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帝国之主-第14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迁怒他们。

    又或者,这里已经不能用迁怒这个词来形容了。能让女刺客混进府中行刺,封府有着不可开脱的责任。

    大皇子、五皇子、几位公主,也随即上前向乾元基问安,满脸的担忧。

    “没事,朕没事!”

    有这么一会缓冲,乾元基已经初步平静了下来。看了看犹自惶恐的封武、封勋,他浑浊的眼中闪过一丝亮芒,平淡的道:“两位爱卿,这可真是一场好宴啊!”

    这样说着,他不等封武、封勋解释,就一拂衣袖,在禁军的保护下大步离开。

    随着皇帝起驾,偌大的封府响起了嗡嗡的议论声。事已至此,还想进行什么寿诞已经不可能了。两位封家的重臣对望了一眼,苦笑了一声,只能命封府的管事们将宾客先行送走,然后立即开始了盘查!

    他们必须赶在皇家调查出情况前,率先找到刺客的真实身份,给陛下一个交代。

    ………

    一夜过去,爆炸性的新闻传遍了整个中州。

    当今的圣上参加封府老爷子寿诞时,遭到了刺客的刺杀!

    对这件事,乾元基当然是不愿张扬的,奈何在场的宾客实在太多。哪怕大家都有意没有乱说,消息仍旧迅速走漏,传遍了整个中州。就算还有人怀疑,接下来的禁卫军封锁城门、全城搜查,也足以证明此事。

    一时间,各种分析、猜测、甚至是怪诞和疯狂的言论,传遍了中州。

    有人猜是阿曼人或者勒拿人派出的死间;有人猜测是封家试图谋逆作乱;更有人怀疑是某位皇子想要弑军篡位。种种传言,给这场震惊朝廷的刺杀案披上了一层层神秘的面纱。

    更要命的是,行刺的女刺客提前服了毒药,在押解回去的途中就毒发身亡,给这案子的案情平添了几分扑朔迷离。

    显然,这名女刺客出手时就没想着要活着逃走。

    纪俊臣的军情局接手这桩案子时,遇到的就是这种线索全断的情况。然而,这位把持了军情局十多年的重臣展现出了非凡的手段。或许在松江军和五斗米道上接连失职,但在军情局网络最严密的中州,却有着超乎别人想象的能量。

    短短半日时间,乾元基就收到了纪俊臣的汇报。

    “女刺客的身份已经确定。”

    纪俊臣已经把报告上的重要情报全部记住了,看都不看的道:“是十八年前被流放到西北的李广安将军的孙女。”

    “李广安!”

    听到这个名字,乾元基回忆起了尘封历史的一角,脸上的肌肉不由为之一抖。这是个他不愿意想起的名字,原因无他,乾元基心中有愧。

    至于李广安的孙女为什么会行刺他,乾元基大概也猜到了对方的动机。

    原本一夜未睡的怒火,在得知了答案后,突然间发泄出了不少,让他感觉有些乏力和空虚。

    “经过检查,女刺客的身体有经过专门培训的痕迹。毒镖上的剧毒,以及行刺前服下的毒丸,来自阿曼的黑衣卫。她在一个月前卖身潜入了封府,一直隐姓埋名到了昨日或许是提前猜到陛下的行踪,也不排除是另有图谋,但看到陛下驾临后临时起意。”

    “值得一提的是……”

    说到这里,纪俊臣抬头看了陛下一眼,欲言又止。

    乾元基一怔,意识到这件案子很可能另有隐情,一摆手道:“尽管直说。”

    “首先,关于刺客有一个疑点。”

    得到圣上允许,纪俊臣慢慢道:“按照记载,李广安是被流放到西北的武威郡,一直到五年前才抑郁而亡。他的孙女,在之后又守孝了三年才失踪。从她消失到一个月前出现在中州封府,到底是如何跟帝国东南的阿曼王国黑衣卫勾结的?”

    按理说,一个西北、一个东南,中间何止几千里。而且,有天南军团和南峰要塞这道防线在,阿曼人的黑衣卫一般很少在帝国的腹地活动,主要限制在天南郡本土。能够在这点时间内收买、训练一名远在西北郡的女人,并且设法运作,安排她刺杀当今圣上,不管怎么想都有点超出黑衣卫的能力了。

    这来自黑衣卫的毒丸和毒镖上的剧毒,与其说是身份证明,不如说更像是刻意为之。

    “的确可疑。”

    乾元基点了点头,看来是有人利用了这个罪臣之女。

    那么,这个幕后的利用者究竟是谁?

