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少年帝国-第9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确,这是个头痛的问题!封建王朝,凡是上位者,必须正名。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天下不服。霍光如不能从理论上解释废长立幼的合理性,贸然迎立刘贺,接下来就算刘胥不闹事,也不知道哪个人会跳出来惹事生端!

    事实上,要解决这事也不是很难。所谓理论,全在嘴上,就看你会不会说。当然,这话不必霍光亲自查经阅典去张嘴。有一郎官主动给霍光上了一道书,引例论证了废长立幼的合理性。郎官上书,那是胡扯。我认为这不过是一场戏。霍光是导演,郎官不过是台上蹦的演员。

    那郎官引的是西周建立前的古事,说了周太王废太伯而立王季、周文王舍伯邑考而立周武王的两例故事,最后总结:古人能做的,我们当然能做!只要合适当君王的,怎能管他是长是幼呢?

    郎官这道奏,霍光仔细看了,并做了批阅,然后转丞相杨敞。杨敞看了,又转众卿传阅。最后大家一致同意废长立幼,迎立刘贺!

    很快的,上官太后就下诏书:擢升此郎官为九江郡太守。封右将军张安世为车骑将军。同时派出行大鸿胪事少府史乐成、宗正刘德、光禄大夫丙吉、中郎将利汉等人,前往昌邑国迎接刘贺他乘七乘传入京,准备登基!

    刘贺在5岁时就死了父亲,当了第二任昌邑王。所以他是有娘生,却没爹养,打小就是一顽童。长大后,简直就是一问题少年…

    首先,他不爱读书,还特爱玩,玩得特别疯。除此之外,还特好吃。据说直接跑到厨房见肉就啃,海喝不止,仿佛他前辈子就没吃过肉、喝过酒似的。

    其次,这厮还特无礼。作为贵族,有两个六艺是必须精研的。一个是《诗》《书》《礼》《春秋》《乐》《易》六部典籍;另一个是礼、乐、射、御、书、数六种基本技能。贵族以这两个六艺要求子弟,无非就是要将他们培养成德才兼备的贵族接班人…

    然而,从小缺乏管教的刘贺,简直就是一匹没装过笼头的野马。更离谱的是:刘贺对此丝毫没有愧疚感,该怎么玩还怎么玩,该怎么吃还怎么吃。甚至曾在汉武帝刘彻的国丧期间,刘贺仍游猎不止。有一次,刘贺在昌邑国方与县境内赛马,半天不到竟狂驰二百里。这野外飚马基本属于拿命在玩了。

    刘贺所作所为,有两个人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中尉王吉、郎中令龚遂。

    王吉曾给刘贺上书,很长,总结起来却只有一句话:大王您也算成年了,该收收心啦。你现在应该做的只有两件事:一是读书,和古之圣贤交流对话;二是树立远大理想,就算不是以天下为已任,至少也得替自己的将来打算吧…

    王吉的奏疏,刘贺看了,很不以为然。然而他还是假装诚恳地道“多谢您老人家的批评和指教”然后谒者千秋赏赐了王吉“牛肉五百斤、酒五石、脯五束”赏赐完毕,刘贺又找人玩乐去了。

    事实上,年轻人爱玩,经常把长辈的话当耳边风,也不是什么新鲜事。犯此毛病的,刘贺不是第一个,肯定也不是最后一个。想当年刘彻也年少轻狂,经常偷偷溜出长安,带着一帮心腹去野外打猎,且一玩就是没完没了。那时,刘彻老妈王太后管他可严呢,再往上还有一个窦太皇太后也盯着他,可他照玩不误。如今刘贺无人管教,打个猎、溜个马也是正常之举。然而与刘彻不同的是:刘彻打小好读经书,胸怀天下;刘贺就知道玩玩玩…

    其实刘贺本质并不坏,吃的不过是缺乏教育的亏。面对如此贪玩的少年,龚遂认为:仅讲道理是行不通的。软的不行,那就只有来点狠的!

