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苍茫-第23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五岳不同,他一直对这件事耿耿于怀。

    如今鲁铭德一家低头认错,可是让他涨了颜面,同时说明他没有做错,终于解开了他心里的一块疙瘩。(未完待续。)

    ps:  感谢无自来、中**人、hostmaster的宝贵月票的支持,感谢游戏玩家588的打赏,感谢不灭清火、无自来、气大伤身100打赏,感谢订阅打赏推荐的朋友们

第四百六十六章 一个种子

    此时此刻,赵烈、万基、白士第也在一起饮宴,酒过三巡,白士第鼓了鼓勇气开口道,

    “下官有个疑问不知道当不当讲。”

    “向来快言快语的白大人这是怎么了啊,有话但讲无妨。”赵烈一指白士第笑道。

    万基也是笑指白士第,“你小子有屁就放。”

    白士第嘿嘿一笑,浑不在意。

    “大人,这个议事会同澳门差不多,但是澳门没有皇帝,都是各处的葡萄牙商人汇集一处议事,将来大人必是九鼎至尊,为何自找不快,议事会如果日后有了权力,哪会允许我等随意出兵征税,到时我军岂不是处处掣肘。就是大人日后也是处处受限。。。”

    白士第的话一说完,其他几人也是看向赵烈,这些话他吗也是早就想说了,当然白士第抢先一步罢了。

    “嗯,你们终于说了出来,”赵烈微微一笑,他估摸这些人都得这么想的,这个劳什子议事会太碍事。

    “你们想想自汉以来,汉唐宋明,为何总是历经二百余年就要败落一回,要么被百姓推翻,要么被外族灭亡。”

    赵烈笑眯眯道。

    “这个大人讲过多次,历朝的财赋主要靠田赋,到了一朝后期人口大增,而勋贵仕绅土地兼并严重,朝廷财政崩溃所致。”

    万基答道,这些赵烈从十年前就不断知晓他们,作为他们这些当年的伴当谁人不知。

    “这个不单是在我华夏,就是在弗朗机人、尼德兰人所在的欧洲也有这个问题,盛极而衰都是因为后世君主的权利没有掣肘,而财政又开始崩溃,这就是一个循环了。”

    赵烈喝了口酒。他感觉也到了给他们这些嫡系部下交交底的时候了。

    “而弗朗机人和尼德兰人所在的欧洲已经有了应对的办法,那就是领主们贵族组成了议事会,对君主无节制的用兵和征税开始制约,现下看来有些效果。”

    “那些国王也能愿意,不可能吧。”白士第瞪起了眼睛,没听说过有君主愿意给自己带上枷锁的。

    “他们当然不愿意。但是领主们不是平头百姓,他们也有自己的武力,再者他们有了维护自己税收财赋的权利,你以为他们能轻易放弃,国王想解散议事会,议事会想保住权利,双方必然争斗。”

    “那这个国内岂不是大乱了。”顾五岳不可置信道。

    “国王也没有消灭领主贵族的实力,领主贵族因为分散也不可能谁成为君主,双方激烈搏杀的结果就是君主被迫退让。让议事会继续存在,否则他的王位也是不保。如今英格兰国王已经开始同议事会内斗了。”

    赵烈简单的一说。

    “当真如此吗。”万基有些迟疑,他觉得哪有那么容易。

    “确是如此,不过没有几十年斗不出结果来。”赵烈笑笑。

    “这个岂不是大乱的节奏了。”白士第真是怎么也不能相信。

    “这个议事会有这个好处,他吸引了大批的勋贵和仕绅加入,他们也能做这个国家的半个主人,你们想想,如果国王过于昏聩。不断对外用兵,或是苛以重税。国内大乱,这会让领主和仕绅们一起减少田赋和商税,你们说他们能让国王乱来吗。”

    赵烈说道此处,几人都是陷入了沉思,显然听了进去,赵烈不禁满意。这几个小子这些年来还是有了见识,都不是当初的愣头青了,知道遇事好好想想,

    “同样的,如果大明有这个议事会。建奴如此咄咄逼人,议事会里的仕绅能像大明仕绅般一般一毛不拔,坐看江山动摇吗,那么他们的封地,他们的议事会权利如何能保住,因此他们也会聚集力量攻打建奴,这就是将过去的家天下变成全体勋贵和仕绅以及天子的共有天下,他们敢不尽力。”

    万基、顾五岳、白士第等人若有所思,大人这些话真是新鲜啊,原来一国的权利还可以这么玩。

    赵烈看着手下几个左膀右臂开始好好思量此事,不禁微微一笑,以后再好好谈论这些问题。

    他之所以给北华的百姓发下兵甲,给他们建立议事会,就是在为中原的展开做着努力,这就是一片试验田,最后将北华的一切移植到西边的大陆上去。

    他就是要这块土地上在他有生之年培植出这样一片土壤,让仕绅和商人可以掌控权利,让百姓有一定的自卫能力,当然仕绅和商人交税是必须的,再也没有只要有了功名就可以减免田税商税的好事。

