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掌柜说笑了!”
张十三仍旧是笑吟吟道:“呵呵,在下不是说笑,凭借我家主人的势力,让将军重新喝上朝鲜的茶叶估计有些困难,但是大明茶叶却是可以敞开向将军供应。”
“这。。。”
“辽东是无茶之地,以后必然会被南方来的茶叶所覆盖,有识之士都应该明了。田家茶叶要畅销辽东,这就需要将军多多协助。”
张十三在协助两个字上加了重音,姜弘立哪还有不明白的。他这下终于知道这个张掌柜是大明派来的说客,虽然句句说的是茶,但又何尝不是劝降的语句。他想不到大明会派人跟他联系,若是朝鲜。。。他也知道自己在国内的名声,估计朝内外都不容于自己,国内的人是不会想到来策反他的,姜弘立心中有些黯然。
姜弘立呆了半晌没有说话,张十三知道姜弘立需要一些时间思考,当下也不劝说,而是笑呵呵起身道:“没有其他事情,那小人就告辞了!另外跟将军说一声,三天之后,我铺里来了点雨前龙井,可否请将军到时莅临品茶!”
姜弘立犹豫了下道:“那。。。到时候再说吧!”
张十三出了姜府才长长松了口气,此次行程凶险无比,一旦他姜弘立反脸,那么他们这些人将有死无生,田家在辽东的商铺也会全被查封。不过好在姜弘立的反应还在张十三的预料之中,察言观色多年的张十三知道,此时的姜弘立已经意动,只是还要考虑利弊而已。
“一切就等三天之后了!”张十三心中暗叹了一句,转身进了轿子。
三天的时间很短,但对于某些人而言显得异常的漫长。这短短的时间内,张十三觉得自己老了三岁,他不停的来回走动,也不停的盘算着各种可能。他想不到自己年老之后,居然还要干这么件差使。张十三并不怕死,毕竟年纪大了,只是老爷跟袁督师压在他身上的责任太过重大了,使得他不得不紧张起来。
“掌柜,掌柜,”一个商铺的伙计跑了进来道:“姜将军来了!”
“来了?”张十三面上一喜,马上又问道:“他来了多少人来?什么装扮?”
“姜将军是常服装扮,就带了两个小厮,骑马过来的!”伙计想了下一一禀报。
“嗯,”张十三点点头又放心了不少,这时他才想起自己是主人家,顿时道:“快点随我出去迎客!”
姜弘立也算是田家商铺的常客,平时也会来看看,买点大明贩卖来的物事。张十三连忙到门口迎接姜弘立,姜弘立看到他来,笑呵呵道:
“张掌柜既然说你这有极品上等的茶叶,那本将军就来叨扰了!”
张掌柜笑道:“瞧将军说的,将军莅临那是鄙店铺蓬荜生辉。将军要品茶,小店哪敢慢待,不过这品茶需得环境优雅,将军若不嫌弃,就请内堂品茶!”
“好,本将来就是为了品茶的!”姜弘立正要往里走,突然回头吩咐道:“巴图那、李成唤你们两个在外头等着,千万别让马匹跑了。”
“是!”两人对于主人嗜茶如命的性格还是晓得的,对于主人的举动也没有觉得有什么出奇,两人只好在门外守候。
进了内堂,只有张十三跟姜弘立两个人,店里的长随送上茶水后就退了出去。姜弘立瞥了眼茶水后道:“张掌柜用茶叶引本将军前来,究竟是为得何事?”
“呵呵,将军这就是在明知故问了!”张十三仍旧是笑吟吟道。
“哼,你想策反本将军?”姜弘立顿时瞪大了双眼。
“将军,识务者为俊杰!”
姜弘立突然露出狠色道:“你敢来策反我,信不信本将一声令下,你们这些人顿时人头落地!”
张十三此时却是不惊,姜弘立若是真要拿他们,必不是带这么点人来。他镇定的回答道:“将军,自古谁人不死,我们这些人死了,死于王事在大明可以入英魂祠,受万代的敬仰。但大明灭辽东是必然的,当今圣上登基之后,女真人的情况是每况愈下。我常年往来于大明、辽东两地,谁强谁弱还不明了嘛?我等来劝将军,是给将军带来条活路。”
“哼,姜某人岂是怕死之人?!”
张十三继续侃侃而言道:“将军可以不怕死,但你手下万余士兵却为女真人而死。若是死也就罢了,只怕死后亦不得安生。”
“此话怎讲?”
“大明的百姓都认为,若是助女真人攻大明者,至死不悟者,死后便将他们铸成石像,刻其性命,跪于英魂祠外!”
“那不就是秦桧?”姜弘立不由大惊。
“正是如此!将军知道墨吏堂乎?”
姜弘立点点头,这些年明刊也时有传到辽东。
“将军你想,对于大明自己的**尚且如此,何况是助敌之人!”
