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明天起,太平军会投入义勇营、步弓营和工程营!”
面对如此形势,陈武终于下定了决心。
他很清楚,一旦把这些底牌推上牌桌,就没有了离场的机会。要么大获全胜,要么把先前积攒的筹码全部输光,没有第三个结果。但是,想要拿下武安,别无选择!
当天傍晚,太平军召开了一场规模空前的动员会议。
自大队长以上,义军的高级军官尽数出席。说明了一下当前的情况后,陈武做了简短而有效的总攻动员。处于保密的考虑,他并没有把各部的任务提前下达。这样就算官军在流民中可能安插了探子,也得不到什么有用的消息。
差不多同一时间,善友会那边也进行了大规模的动员。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
眼瞅着对武安的总攻就要开始,阴沉的天空终于在这个时候下了雨。当天深夜,从赤地千里的甘定府开始,太平郡四府几乎全境下起小雨。这是自初夏大旱以来,半年多的时间里,太平郡首次降雨!
没被叛乱波及的百姓,几乎全都在为这场迟来的夜雨而欢呼。
旱情终于可以缓解了。
武安的官军也在为这场雨欢呼,被流民们不计损失的猛攻了四天,他们的体力已经降到了一个危险的地步。这场恰到好处的及时雨,无疑带来了一个难得的休整机会。而且,这场持续了近一天的降雨,对护城河的水深和垒土而成的土台也都造成了一定影响。
对这场破坏了自己计划的降雨,善友会和太平义军无比痛恨,但又无可奈何。
除了耽搁时间外,降雨还带来了更加深远的影响。
所谓一场秋雨一场凉,现在时节已经快十一月中了,虽说雨量并不算太大,仍旧在一夜间把温度足足拉低了四五度。由于缺乏御寒的衣物,城外的流民们很快出现了大规模的伤寒杂症。再加上糟糕的卫生状况和身体素质,稍有差池,就可能有一场规模空前的疫病爆发。
真要是出现,会带来什么样的可怕影响,陈武心里是清楚的。
但是,攻城到了这个紧要的关头,他已经顾不上也不可能分出人力时间去处理了。反正太平军的营盘向来是**的,跟流民间有一段距离,平日里营盘中也有医师按他的法子定期清理消毒。只要义勇营和太平营主力不受影响,周围的十多万流民只能自求多福了。
………
终于,天色重新放晴了。
耽搁了足有两天后,陈武已经容不得联军有一丝一毫的延误了。不等地面完全干透,他就跟王汇方联手下达了总攻开始的命令。
义勇营的两千人、太平营的一千人、护法佛兵的三千人、大批伏虎营信徒……
联军手中最精锐的力量,尽数集结了起来。
那些被陈武暗藏的攻城器械,也终于到了重见天日的时候。工程营的义军士兵们拿掉了上面盖的遮雨的蓑衣,奋力的将它们一架一架推到了阵前。
每出现一架,联军和流民的队伍中就会出现骚动,惊讶,最后是欢呼。
他们忘记了质问头领们为什么先前不动用它们,只知道这些巨大而精巧的攻城器械每一台都有着骇人的杀伤力。有了它们的帮助,武安城绝不再是难以攻破的堡垒。
“那是……什么?”
城头上的官军,从看到第一台抛石机的惊讶,到第二台的难以置信,再到越来越多的抛石机出现,彻底陷入了震惊和无言的状态。
“怎么可能有这么多!”
亲眼目睹了这一幕,康和忍不住发出了变调的惊呼。
贼人攻破了武安城,手上肯定有一些攻城武器。夏阳谷一战逃回来的官军,也间接证明了这点。对贼人藏了一手底牌,康和也是早有心理准备。但是,无论如何他都没想到,陈武会藏了这么多!
整整二十六架大型扭力抛石机一字排开!
从义军攻破沂城之时,陈武就一直有注意招募木匠、铁匠等匠人,并为此投入了惊人的资源和精力。从那时候起,各种攻城器械的打造就一直没有停。尤其是攻下隆山后的一个月安逸时间,大批物资的涌入,让陈武手中的攻城武器达到了一个惊人的规模。
值得一提的是,这二十六架被陈武视作王牌的扭力抛石机,可不是沂城中对付莫国豪的那种小型型号了,而是他专为攻占武安打造的大型抛石机。因为是攻城用,陈武为它配备的弹药也不是两三斤重一个的石弹,而是重量在七十五斤到一百斤之间的大石。
接近两百步的射程,可以保证即便是城下跟官军对射,也不会吃太大的亏。
抛去操纵的义军士兵水准不谈,单论这些攻城器械本身,其规模和威力足以堪比同等的帝**主战部队!
