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帝国之主-第19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然而,坐在他面前的密探似乎没有看出他的心虚和畏惧,强硬的命令道:“你必须这么做!”

    曹老财不说话了,眼神闪烁,心里暗暗起了杀心。

    大粮商这个职业,可不是谁都能干的。曹老财手下养着几百号看场子的打手和护院,敢杀人的刀客也能叫上十几号人。虽说其中大部分都分散在各地,但就在这宅院中,都有至少三十人,甚至还有四张弓!

    悄无声息的干掉这个军情局暗探,绝对不成问题。

    之后只要把尸体往乱坟岗一埋、花点钱封口,保准神不知鬼不觉。

    “你想杀我?”

    就在曹老财几乎要下定决心的时候,对面的军情局暗探突然开口,叫破了他的心思,让曹老财一惊。他看了看对方跟自己的位置,这才惊觉到距离有些太近,心里骤然升起了不安。

    但很显然,他小看了这位暗探。

    对方压根没有擒下他当人质的意思,脸上更看不出孤身一人的惧色,淡淡道:“我一没带武器,二没有什么同伙,想要杀我自然不难。但之后呢?松江军入城后,只怕第一个清算的就是你啊。”

    他的语气里,带着若有若无的嘲讽。

    这让曹老财十分不爽,但又没法驳斥他。因为自己心里清楚,对方的话或许没有危言耸听,而是真的。

    一切的根源,在于他的所作所为上。

    早在两个月之前,这场旱灾的预兆初显之时,曹老财就意识到了一个绝佳的发财良机。伙同管理东海城粮库的官员,通过篡改、掺沙子、夸大耗损等手段,盗出来一大批粮食。同时,他的粮铺也伙同其他粮商一起囤积粮食,抬高粮价,从中渔利。

    东海郡现在翻了两倍的粮价上,至少一大半的原因要归结在他头上。甚至可以说,就连龙河庄叛乱的发生,都跟他有着间接的、不可分割的联系。

    这种赚黑心钱的事,对于商人来说其实不算什么。曹老财本来也没放在心上,一些平民百姓罢了,就算饿死几个也没什么。何况,这次的旱灾还没严重到那个地步,顶多是日子很难熬。实在不行还可以往南逃荒啊,反正松江郡粮食产量那么高,就算受些影响也仍旧不愁。

    至于这种行为可能会引来官府的不满和反弹?

    开什么玩笑,曹老财三代在东海的人脉和关系网可不是吃素的。普通官员,谁敢对付他?何况,粮价能这么顺利太高,东海城的一些官吏在其中也有插手、分润。大家利益一体,自然不会出问题。

    至少在松江军入主东海、宗翰临离去前,曹老财都是这么想的。

    就算换个主人,在他看来也无非重新巴结一番罢了。只要金币打点到位,这东海郡的粮价还是他说了算。

    但这个想法,在松江军进入东海后便变了。

    曹老财忽略了一点:松江军的入主,跟官员的正常更替性质截然不同!

    往里的官员轮换,都是帝国自己内部的变更,谁来担任都一样。但眼下帝国的局面中,松江军俨然是三分的一环,是一个名义上统一、实际上独立割据的势力。内战爆发前,松江军好歹还对中州有名义上的税收和贡粮。到内战爆发后,松江军果断的断绝了跟中州的一切关联。

    这种情况下,松江军的入主就很有味道了。

    不管是出于稳定民心政局、最快巩固自己在东海的统治,亦或是其他考虑,松江军都需要拿几个恶人开刀。

    毫无疑问,在平民百姓的眼中,他曹老财是最被人憎恶的一位,没有之一!

    他们不会看到粮价推高背后的利益链条,只有一个朴素简单的思维逻辑:粮食是在曹家粮铺买的粮价暴涨曹老财发黑心财!

    若是杀了他平民愤,然后调低粮价,松江军不仅能在顷刻间尽收东海郡的人心,更能合情合理的将曹家三代的财富收入财政。而且,松江军是外来的势力,拳头又足够大,根本无需介意曹老财在本地的关系网。

    军情局的暗探,就是看中了这点,才果断的独身登门,并且根本不怕曹老财有异心。

    为了更好的吓阻对方,让其听话,暗探还将刚刚传来的、松江军在丰泉府的平定粮价行为抖落出来,言辞中颇有夸张和恫吓。目的只有一个,让曹老财确信松江军入城后,必然会第一个清算自己,而且是抄家灭族、没有丝毫回环余地的那种!

    松江军可怕不可怕?

    答案自然是肯定的。

    可若是知道自己必死无疑,曹老财还会怕吗?

