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陆府后院外,小乔爬上参天乔木,张望着厢房内的情况,只见孙策与周瑜正与一位白髯长者一处叙话,陆逊坐在老者旁边,为宾主看茶斟酒。
小乔心中大叫不妙,陆康竟然来看周瑜了,手里这军事密函又要如何送到孙策手上?
正思索间,大门处传来一阵骏马嘶鸣,小乔远眺而去,只见一信使模样之人策马停在前门。小乔顿觉不好,立刻跃下大树,跳进院中假山后,恰好被抬手投壶的周瑜瞧见。
陆康节俭,故而陆府后院家丁不多。若非情急,小乔必然不会无故翻墙,周瑜略一思忖,起身道:“我去更衣,失陪。”
陆府回廊下,信使三步并做两步匆匆向前走,忽见一小美人儿迎面走来。信使见是女眷,忙低头回避,恭敬一揖。
小乔眨眨明眸,浅笑道:“这位大哥请留步。”
“敢问小姐是?”信使颇为疑惑,却又不敢抬眼相看。
小乔娇俏一笑,语调轻快道:“祖父正在会客,不欲外人打扰。若有军中急件,交给我便好,我必尽快转达。”
信使听罢,略一抬眼,只见小乔明眸善睐,姿容绝世,一时忘乎所以,待发觉自己无礼时,赶忙低头道:“原来是陆小姐,属下失礼了。这信笺乃是前线急件,还望陆小姐尽快转交太守大人,属下在前厅等候吩咐。”
语罢,信使快步退下。待他走远不见,小乔深吸了一口气,团身躲入暗影中,她打开信件一看,所报果然是父亲率部来袭的动向。
“若不是那人没见过陆家两位小姐,你这冒牌小姐可要露馅了”,周瑜清冷的嗓音从身后传来,吓得小乔原地蹦起。
还未想好如何面对他,他却已站在了身后。军机不可误,小乔强迫自己调息凝神,缓缓转过身来。
第39章 千钧一发(二)()
周瑜身修八尺,小乔年纪尚小,脑袋还不过他的肩线。她不敢抬头,小脸儿红得羡煞桃花,嗫嚅道:“干嘛站人身后,想吓死谁啊。”
周瑜不动声色,冲小乔摊开掌心。小乔一怔,脑中不知翻滚过多少怪念头,差点把自己的小手放上。
周瑜哪里知道她在想这些,径直拉过她的手打开信笺,看罢脸色大变。小乔这才反应过来周瑜要的是信,赶忙将韩当那一封递上:“事不宜迟,我们必须即刻离开此处。我去爬上后院那棵大树,趁机把老太守打翻,你带上我姐姐和孙伯符”
周瑜不由笑了起来,弯身低声对小乔道:“哪里需要那么麻烦,只消”
厢房中,孙策仍在与陆康笑谈,心下却暗暗嘀咕:公瑾更衣去已有一盏茶的功夫,难道身体未康复,失足落坑了不成?
正当此时,后院忽然传来一阵嘈杂人声:“走水啦!走水啦!快来人呐!”
柴房处浓烟滚滚,似有大火之势,后院中为数不多的家丁闻声,尽数赶了过去,陆逊亦搀扶着陆康走出查看火情。大乔与孙策正犹豫之际,忽见小乔怀抱包袱冲入厢房,对他二人道:“快走!”
后院大门处,周瑜架好了马车。见小乔带着孙策与大乔快步跑来,周瑜赶忙掀开车帘。孙策不由分说,一把将周瑜推入车中:“你大病才好,进去坐着!”
待众人坐好后,孙策速速关好车门,扬鞭一挥,驾车向北城门外疾驰而去。
与此同时,陆家下人皆聚在井边,灌满铜盆木桶后,冲进柴房,却只见陶瓷米缸里内放着一大捆浸湿的木柴,火光寥寥,烟雾弥散。
回廊下,陆康眯着眼,总觉得今日之事哪里不太对劲。一下人忽然来报:“太守大人,大事不好。有前线信使称自己被府中小姐截了密函,可小姐们皆回老宅去了,这”
陆康精眸一聚:“密函所告何事?”
