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到这林莲花同学还装模作样顿了顿:“我估计从明年开始,每月的营业额至少能比现在翻上一番。。。。。。”
“。。。对了还有,羊城这那个项目,不是二叔以林氏的名义接的吗,这就不算完全是我们的项目了,有些钱可以开口向家里要吗,反正我听我爹地说,现在蛇口那个工厂效益好得很,赚了那么多钱,拿点出来花花也是应该嘛。”
李华勇听了哭笑不得,见林蔚把“我们”和“我家”分得那么清,他再次感到悲哀。
当然喽,这次他是为老丈人林应龙感到悲哀,心说林家就怎么生出这样一个女儿。
不过在感到悲哀的同时,李华勇的心情慢慢变好和放松。
“对了小凯呢?很久没听到他的消息了,他现在是什么情况。”
林莲花同学正兴致勃勃滔滔不绝区分“我们”和“我家”呢,见李华勇突然问起林凯,林蔚愕然:
“小凯?你怎么突然想去小凯?”
李华勇笑道:“莲花你忘了,我之前不是听你的话,给了他500万去拍电影吗,就不知道他现在电影拍好没有啊,你说他拍的电影如果赚钱的话,那是不是也该还我500万呀?”
第四一零章 逆鳞()
恋上你看书网 W。630BOOK。LA ,最快更新重生之建筑大师最新章节!
听李华勇突然提到林凯,林蔚嘻嘻一笑:
“你是说小凯呀,真是做梦,那500万你还指望他能还得上?切。”
听到林蔚的语气似乎颇有点不以为然,李华勇连忙问道:“怎么了,难道他500万还没拍出一部电影?或者说拍出来的电影扑街了?”
“当然扑街喽,花了那么多钱投资一部电影,我听说发行上映完之后也就勉强将将收回成本。”
“咦,那小凯不错嘛,第一次投资电影至少没亏,你还能要求怎样?”
“切,你以为能收回成本是他电影排得好呀,要不是有影线支持。。。。我上次还听二叔在说,那部片子要不是他投资的话,连排片都可能困难,换做别人铁定扑街。”
李华勇听了一乐,影线当然对一部影片的票房成绩有很大影响,有时候甚至是决定性的影响。
怎么形容呢?这就好比后世在点娘写网络小说,有时明明是一本可能扑街的烂小说,但架不住点娘的编辑对你好啊,各种好推荐源源不断的给你,又是什么大封推,又是什么畅销精品主编力荐之类。那么在这种情况下,能不能成神暂且不去说他,扑得太难看那肯定不会。
李华勇估计林凯投资的这第一部电影应该就是这种情况,“金公主”怎么说也是目前香江三大影线之一,现在林大少爷亲自下场,得到一定的资源倾斜是肯定的。再加上这部影片的投资额度也不算太大,现在香江的电影世道还特别好,那么只要不是拍得太烂,收回成本甚至小有盈利也就顺理成章。
“对了,小凯投资的这部影片叫啥名?”
林蔚报了一个名字,那却是李华勇绞尽脑汁,怎么也回忆不起来的一部影片名。
报完电影名后林蔚继续说道:“本来拍的就是一部不知所谓的电影也就算了,偏偏小凯还不自知,他还以为自己有多了不起呢,尤其他现在周围围了一圈狐朋狗友,天天在那惹是生非,哎呀阿勇你是不知道,小凯现在都快成那些八卦媒体的常客了。”
李华勇继续咧着嘴直乐。林凯现在是什么情况那简直太容易想象了,娱乐圈那是什么地方?像林凯这种身份的人一头扎进那个圈子,那是想低调都难,更何况李华勇还知道这个小舅子的秉性,这本来就是个不想低调的人。
不过李华勇倒不觉得这算什么坏事,虽然李华勇自己不喜欢高调,他信奉的是低调做人,高调做事,但这不代表他抗拒别人高调,尤其林凯还那么年青,他还准备在娱乐圈厮混,那高调一点才是正常的嘛。
因为在所有行业中,李华勇认为娱乐行业可能是最不能低调的,在这个行业厮混,不仅做事要高调,做人同样要高调,在非常多的时候,后者甚至比前者更重要,这就是这个行业的生存之道,是由娱乐行业的特点决定。因此听林蔚在那数落她弟弟,李华勇只是一笑了之。
“呵呵不错嘛,小凯现在能这样做,我倒觉得挺欣慰的,他至少已经懂得一点整个行业的特点了。”
林蔚瞪他一眼:“还欣慰呢,阿勇你是不知道,目前在我们家呀,现在都要进行新闻管制了,尤其是一些报道娱乐新闻为主的八卦媒体,那更是不能让我爷爷看到。”
李华勇睁大眼睛:“这么严重?那小凯到底有做什么出格的事吗。”
“尽是一些绯闻喽,说小凯今天和这个女明星如何如何,明天又和那个女艺人怎样怎样。虽然都是一些捕风捉影的事,不过有些八卦媒体编得活灵活现的,话说得难听死了。”
李华勇一笑:“这很寻常啊,我现在倒觉得,人小凯现在算是真混出点名堂了呀,有句话怎么说来着?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这句话如果套在娱乐圈的话,那就叫没有绯闻的娱乐圈人士绝不是合格的娱乐圈人士。莲花我觉得吧,你们可能是有点神经过敏了,也有点太小瞧你爷爷了,爷爷那是什么人?老人家什么东西看不穿?区区几条八卦新闻就能把他气着了?”
