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苍茫-第10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慢条斯理的收拢器具后,方才起身躬身施礼,“恭喜大人,恭喜夫人,夫人乃是喜脉。”

    赵烈这个急切,却是遇到一个慢性子,无语之极,不过,听到喜脉也是大喜,两辈子第一回有后,怎能不喜。

    亚历山德拉是喜上眉梢,身体无恙,还是怀孕了,真是两喜啊。

    “来人,看赏。”赵烈喊了一声。

    “大人,赏多少。”进来的是黑汉余大宝,他懵懂问道。

    靠,赵烈恨铁不成钢的用手一点余大宝,什么时候机灵一点,“赏王先生十两银子。”

    “遵命大人。”余大宝应答一声。

    “多谢大人,”王先生一拱手,“夫人脉象有力,只须稍加留意即可,如有不适,王某随时听传。”

    赵烈派人将王先生送回医馆。

    赵烈赏府上每人二两银子,晚上加餐共同庆贺。

    赵猛也是马上回府看望弟妹,这也是老赵家的三代第一人。

    “二弟,还得向威海报喜啊,爹娘知晓后不知道有多惊喜。”赵猛笑道。

    “不急,我预计马上出征,待路过威海,再行禀报,倒是大哥的婚事可得抓紧了,弟弟我的孩子都有了。”赵烈劝道。他知晓赵猛当年被赵秦氏到处联姻相亲的事情弄怕了,赵猛对于别人拿他残疾说事深恶痛绝,这才绝口不提婚事。

    “尽快吧,我也是对你和弟妹很是羡慕啊。”赵猛也是松了口。

    赵烈大喜,大哥总算开窍了。(未完待续。)

第二百二十二章 各有各样

    晚上,亚历山德拉情绪不是太稳,原因嘛,因为她刚刚怀孕,赵烈就要远行,而且是同最为凶恶的建奴作战,她心中极为的惶恐。

    赵烈也是好生劝慰,才将亚历山德拉安慰下来,他心中也是无奈,大明乱世将临,他如今也是挣扎求存,奋斗数年不过是刚刚入门而已,没有松懈的本钱。

    赵烈决定这几天好好陪陪亚历山德拉,第二日早饭后,他特意陪着亚历山德拉散散步,多说些话,亚历山德拉心情大好,满脸的幸福,本就白皙的肌肤泛出红晕,更是美艳。

    不过,好日子不长远,第二日午时初,赤山官署派快马飞报石岛,张可大张总兵发下急令,登州聚兵。

    赵烈在石岛官署看着面前的登莱都司手令,冷笑不语,他将手令交于赵猛。

    赵猛一看大怒,小小的千户所出兵一千以上,须得兵甲齐全,否则军法治罪。什么狗屁手令,不过是杨景堂公报私仇罢了,全然不顾国难当头,只顾私利,衣冠禽兽而已。

    “大哥何必同此卑鄙小人斗气,早晚我等让他好看。”赵烈心中将杨景堂列为必除之的一类人当中,早晚让他身首异处。

    赵海明前几日收到都司的命令,威海水师整修船只,五天后抵达登州,运送登莱军北上天津卫勤王。

    久经战阵的赵指挥也是惊诧万分,次子赵烈所说的一一应验了,建奴果然绕道朵颜攻入蓟镇,逼近京畿。京师告急。

    赵海明屏退旁人。在室内好生思量一番。他发现数年来,赵烈所言几乎没有疏漏,大明的局势每一步都是按照次子估量前行,财赋枯竭、辽东败坏、山陕民乱不止,建奴入寇京畿,只有民乱还没有赵烈所担忧的那般严重。

