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苍茫-第26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是胡虏不攻坚城,轻装南下,这就是要了命了。

    金尚宪走的这几天,李倧已经命令王妃和王子们准备到南汉山城避难了,江华岛是别想了,如果仁川那里来的是胡虏的汉军呢,所以就剩下南汉山城这个庇护所了。

    到了这一天,李圣求再一次报秉了援军的位置,君臣们发现在建奴围城前,他们都是抵达不了。

    西面的仁川成了唯一的指望,是的,唯一的指望,这时候就是保佑西面的明人援军真的到了吧。

    这日午后,守城的军将遣人急报,明人大军离城只有十余里了。

    李倧听闻立即精神大振,当即就要出城迎接,但是金鎏等人劝阻了李倧,还是稳妥为上啊。

    于是君臣众人来到了西门城头上向西张望。

    当他们一行人来到西门城头时,已经隐约可以用肉眼隐隐看到西面的官道上黑红色的队列和飘扬的赤色的大明旗帜。

    当先几十名夜不收已经快马来到西门外半里处向城上张望,破虏军的夜不收可是不管城上的朝鲜君臣和朝鲜守军。他们在马上大胆的张望着。

    他们在观看城上的情形时,朝鲜君臣也在观看着面前的破虏军的前哨斥候。

    “大王,这些斥候极为的精锐,你看他们全身铁甲防护,坐骑也是极为的神骏,比我朝战马高出大半头来。”

    把守西门的节制使在李倧傍边谄媚讲着。

    李倧听闻仔细看看。果然,同朝鲜军兵的兵甲不同,这些明人的夜不收身上全身铁甲,身下的战马极为的高大雄壮,同朝鲜矮小的战马根本没法比。

    一些好马的大臣已经看的两眼放光,这等神骏的战马怎么成了斥候的坐骑,可惜了啊。

    此时一些夜不收开始打马返回,这些战马大长腿跑起来姿态优美,迅快的向数里外的明人军阵跑去。

    明人的军阵已经进抵离城三里处。此时从汉阳西门上看去,只见一个整齐的红黑色军阵既有韵律的前行着,轰轰轰轰的踏步声响彻城外的原野。

    朝鲜君臣什么时候看到过这般齐整威武的军阵,兵甲的闪闪寒光晃瞎了城上朝鲜君臣的双眼,但觉这支明军如一把黑红色的利刃从远及近,锋芒直上九重天。

    “开城吧,这不会是胡虏假扮的,定是大明的官军。”李倧面色潮红道。他心里终于放下了一块巨石,王城得保了。

    此时就连金鎏和李圣求都是说不出什么。胡虏的骑甲大多是铁甲护身,但是如此整齐划一兵甲一体绝不可能是胡虏,相反胡虏的大队骑甲倒是杂乱的很。

    汉阳的西门千斤闸慢慢升起,接着西门大敞四开,李倧带着几十名文武大臣出门迎候。

    破虏军离城一里时,一阵低沉的号角响起。轰的一声,所有的破虏军原地立正站好,方才还雄壮的向前不断前行的队伍戛然而止,原野立时平静下来,只有零星的马蹄声还在踏响。

    此时明军的后阵马蹄声骤起。大股的烟尘腾起,几百骑兵向东奔驰着。

    在最前面的就是金尚宪和他的护卫。

    金尚宪来到李倧近前滚鞍落马,上前跪拜,

    “禀大王,臣不辱使命,迎得大明登莱援军到来,向王上缴令。”

    金尚宪一身都是灰尘,显得极为的狼狈。

    “金卿为国事一路劳苦,快快请起。”李倧满脸笑容急忙搀扶起金尚宪。

    “金家上下世代乃是大王的忠臣,此是金尚宪应尽之事。”金尚宪急忙起身。

    金尚宪用这一番的表现让李倧对亲明一派大大改观,对金尚宪的宠信也是大大加强,金尚宪临危不惧敢于赴险的形象是简在帝心了。

    “金大人,此番明人多少援军抵达,何人统领。”领议政金鎏此时插话道,这是君臣们最关切的了。

    “秉王上,此番大明登莱总兵赵烈统领全甲精兵九千余人前来汉阳勤王。”

