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南唐新世-第2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家是斯文人,怎么会如此直接骂人?

    李丛嘉可不管他是否适应,直接道:“知道伪周国能动用多少军队吗?仅仅从洛阳向东,九十四州地,人口三千万,可动员兵力三百万,精兵五十万以上!剔除现在在泽州一带的军队,整个腹地有兵员一百多万!”

    李丛嘉的分析是有依据的。整个中原地带人口最为稠密,尤其是洛、汴、澶、宋等州,都是人口过百万之地。平时这些百姓缴税纳粮看不出什么,一旦是亡国之战,爆发出的力量是不容忽视的!

    虽然南唐一向自诩大唐正宗,但后周传承至唐末,自认为中原大国不输于人,岂肯轻易就范?

    在李丛嘉的设想中,大辽国既然与后周开始血拼,就意味着双方的仇恨一天盛过一天,待到双方国力耗尽,民心尽丧之时才是大唐重兴之日!过早介入会引来不必要的仇恨!

    李弘冀眼神眯着,盯着李丛嘉的位置半天无语。他的心中一直认为李璟偏向这个幼弟,不肯给自己一点出头的机会,但现在听李丛嘉一说,他倒有一种宽慰:怕自己主张北伐而不肯见自己,这倒有一点李璟的样子!

    李弘冀不说话,其他文臣也不好再多嘴,但武将中则有人不满道:“未战而先怯,何敢言战?六殿下在北方以弱旅击辽,尚能坚持,何况大唐百万带甲之兵?论国力、论兵力、论正统、论将相和……哪儿方面大唐会输人?”

    李丛嘉转向此人:“敢问一下刘虞候,你的卫圣军和伪周军相比,可能一比一战胜之?”

    问题很直白,却有些伤人了!谁都知道南唐的步军战力不如后周军,卫圣军虽然是南唐主力禁军,却不如神武、龙卫两军,更难说战胜同等数量的周军了!

    那刘虞候一黑脸,随口道:“小小周军当不在话下!在寿州前线我没少斩杀……”

    (本章完)

第627章 西进再识欧阳权() 
这是在偷换概念!

    李丛嘉也不揭穿他的伎俩,随口道:“北人尚武,南人崇文,古已有定论。近年来北方战事频繁,王朝更迭,异族入侵,藩镇割据,这些都让普通百姓有了危机之感!盛世文宝,乱世刀箭,哪一个北人家中没有战兵之器?反观南方各地,崇尚孔孟之术,喜好孔方之物,能开强弓者,民间还有几人?”

    在场所有人的脸都青了:李丛嘉点出了南唐最大的一个弱点——不尚武!这在和平时期是好事,但现在天下正乱,没有强大武力做保障,连自保都成问题何谈统一?

    李弘冀的脸色一会一变,他不是不知道这些问题,但他不愿意正视自己无力北伐的事实,总是幻想着趁北方大乱之机一锤定音,到时候英豪来投,天下唾手可得!

    和他想法一样的不乏其人。武将中已经有人站了出来:“六殿下所说有理,但战争不是用人数相比可成!北方五朝更迭,哪儿一次是血战到底争得天下?无非是强者通吃,弱者直接弃子认负!如果我们占领汴梁,收复河南山东大部,那柴荣小儿回天乏术,自然认清形势。中原百姓和各方豪强哪儿还敢和大唐精兵为敌……”

    这就是在想当然!李丛嘉都不屑于驳他,直接道:“所以我向父皇进言,要厚植国本,兴武强军。唯有内强才能御外,待时机成熟挥军北上鼎定山河!”

    李弘冀终于回过神来,他要是再不说话,整个场面就完全让李丛嘉引导着偏向一方,与他的目的背道而驰了!

    “六弟,此言谬矣!诚然,大唐兵不如北方,但我们广有钱粮,民心可用,又有江湖之险,进可攻退可守。此时北方正是乱局,如果不趁机北进,贻误战机,定然会丧失民心,失去大唐进取之锐气。同时,天予不取,给柴荣小儿喘息之机,将来引军渡江者必是此辈!”