下人拱手回道:“袁术两万大军已抵达六安,恐怕明日一早便会到达舒城了!”
陆康急问道:“先锋是谁?”
“这是个从未听过的名字,好像叫孙,孙伯符?”
血色云霞下,孙策驾着马车在舒城街道上疾驰。车厢内,周瑜大病初愈,咳喘不止。
小乔十分心疼,嘴上却不好承认,递上牛皮水袋玩笑道:“你那烧湿柴火的馊主意,不光吓着了旁人,也熏了自己呢,快喝口水压一压罢。”
周瑜接过水袋,回道:“多谢。”
大乔看不惯小乔如此卑微,偷偷扯了扯她的宽袖。谁知小乔笑得没心没肺,冲大乔做了个鬼脸,示意自己无事。大乔瞬间无语,当着周瑜又不好说什么,只得作罢。
孙策御马如乘风,很快便赶到了舒城北门处。韩当见到孙策,心中巨石落地,上前拱手道:“少将军无恙,真是太好了。”
孙策笑对韩当道:“还说呢,我在六安左等右等不见你来,这才孤身南下,差点就被山越贼人所害朱将军也随军来了罢?我母亲与弟妹已经平安到达吴郡了?”
“是呢,府上一切皆好,少将军可以放心。”
周瑜与大小乔一道走下车来,分别与韩当见礼。大乔问道:“韩将军,父亲可有话带给我们姐妹?我们是不是不必回皖城了?”
“正是,恰好二位姑娘在此地,不消再去皖城相接,随我一道回六安便好。”
孙策笑得合不拢嘴,上前一步捉住大乔的小手:“太好了莹儿,我们不必分开了。”
孙策看大乔的眼神简直犹如干柴蹦火星,韩当老脸一热,转头过去不敢相视。大乔羞赧不已,可她顾惜孙策颜面,不好直接抽手,转言低声道:“周公子你打算如何安置?难道还让他扮匈奴谋士吗?”
小乔瞪大眼睛,等听他二人如何决断。谁知孙策与周瑜对视一眼,旋即一笑,什么也没说。
人定之时,一行人终于赶到了六安城外驻军之处。星辉倒映,清河银河水天相接,八百连营介乎其间,宛若天兵之阵。孙策的二千将士扎营在前,乔蕤率兵一万八千屯兵在后,两军营地相距不过两三里,互相照应,各为犄角。
程普与黄盖早早在营门处相候,看到孙策,二人恭敬揖道:“少将军。”
孙策与周瑜一道走下马车,与程黄二人见礼后,孙策回身对韩当道:“劳烦韩将军再辛苦一趟,送两位姑娘回乔将军营地。”
语罢,孙策掀开车帘,低声对大乔道:“莹儿,我得空便会去看你,我们的事你且放心。”
大乔乖顺地点点头,缓缓放下了车帘。小乔见周瑜果然只顾与黄盖唠家常,根本没留神自己,不由有些失落,可她转念一想,忽然笑了起来:“姐姐,那日你在河边说自己答应嫁与乐就,把孙伯符气了个半死,现下”
大乔见小乔一副看热闹不嫌事大的模样,好气又好笑:“婉儿学坏了,只知道打趣姐姐。”可她心中确实泛起了几丝忧虑:领兵作战需要通力合作,若因为自己,令他二人心生嫌隙,岂非害了他们?
