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南唐新世-第3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个老汉终于要挤上前去,刚要开口买十斤,却听身后马蹄声急,一个军汉的声音传来:“粮食还有多少了?给兴唐学院留一点啊!”

    人群瞬间乱了套,挤在岸边不让那兵卒过去。许多还在犹豫的青衣家丁瞬间挤上前,把金银珠宝、飞钱凭证一扔,直接驾了两条船离开。

    有了这个先例,许多官员的手下上手就抢,转眼间河岸上的二百船就剩下了几十条。

    看着岸上少了许多的“百姓”,那个粮船老板乐了一下:“终于要够了吗?”

    正说着,远方又有人马奔来:“我们是侍卫军的,剩下的几十条给我们当军粮吧!”

    本来犹豫不绝的百姓瞬间把这个消息扩散出去,如夜风一般弥漫整个大街小巷。

    侍卫军谁能抢得过!很快秦淮河岸上,留下一地空船,飘荡得如同鬼魅,显得整个江面静寂无声。

    月光如水,清冷得让人全身颤抖。

    一直挤在前面的老汉终于落泪了,他一直比较保守,认为有钱在手,什么时候都能买到粮。家中只有三日存粮,再省着吃也就七天吧!

    到时候……

    就在他放声大哭之时,有人大声道:“又有船来,又来了二百条!这是哪儿的?”

    又一个老板跳下来:“我是吴越国回来的,‘兴唐学院’听说城内缺粮,我卸下一百船,剩下都运过来了!那位仁兄,你卖多少钱一石啊?”

    二人交流着,价格又要往上涨。周围的百姓苦苦相求,这个老板有些心软了:“好吧,看大家都是普通百姓,我运来时便宜,就卖大家一石二十贯铜钱吧!”

    明显比刚才那条船便宜了一成,所有百姓感恩不尽,正要抢购,岸上又有军马奔至,干脆直接扔下飞钱凭证和几十箱铜钱、金银珠宝,将整个船队接管了!

    看样子这是龙卫军的人!要不是神卫军着了一把火,恐怕整个江上的粮船都不够分的!

    两个老板对视一眼:“各位,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兴唐学院那一百船粮食马上能匀出九十船给大家!我们已经派人又去买了,所以每家高价买一两斤够吃到后天就行,多了的粮食也没用!估计三五天,有大批粮食运过来的!”

    百姓都吓怕了:不缺粮,那些军兵会来抢粮吗?

    第二天中午时,运到的二百船又卖了一空,不过岸上的人数明显少多了,偶尔有成群来的,也买不了多少了!

    “通知兴唐学院,把剩下的百船都运过来,平价放粮!战役收关,立即转移银钱去当涂县铁矿,重开十处大井!”船头黑色的竹笠下,李丛嘉的侍卫王国庆脸色黑黝,明显透着疲惫和劳累,却兴奋不已!

    他是从吴越国返回来的过程中,被王一笑直接命令接应船队,将五百条船按期送到,并从“兴唐学院”抽调了不少人,鼓动城内的富商、官员等有钱人,囤积粮食。

    官员中哪儿会没明白人,有人根本不相信没粮的传闻。但是,润州粮仓被人卖空,洪州、赣州也没有粮食的消息传来,所有人都有沉不住气了:南唐官场所有人都知道,说那两个产粮的地方无粮,极有可能——被当地的贪官低价卖了!

    如果最富裕的两个地方无粮,想一时半会儿从吴越、楚地买粮,那真是远水解不了近渴,没粮下肚子可不是闹着玩的!

    于是许多持观望态度的官员,都参加了从夜晚到第二天早上的抢购,包括冯延巳也最终没禁得住别人的劝说。

    只有宋齐丘老神端坐,在家一夜未睡,不断听着各方传来的消息。天快亮时,他终于恢复了一点精神头,告诉众人:他谁也不见,一病不起了!

    宋齐丘的称病,绝对是时候。当秦淮河上开始恢复三天前的粮价平卖之时,所有人都傻眼了:满城粮食,一地垃圾,大家忽然间发现,粮食太多了!

    几乎每一家,都有够吃半个月的粮食!

    最主要的,所有的粮仓都是满满的,让来检查的太监们大失所望。几次清点无误后,封库验印,回宫交差。

    李璟可不管那么多,市面平静,粮仓充盈,谁挣谁亏管他啥事?

    更何况,他面前摆着一张五十万贯的飞钱凭证,这是“兴唐学院”挣的钱分给他的利润——谁让他是整个兴唐学院最大的东家呢!

    (本章完)

第95章 分钱算帐皇帝乐() 
李璟盯着飞钱凭证,不断听着太监报告有哪些官员一病不起,脸色越来越古怪。

    整个事情,是自己十一岁的儿子李丛嘉策划的?

    不可能吧!