“这。。。”姜弘立的额头开始露出些青筋来了,向来世人或好名或好利,有的人在乎生前名声,有的却是在乎身后的名声。一时的得失也就罢了,若是遗臭万年教人如何不惊。自从秦桧立相于岳飞庙前便遭后世唾骂,子孙跟着受辱。姜弘立自己这辈子做了叛徒也就够了,若是子孙后代都以自己为耻,这情何以堪!事实上,这些年来女真人国势渐渐没了以前的锋芒,而大明又日趋强大,姜弘立也考虑过自己的将来,只是还未等到时机而已,这次怎么能不心动呢?!
这个时候张十三已经看出姜弘立犹豫,趁势加了把火道:“将军固然不惧死,岂能不为后世子孙着想?!若将军肯投效大明,便是复辽功臣,就算朝鲜国主亦不能不敬!”
姜弘立呆了半会,突然躬身拱手道:“张掌柜所言属实,是不是真能担保我不受大明追查前罪!”
张十三闻言大喜,立刻保证道:“当然,我家主人乃国丈,况且我亦是奉袁崇焕督师之命前来,我这里有督师的文书,这你总可以相信了吧!”
说着,张十三拿出了袁崇焕写给姜弘立的招降文书。姜弘立仔细验过大印知道事情不假,顿时真心纳降,这几乎是他最后洗清名声的机会。
“那我该怎么做?”
张十三低声道:“将军不用着急,只要将军在文书上画了押,我再送往锦州,算是在督师那备了案,那么以后督师自然会吩咐下来,如今最重要的是不要让女真人知道,否则你我两家都大大不利!”
姜弘立点头道:“这个本将明白!”
说着姜弘立痛快的在招降书上签名画押,张十三小心的将东西收了。两人又装模作样的闲聊了一阵,姜弘立方离去。
第一百三十三章 方案图纸(上)
一个月后,姜弘立投效的事情袁崇焕已经发奏折向我禀报,同时他也递上了这次建城的计划。经过辽东诸将的建议,决定由四路进军。东边由皮岛何可纲率军往东北出发直接进攻赫图阿拉;西北斡赤伦将率部进攻北面的科尔沁部落;南边的黄龙部也将在姜弘立的配合下骚扰辽东沿海地带。最重要的是中路军,将由袁崇焕亲自带齐人马到盘山筑城。计划显得相当庞大,无论是声东击西还是混水摸鱼都需要一个人在前线总理事务,袁崇焕已经是目前最好的人选,这点让我不需要再费心思。不过这份计划虽然花了很大的力气去建城,但真正的问题并不在于筑城是否成功,而是在于辽东军能够守住这个前沿阵地。女真人有了红夷大炮后攻城实力大增,昔年广宁失守就是因为如此。盘山一旦建立起来,皇太极定容不下这颗钉子。
怎么防守住可有得袁崇焕头疼了!如果象之前广宁那样的话,复辽的路可就变得曲折了。靠这样一点点消耗女真人的兵力,不知何时才能攻打到沈阳。
我感叹了一声,这个时候方正华递了个奏折上来。
“皇上,礼部温尚书有奏折到!”
“哦,礼部又有什么事情?”我顺手拿了奏折过来一看,居然又是礼仪的事情。现在大明境内或多或少都有不少西洋人,他们的礼节是不会朝君主下跪的,但是碍于大明皇帝的权威,大部分洋人朝见都需要三跪九叩。但这一次来了个罗马教会的大主教,估计他的宗教信仰比之汤若望等人要虔诚得多,他拒绝了礼部的要求,温体仁一时间也拿这个大主教没法子,只好大胆向我上奏。
“礼部也。。。。”按照我的观念,跪不跪也不过仪式罢了,但陡然一想,会见大主教必然是在朝会之上,若是那大主教昂然不跪,只怕朝中不少大臣就会跳出来了。在很多大臣眼里,大明乃泱泱大国,其它外国人来大明一律为朝见,若不跪下行礼岂不是翻了天!一场友好的会谈还没有开始,估计就给那些顽固的大臣陷入了礼仪之争。这个是要避免的,温体仁大概也是想到了这点才不敢自做主张,否则凭着他的揣测本领,怎么会不明白我这个皇上的习性!
我想了下,去说服那么多大臣是有些困难的,让温体仁摆平那个大主教也是不容易。最好的办法就是降低会见大主教的规格,反正现在对于西方我也没有什么想法,不需要罗马教廷的更多立场,双方对共同关心的话题交换一下实质东西就可以了。这件事情无需太多人在场,由傅山给他们方子,宋应星等人验图纸,汤若望作陪当翻译就可以了。
我刚想着的时候,一旁侍立的方正华出声了。
“皇上!”
“嗯,什么事情?”
