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南唐新世-第3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瞬间所有人都站了起来:自己一行人还在这儿算计别人呢,大家自己都一脑门子包,不知道怎么渡过险关呢!

    宋齐丘心疼得流血,却不得不站出来表态:“各家立即组织人去赣江两岸,吴越国腹地收粮。不怕晚一点,我想陛下怎么也会宽容十天八天的!咱们半个多月运回来,估计也能应付过去!”

    似乎响应着他的话,外面奔跑进来一个门客,一进门就忙不迭道:“完了,乱套了!整个金陵现在都在抢购粮食!我和后厨刘大爷带着五六个家丁,不过抢回来三天口粮啊!过几天可吃啥啊!”

    宋齐丘脸色一下子就绿了:完蛋了!不用谋划了,已经有商人闻风而动,哄抬粮价啦!

    怕啥来啥!不说填补粮仓空缺,单是各家吃什么都成了问题。

    那个门客似乎才喘过气,看清屋内众人,立即变了脸:“宋大人,我……”

    “说吧!在座没外人!还有更严重的情况吗?”

    “有!所有私人钱肆都暂停兑换铜钱。主要是各家大量兑换铜钱,把三家老钱庄都给挤兑关门了!这是怎么回事呢,为什么一下子都提走存钱?不仅那些赋闲在家的老将军、老勋臣,甚至各大富商也在提现钱……”

    宋齐丘一下子站了起来:“不好,这是有人故意散播假消息啊!这样挤兑下去,连官家的进奏院都承受不住的!来人,抬我进宫!你们都马上回家,迅速派人宣传,不会关闭任何钱肆,正从全国各地调铜钱、粮食。最迟明早,各大仓开仓放粮!”

    冯延巳脸如青靛,气如游丝,声音低沉得几乎听不见:“他们,他们出手了……他们……要死灰复燃!”

    所有人都脸色一愣,只有宋齐丘听明白他的意思了,摇头道:“已死之虫,僵而不化!我不怕这些杨昊老臣,就怕是有外国势力介入啊!想击跨京城的银铺钱肆,三五十个富商联手根本吃不下的!”

    所有人都想到了东南的吴越国——有如此财力做如此大局的,恐怕只有吴越国的皇族钱氏。

    也只有他们,才能如此清楚地洞悉时局,趁乱捞一笔快钱。

    未等宋齐丘走出府门,一个太监带着数个禁军奔了进来:“陛下召见!皇太弟和诸位皇子都进了宫!”

    “他们去干什么?”

    太监明显与宋齐丘很熟悉,低声道:“官面上有人一下子扔进了一百万贯铜钱抢粮,来势汹汹啊!六殿下出了一个主意叫釜底抽薪!”

    什么?一个小娃娃居然出了一个计谋?看样子皇帝陛下似乎还真相信了?

    不行!我大唐经济命脉,岂能由一个娃娃掌控?

    户部员外郎范仲敏看宋齐丘焦急的样子,他微微笑了一下:“这位公公先去里面休息一下,领点赏钱!宋大人不用急,我有一计消灾又解渴!”

    (本章完)

第92章 满街铜钱应对难() 
就在满城乱套,官员富商大惊失色的时候,李丛嘉正在悠闲地看着满墙满地的碑拓。

    整个皇宫“萤光阁”内,到处都是残破石碑:有的古旧难辨,有的怪味难闻,有的只有一角,有的整面无字……墙上都是破旧的古卷轴,足足有上万部。

    这些字迹中,他看到了不知真假的柳公权的《李晟碑》;看到了欧阳询的清丽小字;看到了一幅汉代的隶书墓碑拓……最让他感觉可笑的,居然有三幅自称王羲之真迹的《兰亭序》古卷轴。

    这东西真迹不是让唐太宗李世民带棺材之中去了吗?那这三幅风格迥异的《兰亭序》究竟是谁的?