    要知道,从研究粮荒问题开始,李丛嘉就一直反对官员们参与抢粮,甚至直接点出了有人抢粮的目的。可是,那些官员们为什么还要疯抢呢?

    他掂量着面前白中透紫的飞钱凭证,转身向后看了一眼:“情况弄清楚没有?”

    黑暗角落中,一个声音如丝如烟:“再等一会儿吧!吴璋这笨蛋不知道跑到学院哪儿个角落去了,还没找到呢!”

    足足半个时辰,李璟身后一名黑衣老者露出半边身子:

    “陛下,吴璋反馈说,此事不是六殿下的主意。是赵普发现商机,田群和吴越国的那个潘天禧亲自执行的!对了,还有三皇子也参与其中!”

    什么?三儿子也参与了这件事情?李璟一下子站起,脸上青筋暴起。

    在他看来,这就是不务正业,是扰乱国家秩序,岂有此理?

    那黑衣老者也不着急,语气平缓:“三皇子只是负责接应粮船。他前几天答应六殿下邀请,算是‘兴唐学院’的骑术教官,所以才当了一把打手而已!”

    李璟长出一口气:不是他策划的就好!

    黑衣老者又道:“整件事情起因与兴唐学院无关,纯粹是城内先引起的麻烦。狄玉龙回学院要求把先运来的一百船粮食平价售卖,结果让赵普看到了机会。于是……”

    李璟一拍脑门:“这帮混蛋啊,简直就是把大臣们当猪杀啊!养肥了一刀宰杀,吃得满嘴流油啊!不过还算讲究,给我送来五十万两孝敬!”

    黑衣老者脸色一紧:“陛下,你才分五十万贯啊?如果我判断不错,兴唐学院赚到了近三百万贯铜钱!”

    李璟大怒,一脚将面前的凳子踢飞:“啥?我才分了二成?剩下的呢,不会都让赵普揣自己腰包了吧?”

    “陛下息怒!咱们都有些小瞧六殿下了!整个兴唐学院,如同一个合伙的买卖,有着明确的股份。陛下您出资六千贯,又派出两千人,还提供了军粮,占两成不少了;周宗送了一个山庄和大片土地,才算半成……”

    “整个学院都是我的,他们凭什么算我两成?”李璟又好气又好笑。

    “陛下,我认为他们做得对!这样的一个学院才能受各方制衡,保证各方利益。六殿下负责整个学院统筹规划,占一成;枢密院代表朝廷占两成;山庄的教授、研究人员等占了半成……”

    “噢,还有四成呢?”

    “收益的其中三成,是建立了一个什么‘战伤抚恤基金’,听用途就知道是用来帮助死伤将士的。这个主意最好,我们这些老家伙最怕死后留下孤儿寡母没人管了!剩下的一成,是留给未来学院发展的‘建设基金’!”

    李璟想了好一会儿:“老毒物,你认为这种仿佛做买卖一样办学院,能行吗?万一有人花钱买去不麻烦了?”

    “陛下,你代表皇室占了两成,朝廷占了两成,‘战伤抚恤基金’又占了三成,谁能把它买去?如果不这样分,陛下你想过没有,万一碰到一个贪婪的祭酒,会不会把学院的产业掏空了?”

    李璟恍然大悟:“小六子怎么会有这么多鬼主意?难道又是赵普的主意?这样的大才为什么不为朝廷所用呢?”

    黑衣老者长叹一声:“陛下这样的问题我无法回答啊!关于这件事情,看不出有六殿下故意为之的痕迹。但是,有一点很奇怪,他派人一次性购回如此多的粮食,难道很早就知道粮仓内缺粮?”

    “切,明眼人谁看不出来!不过能判断如此之准,粮船这么快进京的,恐怕他是第一个吧?不对,他哪儿来的钱去购粮?我给六千贯,算上他从河中捞出来的,也不到二万贯。人吃马嚼的,够学院开销都不错了!”

    黑衣老者淡淡一笑:“说来不奇怪,他用学院正在研究的成果做保,从三皇子、大皇子、二皇子和皇后处借的五万贯铜钱飞钱凭证!这一点陛下可以问皇后!还有一部分就不知道来源了,估计是某位富商暗地里帮助的吧!”

    李璟兴奋地拿着五十万贯的飞钱凭证看到钟皇后时,发现她也握着一张二十万贯的飞钱凭证脸上红云密布。

    “皇后,你这钱哪来的?”

    “嘉儿给我的啊!他从我的丝绸铺子前一段时间拿走两万贯钱,我都不知道啊!谁想到今天还给我二十万贯,说是卖军粮获利了!我都不知道咋花了?”

    一向勤俭的钟皇后根本没见过如此大数额的钱,正惊喜中发愁呢!

    “啊,要是这样的话,我不如当初多给他十万贯啊!皇后,你看……”

    “五十贯?这是哪儿来的?不会也是小六子赚的吧?”