    半天时间,当然不足以让纪俊臣彻查真相。但他调查中,却发现了另外一件事,而这也正是他先前欲言又止的主要因素。

    看到乾元基用严厉的眼神催促自己,纪俊臣深吸了一口气,终于说了出来:“另经查证,李广安这位孙女,在进入中州的封府之前,曾经在帝都三里外紫梧山的一处庄园中短暂出现过。”

    “唔,此事有何不妥?”

    乾元基一时还没反应过来,不明白纪俊臣为何要特别强调这点。

    “紫梧山上,只有一处皇庄,先前被您赐给了……”短短一句话,纪俊臣却觉得说出来有千斤之重,满头都在冒汗。

    乾元基的脸色变了。

    他苍老的手指,猛的捏紧了手中茶碗,呼吸也为之一紧。有那么一瞬间,纪俊臣差点觉得整个书房中的空气都停滞了下来。然而,就在他以为这位老皇帝要为之暴怒的时候,乾元基却硬生生控制住了情绪。

    “五皇子?”他嘿嘿一笑,森然道:“你是想说,朕的五皇子收留了那名刺客,又或者干脆就是他想要弑君?”

    “臣不敢!”

    纪俊臣被吓坏了,赶紧叩头谢罪。挑拨君父和皇子这个罪名,就算诛九族都不过,打死他纪俊臣也没那个胆量。

    “你起来吧。”

    乾元基招了招手,默然思索片刻,忽然道:“朕的那位皇子,这方面虽然不如老大,但想要藏一个人还是能办到的,最起码不至于半天就被你发现线索。说吧,你这条消息,是从谁那里发掘的?”

    纪俊臣一愣,低头翻了翻报告,在不起眼的一角找到了答案,这才答道:“紫梧山皇庄之中,至少有两人曾经目击过女刺客,现在已经被我军情局掌握。”

    “那么,你有没有问过他们,刺客究竟是怎么进入皇庄的?”

    乾元基似乎另有深意的问了一个问题。

    “这……”

    纪俊臣张了张嘴,没能答出来,被乾元基问住了。

    刺客既然出现在皇庄,那究竟是谁带进来的呢?紫梧山皇庄的防御虽然比不过中州皇宫,但也是里外两层岗哨。

    想到这点,纪俊臣额头上不由冒出了细密的汗珠,意识到自己疏忽了一个重要的细节。

    事实上,这真的不怪他。放到平时,以纪俊臣的能力肯定能够想到这点的。关键是这次刺杀案影响太大,他急于调查出一个结果回复乾元基。这才在核实了绝大部分情报后,匆匆忙忙赶了过来。

    “回去,好好查一下。”

    乾元基似乎有了一个猜测,但神色看上去却更加疲惫,对他道:“说不定会有什么巧合呢。”

第307章 夺嫡之争是个局() 
更详细的报告,在一天后传了回来。

    就冲这个高得惊人的效率,足以说明纪俊臣这些年的心血没有白费。不过,拿到了手下给予的情报,纪俊臣心中的惶恐和不安却越发浓烈了。他发现,自己似乎卷入了一个绝对不应该沾手的漩涡。

    但是,情形又容不得他来推脱。

    再度面见了乾元基后,纪俊臣把最新的情报报了上来:“据查,五皇子已经有三个月没有前往紫梧山的皇庄了。那名女刺客,是由五皇子委派的一名皇庄管家带进来的,名义是外地亲戚前来探亲,准备暂住几天。”

    单看这点,似乎坐实了女刺客是由五皇子安排的,又或者最起码也有无法摆脱的关联。但让纪俊臣觉察到一点问题的是,那名皇庄管家在女刺客事发后,担心被追责牵连,已经在半日前随意找了借口,收拾东西逃走了。

    行刺的女刺客,曾经在五皇子的庄园中出现过,引她进来的人也是五皇子委任的皇庄管事,现在更是畏罪潜逃……看上去一切都合情合理,但正是这种合情合理,反而才显得令人生疑!

    毕竟,人逃走了,就意味着一切推断都没有了实证,只能是推断!

    这种情况下,谁又敢说,那名皇庄管家一定是得了五皇子的授意,而不是被谁收买了、蓄意栽赃呢?

    由此引申开来,如果五皇子真的被泼了污水,那么眼下的政局中,有谁能得到好处?

    只可能是一人!

    但不管是乾元基,还是隐隐有所明悟的纪俊臣,都没有点破那个名字。

    “陛下,要不要臣命人发下海捕公文,全帝国抓捕那名逃走的皇庄管事?”尽量以客观的口吻、不带半点主观情绪的汇报后,纪俊臣小心翼翼的询问起后续的处理办法。

    乾元基叹了口气,摆摆手道:“你看着办吧,反正多半是找不到的。”

    “是,陛下。”

    纪俊臣躬身行礼,退了下去。还没等走太远,就隐隐听到老皇帝在吩咐侍从:“传太医院的御医来,就说朕受了惊吓,身体不适……”

    皇帝陛下身体不适?