    他不禁感叹,儿子们长成了,可以独当一面了。眼光独到,思虑长远,从今日起,他应当彻底放手,赵烈是一家之主了。

    赵海明从室内出来,即刻命令聚将,命令三日内整军完毕,登州。

    至于赵烈的出征,他也是早有准备,此时威海水师都知道。赵大人数月来洒下银钱无数,组建家丁两千余。驻扎次子驻地石岛整训。

    赵海明的借口是建奴势大,东江变乱,登莱水师随时出兵东江、辽东,为自身计、为水师计不能没有步军战力,绝不能重蹈他弟弟的覆辙,兵败身死辽东。

    赵海明做了这些筹划就是为了增强赵烈所部的战力,保全赵烈。

    旁人能说什么,军将蓄养家丁乃是常例,只要你养的起,养个几千人都随你,有钱就任性嘛,看看李成梁当年近万的家丁何等威势,朝廷也是捏着鼻子认了。

    何况赵指挥弟弟当年战死辽东不就是因为水师上陆押送辎重,战力不济败亡的吗,如今赵海明破财保全性命旁人也说不出什么。

    十一月十二日,赵烈一边整军备战,一边通秉靖海卫指挥使常汝宁,左千户所兵丁筹谋走海路直达登州,万望常大人应允。

    常汝宁当然应允,他目下只要看不到赵烈,一切好说,离这个瘟神愈远愈好,他是不打算参合杨景堂和赵家的恩怨了,你们斗去吧,哪个他都惹不起。

    崇祯二年十一月十三日,破虏军三千步总、一千骑总、三个百总的炮队,近四千匹战马,五十辆骡马车,粮食、兵甲、火药等辎重开始登船。

    辎重、马匹、骡马车最先登船,这是最为耽搁时日的,第二日辰时初,军兵登船,两个时辰后,全员登船,午饭就在船上吃了,午饭后,船队。

    赵烈站在卫青号的船头看着码头上的赵猛、李明峪、徐鸿、唐显文、亚历山德拉等人越来越远,只是赵烈还是能清晰的想起亚历山德拉的泪眼,心中不忍。

    他站在甲板上瞭望正在外海整队的二十余艘商船队以及护航的八艘战舰,硬下心肠,行百里半九十,如今可不是儿女情长的时节,还得在这大明的乱世艰难前行啊。

    赵烈是不晓得在码头深处,一双泪眼也在盯着他上船离去。

    沉闷的号角和飘扬的旗帜指引船只组队向东北驶去。

    三日后午时初,船队抵达威海外海,赵烈乘飞剪船进入威海水寨。

    赵海明早已整装待发,只等赵烈舰队的到来,在码头上,赵秦氏、赵娥前来送行,当得知亚历山德拉有孕时,赵秦氏大喜过望,自家就要有孙辈了。

    不过一想到赵烈出征京畿,她和赵娥立时万分担忧,赵海明、赵锋就是运送军兵辎重没有大的风险,赵烈可是率兵登岸参战,兵凶战急她们当然是揪心不已,逐一交代赵达、余大宝一定保护好赵烈。

    赵秦氏返身又交代赵烈不可莽撞,凡事以自身安全为上。

    直到赵海明不耐打断,赵秦氏最后又讲,不日她同赵娥前往石岛陪护亚历山德拉,女子怀孕丈夫出征,正是孤单之时,不要心情抑郁伤了胎气。

    此话让赵烈目瞪口呆,合着您老是担心胎儿,那我们两口子大活人呢?

    赵海明在码头祭海出发,威海水师全员十余艘大福船、三十余艘海沧鸟沙,五十余艘苍山船相续驶出水寨,向外海驶去。

    当来到外海同盖伦舰队汇合时,威海水师军兵都是惊诧万分的看着眼前数十艘的西夷巨舰,威海水师只有十余艘大福船还能同盖伦船队中最小的船只比一比,其他的都是小的没边了,尤其是象小山般耸立的十艘八百吨战舰,让赵海明以及黄铁山、余福贵等船头也是看的目瞪口呆。