    金尚宪说这话时这个硬气,心里充满自豪,他这几年也是憋的狠了,亲明派从大派被压缩成为无足轻重的昨日黄花,各种冷暖是不用提了。

    当然大明这十年也是不争气,援助朝鲜总是推三阻四,而在北方东江诸将不断勒索钱粮,派兵援助攻打济州,又是在攻伐济州岛时登莱水师当先逃离,简直让亲明派无语,腰杆也硬不起来。

    但是金尚宪坚信明朝不会放弃朝鲜,特别是朝鲜危难只是,定会派军援助,今日可算是得偿所愿,这也让以他为首的亲明派扬眉吐气。

    他可是不知道这都是赵烈的决断,大明已经奄奄一息了。

    此时赵烈已经在护卫的簇拥下走上前来。

    “大明登莱总兵赵烈参见朝鲜王。”

    赵烈对李倧拱手施礼道。

    金鎏等人面露不豫之色,他们都是对赵烈的无礼感到愤怒,赵烈不过是大明的一个二品总兵,面对朝鲜大王竟然不行跪拜之礼,当真傲慢少礼。

    “赵总兵一路辛苦,还请入城。”|李倧心中也是微微气恼,不过他是晓得此时真是不能计较什么,毕竟弄清楚谁求得上谁再说。

    赵烈当然不是故意激怒朝鲜君臣,而是他立志要鼎革中原了,日后传出他这个一国之主,向一个小邦之主跪拜,这是如何了得。

    “还是大王先请。”赵烈躬身伸手相让,此时如果赵烈还是当先行去,就是彻底与朝鲜君臣为敌了。

    再三相让后,还是李倧当先入城,赵烈在数百近卫的簇拥下步入汉阳王城。

    一行人来到王宫落座后,李倧当然得表示对明皇的感激,在他看来,没有明皇的催逼,赵烈如何能统领这么多的甲兵前来援助。

    “恐怕让大王失望了,我大明天子如今可能刚刚知晓建奴入寇朝鲜的消息。”赵烈如今已经雄踞登莱,不是太在意崇祯的态度了,反倒是要让朝鲜君臣如今要晓得日后决定朝鲜命运的是登莱,而不是大明京师。

    李倧君臣听闻目瞪口呆,什么情况,这么多的大军竟然是无诏而动,这,这罪名极大啊,李倧就是朝鲜王,如麾下军兵无令而动,那么妄动的节制使指挥使就是一个掉脑袋的罪过。

    “我登莱在辽东的细作将建奴将要入寇朝鲜的军情传来,本将已经来不及等候天子的诏令,只能派快马急报京师,本将统领登莱精锐先行一步,因为本将晓得,朝鲜不容有失,此乃是大明的道义所在。”

    赵烈这话说的掷地有声,也是义正言辞,朝鲜就是大明的属国,何为藩属,你得保得住这干小弟,这些邻国才能甘心的成为你的藩属,如果你连他的安危都保全不了,那就都得如鸟兽散了,傻子还愿意成为藩属。

    这就是宗主国对属国的道义,这个做不到,还说什么宗主。

    如同后世大清被西洋东洋欺凌自身难保,朝鲜、蒙古、越南、缅甸这些属国都是分崩离析一样道理。

    “拜谢将军的厚义,朝鲜必有回报,只是将军如此行事,大明天子怪罪下来。。。。”

    金尚宪第一个缓过神来急忙道。

    “无妨,我登莱军行的是大明的大义,想来万岁爷不会太过追究,大不了本将丢官去职罢了。”

    赵烈一摆手毫不在意,让朝鲜君臣更是感佩,看看这个年轻的明将,拼着自己遭受责罚,也要领兵救援朝鲜,真是朝鲜的大恩主。

    赵烈却是明白朝廷如今泥足深陷,根本没有力量可以制衡他。

    “赵将军,胡虏兵锋已过平壤,还请将军统兵向北御敌才是。”

