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初放逐-第2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为之前做背包的缘故,商号的女工众多,都是心灵手巧,虽然是第一次做,但羊毛比麻线和棉线更强韧,而且线也粗,很快就将羊毛纺线完成。

    接下来便要织毛衣了,不过沈越对这个可不擅长,自己只是小时候在家见母亲织过,做多帮忙打打下手,哪里懂织毛衣,除了知道多准备点竹签子,啥也记不得了,只好在这些女工面前稍微讲解一下大概方式,让她们自己领悟。

    还真别说古人愚笨,很快就有几个妇人琢磨出织法,沈越检查一下,看上倒也可行,虽然只是能织出长条形的如围脖的简单物件,但这也是今后需要的,只要多给她们些时间摸索,相信更复杂的织法也能琢磨出来,到时候毛衣、手套、袜子就都能用上了。尤其以后去了沈阳天气太冷,若能穿上羊绒袜子,会舒服得多。

    另外光靠针织也只能做些像毛衣围巾之类的小物件,沈越又让人试验了一下羊毛线织布,做成大点的毯子,今后有大量羊毛等着回收,必须开发出更多的用途出来才行。

    看着成功在望,欧阳晨喜出望外,拍着沈越的肩膀说道,

    “这羊毛羊肉应该都没问题了,老夫也就放了一半的心,不过玉米杆作饲料的事进行的怎么样,这个才是重中之重,要是缺了这一项,咱们今后对那些外族就少了掣肘,而且以后去收羊时还会被他们漫天要价。”

    他知道沈越很快就要南下了,所以这段时间抓紧督促,及早把这些事情做好基础,自己的前程可都押在这上面了。

    “应该差不多了,那些酿酒师傅都是几十年的手艺人,他们对我说的方法也有些心得,咱们找几只羊过来试试,看它们爱不爱吃。”

    欧阳晨赶忙吩咐手下去找羊,这几日火锅已在城中风靡起来,已是一样难求,好不容易才找来两只瘦弱的绵羊,大概是店家看这两只羊太现在宰了有些不划算,先养着上膘,否则早就进了客人的肚子。

    一处隐秘的院子里,酿酒师傅们小心翼翼的抬出几口小陶缸来,这几日他们吃住都在这里,外面有商号和衙门的人守着。

    这饲料发酵虽然比酿酒工艺要简单一些,他们却不敢马虎,玉米秸秆不多,用完就了就得等上一年才行,而且沈东家和县令大人都说了,这些东西可是利国利民的宝贝,比那些酒水要珍贵太多。

    沈越命人拆去缸口的泥封,淡淡的酒香冒了出来,发酵好的饲料分成几堆倒在地上,还有些湿润,颜色绿中带黄。

    之所以要对秸秆发酵,是为了把其中的粗纤维转化成能被动物吸收的营养物质,提高了动物对粗纤维的消化、吸收和利用率,这样不仅能使秸秆饲料柔软膨胀,而且带有醇香、酸香、果香味,还能增加动物肠胃中的有益微生物繁殖,提高免疫力。

    不过毕竟现在没有合适的检测方法,只好由这些绵羊食客根据自己的口味选了。

    两只羊嗅觉灵敏,很快就凑上去咀嚼起来,对一旁放着的青草也置之不理,拉着两只羊分别尝过几堆饲料后,终于选出一堆最受欢迎的饲料,这样配方和工艺便能确定下来了。

    看着羊儿吃得津津有味,众人都松了一口气,比自己吃了美食还要舒心,这几天的辛苦终于没有白费。

    欧阳晨却赶紧让人把羊拉走,将剩下的饲料小心的收集到一个精致的罐子里,密封包好,他打算当做样品送回京城,将罐子像是抱孩子一般呵护在怀里。

    “这些只是最初级的饲料,今后等粮食多了,还可以加上玉米淀粉,豆渣之类的,比这要好上更多。”沈越看着他一副守财奴的样子哭笑不得。

    “有这样就足够了,再加那么多东西就太金贵了,人都吃不饱饭,哪还顾得上畜生,若不是事关边疆安危,我何尝想为那些牧民操心,咱们再去前院看看,那些姑娘们应该快织好成品了,我再选条最好的羊毛围巾,一并给皇上送过去,他老人家一定龙颜大悦。”