    纪俊臣心念电转,距离行刺到现在已经快两日。当时都没事,怎么可能现在才感到不适?莫非,陛下是准备借此机会打压一下封家?

    一想到封家双壁在军中的力量,纪俊臣大概确定了自己猜测,不由稍稍加快了离去的脚步。

    ………

    乾元基被刺杀的消息,不仅仅在中州引发轰动。随着时间推移,几天下来,很快朝四周州郡扩散开来。纵然内政大臣陈三生命人在新一期的邸报中说明,各方势力自己也有情报渠道,仍旧引发了轩然大波。

    不过,大部分的势力和地方官员,只知道军情局和内政部公开的部分:女刺客刺杀失败后被抓、但提前服毒自尽,乾元基安然无恙。更深入的内幕,可能涉及到五皇子和大皇子夺嫡之争的部分,就被朝堂默契的联手压下了。

    知道的人,都不会随便往外说。

    然而,这件事却瞒不过远在天南郡天陇城的陈武。事实上,收到情报的那一刻,他的第一想法不是“乾元基居然被刺杀了”,而是“没想到乾元基还是被刺杀了”!

    短短几个字的不同,含义却有着天壤之别。

    没错,这件刺杀案,在游戏中是发生过的。不仅仅是时间、地点、结果完全相同,就连期间的各种细节几乎都一致。

    平日里,皇城保卫森严,乾元基偶尔出城也有禁军前簇后拥,根本没有刺杀的机会。封府老爷子八十大寿,就是仅有的几个机会之一。刺客就抓住了这点,赌了一把。除了结果因为低估了禁军防卫程度而失败外,整个过程实际上相当成功。

    然而,这方世界的历史,已经跟游戏中有了天翻地覆啊!

    且不说陈武这个占据了松江、天南两郡的变数,单说五斗米道提前起义,就重创了帝国,完全改变了历史。也正是这个原因,他先前一度以为这个刺杀案可能不会出现。没想到,历史的惯性是强大的。乾元基还是出了皇城参与了寿诞,而刺杀也照样进行了。

    硬要说的话,唯一可能跟历史不同的,就是动机了。

    不是刺杀者的动机,而是幕后主使的动机!

    “幕后主使?”同样看了情报的内政署署长袁兴韦不由一愣,他自然不知道另外一个世界的游戏,只是单纯根据搜集来的秘密情报分析道:“看似这刺杀案跟五皇子有关,但实际上可能恰好相反,跟大皇子有关系吧……夺嫡之争啊!”

    袁兴韦叹了口气,这种争斗最容易动摇国本,前朝可是不止一次出现过这种极其危险的情况啊,也不知道老皇帝究竟怎么想的。

    陈武知晓另一个世界的情报和神通广大的玩家们的分析,对这件刺杀案了解的自然更多。听了袁兴韦的推测,他心中一动,顺势考验这位属下道:“依你的意思,这个女刺客是大皇子派出来的,故意栽赃给五皇子喽?”

    “要说是大皇子派出来的,我倒是觉得未必。”

    袁兴韦无意识的摇着折扇,在陈武的书房内来回踱步,一点点推敲道:“目前来看,老皇帝迟迟不肯立嫡,固然跟眼下局面动荡有关,但也有部分因素是他可能更倾向于五皇子。但,仅仅只是倾向,老皇帝还没有在任何场合下表过态。如果我是大皇子,不会在这个时候就急于用最后一招太激进、太鲁莽了。”

    “不过,要说一点关系也没有,倒也难说。”

    “大皇子跟刺客无关,仅仅只是知道刺客的计划,也认为刺杀很可能无法成功。于是故意不报,并设计利用了这次刺杀案,小小的冒了一次险。只要能让老皇帝认为,这件案子跟五皇子有关,就可能让他打消原有的主意,进而让自己顺理成章的获得皇位。”

    这个推测,已经算是比较高明的看法了。能看到这一步的,都能算是一个合格的高级官员。但是,袁兴韦的看法却更加高明。

    “还有一种可能!”

    他自信的道:“如果有十分把握,我只有五分把握认为此案跟大皇子有关。另外五成把握,是五皇子故意为之自己诬陷自己!”

    以老皇帝的眼光,多半是能看出这里面蹊跷的。自然会想到,如果五皇子被栽赃了,会是谁得利。然后,利用这个思维定式自己往自己身上泼脏水!

    “分析的很不错!”

    陈武不由得拍了拍手,在穿越前的游戏中,刺杀案出现后的很长一段时间,有无数情报来源的玩家们也仅仅只能止步到此。就算现在中枢的诸公和老皇帝,同样没能比他更深入。

    “但是,都不对!”