康和根本想不到,陈武会有这种国之重器的全套图纸,并为之投入如此多的资源!
除了这二十六架大型扭力抛石机外,从隆山城头上搬下来的帝**工出品、以及他先前打造的小型抛石机也都在,分散分布在大型抛石机周围。相比之下,这种小型机装配的仍旧是石弹,负责打击、压制城头的官军。
“我的天!”有官军士兵倒吸了一口冷气。
一直嘲笑隆山府剿匪不力的人,也不得不收回先前的无知和狂妄,叹道:“难怪隆山府那边守不住!这些流贼,哪来这么多抛石机?”
“武安危险了。”
一口气将如此多的抛石机推出,不出意外震撼了武安城头的守军。借助大雨休整两天后,官军士气本来已经恢复了不少,但看到这恐怖的一幕,几乎所有人都脸色煞白,士气再度降到了冰点。
他们知道,贼人要来真格的了!
“进攻!”
伴随着一声大喝,联军的四面战鼓同时擂响。激昂的鼓声中,这些毫无预兆、突然出现在官军面前的攻城重器,被一步步推到了城下两百步。
“快阻止他们!投石机攻击!摧毁他们的攻城武器!”
康和终于从震撼和呆滞中回过神来了,用尽全力吼了起来。因为过度激动,他的眼珠几乎从眼眶中凸了出来,看上去充满了血丝。尽管他早有预感,贼人在酝酿一波空前的进攻,但无论如何没想到,这一波攻势会如此可怕。
更可怕的是,明明有这么惊人的准备,贼人先前居然能忍住不动用。
这份隐忍和为达目的不折手段,让康和心里直发寒。现在,他唯一庆幸的就是两天前的那场雨打断了贼人蓄谋已久的阴谋,让官军有了一个不错的修养机会。如若不然……
他简直不敢去想!
随着命令下达,守城的士卒们也意识到生死危机到来,各司其职开始行动。很快,凄厉的呼啸声响起,官军的城防武器开始了猛烈的打击。
第一批超过十台的床弩率先开始了齐射!
如同标枪般的巨箭在空中划过一道道曲线,朝义军的工程营射来。见状,一伙训练有数的义军士兵,四人一组,联手举起了表面包了两层铁皮的重盾。普通的弓箭根本无法射穿这种重盾,就算是床弩射出的巨箭,在穿透这种重盾后都威力大减。
尽管举了这种重盾的士兵很难移动,但他们根本用不着移动,从一开始的责任就是守在阵前,最大限度的保护工程营和投石机。
虽说很快有举盾的倒霉蛋顶着重盾仍旧被射杀,但很快就有预备士兵替换了上去。
“该死!”
看到贼人防备如此森严,康和脸色不由难堪起来。
他很清楚,床弩的巨箭可以杀人,但却难以破坏投石机。可有了重盾的保护,工程营义军受到的影响降到了最低,正在迅速架设、调整投石机的角度。若是不能抢在对方完成前最大限度进行破坏,那一旦这些投石机投入战斗,官军将会迎来空前惨痛的损失。
每一个南城墙的官军都在祈祷,己方的抛石机能够摧毁贼人的抛石机。
终于,在床弩之后,官军的抛石机校正了参数,也加入了攻击。
密集的石弹砸落!
官军压根没想到贼人会有这么多攻城器械,所以准备的几乎全是石弹。这第一轮的石弹,有些因为角度缘故,幸运的被重盾弹开;有些则砸落到义军士兵中,造成了惨痛的杀伤,也有一些确实击中了陈武的抛石机,但效果并没有想象的好。除非是恰好正中投石机的薄弱部位,否则两三斤重的石弹就算砸到底座上,也难真正造成破坏。
第一轮投石机的间隙中,更有匠造局的木匠在义军护送下,带着各种工具和预备的材料,上前对唯一受到普通程度破坏的抛石机进行修复
第143章 箭楼()
没有亲自参与的过人,很难想象组织一场大规模的战争,需要考虑的头绪和事情到底有多少。又或者,就算事先想的面面俱到,真正打起来的时候可能也会这样那样的原因,实施的颠倒错乱。
但是,陈武在《帝国》中的十多年经历,让他拥有了普通反贼根本不可能有的经验。
正因为在穿越前太过熟悉,他才能将战斗指挥的如此井井有条。哪怕是抛石机受损,都能立即安排人进行抢修,以最大限度的保存火力。
这也正是让典勇、许世忠他们钦佩甚至不解的地方。
“快,快,装填!”