    二人对视着,满眼不敢相信:短短三四天时间,小六子赚了那么多钱?

    “这小子真是太能捣腾啊!皇后,你说当初我要是给他十万贯,整个兴唐学院的产业是不是都是咱们的了?”

    “净想美事?这种偷机取巧的事情万难再碰到一次?当年先皇活着时,洪州清查粮食那次,有多少人跳江?恐怕几天之内,整个京城都不能安静啦!”

    李璟才不管百姓死活呢,反正自己有了钱,是绝不会给别人的!

    他掰着手指道:“你看,我占了二成,枢密院占了二成,那个什么抚恤基金占了三成,小六子占了一成,整个学院就是咱家的!”

    看他越想越兴奋,钟皇后一句话就把他浇醒了:“别做梦了!煜儿刚从我这儿离开,他说,学院之所以这么分,就是怕让人惦记上!他还告诫陛下您,学院不是李家的,也不是朝廷的,而是大唐百姓的!”

    李璟脸色一红,不好意思的同时有些怒了:“全天下都是我们李家的,说什么混帐话?”

    “陛下,煜儿还说,他这次借到这么多钱买军粮,根本就没想过赚钱,纯粹是为了应急,结果碰到贪官们胆颤心惊,所以才小赚了一笔。等贪官们反应过来,一定会找他麻烦。”

    李璟心头一抖:可不是咋地!除了宋齐丘没有损失多少,贾崇稳坐泰山,周宗一进一出还略赚了一点儿,其他官员,恐怕将多年捞到的钱都吐了出来,这个仇可结大了!

    要不要自己替小六子分担一下?

    (本章完)

第96章 帝王怒嗔孙猴子() 
“陛下不用担心!小六子说了,这事没人能把他个人咋样,恐怕会对兴唐学院下黑手!他手下的生意都是对国家极有利的事情,怕这些混蛋惦记上……”

    “皇后你不说,我还没精心问过呢!这小子都鼓捣出什么东西了?上次说的丝绸衣服制成了吗?”

    “丝绸衣服听说刚刚进贡到宫中一整套,说是送给彩雨的嫁妆。这丫头也是死心眼,一个劲儿说不想嫁!我看她心中可能有人选……”

    “岳彩雨跟了你我好多年了,如自家妹子一样,她相中谁就嫁谁,我绝无二话。”

    “阿景,你真是好人啊!可是她相中的人我不太满意……”

    “谁啊,你不满意?她能接触的人都是有限的,不外乎侍卫军或者暗影卫……”

    “不是!她说从小定下过一门亲事,男方是被贬到蕲州的已故老臣潘天寿之子。那小子叫什么?对,潘佑!据说此人虽然文采斐然,却长得如鬼一般,怎么配得上彩雨妹子!”

    “潘佑?潘佑?我怎么没印象朝廷有这么个人呢?”

    “当然没印象!他老子死后,这小子隐居乡里,教了几十个孩子,根本就没回京城。要不是彩雨藏了一张他的少年画像,恐怕我……”

    “皇后不用担心。或许他现在落魄,彩雨一见他就死心了呢!你叫人把潘佑叫回来,如果真成了,随意安排一个官职就行!如果他不爱当官,扔给小六子让他安排在学院教娃娃兵!”

    说到这儿,他轻轻拍了拍皇后的肚子:“还得两个月?我真忍不住了!今天晚上去柴贵人处了!对了,刚才问你的话还没回答呢!小六子还鼓捣出什么玩意啦?”

    “噢,真有一样东西,怕你生气,先让我看看!他说,如果这部书印出去,又是一笔不小的生意!”

    说着,从枕边拽出一撂淡黄纸张:“这本《西游记》主要是弘扬佛法无边,劝人回头是岸,多多修行,少结冤孽之书。故事真不错的!”

    李璟接在手中也不读它:“那就印呗!工部有许多雕工正闲着无事呢,让他们练练手,将来拓印碑文时正好用得上!”

    “陛下你不知道,煜儿不知道听谁说的,这其中一段大闹天宫,犯了帝王忌讳,所以让您先过过目,如果同意才能印!这套书一千多页呢,如果天下各处都卖的话,恐怕能挣上百万贯呢!”

    一听说上百万贯铜钱,李璟马上来了兴趣:“那还等什么啊?”边说边读了起来。

    这撂纸就是一章内容,正是《美猴王炉中炼火眼金睛,凌霄殿掀众仙人仰马翻》。看罢,李璟重重地摔在地上:“这是什么混帐东西?一个猴子居然敢和帝王叫板,这还了得!毁了,毁了!”

    “陛下,果真要毁?你还是听听煜儿的解释吧?一开始时,我也生气了!可他说,前后章的内容没带过来,要是一并看了,您一定不会发火的!”