    陈武脸上露出一个遗憾的表情,让自信满满的袁兴韦愣住了。

    “不可能啊!”他下意识的开口道:“不是五皇子也不是大皇子,难道还有其他有力的皇位竞争者?总督的意思,该不会这件事真的跟阿曼人的黑衣卫有关吧?”

    “不不不,这件事的确跟黑衣卫无关。”陈武高深莫测的一笑,道:“这件刺杀案看似涉及两位皇子,实际上,所谓夺嫡之争只是一个局。不管老皇帝和各方势力认为女刺客到底跟谁有关,幕后主事都赢了!“

    “夺嫡之争是个局?是谁如此手眼通天,又有这个胆子,敢插手这里面来?”

    袁兴韦被陈武透漏的消息惊呆了,一时间竟然没能想出真正的答案。

    “提醒你一下。”陈武把历史上的真相拿了出来:“女刺客的身份,你应该注意到了吧?先前被流放到西北的武威郡。谁离那边最近?”

    “离武威郡最近的?”袁兴韦想了想,脸色顿时一变:“巴陵郡、陇西郡!”

    他忍不住失声道:“总督的意思是,这件案子实际上跟五斗米道叛军有关?”

    短暂的震惊后,他越想就觉得越有可能:“以五斗米道在巴陵那边的势力,的确有机会得知被流放的李广安家情况。有他们在背后指使、运作,将女刺客送到中州也并非难事。若是侥幸功成,老皇子身死,帝都朝局立即大乱,五斗米道现今的困局不战自解。即便不成,也能栽赃到五皇子和大皇子身上。不管谁被当成幕后主使,都能引发对方的忌惮、激化立嫡的争斗!”

    想清了这点,袁兴韦忍不住叹道:“好一个一石二鸟之计!”

    关键是,没人能够从中猜到真凶,巧妙的将自己从可能的嫌疑中摘了出来。如果不是陈武提醒,袁兴韦自认是想不出来的。

    他难以想象,陈武是如何凭借这点情报就猜到真相的,不由钦佩的看向了这位年轻的总督不愧是自己选择的天命之主!

    对这位心腹的佩服,陈武只是淡淡一笑。毕竟是穿越前事发后很久,才被玩家们齐心破解出来的,他只是随手拿来,自然没什么好得意的。不过,唯一让他有点自得的,就是想清了两桩刺杀案的仅有不同点。

第308章 军务大臣的继任者() 
没错,同样是派人刺杀乾元基,然后借助两皇子夺嫡之争摘除自己,哪怕过程结果完全相同,其动机也是完全不一样的。

    穿越前游戏中的那次刺杀,陈武的太平军还没有出现,五斗米道也没有被迫起兵。当时的刺杀,是已经完全准备好的张法等得不耐烦了,迫切想要搅乱朝局,给自己创造一个造反的机会。

    而这方世界的刺杀,则单纯是被逼无奈的行动了。

    随着成国公的鹰扬军团成军、城卫军的主力也加入战斗,五斗米道的叛军承受了空前的压力。没几天时间,就接连在天水和陇西两郡吃了几场败仗,损兵折将数万人,划分的二十四治更是一连丢了三治。眼瞅着帝国军开始了全面反攻,外部的形势对五斗米道也十分不利,张法无计可施之下,才想起了这招,企图给五斗米道续命。

    不得不说,张法的这一计很成功,只可惜运气稍微差了些。

    而且,那位远在巴陵郡龙泉府的师君,多半是想不到自己瞒天过海的计划这么短时间内就被人看穿吧。

    “得利用这桩案子,做点什么。”

    这桩封府寿宴上的刺杀案,对于帝国将来的局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为拿不准刺杀案是否还会照例发生,再加上松江军现在对中州还有点鞭长莫及,陈武并没考虑提前干涉。但案子既然在历史惯性下重演,他自然不能错过占便宜的机会。

    仔细想来,这次刺杀案首先引发了老皇帝的心性变化。

    差点被人刺杀成功,近距离感觉到了死亡的威胁,对已经七十多岁的乾元基或多或少会产生影响。直接的结果就是,人变得更加多疑。

    考虑到这次刺杀案是在封府发生的,而封武、封勋两兄弟在军中力量又太强,一个辅国将军、一个军务大臣,又出自八大门阀的封家。乾元基本就对封家有一定的警惕,说不定会借机动手换人。

    陈武的猜测是有一定依据的。

    在游戏中的那次刺杀半年后,乾元基也曾找借口换掉了军务大臣封武。考虑到陈武出现引起的变量,这方世界的撤换或许会提前。

    那么,自己是不是可以提前跟下一任军务大臣联络一下感情呢?

    外人不知道封武的继任者,又或者就算有猜测,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