    平兰这次倒是客气,不光给了围巾,还送上不少上好的香皂洗液,沈越已经交代过她,这次欧阳晨再派人进京,是要在京城设立驻京办事处的,到时候少不了要到处送礼,真金白银不敢拿出去,这些新鲜商品正好称手,也算是替烽火商号的打开京城的市场做些准备。

    应付领导视察可是个麻烦事,好不容易将欧阳晨打发走,沈越这才歇了口气,终于要紧的事情都安排妥当,再过几天就可以安心启程了。对于古代富庶繁华的江南之地,沈越心中充满着期待。

    另外也可以见到同为穿越者的沈万三,自己可是有好多事想和他说,这几个月来虽然自己已经逐渐立足,但心中的压抑和疑惑却越来越多,还能不能穿越回去?自己的所作所为会不会造成适得其反的结果?到底今后的路该如何走?这些都不得而知,人总是孤独的,想要找个同类去诉说。。。

第六十五章 启程() 
秋高气爽,北风渐起,沈香蕴终于传来消息,季风到来,可以乘船南下了。一块捎来的还有凌飞的传讯,他们已在出海口的码头抓到了一个白莲教的首领,正好过去探得些消息。

    启程的日子终于来临,这次沈越打算把平兰和平元一起带过去,不仅是因为有沐英派来的赵猛等人护卫也安全些,而且想让他俩见见世面,锻炼一下,若是自己穿越离开,商号的事就要由她们撑起来了,行万里路,读万卷书,路要自己闯出来,没有人能照顾他们一辈子。

    王氏心中真有千般不舍,可也理解沈越的用心良苦,她身体一直不太好,这次不能一同过去,只好抱紧的两个孩子久久不肯撒手。

    平兰怕母亲伤心,笑着开解道:“阿娘放心,有沈大哥在,一定不会有事。这次南下大都在船上,不用走路,也累不着,父亲教我要巾帼不让须眉,女儿也是想帮沈大哥些忙,总不能让他一个人辛苦。你在家帮我把书院的孩子看好,叫他们别荒废了功课,等把货物卖完了,我们就骑上快马,谁也不管,一溜烟就跑回来见你,好不好”

    王氏含泪带笑,低头轻抚着她的发丝,嗔怪道:“傻孩子,自己还是个黄毛丫头还管的挺多,阿娘只是舍不得你”

    沈越心中不禁感慨,所谓父母在,不远游,何况王氏现在只剩下这一儿一女为伴,这次长远离开对她来说太过残忍,可是为了将来能让他们独立谋生,不得不狠心了。

    来到商号大院的祠堂内,这里供奉着去世的平书文,祠堂外高升、王胖子及一帮随行的伙计恭敬地站在两旁,赖有为带着一众兄弟正在不远处装着货物。

    沈越迈进祠堂,在平书文的牌位前站立,上香,叩头,祭拜如仪,这位父亲用生命保护着自己的子女,临死前还把圣火令交给自己,已是接下了照顾她们母女的责任,海上风急浪高,生死未卜,希望他在天有灵,保佑此行平安。

    站起身来,王氏端过一碗酒,祠堂内平兰、平元以及其他下人,也都纷纷跪下。王氏将酒举过头顶道:“越儿,愿你此次南下,解了家族之危,稳住沈家的根基,夫君他一定会保佑你马到成功,凯旋而归”

