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异世明皇-第20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现在辽东督师的驻跸已经移防到了锦州,现在辽东军马俱往东前移。袁崇焕所建的重镇宁远也换成了马世龙驻守,而天下第一关的山海关只留有一万人,由总兵宋伟镇守。对于这点,傅宗龙曾提过意见,认为山海关是关内京畿最后的保证,最好保证有三万人马较为安全。但是奏折上去,皇上却拒绝了这个保守的提议。袁崇焕对此也很是赞同,因为现在山海关已经是大后方了,现在的最前线推进到了了右屯卫,而下一个目标将是盘山。如果前方失利,那么退下来的兵马也足够保证山海关有充足的兵力来守城。如果八旗敢绕过锦州、宁远攻打山海关,那正是袁崇焕求之不得的事,他将调动所有人马关门打狗,而皇上所依靠的却是十万京营。

当然这些都不是袁崇焕所要想的,现在他要考虑的是盘山城该如何建,又要建在哪的问题。颇具大略的敌酋皇太极是绝不可能让辽东军平平安安的将盘山城建起来,那么如何建城就显得十分重要了。锦州跟大凌河等城的修缮都是袁崇焕选择女真人无力顾及西面的时候完成的,是以选择一个好的时机建城可以避免跟女真人仓促野战。要是建城的时候有一支骑兵骚扰,且不说能否建成,一不留心可能导致全军覆没。所以即使袁崇焕一早就接到了皇上的回复,但他还是不敢大意贸然决定。

工部曾派来一名营缮主事,他主要是带来了京师天工研究院的几名研究员。研究院的威名,袁崇焕还是知道的,他们现在用的很多新型火器都是研究院发明的。因此,袁崇焕很是礼遇几位研究人员。当然这几名研究人员也没有让袁崇焕失望,经过他们调配出来的水泥解决了袁崇焕担忧的一个大问题。有了水泥后,城墙凝固的时间大为缩短,而且也不需要象以前一样烧土砖或者磨平石块,只需要在地桩堆砌石块,用水泥填补缝隙,几日便可稳固,水泥的出现更是容易筑造炮台。加上水泥之物容易大量锻造,为盘山筑城提供了极大的方便。袁崇焕拨给研究员三千班军,专门负责制作建城的水泥。

至于建城的时间早就已经确认了,那就是盘山城必须在今年造完。否则一到冬天,女真人出兵一合围,那么筑城的人马就很难维持下去了。现在接下来最重要的就是如何在哪里造城了,所造地方必须是一个要地。袁崇焕在地图上研究了许多次仍旧是不放心,所以决定亲自到盘山考察。

袁崇焕一提出,祖大寿就提出不同意见:“大人,还是属下去吧!”

袁崇焕知道祖大寿是好意,但仍旧回绝道:“这次是我们辽东军再一次往沈阳进兵,断不得大意,所以本督决定还是亲自去查看!”

其他人也纷纷劝袁崇焕不要冒险,但是袁崇焕性子向来倔犟,众人只好加派人手以确保袁督师的安全。谷刚想不到袁崇焕要亲犯险地,又想到这是一次难得学习的机会便主动请缨,想跟着袁崇焕一起到盘山考察。袁崇焕略微一沉吟,便点头应允了。

考察的路线是从海路出发,然后从辽河出海口逆流而上到达盘山。因为是走水路,相对安全很多,女真人也完全没有想到明军会通过这种方式来盘山打探。如果皇太极知道袁崇焕这样来了,非得集结所有兵力务必把这心头大患给灭了不可。

谷刚随袁崇焕站在船头,放眼打量岸上,望了一圈心中不由大惊。谷刚还是第一次到关外来,初初以为盘山的地方自然是多山之地,但实际上盘山却是一片空旷的平原。在这种的地方如何可以凭险而守,女真人又是骑兵居多,袁督师在这筑城岂不是犯了兵家大忌!谷刚忍不住出声问道:

“督师大人,这里是平原,为何不能不选一个隘口筑城呢?”