孙策周瑜与程普黄盖一道向营帐走去,孙策低声问:“这袁术为何忽然要打庐江,真是稀奇。”
程普满面肃然,回道:“少将军,以老夫之浅见,你最好即刻去拜访乔将军。他是袁术心腹,此次前来,既然是带兵助你,有些礼数还是要遵循一下的。”
孙策略点点头,想起方才在陆府那一幕,仍是心有余悸:“若非公瑾和小乔姑娘急中生智,还未开战我们便成了陆康那老头的阶下囚了,岂不是要成为千古笑话。”
黄盖回道:“各路诸侯割据,形势错综复杂,少将军行事需得小心加小心。若仅凭一己好恶行事,容易遭人暗算啊。”
不待孙策回话,程普便急急插话道:“此事倒不能全赖少将军。据我所知,袁术之所以讨伐陆康,乃是因为陆康拒绝给他提供粮草,还写信骂他叛逆”
孙策惊道:“这么说,陆康那家伙早就知道袁术会来讨伐他?那他为何还如此厚待我?难道是想伺机害我不成?”
“陆康应当不知你已归附袁术帐下,但他确实对袁军有所防备”,周瑜边思忖边说,“从其得知山越作乱,到出兵讨伐,前后不过半个时辰,陆康只怕早已开始磨刀。只是以袁术的脾性,本应该亲自讨伐,现下却让你来作先锋,又让乔将军督军断后,显然是利用我们来替他啃这块硬骨头。”
孙策叉着腰,十分不服气:“硬骨头?老骨头还差不多!不过,我看那老头颇明事理,也不像贪恋权势之人,若我以理服之,告诉他我此来只为取城,对他陆家和舒城百姓都秋毫无犯,他那么大年纪了,有何理由拒绝?”
程普附议道:“少将军英明,正所谓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周瑜却没有这般乐观:若真能如此顺利自然大喜,若是不能如愿,又该如何是好呢?
“话说回来,二位将军可知道乔将军此次出兵,带的是哪位裨将?”周瑜问道。
黄盖笑道:“是个年轻的小将,比少将军和公瑾只大一两岁,名叫乐就。”
周瑜一听这名字,忍不住无奈而笑。果然,孙策停下了脚步,站在原地,俊俏的面庞登时拉黑,仿若抹了锅底灰一般。
第40章 慰我彷徨(一)()
明月不知何时升起,流光皎洁,映得星河黯淡。孙策与周瑜策马向乔蕤军营奔去,想到大乔与乐就同在军中,孙策满心皆是说不出的烦闷,足下这两三里路更似万里般冗长。
大帐里,乔蕤正与下属研究庐江的山形地势,忽听帐外来报:“乔将军,孙少将军求见!”
乔蕤笑对左右道:“这孙少将军倒是勤谨,漏夜赶来,快快请进!”
孙策与周瑜一同走入大帐,上前对乔蕤一拱手,只听孙策说道:“乔将军,这位是我的好友,居巢县令周公瑾,听闻我带兵讨伐庐江,特来相助。”
打那日从刺客身上搜出周瑜画像,孙策便知晓,袁术已开始注意他身侧的铁面谋士。与其坐等拆穿,不若让周瑜以居巢县令的身份重新来到他身边,反倒令袁术一时无理由下手。
乔蕤看到周瑜,面色如常,赞许道:“江左周郎真是百闻不如一见,孙少将军得你所助,定会如虎添翼。”
帐中两名小将亦上前与孙周二人见礼,乔蕤介绍道:“这两位是我的裨将,李丰与乐就。”
原来眼前这厮就是乐就,想到他竟趁自己不防,去找大乔表明心迹,孙策便气不打一处来。
见孙策面色暗沉,指节凸白,周瑜赶忙出来打圆场:“乔将军虎狼之将,两位将军亦是年轻有为,今日得见真乃幸事。”
嘴上虽这般客套着,周瑜心里却忍不住笑起了孙策:他可是吴郡无数少女心中的翩翩公子,高不可攀,在大乔面前却如此笨拙。那乐就虽不像小乔所说的那般不堪,中等样貌,身材魁梧,与孙策却是云泥之别。
好在孙策虽然吃醋,却未忘记正事:“乔将军,讨伐檄文是否已送到舒城了?”