    李圣求此时插入一句。

    “嗯,”赵烈斜睨了他一眼,向金尚宪询问道,“此人是谁。”

    赵烈这话加上表情差点没把李圣求的鼻子气歪了,一个大明总兵对他这个兵曹判书简直是无视。

    “此乃是我朝兵曹判书李圣求大人。”金尚宪和李圣求关系向来不睦,介绍的语气就有些轻慢,赵烈一听就明白了,哦,这个估摸是同亲明派矛盾极深的官员。

    “看来这位李大人不是太胜任兵曹判书一职啊,面对胡虏的数万骑甲,李大人让步队出城野战,啧啧,当真是勇气可嘉。”

    赵烈一撇嘴,对于朝鲜内部同亲明派敌对的派系那还用客气吗,

    “在我看来简直是无知无畏,不晓得李圣求大人统领步军同建奴的骑甲在城外野战过吗。”

    你,李圣求怒极,他满脸涨的通红,却是碍于李倧的颜面没敢发泄出来。

    “李大人文臣出身,这个倒是未曾。”金尚宪及时补刀。

    “这就怪不得了。”赵烈很是鄙夷的摇摇头,李圣求面如酱紫,突然软到于地。(未完待续。)

    ps:  拜求订阅推荐,谢谢

第五百三十一章 不用还了

    赵烈看到这个场面很是无辜的摊摊双手,真是与他无干啊,这个锅他不背。

    其实李圣求原不至于此,只是这几天来胡虏入侵,但凡军情要务都先入他手,事情繁巨无比,又是担惊受怕,身体极为疲累,再被赵烈讥讽刺激,只好先晕过去了。

    李倧立即命人将李圣求抬下去休息,此时他顾及不上这个兵曹判书了,待忙乱过后,金鎏这个领议政当先问道,

    “赵总兵,胡虏如今兵锋直指汉阳,您看如今我朝鲜如何退敌。”

    金鎏当然不会同李圣求那般鲁莽,但还是将皮球踢了过来,你看你说李圣求极为的不胜任,那么你的建言是什么。

    “胡虏全部是骑甲精兵,行军速度极快,这般骑兵大军决计不能力敌,还须守城为要,只要将汉阳守住,胡虏一无所获,必会退离朝鲜。”

    其他朝鲜君臣都是面无表情,赵烈所言他们当然清楚,但是怎么做到可是不易。

    “说道让胡虏一无所获,那么就要看胡虏想要得到什么,”

    赵烈不管这些朝鲜人的不豫接着说,

    “胡虏当然想攻下汉阳,挟持朝鲜大王,让朝鲜割地赔款,同时让朝鲜出动水师助力,对大明反戈一击,否则建奴绝不会对北方的很多城池全然不顾只是一味南下。”

    李倧缓缓点头,此时建奴全然不顾北方城池里的朝鲜军兵,只是向南疾驰,目的就是汉阳和他这个朝鲜王了。

    “登莱大军一到。汉阳的城防应当无恙。但是城内有一个致命的隐患。那就是粮草,如果这个不解决,建奴即使攻不下汉阳,也不会立即退走。”

    赵烈看着众人道。

    “赵总兵是说,建奴会围困汉阳,直待城内粮尽。”金尚宪问道。

    赵烈点点头,汉阳如此坚城如果城内守军足够,那么被攻陷的可能很小。如此就如同赵烈在江户城所做的一般,围城等待城内粮尽,那么这个熟透的果子自然会掉落下来。

    当然前提你的是野战无敌,来援的敌军全然不惧,如今的建奴大军正是如此,赵烈也没打算同建奴在此决战,他的骑兵还没有大成,绝不是聚歼建奴大军的时候,否则不足四万的建奴大军正是分而歼之的好时机。

