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苍茫-第28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烈将一个名唤蓝三的船长的衣冠放入木匣然后在赵达和余大宝的随扈下走下船头,于富贵等人随同其后。

    赵烈回到码头上原来的位置将木匣放置在地上,然后叉手侍立在后面等候着。

    于富贵等人也是手捧木匣回到赵烈的身后肃立。

    其他所有的军兵都是依次上船,从商船上捧下阵亡军兵的衣冠回到码头还是依次列阵。

    整个码头和战船上除了军兵们走动的声音就没有其他的声音了。

    所有船上和船下的军兵们都是正容肃立,整个码头和海港根本不象是有数万军兵的样子。

    当两艘盖伦战船上的所有阵亡将士的衣冠都被迎候下来后,三个战兵大阵又恢复了齐整。

    “兄弟们,本将带着你们回家了。”赵烈虎目含泪高喊一声,当先手捧木匣向着大营走去。

    赵烈身上的沉重没人能了解,因为破虏军这次重大的伤亡还是在他的军令下出现的,也只有他明白他带给这个世界多大的改变,改变多少人的命运。

    是,他是救助了数十万的难民,让他们过上了好日子,而这些辽民和山东难民对他和赵家感恩戴德,甚至几乎家家供奉他的画像,因为他们不再颠簸流离不再被迫卖儿卖女,过上了富足体面的日子。

    但是赵烈心中清楚他也是利用这些难民整训出了大明第一强军,这支强军随着他的军令四处征战,可说破虏军的这十年就是血染战袍的十年,几乎没有太多的闲暇的时光,这支强军的赫赫威名是用军兵们的鲜血和敌人的头颅铸就的。

    从本质上这些军兵百姓不欠他什么,双方其实是各取所需。

    但是这句话他只能埋在心里,因为前面还有大战等着他和破虏军,那是场只许胜不许败的决战,他需要这支强军为他为华夏迸发出最无畏的精神和最强悍的战力。

    赵烈当先出发,所有的军兵随着赵烈的脚步整齐的向着军营进发。

    所有的军兵都是涌起对赵烈的崇敬,在大明有这样的大帅吗。

    为军兵发下足额粮饷和奖励,帮助军兵成家立业,为伤亡的军兵给予大笔的抚恤,看望受伤的军兵,为阵亡的弟兄们抬棺。

    大明的地界里有一个算一个,有这样的将主吗,有这样的主公吗。

    所有的军兵都是跟从赵烈默默肃穆的行进着,心里却是有团火,他们知道即使他们将来有为国捐躯的一天,身后的荣光自有赵大人看护,那还怕个球。(未完待续。)

第五百七十八章 近家情怯

    赵海明看着赵烈率领着数千将士走向军营,他看着港内战舰上所有肃立敬礼恭送赵烈等人离去的水师军兵们,赵海明的心里充满骄傲,这就是赵家的子孙,这是大明军神,我赵海明的次子。

