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苍茫-第29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此多军兵,强占了那么多地盘。

    “赵大人节哀顺变,折损些军兵在战阵上乃是平常之事,好在毕竟是战胜了不是。”

    话里有安慰赵烈的意思,但是方正化的语调和表情摆明了还是不信,你赵烈能如此公而忘私,为了击败西夷人和郑芝龙折损大半的实力,也许有人能信,反正他是不信。

    “赵大人,既然大败西夷人的战舰,总有些俘获在手吧,上缴朝廷也好让天子和阁老们为赵大人请功啊。”

    陈应元的这句话意味很明显,嗯,你说你大胜了,击败了近千的敌舰,其中还有肆虐东南十余年的红毛的战舰,但是你总得拿出些缴获来证明吧,否则谁信啊。

    赵烈听闻两人言不由衷的话笑了笑,

    “两位大人来的正是时候,本将即刻就可带领两位大人前往码头一观,看看缴获的西夷战船以及俘获的千名西夷人。”

    赵烈此言一出,方正化和陈应元眼睛一亮,难道这是真的不成。(未完待续。)

第五百八十章 祭拜英灵

    赵烈一行人向着石岛进发,这里离着石岛五里路,中间没有停歇,直奔石岛。

    一路上前方的破虏军战兵轰轰的齐整的脚步声不绝于耳,这些军兵昂首挺胸的全身兵甲快步前行着。

    此时方正化可不认为前方的军兵是如同五大营的京营军兵般是个样子货了。

    五大营的军兵你让他站个齐整的队形检点一番可以,就是千万别让这些军兵全身兵甲的行军,那会要了这些少爷兵的老命。

    不要说五里路,只要全身兵甲的走上两里那些京营军兵就会七零八落,全无精兵的模样,露出富贵闲散兵爷的本色来。

    而前方这些军兵则是在闷热的天气里快步行进着,想来身体里都已经闷热出汗,他们有的也在喘息着,但是没有停下脚步,而是继续大步向前。

    显然这些军兵经过严苛的操练,非是京营可比。

    不说京营,就是说后面的登莱巡抚标营的军兵如今在后面也是吃力的走着,艰难的跟随着前方赵烈麾下军兵的步伐。

    此时标营的队伍已经开始稀稀拉拉起来,不少人落在后面。

    这让陈应元脸色极为的难看,特么的这些混蛋到石岛是来专门丢脸的吗。

    队伍进入石岛主街上,石岛的繁荣带给他们的是惊诧。

    宽阔的街道,街道两旁林立的店铺,大而宽敞宅院,以及街上穿着相对体面的人群,无不说明了当地的富庶。

    方正化的印象就是这是他看到最为繁华的北方小城,陈应元的印象是嗯,他的治下还有这样的富庶祥和的地方,他怎么就早没发现呢。

    一路上他们看到百姓见到这队破虏军军兵不是四散而逃,而是驻立道旁打着招呼,甚至有的孩子欢呼起来。

    一些明显是军兵打扮的路人站在路旁抚胸施礼,而前方行走的赵烈麾下军兵真是抚胸还礼,显得极为的特殊和有礼节,同以往粗鄙武夫全然不同。

    来到石岛海湾,离着一里多地,当他们站在缓坡高处将石岛湾尽收眼底时,破虏军水师西夷战舰铺满海湾的情形让方正化、陈应元目瞪口呆。

    对于从没出海的两个旱鸭子来讲,此时万帆蔽海的大舰队场景太令人震撼。

    他们没有出过海,但是见识和乘坐过运河通行南北,对内河船不陌生。

    但是这些十倍于内河船只的战船堆积在石岛湾的场景给了他们终身难忘的印象。

    “这,这都是你们赵家的战舰吗。”

