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业眼睛一亮,忽然又黯了下去:这个李平,根本就是在空手套白狼!他无论输赢,最多搭上一条命而已;相反,杨家却要用名声和性命来赌一把!
李平看大家不相信自己,从怀中轻轻掏出一张黄绸:“这是大唐皇帝李景写给你们皇帝刘崇的信,有玉玺为凭。如果我输了,你们立即退出雁门关,将此物交到朝廷,相信没有人会追究你们的责任!”
杨业脸色一亮,接过那黄绸,上面密密麻麻写了很多内容。他看后脸色有些转暖:“李道长果真有信心劝辽人半月不动?”
“当然!除非他们的统帅是一个傻子,否则六殿下的妙计一定成功的!”
“噢,那个六殿下李煜想的计策?不是他手下谋臣,也不是你想到的?”
“是的!这其实算不上妙计,只是一个分析和推演,相信只要辽人真想入主关中,一定会希望这种情况发生……如果他们的目标是你们北汉国,恐怕我会死无葬身之地!”
杨业脸色一青:李平等于在提醒他,如果辽人杀了他,就意味着辽人突破雁门后会直逼太原府,抄了皇帝刘崇的老巢!在这种情况下,做为忠臣的杨业将何去何从?
一咬牙,杨业看着后方:“你们那个六殿下如果真的神机妙算,为什么没想到给我们遇点粮,增点兵……”
“谁说没想到?后半夜记得派人在西城外等候。粮食不多,足可挺半月有余。而兵吗?如果你退到忻州,会有一万多人,退到太原府……”
“不可能!如果辽人敢假道伐虢,我们杨家定然让他们死无葬身之地!”杨延朗沉声道。
李平的眼睛中闪过一道不为人知的异彩:杨家将果然如六殿下判断的一样!有他们驻守忻州,太原府应该无碍!辽人想进中原都难,不得不转向西面,攻入关中啊!
李平飘然而下,借着月色在满地尸体的西北城墙下飘飞如雪,渐行渐远。
第二天一早,辽人的营帐内静悄悄的,一点声音都没有!
难道辽人真的如李平所料,会老老实实呆十五天等自己完成任务撤走?
此时,辽军领兵将领北府宰相肖斡正盯着面前的青衣道者李平,而银袍小将耶律休哥一脸噬人的眼神,差一点就要抽刀砍杀面前的妖道。
“肖将军,不可听信他的花言巧语,咱们再攻几日,五千儿郎定能一战定雁门,扫清南下障碍!”
李平转头瞪了他一眼:“黄口小儿懂什么?五千辽人的命不是命?明明等几天就可以少死人,何必非要意气之争?”
肖斡轻啜一口茶水:“李平,你说伪唐李煜小儿真准备夺南阳、襄樊进军关中?”
“信不信由你!如果你们辽人现在就冲过雁门关,我相信六殿下根本就来不及进关中了!但是,你们要面对的可能就是大周国西京二十万主力……孰轻敦重,自己选对手吧!”
(本章完)
第421章 舌战长安真名士()
李平的到来,让一向沉稳镇静的肖斡有些犯难了!
他破天荒的犹豫,让积极主张快速攻占雁门、不惜代价打通进入关中的最后一道屏障的耶律休哥焦躁不已:只要雁门在手,直袭关中也罢,南下晋阳也好,或者直取洛阳,都易如反掌!
但是,肖斡的想法却远比他复杂得多!
做为大辽国老臣,他经历的事情太多,所以做起事情来要比耶律休哥更沉稳,更加瞻前顾后。他的脑海中,不断闪现雁门城头汉人不屈的眼神,同时思考着辽国的内部事情。
按照原先的安排,辽军分成东西两线作战:十万主力取雁门进关中,而五万侧翼袭山东,扑向海州。
虽然他不相信后周国会让开山东腹地让辽人轻骑直入,也不相信经过北汉之地去往关中会一帆风顺,但他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雁门之战会如此艰难!
一个本来不在计划之列的雄关,让他损失了近二万好儿郎,不得不从后方抽调防卫力量。而从东线传来的消息表明,耶律平奇根本就是个老滑头,他一直在拖延,五万人一个未损。
如果他肖斡率领十万铁骑被纠缠在汉人的老巢关中地区,会出现什么后果?耶律平奇会不会引兵直接退回辽都?那时候大辽国内的形势会变成什么样子?
还有,辽军深入关中地区,与汉人抢夺地盘,会不会引起公愤?尤其是大周国,西京洛阳、山南东道的襄樊等地都驻有重兵,杂七杂八加起来不下十万人,他们一动不动,究竟要干什么?是不是在等自己进入关中后再堵住退路?
