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乱世国宝-第8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两人的对话逗得旁边的人们不禁大笑,远望村里,火光烟雾,笼罩了半个镇子,一阵阵的吵嚷声,呐喊声,还在不断地传来,只是看不清到底战斗是怎么打的,激烈到什么程度,罗莲花和这些道士们,谁胜谁负。(。)

第四十一章(1) 午夜探秘() 
1

    滚滚长江,流近武汉的时候,更加曲折迂回,形成许多江弯、沙洲,两岸造出大片肥沃良田,自古物阜民丰。︽,。但此地处于中原的核心,四通八达,水陆皆便,又是兵家必争之地,只要战火一起,势必首当其冲,因此每每成为派别冲突的集中地,随着城市越来越大,各种形形色色的势力都糜集于此,日益鱼龙混杂。

    江边一个叫做燕儿洲的地方,景色繁华,既是客货码头,又是贸易货物集散地,酒肆客栈林立,各个货场商铺忙忙碌碌。靠着江边,有一个大茶馆,这天,丁常有、段老三等人,都坐在茶馆里喝茶。

    大家一路沿江寻找,没有探听到何原的消息,都有些郁闷,此时南北军阀的战火,大体平息,军队调动并不频繁,有人说:“看见过有士兵到这里来。”也有人说:“有成群结队的人,兵不象兵,民不象民,从船上下来,直奔城里了。”但有关何原的下落,却始终没有可靠的线索。

    大家追踪了好些日子,觉得希望越来越渺茫,坐在茶馆里喝闷茶,一个个都默不作声。旁边茶桌上,坐着两个闲聊的老头,其中一个秃顶胖子脸上一副神秘的表情,对同桌的瘦子说:“老弟,昨天晚上,你听到镇子里打架的消息了吗?”

    “没有,”瘦子不以为然地说:“咱们镇上,哪天少得了打架的?抢占地盘的,争权夺利的,整天打打杀杀,连军队都弹压不住,咱们老百姓,躲着走就是了。”

    “这回有点特别。”胖子压低声音说道:“打架的是外来人,全是外乡口音,他们既不是为了争地盘,也不是为了争权利,而是为的一幅画。”

    “画?什么画,古物吗?名家的传世之作吗?”瘦子也来了兴趣。

    “嘿嘿。”胖子得意地笑了笑,“古物倒是古物,却也不是什么名家之作,画工粗糙至极,乃是一个不通文墨的武将所绘。”

    “到底怎么回事?”瘦子问。这时丁常有等人也听到了胖子的话,一边喝茶,一边侧耳倾听。

    胖子见有人关注,更加得意,续了一壶茶水。慢条斯理地说:“说起这个武将,是明朝的时候,楚昭王手下的一个将官,楚昭王,你知道吧?”

    “知道,是朱元璋的第六个儿子,就封在武昌当楚王,坐镇此地四十余年。咱们本地人,谁不知道?你以为我是傻瓜啊。”

    胖子哈哈一笑。“没错,昭王当年在咱们武汉,雄霸四十多年,那就是土皇帝,而且此人能征惯战,颇有军事才能。南方蛮子作乱,就是他和明朝的开国大将汤和,带大兵一举荡平的,当年那一仗,打得南人魂飞魄散。多年不敢妄动,楚昭王名震天下,那可真叫是雄才大略,威镇敌胆”

    “等等,”瘦子打断他,“你还没说昨晚打架的事呢,怎么讲起古来了。”

    “昨晚那一架,就和古代的昭王有关。你先别瞪眼,是这么回事,想当年,昭王和汤和平定了南方,大获全胜,率兵北返的时候,是水旱并进,其中携带的东西,并不光是打仗用的武器粮草,还有从南方缴获的大批犀角象牙,珍珠香料,这些沉重的东西,你说,是走水路,还是走旱路?”