    方正化语音颤抖道。

    “有些是,有些是缴获的,有些是内人家族的,在这里只是帮忙,这一艘战船打造要万多两银子,这么些战舰赵烈可是耗费不起。”赵烈立即推卸干净。

    在海湾里随着涌浪起伏的战船不是太好登上去,但是为了能看到俘获的夷人战船的实物,方正化也是拼了,定要上去一观。

    方正化既然有这个兴致,小老头陈应元也不能落下不是,舍命也得陪着天使啊。

    两人晃晃悠悠的登上了缴获的最为强大的西班牙人旗舰九百多吨的庞然巨舰圣何塞号。

    庞大的船身,宽阔的甲板,护舷以及主桅舱室外沿上精美的浮雕让两人极为惊叹,当然某些雕像衣着过于裸露也遭到两人的嗤笑,到底是夷人,未经道化。

    当两人来到火炮甲板看到西班牙人的三十六磅巨炮雄卧在那里时,两人不禁上前好生探查,嘴里啧啧有声,尽皆称这艘战舰上的大炮比京师城头的红夷大炮要雄壮多了。

    又登上了两艘尼德兰人的战船,里面的装饰物件同方才的西班牙人的又不相同,肯定是两伙西夷人的战舰,此时,方正化同陈应元都已经信了赵烈所言,赵烈确实击败了大股的西夷人,并且缴获了一些战舰。

    当他们在军营里看到近千的西夷人的战俘时已经对赵烈的大胜确信无疑了,可着大明地界想要找到这么多的西夷人简直是不可能的事情,只有击败敌人俘获才有可能。

    陈应元只能心里腹诽,赵烈你小子能不能不这么能干,你越是如此朝廷忌惮愈甚,简直是自掘坟墓一般,朝廷越是同赵烈猜忌提防,他陈应元夹在中间就越是难受。

    方正化心里震惊之余果然叹服万岁爷对这个赵家的忌惮当真不是无的放矢,这个赵烈不愧是一员猛将,但是失控的猛将就不是帝王手里的讨伐敌人的利刃,一个弄不好会下克上,成为皇权的威胁。

    看完了赵烈此番大战的收获,方正化、陈应元当然不能再说什么,赵烈无论如何是为大明拼命了,从路上打到海里,此时再说什么未通秉上官就出兵的罪名就有些不适当了,当然赵烈大败正可利用这个罪名痛打落水狗,问题是赵烈大胜了。

    方正化当然没有忘记了他的职责,他来到了石岛官署。

    赵烈摆出香案跪拜接旨。

    崇祯的圣旨先是给出了甜枣,册封赵烈为五军都督府左都督,靖海伯,荫次子为锦衣卫百户,伯爵世袭罔替,要知道武将封爵在明后期可是着实不易,很多都是阵亡后追封的,而且还不是世袭罔替的。

    崇祯这个甜枣很甜,接着的就是要求赵烈派出登莱军主力进入河南剿灭乱匪这个要求了。

    赵烈不懂声色的跪拜接旨谢恩,然后请方正化和陈应元入座看茶。

    “恭喜赵大人了,今后赵大人就是靖海伯,大明勋贵的一员了,本官恭贺了。”

    陈应元笑眯眯的道声喜。

    “都是天子破格擢拔封赏,赵某惶恐。”赵烈笑呵呵的回礼。

    “赵大人打算何时出兵河南剿灭叛匪呢,那里的局势如今极为不稳,当地官吏正是翘首以盼之时啊。”

    方正化问出了他最为关切的问题,他走这一遭为的什么,就是为了这个目的。

    “恐怕让大人失望了,登莱军一时当真是无法出征。”

    赵烈正容拱手道。

    呃,一句话差点将方正化噎的上不来气,无法出阵,好处都收走了,弄出个无法出战。

    “赵大人这是打算抗旨不成。”方正化的脸色铁青。

    “唉,本将绝无推托之意,只因此番大战折损太多惨重,登莱军确实无力西征了。”