    李璟余气未消:“光是大闹金殿就是重罪,管它前因后果呢?”

    “这只猴子是天地所生,本是有智无知,象征着人之初,愚顽无状。他在海外学得一身本事,却顽性更劣,东海龙宫抢甲衣,地狱阎王处改生死。后来,太白金星,噢,这个人物就是天庭的礼部尚书!”

    李璟听着有趣,缓缓坐下来,听钟皇后一点点细讲。

    当他听说,这只猴子被安排看管蟠桃园时,不由大笑:让顽猴看桃,不偷吃光才怪!

    果然,故事发展越来越清晰。他虽然平日偷吃,但还知道留些应急用。可是当听说他没被邀请参加蟠桃众仙大会,又被赤脚大仙羞辱,终于发了火时,李璟淡然微笑:

    “果然是猴子本性啊!想让它成为一个忠臣良将,难啊!”

    “是啊,陛下!于是,他闹了蟠桃会,吃了太上老君的长生丹,反下界去,天庭才震怒抓捕啊!”

    “不行,这段闹天庭应该删除。可以改成教化吗?那太白金星可以办个学校让他去念书啊!”

    “陛下你不用动气。猴子怎么可能老实念书?不知道你注意没有?他虽然大叫让玉帝陛下把皇位让他坐几天,却一直没有去坐啊,还用脚踢了那些大将,说什么你们什么鬼心思别以为老孙不知道……”

    李璟沉思。

    “陛下,这猴子即将抓到玉帝,又觉得这老儿不错,坐位子时天下太平,人缘极好,不能伤害他!他于是把怒火转向了伤害花果山无辜猴子的天兵天将,尤其是雷公电母。玉帝可没下旨牵连无辜!”

    “你是说,猴子其实是被这些骄兵悍将逼反的?”

    “是的!还有呢!你看,为了表示太上老君与玉帝一心,玉帝让人去请他时,却发现他在鸿钧道人哪儿闭关修行。而鸿均道人也没有想弄死猴子,说此为天地灵物,天生乖僻,请佛祖渡化即可!”

    “陛下,这里面的关系可就大了!太上老君、佛祖是什么人?天地至强者,真正的神佛,要听从玉帝的命令。我最喜欢这句话,快传,快传,让他们两个来抓妖猴!”

    李璟“扑哧”一乐:“小六子聪明啊!神佛们总是凌驾于天子之上,这总归不是好路数!这样算来,我是苍天之子,也能管得到他们?不过,这猴子被佛祖镇压,体现不出玉帝的权威啊?”

    “后面还有呢!不过小六子故弄玄虚,说在孙悟空被镇压五百年时,唐三藏出现了,要救他出山时,让他必须九叩才行。这猴子第一叩天,第二叩地,第三叩女娲,第四就是玉帝呢……”

    李璟的怒火终于一点不剩,全消下去了!

    他细细看了好久,忽然道:“内容就罢了,让小六子检点一些,别让那帮道学、儒家盯住不放!皇后娘娘,这字是谁写的,怎么会如此规整?而且这字体我从没见过啊!”

    “不是谁写的,是印书专用的字!这叫唐体,是咱们大唐发明的!据说这种印书法,已经正式命名,从发明人和大唐中各取一字,叫唐侗活字印刷术呢!”

    “唐侗?不好听,不如叫兴唐印刷术呢?就这么定了吧!”

    “陛下,名字的事情有什么好争的?不过调动一下那些老工匠们的积极性。真正的用途是传播学问!你来看,这才是我一夜不眠、最兴奋的东西!比那什么唐侗印刷术强一万倍的绝学!”

    (本章完)

第97章 李唐正统再重塑() 
李璟读着读着,手都颤抖了:“皇后,这也是小六子那些人鼓弄出来的?太好了!让我大唐文化传遍世界,虽死而犹荣啊!”

    李璟满面是泪水,激动得好半天都没平静下来。

    他的泣声直接惊动了在外面的女官岳彩雨,她大步冲进来,正看到李璟手上滑落的三册书。

    打开第一本,赫然是《百家姓》:李钱孙赵,周吴郑王,冯沈楚魏……

    岳彩雨一行行看下去,终于在第四页底看到了岳姓,算一下,竟然是474位。自己的族人这么少吗?

    她苦笑一下,又看向了第二本,赫然是《千字文》。这东西不稀奇,培养孩子最初用的学习文字,唐以前就出现了!不过,一般都是私塾先生教一句,孩子们学一句,有时还有教错的!

    这本书用词用字极准,真是难得的好东西!

    又看向了第三本被皇后捡起的书《三字经》。看了几页,她的脸色变得红润了:她不是普通女人,长在深宫,自幼耳熏耳染,岂能不知道这本书的意义!

    不仅是传播文化,更是对李氏家族创建盛唐,几百年兴衰的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