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苍茫-第12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上,能够收复金州都是老天保佑,何况其他,去职好啊,逃过一劫啊。

    王廷式边擦着茶水边同情的看看孙元化,唉,都说你是个有福的,一年几升,真是如同坐了火箭一般,我看你像个坐蜡的。

    “孙大人,平复东江还好说,毕竟东江都是孤岛,只要调剂好钱粮,汇集水步军,逐一击破,还是能平复东江乱局的,”说道此处,王廷式摇摇头,

    “可是南四卫虽说建奴驻兵不多,当地人丁田亩稀少,可是毕竟是辽东地界,登莱攻击一处,恐怕建奴就会大军压境,我军恐怕只能守城而已,就是将全部登莱水步军压上能够守住一处,也是万幸,何况四处,难。”

    他是极度的不看好,他心道也不晓得哪个蠢人出的蠢主意。

    “王大人,收复四处要登莱同辽东相互帮衬才能成事,如建奴攻击辽镇,则登莱攻击辽南,如建奴攻击登莱,则辽东东进袭扰,则事可成也。”孙元化言道。

    王廷式吃惊看看孙元化,心中好笑,同辽镇帮衬,笑话,什么时候辽镇那般跋扈军将能够听文臣的,听登莱指令,登莱水步军可是受够了辽镇的军将的气,运送辎重、帮衬攻击,凡是艰险苦累的活计都是东江和登莱的,有了功劳都是辽镇的,让他们与登莱共击建奴,无异于与虎谋皮。

    “在此,我预祝孙大人马到功成了。”王廷式言不由衷道。不过,他的神情语气摆明了极不看好。

    “多谢吉言了。”孙元化心里压根也没想着收回南四卫,他想着平复东江,然后袭扰辽南就能交差,如果侥幸收回金州那就是大善了,足以给天子和内阁一个交代,也当得起他知兵的名号。

    至于说能够收复四卫,天晓得什么时候的事了,到时他在那里都不晓得了。(未完待续。)

第二百六十二章 内线防卫

    “王大人不知能否告之我登莱下属各处文臣军将的详实,也好让本官不至于临事慌乱,出了错漏,万望不吝赐教。”孙元化姿态摆的很低。

    久在辽东,孙元化可说是对于登莱的府县几乎一无所知,田亩钱粮等都须从头摸索掌控,须知这里面的弯弯绕极多,他当然希望王廷式实情以告。

    此外,登莱军涿州、固安大捷,让久在辽东掌兵的孙元化极为的诧异,难道说登莱军战力至斯,竟能野战杀奴,这里面恐怕有说道吧,杀良冒功也不可能全部都是。

    登莱军还是击败了建奴的,只是首级方面打点了点检的官吏,有些出入,须知这可是将首级入京传首的,有了太大出入恐怕天子震怒,崇祯爷可不是天启帝,下手可是狠辣,如果被天子发现疏漏,兵部点检人员不死也脱层皮。如此这些都要王廷式释疑。

    王廷式长叹一声,为了登莱的安稳,他当然会一一交代清楚,这点操守他还是有的。

    这一说到就一直到晚宴时分,两人才停了下来,王廷式回府,孙元化简单洗漱一番,换了一身常服这才前往赴宴。

    从王廷式处,孙元化大略晓得了登莱的情形,登莱数年来也是勉力支撑,如今也是有心无力了,无论是整兵还是收复失地,都得要钱粮支撑,出路只能是想朝廷和兵部求援,没有钱粮登莱整军复地就是笑谈。

    总之,登莱诸事大致有了轮廓,只是登莱军的战力还是一个谜,在这个问题上,王廷式显露了他的无知,他是真不晓得。在他的角度来看,张可大做的不错,大败建奴头功在手就足够了,其他的就是粗鄙武夫之事了。