    赵烈满脸的无奈一摊双手。

    “赵大人,你如今也是大明勋贵的一员了,朝廷的难处你也是知晓,赵大人还是尽快发兵河南救急为上啊。”

    听了圣旨的内容,陈应元当然知道如何配合方正化向赵烈施压。

    “唉,赵烈绝无推脱逃避战事之意,只是军兵确是伤亡惨重,近期不可再战,这样,两位大人明日同我走一遭看看我军的伤亡就知道我破虏军损失惨重,是不是赵烈虚言以对。”

    赵烈一拱手道。

    方正化一言不发,只是在那里运气。

    陈应元倒是保持了气度,拱拱手笑着应了。

    第二天方正化陈应元被赵烈引领着直驱石岛宗烈祠,当他们靠近忠烈祠时,路旁到处是向着宗烈祠行进的人群,他们有的小的孩子披麻戴孝,有的老人抽涕不已,整个宗烈祠前两里的宽阔大道被悲伤的人群淹没了。

    方正化此时和陈应元面面相觑不知道到底这是什么情况,直到他们看到石岛宗烈祠宏伟的牌楼时,才知道他们来到了哪里。

    步入占地极广的宗烈祠院内时,只见数千的破虏军军兵整齐的排列着,手里一人一个木匣肃立。

    后面的百姓正源源进入其中。

    赵烈带着黄汉等人走上了高大的祭坛。

    “弟兄们,父老乡亲们,我等在此地祭拜此番为守护大明海疆英勇阵亡的破虏军将士们,他们为了守护我等的家园流尽了鲜血,他们用性命击败了攻击我大明的西夷人舰队和为虎作伥的郑芝龙的舰队,今日他们为了守护我等家园为国捐躯,我等要永远的铭记他们,也要善待他们的家眷,在此,我赵烈发誓,如果有人克扣他们家眷的抚恤银两,有人欺辱他们的子女父母,斩无赦。”

    赵烈洪亮的嗓音远远传播开来。

    下面的阵亡军兵的家眷立时痛哭成一片,手捧木匣的破虏军军兵眼睛也都是虎目含泪。

    赵烈眼含泪水的主持了祭拜仪式,在香案上供奉瓜果和五牲祭品,破虏军军兵将缴获的郑家的旗帜、西夷人的旗帜兵甲都供奉在祭台上。

    最后赵烈一声令下,破虏军军兵几人一组一次齐步走着迈向已经挖好的墓穴,将手里的木匣放入其中,然后用土盖上,在墓前安置好石碑,并且向墓碑敬礼这才返回。

    方正化和陈应元眼看着一队队的军兵进入了缓坡的墓地,最后缓坡上到处是忙碌的破虏军的身影。

    数量之多让他们眼晕,恐怕真有数千人之多。

    当所有的破虏军安置好弟兄们的墓地后撤回缓坡下后,家眷们开始登上缓坡开始祭拜阵亡的亲人们,万余人的哭喊声响彻宗烈祠的方圆数里的范围,什么叫震动山河这就是了。

    悲怆的气氛弥漫了整个的忠烈祠的山上山下,下面的很多破虏军军兵也是为之落泪。

    方正化和陈应元是面面相觑,看出当前事情真假的眼力他们还是有的,破虏军伤亡惨重一说是千真万确的了,还真不是赵烈虚言推脱了,那么接下来就是他们怎么做。(未完待续。)