其实到目前为止,李华勇对林啸天依然谈不上有多了解,不过他说这话还是有几分把握的。毕竟整个香江的社会氛围就是如此,香江的富豪圈是不抗拒娱乐圈的,霍老大主动迎娶港姐出身的儿媳妇,李超人同意让女明星给他生3个孙子,再加上其他太多太多例子。。。。。。
可以说在全世界范围内,香江的富豪圈都算是和娱乐圈联系最紧密的一个群体,大多数人也不在乎和娱乐圈扯上八卦,整个社会环境和社会认知就是这样。
说实话这其实也是香江的八卦新闻那么盛行的原因。不然你以为那些跑娱乐线的八卦狗仔真有那么牛逼呀,换个环境没那么宽松的地方试试,权贵分分钟教他们做人。
就好比后世的国内,娱乐圈内部的八卦稀松寻常,女明星和普通土豪大款的绯闻也随处可见,但大家什么时候能见到明星和权贵的绯闻?非常难得一见吧?
大家能见到的时候通常只有一种情况,那个权贵出事了,已经不是真正的权贵了。
“哼!”
听了李华勇的话后,林莲花同学毕竟就是香江那个环境出生长大的,她也知道李华勇这话有道理,所以她就闷闷“哼”一声了事。
林蔚在那闷闷不乐,李华勇却愈发兴致勃勃:
“对了,你刚才说有些媒体的报道话很难听,那你跟我说说看,这其中最难听的话是什么?”
林蔚瞪了李华勇一眼:“最难听的话,真要说起来的话,这事你还是帮凶呢。”
“我?这事有和我有什么关系?”
“你忘了上次从申城带过去的那个女艺人吗?前段时间闹得最凶的呀,就是小凯和这个女人的绯闻呢,说什么金屋藏娇,还说什么小凯为了这个女人和人家争风吃醋,唉,我都不想多说了,有些话说得要多难听有多难听。”
乐韵?
听了林蔚的话,李华勇这才想起那个叫乐韵的大陆女演员,与此同时,乐韵那张绝世面容在李华勇脑海中一闪而过。
真要说起来的话,林凯和她闹点绯闻再正常不过了,不闹才是真正的不正常。
“嘿嘿,原来是她呀,那莲花你说,小凯是不是真的对她有意思?”
“这我怎么知道,不过我听我妈咪说,小凯似乎对她没什么意思。”
“你妈咪?你妈咪怎么知道小凯对她没意思?”
“我妈咪亲自去问过小凯呀,小凯信誓旦旦跟我妈咪保证,他对那个女艺人是真的没意思,他纯属看她是个好演员才把她弄到香江的。”
“嘿嘿。”
“你嘿嘿是什么意思?”
李华勇“嘿嘿”当然是因为他不相信,当初在申城的时候,李华勇可是见过林凯如何为这个女人神魂颠倒,现在他跟林蔚母亲说的话,他的这种“信誓旦旦”能够相信?
反正不管别人信不信,在没有一个正当理由或合理解释之前,李华勇肯定是不会信的。
还真别说,就在下一刻,林蔚貌似还真说出一个算是比较合理的解释:
“小凯跟我妈咪说呀,那个女人虽然很漂亮,但是他却并不喜欢这种类型的,或者说肚饿她根本没有一点感觉,因此报纸上写的那些让我妈咪别信,那根本都是假的。”
“嗯?为什么呀?”