    黄汉、余大宝等人极少回家,即使回家也是闭口不谈破虏军诸事,这是赵烈严厉禁止的。他们也是无从知晓赵烈和他们的子弟实力的庞大。今日终于可见一斑。

    赵烈让赵海明及护卫登上霍去病号。以其为旗舰,盖伦船乘坐的舒适性不是福船可以比拟的。

    登莱总镇张可大这些日子相继迎来了登州卫。威海卫、成山卫等各处卫所兵丁,除了登州卫兵丁尚可一观,最起码是人员还算齐整,盔甲是不用想了,兵器尚算齐全。

    其他卫所的兵丁老的老小的小,兵器很多锈迹斑斑,全无士气。就是应数的,要说卫所困苦,倒也非是虚言,不过,一个卫所只出一千兵丁也凑不齐精壮,就说不过去了,肯定是怕同建奴对战,用老弱凑数了。

    张可大大怒,立时将金山卫和成山卫的指挥使训斥了一番,两人也是哭述。兵丁听闻出阵建奴,很多尽皆逃亡。如今这些兵丁也是好不容易凑足的。

    张可大还真没有处置他们的权力,要知道他们也是三品大员,天子可是没给他尚方宝剑,他这个武夫也没法子学袁承焕这个文臣可以杀鸡儆猴,如果他这般做了,那就等着御史台参他吧,天子也保不住他。

    这一日巳时中,靖海卫军兵赶到了登州,张可大得知,赵烈将会从海路来登州,张可大暗叹到底是衙内,仰仗其父多矣,在常汝宁的陪同下,张可大点检了靖海卫的兵丁,他发现靖海卫的兵丁仅次于登州卫莱州卫的兵丁,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张可大也是认可了,哪怕达到靖海卫的模样也就算了,有些卫所做的太过了。

    杨景堂如今同常汝宁形同陌路,见面只是拱手致意而已,让很多人极为纳闷,早先两位可是极为熟络,如今为何如此冷淡。

    杨景堂此番对于赵烈的求爹是喜闻乐见的,最好你骄横跋扈将张可大惹毛了才好,如此张可大在战场上定会让你冲锋在前,杨景堂恶毒的想到。

    未时末,码头来报,威海水师指挥使赵海明率威海水师赶到水城,王佥前往迎候。

    两人可为老伙伴了,关系还算融洽,当然出现旅顺城下的危急时刻时除外,那时是各人顾各人了。

    不过,今日赵海明身边出现了一个高大的青年军将。

    “赵大人总算是来了,本官可是望眼欲穿了。”王佥笑道。

    “大人说笑了,”赵海明笑道,接着面色一整,拱手道,“下官率威海水师军兵来此听大人军令行事。”

    “听张大人号令行事,”王佥苦笑道,“我等水师都是后娘养的。”王佥面对老部下也是真情流露,这几年水师是苦大发了,财富枯竭,饷银减少,首先遭罪的就是水师,如今大明步骑军尚且顾不上,水师更是歇菜。

    两位指挥使也是同病相怜,要不是水师还有些来钱的路子早就支撑不住了。

    “烈儿,见过王大人。”赵海明看向赵烈。

    “侄儿赵烈叩见王大人。”赵烈跪拜于地。

    “请起,”王佥上前扶起赵烈,“数年不见,贤侄英姿勃发,老赵,你后继有人了。”

    王佥倒不是客套,几年前那个面目青涩的小子不见了,面前的是面带微笑自信满满的高大军将。

    “大人过誉了,犬子无状,胡闹惯了,受不得约束,下官深恐其闯下大祸。”赵海明谦逊道,他也是为赵烈的某些行径打些埋伏。

    “王大人、父亲,两位先行安歇,孩儿前往总兵府拜见总镇大人交令。”赵烈言道。

    两人当然放行。

    赵烈赶往总兵府路上,已经看到登莱战兵和其他卫所官兵向水城行进,途中赵烈还拜见了常汝宁,常汝宁是温言相询,态度好得不得了。

    当赵烈赶到总镇府拜见时,张可大即刻召见了他,

    “军兵何在。”张可大没有客套,肃容问道。

    “大人放心,我部军兵都在水城外战船中。”赵烈跪秉。

    “是否与前者同样精壮。”张可大定睛看着赵烈,他相信赵烈明白他的意思,别是用些老弱应景,这事这两日多了。

    “总镇大人,我部军兵精壮如前。”赵烈回禀。

    “很好,赵烈,本镇没有看错你,退下吧。”张可大终于露出笑容。

    赵烈拜别赶回水城。(未完待续。)