    “那当然是走水路。”

    “猜对了,”胖子说:“昭王将这批珍贵的东西,装了满满一船,本来是想向京城进贡,讨得父皇欢心的,却不想,即将回到武昌的时候,船在江中遇到大风,意外倾覆,这一船宝贵的货物,全都沉入了江底。”

    “啊?真可惜。”瘦子一拍大腿。

    “后来,昭王命人进行打捞,却什么也没捞到。”

    瘦子翻着眼皮想了想,疑惑地问:“不对吧,长江又不是大海,沉船的地方既然距离武昌不远,就不难找到,那么大的沉船,派水性好的水鬼,潜入船中,怎么会什么也捞不到?”

    “怪就怪在这里,”胖子摇头晃脑地说:“船沉了,可昭王又不傻,如此珍贵的货物,当然会想方设法打捞,而船里却什么也没有,难道就不生疑?”

    “是啊,就是换了我,也觉得可疑。”

    “当时,押运这艘船的,是一个姓周的将官,官封游击将军,船沉以后,周将军下落不明,不但是他,连同他的一些心腹将校,既没见尸首,也没见活人,这就更让人疑窦丛生,昭王异常恼怒,命人彻查此事,后来查知,船沉的前夜,有好些人悄悄从船上运下货来,以大车装载,蒙以黑布,趁着月黑风高,不知赶往何处。”

    胖子的话,吸引了周围邻桌的注意,丁常有等人也听得入神,胖子见大家都侧耳倾听,愈加得意,象说书一样打着手势,继续说道:“各位,想必大家都已经猜着了,货物,一定是周将军给偷走了,姓周的见财起意,悄悄运走宝物,然后假借风大,将船凿沉,做成失事假象,等到昭王明白过来,他早已经远走高飞,但是,这里边有一点,此地是昭王领地,到处都是昭王人马,他携带着这么些货物,能走出多远?满船货物,并非小数,走起来必定树大招风,要想瞒过昭王耳目,只怕是困难得很。”

    瘦子一拍大腿,“他将货物藏起来。”

    胖子哈哈一笑,“老弟,你说得不错,周游击正是这么做的。他事先选定了藏匿货物的秘密地点,然后在一夜之间,把东西埋藏妥当,带着手下远走高飞。昭王寻找一番,没有找到货物,只好作罢。”

    瘦子歪头想了想,“老兄,你不会是说,这批宝物,又现身了吧,而且与昨晚的打架有关。”

    “嘿嘿,”胖子脸上一副高深莫测的模样,“宝物现身,倒还没有,不过,有一幅图画,却现身了,据说,当年周将军将货物埋藏得很是隐秘,为了记录藏宝地点,他便手绘了一张水墨画,将东西的位置信息,寓在画中。按照周游击的想法,等个三年两年,人事更替,物换星移,些事风头过去,他再将宝物取出,发个大财。可让他没想到的是,昭王坐镇武昌,一呆就是四十余年,而且对失落宝物之事一直耿耿于怀,周游击还没等到‘风头过去’,便身染重病,一命呜呼。那张水墨画,便流传下来,被人称为‘周游击画’。”(。)

第四十一章(2) 午夜探秘() 
“现在,这张‘周游击画’,又出现在武汉了?”瘦子瞪大了眼睛问。

    “然也。”胖子拽了一句文言,“也许,这几百年来,那画就一直没有离开过武汉。我继续讲昨晚的事吧,昨晚在江边上,来了几百个道士”

    石锁和大凤等人听到这里都是一愣,这个胖子说的道士,是不是与前些天在罗家寨的那些人有关呢?

    “哪里会有几百个道士?你以一当十了吧?”瘦子不信了。

    “嘿嘿,我也是听说,反正肯定是不少。那些道士,要从一群豪客那里抢夺这张‘周游击画’,双方在江边拼命打斗,杀得昏天黑地,死伤好几个人。”

    “那那,那,那张画最后到谁手里了?“瘦子伸长了脖子问。

    “这个,我可不知道了。胖子抱歉似地笑了笑,“我又没看见昨晚打斗的情形,只是听了这么一耳朵,其实,仔细想来,钱财嘛,都是身外之物,象当年的周将军,满指望发个大财,却白忙一通,反不如老老实实做他的游击将军。象昨晚那些争夺图画死伤的人,性命没有了,还要财物何用?”