    李丛嘉笑道:“大哥说的是!此乱局正是好时机,所以我建议父皇要审时度势,既不可冒然兴兵,又不能坐失良机。我们现在不出兵,伪周国没有后顾之忧,会倾国之力与辽人争夺上党地区,甚至北进河东太原之地。伪周伐汉绝不是一月一年之功,待其力疲之时,大唐北进汴梁,想来后周首尾难顾……”

    众人一乐:六殿下的想法竟然不是不攻,而是想坐当渔翁啊!

    可是,如果辽人胜了呢?

    “辽人如果取胜,定然会南下洛阳,柴荣固守此地,幽州之地的南京道辽人肯定会牧马南疆。无论周人怎么想,此时的第一要务都是确保国不倒,族不灭。此时我们需要伸出援手,助他们和辽人死磕到底。如果辽人退了,咱们横扫中原,天下可定!反之,光明正大的北进中原抗击契丹人,谁还能说半个不字?”

    纵观李丛嘉的策略,就是一个字:等!

    李弘冀总是感觉到哪儿不对劲,却一时想不起来!就在这时,他身后一人从黑暗中来了一句:“周人是六殿下的奴才吗?会听你的话?难道不会祸水南引,甚至苟且在一起对付大唐?”

    李弘冀一下子想明白了:李丛嘉这一切都是建立在后周国与辽人死磕之上,但历史上北方王朝哪儿个与辽人硬碰硬过?后晋时石敬塘认贼作父,自称“儿皇帝”,现在北汉的刘崇自称“侄皇帝”,甚至后汉时期连汴梁都让人占了,也没敢放个屁啊!

    李丛嘉似乎没有想到这点,他一挥手,意气风发:“就算局势不像咱们想的那样,后周刚经历战事,民心不稳,也不敢再动刀兵!但咱们可以啊,没事就往宋州、山东一带派点兵,一方面练军,另一方面耗尽后周的力气……”

    有人在下面冷哼:人家在自己地盘上,南唐还要运粮去北方,谁消耗谁还不一定呢!从这点上看,这个六殿下还真能干出运粮千里过氓牛岭的“奇葩之事”来!

    不知兵,不懂政,不明心,这个六殿下一年多来的军事政绩会不会是在吹牛啊?

    不仅一个人在如此想,连一向持中立立场的韩熙载都有些怀疑了!他是文人不假,但朝堂之事、军事战争听得太多,原理早就明白!李丛嘉的说法都是在纸上谈兵,明显不符合实际啊!

    李丛嘉看着众人怀疑的目光,心底暗乐:自己来拜会大哥的目的达到了!

    ###########

    李丛嘉舌战群臣的消息当然晚上就到了宫里。还在批阅奏章的李璟一脸懵懂:小六子这是唱的哪儿出戏啊?他和自己建议的内容可不全是这些啊!

    他思考不出来,不等于明眼人看不出来!

    贾崇坐在李丛嘉的府邸里,冷笑着盯着刚刚返回的李丛嘉:“醒醒酒,不要以为我看不出你的花花肠子!不就是希望你大哥出兵牵制北方替你分担后周压力吗?”

    “如果是这样,我什么都不用说就行了!二哥要攻吴越国,我要伐蜀,三方齐动,大唐有这样的实力吗?总要有个先后顺序吧!伐蜀的圣旨已下,军队已经在西城门外开始上船……至于二哥和大哥的雄心壮志,还有皇叔的帝王梦,让他们自己想办法吧!”

    “坏小子,你这是在挑事啊!本来三方就各怀鬼胎,你这一搅拌,恐怕朝争更厉害……反正咱们也要走了,乱就乱吧!对了,龙卫军的欧阳权……”

    “他是一个聪明人,应该知道躲开金陵这个漩涡是件幸运的事情!至于他手下的人,相信以岳父大人的手腕,不会控制不住吧?二哥手下的水军将领正想登陆呢!水步军换一下,想来也不是什么大事吧?”

