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帝国之主-第3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师元良看着钱百户身上的锁子甲,两眼放起了精光。抓了这家伙,回头又能从天公将军那里领到一大笔赏赐了。

    随着钱县令的逃跑,鹿山的抵抗力量在短短时间内全面溃败。成功夺城的义军顺势将东门打开,放义军的大军进城。

    “结束了!”

    半天时间就拿下鹿山,大大刺激了义军,让他们狂喜的同时又有些不可思议。

    从头观战到尾的莫国豪,心神更是受到不小的冲击。对隆山府很熟悉的他心里清楚,现在的府城那边,多半在指望鹿山这边可以拖延贼军攻势,争取尽可能多的时间。只怕那位城守大人无论如何也想不到,鹿山连一天都没坚持就被破城吧?

    那么,贼人的下一个目标会是临县吗?

    莫国豪陷入了短暂的沉思。

    他知道,贼军虽然现在待他很不错,只是因为打了招降的主意。若是自己迟迟不做决定,只怕要不了多久,贼人就会失去耐心翻脸吧,连带着那几百号被俘的官军弟兄也会遭殃。

    自己该如何选择呢?

    ………

    半日时间,鹿山城全面落入义军手中!

    有了先前攻占沂城的经验,这一次,陈武的义军开始有条不紊的接管、占领,迅速消化这个丰硕的果实。外面沂城的流民,被勒令停在城外不许进入。义勇营的士兵封闭四门,攻占了城防营的校场和武备库。

    太平营则跟随陈武、典勇一起,直扑县衙而去。

    在这里,陈武顺利堵到了钱县令一家和其他的鹿山吏员。

    在整个鹿山被四万流民合围的情况下,从城头上逃下来的钱县令一家绝望的发现,他们压根无处可逃。眼瞅着义勇营飞快进城,分成好几股直扑其他各门而去,他们无奈之下,只能徒劳的退守这个往日的权力核心、现今的绝地。

    这无疑是自己骗自己了。

    有城墙的优势在,鹿山的官军尚且守不住城,就凭区区一道县衙的院墙,又怎么可能挡住气势如虹的义军?

    不过,出于种种考虑,陈武并没有着急进攻,而是叫人把抓获的钱百户带了上来。照例招降被拒后,两名凶神恶煞的义军将钱百户强行压着跪到了县衙大门前,有人拿着大刀架在了他脖子后面,只等时限到了就开刀问斩。

    “你们这些乱臣贼子,居然敢大逆不道造反,简直是不知死活!”

    “快快放了本将,否则帝国大军一到,尔等必然死无葬身之地!”

    “我是不会投贼的,你们这些人就死了心吧。”

    然而,这位百户大人嘴上虽然硬,大声叫骂着,唯恐县衙大院里的人听不到他的忠贞不屈。但随着时间一点点推移,脖颈上刀刃的寒意越来越重,他的色厉内荏也越来越明显,只能硬撑着不肯低头。

    看火候差不多了,陈武对钱百户后面的刀斧手使了个眼色。

    “时候已到,开刀问斩!”

    那名来自南家庄的义军吐了口唾沫,手里搓了搓,拿起大刀在钱百户面前晃了晃,看得这位百户脸色惨白。随后,他高高举起了刀,突然一声暴喝。刀迟迟不落下,钱百户的神经已经被崩到极致。这一声暴喝,顿时压垮了他的承受能力,下意识的大喊出来:“饶命!不要杀我!本将降了!”

    附近的义军,顿时轰然大笑了出来。

第81章 伪造的便笺() 
回过神来,钱百户也为自己的窘态感到羞愧难当,但这句话喊出后,他心里似乎又松了口气。眼看着后面那人将刀收起,他暗暗呼了口气,只觉得浑身上下都湿透了,差点没瘫倒在地。

    “一个百户,也敢自称本将!”陈武撇撇嘴,跟典勇谈笑。晾了这家伙片刻后,才站到他面前,问道:“钱百户,可是愿降了?可为什么一盏茶之前,我还听百户大人在说什么‘大逆不道’、‘乱臣贼子’?”

    被陈武这么说,钱百户刚刚放下一点的心又重新提了起来,额头上满是豆大的汗珠,支支吾吾的道:“本将……小人一时愚昧,对,先前被猪油蒙了心,不知将军大义……那个,小人愿追随将军起事,还请将军高抬贵手,不计前嫌,饶小人一命。”

    一个无能的宵小之辈。

    这样没本事又怕死的敌人,陈武乐于见到,打心里却是看不起的,但帝国的武官肯投降无疑是好事。别管品级大小,这都代表了一种倾向。这样想着,他点头道:“依本将心意,本来是要斩首示众的,不过既然你弃暗投明,本将也未尝不可给你一个机会。做的好了,不仅先前之事一笔勾销,反而会有一场富贵给你。”

    “将军请讲,将军请讲!”

