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我们的“成功学——积极的心态学习班”的学生中,有一位有才能、有进取心的大约24岁的青年。我们问他:“你有什么问题吗?”
“有!”他答道,“我的母亲。。事实上,我已决定在这个周末离开家庭。”
当我们要求这个学生讨论这个问题时,事情就变得很明显:他和他母亲的关系是不和谐的。而其问题的关键地方似乎是:母亲的进取心和好强的性格是和儿子的性格相似的。
教师就向全班说:“一个人的性格可以比作磁力,当两种同名极磁力在一条线上、向同一个方向推或拖时,它们就互相合作。当两种同名极磁力相互作用时,它们就互相抵抗和排斥。”
教师直接对那个学生说:“你的行为和你母亲的行为似乎是十分相似的,根据你对待她的方式,你能确定她将如何对待你。你也许能通过分析你自己的感情来评价你母亲的感情。因此,你能够轻易地解决你的问题!
“当两种强有力的性格互相反对而两个人又希望能和谐地生活在一起的时候,至少有一方必须应用积极心态的力量。
“你在本周的特殊作业就是:当你母亲要你去做什么事时,你就愉快地去做。当她提出一个意见时,你就以令人愉快的、诚恳的态度说出自己的意见,或什么话也不说,完全同意她的意见。当你企图找她的岔子时,你就压下火气找出好的话来说。这样,你将取得令人高兴的效果。”
“这不会起作用的!”这位学生答道。“她实在是顽固得无法相处!”
“你绝对正确。”教师答道。“这可能不会起什么作用,但你可以试试用积极的心态去做。”
一周之后,教师问这位青年情况如何了。他的答复是:“我很高兴,在这一周中,我们之间没有说过一句令人不愉快的话。知道吗?我已经决定留在家里了。”
当父母不了解自己孩子的时候人们有一种倾向:喜欢用他们自己的反应来判断别人的反应。这个结论,对那些像那位曾同母亲不合的青年人一样的人说来,有时可能是正确的。但是许多父母同他们的孩子有矛盾,常是由于他们未能认识到孩子的性格和他们的性格不同。错误在于这些父母没有认识到时间既改变了孩子,也改变了他们自己,因而他们没有去调整自己的心态,以适应孩子和他们本身的变化。
一位律师和他的妻子有五个极好的孩子。但是他们并不愉快,因为他们最大的女儿——一个大学一年级的学生——不能按照他们所规定的方式生活。
“她是一个好女儿,但是我无法理解她。”父亲说,“她不喜欢从事家务劳动,却辛辛苦苦地花几个小时去弹钢琴。夏天我给她在百货公司找到一个工作,但她不想去做。她只想整天弹钢琴!”
我们建议他们都做个活动向量分析。在本书第10章中,你已了解到什么是活动向量分析。这种分析的结果是很能启发人的。我们发现这位姑娘有雄心、有能力和自己的特点,这些都大大超过了她的父母,致使他们很难理解她对他们的反应。
这对夫妇认为学会弹钢琴是件好事,但一个女孩子做家务劳动和在商店里劳动也是很有必要的,想成为钢琴家的热情只是浪费时间。“总有一天她要结婚的,那时她就要理家。她应当更实际些。”双亲作出这样的推论。
我们把姑娘的才能和爱好向她的父母作了解释,井说明了他们为什么不能理解女儿的原因。我们也向姑娘说明了为什么她父母用一种方式思考,而她自己用另一种方式思考。当他们三人致力于相互了解并用积极的心态去解决这个问题时,他们便得以和睦地相处在一起了。
家庭幸福需要家庭成员之间相互了解要幸福,就要了解别人。要认识到别人不可能和你完全相同。他不可能像你一样思考,他所喜欢的东西不可能就是你所喜欢的东西,当你认识到这一点时,你更易于发展积极的心态,更易于做一些事情,使得别人能作出称心的反应。
磁铁相反的两极互相吸引,而具有相反性格特点的人们也是这样。一个有进取心、乐观、有雄心、有信心,并且具有巨大的内驱力、能力和毅力的人,与一个易满足、胆怯、害羞、机智和谦逊,还可能包括缺乏自信心的人在一起时,往往会互相吸引,互相补充、加强和完善。他们联合以后,便可融合他们的性格,这样,每个人的缺点也就互相抵消了。
如果你同一个性格恰好和你相同的人结了婚,你会感到幸福和受到鼓舞吗?你如果作出真实的回答,那也许是:“不”。
应该教育孩子们去了解和尊重他们的双亲。家庭中许多不幸,正是由于孩子们不了解、不尊重他们的双亲所造成的。但这是谁的过失呢?是孩子的?