眼看着城下贼军即将开始试射,康和几乎要急得跳脚了。
这一刻,他甚至顾不上去想贼人哪来的那么多抛石机了,全部精力放到了如何应对眼下局面。可除了正面对射外,他能想到的唯一法子就是出城反击,出其不意捣毁那些抛石机。但是,一来城门洞开战前就被全部封死,临时现开根本来不及;二来官军手里已经没有了足够的骑兵。
若是靠步军偷袭的话,速度太慢,根本没有出其不意可言。
贼人只要稍加防备,就绝不可能让他们得逞。
左右为难的他,心里滕然回想了起阳槐庄的那场伏击。显然,从那个时候起贼人就有了通盘的攻城计划,特意设了埋伏,剪除了官军的马队威胁。若是抛开敌对的立场,对贼首这种高超娴熟的用兵手段,康和也不得不说声佩服。
在这样的敌人面前,一名堂堂的帝**将领竟然无计可施!
官军的第二轮打击,在手忙脚乱的装填后终于到来。由于有先前的试射做参考,新一轮的投石机打击效果要好一些,起码杀伤了近二十名贼军义勇营精锐。但是,仅仅只有一台位于边缘的小型抛石机被砸断了横臂和扭盘,彻底报废。
这远远不够!
然而,没等官军的后续打击继续,他们最安逸的时间就已经结束了。
义军整整两排的床弩率先调整好角度,开始以仰角接连对城头进行抛射。尽管准头欠佳,第一轮齐射至少落空了八成,但来自义军的反击无疑是一个信号。零星的伤亡和惨叫,更是给官军的士气带来了沉重打击。
紧接着不久,两台大型抛石机也率先完成调试。
陈武将工程营**出来,让他们专门负责操练这个的好处,这一刻体现了出来。尽管接手的时间还不长,但操作起来已经相当熟练。几乎是在官军第三轮打击到来的同时,这两台扭力抛石机开始了声势惊人的反击。
目标武安城头上的抛石机!
两边打的主意一模一样,都想先摧毁对方的还手能力。但跟武安没有提前准备不同,义军这边,从一开始配的就是两到三块单重七十五斤的大石!
它们的破坏力,足以摧毁一切攻城器械!
随着工程营的大批义军喊着号子,吃力的将扭盘扭到最大,然后松开,总计五块大石带着势不可挡的力道飞到了城头上。看似速度很慢,但官军根本来不及躲闪。只听轰隆的巨响,大石轰然撞到了城头之上。
其中两块落空,越过城墙掉进了城内。
一块擦着城墙,滚落到了地面。
剩下两块,运气极好的正中官军。一块大石将落点的三四名官军碾成了肉酱;另外一块则恰好砸落到床弩之上,当即将它彻底摧毁。
很快,更多的抛石机完成了校准,接连加入到对城的打击中!
就像是穿越前现代战争的火炮先行一样,眼下的武安攻城战中,双方的床弩和投石机也在争相发挥各自的力量,摧毁敌手。官军这边毕竟经验丰富,仅仅被义军这边的大型抛石机砸了两轮,康和就已经意识到了己方石弹的不足,催促民团般来了开战前准备的大石。
更换了配备的“弹药”后,官军城墙上的抛石机破坏力大增。
一场隔空的大战,迅速进入了最枯燥也是最惨烈的对耗阶段!
义军也好,官军也好,两边都接连有投石机被摧毁,附近操作的士兵多半也随之死伤。陈武这边是下定了决心,哪怕一次将这些攻城武器全部消耗,也要拿下武安;官军则是迫于无奈,不得不应战。两边谁都不肯示弱,官军这边仗着城墙地势、操纵的官军更精锐;陈武这边则是出其不意,来自《帝国》中的扭力抛石机构架也更先进一些。
十数轮的巨石对轰,官军不得不接受了一个惨痛的事实:他们不惜代价的反击,居然丝毫没能压过贼人。
甚至,局面隐隐处于下风!
在陈武的二十六台大型抛石机损毁过半的时候,官军南城墙上的反击力量已经无法形成规模,受到了空前的重创。尽管康和早已命人从其他城墙上拆除、转运余下的守城武器,但远水难解近渴!
一旦让义军这边形成优势局面,官军就算再想夺回来就难了。
“太平军万岁!”
“乾元已死,太平当立!”
看到己方的攻城武器竟然反压了武安官军,在陈武的示意下,义军的头目们带头高呼起来。随后,义勇营和太平营的精锐齐声呐喊,一时间士气如虹。
“进攻!”