    龚遂采取了如下方法:首先,要求刘贺的老师加强辅导,监督他按时做作业,读背儒家经典。然后就是亲自上阵,基本上见一次刘贺就批评一次,且每次总挑最难听的话,骂刘贺的缺点。最后搞到刘贺一见龚遂张嘴,马上捂耳朵就跑,比兔子还快…

    如让刘贺跑掉,那就白费心思了。龚遂也不含糊,刘贺跑,他就追。追上后,扑的一声就跪在他面前猛哭!龚遂这一哭,弄得刘贺很不好意思“不就是不听你的话吗?有什么好哭的”龚遂道“我不是哭你不听话,是哭你快要完蛋了”

    刘贺“我不是好好的吗?你怎么咒我啊”龚遂“大王知道胶西王刘端为什么会如此无道吗?全因他身边那个谀臣侯得!而你现在身边的那帮心腹随从也都和这个侯得一样!再这样下去,终有一天你会将自己玩废的。那时,你哭都来不及了”

    刘贺很无奈“那依你的意思,我该怎么做”龚遂“我准备把你身边那帮随从全都换了,用新人重新调教你,如何”刘贺无奈“好吧,就听你的”

    很快的,龚遂精心逃选了郎中张安等10个人随从刘贺。然而不久,刘贺就开始发牢骚了。原因是张安他们只会读书,一开口就是子曰诗云,晕死刘贺了!且这帮人不会喝酒、不会逗乐,一切按部就班,形同木偶,简直要闷死刘贺了!

    终于,刘贺憋不住骂娘赶人了。之后又将原先陪他吃喝玩乐的那帮朋友,一个个地找回来陪他了…

    一天,刘贺大白天突然见到一条大白狗,狗颈以下似人、头戴方山冠,且没有尾巴,不禁大感诧异。龚遂便道“这是上天的警示啊!说大王身边的这群人就如冠狗一般,万不可用,否则难免亡国”刘贺将信将疑。过了数日,又见一只大白熊,仍然召问龚遂。龚遂道“熊为山野之兽。而入宫室,为大王所独见。这是宫室将空的危亡之象啊”刘贺仰天长叹“不祥之兆为何屡至”龚遂叩头进谏“臣不敢不进忠言,也知道这些话,大王听了一定会不高兴。但国之存亡,关系甚大。大王曾读《诗经》,那里面人事王道无一不备。请问大王平时所作所为,有哪件事是符合《诗经》的?大王位为诸侯王、品行却不及庶人,存难亡易,还请大王速速修德才是”数天之后,又见血污刘贺之坐席,龚遂哭道“宫室将要空虚了。血为阴象,奈何不畏慎自省”然而刘贺终是屡教不改!吃喝玩乐,乐此不疲,活脱脱一个纨绔子弟。

    这就是真实的刘贺,难道霍光不了解吗?如果了解,那为何偏偏要选他来当皇帝?

    事实上,霍光也是有苦难言。请看刘彻的儿子表:戾太子刘据(因巫蛊案,除一个在当年生下的襁褓孙儿侥幸活下来外,全家死光光。不过霍光此时尚不知道有这样一个叫刘病已的婴孩活了下来),齐王刘闳(已死,无后),燕王刘旦(谋反自杀,儿子被贬为庶人),广陵王刘胥,昌邑王刘髆(已死,儿子正是刘贺),汉昭帝刘弗陵(已死,无后)

    这样一看,你就应该明白霍光的难处。不是他不想挑个好的,是他根本就没得挑!尽管刘贺这孩子贪玩好吃,文盲一个,不算靠谱。不过相对刘胥来说,可就好多了。怎么说,刘贺都只是好玩罢了,本质还不算坏。更的还有:玩物者必胸无大志;如此看来,刘贺和刘胥,一个是胸无大志的孩子、一个是野心勃勃的大叔级人物,霍光肯定愿意挑前面那个!

    说了半天,刘贺之所以能被选上皇帝,一个字:命!世间之事,当我们不能按常理解释时,只好将它推给命运。刘贺准备当皇帝那年,不过19岁。活了十八年,打死他估计也不相信,竟有一件让他万分好玩的事:被人拉出去当皇帝!