最主要的,后周与南唐之间究竟是在演戏,还是真正的生死为敌?
李平看他犹豫,第二天的话里又有了新的内容:后周国不可信!
为了论证这一观点,他指出了南唐和后周之间的兵力对比。从后周重兵集结的地点到后周国将领调动,说得一清二楚。
李平没有太多的有利证据证明后周国无力吞唐,更没有直接说后周国准备暗算辽国,但话里话外都透着这层意思。
耶律休哥一连听了两天,终于明白肖斡在担心什么了:十万辽军如果陷在关中,辽国一定内乱——帝位来路不正的辽穆宗耶律述律会含恨而死!
想到这种最麻烦的后果,耶律休哥也不敢冒然激进了!
当事情拖到第三天时,一匹辽人的传讯快马打破了平静和沉寂:东线辽军已经从幽州出发,准备越过长城进入山东境内了!
按照传讯的时间看,东线辽军已经有七万多人马,估计此时早越过了长城,离山东境内不远矣。
东线动了?
肖斡提着的心渐渐有些落地!
他刚把耶律休哥等人叫到帐中商量进军之事,那个李平道长又来了!
李平阴沉着脸,在众将杀人般的目光中,他只说了一句话:“没准东线辽军是装的呢?他们能不能过得了沧州都难说!或许用不上半个月就退回去了!他们能退,你们能吗?”
肖斡又有些犯难了!他制止想一刀砍杀李平的偏将洛霞,安排耶律休哥一刻不停地跟着这位南唐使臣,生怕一不溜神让他跑掉了!
李平坐在高帐之内,心头也极为不安:当李丛嘉手下年纪轻轻的幕僚柴让提出让他出使雁门时,他就提心吊胆。
现在看来,柴让的谋算不但生效,而且效果不错。
越想他越觉得那个比六殿下略老成一些的年轻人深不可测:他是如何断定辽将会犹豫不绝的?他是如何知道辽人内部纷争态势的?
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一向是传说。可是现在,他不得不相信,天下之大,真有如此奇人!
他对面坐着的是辽国最智慧也最难缠的年轻将领耶律休哥,一双鹰眼仿佛能看透人的心灵,盯得李平道长直发毛。他半盍眼睛,免得自己内心的焦躁和不安被对方看出来!
耶律休哥轻叹一声:“李道长这几天来,用了敲山震虎、打草惊蛇、借刀杀人等多项计策,硬生生吓唬住了老宰相,真是让人钦佩!如果主帅是我,根本不会给你说话的机会,直接乱箭射杀!”
“耶律将军如此狠心,不怕错失良机?良言利口苦如药……”
“这些道理不要再给我讲!我已经看明白了,你来的目的只有一个,托延时间,让那个伪唐的六殿下李煜有机会进入关中……”
李平心头一跳!
耶律休哥又道:“而我们,也希望他进入关中!甚至,伪周的郭威也是这样想的吧?”
“这……我不否认我们想进入关中。一方面是收复故唐龙兴之地;另一方面也是不想让大唐土地落入异族之手!”李平闭眼说着,心里却在盘算着如何说服这个倔强而聪明的耶律休哥。
“李平,我早就看透了你的目标,但是我们也不想进入关中。最起码,不想把辽人的主力扔在关中与你们缠斗。所以,我没有挑破你的鬼主意……”
“耶律小将军言不由衷!你和肖大帅的想法不同我理解,但你所说的后半句话我却不认同。辽人占据关中,好处多多!一方面可西连党项等部落,增强实力,另一方面可虎眈河南河北山东山西,有机会一统中原,成为大唐之后再一强国……英雄梦,美人心,何人不想得?”
“不!李道长的想法我就没有!我,耶律休哥,现在就一个打算,力保我皇江山永固!如果这十万人都扔在关中,就算打下整个关中,甚至取下洛阳又如何?一旦辽国内乱,恐怕十万人会饮恨一生!以我之见,直接退兵算了……”
“啪……啪!”李平鼓起掌来,“说得好!我如果站在你的立场上,就会认真考虑我的提议,先等在关外,看看天下形势变化!如果唐周两国血战开始,山东辽军南下顺利,你们再进入关中,就能达到你的想法:想走随时走,想退随时退!否则……”
“否则又怎么样?难道郭威还想吞下我们这十万人不成?他不怕撑死?”
“哼,十万铁骑,如果拼着撑死,辽国将来会如何?我把话撂在这儿,你们十五万辽军,一定会有人给郭威祭旗,不是你们,就是山东那里!如果你们让我们六殿下进入关中,结果就会相反……”
“我明白!为了防止李煜小儿坐大,郭威一定不敢血拼我们……”
似乎被说服了,耶律休哥转身离开。
可是,在出帐的一瞬间,他眼睛中精光一闪。
(本章完)
第422章 嬉笑怒骂战长安()
雁门关内的杨家将一连三天都未能睡好,总是害怕夜半辽人忽然出现在城头。
可是,五天过去了,七天过去了,辽人居然一动不动!