    “领议政,如今城内的粮草能坚持多久。”李倧急忙问向金鎏。

    “如今城内的粮草估计只能月余之用。而大明援军又来了近万,还有不断涌来的百姓。恐怕不敷一月使用。”金鎏苦笑道。

    作为朝鲜的都城,汉阳也是二十万丁口的大城,城内的粮草辎重都是仰仗外地州县的供养,如果外援一断,城内恐怕坚持不了几月。

    何况此番来了这么多的大明援军,又得耗费不少粮食,金鎏估摸也是不足两月的用度。

    “这远远不足,应当即刻从附近的州县收拢粮草,此是第一要务,立即去办。”

    赵烈一摇头,这点粮草够干什么的。

    李倧急忙命令户曹判书即刻办理。

    “附近州县是一个,但是附近百姓呢,他们家里还有很多的粮食吧。”赵烈看向金鎏。

    “这个,嗯,过冬之日当然还是有些余粮。”金鎏莫名点头。

    这个时代拜谢交完赋税田租,大多不能坚持到第二年的春耕,但是冬天的粮食勉强还有。

    “建奴大队轻装而来,他们如果围困汉阳,那么他们的粮草从哪里来,就是在汉阳附近就近抢掠。呵呵,到时建奴吃着朝鲜的米粮,驱使附近百姓围困攻击汉阳。”赵烈一一看向朝鲜君臣。

    建奴在入寇大明京畿的时候就是如此办理的,建奴根本不可能从遥远的辽东将米粮带到京畿,那么就是就地抢掠大明百姓的米粮坚持下去。

    朝鲜君臣没有经历过这个,但是赵烈说出来指明了,不耽搁他们脑补,确实,城内缺粮,但是建奴却是可以抢掠附近百姓的粮草坚持下去,到时用朝鲜的粮草坚持下来的建奴攻破朝鲜都城,这真是个莫大的讽刺。

    “李弘胄,本王命你即刻组织人手从附近百姓征集粮草,就说是本王说的,过后会免除他们一些赋税。”

    李倧即刻下令,为了汉阳和他自身的安危,损失些许赋税都不是问题了。

    “大王,”李弘胄迟疑了一下,“这附近官宦人家的粮草很多,如何处置。”

    呃,李倧闻言也是感到极为的头疼,这个真是极为麻烦,朝鲜同大明真是太相似了,就连仕绅阶层这个顽疾也是一模一样,京畿附近的仕绅当然众多,他们的粮草怎么处置。

    “那就让其填埋起来,总之不能让建奴找到。”李倧无奈道。

    “臣下遵命。”李弘胄躬身领命。

    “这个法子没用。”赵烈不以为然的摇摇头,反驳了朝鲜王的决断。

    金鎏、李弘胄等人惊诧的看着赵烈,呃,这可是当面反驳国主,很是粗鲁没有礼貌好嘛。

    反倒是李倧很是虚心请教,他从方才赵烈的言语中看出,赵烈对胡虏大军是真熟悉,他是不耻下问。

    “赵总兵有何高见。”

    “入寇大明时,他们是用刀架在明人的脖子上逼迫明人说出埋藏钱粮的地点,只要有人就够了。”

    赵烈对李倧的无知决断简直无语了,建奴向来都是用血腥恐怖的手段恐吓百姓,取得他们想要的一切,在这种手段下没有人能抗的过去,总不能看着妻子被斩杀蹂|躏吧。

    “这个,”李倧想想胡虏凶蛮的恶行,也是晓得赵烈说的很对,但是怎么让仕绅家拿出钱粮来真是头疼不已啊。

    “这个简单,以市价高出一成的价钱收购他们的米粮就行了。”赵烈又出了一个主意。

    “这个,”此刻金尚宪也有些坐不住了,在他看来赵烈到底是粗鄙武夫,对于庶务太是不精通了,这得需要多少钱粮。“这要多出多少银钱,国库没有这么多的银钱收购啊。”

    “只要国主发布告书就可以了,给他们打上条子,代胡虏过后再返回米粮或是银钱就是了。”