    逃肯定是不行的,一来曹老财舍不得自己三代家业。二来,永顺府城主的消息也早已经传开,谁都知道暗里已经有松江军的人盯住他们。真要是逃出城,除非很短的时间飞出东海郡,否则要不了多久就会被人追上来拿下。

    这种情况下,似乎只有眼前这位暗探所说,刺杀岑武坤、引爆东海和松江的战争了。

    曹老财虽然对结果不报希望,但架不住军情局密探的口才极好,给他分析了一个美好的可能:松江军的主力派往了原山郡跟安庆郡的边界、参与了中路军;派往东海郡的,只有数量不足万人的部队,而且没带太多攻城武器。仗着东海郡的城墙,还有城内一个警备旅团,未必不能支撑一段时间。

    只要局势僵持下去,看到机会,盘踞在渤海的宗翰临总督说不定会派军南下,从背后偷袭攻城的部队!

    那样的话,东海城的危机就自动化解了,他曹老财的三代产业也能得以保全!

    哪怕这分析太过缥缈虚幻,但只要有一两分可能,眼下的曹老财就别无选择,只能这样去做!

第406章 果断的松江骑兵() 
松江骑兵立于东海城的南城门下,已经一个时辰有余了。

    换成城头上的东海警备旅团士兵,就这么在太阳下面晒上一个时辰,只怕早就发起了牢骚。但在他们眼中,这些南面来的骑兵尽管汗流浃背,但骑手们的整体队形却丝毫不乱,肃杀之气也没见丝毫衰减。

    看的久了,有守城的士兵几乎出现了幻觉,仿佛这些训练有数的骑兵可以直接冲锋到城头上一般。

    “你说,这些骑兵是怎么训练出来的啊?依我看,帝国主战部队的骑兵军也就这么回事了吧?”趁巡视的军官刚过去,有士兵忍不住嘟囔了出来。

    同伴脸上也有佩服,但他关注的是另外一点:“这些南面来的松江人是厉害,但这么在太阳下面干站着未免有点太傻了吧?他们在等啥?”

    “估计是上面已经谈好了吧?”

    有消息灵通的士兵抬手往上指了指,一脸神秘兮兮的模样,显然是听到了什么风声。

    被他这么一说,其他士兵心里也有点了然。毕竟,一支看上去不那么友善的敌军出现在城下,守军却被命令不许进攻,甚至连严格的备战都没有,仅仅只是提前关了城门。固然这跟对方是骑兵,没法攻城有关系,但里面要说没什么猫腻,打死他们都不信。

    “你们说的上面,是谁啊?”

    附近不远外一名好事的士兵忍不住追问了出来。

    “你不知道么?”先前那名士兵左右瞅了瞅,见没人注意这边,小声道:“咱们东海郡的总督,据说提前几天就逃到渤海了,根本不敢跟松江人打。留守的是岑将军,估计就是他……你们看,来了!”

    正说话间,东海城的实权人物们在随行士兵的保护下赶了过来。

    走在最中间的人穿着一身戎装,正是东海郡的护军将军岑武坤。在他身后,跟着一批东海郡的贵族和中高级的官员。瞧这模样,显然是要开城迎接松江军的骑兵入城了。

    东海城的这位将军亲自开城,迎接松江军,再加上眼下东海的局势已经十分明朗,松江军自然不会认为他是诈降。然而,就在先导队入城,岑武坤跟骑兵联队的联队长蒋荣随后并肩进入城门的那一刻,惊人的变故发生了。

    百步开外的房屋顶上,不知何时多了两个人。

    经过伪装的他们,看上去跟屋檐上的瓦片颜色差不多。再加上位于阴影遮掩,从地面往上看,不是特别寻找很难发现。而城头上的东海士兵虽然有看到的可能,但他们压根没想到会有人当众刺杀,注意力大都放在先头刚入城的松江骑兵上。

    在一片喧哗欢庆声中,轻微的利箭破空声并不是特别显眼。但很多时候,越是不起眼的东西越致命。

    为了确保一击毙杀,刺杀者是两张弓、两支箭同时射出!

    曹老财的那批打手,当然没那个本事完成刺杀。真正射出这两支箭的,是帝国军情局的杀手。就连阿曼人大名鼎鼎的黑衣卫,都很难在军情局手上讨到好处。虽说在阎兴邦手上的确有些声名不显,但在出其不意的情况下刺杀一个人还是没问题的。关键是刺杀之后的事,才是曹老财需要做的。

    万众簇拥之中,两支特制的精钢箭头精准的穿透了岑武坤的明光铠,射进他的胸膛。箭头上淬的毒素,更是迅速随着血液扩散开来,顷刻间流遍全身。

    那个瞬间,岑武坤身边的官员和稍远的亲卫甚至没反应过来发生了什么。

    “有刺客!”