“方才奴才来的时候见到傅大人了?”方正华这个时候才意识到刚才出声打断了我的思绪,下边忙接着说道。
“他是来教导炜儿的吧?!”
方正华小心的说道:“皇上明鉴,傅大人刚去见大皇子路上遇到奴才,便跟奴才谈了几句。”
“哦,那傅山是不是拜托了你什么事情啊!”傅山的品性我是知道的,他不会无缘无故的去跟方正华打交道,要知道现在方正华是我随身太监,地位虽然不及司礼监的几个老太监,但也是我跟前受用的人。而方正华会答应傅山也很简单,傅山是炜儿的师傅,或许若干年后傅山有可能登阁为相,孙承宗不就是极好的例子嘛!傅山拜托的不是什么难事,方正华自然会卖这个人情的。
“是,是,是!皇上洞悉万里,傅大人说有件事托奴才转奏于皇上。”方正华说得有些诚惶诚恐。
我奇道:“傅山有什么事情直接上奏于朕就是了,为何让你来转述?”
方正华陪笑着脸解释道:“皇上,是这样的。前个月皇上去了天工研究院,皇上不是指点了傅夫人好一阵嘛?!估计是现在有了什么成果,傅夫人想您去观看。但是傅夫人是女流之辈怎么能上奏折,所以傅大人不肯代写,若是闹到通政司还得出乱子。可傅大人又不想逆了傅夫人的意思,所以想让奴才跟皇上闲聊的时候把事情说了。”
我笑道:“原来是这档事情,看来这傅山还是蛮怕老婆的!”
方正华道:“小人估计傅大人也是知道傅夫人所作的物事皇上较为留意,所以才大胆要奴才禀奏。”
我呵呵笑道:“嗯,傅山他们两夫妻倒是帮朕不少忙,嗯,这次就干脆一起办了!”
。。。。。。什么一起办?方正华一脸茫然。
“你去礼部跟温体仁说,朕打算在研究学院接见那个大主教,让他不要搞什么朝见仪式了。还有让傅山也去研究院,到时候先看了傅夫人做出来的机器然后再跟那个大主教会谈,这次也让西洋人看看大明的科技,否则他们还以为我大明不及西方先进。”
“奴才遵旨!”说着方正华躬身退了出去。
我目光移回奏折,心里想着不知道大主教会给大明带来什么。虽然说是带来了战舰的图纸,但具体怎样谁知道呢!我转念又想到傅山夫妇倒是极有作用的,两人都属于技术型人才。傅山自然是在医学上有长足发展,徐家MM还这么年轻以后必有更大的成就,那天我只是稍微点拨,没有多久她就能够做出来给我看,说不定就是大明的‘居里夫人’!想起那天我又想到了另外一个人,这一次是不是找琴心姑娘去呢?找她应该是可以的,反正也不是什么正式的会见。虽然我隐约觉得不太合适,但我还是说服了自己,等出宫的时候再让方正华去请琴心姑娘。
温体仁得到我的旨意后事情迅速办理好了,第二日一早我就带着宫中侍卫去了研究学院,在门口就碰到琴心姑娘带着婢女过来,她见到我便要行礼,我连忙拦住她道:
“这是在宫外就不必多礼了!”
琴心姑娘面色仍有些犹豫,我笑道:“若你一见礼朕可就招摇过市了,朕当你是朋友,这儿又没有朝中大臣,不必这么多规矩。”
琴心点点头道:“皇上这次召琴心来可是傅夫人的蒸汽机做出来了?!”
我呵呵笑道:“嗯,你果然聪明,但是傅夫人做出来的不是蒸汽机,只是蒸汽机的雏形。”
“哦,就是皇上那次描述的物件嘛,不瞒皇上,回去后琴心也试着画了下,却不甚明了,今日能够见到实物,那傅夫人倒是聪明得紧!”
见琴心认可傅夫人,我心里也很高兴,一边往里走一边道:“不明白那咱们就先进去眼见为实吧,估计学院里的人都等着急了!”