    见陈武松口,钱百户心中大喜,忙不迭的应承起来。

    陈武起身将他扶起来,作势帮他拍了拍衣服的尘土,道:“那,本将就直说了,给你一炷香时间,劝降县衙大院里的诸公。”

    直接杀进去,是落了下乘的办法。在可能的情况下直接招降,对义军的心理影响会更大。高高在上的县令老爷们、帝国的官府都降了,那他们这些义军又会是什么?只要这样的念头一起,帝国三百余年国祚的余威和正统,就会被从根基动摇。

    “这……”

    陈武的要求,让钱百户大感为难。

    投降反贼也就罢了,为了活命总归是无奈之举。可这边投降,紧接着又要去说服同僚和身为县令的叔叔,钱百户实在是拉不下那个脸。然而,看了看陈武脸上的冷笑,还有先前刀斧手紧握的大刀,钱百户顿时感觉自己腿又软了起来。

    “小人这就去做,这就去做!”

    他强忍着心中羞愧,挪了挪身子,朝向了县衙大院紧闭的正门。嘴唇动了动,半天之后,终于张开了:“钱县令、县衙里的诸位,降了吧……”

    这句招降的话一出口,钱百户似乎豁出去了,嘴皮子顿时利索了起来,之前的羞愧也逐渐消去,厚着脸皮高声道:“现在帝国中枢的诸公贪婪无能,欺瞒皇帝,把持朝政,以致百姓贫苦、生灵涂炭。今有英明神武之……额,陈武将军,创立……太平义军,起兵清君侧,扫除奸贼,还政清明。闻此举,太平郡百姓无不云集响应、赢粮影从。诸公亦当摇旗响应,与我等一起共襄盛举……”

    这位钱百户,终究是没有直接喊出造反的勇气。

    他拐弯抹角,找了个清君侧的名义。陈武也不跟他计较,任凭这家伙越说越溜、嗓门越喊越高,厚颜无耻的替他吹嘘、劝降鹿山县衙里的众人。也难为他一个武官,能够搜肠刮肚想出这么多词了。

    要不是刀斧加身,陈武可不觉得这样一个低级武官能扯出这么多话来。

    这样恬不知耻的话,不出意外引来了县衙内一众吏员的斥责。诸如贪生怕死、目无君父、厚颜无耻之类的言辞,不绝于耳。钱百户只当没听见,不仅没有停止,反而开始挨个点名,以家小亲戚来利诱他们。

    “孔捕头,我记得你一家五口,老小就指望你一个赚钱糊口。若是在这里死了,搏了个大义,固然一时痛快,但你家老小谁来养活?就算义军仁慈,不抄你家小,没了你的庇护,你家在这灾荒中早晚家破人亡!”

    “郑书办,我知道你是远近闻名的大孝子,又未曾婚娶。就算不为你家三代单传留个种,也要顾及一下你家老母亲吧?”

    “杨司库……”

    之前的劝降,就已经让院里众人人心惶惶了。不过,帝国的正统毕竟深入人心,倒没人肯轻易投贼。现在钱百户挨个点名,被他提及的孔捕头、郑书办等人,神色便忍不住出现了动摇。

    虽说大家都觉得这些叛军不可能造反成功,但如此轻松攻陷鹿山,想必能支撑一段时间。人毕竟是贪生的,哪怕多活几个月,也比现在就死强。何况就算反贼们被打散了,说不定也能换个地方落草为寇。而这些年帝国的威严和统治力度正在不断下降,这些基层的吏员也是有感觉的。

    一伙人暗暗用眼神交流片刻后,钱县令的幕僚石先生干咳一声,站了出来:“鹿山的境况已经如此,各位也是知道的。要不,我去请示一下县令大人的意思?”

    若是这位从城头上逃回来后就把自己关进书房的钱县令肯出头顶缸,那他们这些人就有了“无奈之下奉命同贼虚与委蛇”的借口。将来就算帝国清算,他们虽然无法脱罪,但多半罪不至死。

    听幕僚松口,县衙大院里的人都松了口气,脸色浮现喜色,纷纷道:“如此甚好。”

    “那就劳烦幕僚先生了。”

    “石先生速去速回。”

    看到这帮人的表现,石先生心中暗叹,脸上却不见丝毫异样。拱了拱手,匆匆离开。片刻之后,他神思不属的从县衙后院赶了出来。见众人围过来,石先生的神色有茫然,又有种说不出的轻松,带来了一个让他们不知道喜悲的消息:“县令大人愧对皇帝恩典,被贼子夺城,已然服毒身亡。不过,钱县令临死前写下一封令笺,为防止义军拿治下百姓泄愤,命我等姑且忍辱偷生、与贼苟合。等帝国大军到来,再里应外合,剿灭这些反贼!”