    最终,还是岑武坤旁边的心腹大喊了出来,尖锐的声音中带着难以想象的惊恐。沉默了一秒后,城门附近顿时大乱。

    跟那些不知所措的贵族和文官不同,岑武坤的亲卫反应还算快。他们迅速分成了两派,一部分围了上来,即是为了查看伤情、第一时间救治,也顺带保护倒地不起的他。另外一部分则分散开来,飞快朝可疑的箭矢射来方向奔了过去,企图抓捕刺杀者。

    松江军的骑兵反应同样不慢。

    在岑武坤中箭倒地的那一刻,就有不止一名骑兵意识到危险,动了起来。然而,刺杀者的同伙们显然早有预谋。队伍大乱的那一刻,有人放声大喊了起来:“不好,将军被松江人刺杀了!”

    这一声喊,似乎吹响了一个号角。

    “岑将军被刺杀了!”

    “松江军果然图谋不轨,意图骗城!”

    “弟兄们,操刀子上啊,杀了这帮奸诈的松江狗,为将军报仇!”

    “快关城门,不要让后面的松江人进来!”

    人的大脑在受到突然的刺激下,往往会陷入茫然状态,难以像平日里的那样缜密思索,而是会盲从别人的指挥。在岑武坤遭到刺杀、城门附近大乱的那一刻,突然响起了这么一连串的命令,不少士兵下意识的执行了起来。

    更有一些本就不欢迎松江军的士兵,下意识的相信了人群中叫嚷的话,抽刀朝周围的松江军骑兵杀了过去。

    原本平静的入城仪式,骤然变得波澜起伏起来。

    关键时刻,骑兵联队的联队长蒋荣做出了一个异常果断而明智的决定。他仅仅只用了半秒钟的时间思考,就放弃退出城门、跟东海城的人慢慢澄清误会的想法。虽然不知道是谁发动的刺杀,但从早有预谋的鼓动和栽赃中就能想到,密谋者必然有着一连串的手段。若是就此退出,只怕整个东海城都会被对方绑架。

    一旦坐视守军关上城门,让城内的密谋者大肆宣扬、造谣,局势就再也无法挽回了。再想拿下东海,松江军必须要来一场实打实的攻城战!

    以松江军现有的军力,或许只需要一个师团就能拿下东海城,但这个过程要耽搁多少时间、多付出多少牺牲?

    而且,就算强行破了城,这个恩怨也算结下了,对于松江军日后的统治十分不利。

    与其出现那样的结果,不如果断的放手一搏!

    “全军听令,跟随我冲杀!”

    命令一下,他翻身上马,脚后跟猛的一磕马肚子,跟随他几年的战马立即明白了主人的意思,嘶鸣一声奔跑了起来。几名在他前方不远的东海士兵猝不及防,惊慌之下赶紧朝两侧让开。也有鲁莽的人见蒋荣的举动,认定松江军果然抱有歹心,大着胆子杀了过来。

    只是,普通的东海士兵,如何是松江精锐骑兵军官的对手。

    这位联队长看也不看,抽刀潇洒的在空中抡了一个圆弧,直接将对方的刀打掉。跟在蒋荣后面的骑兵紧随而上,从混乱的人群中冲了进来。

    蒋荣果断的命令,统一了队伍的想法。

    不管是第一批入城、亲眼看到了刺杀的骑手,还是在城门外不知道前方发生了什么的士兵,都在得到命令后第一时间翻身上马,想要强行夺下东海城的南城门。

    “快关城门、放铁闸啊!”

    被松江军的果断冲锋打了个措手不及,整个南城门越发混乱起来。不是没有守城的士兵听到下面的叫嚷,但这个变故太突然,士兵们一时间反应不过来。在松江军突然冲进来的举动下,关城门也变得不可能,几千斤重的铁闸更不是说放立即就能放下来的。

    这么一犹豫间,松江军入城的骑兵数量在飞快增加。

    东海城的城门十分宽阔,足够十二名骑兵并排入城。在刺杀之前,松江骑兵的先导队就已经进来了约百骑。这顷刻的功夫,入城的松江骑兵就几近三百人。附近护送的东海士兵数量都没这么多,被暴起袭击的松江骑兵杀了大败。

    “冲上城头,彻底控制整个南城门!”

    蒋荣的思路十分明确,在加起速度冲散了这些东海士兵后,并没有忘乎所以的追杀他们、或者往东海城深处冲杀,而是掉头赶了回来。果断的放弃了战马,以步战的形势从城门洞两侧的楼梯冲上了城头。

    没经过足够的训练,步兵绝不可能上马后就摇身一变成为骑兵,但反过来却容易得多!