    正思考着,外面又涌进一群人来。他瞄了一眼,全都是户部官员。

    李璟站在最里面,盯着唐太宗李世民的一幅手书画稿,眼眉紧挑,一点没有诗情画意的感觉。

    从刚才下朝开始,他就接二连三接到报告:金陵市面上疯狂抢粮!

    他不明白这意味着什么,但明白粮食一旦抢光了,老百姓就会心里没底!一旦心神不宁,江山就会动荡!

    这个时代,所有的货币都是与粮食、布帛挂钩的。简单说,有粮有帛就等于有钱!但是在京城之地,一般却没人故意存粮和帛。官员百姓对于朝廷还是十分信任的,因此家中存留着大量铜钱和飞钱凭证。

    如果没粮没布了,飞钱凭证就是废纸,铜钱就是累赘啊!

    他马上将皇子们叫回宫来,防止混乱中被人伤害——从这点上看,他完全继承了李氏的仁慈,非常爱自己的家人。

    皇太弟李璟遂到来,他带来的消息更加耸人听闻:已经有人在纵火,幸好侍卫诸军开始出动弹压等等。

    李丛嘉心里反复思考着事情的起因和经过:究竟是哪儿一步做错了,弄成现在的局面?还是真有人故意搅局想渔人得利?

    好久,他从众人的讲述中总结出三点:

    一个真实消息两个传言,汇聚到一起造成了整个京城的混乱。

    真实消息就是:皇帝陛下要清查粮仓。“大硕鼠”们为了弥补空缺,会花大价钱购粮。

    第二个消息就是以讹传讹了:京城粮仓根本无粮,晚一点恐怕连吃的粮都没了!飞钱凭证马上要变成废纸,富商和官员取铜钱要跑路!

    第三个消息纯粹有人恶意造谣:京城外隐居的一个清官,终于逮到将这些贪婪的官员送入地狱的机会。于是,他星夜入城,带来五百万贯钱,提前抢粮抢米抢帛……总之一句话,让那些贪官无粮可补,被皇帝砍了脑袋!

    第一个真消息,应该不会引起太大问题。无非少数百姓怕粮价飞涨,自己吃亏,多买几天的粮而已!

    可是李丛嘉根本没算过京城有多少人啊?一人多买一斤存在家中,是多少粮食?

    第二个假消息火上浇油,直接造成了几十家私人银铺钱肆关门,随后进奏院被提空,满城都是现钱,满城又都无钱!

    第三个消息,更是将事件推向不受控制:朴实的百姓对贪官们恨之入骨。本来还在犹豫的善良之辈,一听说帮忙买空市场上所有粮食就能杀了贪官,毫不犹豫地出手了!

    粮食抢完了,转向其他能吃的,随后就是商铺里的东西……反正大家觉得,有东西在手,总比有钱无物强!大不了以物易物!

    从下午开始酝酿的风波,终于在傍晚三四点钟达到了高潮。幸好天很快就黑了,要不然的话,整个京城就得爆乱!

    等宋齐丘到来时,李丛嘉已经用简单的语言把发生了什么说得一清二楚,更把明天要发生什么摆在了大家面前。

    宋齐丘听着别人的转述,长叹一声:“老夫聊发少年狂,我不如汝啊!”

    冯延巳心中有点妒忌,随即又兴奋起来:自己的女儿和六殿下李煜处得很好,自己的未来女婿聪明,他脸上也有光彩不是!

    李璟终于把悬着的心放了下来:有人懂就好!找到原因,一切就没问题了!

    他环视一周,最后还是把目光落在了户部尚书常梦锡的脸上:“说说看,你有什么意见?”

    常梦锡大才,为人刚直不恶,对冯延巳最为不满意,认为他空有才学而德行不佳,二人矛盾渐深。他最看不上的就是宋齐丘,认为他是大奸,二人在朝常经常对掐。

    但是这位常大人,对钱粮之道一窍不通。他现在被扔在户部尚书这个高位,纯粹是宋齐丘一伙人被贬被谪,一时间朝堂无人可用,皇帝还是最信任身边的人,就把这个重要的位置交给他看管一段时间。

    常梦锡摇头道:“我是不懂经济之道的!刚才六殿下说得头头是道,不如听他的主意吧!”