乔蕤回道:“与行军同步,约莫明日一早便会放在陆康老儿的桌案上。”
孙策行至沙盘前,指着舒城的标识比划道:“庐江一郡,物阜民丰,舒城位于其中,北靠大别山,南依巢湖,易守难攻。不瞒乔将军,昨日我与公瑾就在舒城内,其城四方,粮库充盈,民生殷实。若要强取,只怕损兵折将,亦难攻克。”
乐就凑上前来,对乔蕤道:“将军,孙少将军之言,令我想起一计:听闻陆康早先将家中女眷尽数送回了吴县老家,若是”
周瑜即刻出言否决:“不可!若用挟持女眷这等卑劣手段,天下人不仅会耻笑孙少将军无能,更会诟病袁大将军与乔将军卑劣无道。”
“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再次伐兵,其下攻城。此招乃是谋略,我们请陆太守的家眷来营里坐坐,又不伤害她们分毫,天下人如何诟病?”
“既然乐将军如此大度,我不妨便请你的老子娘去我营里坐坐罢”,孙策睨了乐就一眼,冷声回道。
不知为何,孙策看自己的神情仿若大敌,乐就不明所以,暂且住了口。
攻打庐江之事,确是棘手。乔蕤亦毫无头绪,转而问孙策道:“孙少将军既已实地探查,可有破城妙计?”
乔蕤部大举进攻庐江,家眷亦随军而行,驻帐在营地末端。大乔与小乔回到帐内,洗漱完毕欲睡,忽闻私下里窸窸窣窣,笑声四起。
小乔起身对大乔道:“姐姐稍等,我出去看看。”
大乔轻声一应,却有些不走心。与孙策分开还不过半个时辰,自己便已忍不住开始思念他,大乔轻轻环住双膝,素玉般的双足微凉。心悦一个人的感觉,犹如月华洒落,捉不住说不出,却映得满心堂皇。只是乱世如斯,即便相悦,亦不知何时才能相守,如瀑长发披在大乔的瘦肩上,拥着她不安的心。大乔费尽巧思,搜肠刮肚,欲想出妙计,助孙策攻破舒城。
小乔翩然入帐,带来微风清霜,她掩口而笑:“姐姐,你猜是怎么回事?所有的女眷几乎都出去了,竟是因为听闻孙伯符来了,想一睹他的风姿”
大乔心弦一颤,嘴上却只说:“周公子也一道来了罢。”
提起周瑜,小乔蹙眉咬唇,嘴角却忍不住往上翘:“他们两个寸步不离,自然也跟来了啊。”
大乔望着小乔,欲言又止:“婉儿你不生周公子的气吗?”
小乔明白大乔所指,心头一涩,嘴上却说道:“不生气啊,又不是第一天知道那老鳏夫想着他夫人,只是有些尴尬罢了。”
话虽如此,只有她自己才知道,听到那句“先夫人王氏,单名一个婉字”的时候,她的心有多痛。可她连作色的权力都没有,姐姐与孙策两心相悦,周瑜又是孙策挚友,难道她要放任自己的小情绪,让众人难堪么。
小乔拼命克制住心底的悲凉,眨眨清眸,打趣道:“姐姐,你说我这位孙姐夫大晚上来找爹爹,到底是为了明日攻打舒城之事,还是为了提亲呢?”
方才听闻孙策漏夜前来,大乔亦有一瞬间的惶惑,可大敌当前,孙策既为先锋,哪里有记挂儿女私情的道理。大乔红着面颊驳道:“婉儿净瞎说,孙郎哪会这般冲动。”
大帐里,孙策拱手对乔蕤道:“兵贵神速,孙某欲带兵一千,卯时出发,天亮时赶赴舒城北门,与陆康周旋。乔将军既带有辎重,巳时出发,傍晚与我等汇合便好。”
李丰听了这话,不由哂笑:“孙少将军,舒城驻兵万余,你带兵一千再早赶去,也是人为刀俎你为鱼肉,又是何必呢?”
乔蕤亦十足疑惑,低声劝道:“孙少将军,据探子回报,舒城四面,北城门最高,你却特意攻之,究竟为何啊?”