    并没有足够实力、也缺乏死战决心的东海士兵,面对如狼似虎冲上来的松江骑兵,显得十分凌乱,甚至有人脸上还能看到错愕。相比于城门下的混乱,城头上的士兵思维要清晰一些。他们本能的感到奇怪,松江军明明已经顺利入城了,也跟岑将军有说有笑。这种情况下,松江人是吃饱了撑得吗,非常要刺杀对方?

    带队杀上来的蒋荣,能够感觉到敌人的这种矛盾。一边奋力往里杀,一边大声高喊降者不杀。

    城头上的抵抗和战斗,很快被平息了。

    得益于他的果断决定和松江骑兵的强大战力当然还有刺杀者准备的不够周全,以至于被松江军的冲锋打了个措手不及,总之,先入城的松江骑兵很快控制了南城门。随后,骑兵们停止了行动,开始居高临下向混乱的士兵、远处正在朝这边增援的守军、被人群裹挟到一角的文武官员喊话。

    “岑武坤将军并非我们松江军刺杀的!”

    “诸位请冷静,切不可中了挑拨离间的奸计。刺杀的箭支来自城内,而非是我们的人!”

    “有歹人刺杀了岑将军,企图嫁祸到我们头上!”

    松江军在已经占据了局部优势的情况下放弃了继续动手,而是不停喊话,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在遍地的尸体、血迹还有大批伤员们的哀嚎呻吟中,南城门附近的战斗基本平息下来。情绪激动的亲卫和武官们冷静之后,也很快发现了疑点,旋即不由心中一惊。

    “大家不要上当,就是这帮松江人杀的岑将军,我亲眼所见!”

    眼瞅着形势不对,人群中又有人叫嚷起来。

    但城头上喊话的蒋荣眼神很好,很快找到了煽动者在人群中的大致位置,朝那边喊道:“是哪个鼠辈在故意造谣、企图让我们松江和东海自相残杀?有胆子的,站出来让爷们瞧瞧!藏头露尾的算个蛋!”

    原本信誓旦旦的叫嚣声,顿时沉默了。

    这最后的煽动,有些过于明显了。如果是岑武坤被刺杀的瞬间,附近的士兵来不及多想,还意识不到什么。那到了现在若是还上当,就真的是蠢了。这些脸色苍白的文武官员和贵族们,脸色很快被愤怒和后怕覆盖,他们已经大概想明白了刺杀者想要做什么自己等人,差点就成了对抗松江军的工具和棋子!

    而且还是用完就死的那种。

    “来人,将这里人全部封锁起来,逐个调查!”

    关山岳强压住怒火,发布起了命令。在总督宗翰临不在、护军将军岑武坤被刺杀当场身亡的情况下,他这个东海郡内政署长基本上就是在场最大的文官了。见他发话,附近的士兵们当即选择了听令照做。

    虽然反应不如这些大人物们快,但到了现在,局势已经十分明显。就连普通士兵也已经意识到,有人试图刺杀作乱,害他们跟松江人内讧。一想到地上白白死掉的百十名同袍都是他们害得,自己也差点被害死,这些士兵就气不打一处来。

    所有人都被他们盯住,目光冷冷的逡巡着,似乎想在人群中找出煽动的刺客同伙。

    远处听到警讯和喊杀,赶来增援的守军也被叫停了。他们有点搞不懂南城门这边的情况,视线在地面上斑驳的血迹和尸体上游移。不是说和平开城、投靠松江的泰王吗?眼下这泾渭分明又明显经过杀戮的场景是怎么回事?

    没人有心思回答他们,包括人群中一脸惊恐的曹老财。

    作为东海城的顶级大粮商,这次欢迎松江骑兵入城,他当然也要参与,顺便也是为自己带的人打掩护。本以为,这场刺杀案一切都会按照帝国军情局那位密探的布局上演的,但他实在没有想到,从一开始就脱离了他的掌握。

    刺杀虽然成功了,但松江军跟东海城的全面战争却没有爆发,局势被敌人的骑兵果断控制了。

    这一刻,看到周围那些愤怒的东海士兵,曹老财脸色白了起来。其他人只当他是被满地的尸体吓到了,但只有曹老财自己才知道真正的原因!

    他隐约有感觉,真相很快就会曝光,而自己的下场一定会比原本更惨!

第407章 潼山关首战() 
“这是属下严重的失职,请殿下责罚!”

    松江的前总督府、现在被改名为泰王府的书房中,甘兴低着头,脸色满是愧疚,向陈武主动请罪。

    就在一刻钟之前,东海郡的最新情况以六百里加急的速度传了回来。由于提前做了大量的工作,再加上形势注定对松江军有利,几乎所有人都认为和平接收东海成了定局,包括陈武和情报处的处长甘兴。然而,实际上的结果却让两人心中为之一沉。

    原本决议投靠松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