    竟然如此?

    石先生的话,让在场的人都是一惊,旋即感到了疑惑。

    钱县令为人也算忠义,不惜饮鸠自尽。这样的人,又怎么会临死前做出这样的安排?就算对方真有想法,也大可以当面交代,何必多此一举的留了便笺?

    不管是捕快衙役,亦或者这里的书办主薄,心里都知道其中必有蹊跷。但那用了县令印章的令笺,又的确是钱县令的笔迹。只是在场的很多人都知道,钱县令的往来书信大都是交由这位石先生办的,而这家伙也的确有一手以假乱真的书法。

    但是,并没人拆穿。

    县令肯以身殉国,大伙很佩服。但用一个死人的名声,换来在场所有人的活路,还有比这更好的选择么?

    大家是奉县令的手书,跟贼人虚与委蛇。这可不是贪生怕死而投贼,是为了骗取贼人信任,将来理应外合。多了这一道手书,性质就不一样了。帝国将来平叛后追责下来,也是死无对证。

    简直完美!

    于是,大家纷纷做出一副哀恸的模样,还有人挤出了两滴眼泪,一副为了大义、不得不勉强投贼的模样。只是这戏码还没做足,就有人迫不及待的催促大家,赶紧打开院门,省的外面的反贼不耐烦,直接攻打进来。

    在钱百户差不多将县衙内的吏员挨个点名一遍后,陈武如愿看到了洞开的县衙大门。

    一群鹿山的衙役捕快吏员们揣着僵硬的笑容,举着手小心翼翼走了出来。

    他之所以没有直接杀进去,而是不惜浪费了一些时间,要的不就是这一幕么。看这些义军的表情,就知道设想的成功了。

    但凡目睹了此刻情景的义军,都将成为他麾下最坚定的士兵。

第82章 马不停蹄的进攻() 
钱县令居然自杀了。

    询问了其他投降的鹿山吏员后,陈武不由有些意外。

    先前看到其他人护着他从城头上逃下来,陈武还以为这位县令也会投降呢,没想到还是有骨气的。实情是,早在求援的信使从隆山赶回的当天,钱县令就意识到可能守不住了,在自家书房里留了毒酒。

    心里略微有些感慨,但这件事对义军和他实际上没有丝毫影响。

    义军对鹿山各处的占领和清算,正在有条不紊的进行。至于刚刚成功劝降的钱百户,陈武和颜悦色的夸了他几句,转手安排给了他一大队人,让钱百户领着义军开始挨家挨户的登门,对鹿山内的大户和地主抄家灭门。

    有这个熟悉本地情况的武官在,义军做起案来效率不要太高!

    鹿山的人,下场必然是要跟沂城的人一样,被当做流民驱赶起来的。但是,里面肯定有不甘心沦落到这种下场的地主土豪。为了防止这些有能量的家伙混在队伍中作乱,陈武不得不抢先把他们清理掉。

    这个得罪人的活,就是钱百户的工作。

    先前攻占沂城的时候,陈武的时间相对宽裕,再加上根基不稳、人手也不够,他没敢用抄家灭族这么狠的手段,只相对温和的夺了粮食家财,又通过薛广设计放走了一批,最终达到了控制整个沂城的目的。但鹿山这边,陈武不打算多做停留,所以就必须要下重手了。

    但凡被钱百户指出来,符合要求的,都先被抄查了家产。敢于反抗的和家里的男性壮丁,要么当场镇压,要么打了个半死后直接关进县衙的大牢。于是,本来只能装几十个人的县衙大牢,硬生生被填进去了两百多人,全都是来不及逃走的鹿山大户。

    整个鹿山城内可能出现的隐患,被陈武用血腥手段一扫而空。

    这么多脏手的活干下来,那位最初还有些抗拒的钱百户,现在已然没了任何退路,被死死绑在了义军车上,不得不乖乖帮忙做事。有他这个本地人出面,陈武在鹿山的行动很快推行下来。如同先前沂城内做的一样,大批义军开始分街区强征鹿山人的粮食牲畜,轻而易举的将这几万鹿山人转变成了流民。

    不跟着义军走,下场只能是饿死!