    瘦子却有些眼神发直,“唉,满船的宝物啊,若是真的找到了,那可唉。”胖子笑话他道:“看看,你也动心了吧?真是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对了,我还听说,城里的商老爷,也插手了此事,他要在飞云阁大戏台,唱数天大戏,宴请各路英雄豪杰,其中的缘由,便与这幅周游击画有关。”

    说了一会闲话。胖瘦两人便都起身离去,石锁说道:“这个胖子是不是吹牛呢?”

    “那谁知道?”段老三笑道:“市井百姓对这类事情,往往道听途说,添油加醋,不过,有些事情。也并不是没有一点影子。对了,老丁,他刚才说的商老爷,是谁?”

    “他可能说的是商怀庆,这人在武汉是军届大佬,被段祺瑞封为协统,又是商届大享,他家财巨富,又是帮会头子。势力很大,不过我琢磨着,胖子的话里提到商怀庆要唱大戏,却让‘周游击画’这事更不可信了。你想啊,如果真有这么一张宝贵的画,可以找到大笔财物,对于这帮唯利是图的家伙来说,他们保守秘密还来不及。哪里会唱大戏,摆宴席。搞得满城风雨?”

    出了茶馆,前面路口处,有一个摆地摊的匠人,正在吆喝着招揽生意,那匠人在墙角树了块牌子,上写:补锅补碗。打造银器。

    补锅作为一个行当,在乡村里很流行,手艺人将用坏的锅碗、缸盆用铁锔给修补起来,不论铁的瓷的,都能修复再用。一般穷苦人家。锅碗坏了,舍不得扔掉,花几个小钱修修补补,便能再用。

    “补锅补碗补缸补盆,打造银饰啦。”补锅匠坐在板凳上,一边吆喝,一边将一只摔成两瓣的花瓷大碗夹在两膝间,用一支木棍皮绳自制的手拉钻在两片破碗上各钻了一个小洞,用锔条穿过,然后拿一只小铁锤在碗上轻轻锤打,大碗发出“叮叮当当”悦耳的声响。

    大凤喜欢看热闹,欣赏着补锅匠熟练的动作,驻足观看,丁常有说道:“我要去武昌城里,那里有我们设的办事处,你们跟我去吗?”段老三摇了摇头,“咱们分头行动吧,如果有了消息,可以互通有无。丁常有便独自离开了。

    石锁催促大凤,“快走吧,一个补锅的,有什么看头。”

    正在这时,从旁边的胡同里,走过来几个气势汹汹的大汉,直奔补锅匠的小摊,头前一个黑脸大个子拨拉开摊前的人众,一把抓过补锅匠手中的破碗,摔在地上。

    大家一阵惊讶,不知道这几个人是什么来头,补锅匠的旁边,本来围了一些前来补锅以或看热闹的百姓,见这些大汉来得凶恶,都纷纷躲避,石锁和大凤最恨欺负百姓的恶汉,眼看这几个大汉上来不由分说便摔碗,都有点看不下去,眉毛拧了起来,段老三赶紧拉了他俩一把。

    补锅匠站起来,“各位,各位,怎么了?干吗摔我的家什?那碗是主顾的,摔了我得赔。”

    “少******装蒜,”黑脸大个骂道:“说,昨天晚上,你在江边偷来的画,藏在哪里了?”

    “什么画?”补锅匠一脸茫然。

    大个子又飞起一脚,将地上的一个工具箱子踢倒,“昨天晚上,我们在江边上等人,后来那群臭老道找我们拐扭,那时候你在江边上做什么?”

    “这是怎么说的,我当时内急,在江边上拉尿,谁知道忽然来了一帮蒙着脸的人我知道了,你们就是那些人,是吧,你们打架,与我有什么关系,我拉我的尿,你打你的架”

    补锅匠话没说完,大个子上前一把揪住他的前胸,“少废话,快说,那张画,是不是你偷了?”