    有了得到就要有失去,如果有仕绅等暗中作祟,在他在世时可以用刀枪杀服用威望压服,为中原后来的走向规范好一个道路。

    如果天随人愿破虏军能鼎革成功,他必然是皇帝之选,如今这个时代这片大地上不会接受别的政体,只会是皇帝。

    但是赵烈可是不想日后子孙想清朝皇帝一般故步自封,陈旧的体制抵抗不了欧洲新兴国家的入侵,最后被迫割让国土,出卖国民保住自家的权力和体面,成为全天下人唾骂的对象。

    那么他赵烈还是一个穿越者吗,如果到了那个地步,他真是白白回明一番,也是弱爆了。

    为了避免后世不肖子孙落到清朝末代皇帝的凄惨下场,他这个先祖就勉为其难先为他们未雨绸缪吧,虽说可能有波折,最坏的可能是天子没有都斗天下的仕绅,最后再一次鼎革,但是总比最后颜面扫地,被天下人唾骂要好。

    至于后世子孙是否能扭转乾坤,赵烈自咐如果他不创造机遇,在中原这块独裁专权浓厚的土地上结出的还是一个独裁专权的皇帝****的恶果。

    后世的清朝皇帝不是不努力,除了个别的皇帝,也算是勤政,但是一个是少数民族统治汉族,处处维护少数民族的利益,这个屁股坐歪了。

    再有就是帝制的怪兽扼杀一切对他有威胁的东西,无论是人和物,因此,最后是这个腐朽的专职帝制葬送了华夏。

    赵烈估摸他的后世子孙也会是如此,不会脱离这个轨迹,华夏数千年来帝制的肥厚土壤也就能结出这么个东西,而不会生出其他的果实。

    除非有了外力让土壤气候发生了改变,赵烈如今就是潜移默化的想改变这个轨道。

    当然他会全力以赴,从他的孩子的教育开始就是中西结合的,甚至欧洲的书籍要占主导,要主动同欧洲建立联系,让孩子们了解那个动荡不安的大洲发生的一切,以及对华夏的影响。

    同时也要在全国大力提倡西学,培育仕绅和商人势力,让天子和这两个阶层的力量对比不是那么悬殊。

    至于仕绅和商人会不会在后世天子的压力下放弃手中的权利,赵烈认为不会。

    在他在世时,这些人尝到了权利的甜头,他们怎么可能放弃,人都是如此,没有经历过当然没有感受,如果曾经拥有,面临失去的危险,那么他们会拼命的想保护自己的权利和利益。

    就如同大明如今的仕绅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同天子对着干,就是不额外交税,宁可坐视江山倾覆也要保住士大夫和天子共天下,保住有功名者不上交赋税的特权和体面,人类为了利益就是这么执拗和短视。

    而赵烈就是想利用这一点,将这个诱饵交给仕绅和商人这两个贪婪的阶层,让他们得到监看君主的权利后美得不要不要的,为了控制君主的权利,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他们定会好好的折腾。

    那么有一天他们面临着失去这个权利时简直会痛不欲生,那就意味着他们失去了护卫他们这个阶层的特权的能力。

    那么他们定会拼死的反抗,他们反抗的越是激烈,反倒是天子也是投鼠忌器,就如同当今的大明天子不敢向全天下有功名的仕绅征税一个道理。

    因为如果那么做,天下就有可能倾覆,作为国家所谓中坚的仕绅们就要推翻你,整个天下就要大乱,就连天子也不敢逆势而行。

    而赵烈需要的就是在他有生之年让这个种子破土而出,尽可能的茁壮成长起来。(未完待续。)

    ps:  最近有读者说,战阵不爽利,同建奴战阵还用那么费事,其实就是这么费事,骑兵在冷兵器时代真是无敌的存在,那些没有铁骑就直闯辽东的可能性就在书面上而已,就是十万精兵闯辽东,粮草呢,从任何地方供给过去都是漫长的道路,万余建奴骑兵可以随时攻击补给线,能有多少人护卫粮草,数万人吗,那么运到前方的粮草还能有多少,因此没有数万铁骑攻击辽东,就是死路一条。

第四百六十七章 剑指东瀛

    崇祯八年十一月初冬时节,当赵烈返回济州大营时,济州附近已经云集了数万的水步军,就等着赵烈这位大帅的到来。

    赵烈一下船就被马涛、李虎、李禄、王海州、关明等人迎入大营中。

    寒暄完毕后,赵烈先是接到了方宇的军情司汇总,数月的功夫,也是堆积了很多的内容,赵烈如今每到一地都要即刻观看军情司的这些谍报,他怕的就是疏漏了一些大事,不至于日后后悔莫及。

