口生活了。”

    黄水漫过,泥沙沉积,土地的肥力大减,继续耕种的话,保守估计也只能有一成左右的收获。粮食不够怎么办,就得从其他地方调剂,无形中便加大了后勤压力。

    杨天风所拿出的包括土化肥在内的农业科技,尽管今年春耕将是首次施行,但他对效果是有信心的。

    当时的农业耕作是比较原始和落后的,庄稼的亩产量与后世相比差了将近十倍。以小麦为例,亩产只有一百多斤,实在是太低了。正因为基数低,新措施施行起来的效果就将是立竿见影。农民接受的积极性便将一下子高涨起来,明年不用劝说,不用强迫,大范围推广也就没有了阻力。

    “三五成还是有把握的。”吴元生拿过文件资料,说道:“杨长官的学识那是没的说,他身边还有各种能人异士。杜老先生请看,这都是日后关系民生的各项政策措施。林林总总,工作既繁重又琐碎,咱们是不得轻松喽!”

    杜老先生接过文件,杜梅英赶忙给爹拿出老花镜,然后立在旁边垂目观看。

    好半晌,杜老先生才放下文件,叹了口气,说道:“好,很好。可惜老夫年纪大了,恐怕——”

    “杨长官已经为您安排了几个年轻人当助手,老先生不必亲历亲为,在旁指点也就是了。”吴元生说道:“还有杜小姐,杨长官可说是才女呢,也可顶个名义,给老先生分担工作。”

    “杨家小子——”杜老先生眉毛一挑,话却被杜梅英打断了。

    “人家已经是大将军了,爹,您就别老那么称呼了。”杜梅英开口说道:“杨长官安排得头头是道,可却不知那专员是否好说话呢!”

    “这个不用担心。”吴元生略带轻篾地一笑,“枪杆子在杨长官手里握着,他若是个识相的,就不会从中作梗。”

    “军人干政——”杜老先生一皱眉,话一出口已经被杜梅英轻拉了一下,有些无奈地翻了翻眼睛。

    任人唯亲;用奴才,不用人才。这通常成为人们诟病当权者的主要缺点,但当自己从指责者变成施行者的时候,却会发现自己也不能完全摒弃,会不知不觉地陷入同样的诟病之中。

    杨天风在某种程度上也陷入了此种怪圈,但为了使自己制定的政策措施能够贯彻施行,尽快地积聚起软、硬两方面的实力,他也没有别的办法。况且,他也是有原则和底线的,所用之人或许不是才能最出众的,但也绝不是庸才和废才。

    两害相权取其轻。惯于走中间路线的杨天风对此倒并没有什么纠结,所提拔、举荐的人也基本上挑不出什么毛病。

    杜老先生有水利经验,顾念桑梓,年纪是大了些,但身家清白,也算是德高望重;宗辉呢,年轻却很老成,有从政经验,又有宗老这一层,算是可靠的自己人;吴元成呢,心思灵活,为人圆滑,也不算是庸才,最主要是绝对听话

    至于各县县长,杨天风视为核心地区的县长,姚宗发和陆文平算是能实心任事的,杨天风不会动;其他的则是各方分肥的事情,只要没有劣迹,不为非作歹,杨天风也不准备过分争取。

    毕竟,只要政务上说得过去,能支撑军队,杨天风也就比较满意了。他的精力和主要任务,还是要放到军事上,放到军工和打仗上。(。)

第一百一十六章 极限十四小时!() 
感谢黑色火云,清风细雨,左先,上高广苍穹,嗤魂邪仙儿,麻辣熊猫,,逍遥兮云中君,书友。。。,同温层堡垒,陈逸楚,摩人,古亭往事等书友的打赏和月票,祝朋友们万事如意。

    *********************************************************************

    他钟意的政务班子到了永城,煤化工厂的建设也规划完毕,根据地的军事布置也完成。杨天风此时却已经秘密启程,带着五百多人的精锐之师过新黄河,前往郑州。

    三月二十二日,杨天风尚在路上,第三集团军司令部在郑州陇海花园召开了奇袭开封的战前预备会,参战部队营以上军官参加。会议由孙总司令主持,前线作战总指挥二十师周遵时师长宣布了混合师组成的决定。

    混合师的主力为第二十师,辖步兵三个团(第58团、第59团、第60团),炮兵、工兵各一个营,骑兵、通讯兵各一个连,配属部队为第二十一师的第62团和炮兵、工兵各一个营,骑兵、通讯兵各一个连,以及总部直属的战防炮营。总兵力约一万二千余人。

    第二十师师长周遵时为作战指挥部指挥官,副指挥官孙政训(第二十师副师长),参谋长何贵时。决定袭击时间为四月一日凌晨四时。

    因为我军在新黄河以西,出动的又是万人以上的大部队,渡河后距开封还有六十多华里,若三十一日夜渡河,时间太紧张,经研究后初步决定于三十日夜出发。渡河后即潜伏在距开封四十多华里的村庄内,三十一日夜各部队再秘密进入集结地带,就地隐蔽待命。