    旁边的几个大汉,不由分说,七手八脚,将补锅匠的工具箱、包袱都一通乱翻,弄得铁锤、小钻、螺丁等杂物满地都是。翻了半天,除了工具和日常物品,连张纸也没有,更不见什么画。

    “冤枉,”补锅匠叫道:“我若是偷了东西,还敢在这里呆着吗?早就远走高飞了,谁看见我偷东西了,我做一个小本生意,招谁惹谁了?冤枉。”

    一个矮个子走上来,问补锅匠:“你说,昨天晚上,你在江边上,都看见什么了?”

    “江边不远就是码头,有船,有人,谁知道你问的是什么,有一帮扛着枪的军爷,押着犯人走过去了,还有几个船上的商人”

    段老三等几个人本来在旁边看热闹,一听补锅匠说出“一帮军爷押着犯人”的话,不禁喜出望外,这些日子以来,他们心里热切盼望的,便是听到这类消息,现在一听补锅匠说出,不由得都瞪大了眼睛。那个矮个子却打断补锅匠的话,“少罗嗦,谁听你说废话,那个瞎子走过来的时候,你到底搞了什么鬼?”(。)

第四十一章(3) 午夜探秘() 
踢翻工具箱的黑脸大个子气哼哼地说道:“别跟他闲磨牙了,抓回去打个皮开肉绽,自然就会招了。,。”旁边几个凶汉也帮腔道:“没错,抓回去,慢慢跟他算帐。”两三个人一齐上来,扭胳膊抓领子,便将补锅匠抓在手里。

    段老三向石锁和大凤使了个眼色,三个人都明白,这个机会不可失去,补锅匠如果被弄走,寻找何原的线索便又断了,石锁大喝一声,飞身上前,一把便将黑脸大个子抓住肩膀,摔倒在地上。

    几个凶汉吃了一惊,没有料到补锅匠还有帮手,纷纷喝骂着,向石锁围过来,段老三和大凤纵身扑上,一阵拳打脚踢,这三人身手都是一等一,那几个汉子虽然也是身强体壮,怎么是石锁等人对手?矮个子看大凤是个姑娘,想拣软柿子捏,朝奔过来的大凤劈面一拳,谁想到拳刚击出,大凤身形一晃,矮个子还没看清怎么回事,腰胯上吃了一脚,疼得吼了一声,一屁股坐倒在地上。

    黑脸大个子有把子力气,虽然被摔了个跟头,却抓住石锁的胳膊不放,用力拉扯,想把石锁拽倒,石锁来了牛脾气,干脆和他比起了蛮力,双臂一绞,把黑大汉又从地上又拽了起来,“嘿”了一声,横着便抡起来,脚下使了个跟江鱼娘学的“稳船步”,手上抡着黑大汉象风车一样转了一圈,那黑大汉身高腿长,被石锁抓着臂膀,抡在空中,两腿乱踢,却将自己人给踢倒了两个。石锁一甩胳膊,黑大汉大叫着飞出去摔倒在地,又将自己的同伴砸中。一阵乱叫。

    大凤在一旁见石锁拿着黑大个当武器,哈哈大笑,一脚踢出,一个凶汉刚爬起来,便又被踢得坐倒在地,大凤伸手将补锅匠拉起来。补锅匠眼看要被抓走,正吓得面如土色,见这三个看热闹的两男一女在转眼之间,把这群恶汉打得滚了一地,不禁目瞪口呆,段老三怕惹来麻烦,说道:“咱们走吧。”

    石锁帮着补锅匠收拾了工具箱子等什物,那几个大汉此时都被打倒,哼哼叽叽倒在地上爬不起来。旁边看热闹的人,已经跑散,有人站在远处指指点点,石锁走到那个矮个子面前,矮个子正捂着屁股半躺在地上,见石锁过来,以为又要挨打,吓得真往后缩。石锁问道:“你们是谁派来的?”

