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苍茫-第10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嗯,他竟敢欺瞒本镇,他带了几百兵丁。”张可大大怒,他可是直接下的军令,赵烈竟敢阴奉阳违,当真是不要命了,他可不是三品的指挥使,不过是小小千户。

    “呃,咳咳,这个。。。,大人,不是几百人,赵烈属下好似数千人。”刘继明尴尬言道。

    “嗯,什么,数千人,”张可大不可置信的瞪大双眼,“刘继明不会是你又喝大了吧。”这个刘继明向来遵从张可大,不过喜好杯中之物,喝大了眼花也是可能的。

    “大人,属下冤枉,赵烈所部正在码头登岸,大人一看可知。”刘继明喊冤道。

    张可大略一踌躇,

    “元大人,琐事缠身,不得不往,抱歉了。”张可大抱拳道。

    “大人身负勤王重任,元某怎敢耽搁大人要事,大人请便。”元明敬拱手道。

    张可大与刘继明和一众亲卫出城直奔码头。

    码头外空地上整齐的排列着两个方队,不过兵丁没有战立,都是原地静坐着,身边就是一个沉重的包裹和兵器,没有人胡乱走动,也没有人交头接耳,就是一个安静。

    张可大细细端详了这两个怪异的军阵,抬眼看向刘继明,

    “大人,这两个军阵就是最先登岸的军兵。”刘继明言道。

    张可大继续前行,只见赵烈在百名近卫簇拥下正在观看一艘庞大的西夷海船卸载。

    张可大向前一望,靠,这是什么马,只见几十匹战马刚刚上岸,各个身量高大,筋骨外露,比平常坐骑高出半尺有余,大多是灰色、褐色、棕色的皮毛。

    此时,赵烈等人已经发现张可大等人靠近,毕竟张可大和其亲卫也是人多势众。

    “拜见总镇大人。”赵烈率众跪拜。

    “赵烈,本镇听闻你所统率不止一千兵卒,是否实情。”张可大沉声问道。

    “大人,确是实情,只是属下也是遵命从事。”赵烈奉上一封信札。

    张可大接过一观,原来是都司军令,命赵烈统领不少于一千兵丁出阵,须得兵甲齐全,否则军法从事。

    张可大立时就晓得这是与赵烈不睦的那位杨同知做的手脚,心下不屑,不过也不能在部下面前显露。

    “你带了多少兵丁出阵。”张可大问道。

    “秉大人,属下统领三千步队,一千骑队出阵。”赵烈高声禀报。

    “多少?”张可大的嗓音有点破音,他是当真被惊着了。一个千户所出兵数目同整个登莱镇出阵的战兵数目相当,这事放到哪位总兵身上都接受不了啊,张可大怀疑自家听错了。

    “大人,千户所兵丁一千,家父家丁两千,看护辎重的辅兵一千,亲卫两百,共计四千余人。”赵烈细细的重新禀报一番。

    张可大确信自己没有听错,他心情复杂的望着正在登陆的骑队,只能感叹一声,娘的,这个老赵藏得够深的,看来这些年没少捞银子,谁能知晓他身为水师军将却养有着家丁两千,要不是本镇让他嫡子出阵,这个老赵必定还会藏拙吧,如今显摆出来了,就是太奢侈了。(未完待续。)

第二百二十四章 肆虐的北虏

    一个下午的时间不足以让破虏军全部登岸,只是近四千匹的战马上岸就得忙活半日。

    破虏军全部登岸已经是第二日上午的事,张可大虽然对于赵家父子倾巢出动,打他个措手不及的事情颇有忌惮。

    只是赵烈手拿的都司军令也让他没辙,这可是都司让赵烈统领一千以上兵丁出阵的,而且没说上限,赵烈也不能说有错,要说他的错处就是赵烈应知会张可大一声。

    但是想到多出四千尚算可战之兵,张可大也就默认了,这些军兵他不认为可以同赵烈清剿闻香教时所统领的兵丁战力相同,他大略看了看,这些兵丁可是十分精壮,虽说没有披甲,却是比其他卫所兵强的太多了。