    沈越双膝跪下,接过酒碗一饮而尽,虽然关于自己是沈家后人是个谎言,但也算与沈万三结盟,在这个乱世中互相扶持。

    一行人马就走出城门。县令欧阳晨带着一行人等在路旁,

    沈越赶紧下马,拱手拜道,

    “大人客气了,我这一去山高水长,商号的人就有劳您帮忙关照了。”

    “这是哪里话,老夫是这里的父母官,关照他们是应该的,大丈夫俯仰于世,趁着年轻多去闯荡一番,老夫要不是官事缠身,也想和你们驰骋于汪洋之上啊。你小子到了南方烟花之地,可别流连忘返,兰儿姑娘可要把他盯紧了,老夫还等着他回来种地呢。”欧阳晨打趣道。

    “沈大哥才不是那样的人呢。”平兰撅着小嘴气恼道,怕欧阳晨这老不正经的教坏沈越,在众人的一片哄笑中,拉着沈越的胳膊走开。

    城门外等候的的众商家早已按耐不住,上百辆大车马队聚集待发,不论是押货的伙计马夫,还是领队的掌柜,个个神采飞扬,带着闯荡天下的豪气,望向沈越。

    “启程!”

    沈越一声高亢的喝令,密集而整齐的商队发动起来,向着临近的滦县行去。

    过了正午,商队赶到滦县城外河边的码头,沈香蕴已带着伙计、水手等候多时,纷纷上前迎接,让劳碌的众人先去歇息,由他们将货物装上船去。

    “这是沈家船队的洪老大,多年来家族跑海都是由他带队的。”沈香蕴领着一个黝黑的汉子向沈越介绍道。

    这人生的极为壮硕,即使在陆地上还是打着光脚板,半卷着裤腿,露出紧实的肌肉,面堂方正,像是个可靠的人,只是粗糙的脸上带着些皱纹,浓眉紧皱,似是有什么难事。

    “小东家,你可算来了,小姐说你有勇有谋,这次一定要帮帮我们啊。”洪老大等沈香蕴说完,扑通一声跪在沈越跟前。

    他这突然的举动让沈越有些诧异,转头看向沈香蕴,见她面带难色,欲言又止,连忙拉到一边,低声问道,

    “出了什么事?”

    沈香蕴银牙咬了咬红润的嘴唇,犹豫半晌才轻声说道,

    “本来你能把祥瑞之事送给沈家,已算了结了咱们之间的情谊,我不想再麻烦你,所以才没有对你多说。这次官场的危机虽然解决了,可是还有一些生意上的对手不肯罢休,我本来想多准备些大船帮你把货物贩到南方,可惜在路上就被他们勾结的海匪抢劫,损失了大半的船只,多亏了洪老大经验丰富,用快船救了些水手回来,不然他们都要葬身海底了。”

    沈越一听火上心头,要是正当的商业竞争也就罢了,欺负孤老寡女算什么本事,何况自己正指着这次南下挣足本钱呢,他们既然欺负到自己的头上来了,就好好和他们算算总账,而且自己今后发展少不得出海,不如借这个机会给他们个教训,让他们见识一下谁才是这海上的当家人。

    “这就是你见外了,我既然已经加入了沈家,自然与你们风雨同舟,你的事就是我的事,以后不要再自己一个人撑着了,他们这次既然敢来,咱们就要给他们个当头痛击,让他们血债血偿,否则欺负惯了,咱们如何还能立足。”

    “你的事就是我的事”,沈香蕴默念着,心中感到些久违的温暖。有这样一个弟弟真好。

    自掌家以来,自己忙于应付官场上的压迫,对那些暗中觊觎的对手多次忍让,可他们见自己女孩子家,族中长辈又无人帮忙出头,便有些得寸进尺,如今沈越不仅帮忙解除了官场上的危机,还能挺身而出,帮自己分担压力,这个少年的身形在她心中已是变得高大伟岸。