    正所谓时来运来推不开,刘胥盼星星盼月亮,好不容易有了机会,却被人家说成狼子野心,极不靠谱。刘旦、刘胥两兄弟奋斗一生,却不如刘贺一个贪玩的孩子拿得轻快!这是什么世道,郁闷啊!

    做自己的皇帝别人哭去吧!刘贺一听说中央要召他到长安去当皇帝,乐得就差没飞起来…

    诏书抵达昌邑国时,正值初夜,整个王宫都点着火烛。当刘贺激动地打开诏书一字一字念起来时,全王宫的人都欢呼起来,成了欢乐的海洋。无疑,刘贺是这欢乐海洋里最幸福的一朵浪花。一切来得太突然,仿佛做梦一般。第二天,刘贺依然激动难抑。中午,他突然猴急地宣布:立即启程进京!

    那时,刘贺真恨不得长出一双翅膀,当夜就飞进长安未央宫去登基!于是当天一个下午,才到晡时,刘贺就已向西狂奔135里,到达济阴郡的郡治定陶县,侍从者马死相望于道…

    刘贺只知猴急,却不懂做皇帝的规矩,竟也没人教他。不过就算是有人教了,估计他也未必听得下去。

刘贺登基篇() 
那么,做皇帝的规矩是什么呢?很简单:辞让三次。理由也千篇一律:说天下能人辈出,自己不够资格,还是让给别人做吧…这不是谦虚,这叫做秀。此个政治秀,自刘邦开国以来,已成传统。刘邦之后,将此传统演得最为成功的,恐怕就是汉文帝刘恒了。

    以上这番道理,中尉王吉是知道的。所以他急忙上书一封,举了个殷高宗的例子,告诉刘贺到长安后,必须注意两件事:1谦虚谦虚再谦虚;2听霍光大将军的话,做个乖孩子。不乖的话,可能就没的糖吃了…

    刘贺看了王吉的奏书,一笑置之。将奏书一丢,拍拍手赶路…刘贺人还没进长安、还没坐上龙椅,就在路上耍起了皇帝的威风!

    先是来到陈留郡济阳县,刘贺叫地方政府给他贡献采买长鸣鸡、积竹杖这两样著名土特产;然后到了弘农郡,刘贺又让奴隶主管善给他弄,以解旅途寂寞…这实在太不像话了!刘贺也知道不像话,所以把偷偷地藏在车上。却没想到,刚到湖县,就被中央迎驾的使节给发现了。

    于是,使节找昌邑国国相安乐训话。安乐很委屈,又不知道怎么处理才好,就只好去找龚遂。龚遂一听,二话不说,直奔刘贺处,质问到处有没有这回事?刘贺坚决否认“没有”

    龚遂“没那回事,为什么车上会有人偷藏”刘贺“我不知道,反正这事不是我干的”

    刘贺是什么货色,龚遂一清二楚。然而他更知道:话说到这份上,算是够了。因他来找刘贺质问,不是要算帐,而是要替对方找个替罪羊。于是,龚遂又对刘贺说“既如此,那肯定是那个善干的好事!您准备怎么处理”刘贺一时无语。最后只能无奈地听从龚遂建议,将善杀了…

    龚遂以为:通过这次血的教训,刘贺应该学乖点了?如这样,那接下来的事,就不必他太过操心了。事实上龚遂太过乐观了。让他哭都哭不出来的事情,还在后面等着呢…

    终于,刘贺胜利抵达霸上。长安派来的大鸿胪已经在此等侯,他让刘贺换乘皇帝的御用车队进城。刘贺一点也不谦虚,直接命寿成驾车、龚遂参乘,坐上车就走了。车队即将到达长安的广明东都门时,龚遂告诉刘贺“赶快放声痛哭”

    龚遂为什么叫刘贺哭?别忘了:刘贺此趟来,不能只是为当皇帝而来,在这之前,他必须先做一件事——奔丧!如刘弗陵不崩,哪来刘贺当皇帝的大好机会?所以刘贺必须感谢刘弗陵,祝人家天堂道上一路顺风…

    哭是一件技术活,亦是一项艺术活。君不见:中国历史上多少优秀的政客练就的一身哭功。时间、地点,只要有需要,他都能哭得排山倒海、江河沸腾,不惊天动地就哭不休!