    赵烈自小很是顽劣,但是从十余年前仿佛开了窍般,同以往只是知道疯闹不同。

    赵烈用他往往是匪夷所思的想法打造着他的部属,从一个小小的船头到千总、卫指挥、都指挥使、总兵大帅,部属从百余人到千人万人到如今的水步军的十万余众。

    这个次子带着他的嫡系麾下先后击败凶残的建奴、倭人,纵横海上击败了大明十多年间都无可奈何的西夷人,功绩不但远远超越了赵海明,就是名满大明的戚爷也是有所不如。

    赵烈的很多统军之法赵海明无法理解,甚至有所腹诽,比如如此高的军饷和奖励,以及厚重的抚恤,简直是压在赵家身上的几座大山,让赵家喘不过气来。

    但是如今面前这个场景告诉赵海明,如果赵烈一声令下,他麾下的军兵能同他共生共死,敢于挑战任何的强敌,敢于同建奴横刀立马,这就是付出得到的丰厚回报。

    赵海明今日方才在码头上对自家的儿子真心真意的拜服,无碍乎自家的次子能成为大明的军神,确是能为常人之不敢为不能为,登莱军顶礼膜拜的新军神。

    赵秦氏和亚历山德拉则是女人心肠,看到如此多的军兵阵亡,此时都是泪水涟涟了,在她们看来又是不知道多少女子失去她们的男人和儿子,女人都是极为感性的。

    张环此时在王坚号的甲板上远远的遥望着赵烈带领的军兵带着阵亡者的衣冠离去。

    张环没有想到赵烈能亲自迎送阵亡军兵的灵柩,虽说只是衣冠不是尸身,但是很多明人忌讳这个,躲之不及。

    但是赵烈大人却是毫不在意,亲自为军兵们抬棺送行,这样的将主真是值得豁出性命来追随。

    张环不禁为自己的冒失的举动后悔,杀了那些杂碎没什么,他不会为此心软哪怕一点点,但是他破坏了大人的军令,这个肯定是让大人为难了。

    张环打定主意此番回来安心受罚,就是降职让他去当巡海船飞剪船的船长他也是认了,军令不可废弛,赵大人已经为了他网开一面,下面就是他晓不晓事了。

    张环向着渔船的方向望去,心里不禁一沉。

    他知道明日恐怕家里就能得到蓝三阵亡的通知,想来蓝家和他家都会哭号四起,想到这里张环心里又是一阵抽搐。

    妹妹张梅年纪轻轻就要守寡,带着一个女娃度日,这让张环一想起来就是痛苦的无以复加。

    “船长,一会儿我们的战船就要靠港了,到时。。。。”

    镇抚上来询问着,毕竟赵大人的军令是回来须得关禁闭的。

    “放心,船我已经交给大副掌控,某自会到总镇抚那里请罪。”

    张环没有让他为难的意思,他自己做了就要承担,当初都有被重罚甚至是被斩首的准备了,如今只是降职和关禁闭真是赚大发了,还不识趣的领罚。

    赵烈统领庞大的水师返回石岛这是个大事,作为登莱巡抚的陈应元和镇守的张国元不可能不知道。

    他们可是看到了颁旨的希望了,好嘛,天使在登州已经滞留了足有近月时光了,简直是从未有过之尴尬,大明朝从没有过颁旨的天使等这么长时间不见正主之说,谁敢如此怠慢天使真是自寻死路,但是赵烈就敢如此行事,真是肆意妄为。

    方正化也是极为无奈,要不是此行负有重责,他早就不顾而去了,一个臣下跋扈到赵烈这个程度也是他所仅见了,让他这个天使简直是进退失据,无所适从。

    当赵烈返回石岛的消息传来后吗,方正化正是松了口气的时候,陈应元和张国元吞吞吐吐的说明了一个事情,那就是赵烈不会到登州来领旨,虽说赵烈如今在登州有驻军,但是还是有巡抚的标兵营在此驻守,虽说也就是千把人,但是加上锦衣卫也算是一股力量。