袁崇焕背负着双手闻言久久不语,最后叹息了一声道:“谷统领说得是,但我军东进必须筑城,而筑城又必须分开一段距离,离得太近虽然安全,但筑城耗费极大;离得远却不安全,所以必须是一个合适的距离。从右屯卫到这较为合适,这里虽没有山,但有战舰作为防御算是弥补不足。”

“原来如此!”谷刚算是明白了,但谷刚在辽东也做了不少的功课,对于辽东的地图还是熟悉的的。他又问道:“那既然是靠河防守,大人为何不在三岔河建城,那里的平西堡不是重堡更适合作战嘛?”

袁崇焕微微摇头道:“三岔河那里的古城子、平西堡都是很不错的地方,但是一来远了些,二是靠南了点,而且那的辽河只有七十步的宽度,女真人用火箭便可烧了我们的战舰。”

谷刚知道这些东西是经验,只有亲自经历过才能明白,便虚心倾听受教。袁崇焕指挥战舰逆辽河而上,沿途更是跟谷刚一一点评地势的优劣。虽然河道安全,但是战舰也不能太过深入,否则若让女真人知道,那么建城的消息就泄漏了。经过再三衡量,袁崇焕还是选了一个地方。此处也在盘山地区,但是地势却没有那么平,到处都是小山坡。而且靠近辽河,方便战舰随时防御跟支援。当然最重要的是周围有许多破败的烽火台,当年大明在辽东每隔几里就建了烽火台,这是为了传达外族侵入的消息,后来被女真人攻破辽东长城防线后,这里的烽火台全部给女真人毁掉了。但是遗留下来的城砖、石头可以用来做筑造新城的材料,加上研究院的水泥,很快就可以建立新城起来。

回到锦州后,袁崇焕开始面对下一个问题。除了刷选何人去筑城,更重要的是何时出发!毕竟至少有五六万人马去,决不能靠海运来实现运输,而且也会被女真人发现。如何能够有充足的时间,显然是袁崇焕要谋划的。

在回来的路上袁崇焕就一直在思考了,但还是没有想到一个妥善的办法。思虑再三,袁崇焕决定召开会议集思广益,召集了满桂、赵率教、祖大寿、裴国珍、左辅、朱梅、郭广、谷刚等一干将领。

“各位有什么法子,都可以说说!”一上来袁崇焕就开门宗义。

满桂知道这种情形自己是没法插上嘴,不过身为总兵官要是不说话那就太逊了。所以他想来想去还是用自己最擅长的法子,便大声道:

“督师,按我老桂的想法,咱们用骑兵把那些地方给扫一遍,到时候没有兵也没有民的,那鞑子就不知道我们在那做什么了,等他们发现我们早就建好城了!”

袁崇焕知道满桂的性子,微笑着点头道:“满总兵说得也是个主意,大家还有什么办法?”

赵率教接话道:“满总兵说得是,不过若是单一的清除盘山地区,只怕女真人会有所怀疑。我看就直接多骚扰些地方,这样女真人就猜不到我们的意图了。”

“对,对,对!我也是这个意思!”满桂见有人支持自己的意见更是高兴。

“这个混水摸鱼的做法不错!”袁崇焕点头以示认可,他又转头望向祖大寿道:“大寿,你怎么看?”

身为袁崇焕的爱将,祖大寿当然不能不发表意见。他沉吟了会道:“督师,属下的意思跟满总兵一样,不过既然是要混淆女真人的耳目,属下以为不如来一个更大的混水摸鱼。”

“哦?”众人都等他下边的话。

祖大寿干咳了声道:“与其在辽西制造机会,属下以为不如发挥皮岛镇军的作用,直接骚扰女真人的老巢,这样女真人便会调集兵力往东包围。西边一旦松懈,我们便有机会筑城了。当然属下以为不论怎样最终都会要跟女真人一战,这样才能巩固盘山城!”