    赵烈马上又出了一个欠条的馊主意。

    “国主的诏令,仕绅家倒是不敢不从。”金鎏此时点了头,这个法子先是不用银钱,既能解决城内的钱粮,又能让城外几乎没有粮草,断绝胡虏的因敌就粮。

    “这恐怕不妥吧,就是胡虏退后,国库也是没有这般多的钱粮返还啊。”李弘胄一脸愁容,这不是小数目,这些仕绅家的米粮不是个小数,如今朝鲜的国入也是极为艰难,何况胡虏退后还得收拾残局,到处都是开销,加上这笔钱粮真是愁煞人了,这些烂事到时候还得他们几个收拾不是。

    “收拢的粮食可以在城内发卖,不想挨饿可以拿出银钱买粮不是,再者说,胡虏过后就怕很多仕绅人家就不用还了吧。”

    赵烈说的很是轻巧。

    “赵总兵说笑了,发卖粮食到是可以,只是胡虏退后,还得将钱粮返回,这可是干系我王的脸面。”

    金鎏有些看不下去,一看这个赵烈就是个兵痞,当真对政事一窍不通,收拢上来的粮食赖着不还,大王的脸面何在。

    毕竟此番是大王下令征集的,如果此番种种借口抵赖不还,大王的名誉扫地,日后再有类似的事情谁敢借粮。

    “唉,大王身边都是饱读诗书的文臣,这般决断多有偏颇。”

    赵烈看看金鎏、李弘胄等人摇摇头。

    这句话让金鎏、李弘胄等人勃然变色,这特么肯定是侮辱人,但是为了不同来援的明国大将冲突,他们面红耳赤的忍了。

    “金大人,上番朝鲜丁卯胡乱时,建奴掳走朝鲜百姓多少人。”赵烈转向金尚宪。

    “上番胡虏凶蛮,掳走朝鲜军民共计十余万众。”提及上番丁卯胡乱,金尚宪也是面上无光,不但献上降书,还要奉上赔偿,最后眼看着胡虏掳走十余万朝鲜人扬长而去。

    嗯,不对,这赵大人提起这个是,“赵大人是说,很多仕绅家会被掳走,这些钱粮很多不用归还了。”

    金尚宪恐惧的看向赵烈,这个说法太恐怖了。

    赵烈扬了扬眉毛没有言声,大明都是如此,何况你小小朝鲜,在建奴看来空旷的大片平原等着奴仆去开拓,辽东最缺乏的就是人手。

    金鎏等人哑口无言,是的,他们确实对胡虏没有这个明人大将知晓的多,赵烈给他们讲的这一切都是可能发生的。

    按照赵烈所说,确实很多的钱粮不用归还的,因为没有主人归还了。

    按说他们应当高兴,难题解决了,但是喜从悲来,是从自家军兵百姓的背井离乡的痛苦中得来的,这让他们如何高兴的起来。

    赵烈简直是将一幕幕惨剧活脱脱的摆放在他们面前。

    “赵大人到了汉阳就商议国事,还没有休憩进食,”第一个缓过神来的是领议政金鎏,不愧是朝鲜臣属第一人,他当先岔开了这个话题。

    “大王您看,是不是安排酒宴为赵大人接风洗尘。”

    “正是,正是。”李倧如梦方醒,急忙应允,他是乐不得的不再谈及这个血腥的场面,对李氏王族来说连京畿附近的百姓都保全不了,实在是无颜。

    赵烈没有多言,尽听朝鲜君臣安排,该说的他都说了,至于朝鲜君臣怎么办,那就是他们的事情了。(未完待续。)

    ps:  感谢困困羊宝贵月票的支持,感谢不灭情火、静泓2016、三环少主、印象天使、挽袖天下100打赏,感谢会稽山人007的打赏,其他老朋友不一一叙述了。感谢订阅打赏推荐的朋友们。

第五百三十二章 阴魂不散的赵烈

    建奴大军此番攻击南下可说是一路上顺风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