    尽管时同然已经发来电报,通知了杨天风要率兵来援的消息,可鉴于参战各部普遍对全歼日军、光复开封持有异议,孙桐萱只得作出了让步。在袭击开封时各部要全力以赴,力求最大战果,但攻击时间限定为十四个小时,到四月二日晚六点,如不能全歼敌军,则立即开始撤退,趁夜幕渡河求安。

    十四个小时,要光复省会级的城市——开封,孙桐萱顿感希望渺茫,尽管驻防的日军只有千余人。杨天风虽然正在赶来赴援,人马不多,却有一批武器弹药,也没有令孙桐萱产生多少乐观情绪。在他心里,几乎已经放弃了光复开封这个绝大的目标,只求多杀伤敌人,多取得一些战果而已。

    三月二十五日,杨天风率人马抵达郑州,受到了孙桐萱等人的热情欢迎和款待。

    需要决定价值。抛开此次的出兵相助,孙桐萱已经认识到杨天风的那个兵工厂的重要。作为杂牌军,武器弹药的供应,自然远比不上那些正牌嫡系;军饷、粮秣、人员的补充,也要大半依靠自己,黄河以北的宿州专区的位置更适合招募沦陷区青年,以及筹措物资,或者叫走私。

    而且,杨天风的三纵现在名义上是归属孙桐萱管辖,但谁知道会不会有另外的势力看中三纵的发展前途,看好杨天风的本事能耐?更换辖区,不过是上面一纸公文的事情。

    孙桐萱无力阻止杨天风的调动,但却可以与杨天风搞好关系,继续利用宿州这个前出基地,继续从杨天风手中得到新式武器。

    “十四个小时?”对于吃喝宴饮,杨天风却只平常,但对攻袭开封,却格外上心,听到了整个的军事计划,不由得皱起了眉头。

    “这也是无奈之下的万全之计。”孙桐萱也有些不甘心,可功绩固然重要,部队的安全更重要,“万余人马孤悬,如果迁延时间,日军得到增援后反攻,上有飞机轰炸,下有大炮、坦克,在白天渡河必然伤亡惨重。所以,只能利用夜晚渡河而返。”

    是啊,这确实很危险。第三集团军的渡河工具不外乎大、小木船,又不是机动大型船只,来往运输万八千人,再加上武器物资,一夜的时间并不为过。

    杨天风苦笑了一下,说道:“孙总司令说得是,此番作战既定为袭攻,又是深入敌占区,自然需要快进快退。至于更大的目标,只能是尽力而为了。”

    “星吾理解就好。”孙桐萱叹了口气,“第三集团军——唉,难哪!”

    孙桐萱欲言又止,杨天风却心里明白,还不因为是韩复榘旧部,是杂牌,面对不信任、限制、分化等手段,孙总司令远没自己过得自在啊!

    但从抗战历史上看,第三集团军这个杂牌军与日军作战是相当频繁且激烈的。除了定期轮流派出一个团的兵力到河东的尉氏、杞县、太康等地进行游击战外,还有袭攻开封、郑州大战等作战,虽有胜有败,但却是尽了全力的。第十二军第81师在一九三九年豫东游击战中每战皆捷,迭受嘉奖,还获得该年终总评为全国正规军的游击战第一名。

    就从即将开始的袭攻开封战役,第三集团军敢于大军渡河,攻打开封这个日军盘踞的重镇,这份勇气就值得钦佩。

    “孙总司令不必忧愁。”杨天风委婉地劝慰道:“武器弹药的供应,天风将尽力而为,绝不会因为某些变动而中断。嗯,只要是真心打鬼子的队伍,天风都一视同仁。”

    后一句的解释有些苍白,有些欲盖弥彰,但孙桐萱却听明白了,心中舒缓了许多。不管杨天风的三纵日后划归何人,何战区,武器弹药会一直供应。当然,这可能要花一些代价。就是现在,杨天风供应军火也尽量要索取代价,孙桐萱也尽力满足,以维持双方的良好合作。

    比如从洛阳淘弄来的三台废弃锅炉和几台旧机器,从郑州周边和第三集团军防区搜集的破铜烂铁,平顶山的矾土,设在永城、砀山的鲁西招募分处的双方分肥可以说,杨天风四处伸手讨要,在别人眼中,不管有用的、没用的,他是来者不拒。

    送走了孙桐萱等人,杨天风回到屋内,认真仔细地翻阅着孙桐萱留下的文件资料。其中有开封日军的情报,有袭攻的行动计划等等。

    可以说,第三集团军所掌握的情报很详细,再结合军统所搜集的,杨天风对开封日军的情况有了更深的了解。

    隔河当面之敌系日军第三十五师团,师团长为前田治陆军中将。前田治炮兵出身,有“炮兵之花”的称誉。“七。七事变”后,其率部来到中国,配属华北方面军作战。曾在山西忻口作战中指挥重炮兵向中国守军阵地轰击,不仅为日军步兵开辟通道,而且还配合步兵攻占了太原等地。今年三月九日刚晋升为中将。

    其司令部设在开封河南大学,四周装有电网,戒备森严。防守开封的日军包括步、骑、炮、战车等兵种,约千余人,分驻在城内、南关、车站等处。经过侦察,开封城内各处的日军兵力、火力配备、岗哨设置等均已探听清楚。

    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