    随后,义军开始吸纳鹿山的铁匠、皮匠等匠人,不停的提升义军的战争潜力。

    ………

    一战攻克鹿山,取得的战果是辉煌的。

    陈武的义军不仅再度夺得了上万石的粮食,还缴获了上百套修补后能用的皮甲和武器。这样一来,陈武手上已经有了接近七百套的帝国制式皮甲,算上陆续赶制的纸甲,总数更是达到了八百。

    这个数字极为惊人。

    经过全面的武装,太平营满编的五百人已经人人带甲,装备能跟地方上的二线帝国军队看齐。义勇营一部分进攻鹿山中表现优异的将士也得到了晋升和嘉奖,伤者亦有额外粮饷,让整个义军的军心士气越发高昂。

    趁义军还在全力消化攻陷鹿山的战果,陈武短暂犹豫后,再度增设了一个新的营头新兵营。

    顾名思义,就是没有装备也没什么训练,纯粹的新兵。

    而且,这个营是不设人数上限的。

    组建新兵营的目的很简单,一是为了就近补充义勇营和太平营的战损;第二个目的是最主要的,为了更好的控制流民!

    跟随义军而来的四万多沂城流民和鹿山人合流之后,总数已经超过了八万,对外号称是十万义军。先前只有四万多人,靠义勇营和太平营还能勉强驾驭得住。现在人数骤然扩充到八万,而且新合并的鹿山人对义军的抵触情绪又很大。这种情况下,光靠义勇营已经控制不住了,更何况他们还要留出时间维持训练。

    基于此,陈武设立了新兵营。

    将鹿山、沂城中心向义军的、身体素质好的、或者有可能起来闹事的,全部招入其中统一管理。平日里,让新兵营帮义军主力分担一些压力,管理流民队伍。战斗的时候,也可以让他们充当高级炮灰。只要待遇稍微好一些,能凑合吃饱,感觉到自己跟流民队伍不同,不愁这些人不卖力。

    在他的命令下,这一招,就是整整四千多人!

    原本沂城跟过来的约莫占了千余人,剩下的三千人,全都来自鹿山这边。把这样一批人跟普通的鹿山百姓剥离,分化管理,余下的三万多鹿山人想闹事就难了,只能乖乖听从义军的命令。

    因为新兵营的事多耽搁了两天后,流民大队在攻下鹿山后马不停蹄的继续进军。

    仍旧是故技重施,通过减少粮食供给、刻意控制每天行程,短短几天,鹿山的百姓被迫丢下了繁重的破烂和行囊,变成了跟沂城人一样的流民。随后,义军的行程重新稳定下来,每天前进十里,朝临县缓缓开进。

    若是将这个县也拿下,隆山府内的三县就全部落入义军手中,隆山城周围变成一片势力真空。

    到那时,陈武可以视郡城武安的反应,做出决定是否立即要进攻隆山城。

    先后经过沂城和鹿山两次战斗,尤其是后者这次攻城战,让义军高层对拿下临县信心满满。典勇、许世忠他们甚至在私下讨论,临县能否也在一天内攻下。有人认为可以,关键在于义军是否愿意付出足够代价;也有人觉得很难,因为隆山官府必定会增援临县,义军遭遇的抵抗力量可能会远超鹿山。

    最终,两方人趁傍晚扎营吃饭的时候,询问起了陈武的看法。

    结果得到的只是陈武似乎另有深意的笑容。

    倒不是他不想说或者故作高深,而是陈武也不确定。因为,就眼下的局势,究竟多久能攻下临县,并不完全取决于义军和官府。还有另外一股势力可能插手,而且这股势力还相当强。

    善友会!

    没错,就是石贤谦将来会投奔的那个、《帝国》中几年后才发起叛乱的会道门。

    它的前身,是几十年前横行一时的闻香教,最鼎盛的时候据说有十几万教众。可惜当时的教尊被取得的一点点地位冲昏了头脑,也看不清天时,趁一次地震发起了叛乱。虽说一度横行两府,但实际上攻破的只是一些诸如沂城之类的小城,并没能动摇太平郡的根基,最终在不停的流窜中被帝国调兵平定。

    现在的善友会,就是闻香教当年的一撮余孽死灰复燃,改头换面重起的。

    若是没有陈武的干扰,善友会会在几年后才发动起义,跟五斗米道遥相呼应。但陈武穿越后,历史已然走向了不同点。隆山府的官军灭了大半,沂城和鹿山都被相继攻破。根基就在隆山城中的善友会,还能忍得住吗?

    陈武不敢贸然下结论,但他认为,一直心怀不轨的善友会很有可能会借机跳出来。

    如果对方能沉得住气,选择观望,那陈武就按自己的第一个计划来,攻下临县,合围隆山。若是善友会果然跳反了,那临县多半不用义军攻打就自己没了。届时,陈武的太平义军不仅会省出很多时间,某种程度上还会多了一个强援。利用的好了,攻下隆山只会更容易。坏处就是要留出不少精力,跟对方勾心斗角。

    义军和义军间的斗争,有的时候可是比跟帝国战斗还要残酷的。

    经过《帝国》十三年的洗礼,他可不会有丝毫的大意和麻痹。

第83章 善友会发动() 
五天的行军之后,沂城和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