“小凯说那个女的年龄太大了,比他大一大截呢,所以他绝对不会找这样的。”
李华勇听了一怔,发现这个理由还真有其合理之处呀,没准林凯还真说的是真话。
要知道林凯是家里的老幺,是林家所有兄妹中最小的一个。而凡是家里的老幺通常有两种情况,一种有比较深的恋母情结,喜欢找年龄比较大的。
而另外一种呢,就是从小在家里最小,没有当过老大,这样反而有逆反心理,喜欢当老大。
这两个情况应该都算正常,主要就看这人是什么性格了。
而以李华勇对林凯的了解,他这种人如果找个小萝莉来呵护的话,这倒也符合他的脾气。
想到这李华勇似笑非笑看向林蔚,他也终于知道林凯在什么地方惹到她了。
要知道自己的年龄也要比林蔚小一点,那么林凯说出这话,林莲花同学能高兴吗?这不是触她的逆鳞吗?
“唉,小凯这家伙就是一点都不懂事啊。”
李华勇一边说着这话,一边伸手把林蔚给搂过来。
第四一一章 广积粮 缓称王()
和林蔚商议完用钱的事后,李华勇并没在鹏城待多长时间。
第二天,他带着李二愣子对“南方老王”进行礼节性的回访,其实也是正式告诉老王:自己将这个项目交给李二愣子负责了,在这个项目上,李二愣子的意思就可以代表他的意思。然后李华勇不做过多停留,当天晚上就连夜回到羊城。
不知不觉中,羊城似乎突然成为李华勇的事业重心之地,因此他没有办法,必须亲自盯在这里。
现在差不多已经是87年年底,回顾这一整年,甚至从去年下半年开始算起,李华勇在那上蹿下跳忙前忙后无非就运作了几个项目,南江一个,羊城一个,还有刚刚和“南方老王”谈成的那个。
项目虽然不多,但李华勇却有自知之明,同时运作这几个项目,这其实已经超出自己目前经济实力的范畴了。
正是因为超出,所以这其中就有风险。而这其中最大的风险,那当然就是由这类项目的共同特点决定:周期长!
这些项目短则两三年,长的可能需要四五年。那么在接下来几年里,没人知道这些项目会出现什么问题?遇到什么麻烦?尤其考虑到目前国内的形势,社会矛盾正在逐渐积累,即将在一年半之后来个总爆发,那么即便李华勇是个穿越者,他也无法预知未来几年会遇到什么麻烦。
不过李华勇虽然无法预测会遇到什么具体问题,但遇到麻烦后的结果却是很容易能够预见的:那就是工期延误,成本上扬,资金紧张,一旦问题特别严重而产生连锁反应的话,那就可能出现资金链断裂。。。。。。。
李华勇虽然是个穿越者,不过他从不认为自己能有什么“主角光环”,像资金链断裂这种事也不可能对穿越者免疫。更由于在李华勇的前世,他见过太多太多做实业的朋友就是倒在这个问题上。
因此实话实说,李华勇对于这个潜在的隐患,那是有着非常清醒的认识。至少和大多数穿越前辈相比,李华勇认为自己是清醒的,反正他看过那么多穿越前辈的光荣事迹,好像就从来没人把这当回事,似乎这个问题根本不存在一样。
当然喽,李华勇虽然自认为清醒,不过对于目前在手的几个项目,他却没有哪个舍得放弃。毕竟这些项目,那都是经过李华勇自己慎重考虑的呀,每个都是无可挑剔的好项目。这些项目不仅好,貌似还很有典型意义和代表性,就算是当成自己的事业布局,那也没有哪个舍得放弃。
在回羊城的时候李华勇甚至已经想好了,在接下来几年时间里,除非是遇到特殊情况,那么除了在手这三个项目,然后最多再加上一条羊鹏高速,自己就别再去张罗新的项目了。
只要把这几个项目踏踏实实干好,确保都不出什么问题,那么在几年之后,自己的实力应该还能再上一个台阶。等实力上了一个台阶,那么到时抗风险的能力也能大大加强,等到那个时候再考虑扩张不迟。
“所谓“广积粮,缓称王”是也,这话是谁说的了?上辈子历史没有学好,都忘记这话是朱元璋说的还是李自成说的了,不过不管是老朱说的还是老李说的,总之这话倒是蛮符合自己目前这状况。。。。。。”
就是带着这样的胡思乱想,李华勇一路开车返回了羊城。而李华勇之所以要在羊城蹲点,除了运作羊鹏高速的需要外,是他个人觉得在手上几个项目中,荔湾这个项目可能是最容易出问题的。
虽然从表面上看,南江那个项目似乎也很容易出问题,毕竟那个项目的建设资金都是拆借而来而林莲花同学昨天就告诉他,每年需要偿还的利息就高达4000多万。
然而说实话,在李华勇内心里,他还真不怎么担心南江那个项目。