    宋齐丘终于长出一口气:“你不懂不要乱指挥!六殿下未经世事,虽然找到了症结,却一时半会难有决断。以老臣愚见,马上开仓放粮,稳定物价。还有,从润州调钱进京……”

    一边马上有人附和,渐渐成了主流的声音。

    宋齐丘有些得意:你们这些混蛋真到了动真章的时候都抓瞎了吧!我老宋别的本事没有,摆弄钱财那是第一等厉害!

    其实他忘记带上一句:往自己手里搂钱的本事也是第一等的!

    看看周围没有声音,李璟刚要宣布旨意,李丛嘉站了起来:“父皇,孩儿年幼,被人不信任正常。但为人子、为人臣者,有话不说,是为不忠不孝!请允许我提出出反对意见。”

    宋齐丘一愣神:自己的应对举措是对的啊!李丛嘉还有什么反对的?

    李丛嘉盯着墙壁上的碑文拓片,轻声道:“宋大人前面的半截意见是对的,但后半截从润州调钱举动,纯粹是找死!”

    整个千米萤华殿内,足有上百人,一瞬间哄堂大怒。

    说一个老者找死,这是大不敬啊:不论宋齐丘说的对错,都不能用这种言辞啊!

    李丛嘉转头看向众人:“能让我把话说完再怒嗔怒视吗?我说找死的原因有三:一,整个市面上铜钱数量我估计得有上千万贯,甚至更多!当然,这里面有不少是黄金珠宝!”

    众人无语:这个数量不算过份,有可能实际上更多!

    无论是商人还是官员,大家都把钱藏在家里。到了这个时候,老百姓怕不买东西吃亏,所以连地窖中生锈的铜钱都拿出来花了!

    现在,李丛嘉手中握着几枚:“大家看看,这还是昭宗时期所铸,足有百年了吧?”

    将钱扔在地上,他又道:“这些钱满街流通,物品都卖了尚嫌不足;再调钱来,岂不是沸油灭火,越浇越旺?”

    (本章完)

第93章 粮潮汹涌斗朝堂() 
众人无语,静静地听着李丛嘉分析第二个原因。

    “各位,大家也听到了第一个真实的消息。粮仓里的粮有多少,你们这些混蛋比我心里有数。一旦打开,粮食不足,会是什么结果?疯抢啊!到时候弄不好就是动荡!”

    “所以第二个原因,就是粮有多少能满足百姓心里承受能力?答案是越多越好,直到他手中无钱为止!这就出现一个问题。他手中无钱,以后怎么办?光吃高价粮吗?”

    所有人都傻眼了:真要开仓放粮,问题恐怕更大啊!

    “第三个原因。整个市面上的粮和钱都集中在少数富商和粮贩手中,他们才是推动风波的根源。万一这些人再趁势抬高粮价,如何处理?”

    听到这儿,常梦锡冷冷地来了一句:“杀!”

    李丛嘉毫不客气来了一句:“蠢货,就知道杀!都杀光了,你去卖粮?另外从润州调粮的事情也要慎重。万一消息泄漏,恐怕润州都得乱了套,没准会波及全国。”

    也不管常梦锡是不是能下来台,他轻声道:“我推荐一人,也就是天天和你们干嘴仗的那个狄玉龙,这三个原因都是他帮我分析的,希望他能有破解办法啊!”

    狄玉龙被禁军从城外连拉带拽到达宫城时,已经是夜半。

    从没有过夜半为外臣打开的宫城红色大门轰然洞开,李璟亲自接了出来,一见面就问了一句:“爱卿,你有何妙计安天下?”