    通过这些谍报,赵烈了解到大明方面的如洪承畴,此人也已经开始闪亮登场,如今已经是太子少保、兵部尚书,官至陕西三边总督,正在统领西北明军剿灭山陕河南的民乱,可谓战正酣。

    洪承畴此人赵烈可是久仰大名,洪承畴能在几年前三十多岁的时候就担任陕西三边总督,可见此人当真有才干,不是掉书袋的能耐,而是处理庶务掌控大明军的真材实料,否则日后皇太极也不会为了拉拢他费尽心机,甚至传闻为了降服他连妃嫔都上阵色|诱。

    赵烈也是极为关注这个人,如今他已经改变了大明很多的进程,很多人的命运有所改变,这个洪承畴会发生什么改变,对破虏军有何影响,赵烈当然极为的在意,唯恐像洪承畴、卢象升这些牛人对破虏军产生不利的影响。

    倭国方面的则是江户湾中的十余座大炮台已经完工,同时破虏军前去江户讨要赔款的人员被乱棍打出。倭人摆明这是毁约了,只是他们没想到赵烈早已整戈待旦多时。

    赵烈对于倭国上次的简单赔款了事根本没有满足,因为倭国的实力未损。这个民族的劣根性就是你不把他打服了,他绝不会善罢甘休。

    但是去年破虏军也收了赔偿银子,再者骑兵还有齐备,真不是即刻动手的时机,但是今年骑兵可谓初成,对上建奴力有未遂,但是对上倭国的足轻却是足以了。正是成军见血的好地方。

    因此赵烈如今欠缺的恰恰就是倭人大将军德川家光的毁约,不偿付赔款,否则直接大打出手真是有些师出无名了。

    此番派去一个百总和十余名护卫只有两个人逃回了船上。其他的人在路上被德川家的武士斩杀。

    大将军家光既然敢于将明人来使大棒打出,其他的旗本武士当然不会客气,回去报信用不了这么多人吧,于是其他人就成了这些武士练刀的靶子。这两人则是被德川家武士故意放回的。就是为了报秉破虏军羞辱破虏军。

    赵烈冷笑着拍打着信札,看着面前的众人,“哼哼哼,倭寇背信弃义,今年的欠款没有偿付,因为他们觉得有大炮台护卫江户湾,我水师被拦阻在江户湾之外,对他们没有什么威胁。至于明人的步军,呵呵。”

    赵烈突然提高了声调,

    “他们认为明人步军的战力不过而尔,当年庆长文禄之战,数年间他们在朝鲜斩杀了不少的明军,很多明军甚至见到倭寇只会逃跑,看看,当时的一些明军已经把脸面丢到域外去了,丢人哪。”

    众人听了这个话很是不服,但是也得忍着,没法子当时在朝鲜激战的也有他们的先人,登莱水师也在海上同倭人激战过,有败有胜,算不得大败亏输。

    但是一个如此大的帝国同小小的倭国较量数年,没有干脆利落的大败对手其实已经是小败,同大明帝国偌大的名头不相符,要知道此时大明的名头可是威震四周宵小的。

    “只是他们忘了一点,我破虏军不是那些糟烂的明军军户,我破虏军数次击败建奴,斩杀万余金军,三战剿灭十万叛军,哈哈哈,德川家光竟然敢藐视我破虏军,还敢加害我军的信使,我军该当如何。”赵烈怒瞪双眼看着众人。

    “犯我大汉者虽远必诛。”一直不太言声的余大宝突然吼了一声。

    “犯我大汉者虽远必诛。”其他军将们即刻轰然回应,声震大帐。

    “嗯,很好,听闻富士山是倭国最高的山峰,倭国皇室和民间将其称为圣山圣峰,本将就是要将破虏军的军旗插在富士山上,诸位能否为本将做到。”

    赵烈戟指东方倭国的方向。

    “臣下等领命,必踏平富士山,让倭国臣服。”众人异口同声道。

    “很好,大家坐吧。”赵烈笑道。“李虎、李禄,你等说说集结于此的水步军的情形。”

    “秉大人,如今水师汇集了三十艘宋级战舰、四十艘唐级战舰,隋级汉级十艘,济州级巡海船六十艘,飞剪船五十艘,嵩山级商船三十余艘,其他海船二十六艘。”李虎躬身回礼道。

    赵烈点点头,此番这是济州水师主力尽出了,好在水师运送登莱难民到北华的任务刚刚完成,所有的运送船队刚刚归队,也算整备齐整。

    “秉大人,如今北华战兵四千、备军八千已于三日前抵达,石岛的战兵四千以及济州镇的战兵五千人、朝鲜军两千余人已经等候多时了。此外自备的战马以及后来配属的战马合计三万八千匹都已发下,如今军兵都在同战马的熟悉中,主要是北华备军的战马很多是新近下发的石岛马,因此他们还须磨合。”