    赵烈此人极为谨慎就是不到登州来,摆明是防着朝廷有什么手段,袁崇焕毛文龙就是前车之鉴。

    方正化这个郁闷啊,他到其他地方宣旨,都是迎出几里,黄土铺道净水泼街,到了登莱反过来,感情他得上赶着这个粗鄙武夫,丢人啊,回到京师都得让其他人笑话。

    但是,可但是,不能再耽搁了,虽说此番耽误了这么长的时间不是他的错处,但是天子可是期望此番他此行能有所收获的,而不是在此无所事事的,否则他真是吃罪不起。

    得,方正化一咬牙道石岛颁旨吧,比起万岁爷的大事,他的脸面当真是算不得什么了。

    方正化等人一行自有标营的数百明军护送到石岛,当他们一行人赶到石岛时,已经是赵烈返回石岛后的十多天了。

    方正化等人一出登州,破虏军的快马已经在两天后就将这个消息禀明了赵烈。

    赵烈不知道方正化此来崇祯是如何授意的,不过想来对他和破虏军有所图谋。

    建奴在京师弄出的一系列的谣言军情司早就禀报了赵烈,在赵烈想来一向急躁易怒的天子定会大发雷霆,定会加重对赵家的猜忌,恐怕有些手段会使出来,想来也是极为正常的。

    赵烈没有管那么多,他同其他军兵一同都是在军营里休整调理了十日,防止将疫病带给家人,这是老规矩了。

    当十日一过,除了值守的水师军兵外,几乎所有的水师军兵都被开闸放水般放归家中同亲人团聚。

    当然有些家眷在济州和北华的则只能在军营中等候,不过可以随便到街上走动了,不用再军营中变相的关禁闭了。

    立时,石岛的大街小巷里充斥着很多的破虏军军兵,他们有的买些需用的小物件,有的打打牙祭,有的买东西给家里人,有的就是出去走动松快松快,这些军兵都是不差钱,最是受商贩欢迎,此时对他们来说真是大好赚钱的好时候啊。

    当然赵烈赵锋也要返家了,父母兄弟以及妻妾都等着他们团圆,他们也需要亲情的抚慰,这次的征战不但是很多军兵伤亡,也让赵烈赵锋兄弟俩很受伤。

    回到家中团圆酒宴是必不可少的,赵烈同亚历山德拉和李霖的敦伦那也是不能缺的,几个皮猴子也开始缠着父亲玩耍,赵烈此时的心境真是好了很多,一个温馨的家庭可以抚慰远征将士的心灵那绝对是真的。

    张环可是没有这么好的心境,他在街市上买了大堆的礼物,什么鱼肉糖果等应有尽有,他甚至雇了一辆车子给拉家去,他是近家情怯啊,想想妹子张梅媳妇蓝慧痛苦的模样,他就不忍面对。

    但是他作为张家的老大必须回去好好安慰妹妹和媳妇,唉,他心里也是撕裂的疼,大小一起长大的发小兄弟没了啊,一想起这个,张环就是怎么也接受不来。

    临近自家门口时,只见弟弟张强正在门口来回走动着张望着,看到张环回来几个大步就冲了过来。

    “大哥,你可回来了,你可回来了。”张强的眼睛有些红肿,显见这几天的日子不好过。

    “大哥这不是好好的吗。”张环勉力笑道。

    “蓝三哥阵亡的消息军兵已经上门通告了,姐姐已经哭昏了好几回了,她可是有身孕的啊,娘都是急坏了,嫂子也是偷哭过几回了,爹也不在,娘天天劝着。”

    张强立即将家里的事情好好说了说,家里这个情况,这些天他也是饱受煎熬。

    “大哥你没到家,娘还是惦记你别是受伤啥的,这不昨天也开始发热了。”

    张环一听急忙让弟弟收拢东西物件,他急忙推门而入,如今就是他作为一家的顶梁柱稳定全家的时候了。(未完待续。)

第五百七十九章 真的假的

    方正化是在陈应元的陪同下前来石岛的,作为一个天使等候颁旨的对象等候了一月,这让方正化极为的恼火,对赵烈那是充满了怨念。

    陈应元是深知这一点,因此他坚持要陪同方正化前来石岛颁旨,他深怕方正化同赵烈激烈冲突起来,虽说方正化并没有同他讲圣旨的内容,但是陈应元毕竟宦海多年,天子和阁臣定是有了什么筹划,想来圣旨里对赵烈肯定是不利的。