    狄玉龙弄明白事情前因后果,狠狠地瞪了一眼李丛嘉:他哪儿会不知道,李丛嘉既是隆重推荐他,也是为了避嫌!

    一个十一岁的孩子,太妖孽了容易引起猜忌!树大招风不是好事啊!

    因此,狄玉龙没有任何犹豫,直接把所有的矛头都揽向自己:“陛下,如果你信得过我,马上派人出城,我们‘兴唐学院’买的军粮明天早上到秦淮河上,有一百船。马上让将士封锁江畔十几个小村庄,许进不许出,征用所有船只,用麻袋装上沙土,混在粮船之中。”

    众人都绝顶聪明,一下子就明白了:这是偷天换日之计啊!

    李丛嘉皱眉:“万一大家疯抢,一百船不够咋办?”

    狄玉龙阴笑一声:“所以我才让人封锁村庄呢!神卫军营、龙卫军营都在城外,那仓中有多少粮?悄然运出,谁敢泄漏消息灭了他九族。我就不相信,城中有多少富商敢和朝廷玩游戏?”

    李璟一拍大腿:“好,好,我就让他们赔得倾家荡产!”

    人群中有几个官员眼睛闪烁,似乎有靠近门口的趋势,被李丛嘉看在眼中,用脚碰了一下大哥李弘冀。

    李弘冀一激灵反应过来:“来人,守住这道门口,没平息事件前,谁敢未经父皇命令离开……抄家灭族!”

    李璟不太满意地瞪了他一眼:“听到了吧,这也是朕的意思!”

    狄玉龙的主意可谓阴损,但是这中间有很大的漏洞。

    李丛嘉正要补充,一旁边的老臣萧俨冷笑一声:“狄大人没考虑一件事情。城中有些官员贪了粮仓中的粮食,借此机会囤机,岂不便宜了他们?”

    狄玉龙乐了:“据我所知,市场上现在一斤粮食四倍于昨天,他们愿意买还不好吗?只是,需要弄准粮仓缺多少粮?还没有核对,不好办啊!”

    李丛嘉摇头:“用军粮一事根本行不通。如果打开仓门,周围百姓必然发现粮仓数量不足,这反倒说明整个京城的粮食真遇到了危机。到时候百姓的疯抢热潮更甚啊!以我之见,这件事情就在于对官府的信心!”

    说到这儿,他看着外面的天空:“一百船,缓慢地卖,能不能拖过一天?一天之后会有多少船粮食出现?所以啊,无需动用军粮!它们要留到最紧急的时候,现在还没到那种地步吧?”

    宋齐丘感觉哪儿里不太对,却一时分析不出,他摇头道:“这种办法只能解一时之渴,最终百姓手中无钱,光有粮可怎么办啊?其他行业还怎么生存?”

    李丛嘉微微一乐:“要不这样,卖粮的钱一户分五贯!普通百姓家有了五贯钱,可以度日一月,相信夏收马上到了,挺过难捱的今年没问题!”

    他轻摇纸扇:“我们要在城中宣传,相信官府有足够粮食。咱们各大臣家,也不要囤积,只有如此,才能稳定人心啊!”

    宋齐丘心头一紧:坏了,自己家里是不是囤积不少了?这种时候买粮就是在浪费银钱啊!怎么把消息送出去呢?他转着眼珠,发现其他人也都在各自想办法。

    终于,李璟开口了,他一挥手:“那就用兴唐学院的一百船粮食救急吧?抓紧催促周围各州,运粮到京城来!大家各回各家……”

    李丛嘉急忙道:“父皇,如果有人泄漏只有一百船粮食的话,恐怕会引起更大的骚乱啊!到时候不得不开军仓、储备仓的话,许多贪官就此跑掉了!”

    冯延巳眼睛一亮:“陛下,六殿下刚才的话说得很有道理,只有官员们不疯抢,保持镇定,才能带动百姓信心。我们马上去联系各位大人,以身作则,相信很快就会平息风波!至于各仓缺粮数大体已经核实,不过三分之一左右。万一真需要开仓,就请各位大人现场验看如何?”