    沈越走到洪老大跟前,一把将他扶了起来,坚定地说道,

    “这件事我责无旁贷,一定会给兄弟们一个交代,你让他们先吃饱喝足,在这先修整两天,我也准备准备,南下的路上他们应该还会再来,到时候咱们让他们有来无回,给兄弟们报仇,打出沈家的威风。”

第六十六章 蓄势() 
魏县城外的军营里,副将常云正和老文书核对粮草,

    “老常啊,自从咱将军结识了烽火商号的沈东家,这不光行军打仗轻松了许多,咱这钱粮也终于富裕起来了,再也不用巴望着朝廷的那点救济了,你看这个月,光是县衙提前付给的定金,足够把欠兄弟们半年的饷银给补上。”老文书笑呵呵的说道。

    他这工作可不容易,常家军自从老家主常遇春死后,便多受朝廷制肘,为了让弟兄们吃口饱饭,真是跑断了腿,磨破了嘴皮子,眼看着弟兄们一个个流血牺牲,却连一点安家费用都拿不出来,这常家军也日渐衰落,唯有账本上的赤字一天天增大。

    常云扫了一眼账本,便端起水碗,灌了个痛快。

    “可不是吗?俺又想起当初跟着大哥在寨子的时候,多么自在啊,大碗喝酒,大口吃肉,论秤分金银,后来从军报国,咱也称得上是义军中的劲旅,谁敢小瞧咱们,可惜大哥走的早,少爷又性子太倔,不愿鸟朝廷上的那些狗官,尽让他们使绊子了,要是没遇见沈小子,老常我这次就杀回京去,宰了他们,大不了再回山上自在去。”

    老文书连忙捂住常云的嘴,小声说道,

    “这话可说不得,其实也不怪朝廷,兄弟们大都是水贼出身,咱们当初是在南方打仗,朝廷用得着咱们做敢打头阵的先锋,这打到了北方就要上岸了,兄弟们下了船使不上劲,朝廷也就不需要咱们了,可惜了弟兄们英雄无用武之地啊。”

    二人正在感慨,忽然账外小将报道有烽火商号的人求见,

    “拜见二位大人,小的是沈东家的亲随赖有为,东家有要事想请军中派人帮忙。”

    二人见他风尘仆仆的赶来,汗流浃背的,客气得让过座来,

    “有什么事尽管说吧,少将军临走时便交代过了,凡是沈东家的事,我们能帮上的一定尽力。”副将常云笑呵呵递上一碗水。

    赖有为大饮一口,粗鲁的用袖子擦着嘴,说道,

    “南下的船队在赶过来的路上被人劫了,东家担心他们还会在回程的路上再次埋伏,想借些精兵过去,帮忙压阵。”

    “这不太好办啊,少将军护团北巡就带走一半的人,剩下不足五百还要在此防守,恐怕派不出多少人手过去呀。”老文书面带难色的摇了摇头。

    副将常云却不乐意了,大手忘桌子上一拍,站起来反驳,

    “有什么难的,咱出来混的最重要的就是江湖道义,哪能光拿人好处不办事的,老夫亲自带上亲卫过去帮帮场子,几天不打仗都快淡出鸟来了,我倒要看看,是看哪个不识相的敢在水上跟咱叫板!”

    赖有为一听有戏,连忙劝止道,

    “二位大人莫急,东家来时便考虑到军中缺人的难处,特意让我到县城召集了些志愿参军的弟兄过来,让他们先代替军中豪杰们守边,只需一个多月再换回来就行。”

    三人来到营门,只见上百个满脸横肉的汉子,衣衫不整,稀稀松松的围坐在地上插科打诨,

    “这些人能用吗?你看一个个歪七竖八的,哪有个军人的样子。”老文书撇嘴嘟囔道。

    赖有为有些面红耳赤,但也不能让他看扁了,拍着胸脯说道,

    “大人别看他们现在没精神,这些弟兄可都是见过血的,打起架来个个不要命,绝不会给大人拖后腿。”