    李禄恭敬道。

    “很好,此番征伐倭国,就是要用马军,毕竟倭国大将军旗本武士数千,常备八万,其中骑备五千余,这还是德川家的本队,如果德川幕府发下将令,恐怕本州的大名会组成联军同我军抗衡,哼哼,恐怕有二十余万,如此加上幕府常备恐怕有三十万,”

    赵烈巡视了一番,观察一下属下的表情,

    “如此我军就是以寡击众,如同建奴攻击大明以一般,因此,我军不可攻坚城,就是要用野战无敌来摧毁对手,嗯,你们讲讲此番倭国征战怎么个战法。”

    “依照大人所言,属下倒是想到了一个法子,只要攻敌必救,就能围点打援,如同大凌河一般。”韩建当先说道,他是毫无畏惧,有啥说啥。

    “那么韩大人说说,倭人必救的所在为何。”自从当年济州恩怨后,只要有机会关明必会给韩建找麻烦。

    “呃,”韩建咧了咧嘴,“最好当然是倭人大将军的镇城江户,可惜如今被炮台环绕,尼德兰人的大炮还是很犀利的,如此。。。。”

    韩建也是挠头,他提出的想法他自己估算多时了,很是可行,就是有一样,水师舰队如何能冒着敌军炮火进入江户湾是个大问题。

    “哈哈,为何不能是江户,我看江户就很好。”赵烈在舆图上一指江户的所在。

    “只是大人,江户如今有近二十座大炮台,数百门巨炮,我军就是拿下来也必是折损极重。”关明磕磕绊绊道,他也是强撑,这可是一贯正确的大人赞同的。

    “谁说我军要攻击江户湾,完全可以在江户湾外登陆,两日内可直达江户,本将之所以全部是骑军就是为此,建奴可以绕行数千里入寇大明京畿,我等不过是绕行数百里而已。”赵烈大气的一摆手。

    “大人所言极是,如在江户西或是东北方登陆,再绕行攻击江户,不过两日骑军就可直驱江户,到时看看那个所谓的倭人大将军如何自处,此时他可是没有老爹监护了,就是不知道能不能吓尿了。”

    韩建粗豪的大笑道。

    “不过那么远,备马驮带的粮秣恐怕不多,到了江户恐怕没几日就要断粮。”李禄提出了一个疑问。

    这也确实,毕竟如今是冬季,外面的草料不多,很多就靠备马驮带的杂粮供给两匹战马,一匹马驼人,一匹马带着粮秣,真是带不了多少米粮。

    但是大军出动数万人马消耗的粮秣可是天文数字,如果不备好,到时断粮就得未战先乱,而如果分兵护送粮秣,一个是分流了本就不是太充足的破虏军军力,再有粮道就是破虏军的一个最大的落点,失去了骑军机动的优势。

    “这个问题你等还须问,建奴是如何做的。”赵烈冷然道。

    众人即刻恍然大悟,对啊,就粮于敌啊。

    “倭国人丁稠密,家里多少都有余粮,沿途自己去取了就是,告诉属下军兵严明军纪,万不可成了孔有德般的兽兵,但是对于反抗者也要决不手软,尽数杀了警示他人,”

    赵烈的表情有些狰狞,不过是在倭人地界上收拢一些粮食罢了,比起后世倭人的种种兽行简直不值一提,如果不是为了军心士气受损,他不介意大开杀戒,反正倭人地狭人稠,也许后世也有倭人的学者说破虏军的减丁很好呢,这事谁能说得清,

    “百年来倭寇是如何对待我大明有沿海百姓,此番就是血债血还。”

    众人轰然应诺,对于一向沉稳的大人提起倭国所流露出的失态,他们已经是习惯了。

    “既然如此,诸位,我等就为大军选个合适的地点吧。”赵烈一指舆图,众人都将眼光投向那里。(未完待续。)

    ps:  感谢不灭清火、malyvu月票的打赏,感谢不灭清火、尊大地、三环少主100的打赏,感谢会稽山人007的打赏,其他老朋友不一一叙述了

第四百六十八章 大军云集

    吴晗同马文、高波、季刚一同来到济州忠烈祠前来祭拜老廖和汤陷军。

    此番刘福贵、邹怀恩所在的登莱备军没有来到济州,因此祭拜又少了两人,当年的十个弟兄,只有他们几个前来祭拜。

    由于大军云集,很多老军兵都请假给昔日的战友上香祭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