    然而,刘贺却真诚地告诉龚遂“你别叫我哭,我根本就哭不出来”

    刘贺这话搞得龚遂哭笑不得。连秀都不会做,这皇帝他能做当多久呢?真是个未知数啊!龚遂也没法,对刘贺说“现在哭不出来也没关系,你先酝酿一下感情,等会到了内城,你一定要哭”

    刘贺点点头。于是乎,车队一到城内,龚遂又提醒刘贺“进城了,该哭了”只见刘贺两只眼睛依然明亮如灯,他告诉龚遂“感情还没酝酿好,等到了未央宫再哭吧”

    龚遂郁闷极了。他看着刘贺,犹如看着一个从石头中蹦出来的猴子。这个猴子,仿佛不知人间世故,更谈不上什么政治伎俩。凭他这一身泼猴脾气,不知在长安城是否会有好日子过呢?龚遂问刘贺“你能保证到未央宫前哭出声来吗?我现在就告诉你基本程序,你可要记住了:我们昌邑国的丧帐,设在未央宫门外御用大道的北面,丧帐前有一条南北小路。你一到小路,立即下车步行,面向西边,伏拜在地,然后悲从中来,痛哭流涕”刘贺“应该没问题吧”

    龚遂“你不要跟我说应该,而要保证你一到未央宫,眼泪必须哗啦啦地流出来”刘贺“此话怎讲”龚遂“很简单,你到未央宫如还不会哭,你就别想在长安城里混了”龚遂的话,吓到了刘贺。刘贺一听,坚定地说道“请放心,这个小事,我还是能办得到的”

    果然,刘贺一到刘弗陵的灵堂,便哭得死去活来!灵堂外面,龚遂一听到刘贺的鬼哭狼嚎之声,那颗悬得快要断气的心,终于暂时松了下来…

    6月1日,刘贺接受皇帝玺绶,顺利登基。同时尊比他自己还小4岁,现年15岁的上官皇后为太后。

    所谓新人上任三把火。这个道理,刘贺还是懂的。于是他一上台,就干了三件大事:

    1大张旗鼓地一批批提拔官员。刘贺提拔高干有两大原则:凡跟他玩得好的,一律升官;凡昌邑国出来的干部,一律往长安调动。于是在刘贺“两个凡是”的思想方针指导下,过去在昌邑国跟随他吃喝玩乐的猪朋狗友,全都人模狗样的在长安招摇过街,共200余人。

    2发扬享受至上的精神,将吃喝玩乐进行到底。按规矩,刘贺必须先替刘弗陵守丧。古人的丧礼是很严格的。然而刘贺玩兴大发,不顾规矩,竟在守丧期间带着一帮玩友,饮酒作乐、斗虎玩豹,乐而忘返。

    3故意跟霍光大将军顶牛。以上两事即为例证!还记得吗?刘贺动身来长安前,王吉曾上书建议他:当皇帝之后要低调谦虚,最好事事听霍大将军的。然而王吉的话算是白说了,刘贺非但没放心里去,甚至采取极端态度,对霍光不闻不问。想让他对霍光早请安晚请示?门都没有!

    刘贺如此的叛逆行为,看得龚遂整天眼皮直跳,整颗心都悬起来了,就差没心脏病发作。都是娘生出来的孩子,怎就这么不一样呢?自汉朝立国以来,见过疯玩的,还没见过玩疯的。今天的刘贺真的是玩疯了,简直就是无药可救!