    ps:  感谢帝释天魔月票的打赏,感谢打赏订阅推荐的朋友们,祝好

第二百二十三章 太奢侈了

    两天多的时间,九千兵丁和辎重登上登莱水师战船以及半租半强拉来的商船,登莱援军杨帆直驱天津卫。

    众军将分别登上了最大的几艘大号福船,毕竟大福船船大平稳,相对舒适,入海也较为安全。

    作为军将的座船他们是最后出港的,也是最后被震撼的。

    登州外海此时已是铺满了大大小小三百艘登莱水师战船,不过,在北方海域,一些庞大的帆影挺立着,黑灰色的巨舰显得登莱水师的战船是如此矮小。

    上面悬挂的不是大明的旗帜,张可大用望远镜遥望,这是一种没见过的红绿色的旗帜,

    “张大人,此乃是澳门弗朗机人的商船,乃是赵海明赵大人请来前往天津助阵的。”一旁的王佥言道,这都是赵烈父子事先协商好的说辞。

    “哦,”张可大扬了扬眉,他是从南京、松江等地转任登莱的南方军将,当然知晓澳门的弗朗机人和骚扰福建粤东的尼德兰人,“这位赵海明赵大人是如何同澳门弗朗机人相熟的,竟有如此多的巨舰前来助阵。”