琴心点点头跟在我后边,果然,等我们进去的时候大家都在物理科候着了。研究院的人都过来跟我见礼,之后大家一起到庭院上去,傅夫人的蒸气机就安装在那。蒸汽机造型跟我想象的差不多,铁铸的密封大水壶,细竹子做的管道,大竹子的缸体。不过除了这部有点怪异的机器,旁边还站着几个人。
“汤××,◎#¥%……※×◎#¥?”西首边汤若望引着一个人过来,那人正向汤若望询问着什么,显然我们进来之前他们是对傅夫人的蒸汽机发生了兴趣。
“番人?!”在我身后的琴心一声低呼。
第一百三十四章 方案图纸(下)
在这个时代西洋人并不是到处可见,琴心在研究学院见到他们自然觉得突然,而且汤若望带来的这个什么罗马教廷的大主教穿着实在有异于明人。琴心的一声低呼,汤若望刚好也看到了我。他在那个大主教耳边说了几句,那个大主教方将注意力从傅夫人的发明物上转移到我们这边来。他的年纪不是很大,穿着普通神甫的黑袍,捆着一根银白的腰带估计是他跟汤若望服饰上的区别,一双淡然的眼睛也正在打量着我们。
汤若望引着大主教过来参见,可能是因为主教在,汤若望放弃了行跪礼,而是跟着大主教用右手由额头至胸前、自左向右划一个十字,同时念道:“愿主保佑你尊贵的国王,阿们”。
罗马教廷在中世纪的欧洲有极大的权威,就算国王见到本国的大主教也要行吻手礼,可现在经过多次的宗教改革,强权的国家已经渐渐脱离了罗马教廷的统治。他们大主教来到大明,在一个陌生的异邦自然不敢摆什么架子。不过他自认高人一等,所以摆出一副矜贵的脸孔。汤若望作为翻译开始向我介绍道:
“皇帝陛下,这位就是罗马教廷派出的东方特使蒙特拉大主教大人。”
我点点头向他们示意,然后微笑道:“几年前朕对你这么一说,想不到罗马教廷就派出特使,对于你们的诚意我毫不怀疑。”
“谢谢陛下的赞赏,主教大人想知道何时可以看那治疗天花的神奇秘方!”
“不必着急!”我向傅山夫妻招手道:“你们两个过来,还是傅夫人先展示一下她的机器,然后咱们再说种痘的事!”
徐MM见我说要先看她的机器更是高兴,唤过研究院的学生调试起来。她自己也亲手检查了下才回来道:“真如皇上所言,无法保证阀体间的气密性。不过效果还是有的,只要造出如皇上所描述的密封,我相信一切问题都可以解决。”
我呵呵一笑道:“有些东西不是那么快造得出来的,需要一步步来。现在这部蒸汽机雏形算是给研究人员一个启示,怎么改进就靠你们自己去研究了。”
“皇上说下怎么做那个密封圈吧?”
我摇摇头道:“朕也不知道怎么做,如何教得你!朕说过了,要靠你们研究。”
徐MM露出失望的神色,叹气一声道:“若是能作出密封来就好了,那样蒸汽机可以做更多事情。”
“呵呵,只是有密封还是不够的,要将阀体作为铁的才行,还有管道需要用铁管等等,这些都不是一下子能够解决的事情。你还是让我们看看你的蒸汽机动作如何先!”
徐MM点点头,那帮手的学生已经在火炉上生起了柴火,铁葫芦经过加热已经开始冒出蒸气,随着长时间的蒸气集结,竹竿里的活塞慢慢向前推动,而活塞链接的正是一个推磨的拉杆,磨座随之转动。让我稍微有些吃惊的是徐MM居然制作了一个联动装置,使得阀门的控制是根据拉杆的位移来完成,磨座转动的整个动作无需人手就可以直接实现。随着蒸气压力的增大,磨座的转动也有所加快,但对于我而言,这都是小意思,其他旁观的人却是看得目瞪口呆。
傅山显然对于他老婆做出的东西明显感到震撼,而琴心因为之前我说过的话,明白蒸汽机的作用,现在几根简单的竹竿已经有了功用的雏形,发展到以后自然不可限量,琴心知道我当日之言并非空口白话,她望着我露出一种难以言谕的神色。
汤若望跟那个蒙特拉大主教也是看得满口念着上帝保佑,他们作为这个时代的明白人多少还是知道点石磨动作的原理,但是这部机器出现在遥远的东方,委实让他们难以接受。在西方人的印象中,东方虽然是富饶的,但是文明却远远不及欧巴罗大陆。现在他们看到如此神奇的机器,呆呆的不知道说什么好。
“好了,傅夫人就把你的机器停下来。功能算是达到了,我也很高兴。”
“是!”我认可了她的发明,徐MM很高兴。
想了想我又点评道:“虽然你做出来的机器很不错,但是投入实用还有些距离,你可以参照《天人录》里头的描述进一步完善它。”
“臣妇明白!”徐MM点点头答应着,看样子就算我不说她也要将这个项目进行下去。
而我之所以让她继续研究是因为,随着研究下去,她会发现有许多条件不足,她一一解决精度、密封、铸造等问题后,那么大明的基础科技力量就上去了。想到这,我不禁有些感谢徐光启了,感谢他有一个这么聪明的孙女。
蒸汽机的试验看过后,宋应星他们早就准备好大厅,因为我要在这里跟西洋人会谈,大家按着次序坐了下来,就是琴心我也特意安排坐在了右侧旁听。在那个蒙特拉大主教的示意下,汤若望拿着一卷厚重的图纸向我呈现道:
“陛下,这就是您要的战舰图纸?”
“哦?”我示意宋应星等人拿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