    三日后,孙元化为王廷式设宴送行,王廷式结束了他短短数月的登莱巡抚的任期。满怀希翼前往京师。

    但是他没料到的是随着东江变乱的扩大,御史台不断有人弹劾他在任期间对于东江无所作为,束手无策,坐看东江局势恶化,应下狱待查,最后内阁和天子的决断是还家待勘,王廷式就这样消失在大明官场。

    孙元化为了尽早掌控登莱军政忙的是昏天黑地,所带的十余个幕僚也被打发的团团转,半月后。总算是消停下来。同时他也接到塘报,天子任命的登莱镇守太监吴直和八千东江军将、葡萄牙炮队将要抵达登州。

    赵烈对于登莱的变换只能是冷眼旁观,如今他没有什么参与的资格。

    这些日子来,赵烈要么到讲武堂为军将们讲课,要么就在家中陪同亚历山德拉。

    亚历山德拉生产在即,心情有些紧张,赵烈好言安慰,经常陪着她散步、走动。这让亚历山德拉的心情好些,同时李霖和赵娥也不时陪伴亚历山德拉的周围。这让亚历山德拉的心境总算是安稳下来。

    这一日,赵烈正在府邸练习弓箭,这些年来他几乎从不间断的每日习武,一是为了强健体魄,再者也是时时提醒自己这是个杀人如麻的乱世,不可松弛下来。

    赵烈正在习练箭术。他的余光注意到杜立和汪全来到了场边,默默注视着赵烈的举动。

    赵烈坚持将剩余的十余箭射出,然后招呼他们两个向内院走去。

    “大人,从登莱传来线报,镇守太监吴直已经抵达登州。同时抵达的还有八千名东江兵,还有几十名弗朗机炮手。此外,大人就任靖海卫指挥使的旨意也随军抵达了。”杜立小声禀报着。

    “消息可靠吗。”赵烈很是关注,这是关键一步。

    如果他能就任靖海卫指挥使,那么就有了较大的地盘和数万的人口、数千的备军,如今的备军往往只有半数,赵烈相信经过他的整顿,定会有五千的备军出现在靖海卫。

    这就意味着他在登莱的根基膨胀数倍,也意味着他可以合法合理的整训兵丁,不象破虏军般的只能暗自忙活,即使此番一战成名也是遭人非议。

    “大人,确认过了,从巡抚衙门、水师衙门、都司衙门传来的消息都已确认过,属下这才敢禀明大人。属下估摸这几日登莱就会传来旨意。”杜立肯定道。

    “好。”赵烈击掌起身推开书房的窗户,让室外的空气透进来,他看看在窗外警戒的几名护卫,赞许的点点头,防卫的很是严密。

    “杜立,军情司如今在登莱发展的很好,如今登莱的消息不足三天就能抵达石岛,这是你的功劳。”赵烈夸奖道。

    “大人过誉,都是大人教导有方,属下不过是以大人所言行事罢了。”杜立笑道。

    “本官是指明了一条道路,那也得看你走的如何,杜立,很好,你做的很好,我等就是要让登莱军政衙门里没有秘密,他们这般官员的一切我等都要晓得。今后要在京师、扬州、以及乱匪和福建广东再加把劲,这些地方的消息对我破虏军也是甚为紧要。”赵烈吩咐道。

    “是,大人,属下定会加派人手,多多打探。”杜立道。

    “所需银两找赵猛、徐鸿会办。”让马儿跑也得让马儿吃得好,没有钱粮的支应是万万不能的。

    “汪全,早些时日,我军窝在石岛,无人晓得,今时不同往日,无论是大明还是建奴晓得我们破虏军不好惹,这些人里不乏人精,想来定会打石岛的主意,从今以后,各处的细作可是少不了。怎样,做好准备了吗。”