    怎么办?说不听、劝不听、骂不行,难道就这样听天由命,眼睁睁看着这个孩子自己毁掉自己吗?着急之下,龚遂去找了一个人:原昌邑国相、现长乐卫尉安乐。

    龚遂一见到安乐,眼泪就像水笼头坏了似的,哗啦啦流个不停。他边哭边悲痛地说“咱们的昌邑王当上皇帝后,玩心越发的重了。我屡谏不听。按此速度玩下去,不会很久,肯定就会出事,到时咱们这些跟班的都得跟着报废!本来,我想辞职,却又不被允许;想疯,又怕被人识破。现在真是生不如死”龚遂说这话,意思很明显:反正我是没招了,大家如想在长安混得久一点,就得群策群力,拯救刘贺。刘贺好了,大家才好。大家都是坐一条船出来的,这个道理就不用多说了。

    可龚遂对安乐哭诉的那话也是白说的。很简单,龚遂整天操心都没辙,安乐能比他好到哪去呢?既如此,现在的情况就只能是:坐等刘贺出事、大家都完蛋的那天…

    刘贺又曾梦见青蝇之矢集阶,可五六石,有瓦覆盖住,不知主何吉凶,就再去问龚遂。龚遂回答“陛下不是读过《诗经》吗?那里面有一篇‘营营青蝇,止于籓。恺悌君子,毋信谗言’如今陛下左右尽是谗佞小人,就似蝇矢从集。此梦正是提醒陛下:当多进用先帝旧臣,摒弃昌邑故人,自可转祸为福。微臣就先请第一个放逐”刘贺不听。

    而大将军霍光这时已经坐不住了。谁都知道,霍光算是老江湖了。静若处子,动如脱兔。他不出手则已,一出手就要直捣死穴,一招搞定!不过话说回来:霍光迎刘贺进京,绝不是要搞死他,事实上真的是想帮助刘贺成为一出色的皇帝…

    所以,面对刘贺一连串的胡闹,霍光认为:应以救治为主。如实在救不了,才能考虑下一步棋。孩子嘛,要允许他犯错,给他一个宽容的成长过程是必须的…

    当然,霍光要治病,不需他亲自操刀。很快就有一猛人主动跳出来,直奔刘贺而去:太仆丞张敞!

    我们知道:霍光刚刚任命了自己的一得力干将当了太仆,那人就是杜延年。张敞当了太仆丞后,立即就受到杜延年的器重。有些人,天生就是小丑和混混,然而张敞不是。此时,属于张敞的历史舞台还没开启。我认为:此时他主动跳将出来,不是强出风头,亦不是打捞政治资本,更不是什么表演做秀。而是为将来做一必要的政治热身运动…

    多年来,张敞已逐渐树立自己的为官风格:清廉从政,刚柔并济,该出手时就出手!所以当他看到刘贺整天瞎胡闹时,终于忍不住给刘贺上了一道奏书,语气很不客气“我们迎你进京,不是让你来玩的,是要看你怎么做事的。可你看看你登基以来做了些什么事?你就知道从昌邑国拉一帮小人进京做官,却对国家大臣不闻不问,连个唏寒问暖的话都没有”最后,张敞加了一句“我必须告诉陛下:你犯了一项极大的错误必须及时改正”

    话都说到这份上了,张敞相信:刘贺没理由听不懂他说的话。要知道张敞是谁的人?杜延年的。杜延年又是谁的人?霍光的。张敞说那番话,是替谁说的?他的声音基本代表了霍光的声音!

    然而,刘贺并没有理睬张敞,仍然我行我素,一副天不怕地不怕的派头。种种迹象表明:他似要摆开架式,准备跟霍光火拼一场!

    于是,霍光迅速召来一个人,独自跟他谈话,商量对策。霍光召来的人,名唤延年。不过此延年非彼延年。此延年姓田。在霍光的时代,有三个牛人同名不同姓:太仆杜延年、大司农田延年、侍御史严延年。这三个人,有所同也有所不同:杜延年和田延年都是霍光的人,严延年则正相反,特爱找霍光的碴。从执政特点来看,杜延年是老好人一个,得饶人处且饶人,田延年和严延年则是地地道道的酷吏,都光荣入选《汉书·酷吏传》

    从以上资料分析,我们可以知道霍光为什么偏找田延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