    贾崇眼神迷离:这像是一个十八岁的皇子应有的心机吗?不但用人,算计人,还看透了人心!如果说是自己这种年龄的老家伙有此谋算,他一点不稀奇;如果说是李璟遂这种老于朝事的狐狸,贾崇也不过皱眉一笑!

    但是,这种不该有的帝王心术却出现在了十八岁的皇子身上,难道这就是天生的帝王胚子?

    (本章完)

第628章 撇去风云向西行() 
贾崇不再多想,自从女儿嫁入武陵王府,就意味着他与李煜捆绑在了一起,与周宗一般再无选择余地。要么李丛嘉出人头地,二人跟着光宗耀祖,要么一起沉沦地狱,没有第三条路可走!

    “煜儿,明日还有一天,你要辞行的人很多,你考虑好了吗?”

    “哪儿都不去,我明天就盯住五哥和将作监的老蒋,五百工匠一个不能少,五百学院学生……”

    “打住!煜儿,兴唐学院的学员未升到二年级就被抢光了,现在这批可是刚入学不到半年……不成用啊!再说他们家在本地,如果北伐一下还行,去陕北荒凉苦寒之地,没几个会去!”

    “五百的数量不能少!至于五哥给我谁,那是他的问题!不还有一千女将吗?我不挑剔,男的女的,老的少的,匠、工、军、文,甚至连医生都需要!”

    贾崇苦笑:这是准备给学院断根啊!学院中除了各级教授就剩下护院军伍,以及医、政、女、乐等暂时没有去处的“废人”!

    这些人,有多少肯和李丛嘉去“立功”(他没好意思说出嘴,其实就是吃苦。一旦坚持下来没有死,恐怕以后开国之时都是功臣)。

    贾崇又叮嘱了一些注意事项,转身刚要离开,却见外面匆匆走进一人,差一点撞到他。贾崇刚要申斥,却见那人摘下头上黑色的竹罩掀开面巾,赫然是水丘竽涛!

    看夫妻二人有话要说,贾崇一瞪眼睛:“记得你可是新婚燕尔,别浪费太多精力……”

    水丘竽涛脸色通红,微微弯腰行礼。此时的大唐风俗与盛唐时差不多,要不然水丘竽涛闯进有陌生男子在场的会宾室,那是极端失礼的行为!

    李丛嘉见她表情焦急,知道有急事,急忙送走贾崇,约定好他领水军先行,到达马鞍山下寻骆小胖带走神兵利器。

    看李丛嘉送客转回,水丘竽涛左右看过,低声道:“碧岑回来了,有急事秉报!我把她藏在后花园,由屠红娘陪着呢!”

    李丛嘉脸色紧了一下:马碧岑一直和吴璋、杨清铉二人在山东王国庆那里帮忙稳定局势,联系东丹国购买战马等事情。她怎么会突然回来?

    “把人领到娇娘屋里,今晚你们三个都来,我正好试试一杆三洞……”

    狠狠掐了他一把后,水丘竽涛出去了!

    暗中闪出独孤白,他一脸尴尬:“六殿下,以后再有这事早点说,让我躲远点,听着晚上睡不着觉!”

    疑人不用,用人不疑!自从确定独孤白为自己的侍卫后,李丛嘉很少躲开他研究事情,这一次自然也不例外。

    “独孤白,你晚上不去关怀一下你新娶的******,怎么还在儿……”

    “以为我愿意啊!鹿柴他们几个都是废物,钟阳那老太监又不知道死哪儿去了……他临走前可是一直叮嘱我,不能离开你十米之外……害得我晚上都得蒙着眼睛塞上耳朵!”

    李丛嘉真是无语了:以前钟阳在身边时没有这个麻烦,但现在换了独孤白,房事都成了一件难事!