    “没人派。”矮个子刚说完,见石锁提起了拳头。吓得赶紧又说:“是米大爷让我们来的,镇子里的米大爷。”

    “快走吧,”补锅匠有些害怕,“原来他们是米大爷的人,我听说过,米大爷在这里谁也惹不起。”

    几个人跟着补锅匠。快步走向镇外,补锅匠不住声地感谢,段老三边走边说:“老哥,你把昨天晚上的情形,给我讲一遍。”

    “好。说起来也倒霉,昨天我到这里的时候,已经是快傍黑了,在江边的小路上,因为风凉,要闹肚子,就把补锅的工具箱子放在路边小树林里,然后躲到一棵大树后边,去拉尿,本来天都快黑了,琢磨着也没人到这个荒凉的树林里来,谁知道,偏偏来人了,而且不是一个两个,而是二十多个,把我吓了一跳,仔细看去,这些人都是气势汹汹,对了,今天打我的这些人,就是他们”

    段老三插嘴道:“你说说遇见那些‘军爷’押着犯人的情形。”

    “好好,我给忘了,”补锅匠点点头,“我遇到那些军爷,还是在闹肚子以前,他们是从码头上下来的,都背着长枪,有二三十个,中间还有几个穿便衣的,其中一个人,双臂被绑了,象是一个囚犯。”

    石锁着急地问道:“那个囚犯,什么模样?”

    补锅匠回忆了一下,“嗯穿着个破棉袍,好象挺破,灰色的,头上扣了个破毡帽,压到眉毛上,个子嘛,也就和我差不多,看样子有四十多岁,至于模样,那时候,太阳也快落山了,我往那边看,冲着太阳,实在是看不清楚。再说,我遇到一队大兵,哪里敢仔细看啊,赶紧背着箱子躲开了。”

    石锁几个人觉得心跳都加快了,补锅匠说的这个囚犯,穿着打扮,年龄个头,正是何原啊。大家一路苦苦寻找,终于遇听到线索了。大凤激动得抓住补锅匠的胳膊,“大哥,你再想想,他们把他押到哪里去了?”

    “那我怎么知道?”

    段老三问:“你听到他们说什么话没有?那几个穿便衣的,都是什么样子?”

    “说什么话,确实听不见,我也不敢去听。那几个穿便衣的嘛,穿得都挺阔气,象是有钱人。有一个矮老头,拄着根拐杖,走起来四平八稳的。”

    “矮老头?是不是秃顶?”石锁忽然想起了于先生,插嘴问道。

    “他戴着帽子,看不到是不是秃顶。”补锅匠说:“他们奔向城里的方向,我怕他们注意到我,赶紧低下头,走过来了。”

    石锁一拍大腿,“我说呢,咱们一直找不到踪影,原来是走快了,走到他们前面了。”他对补锅匠说:“老兄,你接着说,刚才说到拉尿了。”

    “嘿嘿,好,那些家伙,今天刚知道,原来是米老爷的手下,他们走到树林里,看见了我那个工具箱子,并没看见我,因为我正在大树后面藏着呢,那些人可能是觉得有些奇怪,对着箱子指指点点,我看见他们都是凶巴巴的样子,心里害怕,也不敢喊叫,这时候,从远处走来了一个瞎子。”

    “那个瞎子,是真瞎还是假瞎?”段老三问。

    “真瞎假瞎?”补锅匠一愣,“瞎子也有假的吗?他来的时候,拿着个竹竿探路,走得挺慢,背上还背着个包袱,一点一点地往这边走。走一阵,还侧起耳朵听听。肯定是真瞎,哪里会有人闲着没事,故意装瞎的?那时候,我早就拉完了,可是不敢站起来,怕他们发现我,树林里这些家伙,看着便不象好人,一直蹲得我腿都麻了”

    大凤忍不住哈哈笑起来。

    “嘿嘿,”补锅匠也笑了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