    介于赵烈打了他一个措手不及,张可大也不想让赵烈好受了,他命令赵烈作为全军先锋,从南线经固安、涿州折向京师。

    张可大的打算是一步步来,先到固安,一路上多派哨探,探明敌军行踪,如果建奴大队来袭,就在固安等地据城坚守,对于建奴的凶猛,他可是知晓,但是他麾下万余军兵坚守城池还是能办到的。

    十二月初一,破虏军兵马全部下船后,卫青号的船长穆尼奥斯从船上登陆。

    “大人,港口里有一艘澳门战船。”穆尼奥斯禀报。

    “嗯,他们到此地何为。”赵烈很是奇怪。

    穆尼奥斯细细说了一番,赵烈才晓得,原来大明朝廷介于数年前从澳门购入的红夷大炮在辽东战场守城战中有所建树。

    因此。去年在信奉天主教的大臣徐光启等人推动下。下旨让两广总督从澳门购入大炮。澳门议事会为了进一步打开大明商贸大门,决定赠送大明朝廷十门大炮。

    此外,澳门一些退役的散兵游勇决定组成几十人的军队援助大明抗击北方建奴,于是包括中外炮匠、护卫、传教士等一百多人的北上队伍产生了。

    但是,大明朝廷要求他们从陆路出发,而最快的捷径应当是从海路抵达天津,然后入京。

    大明朝廷只是允许他们从陆路抵达,有求于大明的澳门人只有屈从。就这样,今年二月,队伍经过广州开始向北行进。

    由于对于大明的广大和道路的崎岖估计不足,行进速度极慢,自带的银两不足,在徐州要不是有信封天主教的明人捐款资助他们,这些人只能去乞讨了。

    于是在徐州,他们派出了一个信使,雇船回返澳门求助,就这样澳门派出了一艘战舰直达天津。从陆路向南迎候这支队伍。

    一多月前,战船抵达天津。船上带着二十余葡萄牙兵丁前往迎候的带队军将正是弗朗西斯科,赵烈的大舅哥。

    他们带着银两与炮队在保定相会,多半月前派人返回天津卫通晓船只,他们被要求尽快赶到北京,用巨炮反击建奴入侵。

    好嘛,赵烈立时哭笑不得,这是血腥战场,这时候往京师出发,仅凭这寥寥百余人,建奴骑兵一次冲阵就能将他们斩杀殆尽,大炮都得成为建奴的俘获。

    弗朗西斯科是亚历山德拉的亲哥哥,他们一家如今就剩下兄妹二人,无论如何赵烈都得救助。

    十二月初二,登莱军一万三千余人从天津卫出发,向西北开进,赵烈所部当先开路。

    张可大前来送行,他是前来叮嘱一番,大略就是小心谨慎,一定不要中了建奴的埋伏。

    此行他最大的收获是四千甲兵,当破虏军开始行进时,如果说当先的一千俱甲骑兵和两千余匹战马以及二十门火炮已经让他大开眼界的话,那么接下来的三千俱甲步队让张总镇彻底当机,这是什么情况。

    这些军兵都是俱甲军兵,虽说他们的铁甲特殊,既不是鱼鳞甲也不是锁子甲、扎甲,毕竟是铁甲。

    这赵家父子投入了多少银钱,张可大闪念一算,没有三十万两银子决不可能成军,三十万两,呃,整个登莱的饷银只有三十余万两好嘛,还是纸面上的。

    张可大受的刺激有点大,好半天没有缓过神来。

    当他发现三个步军千总的破虏军都是整训有素、齐整、安静的前行,只有零星的甲胄、兵器相撞的声音响起时,张可大总镇更是无语了,只是这般就不是卫所兵能比拟的,至于登莱战兵能不能抗衡建奴大军,那就得战场上见了。