第五百八十一章 凶恶如匪的青州兵

    宗烈祠的一幕让方正化、陈应元哑口无言,如果此时满山祭拜亲人甚至昏厥的家眷都是赵烈找人假扮的,可能全大明最有名气的各地名角都汇集到此也不够。

    面对如此悲怆的场面,还认为破虏军损失轻微的那就是指鹿为马般可笑了。

    回返的途中,方正化、陈应元都是沉默无言,这种凄凉的场面实在让他们没有心情多说什么了。

    方正化则是左右思量此时赵烈确实是无法出兵,倒也不全是推脱之词,只是此事不好向万岁爷交代啊。

    如今怎么能有托词向天子交待是最为紧要的了。

    而陈应元则是细细回味这个宗烈祠,这是石岛占地最大最为恢宏的地界了,也就是说赵烈的老巢最宏大的建筑给了为他阵亡的丘八们。

    并且赵烈还亲自为这些丘八们祭拜,同时还喊出口号任谁也不能薄待这些阵亡丘八们的家眷。

    赵烈这么做就是给军兵们看的,让他们看看他是如何对待阵亡军兵的家眷的,这会让其他军兵到了战阵上时能豁出性命搏杀,全然不用管身后之事。

    赵烈此举尽收麾下军兵的军心,如此一来,麾下只会认赵烈一人,就是万岁爷恐怕也已经不在这些军兵的心里了。

    藩镇,妥妥的藩镇,陈应元已经给赵烈下了定论,唯一还算好些的就是这个藩镇肯为大明消除外敌,先后在朝鲜辽东和南方为大明与外敌死战,但是藩镇就是藩镇,谁也说不上赵烈到了何时何地会对大明亮出獠牙。

    当然这要看大明,如果大明剪除了内地外患,这个藩镇也许就像当年李成梁般消散,但是如今大明没有一丝中兴之象,反倒是极为的疲累不堪,那么。。。。

    回转官署后,再次见到赵烈,方正化的口气已经是缓和不少,他不再要求赵烈即刻出兵,但是,要求赵烈在整顿军兵后数月内起兵前往河南剿灭叛匪。

    赵烈很是爽快的一口答应下来,这总算是让方正化好好的喘了口气,总算可以向万岁爷交代一番了。

    赵烈则是你说什么都可以先答应你,但是即刻出兵那是不可能的事情,至于日后嘛,呵呵,有的是借口不出兵。

    既然有了结果,方正化和陈应元即刻启程返回登州,石岛虽好,但是全在赵烈的掌控之下,在这里滞留真是让人不安心啊。

    赵烈送走了这两个瘟神没有来得及休息,如今破虏军阵亡这般多的军兵,赵烈要前往各处安抚,这个干系民心军心,他是绝不敢轻忽大意。

    李程和六个伴当从济南返回登莱,此番他是到济南拜访一个好友,也是游历散心。

    作为李明峪的次子,他当然还是要同老父当年一样考取功名,最好能金榜提名进士及第,也好弥补老父只是中举的遗憾。

    去年的乡试他还是没有通过,没有如愿的成为一个举人,这让他颇有些心灰意冷,早年的心高气傲已经有些无影无踪了,要知道早年他可是对老父只是中了举人而没有更进一步有些轻视的。

    如今老父却是他仰望的所在,他到了当年老父的年纪却是没有得到举人的功名,真是连老父当年都是不如。

    乡试失利后,奉父命他来到登州,对于老父希望他放弃功名之举,他很是不理解,因为他觉得老父已经对于他的功名前途的失望了,这才有了这个说法,让他随同老父处理庶务。

    在他看来这就是一个幕僚的活计,将来大不了就是给哪位大人当个参赞机宜的闲散幕僚而已,对于李明峪其他的深里的寓意没有深究。

    于是今年春上他到济南探友,也算是游历一番。

    此番和刘姓好友在济南相聚,经过好友引荐也算是融入了济南读书人的圈子,当然他不是太被看中,外省偏远地区的一个小秀才而已,老爹如今不过是幕僚而已。

    看着这些府城的读书人指点江山藐睨天下的气势,仿佛下次就会进士及第,走上仕途的康庄大道。

    这也让李程深受刺激,他深感地位的地位和不受重视,不过无论怎么受了轻视,他都没有说出他妹妹地位。

    说出来,凭着妹妹夫君在登莱威势,肯定会大大改善他在济南圈子里的处境。

    在这个圈子里还是有两人极为的推崇他这个便宜妹夫的,这个军神的名号不是盖的,如今赵烈东征倭国,让倭国臣服的事宜被传扬的到处都是,李程在老家时就曾听闻,当然都已经被传扬的面目全非了。