看来,那个李平道士真不是一般的神仙,居然能让杀人不眨眼的辽人龟缩不前!
可是第八天早上的风弥漫着血腥之气,天空中阴云密布,一点点雪花随风而下,未落地已经化成一滴水珠,整个城头地下都是冰雪。
杨业站在墙上看着远处人喊马嘶的辽军营房,脸色青紫。
他一摆手叫过杨延朗:“马上安排城内百姓和受伤军卒趁今天天阴下雪后撤,注意要噤声快行……”
“父亲……不还差三天才两个月吗?”
“你真是朽木不可雕也!这是战场,不是玩兵局推演!一切可能都会发生!那个李平虽然安抚住辽人七天时间了,但能不能坚持到十五天……我一点底都没有!”
说到这儿,他转身了杨延平:“老五,你带一千人,将还剩下的屋子都拆了,准备好引火之物!我估计明后天辽人会有进攻……打退这一次进攻,咱们也撤!”
“爹,你是说我们不必等候皇帝的命令……”
“不等了!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咱们退守忻州,可以阻挡辽人南下太原府!如果这点百战之兵都拼没了,忻州怎么办?”
“爹,咱们不战而逃,那个李平……”
“放心,他精明着呢!他说让咱们再守十五天,不过是宽慰之言,害怕咱们直接跑路,所以才出此下策!我估计今天晚上,他就会找机会逃跑!没准现在已经跑了呢!”
雪越下越大,渐渐化成雨冰,在城墙之下形成数千米的冰流,让已经整队的辽人有些傻眼。
他们重新退回帐内,望着这不开眼的老天爷,除了咒骂一点办法都没有——路滑坡陡,穿着铁盔重甲、推着沉重攻城器械的他们,根本没办法冲上城头啊!
耶律休哥一脸怒气:“还没有找到那个混蛋李平?你们是干什么吃的?这么大一个活人,日夜看守,居然还逃了?”
看守李平的偏将一脸衰相:“将军,不怨我们!昨天他说吃坏了东西,一直上茅房。我们开始盯得极紧,但他越来时间越长……大家一眨眼的功夫,他就没影了!我已经安排一千人搜山!这光秃秃的山顶,不相信他能飞上天!”
“飞上天还不至于,但……”
说到这儿,他一眼就看向了远处的河流:“坏了,这混蛋不会是顺水跑了吧?这冰天雪地的,他难道不怕冻死?”
###########
一天一夜的冰雪之雨,让整个雁门关外地面湿滑。
用乱树枝、尸体和石块铺成一条条进攻的路,辽人在李平逃跑的第二天晚上,终于开始了进攻。随着人踩马踏,通向雁门城头的数处斜坡渐渐泥泞起来。血、水、汗混杂在一起,让整个夜色变得腥腻逼人!
杨业提着金刀,将一个个泥猴一般的辽军砍下城墙,偶尔将普通百姓挑飞,扔在汉军后方,任他们自顾自地逃命!
天终于亮了,双方休兵歇息。
杨延平从后方奔来,他骑着一匹血胭马,脸上、身上全是泥泞,盔甲都变得黑黄。他奔到墙下:“爹,百姓和伤兵撤出了百里……我们什么时候走?”
“今天白天一定要血战!杨家人都留下,其他将领带着昨夜受伤的军民撤……无论结果如何,明天都走……”
天终于完全晴了,一轮红日迅速将热量洒向大地,准备烤干前两天它降下的冰雪。可是,辽军可没有耐性等到地面干燥,数百架云梯、二十台楼车、两架撞城杵在上万辽军的掩护下,迅速向城头涌来!
看着脚下仅存的数百油罐子,杨业一咬牙:“不用省!今天白天一定要让辽人终生难忘!把所有能烧火的都扔下去,那些云梯、楼车……一架也不能给他们留下!对了,告诉撤退的将士,沿途派人通知所有能通知到的村寨,撤向忻州!”
其实不用他再特意提醒了!做为生活在边塞地区的百姓,早就听闻了这场战斗的惨烈。大部分人都跑到了极远之处,生怕一不小心被抓了兵!
而一些老弱病残,根本不怕辽军:活下去都难,你们要是把我抓了兵丁更好,给家人省一口饭呢!
辽军畏缩着冲上城墙,很快血染整个城头,一天下来,双方损失巨大。
看着身后不足五百人,杨业脸色阴沉。他一转头:“插草人!撤退!”