    汪全是赵烈找来的,目的就是商议石岛防务,主要是防备各处的细作,要说控制整个石岛不可能,不过,水步军营、冶炼厂、舰队、讲武堂等处就是重点了。

    “大人放心,属下已经在冶炼厂、政务厅、军营安下了不少的暗探,如果有人进入其中,定然会让他们发现,绝无幸理。此外,石岛难民已经全部启运北华。没有了最大的隐疾,属下已同黄大人李大人等严令有家眷在石岛的水步军不可显露军中机密以及海外领地,违者全家连坐。,”汪全禀报。

    “不可大意,可以自家点检一下,派几个混入其中。假意打探内情,看看你的属下能不能发现,如其不能,则详加改进。”虽说汪全的举措还算得当,但是赵烈还是不放心,他给出了一个主意,后世这般检测防卫的手段比比皆是。

    “属下遵命。”汪全恭敬答道,他心道大人这主意就是多,一个接着一个的。

    “此外。一旦我等入驻靖海卫,你的内卫司掌控的范围就要扩大,石岛和卫城就是防护重地,不过,其他的千户所也不能放任,要布置暗探,本将要晓得这些千户们的心思,以防不测。”赵烈吩咐道。

    汪全笑着应允。他是早想着扩大手里的职权,不过他的内卫司就是为了守护石岛这个根基建立的。怎么扩大,如今大人的势力范围扩大了,正好可以名正言顺的走出去。

    “杜立、汪全你们日后要通力配合,互通消息,你们属下各司其职,互不统属。期间可能因些事宜冲突起来,此乃平常,只是要晓得,你们所属都是为了破虏军的安危建立的,目的一致。只是职责不同罢了,一定要互相通融,要是因为争斗,坏了本将的大事,本将绝不容情。”赵烈沉声说道。

    “属下遵命。”两人急忙回道。大人多长时间没有这般严厉的提点了,可见大人的重视,不可轻忽啊。

    赵烈也是为了给这两个货打打预防针,后世如老美的两个特务机构就是互相看不顺眼,明争暗斗不断,到得最后,只能设立国土安全部统一协调,更别提民国时中统军统间的血腥内斗,就差把人脑打出狗脑来。

    因此,赵烈事前言明,如果因此坏事,他是绝不容情。当然,即使他提点了这些,由于所属不同,还是会有矛盾,这是不可避免的,每个人都有立功向上的野心嘛,只要不坏了大事,赵烈也管不了那么多了,后世那么多的聪明人解决不了的问题,他不认为他能解决了,不科学嘛。

    赵烈处置完公事,在娟儿的服侍下洗漱一番,来到内宅,只见亚历山德拉正在同玛塔、李霖、赵娥一起忙碌着给将要降临的新生儿制作衣物,这也是未来母亲的心意,赵秦氏想让佣人帮忙,亚历山德拉还是想亲手做。

    “烈,谈完公事了。”亚历山德拉问道,如今她可是圆润了许多,往昔立体感极强的面容如今向大明女性看齐,面容柔和了不少,肚子挺着,行动很是不便。

    李霖美目一转看向赵烈。

    “都是些许庶务,小事而已。”赵烈如今在亚历山德拉面前报喜不报忧,以免惊扰了孕妇。“怎么样,身子还好。”

    “我没太多感觉,就是更能吃了,嗯,是太能吃了。”亚历山德拉不好意思的笑了笑,“再者,这肚子太大了,太不方便了。”

    赵烈抚了抚她的秀发,安慰了一下她,“快了,再坚持一个月就生了,那时就轻快了。”亚历山德拉是第一胎,当然有些紧张。赵烈向来安抚为主。

    “哥,你看我做的衣服怎么也做不好。”赵娥苦恼的撅着嘴。手里拿着一个蹩脚的小衣。玛塔、李霖缝制衣物针脚绵密,又快又好,而她的手艺,嗯,那就没法看了,因此,赵娥很是气馁。