    “今晚就不用你操心了,两个王妃虽然身手不如你,却也不弱多少……”

    “得,我晚上离得远点,有事叫我!给你当保镖可真不容易啊,昨天晚上一夜打发了四拨……坏了,又有人……”说着他转身消失在了黑暗之中。

    李丛嘉只听到头顶有瓦片响起,却不知道究竟是独孤白还是那个逃跑之人!

    看样子自己还要从父皇那里挖几个人啊!宫内的太监宫娥高手不少,这些人呆在自己身边安全不说,隐晦之事也不用躲着藏着!

    正想着,水丘竽涛返了回来,一点头示意他跟过去!

    李丛嘉冲进贾娇娘的卧室,巨大的红床上,二女正说笑着。一见李丛嘉,马碧岑的眼睛一红,瞬间泪珠如泉涌!

    一年没见到了,怎么能不想?

    尤其是她从小在师傅身边长大,结果最后亲手灭掉了师傅。现在除了好吃懒做的父亲,就剩下李丛嘉一个至亲之人了!

    扑在怀中哭了好一会儿,她才想起正事来。

    “你要的那个什么硫磺,从东海那个岛运来了六船,都随着林家货船来了,停在了西码头……还有,我们发现有一支船队也到了西码头,似乎都是军人……”

    李丛嘉哪儿还听得那么多,一把将她拦腰抱起,抛在船上,又想一把拽倒水丘竽涛,却被她倒推一下,二女娇笑着跑掉了!

    相思苦,苦相思,一曲春江潮涌化作相思雨,润灌着思春少女最渴望的心田。

    红床帐暖日升宵,梦盼丈夫不早朝!风雨夜来几回闻,梦想时分心煎熬!

    几次把要晨起的李丛嘉摁倒,一次次将李丛嘉榨干吃净,让他软倒在自己怀中。马碧岑顾不得下体处疼痛难忍,一心想把这一年的相思都融化在这一次相见之中!

    已经日上三杆,水丘竽涛在门前徘徊了数次,想进来叫醒二人,却都忍住了!

    她何尝没有过这时候,谁希望好容易相守一夜又愿意早起?

    直到皇太弟李景遂的请贴送来,李丛嘉才梳洗起来,趁午时人少转到皇叔家,场面话说了许多,直到皇宫有诏来,他才脱身直奔煌玉宫。

    整个煌玉宫内早就换了一批宫娥太监,这些新面孔李丛嘉一个都不认识了。

    被两个宫娥带着,转到了后面的花园之中,远远的,风流倜傥的李璟正挽着老妻钟皇后徘徊在花园中欣赏雪景。

    一夜大雪,最后残留下来的,仅有树头那点点银白和宫殿背阴瓦片上一小片雪冰。

    花园中秋天的花正在开放,被冰雪一激明显有了冻意,叶萎花缩,看样子用不了多久,就难得一见了!

    金陵虽然比北方要暖得多,但一入深冬同样冰冷难捱。皇宫内还有暖炕火盆一类的取暖措施,普通人家可没有这个好待遇,穿着厚一点的绢麻之物就算过冬了!

    李丛嘉判断,正午时分天气大概有七八度,夜间时候可能零下!但是明天气温就会升回到二十度左右了!

    如此良辰美景,李丛嘉怎么好打搅?

    (本章完)

第629章 行路匆匆百事忙() 
钟皇后难得兴致,竟然擤了一手雪,攥在手中向前方抛去,一幅小女儿神态显露无遗。看着他身后的李璟着迷的样子,李丛嘉识趣地站在远处,挥手制止了宫娥上前报告。

    足足半个时辰至尊夫妇才从雪景中返回,二人身上已经多了两件厚厚的裘皮大裳,银、红色的狐皮显出尊贵之意,一双薄底皮靴看得出是北方样式!