眼看着工程营的义军累的浑身大汗,一时间难以继续,场面上也压制了武安的城防,陈武适时下了命令。
两个大队的义勇营士兵,人人披甲带刀,排着整齐的队列杀向了城头。
在他们后面的则是善友会的护法佛兵。
今日之前,义军攻城的队列始终是分散的,生怕招来官军的投石机打击。而现在,武安暂时失去了这种威胁能力,义军再没有了顾虑。
跟在这些精锐义军后面的,是两座陈武精心设计、打造的箭楼!
准确的说,是按照图纸打造好的箭楼模块。
拼装成型后,它看上去像是一座巨大的瞭望塔。底下的基座宽度接近十二米,高度跟城墙平齐,甚至还要略微高一些。正前面安装了厚重的双层挡板,并进行了简陋的防火处理。
每一座,都耗费了海量的木料和铆钉。
一旦拼装完成,陈武的弓手可以直接登上箭楼,于重重防护之下,跟官军在同等高度对射!
这样的庞然大物,一座可以搭载近二十名步弓手,大幅加强了陈武的步弓营威力,并能有效减少伤亡。当然,它的缺点就是打造费力,而且很难移动,只能就地搭建。如果是正常的攻城战,这种箭楼很难立起。但是,陈武借鉴自《帝国》中的精巧构架、模块化设计,让大半天内将它搭建成型变成了可能。
如同现阶段尚未成熟的配重式抛石机一样,这种搭建箭楼的办法,在东大陆同样是一个开拓性的举措。
两座箭楼从开始搭建到一点点成型,其惊人的速度和可以预期的规模,深深震撼了武安的官军!
但是,他们同样拿箭楼没办法。
城门被封闭、骑兵数量也不足,在残酷的投石机大战后,官军唯一能威胁义军的投石机和床弩也被压制。眼瞅着能跟城墙平齐的箭楼搭起了架子,康和不得不命令步弓手进行骚扰射击,并且尝试动用火箭焚毁箭楼。
结果无疑令官军很沮丧。
从选用的木材材质、到外表的防火处理、再到箭楼周围早有防备的义军,都让官军的火箭难以引燃。何况,正面义勇营和护法佛兵的进攻,已经让官军无暇关心这边。这些联军的精锐战力,带给了他们远超先前的压力。
同等的武器、装备,更加高昂的士气,唯一不足的,或许也只有义军这边的训练。
没有了城墙优势的情况下,仅仅这一个因素,已经不足以让官军占据多少优势了。尤其是在护法佛兵们不惜两败俱伤的狂热打法下,官军竟然打出了二换三的交换比!
两名官军士兵的性命,才能换三名贼军。
对武安的官军来说,这种情况简直难以想象,也是完全无法接受的。
一个上午不到的时间,官军第一联队整整三个大队遭受了重创,被迫退下城头。惨烈的牺牲,让太平军和善友会这边也心头直流血。跟先前的流民不同,现在死的可都是他们的精锐主力。照这样打下去,就算最后勉强攻克了武安,他们现有的这几千精锐也要完蛋了。
但是,战斗到了这个时候,早已经容不得他们退缩。
更多的义勇营和护法佛兵们被派了上去。
随着激战的持续,陈武的两座箭塔,终于在大批义军的拼命搭建下完成。第一批弓手甚至等不到整个箭楼彻底加固完成,就在陈武的命令下爬了上去,对城墙上的官军展开了交叉射击!
两座箭楼的位置极好,几乎可以确保四十名弓手合力打击射程内的任何一段城墙。相反,官军限于笔直的城墙,却很难能集中力量跟箭楼对射。
经过这段时间的养精蓄锐后,三十名高昌射手充当了步弓营的主力。随着他们的加入,官军场面上的最后一点优势也荡然无存。
亲眼看着这一幕,城头上的康和透体冰凉。尽管阳光照耀在他身上,但康和已经感觉不到丝毫的温暖。
头一次的,他感觉到了武安有被攻破的危险!
第144章 决胜的玄机()
残酷的厮杀中,天色逐渐昏暗了下来。
往日这个时候,联军这边早已经鸣金收兵了,营地里随处可以闻到弥漫的伤药和食物香气。但今日,哪怕士兵们已经苦战了一天,擂鼓的力士都轮换了五六波,到现在却依旧没有停。
进攻!再进攻!
陈武并没有被白天的优势冲昏头脑,他很清楚,今天义军能够在场面上占据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