    赖有为一身痞性倒颇对常云的脾气,眯缝着眼睛说道,

    “这些不打紧,只要进了军营,就算是滩烂泥,咱也能把他炼成精钢,来人,召集将士们营前集合。”

    一百多个地痞也被叫起来,马马虎虎的站好队伍,赖有为在前头愤愤的喝道,

    “都给老子打起精神来,你说你们真不争气,整天鬼混也不长点本事,欺负些老百姓算什么能耐,要不是个个都是旱鸭子,老子这次就带你们出海了,现在给你们个机会在军中磨练一下,不能混出个人样来,以后就别管我叫大哥,这方圆百里的地盘也容不下你,哪远滚哪去,这次沈东家可是给了每人十两银子,要是等我回来的时候,有谁得到上官认可,再给你们加十两。”

    众地痞早就急不可耐了,个个眼红心跳,俗话说好男不当兵,他们这群赖汉对参军倒没啥意见,只是之前嫌军饷太少,可这次只是在军中呆上一个多月,就能赚足十两银子,足够快活半年了。

    再说这赖八,不,现在老大洗心革面,改叫赖有为了,他自从跟了沈东家,可是风头正劲,不光县城里的大小混混被他收拾服帖,这十里八乡提起他来谁人不敢给面子,万一这次干砸了,自己可就混不下去了。

    对面集结的兵将却是满脸不屑的看着眼前的混混们,一群菜鸟有啥好高兴的,等你们进了军营看谁还笑得出来,小爷们可是要出去逍遥啦。

    常云站在队伍前,高声喝问道,

    “弟兄们,你们都是不怕死的好汉,但好汉光会打仗还不行,还要懂得知恩图报,有情有义才能顶天立地,我问你们,是谁在咱们最艰难的时候送来米粮?”

    所谓什么样的将军带出什么样的兵,常茂是无法无天的骄横性子,自然这些兵士也都肆无忌惮,眼里也没有什么朝廷规矩,谁对咱好就记得谁,吼着嗓子回应道,

    “沈小爷!”

    震天的呐喊传来,让对面的混混们吓了一哆嗦。

    “是谁给你们治病的伤药?”

    “沈小爷!”

    “是谁带来祥瑞,要让咱们家乡父老都能吃上口饱饭?”

    “沈小爷!”

    看着士气鼓舞起来,常云转过话头,沉声说道,

    “可是就有人看咱们过好了不自在,现在海上有帮不知死活的东西要打劫沈家的船,货物丢了咱们也过不上好日子,沈小爷要是有个三长两短你们良心能安吗?你们说怎么办?”

    “帮沈小爷打仗,揍他娘的。”

    “劫他们的船,抢他们老窝。”

    众将士纷纷高喊起来,连当年做水匪黑吃黑的本性都显露出来,让老文书掩面无语。

    常云却不在意,已是热血上头,叫嚣道,

    “光说不练算什么本事,要是怕死的就和对面那群孬种一样,留在军营快活,这次本将要带两百人过去帮场子,谁要是自认还没忘了水上的功夫就站出来,让他们看看咱们当年叱咤江海的威风!”

    哪个当兵的能受得了这样的蔑视,一个个双眼冒火抢着站出来,咱陆地上行军打仗是差了点,但到水上可是老本行了,哪能认怂。

    赖有为看着摩拳擦掌站出来的将士们激动不已,东家果然是深得人心,这眼光也是极准的。

    县城里,欧阳晨看着座下的高升苦笑不已,这沈小子有能耐不假,惹祸也照样在行,这军营的将士是能随便调动吗?不过天高皇帝远,让这些将士出去溜溜也好,省了在自己的地盘打秋风,而且大部分混混进了军营操练,界面上也能安定许多。

    “老夫就再替他背一次锅吧,你可也要把紧口风,路上多关照他一些,不要闹得太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