    李丛嘉极力反对之时,大皇子李弘冀阴阴一笑:“二弟、皇叔,你们手中不都有各粮仓缺粮的准确数字吗?交给父皇陛下,相信没人敢动手脚的!”

    二人马上摇头表示自己从没听说过粮仓之事,怎么会有准确数字!

    众人盯着大皇子李弘冀,他也摇头:“我只是吓唬大家一下,不要抱着想混水摸鱼的想法啊!真动储备粮仓时,也有禁军守护的!”

    众人出了宫,李丛嘉和狄玉龙急忙向城外赶去!

    一面走,狄玉龙担心道:“你说那些老家伙们会高价买粮吗?”

    “这就看个人对时局判断能力,以及对陛下的信心啦!相信陛下不会重责自己的,就有可能按兵不动。在这件事情中掺乎太深的,就极有可能疯抢这一百船粮食,逼着开仓放粮,然后鼓动百姓一拥而上哄抢,让粮仓内的缺粮数变得无法核实!”

    “那咱们的粮船……”

    “催促上游,叫他们加快速度赶往京城,明天的三百船和后天的二百船争取今天晚上都要赶到!让我三哥带一百铁骑向上下游接应一下,别让人劫了!我要好好让这些贪官把吃到嘴的都吐净!”

    (本章完)

第94章 粮食斗战胜收关() 
沸腾的京城里,禁军终于出动了,沿街敲锣打鼓,宣传粮食足够用,秦淮河上已经运来了粮食,不要抢,有的是!

    但是,此时已经失去理性的百姓把棺材本都掏出来买粮。更有一些粮贩子、不法商人、许多官员……一并涌到秦淮河岸边。

    四倍、五倍、六倍……天亮时,粮价涨到了前几天的六倍之多。

    可是,还是有人一车车买走,刚刚从船上卸下,没等普通百姓挤到近前,已经有不少青衣人将他们推开,很快就掏空了几条船。

    未等再挤过去,又有家丁推车来买,又十几船没了!

    一个黑瘦的小个子挤在人群中,小声嘀咕:“听那些官老爷们说,一共就一百船,半夜恐怕都挺不到……看来真是粮荒了!粮仓真让贪官们卖空了,城内无粮可用了!”

    一传十,十传百,不一会,一百船抢个净光。站在船上的粮船老板愁着眉头,拱手要离开,却听岸上百姓骂声不断。一个声音道:

    “你们后面那二百多条船上是什么?要是不卖的话,我们就放火烧了它!”

    “那些是准备给‘兴唐学院’的军粮,不能买!”老板未等说完,一只铜锤呼啸着掠过他的脸庞:“再不卖,下一次就打死你!快卖!”

    仿佛真被吓到了,粮船老板立即让人把后面的船打开,瞬间几十船见底了!

    远远的,站在高楼之上,冯延巳的女儿冯四娘拽着周娥皇的手,冰凉到底:“我爹说,我们家不能给皇上添乱,所有人都没买!看这架式,真要开仓放粮,我爹亏空一千石之多,还不如倾家荡产买了,然后补到粮仓之中,神不知鬼不觉!”

    周娥皇摇头:“从小处说这是不仁不忠;往大处说,就是和陛下唱对台戏,让陛下知道更麻烦的!你爹不是胆子小,他是相信陛下会饶恕他的!大不了,他被贬外地,你住在我家!对了,不用住我家,直接住六殿下的安定公府去!”

    二人调笑着,一时间竟然忘记了秦淮河码头上的疯抢。

    月上梢头,整个天地似乎都宁静地注视着这人间闹剧。

    一个老汉终于要挤上前去,刚要开口买十斤,却听身后马蹄声急,一个军汉的声音传来:“粮食还有多少了?给兴唐学院留一点啊!”

    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