    “哦,多练两次就好了。别丧气。”赵烈无辜的眨巴着眼睛,心道,这事我怎么晓得,两辈子我也没做过针线活啊。老办法,安抚为上。

    “嗯,我再练练,不信了,我就做不好。”小丫头咬牙切齿的较劲。

    赵烈揉了揉她的脑袋,鼓励了她一下。(未完待续。)

    ps:  感谢时翀月票的打赏,感谢订阅打赏支持的朋友们,夜半会继续坚持写好完本。

    让这本过于写实的书有个圆满的结局。

第二百六十三章 奉召入登州

    “老妈呢。”赵烈问道。没有见到无处不在的太上不在此处,他很是奇怪。

    “娘去孤儿院看看,这几日嫂子行动不便,娘就代表嫂子多去孤儿院看看。”赵娥不抬头答道。

    “老夫人和夫人真乃是菩萨心肠,活人无数。”李霖赞道。

    “要说活人无数,还得是夫君大人,那可是数十万生灵。”亚历山德拉美目流转看了看赵烈。赵烈一笑回应。

    李霖羡慕的看看,随即低下头。在赵家住了些时日,她对于赵烈更是心动。

    她发现赵烈对于月儿娟儿两个近身侍女完全没有心思,赵秦氏想让她做妾的心思也就不成了,这不,赵秦氏正为两个已经大了的丫头找婆家。

    要晓得,很多大户人家公子的侍女就是通房丫头,将来有了子女抬为妾侍。

    而赵烈全然没有这般心思,李霖是及心动又苦恼,苦恼是因为赵烈如此自制,不纳妾侍,到时是否能接纳自家,她全然没了主意。

    玛塔狐疑的盯着李霖,她对于李霖充满警惕,身为女人她敏锐的感到李霖的威胁,曾经提点亚历山德拉,不过,亚历山德拉不以为意,但是作为亚历山德拉最为忠心的女伴,她可是对李霖极为警觉。

    赵烈是大咧咧的全无感觉,一是李明峪曾经言过,李家婚配还是士子为上,他不觉得五大三粗的自己能博娶李霖的欢心,二是他真的对于妻妾成群然后将来妻妾子女勾心斗角的局面毫无兴趣。

    他觉得现在的日子就很好,知足了,实在不想招惹其他女子,现在是痛快了,将来能愁死。

    最后。李明峪家同他们家是阖家之好,前些日子,李家的两个媳妇还来此陪伴了亚历山德拉几天,所以赵烈对于李霖在此陪伴亚历山德拉很是欢迎,如果亚历山德拉在澳门也能有几个闺蜜相伴,在此地就有些孤单了。

    就在此时。老妈大人从后院来到,赵秦氏其实早已回来了,她要先洗漱一番再前来,说什么也不能将路上灰尘带入亚历山德拉的房中不是。

    “娘今日辛苦了。”亚历山德拉起身道,赵烈、赵娥、玛塔、李霖也上前问候。

    “好了,都坐下忙吧,不用管我这老太婆。”话虽如此,赵秦氏的表情还是表明很受用。“亚丽,坐下吧。小心着我的孙子。”