    “大人有所不知,赵海明次子赵烈娶了弗朗机贵族之女为妻,其家族在澳门颇有名望,因此两方商场上十分活络。”王佥笑道。

    嗯,又是这个赵烈,怪不得,总觉得赵烈所属兵丁兵甲与一众明军大有不同,看来是从弗朗机人处传入。

    张可大点点头,没有言语,对于弗朗机人的助阵。他当然欢迎。不过。他是不可能与弗朗机人有何牵连的,要晓得千年的华夷大防是要命的,身为官场中人与此瓜葛,那是自损前程。

    他也为赵烈叹息一声,年轻军将,善于治军,如何目光短浅至斯,与夷人通婚。前程黯淡啊,在他看来赵烈日后是没有希望升任总兵等实职,能有个参将的差遣就不错了。

    船队向西北行进,由于正值冬季,西北风强劲,船队须不断的调整风帆的角度,借用风力,以两节的龟速行进。

    十一月二十八日,天津卫海湾里铺满了数百船只,码头上则是忙乱不堪。满口山东话的军兵们不断从海船上下来,军将们忙着汇集属下兵丁、辎重、马匹。

    码头上的天津水师的瘦弱兵丁们则是懒洋洋的看景。这是从天津入卫的第一支人马,而且人数众多,人都是有从众心理,他们也是希望援兵来的愈多愈好,如此天津也安稳一些。

    他们可是担惊受怕多时了,如果建奴真的攻略天津,在卫城外数里的水师只有泛舟大海躲避一时了。

    张可大如今只能顾得上他的战兵,当先下船的就是登莱战兵,战兵马匹众多,用了大半天的时间才卸载完毕,接着下船的是各地卫所兵,直到第二日上午,卫所兵才全部下船。

    此时张可大已是率领战兵前往卫城,当下他对于京畿战事一无所知,总不能盲人瞎马的入卫吧,于是到天津卫打探建奴的最新动向就是必然的。

    下船的卫所兵就在码头附近宿营,他们大都是头一遭乘船,几天的风浪让他们是头晕目眩,脚下不稳,只想歇息将养数天。

    张可大则正在与天津卫指挥使元明敬宴饮,张可大虽说是登莱总兵,二品大员,天津卫那也是天下大卫,指挥使是从二品,且常年与京畿勋贵和仕绅交厚,张可大当然不敢拿捏。

    元明敬身后自有依仗,也并不屈颜,两人在酒宴中倒也相谈甚欢,其他的相陪的两边军将则另成一桌。

    “唉,此番建奴号称十万入寇,如今看来七八万兵是有的,”元明敬向张可大讲讲京师的战报,“袁蛮子率骑兵万余从山海入卫,本打算在蓟州抵挡建奴,建奴却是绕过蓟州,从顺义下三河、香河等地,直驱通州,袁蛮子领兵急进通州,建奴又绕过通州叩击京师,袁蛮子只好入京勤王。”

    元明敬说道这里,撇撇嘴,“这就是五年平辽的袁大总督,被建奴攻破蓟镇长城,入卫又被建奴耍的乱转,啧,全没了擅杀武将的威风。”

    大明武将暗中同情毛文龙的不在少数,大明本就文贵武贱,此番文臣擅杀二品武将,要知晓总兵官几乎是武臣巅峰,就这样被文臣宰鸡屠狗般的杀了,如何不让大明武人生出兔死狐悲之心。见到袁承焕如此狼狈当然大爽。

    “元大人所言极是,我武臣也是为国征战沙场,毛文龙这般下场太过凄惨。”同为武将,张可大附和几句。

    元明敬举杯为敬与张可大同饮一杯。

    “元大人,如此说来,建奴正攻打京城。”张可大问道。

    “正是,听闻,大前天建奴攻城不下,敌酋皇太极统率主力正在京南海子驻扎,窥伺京师,如今山西、大同、宣府、保定各地入卫军兵在各地总兵统领下驰援京师。敌酋代善统领部分建奴军马正向东窃掠。这是昨日本将得到的最新探报。”元明敬言道。

    张可大闻讯踌躇,好嘛,从天津卫进京两条路,一路是向东北转而向西入京,一路是从天津卫出发向西经固安、涿州、良乡入京。

    如今从东面入京,就有可能遇上代善,从西南绕道入京,如今皇太极大军驻扎京师城南,而多地兵马已经入京勤王,作为重镇的登莱军路途较远,晚到情有可原,不过到了天津卫畏敌不前,不敢入京拱卫君父,那么事后朝廷追究,他本人项上人头必定不保,家人也是难以幸免。

    “元大人熟知此地原委,可否告之如何进京勤王。”张可大只好问问元明敬这个地头蛇,看看他能有什么好主意。

    元明敬当然知晓张可大的纠结,“张大人乃是当局者迷啊。大明各地勤王军齐至。建奴久攻京师不下。建奴后路堪忧,如你是奴酋洪太,该如何处置?”

    张可大起身举杯,“元大人当真是洞若观火啊,本镇敬元大人一杯。”张可大暗骂自己愚笨,建奴见援兵齐至,抢掠后自然是从东北蓟镇原路返回才是上策。

    “张大人乃是忧心君上,心急如焚乱了心智。以张大人之能不难想到对策。”元明敬笑道。

    敲门声响起,一名近卫进来禀报,“刘大人求见。”

    游击刘继明乃是张可大留驻码头,他担心各卫所兵丁不听号令,惹出乱子来,再者也是督促各个指挥尽快登岸安营。

    “大人,码头上这个。。。嗯。。。”刘继明进得室内,言语踌躇,眼光瞄向元明敬。

    “元大人不是旁人,有话直说。”张可大当然明白他的意思。不过此时不能扫了元明敬的面子,不过是哪个部下不听号令或是行事拖拉等丑事。都是军将谁没遇到过,这般丘八都是如此行径,没什么不能听闻的。

    “大人,靖海卫左千户所千户赵烈所属兵丁数目恐怕不符。”刘继明禀报。

    “嗯,他竟敢欺瞒本镇,他带了几百兵丁。”张可大大怒,他可是直接下的军令,赵烈竟敢阴奉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