还是父母的?或者是双方的?
不久以前,我们同一个大企业的总经理进行了一次会谈。这位大企业家由于工作卓越,大名曾出现在美国各大报显要的版面上;然而,在我们见到他的那一天,他最不愉快。
“没有人喜欢我!甚至我的孩子们也恨我!这是为什么呢?”他问道。
实际上,这个人是一个心地善良的人。他给了孩子们金钱所可能买到的一切东西,为他们创造了安逸的生活。但是,他阻止孩子们取得某些必需品,这些东西曾经迫使他在孩提时代取得力量,从而发展为一个成功的人。他力图使孩子们远离生活中那些对他来说不美的东西。他灭绝了孩子们奋斗的必要性,使他们不再像他过去那样必须进行奋斗。当他的儿女还是孩子的时候,他从未要求或盼望他们尊重他,而他也从未得到过尊重。然而他确信,孩子们了解他,并不需要努力去探索。
事情本来会与此迥然不同的,如果他真的教育了孩子们要尊重人,并且至少部分地依靠艰苦奋斗,依靠自己的力量安排自己的生活。他给了孩子们幸福,却没有教育他们使别人幸福,从而使自己更幸福。如果在他们成长的时候,他就信任他们,并且告诉他们,为了他们的利益,自己曾历尽坎坷,也许他们早就更加了解他了。
但是,这位总经理,或者和他处在同样境况中的任何人,没有必要仍然处在不愉快中。他能把他法宝的积极的心态那一面翻上来,力使自己为他亲爱的人所熟悉和了解。
如果他能表明他热爱孩子的方式是同他们分享他自己的优点,而不是仅仅给他们提供那些物质的东西;如果他能同他们自由地分享他的优点,正像分享他的金钱一样,他就会体验到孩子们由于爱和了解所回报的丰富报酬。
现在,他已能借助阅读励志书籍来帮助自己。我们推荐了几种书,其中包括《怎样赢得朋友和影响人们》。我们告诉他:他的孩子也是“人们”。
通过语言的交际进行吸引和排斥不管你是谁——你都可以是一个绝妙的人!然而某些个别的人可能不是这样想。如果你觉得他们对于你所说的话、所做的事反应不当,并含有不应有的对立,你对这事就要采取一些措施。他们,正同你一样,是通情达理的。
别人对你作出的令人不愉快的反应,可能是由于你所说的话以及你说这些话的方式或态度不当。话音往往能反映说话人的语气、态度和心中潜在的思想。你要认识到过失在于你,这可能是困难的;当你认识到过失确是在于你时,你要采取主动,改正错误,这或许是同样困难的——但是你能做到这一点。
如果别人说的话或者说话的方式使你的感情受到伤害,那就很可能是由于你自己说了什么错话或者说话的方式不对,而冒犯了别人。确定了你的感情受到伤害的真正原因,你才能避免使得别人作出同样的反应。
如果你发觉某人对你说话的声调和态度要不得,你就该避免使用这样的声调和态度,以免冒犯别人。
如果某人用一种发怒的声音向你叫喊而使你感觉十分不快,你就要想到如果你用那种声音对别人叫喊,也会使别人感到不快——即使他是你5岁的儿子,或者很亲密的亲戚。
如果一个人误解了你的好意,你就该表明你的真心,以消除误会。
如果你喜欢受到称赞,如果你喜欢人家记住你,如果你得悉某人在怀念你,你就觉得高兴;你就能确信:如果你称赞别人,或者写一封短信,让他们知道你在想念他们,他们一定是很高兴的。
书信能带来幸福分离的人,如果常有书信往来,反而会觉得更亲密。有许多分居两地的人之所以举行了婚礼,就是由于在分别之后,他们的爱情通过书信反而成长得更深厚的缘故。
通过书信往还,双方可以增强理解。每个人都能在信件中表达思想。表达爱情的信件不必、也不应当因结了婚而中上。塞缪尔·克莱门斯(笔名马克·吐温)每天部给他的妻子写情书,甚至当他们都在家的时候,亦复如此。
他们在一起过着真正的幸福生活。
你要写信,就必须思考,把你的思想提炼在纸上。你可以借助回忆过去、分析现在和展望将来发展你的想象力。你愈是常写信,你就愈对写信感兴趣。