“嗯,你说得不错,只是皮岛连续受挫,再次深入本督须得考虑,考虑!”袁崇焕刚要点评祖大寿的建议,外头一个亲兵进来了。郭广忙走过去,亲兵趁机禀告了一下,然后递上了封公文。郭广知道事情重大,便嘱咐亲兵在大帐做了戒严,不允许任何人靠近,然后郭广才将密信转交给袁崇焕。

在帐内的都是辽东军的高级将领,又是袁崇焕亲自荐拔的,是绝对信得过的属下。所以他也不避忌,当面就打开来看!袁崇焕看过后,便将信件示以众人道:

“各位,这是皇上给本督的密信!”

  第一百三十一章 混水摸鱼

在场的众将除了谷刚都是袁崇焕的心腹,知道袁督师向来深受皇上信任。有时候某些消息跟旨意都不是用公文下发,而是以密旨的形式通过捕风营传达。谷刚之前是禁卫的统领,跟皇上的关系更加不用说,对于这些自然知之甚详。众人行过礼后,一一传看了皇上的密信。

袁崇焕待众人看完,才收起密信微笑道:“皇上给我们带来了新消息,这是一个好消息,皇上说得对,我们要尽一切的可能打击女真人。”

众将一想也是如此,虽然姜弘立的那一万人并不放在辽东军的眼内,但是能尽量的消耗掉女真人的力量也是好的。

郭广出声道:“方才我们正在商量混水摸鱼的方略,不妨可以将此纳入计划中。毕竟现在广宁西面已经没有蒙古人存在,南面才是今后的重点。如果能够招降到姜弘立,那么黄龙总兵将会更加顺利的袭扰南方。”

祖大寿接着道:“加上何总兵偷袭赫图阿拉,那么我们建城就更加顺利了!”

顺着这个思路,满桂忍不住道:“既然是各方兵力都出发了,那么朵颜部的斡赤伦兄弟也可以让他们出力。”

赵率教皱眉道:“这样,辽东所有兵力给调动起来,可就是个大动作了!”

满桂毫不在乎道:“大动作就大动作,我们辽东军还怕女真人不成!”

朱梅几个人则比较谨慎道:“就算要所有兵力动员,则有一个主次先后之分。特别是往来通讯麻烦,不可不谨慎。”

不管怎么说,大家对于浑水摸鱼的计划还是同意的,所有人的焦点都集中在袁崇焕身上,等待他做最后的决定。

袁崇焕知道这个事情必须有个周密的计划,他身为辽东督师需要确保每支出动的人马安全,同时也要确保建城成功。他沉吟了会后道:

“这件事情等本督深思熟虑后再做决定,不过现在最重要的是何人去跟姜弘立联系。惟有等这个定下来,才好布置全局。”

祖大寿问道:“督师可有人选?”

“暂时还没有,虽然姜弘立投降鞑虏多年,但本督猜测皇太极未必对他们这些人放心。若是贸然派人前往,只怕会引起女真人的疑心。但随意派个细作前往,只怕又能以取信于姜弘立。”

众人听后也点头称是,如果是这样就无法派辽东这边的人去了。派个朝鲜人只怕更不妥。正在大家思虑何人的时候,谷刚说话了:

“各位大人,末将以为既然是要派人通信,何不让田家商行帮忙?”

“田家商行?”众人忍不住考虑这位禁卫前统领的建议。

袁崇焕微沉吟了会,却见末尾的郭广在颌首示意。袁崇焕自然是知道这个精明的幕僚之前就想到了田家,大约是因为田家是皇亲国戚,不好贸然出声将他们拉下水。现在由皇上的亲信出言举荐自然是最好不过了。袁崇焕点头肯定道:

“田家商行倒是一个上好的人选,大家悉数为皇上办事,想来田国舅不会反对借用他的人手。这件事就暂时这么定下来,等本督跟田家商行商量妥当了,本督再布置方略。今天就说到这,撤帐!”