周瑜见孙策胸有成竹,心下了然,看来孙策与他一样,注意到了舒城北面的破绽。可军机密事,不宜多言,以孙策的身份,又不好三番五次驳斥乔蕤下属,周瑜含笑拱手道:“不瞒乔将军,我等与陆康是旧相识,一早赶去,乃是欲劝降于他。孙少将军生性仁厚,若非如此,心下难安,请乔将军见谅。”
李丰乐就闻言,面上讥笑之色更浓。乔蕤不好再说什么,只道:“那便如此吧,若是谈不拢,不要贸然攻城,免得损兵耗力,于战事无益。”
孙策拱手称是,却未有离去之意,他沉吟片刻,上前一步,鼓起勇气对乔蕤道:“乔将军,我与大乔姑娘两心相悦,欲娶她为妻,求乔将军成全!”
第41章 慰我彷徨(二)()
听了孙策这肺腑之言,帐内寂静片刻,旋即爆发出一阵大笑。乔蕤便罢了,那李丰与乐就竟也敢笑话自己,孙策觑着那两人,只恨不能出手将他们好打一顿。
乔蕤笑够了,上前拍拍孙策的肩:“小子,先前主公赐婚时,你可是跳着脚拒绝,说宁可永世不娶,也不会娶我闺女”
明明是春夜微凉,孙策却汗如雨下,情急解释道:“那会儿孙某与大乔姑娘相识未深,有所误解,才”
李丰冷声讽道:“我们二人皆与大乔姑娘相识十载有余呢。”
虽知晓孙策爱重大乔,却没想到他会在此情此景下向乔蕤提亲,周瑜一时愣神,待反应过来,即刻含笑为孙策帮腔:“李将军与大乔姑娘相识十载,却未能俘获美人芳心,如此看来,伯符当真幸运。”
乐就终于明白,为何孙策处处针对自己,不由恨得咬牙切齿。那日他去寻大乔,表明压藏多年的爱慕之意,大乔如游魂般讷讷,根本听不进他的话,定是已对孙策这臭小子芳心暗许。本打算攻打庐江一役建功立业后,即刻向乔蕤提亲,没成想竟被这臭小子抢了先。乐就气不打一处来,暗骂孙策除了这一副皮囊外,哪里有分毫可取之处。
大敌当前,先锋竟与手下裨将互相暗讽,还是因为自己女儿,乔蕤一时头痛,赶忙出言调停:“孙少将军,你的心思,老夫记下了。只是莹儿打小没了母亲,跟着我南征北战,颠沛流离。做父亲的不图她大富大贵,只希望她找个好人家,过安生日子。孙少将军若能坐上一方太守之位,我便把女儿许给你,如何?”
孙策心下大喜,转念一想又觉哪里不对:“我不应该已经是九江太守了吗?”
生擒祖郎那日,袁术便上表为孙策求封赏,今日更是派了朝廷礼官一道前来,朗读圣旨,却未按约定封孙策为九江太守。难怪方才孙策并未动怒,原来是惦记着大乔,根本没有听清。周瑜上前一步,笑道:“伯符,朝廷封你为怀义校尉,未封九江太守。”
不消说,定然又是袁术背后捣鬼,言而无信,孙策盛怒之下差点骂出声。可不论如何,与大乔的婚事总算有了眉目,孙策拱手对乔蕤一礼:“孙某定当尽心竭力,早成大器,不负莹儿待我之心。”
寿春袁氏大营里,中军帐下,袁术斜倚在正中之位,赖声问眼前报探:“乔蕤部已到六安了罢?”
报探回道:“主公英明,乔将军部半日前已到达六安,预计明日便可抵达舒城。”
袁术满意地点点头:“告诉乔蕤,孙伯符骁勇,不逊其父。可宝剑虽好,却利刃伤人,让乔蕤仔细使用,若有不虞,即刻回报给孤。”
报探拱手称是,速速躬身退了下去。袁术站起身,背手望着眼前的巨大的地图屏风,手中玉玦重重扣在“舒城”二字之上,轻笑喃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