    张可大最为疑惑的是,赵烈所部火铳手太多,占了近半,他可是知晓,铳兵只是在接阵前轰击一两次而已,建奴抵近冲阵,火铳就没什么用处了,如此多的火铳兵不堪大用啊,混战时,只有被宰的命,手里仅有的腰刀能有何用。

    唉,到底是衙内,未经北方战阵,虽有一定野心,不过阅历太浅,还是志大才疏啊。

    张可大回去整顿队伍,其他的兵丁将会在赵烈所部后面保持三四十里的路程,即使赵烈所部遭遇埋伏或是建奴骑兵的冲击,登莱军本部还有应变的机会。

    赵烈所部走十里歇息一刻钟,全天行进四十余里的速度行进,不太过耗费体力,保持基本战力,以防万一。

    他们的行进速度自感不快,登莱军可是吃不消了。冬日里寒风中行进,每天四五十里岂不是开玩笑,他们久未整训,每日行军三十里就是万幸了。

    于是,登莱军第一日行军过后,队伍就已经是不成样子了,后队的卫所兵稀稀拉拉的走着,如论张可大怎么派人催促都不起作用。张可大的战兵营只好放慢速度,等着后面的乞丐兵们。

    第一天过后,赵烈所部同后面距离拉开到五十余里。

    随着队伍的前行,开始遇到大批的难民,他们拖家带口在寒风中蹒跚而行,他们大多已成惊弓之鸟,一点的风吹草动都会让他们乱作一团。

    看到盔明甲亮的兵丁们,他们大多松了口气,虽说大明的丘八抢掠的也是不少,不过总比见人就杀的建奴好些吧。

    道路两旁开始陆续出现倒毙的难民,大都是些妇孺老弱。

    看着畏畏缩缩、胆战心惊、衣衫褴褛的难民们,赵烈感叹,大明真是国将不国了,京畿重地任建奴驰骋,百姓四处死难,这哪里是大明京畿,实乃是人间地狱。

    赵烈命令军兵给些老弱发些现成的炒面,硬起心肠继续前行,目下破虏军也是自顾不暇。

    科尔沁台吉数量众多,每人手里的族兵不是太多,不过就是因为如此,他们也是对大金最顺从的,这不,大金主力破关而入后,将大部分的外藩蒙古兵打发走了。

    原因是大金上层发现明军战力十分羸弱,没有外藩蒙古的助力也可以纵横驰骋,还保留这些能瓜分战利品的蒙古人干什么。

    科尔沁诸部却是可以陪着他们的主子在大明的京畿游猎,捞点汤汤水水的,主子围着京师攻打,兵力有所不济,命令科尔沁诸部向南向西阻截从这两个方向前来的增援明军,诸位台吉率领族兵向北向南展开,相好的几个台吉搭伴劫掠,真是好不快活。

    呼和巴日骑在褐色的马上,回头望望悄无声息的院落,看看房门紧闭的正房,催马向村口行去,身后备马顺从的跟随。

    村口,噶鲁和吉达正在拾到自家两匹马鞍桥后的包裹,里面都是银两首饰,呼和巴日自己的鞍桥后面的包裹里也是这般东西,最开始抢掠的时候,他们连女人的粉饼、胭脂都收罗,这些东西回到科尔沁草原也是值了银子了。