你写信时,最好采用提问的方式,这样,易使收信人给你回信。当他回信的时候,他就成了作者,你就可以体验到收信人的欢乐。
你的收信人是按照你的思路进行思考的。如果你的信是经过周详考虑写下的,它就能使收信人的理智和情绪沿着你指引的路径前进。收信人读你的信时,信中鼓舞人的思想被记录在他的下意识心理中,将不可磨灭地深印在他的记忆里。
满足拿破仑·希尔曾经作为报刊专栏作家写过一篇文章,它的标题是《满足》。
你会发觉这篇文章很有用。下面就是它的摘录:
全世界最富裕的人住在“幸福谷”。他富有历久不衰的人生理想,富有他所不能失去的东西,这些东西能给他提供满足、健康、宁静的心情和内心的谐和。
下面是他的财产清单,它们本身说明了他是怎样获得这些财产的:
“我获得幸福的方法就是帮助别人获得幸福。
“我获得健康的方法就是生活有节制,我仅仅吃维持我的身体健康所必需的食物。
“我不仇恨任何人,不嫉妒任何人,而是热爱和尊敬全人类。
“我从事我所热爱的劳动,我还把游戏同劳动相结合,因此我很少感到疲劳。
“我每天祈祷,不是为了更多的财富,而是为了更多的智慧,用以认识、利用、享受我所已经拥有的大量财富。
“我不便用辱骂的语言。
“我不要求任何人的恩赐,只要求我有权把我的幸事分享给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我和我良心的关系良好,因此它总是指导我正确处理一切事情。
“我所拥有的物质财富多于我的需要。因为我清除了贪婪之心。我只需要在我有生之年能用于建设的那部分财富。我的财富来自分享了我的幸事而受了益的那些人。
“我所拥有的‘幸福谷’的资产当然是不可课税的。它主要以无形财富的形式存在于我的心里;这种财富无法估定价值,也不能被占用,除去那些能接受我的生活方式的人。我用了一生的时间,努力观察自然的规律,形成了遵循自然规律的习惯,从而创造了这种财产。”
“幸福谷”中的人的成功信条是没有版权的。这些信条也能给你带来智慧、宁静和满足。
宾斯托克在他的着作《信心的力量》中谈到幸福的问题时说:
“人类是一起诞生的,整个人类原是一个整体。正是人类所形成的世界把人类分裂开了。多么愚蠢的世界!多么虚伪的世界!多么恐惧的世界!如果人类有了信任的力量,就可让人类重新聚集到一起——信任他自己,信任他的同胞,信任他的命运,信任他的上帝。那时,只有那时,人类才能真正成为一个整体。那时,只有那时,人类才能找到幸福和宁静。”
记住:如果这个人是对的,他的世界也会是对的。你的世界是对的吗?
或许内疚情绪阻止你赢得你想要取得的胜利,如果是这样,你就需要阅读本书的下一章,以确保你生活的幸福。
第18号领航员领航须知1。亚伯拉罕·林肯曾经说过:“我一直认为,如果一个人决心获得某种幸福,那么他就能得到这种幸福。”你决心要得到幸福吗?
2。人与人之间原来只有微小的差异,但这种微小的差异却往往造成了巨大的差异。“微小的差异”就是所采取的心态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巨大的差异”就是幸福或者不幸。
3。为自己寻找幸福的最可靠的方法之一,就是竭尽全力使别人幸福。
4。如果你去寻找幸福,你会发现它在逃避你。但是,如果你努力把幸福送给别人,幸福就会来到你的身边。
5。如果你能同别人分享幸福,你就会幸福。
6。如果你把苦难和不幸分摊给别人,更多的苦难和不幸就会来到你的身边。
7。幸福始于家庭。
8。两个性格相同的人要想和谐地生活在一起,至少其中有一个人必须应用积极的心态。
19。祛除内疚情绪你有一种内疚情绪。那很好!