“是!”众将都行礼退了下去,只留下袁崇焕一人坐在椅子上沉思。

田家是最早涉足到辽东的贸易,几乎所有人都知道他们是奉皇命行事。御史们对此本来极度不满,但皇上每年从内库拨出大量银子,都察院也就只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后来女真人跟大明开战,皇太极驱逐过大明的商人,但是田家还是多少跟女真人有些往来。特别是盖州的姜弘立嗜茶如命,即使在皇太极戒严的时期,姜弘立仍旧跟田家商铺有茶叶贸易。由此看来,田家商铺确实是最好的信使!

袁崇焕知道田家商铺也肯定会应承下这件事,因为他们如果拒绝,最终皇上会下旨,到时他们田家反而会引起皇上的不满意。当然,即使田家答应了,去给姜弘立带口信的决不会是田国舅,当然田弘遇就更加不用说了。这个任务大概会落在专门负责辽东贸易的田府管家张十三。

对于张十三这个小人物,袁崇焕心中还有丁点印象。因为田家开始入主辽东做贸易的时候,田怀彝曾经带着他来拜访过自己。而且这个张十三还曾见过皇太极,顺利的完成了辽东开商铺的任务,想来张十三也是精明之人。

袁崇焕最终将联络姜弘立的事情定在了张十三身上,他特意写了一封私人书信给田家父子,里中详细说明了一切,特地嘱咐他们此事极为重要需要派最信得过的人手办理。同时袁崇焕又写了封奏折,向皇上禀明自己建城的策略。

×××××××

京师田府

田弘遇跟田怀彝没有想到辽东督师袁崇焕会给他一封私人密信,而且是派军中六百里加急送来的。田家虽然是皇亲国戚,但比起手握几十万大军的辽东督师,那就还差得远了。两父子赶紧拆开来一看,看得是眉头深锁。

现在田家已经转行为皇商,本能的不想参与到兵事上去。但此事关系重大,容不得他们不答应。田弘遇将信件收好,将其他下人都遣开后才道:

“怀彝,这件事我们非得应承不可,否则皇上也会下旨,到时候只怕皇上会对我们有所不满。”

“父亲说得是!”田怀彝对此自然了解,虽然田家参与到策反事件中去,一旦事情泄漏,田家在辽东的贸易可能会一扫而光。但现在田家的生意并不是单在辽东,现在最大宗的是跟倭国的贸易。即使出现最不利的局面,田家也还支撑得起。

“你看派谁去好?”田弘遇想了想,最后还是咨询下儿子的意见。

田怀彝道:“父亲,袁督师虽然没有明说何人,但此事关系非同小可,儿子估计袁督师希望我们能派张管家去!张管家毕竟跟那姜弘立也是有联系的,他去只怕最为合适。”

田弘遇点点头道:“我也是这般想。”

田怀彝接着道:“那儿子这就去跟他说!”

“慢着!”田弘遇拦住儿子道:“十三是田家的家生子,开了口他肯定是会去的。只是这件事一旦跟我们沾上了关系,那就得预防着些。除了盖州,其它辽东的铺子只留个门面就算了。人手嘛。。。。”

田怀彝赶忙道:“父亲,若是我们先行动作,只怕会给女真人看出门道来。儿子以为还是按照往常一般开铺,若真给女真人灭了铺子,那也不过损失部分人手。”

“好,好!还是你想的周到!”田弘遇拊掌一拍,又似叹了口气道:“你去通知十三吧!”