    很快,包裹就装不下了,连铜钱都让他们抛弃了,只留下银两和金银首饰,反正回到草原,只要有了银两什么买不到啊。

    呼和巴日看了一眼他们的收获,只见噶鲁的包裹里几件银钗上的血迹刚刚风干,还泛着红色,他就知道又不知道有几个大明女人遭了罪。

    这个噶鲁说是草原上的大雁,还不如说是一支秃鹫,看到大明女人就想祸害,完事后的女人到处是伤,真是个禽兽。

    呼和巴日撇撇嘴,自家方才虽说杀了院中的男人和一个小孩,不过只是玩了院中的大明女子,没有取他们的钱财,比噶鲁是强的太多了。

    “吉达,绍布和格杜还没出来吗。”他转向吉达。

    “没有,要不你再到村里拿几件金银。”吉达手里忙活着,没有回头回答着。

    “不去了,我的包裹装不下了。”呼和巴日摇摇头,很是遗憾,他两匹马都载满了,已经开始影响马的速度了。

    马蹄声从村里响起,几匹马从村里驰来,两个身穿牛皮袍子的蒙古人侧着身子随着马匹起伏着。

    “你们出来的太晚了,别忘了伊勒德头人等我们探查的消息。”噶鲁阴沉个脸喊道。

    “没法子,格杜让一个汉人在肩膀上砍了一刀,我方才用布给他裹了一下。”绍布回道。

    他们看看格杜,果然他脸色苍白,有点萎顿。

    “呸,我不过是看上了那个娘们,谁知她男人用菜刀偷袭我,让我把他们全家都砍了。”格杜呲牙咧嘴道。

    “哼,要是我遇到,我就用马刀阉了你。”和他一向不对付的吉达骂道。

    两人春天因为牛羊打过一架,至今仍是不对付。

    “好了,你们要是不想挨头人的鞭子,那就抓点紧。”呼和巴日喊了一嗓子。

    两人悻悻的催马跑起来。(未完待续。)

第二百二十五章 报应不爽

    行军四天了,经过永清县后,赵烈已经将登莱军落下了一百里,没法子,登莱军坑人的龟速,赵烈实在是接受不了,他的大舅哥还在保定到京师的路上。

    赵烈打算在半途将弗朗西斯科截住,如果在固安、涿州没有将炮队拦住,赵烈简直不敢想他们的命运,此外长期滞留野外简直就是自取灭亡。

    至于张可大张总镇目下对于赵烈是十分放心了,这位衙内之所以带着如此多的骑兵和备用马匹,如今是明了了。

    这位衙内将数百骑兵打发出去,不仅探查前路,后路也没有忘了,张可大不断接到赵烈所部从前方探马与登莱军前锋交汇的禀报。

    这位衙内可不象他外表般粗豪,简直可以用心细如发来形容,摆出的就是惊弓之鸟的架势,宁可疲敝马匹人员也不能被建奴伏击。

    这样的赵烈,张可大有何不放心的,正好作为登莱全军的眼睛,张可大安心的在后面督促着一干登莱大队缓慢前行。

    赵烈要是知道张可大的想法,肯定是跳脚的大骂,当真是没见识,战场屏蔽你知晓嘛,无论如何也同胆小如鼠没有关联。

    作为赵烈屏蔽战场的一部分,楠勇带领着二十名斥候正在向固安前行,他们也是接力上一伙的斥候,接力前行,以便保持马力和人的精力。

    沿途除了黄白的田野就是踉跄的难民,这一切让楠勇仿佛想起辽东的一切,如今辽东的惨状在京畿重演了。而且更为的惨烈。

    离着固安也就是二十里路了。楠勇下令让马匹歇一歇。再行赶路,他们只要到达据固安十里就可,其他的交由下伙斥候。

    楠勇招呼弟兄们下马,他则拿出了水袋和炒面,就着冰凉的水咽着炒面,虽说连水带面都是冰凉的,水甚至就是冰水,不过为了填饱肚子也顾不得了。再者,这炒面里糖盐都有,总比没有滋味的硬面饼子强。

    众人匆匆吃完饭,又从皮袋子里拿出黑豆开始喂马,冬天野外无暇寻觅野草,所以他们都是带着杂豆喂马,在战场上,战马就是骑兵的命根子,既是征战的好帮手也是逃跑时的救命稻草,怎么看护都不为过。

    喂完马。众人换了备用马,开始小跑着向固安前行。走了不到三里,只见前方尘头飘起,众人紧张起来,他们勒住战马,楠勇拿起望远镜向远方遥望了一会,如今望远镜已是百总级的标配了。