南江那个项目有两个有利条件,或者说有两条利好消息可以让李华勇省心:第一是那个项目的建设周期不算太长,当时敲定的就是两年工期,最迟两年半需要投产。说实话如果真能达到这个目标的话,每年4000万的利息那还真不算什么,李华勇早就测算过,那个项目依然还有利润空间。
那个项目第二个有利条件,就是因为那个项目地处南江。南江省是个穷地方,可恰恰就是因为这个“穷”,反倒成为那个项目的有利条件了。
因为当地政府非常需要这个项目,比李华勇个人还要需要。正是因为这种需要,给那个项目造成一种非常好的外部环境………而对于这一类工程项目来说,能有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尤其还能得到体制的支持和帮助,这在很多时候比金钱的力量好重要。
反正在李华勇看来,这至少比每年4000万的利息要重要得多。比如到目前为止,那个项目已经开工将近一年了,可以说是一切进展顺利,李华勇每次和老陆通电话的时候,他就没听到什么让他不省心的消息。
和南江那个项目相比,反倒是羊城这个项目让李华勇隐隐有点担心。先不说这种工厂改造项目本身就自带麻烦属性,在增加了一条步行街之后,那么这个项目至少需要4年才能做完。也就说从现在算起的话,这个项目需要做到九十年代去了,91年或者92年才能完工。
如此长的一段时间,充满了太多未知数,一些连穿越者李华勇都无法预知的未知数。
“嘿嘿,等这个项目做完的时候,那都快赶上“他老人家”南巡了吧,希望到那时候这条步行街已经弄好,或许还能请“他老人家”在步行街上走走都不一定。。。。。”
在返回羊城的路上,李华勇继续这样胡思乱想着。不过与其说他是在胡思乱想,倒不如说这是他一个美好愿望来的更准确。
因此李华勇非常清楚,除了这些摆在明面上的问题外,这个项目肯定会比想象中的复杂得多,自己必须有充分的思想准备。
最最起码,这个项目的外部环境肯定就不能和南江那个项目相比要知道自己前段时间“逼走”胡家二哥,这无形中就已经得罪了一帮人,断了一部分人的财路。
而这一部分人,有很多人应该是体制内的官员,不说这些人一定就能把自己怎么着吧,但对这个项目的事不配合,甚至暗中给自己使绊子,这却是李华勇不得不防的事情。
“总之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就是了,再怎么说,自己在处理这件事的时候也算是问心无愧,也没有特意针对谁,用一种比较俗的说法,自己在这件事上也算是“大义”在手,谁要是给我玩阴的话,嘿嘿,别以为我是个农民工就好欺负,我可是有个穿越者灵魂的农民工。。。。。。”
就这样一路胡思乱想着,李华勇返回了羊城。回到羊城时候是晚上8点多,李华勇一看觉得时间还早,那么做工程人的习惯就出来了,他没有先去酒店,而是准备去工地现场看看。
李华勇开着车,来到了羊城荔湾区。8)
第四一二章 菲迪克条款()
夜幕中,李华勇来到荔湾区项目所在地,找个不起眼的角落泊好车,他开始漫无目的在那闲逛。
李华勇的确是漫无目的,他这次过来,那纯粹就是一种习惯使然。李华勇相信很多做工程的同行都有这种习惯,在离开工地一段时间后,哪怕只有区区几天,回来之后如果不去工地走走看看的话,那心里总感觉不那么踏实。
李华勇来到项目所在地的那条老街上。
这条老街,就是规划中的那条步行街,从街头看过去,那个化工厂在这条街的偏东南位置,而在这条街的西北角方向,则是那个国棉厂。
李华勇首先来到那个化工厂门口,由于现在已经是夜里,从门口往里面看去,整个工厂空空无人。
在这个时候,李华勇脑海里浮现出林徽等人弄出来的最终规划设计方案,在最后通过的那份方案中,等这个化工厂拆掉以后,化工厂这边将建一个大型卖场。
这个卖场并非那种普通的单一商场,而是一个零售市场,专业市场,以及批发市场的综合体。
在这个方向,除了在地段最好的位置会建一个大型零售百货商城以外,周边还规划了好几个专业市场以及批发市场。
“没想到我李华勇也有当地主的一天啊”
站在化工厂大门外,李华勇怎么也禁不住自己美滋滋的yy。
虽然说现在还没有和政府签正式合同,不过这个项目的运作模式却早就已经明确。那就是由林,胡两家负责把这个项目建起来,而作为报酬,或者说林胡两家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