田怀彝想说什么,嘴巴动了动最终没有出声,便躬身退了下去。

田家的商运大部分都是走海路,辽东的贸易更是直接从天津的港口运往盖州。所以他们在辽东包括明军控制的地方都没有建立分部,这一次田家又收罗了大批的茶叶、陶瓷、丝绸、胭脂运往盖州。这是按照惯例的时间出发,并没有引起什么异常。稍微有些不同的是,原本直达于盖州的商船,有一条在半道上却改了个弯,顺着小凌河口到达了锦州。过得一日后,商船才出发回到目的地---盖州。

  第一百三十二章 兼职说客

苏伦在甲喇将军府苦干了几年,已经由一个打杂役的小厮升作了应门管事。别看是个门房,但这里头的沟沟曲曲就多了。姜弘立虽说是个朝鲜人,但怎么也是一等甲喇章京,整个盖州就他最大。这些往来将军府的人见到他这个门房能不意思下嘛?!普通属下不给通传费的,苏伦一律给他吃闭门羹。只是盖州这边的人都太穷,一个月敲来敲去也不过几两银子,还不够去喝顿花酒的。百无聊赖的苏伦不由得怀念起明人那边来的商行了,那个张掌柜一来出手就是十两银子的打赏,如此阔绰,苏伦想不巴结都难!

说起张掌柜,苏伦的升职跟田家商铺有些关系。当初姜弘立嗜茶如命,苏伦算是跑断腿了也没有买到多少。后来田家商铺开到了盖州,茶叶的问题解决了,姜弘立一高兴就让他做了门房,不用作小厮到处跑了。有了这两层关系,苏伦自然对张掌柜亲热的不得了。

苏伦捏着指头一算,张掌柜已经有三个多月没有来了。要是每个月张掌柜都来看我家将军那该多好啊,不,每十天来一次那我就发达了。苏伦正在门房里做着白日梦,突然大门传来啪啪的敲门声。

“谁啊?”被人打断了遐想,苏伦老大不情愿。

门外传来一句很标准的汉语:“我家掌柜求见你家将军!”

听到这话,苏伦顿时醒悟过来是谁了。辽东汉民说的汉语就跟关内明人完全不同一个味,苏伦这个女真包衣奴才还是含混的学了些日常用语,在盖州能说成标准的官话也只有田家商铺的人。苏伦打开大门一看,前来敲门的是个长随,透过长随一看,在轿子旁站着的人正是张掌柜。

“张爷,是您来了~”苏伦操着半生不白的汉语迎了上来。

“姜将军在吗?”张十三笑呵呵的问道,顺带着递过一锭银子。

有了银子,苏伦满脸堆起了笑容道:“我家老爷在,小的这就去给您禀报!”

说着,苏伦连奔带跑的进了里边,一会儿后就出来请张十三进去。

姜弘立知道张掌柜到了一定的时候就会来拜会他,事情倒没有什么事情,只是彼此联络下感情而已。同时姜府里的茶叶、药物等快没有的时候,张掌柜也就快来了。姜弘立按照规矩接见了他,又吩咐下人上茶,彼此客套了一番。

“将军,小人这次带来的是福建的乌龙茶,还有几套景德镇的青花瓷!”

姜弘立拱拱手道:“又让掌柜的破费了,姜某人无功不受禄啊!”

“哪里,哪里!鄙商铺在盖州多得将军照拂,这点孝敬是应该的。”

姜弘立笑呵呵道:“如此我就却之不恭了!”

在辽东乌龙算是极好的上等茶叶,是以张十三呈上一斤之数。姜弘立接过来,打开闻了闻茶饼道:“果然是好茶!”接着又叹息道:“昔年本将军在朝鲜时候也未有这么好的茶叶啊!”

张十三意有所指道:“将军,此茶虽然珍贵,但南方却多得是。何况大明不只乌龙茶而已,那雨前的龙井方是真正的上品,皇宫的贡茶就是用的它,当然了将军若要品尝也不是没有机会的!”

姜弘立虽是武将,但是朝鲜重儒学,为官的人人都读书吟诗。对于张十三的话,姜弘立隐约觉察到其中话中有话。但一时间他也不能确定,只好含混道:

“张掌柜说笑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