    “小六子来多长时间了?这大冷天的怎么也不进去暖和一下?”如同父母和孩子拉家常,李璟一面说着一面要把身上的银狐皮外套脱下来递给李丛嘉。

    一面摆手拒绝,李丛嘉一面和身后的宫娥说了几句什么。

    很快暖酒小菜送到了柔光殿内,一家人围坐下来喝了几杯暖酒,身上的寒意都祛除了,开始转向正事。

    钟皇后拽着李丛嘉的手,又把昨天的话说了一个遍,几乎没有什么新意。不过当听说马碧岑已经回来,还要进宫请安时,钟皇后的神情明显兴奋了许多!

    “你大哥的孩子都六岁了,你二哥最近也得了一对宝贝,估计七八天就会进宫了!你五哥在近处,总能看到孙女,就只有你,娥皇的孩子长什么样你这个当爹的都没见过……这两位偏妃又腹中不争气……什么时候能让我抱上几个大孙子……”

    钟皇后不算老,只有四十多岁。或许疾病之后更珍惜生命,她对朝政什么的一点都不过问,却高度关注起儿孙们的身体来。

    李丛嘉无语苦笑:自己才十八岁而矣,在前世世界,这个岁数还不够婚姻的年龄呢!可现在已经有了四妻一子,老妈居然还嫌少了!

    看着她派人召见贾娇娘等人,李丛嘉知趣地和老爹一起去了玉玲阁。

    这是临湖而立的楼馆,平时里很少有人,现在冬至天寒,更是空无一人。

    两个宫娥将一块虎皮铺在石几上,又有两个炭火盆燃起,一会儿间玉玲阁里温暖如春。

    挥手叫宫娥退下,李璟凝视远方:“我让人给你准备了三百空白官身,够用吧?”

    李丛嘉愣了一下,马上明白父皇对自己的关爱。他跪倒在地:“多谢父皇!那西北唐臣,如果知道父皇如此厚爱他们,定当感激涕零,效死而不惜身!”

    “只是你的王位暂时不好确定了!本来想封你为秦王,却不想你答应了李守贞……如果封你为雍王,又是仅次于太子之位,怕你大哥二哥有想法啊!暂时你就……”

    “儿臣不用封王!那些爵位变化,对于现在大唐基业来说可有可无。与这些相比,我更希望有一个征西元帅的名头,以辖制各地军政!而且我的兴唐军军制、功赏均有所不同……”

    “胡闹!朝堂几次批驳你的胡作非为,我都压下了!军制岂能说改就改?什么军、师、团、营连排……虽然听起来人数更准确,但空额问题一样会存在!想解决军队弊政可不是改改军制就成的……”

    听着李璟评论着自己改革军制的利弊,李丛嘉心头暗笑:自己的军队可和南唐的禁军完全不同。军事参谋制度的确立,让军事主官难以完全掌握军队。以后再加上政治教官,以兴唐社为骨干,建立一套参照后世军队的管理体系,相信这支新型军队战斗力会节节攀升。

    谈论一会儿,敲定了二十多名宫廷护卫和五百工匠,又顺利从国库中弄到了十万斤铁额,一千张八牛弩和三万人的兵甲,李丛嘉感觉心满意足了!

    忽然,李璟转过身来,炯炯有神的眼睛里透着一丝戏谑:“听说你那个偏妃夜半回来的?进城后居然甩掉了我的人……”

    李丛嘉早就料到马碧岑不可能躲过李璟的耳目,却不想她竟然甩掉了!

    “小六子,不管你在北方布了什么局,都不要私下妄动!幸好马家女儿没有试图跟踪那支船队,否则打乱了我的计划就麻烦了……还有,她坐海运过来,明显从山东来的……你究竟在干什么?不会光为了点商利和硫磺吧?”

    李丛嘉心头一抖:难道父皇察觉到了王国庆出任横海节度副使的事情了?不可能的!这个消息除了杨清铉几人,根本无人知道!

    他相信杨清铉和吴璋二人,更相信马碧岑……

    “主要是林家货船在山东、东丹国之间贸易……火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