足有三千多穿戴整齐的草人用各种姿势在城头排好,数只羊被绑在了大鼓之上,前蹄不时抖动敲击着鼓面。
一名士兵站在旁边,偶尔抽一下羊身,让停止挣扎的它们继续完成使命!
杨业一挥手,杨延嗣带人迅速撤向东城门,消失在了群山之中。而杨延朗带着百骑提枪和父亲一起站在城头,盯着千米开外的辽军大营!
城头上忽然在夜色中多了许多人,一杆杆“呼”“王”“刘”大旗飞扬,鼓声震天响,引得辽军惊慌!
难道是雁门关来了增援力量?
这不是没有可能!据这两个月的观察,后方代州、忻州都有汉军驻防。同时,在离忻州不远的王屋山中,还有着大批盗匪。其中最强悍的一股,自称“呼家将”。
耶律休哥脸色阴沉,盯着坐在主位上的肖斡,一脸不满:“相爷,咱们错失了良机啊!李平就是在托延时间等候援军!可是咱们竟然相信了他……”
“小将军不要着急!以我之见,城头应该没有多少兵!那些人恐怕是杨业用百姓装扮吓唬咱们的!没准,他自己都跑了呢!”萧鲁将军年纪正当年,算是耶律休哥的长辈。
肖斡坐在主位上,好长时间没有说话。
忽然他睁开眼睛:“这些人是谁?一试便知道!谁愿意夜探雁门城?”
耶律休哥刚要拱手站出,却见萧鲁右侧一员偏将率先跳出:“小将愿往!那杨业已经筋疲力尽,待我一战将他擒来!”
“休要张狂,你带一百人摸近些,只要确认这些人的身份即可……”
(本章完)
第423章 轻嗅杏花为真龙()
夜晚的战斗激烈而出乎意料。人影憧憧的城头竟然一点杂音都没有,凑到近前才发现都是草人,这让摸上去的辽将大为欣喜:自己竟然率先攻进了雁门关?
他径直带人冲向城中间的那些敲鼓羊,准备砍死它们然后回去报功!
可是,他万万没有想到,仅带了一百人的他们,成了雁门关大战最后的祭品。
杨业带着四个儿子和一百精锐汉军,如砍瓜切菜,一小会儿时间,将摸进城来的辽军全部斩杀!
如果这个辽将谨慎一点,在爬上城墙之前就将雁门关守军撤退的消息传递回去,恐怕杨业立即就得骑马逃跑。
可是,他骄狂自大,不仅枉送了自己的性命,也耽误了最好的追歼汉军的时间。
当黎明的曙光把草人的形象完全展示在辽军面前时,所有人都大呼上当!
一路狂追下去,除了捡到一些丢弃的马匹和兵器,整个雁门山向忻州方向上,竟然一无所有。
暴怒之下的耶律休哥不顾劝阻,带着一千多辽军铁骑,直接准备冲过雁门群山,准备扑过滹沱(hū tuó)河,追上逃命的杨家败军。
应该说,耶律休哥的想法真不错:北汉军队不足一千人,就算杨家将再能战斗,缺粮少米,无甲无马,凭关隘据守还能抵挡辽军铁骑。现在,他们虎落平原,如何能和长期战斗在马背上的辽军对抗?
一门心思想活捉杨家将的耶律休哥,根本不听劝告,带着手下偏将三十几员,飞腾如飞,想将一夜间落下的距离赶上。
前方的残马越来越多,偶尔有一些老弱百姓斜倚在石间,麻木地看着辽军铁骑呼啸而过,最多不过向旁边跑几步,摔倒后干脆不再起来!
几个辽将冲过去肆意斩杀,但他们的行为被同伴所不耻:现在还有这闲心欺负弱小?一旦抓获杨家将,可是大功一件啊!
自觉无趣的那些辽将,也再次策马狂奔,眼看着前面就要出了雁门关,一条几百米的冰河拦在前面。
河流已经有些解冻,中间缝隙明显,两边厚厚的岸冰有几百米宽,中间的冰缝差不多也有十几米!
辽军停下来看着耶律休哥,一人道:“先锋,不必再追了!这河流极深,如果我们绕到窄处过去,恐怕得半天时间……”
耶律休哥一声冷笑:“没看到那些马蹄踏过的痕迹吗?分明有汉军冲过去了!不过几十米冷水而已。现在刚刚初春冰层还厚,就算冰碎掉进河中,马匹也能游……”
一辽将抛下身上厚甲,一提长刀轻磕马鞍,果然冲到中间位置冰层才碎掉,他紧催战马,在河中挣扎一阵,竟然到了对岸的冰层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