    对于亚历山德拉的勤于走动,她是不同意的,但是亚历山德拉打着看望孩子的旗号,她也没法子。

    “没事,多走动一下也好。”赵烈道。

    “你怀孩子还是你婆娘怀孩子。”赵秦氏怒目圆睁,对于赵烈的瞎搅和十分的气愤。

    “呃,”赵烈摸摸鼻子,无言。还是打岔吧,“娘。大哥的婚期定了吗。”赵猛前些时日定下了王哲的小女儿今年十六岁的王嫣。

    “定下啦,就在七月初六,那可是个好日子啊。”谈到婚事,赵秦氏开始滔滔不绝。

    赵烈抽空看看亚历山德拉,两人会心一笑,这岔子是打过去了。

    赵秦氏讲完大儿子的婚事。四下看看众人的针线活,一圈走下来,亚历山德拉、玛塔、李霖的针线活都不错。

    赵秦氏端详了一下李霖,老头子说李霖这孩子是个才女,读书千卷。没想到这针线活也这么俊,这样的女子真是赵秦氏心目中的理想儿媳妇。

    当然,赵秦氏对于李霖的心思有所察觉,正在犹疑中,心道什么时候试探一番,如果能成,赵烈也能多一个人照料。

    两日后,登莱巡抚衙门快马来报,巡抚监军大人招赵烈前往登州,赵烈将会在登州接受圣旨,升任靖海卫卫指挥使。

    赵烈即刻召集护卫人马,同时派人通秉船队,将要乘坐旗舰李绩号出海。

    卫青号相对于如今的舰队来说吨位太小了,出于对于如今破虏军主心骨赵烈安危的考量,经过李虎、齐威的劝说,赵烈更换了旗舰,李绩号如今是他的旗舰。

    李绩号五百吨的体量足够了,他没有同意更换为八百吨级的宋级战舰,这是因为,赵烈认为最好的宋级战舰是为尼德兰人和英格兰人准备的大餐,作为自己的座船白白埋没了其功用。

    第二日辰时初,赵烈、李明峪、黄汉、赵达、余大宝等在二百名护卫的簇拥下登上了李绩号。

    如今的码头上极为的冷清只有十余艘福船和海沧船以及数艘巡海船,其余二十余艘盖伦战舰停泊在不远的大山子岛,早年筹建的大山子岛就是为了如今,石岛一旦被人关注,那么太过让人瞩目的盖伦舰队将会停泊大山子岛,细作即使进入石岛也不会发现什么太过出格的东西。

    “大人,如今这港口也太过冷清了吧,打眼一看还真不是滋味。”余大宝大咧咧的言道。

    “别急,早晚有一天我破虏军水师会光明正大的停泊于此。”

    赵烈意味深长道。

    李明峪、黄烈同赵达对眼一看,晓得大人的野心,这也是他们这些追随者希望看到的。

    船队顺风向北航行,李靖号、老迈的福海号、四艘巡海船,这也是给登莱一个印象,坐实早先的盖伦舰队是弗朗机人的,赵家手里还是这些老弱病残而已。

    两日后登州水城,赵烈带人踏上了水城的码头,水城还是老样子,码头上还是很忙碌,往来的商船很多,如果是有分别的话,就是更加破败一些,水城的城墙和码头、栈桥都应该整修了。

    赵烈一行还是老规矩先到水师衙门拜会指挥使王佥,这是赵海明的老上司了,两家相交还算是融洽,赵烈也趁机探探口风。

    见面之后,李明峪代表赵烈奉上承仪百两,王佥笑纳。

    “赵烈啊,你我有半年未见了吧。小子,如今你年纪轻轻也升任指挥使了,老赵后继有人啊,哪像我家里的几个浑球。”王佥年纪有些大了,话有些罗嗦。

    话里也体现出两家走的很近,早年在旅顺的恩怨早已消散。毕竟王佥也是为了自保,此后两家还是继续交好,这也让登州水师较为和睦,没出什么岔子。

    “小子我不过是幸运而已,”赵烈急忙谦逊,“大人,不晓得新来的巡抚大人和镇守使大人习性如何。”

    “我观巡抚大人是能做事的,到任以后就巡查各处府县,这不三日前方才返回州城。可谓是舟车劳顿,要我看还是操切了些,至于吴直吴大人向来笑口常开,不过,贤侄啊。”说道此处,王佥的脸色一变,“吴直大人的麾下有个锦衣卫百户随从,这个。本官深感不安啊,这登州要起风了。”

    王佥意味深长的看看赵烈。他摸不太清锦衣卫出马的意味。但是监军是一定的,而近来大出风头的赵家恐怕也在其中。

    “多谢王大人提点,让小子也好有个筹划。”赵烈面上不显,但是心中一动,这锦衣卫来此恐怕是与赵家有关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