    “不过十余骑,不过看不清面目,备战吧。”楠勇命令道,他们如今是最前方的斥候队,前方要么是建奴探子,要么是明人逃离。

    包括楠勇在内,众人将手里的两把燧发短铳填充完毕,插在马鞍一侧的皮带上。

    “出。”楠勇一声命令,众人催马小跑着迎着尘头而上,临近对阵都要节省马力。

    呼和巴日、吉达、噶鲁、绍布、格杜如今是快马加鞭向前,只要前方三里没有明军,他们就要返回复命。

    突然前方远处尘土扬起。

    几人急忙放慢马速,他们惊疑的向远处观望,

    “几十骑,不是大队。”噶鲁喊道。

    “过去看看,如果是明人大队在后,回去禀报头人。”呼和巴日喊道。

    几人催马向前,他们不是很惧怕明军,虽说他们没有披甲,不过皮袍子抵挡远处的弓弩还是没问题的,何况还有备用马,要是拨马逃离谅愚笨的明军骑兵也追击不上,他们接近的目的就是看看是否是明军还是其他明人护院。

    双方快速接近,当接近到多半里时,双方大略看清了对手的模样,呼和巴日见到对方是半身铁甲,下身皮甲的明军兵丁,共有十余人,头盔上还有面甲看不清面目,骑术在他看来极其一般。

    他从弓袋里抽出骑弓,双腿控马,双膀开弓搭箭,动作一气呵成,潇洒自如,尽显蒙古男儿生来的控马功力,此点就是女真人也是不如。

    其他四人也是纷纷用骑弓瞄向对方,他们就是打算骑弓射上一轮,给明军造成混乱,然后拨马就走,回去禀报头人,有明军来援,至于多少明军看不清,总之很多。

    五十步上,五人几乎同时射出羽箭,然后看也不看,拨马掉头,他们听到了后面战马惨嘶的声音,他们没有回头,最起码现在不能回头,马速上来后再说。

    然后,没有然后了,身后传来砰砰的密集的响声,几人的战马先后被击中,绍布和格杜随着马匹的倒地被摔下马去发出惨叫,噶鲁和吉达机灵的弃马歪歪斜斜的落地,他们急忙向备用马跑去,只是他们当时就抓瞎了,备用马被接连的爆响吓跑了,他们发现他们没有备用马了。

    只有呼和巴日在响声中,左臂一痛,身子在鞍桥上趔趄一下,他双脚狠踢坐骑,加速逃去,他是什么也顾不上了。

    绍布和格杜的一条腿被马匹压在马匹下,马匹没有死去还在痛苦的扭动挣扎,他们的腿在马匹庞大的身体下跟着扭曲蠕动,让他们痛的不断惨叫。

    吉达和噶鲁则抽出了弯刀,恐惧的看着几个围上来的明军,他们知道如果他们落入明军的手里,那是必死无疑,他们的脑袋都是可以换银两的。

    另几个明军没有停下来,呼啸而过,直奔逃跑的那个蒙古人。

    一个明军催马向吉达冲去,手中骑枪直刺吉达,吉达用弯刀格挡,不过骑士借用马力势急力大不是他能抗衡的,弯刀只是将刺向他胸部的枪头推开一点,骑枪深深的刺入他的右肩窝,吉达惨叫倒地,手中的弯刀脱手,明军则是松开了长枪,抽出了肋下马刀。

    另一个明军同样向噶鲁发起攻击,噶鲁运气不错,隔开了对方的第一枪,骑士冲了过去。

    “袁刚,不会是手都软了吧。”一个铁甲上插着羽箭的明军大笑着催马向前,挥动着狼牙棒。

    “你他娘的才软了呢,鲁厚财你他娘的就没有硬的时候。”冲过去的明军边调转马头边大骂。

    鲁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