    但是李程说什么也说不出口,说什么一介武夫的如夫人,如夫人不是不可以,比如文臣的如夫人,好歹还算全了李家的颜面。

    但是一介武夫的如夫人,即使是大明军神又如何,在这个圈子里就有人不屑的称之为粗鄙武夫而已,一个只会厮杀的粗汉。

    李程心里也是对赵烈极为的看不上眼,虽说在李霖成为赵烈的如夫人前,他对这个英武的年轻军将算是另眼相看,在他看来同一般的粗鄙军将绝非一类。

    不过李霖的出嫁改变了这一切,得知李霖中意的是这个武夫,他这个二哥心里就是憋着一股火,赵烈从此后做的什么都是错的,李程是怎么也看不上赵烈了。

    此番总之济南之行大大刺激了李,让他求学的心思更甚,他打算回返石岛后将妻子从老家接来就在石岛老母身边苦读,等候后面乡试的到来,此番一定要考取举人的功名。

    他如今身边的六个伴当其实只有四个是李家人,有两个是妹妹派来护卫他的破虏军军兵,倒不是说有这两人有什么大用,只是他们的身份在那里,就会喝阻一些居心叵测的人。

    他们一行人行进在官道上就快抵达青州府城,如今经过数年的恢复,山东和登莱也算是缓过一口气来,孔有德叛乱时候的凄惨情形几乎看不见了。

    在青州城门口有明军设立的关卡,按说,这是衙役的差事,但是青州不同,这是山东总兵刘泽清的驻地。

    按说一个山东总兵的驻地不应该是青州这个山东东南方的地界,原因很简单,这不是登莱赵烈就在东南方嘛,于是山东总兵刘泽清就驻兵青州,其实摆明就是防着登莱方向。

    于是青州的所有的城防都被刘泽清部下控制,青州的百姓也迎来了凶狠如匪的刘泽清的军兵,可说这两年来可是将青州百姓祸害的不轻,刘泽清也被青州百姓称为刘匪。

    李程在济南就听闻了刘泽清的恶名,可说刘泽清部匪兵的臭名传遍山东。

    当然刘泽清的恶行同李程没什么关系,不过就是来时过青州城门时,被勒索半两银子而已。

    此番,他们一行七人两辆马车,六匹马来到了青州西门。

    在城门口的西侧的一个草棚里几个军将正在乘凉,看到这一行人来到门口,看着不是特别有势力的仕绅大家,否则绝不会就是这么几个从人,但是还有些资财,正是这些军兵眼中的肥肉。

    两个军兵正在查看路引,两个军将走了过来。

    “见过刘把总。”两个军兵媚笑着。

    “嗯,到哪里去的。”刘把总挺着一个肥硕的肚子,让人看了根本不敢相信是山东战兵的一员把总。

    “大人,江西人士,到登州去的。”一个军兵弯了弯腰回道。

    刘把总嘴角微翘,“嗯,最近闻香教又有死灰复燃的意思,姚大人怎么吩咐的,都搜查一下。”

    两名军兵看到刘把总的表情还能有什么不明白的,他们吆喝一声,又有几个军兵过来走向马车。

    “我家公子是登莱总兵赵烈大人身边李明峪大人的公子,望几位军爷高抬贵手。”

    伴当老穆急忙上前拦阻,并递上白银三两。

    当先的军兵一把抢过银子,却是将老穆推到一边,一个幕僚之子罢了,且不说是不是真的,就是真的,能如何,看看这位所谓公子的模样,他的老父的地位也高不到哪里去。

    几个军兵如狼似虎的扑上来。

    此时赵烈派来一个护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