但是,你要法除那种内疚情绪。
有内疚感是好的。每个活着的人,不管他是如何的好或坏,有时都会体验到一种内疚情绪。这种情绪是一种“悄悄的小声音”对你说话的结果,那种“悄悄的小声音”就是你的良心。
内疚情绪的作用现在你想想:如果一个人在做了错事之后,却没有内疚的感觉,他会怎样呢?如果一个人在铸成大错之后,却没有内疚的感觉,他就不能辨别是非,或者不了解那些行为的是非标准。
有些内疚情绪是遗传下来的,而另一些内疚情绪则是由人们在生活中获得的。
我们知道:处在不同环境中的人可能具有不同的甚至相反的道德标准。
然而,人们在每一个场合都会受到特定的道德标准的教育。他如果违背了这种道德标准,就会产生内疚。
当然,在某些场合,违背了某种社会道德标准却是好事,因为这种标准本身可能是不合理的。
我们反复重申:内疚情绪是好的,它甚至能激励有德行的人产生美好的思想和行动。内疚情绪配合着积极的心态会有良好的促进作用。但是,并非每种内疚情绪都能产生良好的结果。当一个人有了内疚情绪,而又不用积极的心态去法除它,其结果往往是最为有害的。
伟大的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说:“我们的工作进展得愈远,以及我们对神经病患者精神生活的认识和研究愈深,我们就愈清楚地感觉到:两个新因素迫使我们最密切地注意到它们就是抵抗的来源,。。这两个新因素,都能包括在“我需要得病,或‘我需要受苦,的表述中。。这两个新因素的头一个就是内疚感或犯罪的觉悟。。”
弗洛伊德是正确的。因为内疚情绪常常会激发人们去毁灭自己的性命,毁坏自己的身体,或者用别的方法残害他们自己,以赎清他们的罪过。今天,很幸运,这样的方法很少被采用了。文明国家也不允许人们使用这些方法。
然而我们还是能够经常发现与它们极相似的情况,即下意识心理对他们自己的残害。
下意识心理能像有意识心理一样能有效地应用它的力量,当个人不用积极的心态去法除自己的内疚情绪时,下意识心理就能使他受到伤害。
内疚情绪能教育你顾及他人体谅别人是我们每个人应有的品德。婴儿很少注意到别人是否舒适和便利,他想要什么就要什么。但是,他在成长时,终会逐渐认识到还有别的人活着,自己必须在某种程度上顾及到他们的存在。自私是人的共同特点,我们每一个人只有通过成长,逐渐减少自私。当我们长大到足以了解自私是一种不良品行时,我们在只顾及个人利益时,就会感到一阵内疚的刺痛。这是好的,因为当这种情况发生时,或当我们能在使自己愉快和使别人愉快之间进行选择时,内疚能使我们思考两次。
汤姆斯·根住在俄亥俄州克利夫兰城。他6岁的孙子每天傍晚都要跑到街道拐角去迎接他下班回家,这使他很愉快。当孙子迎到他时,他总是给孙子一小包糖果。
一天,这个小孩迎接到祖父后,很期望地问道:“我的糖果呢?”这位上了年纪的先生力图隐藏自己的哀伤情绪。”你每天都来迎接我,”他犹豫了一下,然后接着说,“仅仅是为了一包糖果吗?”祖父就从衣袋里掏出一包糖果,递给孩子。
他们向房子走去,惟也没有说话。这孩子伤心了,显得很不高兴,他知道他伤害了自己所爱的祖父的心。
那天晚上。这个6岁的孩子和他的祖父一起跪下,高声祈祷。祈祷中这个孩子加了一句自己的话:“请上帝让祖父了解我爱他。”
这个孩子由于自己所做的事而感到不愉快和痛悔,这是好的。为什么?
因为不愉快和痛悔能迫使他采取行动,法除内疚情绪,对他所做的错事作出补偿。
采取行动,法除内疚情绪有时人们会陷入作恶的蛛网中而不能自拔,因为他们放弃了努力。于是他们就被缠结得愈来愈紧,直到最后遇到一次重大的经历,他们才被释放出来。吉姆·弗斯的情况就是这样。
吉姆·弗斯是这样的人:许多年来,他一直在违背戒律。第一次他违背了“你不可偷窃”这条戒律,这时他还在大学读书。有一天他偷了74美元,乘飞机前往佛罗里达州。不久,他又持枪抢劫,被抓获投入监狱。不久他得到了大赦。此后他参加了军队,然而,即使在军队中,他仍没放弃作案。
事情就是这样在进行。吉姆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断地滑下去。但他行恶愈久,就愈感到内疚。开始吉姆还没有自觉地感到更多的内疚——因为他的犯罪的自觉意识变得迟钝了。但是他的下意识心理却在积累着内疚情绪。
吉姆从军事监狱里获释后,结了婚,搬到了加利福尼亚州。在那儿他开了一家电子咨询商店。一天,一个自称安地的人来找吉姆,他谈到一个想法:
用一种电子装置去打击其他种族的人。在几个星期内,吉姆便深深地陷入到黑社会中去了。为此,他有了一辆价值9000美元的汽车,并在郊区拥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