    赵烈本来就是跋扈,再接到不利于他的圣旨,而颁旨这人对他还充满怨念,嘴里弄不好再挖苦讥讽几句,想想这个场面陈应元也是醉了。

    虽说不招天子和阁臣得意,但是陈应元最起码的为人臣子的操守还是有的,他不能容忍登莱再次动乱,最起码不能他在任上时候出现变乱,否则他就是失去了最起码的遮羞布。

    而且陈应元心中隐隐觉得赵烈可能是大明对抗建奴的唯一指望,这几年大明日趋糜烂的局势让陈应元不得不如是想。

    方正化和陈应元此番石岛之行,可是大开眼界。

    在登莱巡抚管辖的地界,还是那个熟悉的大明,衣衫褴褛表情麻木怯懦的大明百姓谁处可见,这就是大明北方如今的现状。

    无论宣府、大同、蓟镇、京畿甚或山东都是如此,没什么稀奇的,太正常有没有。

    但是一进入登莱都司军屯的地界,道路的宽阔笔直,村落屋舍的齐整,田亩庄稼极好的长势,来往军户百姓衣着干净利落,很多军户百姓脸上带着笑容谈笑着,而且对路过的大股军兵并无多少惧意。

    方正化自我感觉仿佛到了另一个国度,这仿佛不是他熟知的那个大明了,怎么会如此呢,真是太过奇怪了。

    陈应元则是没啥子感觉了,赵烈不但能治军也能治政,他对这个可是深深知晓的,不足为奇,否则这些曾经的穷困军户为何肯替赵烈舍生忘死的同建奴厮杀。

    当然对于标兵营的军兵陈应元是严加管束,对这些军户百姓秋毫无犯。

    陈应元可是记得赵烈为了一个军户被士绅殴打大闹文登县以及登莱的事情,他可是不想给赵烈打脸的机会,和为贵啊,能维持登莱如今来之不易的安定局面他就是阿弥陀佛了。

    赵烈还是很给天使颜面的,他出石岛五里迎候。

    方正化一行人在离着石岛五里的官道上遇到了一个齐整的军阵。

    一千石岛战兵在官道旁列阵迎候,旌旗招展盔明甲亮杀气腾腾,似迎候似示威,这玩意就看你怎么看了。

    反正在方正化看来两者是都有了,但是他并没有太过在意,也许京畿外的土包子官员或是军将能被震摄,但是论军兵的齐整京师五大营的军兵也是不差,他心中对此颇为鄙夷,这个赵烈就是这点手段不成。

    唯一让他感兴趣的是赵烈的部下确是全甲防护,这在其他军镇都是军将的亲卫家丁才有的待遇,而这里一千军兵都是如此,这个赵烈果然土豪,恐怕都是在济州和那什么虾夷地弄来的吧,可能在倭国也有些油水。

    军阵的后面就是赵烈的数百护卫的阵势。

    相对于战兵的绝对齐整,赵烈护卫的阵势主要是将赵烈护卫其中,阵势就没有那么齐整了。

    赵烈此时已经看到了对面的数百人的队伍,以及象征天子驾临的旗帜。

    赵烈当即在护卫的随扈下向前迎去。

    赵烈对于天使的到来无喜无悲,想来朝廷不会给他好果子吃,但是不耽搁他围绕着这个所谓的天使做个文章。

    方正化吃惊的发现赵烈见到他只是深深一揖,并没有跪拜见礼,他立时脸面涨红,他知道赵烈跋扈,但是没有想到赵烈跋扈到如此地步。

    “赵总兵,咱家可是代天子前来颁旨,你竟敢不跪拜见礼。”方正化的嗓音因为愤怒已经有些尖细起来。

    “哦,是赵某失利了,下官以为只有面见天子才要跪拜见礼,失礼了。”

    赵烈满口的歉意,就是纹丝不动,只是拱拱手而已,这个歉意一看就是非常的‘足’。

    方正化满脸涨红,他此时对赵烈充满恶念。

    “听闻赵大人此番到了旅顺和东江探查建奴军情,一路上可有收获啊。”

    陈应元赶紧打岔,你们两人可是别冲突起来,否则如何了局。

    “唉,”赵烈听闻脸上阴沉起来,他长叹一声。

    陈应元和方正化此时都是莫名,问你个东江寻访探查你哭丧着脸为何啊。

    “昔日属下报秉巡抚大人的都是虚言,本将乃是向南出兵征讨西夷人去了。”

    赵烈点点南方。

    方正化立时呆滞,尼玛,你说你是出兵了,没听错吧,没有朝廷旨意你就出兵南方,还这么大言不惭的说出来,你个腻臣果然跋扈。

    “赵大人,没有报秉本官和朝廷就擅自出兵乃是天大的罪过,赵大人你可知罪。”

    陈应元可是有点吃不住劲了,嗯,知道你赵烈强军在手看不上他这个巡抚上司,但是当着天使的面,你多少留些颜面。

    “本将向巡抚大人告罪。”赵烈向着陈应元深深一揖,态度诚恳。

    不过,在方正化看来你个小小武臣对上一方巡抚大员告罪竟然还是不跪,你赵烈眼里还有朝廷的体面尊卑吗。

    “此番出征同上番越海援助旅顺相同,军情紧急,弗朗机人和尼德兰人英格兰人合在一起共计近百艘西夷大战船企图袭扰我大明沿海,想要迫使我大明同澳门般让他们占地经商,因此赵烈得到信息即刻统兵南征。”

    此番不但是方正化不信,就连陈应元也是不信,因为这个太过匪夷所思,恐怕又是赵烈的托词。

    “赵大人,就是征讨南方,赵大人也可通秉本官,为何如此贸然行事啊。”

    陈应元话里可是有些怨念,尼玛,虽说平日里你对我就是没什么尊重,但是在天使面前好歹给我一些颜面不能,就用这话搪塞我等,谁信。

    “巡抚大人有所不知,此番西夷人勾结了福建泉州镇守参将郑芝龙一同行事,郑芝龙统领了七百余艘战舰同西夷人近百艘战船一同行事,本将不敢向大人通秉,就是因为怕从官场走漏了消息,让郑芝龙先为觉察,西夷人也就有了准备,本将就是想打敌手一个措手不及。”

    赵烈拱手回道,此时赵烈的态度极为的诚恳,赵烈的面容就是一个忠厚相貌,不用演技就能让人看着信三分。

    方正化和陈应元作为天子身边近臣和掌控一方的重臣都是知道福建郑芝龙的棘手之处,可说朝廷招抚郑芝龙也是逼不得已。

    朝廷的财政全部用于抵御建奴和剿灭中原匪患都是捉襟见肘,根本无力重振水师,对于已经做大拥有庞大水师的郑芝龙除了招抚别无他策。

    但是,朝廷和福建巡抚官署从来没有将郑芝龙当成真正的大明麾下军将看待,更多的是提防。

    听闻赵烈此言,方正化和陈应元也凝重起来,如果赵烈所言真实,那么对大明真不是好消息,这千艘战舰的威胁多大,他们心里有数,恐怕大明沿海要不断被这些夷人袭扰,对本来就是风雨飘摇的大明来讲又是噩耗来临。

    “赵大人所言可真,须知这近千的战船实力可是强悍,此战胜败如何。”

    方正化此时倒是抢先询问,替他的主子问道,他可是深知天子如今的困窘,如果南方大明的财赋重地江南一带再变乱,大明的财政立时就有崩溃之虞。

    “好叫两位大人得知,赵烈麾下水师虽说折损了数千人,可谓伤亡泰半,还是击败了西夷人的舰队,将郑芝龙这个逆首的战舰击毁泰半,总算是解了此番危难,只是将士们伤亡惨重。”

    说到此处,赵烈虎目含泪,言语哽咽。

    可惜两个人老精的人精对赵烈的眼泪那是无感,在他们心里已经将赵烈定为面相忠厚内心诡诈之辈,否则怎么能瞒过天子和朝廷蓄养了如此多军兵,强占了那么多地盘。

    “赵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